《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时间:2023-02-25 14:57: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近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作者的教育表述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李老师在序言中的一段话让我颇有感触:“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实话实说,读书时我从未有过当老师的想法,现在却站在了三尺讲台,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我是想过离开学校的,但最终还是留下了。因为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老师,所以,最初几年的工作做得很失败,是领导眼中的“后进生”,遇到过很多挫折,产生过很多烦恼。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与其悲悲戚戚地当老师,倒不如高高兴兴地当能让自己更从容。由于起点低,那些明星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目前的我是无法企及的,我只想与曾经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现在的我,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乃至不幸,到最后也必将赢得人生的快乐!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读了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收获了很多,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以下三点:

  一、做好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是建立在责任心上。责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师干好工作的动力。一名教师,一旦有了较强的责任心,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种亲近老师、敞开心扉、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后进生的关注。李老师曾经说过:好学生大家都喜欢,你只有喜欢差生,对他们负责,那才是真正的责任、真正的爱。这点我感触很深。

  二、有了责任感还必须了解你的学生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做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如此才能成功的实施教育教学。

  了解学生包括他的性格、爱好、优缺点、家庭成长环境等诸多方面。只有充分了解他们,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因材施教,才能知己知彼,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三、这也是我要分享的第三方面,就是教育教学方法。

  在诸位前辈面前谈方法,这时班门弄斧。不过这是我看到这本书感触深的地方:做个“问题”老师。

  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思想在学生心里,教师只要像助产士那样办事就好。这时苏格拉底的形象说明。

  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我们新课改形式要求下,要多给学生提问题,从课前预习到课上辅导点拨,再到课后拓展练习等等环节,提出问题,不要立刻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是否正确的结论。这样既可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牢固。课上多给他们时间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印象深刻,复习就会省时很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提出问题后,还要教他们方法,具体如何学习,如何预习,如何收集资料等等。就如昆体良所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方法,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轻松学习。这才是关键。

  书中精华很多,要学习的实践的也很多,教师本来就是一份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总结,努力付出的工作。所以我要每天进步,每天努力,争取迈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潜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这天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镇西相比――我这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这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这天我组织班群众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这天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这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这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这天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推荐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这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就应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潜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这天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镇西相比――我这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这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这天我组织班群众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搞笑,我这天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这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这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这天我应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推荐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这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就应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人的理想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变化,免不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的时候在课堂上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讲授,心想:老师这么伟大,懂得这么多,将来我也要做一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渐渐地懂事以后,明白了老师其实很辛苦,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么威风,于是就对别人说:“我这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要做老师。”说的时候还特别坚决,生怕别人不信。再后来,屈从于现实的社会随波逐流。很多人都说教师是个铁饭碗,生活有保障,尤其女孩子当一名老师是最好的了。

  而且很多人在考教师的`路上挤破了头,于是我也加入了这只雄壮的队伍中去了。同时,当我了解到我以前的老师常常趁着各种假期到各个地方去旅游,心中艳羡不已,心想,这样的生活多么自在潇洒,只要我成为老师,也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了。然而,真正的走上这个岗位,才知事实并非如此,生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知不觉踏上工作岗位三年了,在这期间我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时而为了学生的调皮跳脚不已,时而为了孩子的天真充满惊喜,时而为了工作的难题莫名委屈甚至痛哭流涕,时而为了家长理解的笑容满心欢喜。虽然我是一个新人,依然是雄心壮志,心想着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想着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可是由于缺少丰富的工作管理经验,常常会有棘手的突发事件让我束手无策。怎样做一个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周围的人都认可你?这似乎是一个难题。直到有幸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个谜题才渐渐被解开。

  并不是你认认真真的备课上课了你才是好老师,也并非是你次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你才是好老师,真正的老师是教书育人,而我们往往只做到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说到底我们顶多算是一个还算称职的教书匠,却不是一个好老师。

  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感触颇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将他多年的教育体会分门别类地做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几十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做最好的老师》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做最好的老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

  (1)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

  (2)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老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当老师真好!一个暑假能有很多时间让自己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并能静下心来看很多的书籍。真高兴,我又读了一本好书,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做最好的老师!”这是他对自己说的话。

  “做最好的自己!”,李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做最好的老师!”: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高兴,学生也快乐。做这样的老师,多么有意思!

  “做最好的老师!”,不用跟那些著名的教育家去比,因为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是自己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而是应该自己跟自己比,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能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这样的境界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做到的。反思自己,真是很惭愧,因为每天繁琐的工作,总是让自己静不下心来,好像就没有心思去想自己做得怎样,而是忙着把工作做完就行了,以“忙”和“累”为借口,从来就没有去反思过自己,去把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相比。回想自己刚当老师时,心中立下的目标就是当“最好的'老师”。

  可很多时候,能想到的事,并不一定就能做到。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努力改正,每天反思自己,是否有新的领悟,是否有新的收获。

  “做最好的老师!”是每一位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是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8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感受到教育是美好的——美在理解、美在无私、美在伟大。它告诉我要用爱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一举一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爱就是潜移默化。

  李镇西老师在他“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论述,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让人羡慕的爱。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经验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爱每一位学生的心。《做最好的老师》成了我的理想与追求,是我教师生命中一盏希望的灯塔、一本智慧的宝典、一个我随时可以求助的良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9

  读《做最好的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最好永远做不到,但是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个人来说,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怎样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时时刻刻的努力使自己做得最好,但是总是觉得不够满意,总是以别人为榜样,总是问自己,自己为什么就没有人家那样出色,自己也很努力,怎么没有人家优秀,所以困境总是困扰着我,自己压力很大,也很郁闷。所以总是给自己施压,让自己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过他人,至少不要让自己落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中慢慢的放松了一些压力,一路走来,慢慢顿悟出自己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还是和自己比的好,怎么和自己比呢?那就是今天我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比昨天进步了。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坚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时间坚持的好。今天的时间是否有浪费的现象,今天做的事自己是否满意,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会很塌实,慢慢的自己变觉得塌实了很多,充实了很多,心情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会树立自信,自己便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了。

  经验告诉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日积月累我们会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我们就会高兴很多,快乐很多!

  作为一名教师,用良好的心态对工作与生活,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你的课堂。你的学生同样会收获阳光雨露的的`普照与滋润,他们就会茁壮健康的成长!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你,你离做最好的教师也会越来越近。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也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某种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只管登高不问高”,尽可能每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与不幸,最后也将赢的人生的快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做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内心收获一份宁静,让我们远离浮躁,让自己更加踏实与充实。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的精华集萃。它包含了一个教师,或者说一个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良好把握。只要你怀抱一颗对教育的虔诚之心真正地进入到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你就可能会受到感染,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教育教学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李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所提供的,就是师生逐渐建立彼此信任关系,并共同成长的经历。

  李老师说,如果一个班级,没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学生,没有发生让人头疼的事情,才真正让他头疼。我理解这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教师而言,如果学生没有任何过失,教师的能力便不能够增长。二层是对学生而言,没有犯过错误的学生,亦得不到真正的成长。到今天,教育中安全问题早就压倒了一切,这一点导致了强调对学生严加控制,使之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利成长,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被取消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错误的'正面意义,更不愿意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情景来让学生自己选择,结果是学生逐渐丧失了思考力以及真正的行动能力。一旦学生犯了错误,总视为坏事并采取严厉的手段加以惩罚,而没有把错误当成学生成长的契机。在这一点上,李老师培养“优秀生”、改造“后进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如何让学生接受教育而不伤害到当事人,有着丰富的教育技巧,而这些技巧的核心依然是尊重。在李老师看来,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核心则是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我和许多同仁一样,常常拖着疲惫的身子忙得焦头烂额。而李老师和学生在一块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不但如此,他还经常在体锻课上和学生一块儿跳绳,打羽毛球,真是其乐融融。或许与许多人相比,李老师是一个真正地享受教育的人。之所以能够享受教育,跟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分不开,更与他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研究意识分不开。作为一个研究型教师,李老师对教育中的许许多多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有些超乎常人的敏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双巧手,才与学生合奏出了最美的交响乐。我在工作中好好向李老师学习,彻底改变观念,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1

  读书是我的一大爱好,也是一种休闲。在闲暇之余,总喜欢挑几本书来慢慢品味,用课余之时,我认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从中让我感触颇深。读完《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才深知,原来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多么的浮浅,对"教育"一词只是表面的感知。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原来教育中需要"爱",而且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爱。

  在这本书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令人激动的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每一位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感受到了教育。通过读这本书,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思:"教书育人"的本质为何意?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针对这两个问题,从这本书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1、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许学生说"不"。

  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严为主,学生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龄虽小,有时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说"不",不赞成,不去做,而做为教师的我们,往往一权专政。

  2、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

  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不单单是对学生表面的了解,而最为重要的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了解和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师,更是朋友和亲人,他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你分享,这才是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这样才能让他们快乐、茁壮成长!

  3、在教育中体现"爱"、奉献"爱"

  爱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动,只有你付出了、奉献了,学生会真实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温暖的话语,简单的问候,或一次心灵的交流,学生都会铭记在心,倍受感动,"爱"需要用具体的行动来表达,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献!

  教育需要爱,爱要体现在教育中,有爱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2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中,提到一句苏霍姆林斯基地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那么怎样唤起他向上的信心呢?个人认为,在成功地喜悦中,更容易获得自信。

  曾经在一节试卷讲评课上,我让学生给一个句子换个说法,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马上便举起了手。忽然,我发现从未发过言、成绩较差的学生李辉也举起了手。他目光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与我的目光相遇时,却又有些惶恐地准备把手放下。见此,我走过去用温和地语调,请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了,但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却小极了,然而,他回答的内容分明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于是,我就亲切地鼓励他说:“不要紧张,勇敢些,让全班同学都听一听你的答案。”同学们用怀疑的眼光盯着他,有的甚至在摇头。李辉在我的鼓励下非常勇敢地又大声重复了一遍他的答案,并把第一遍说错的地方也纠正过来。他的答案惊呆了全体同学,有的还在啧啧称赞,以示祝贺。我对此时低着头的李辉说:“请你抬起头,看一看同学们是怎样评价你的答案的。”然后,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李辉同学终于发言了,他回答得多好啊。让我们为他鼓掌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李辉的眼里充满了幸福的泪花,同时也看到了他那自信起来的目光。

  此后,不论上什么课,李辉都表现的十分活跃,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更可喜的是,他在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的时候都获得了好成绩。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应该善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怀,多给他们一些表现成功的机会,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空。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3

  读李振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收获颇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四章《走出教育误区》中的一节《教育也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中,李老师这样说:根据我的教训,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在这四方面对学生心灵造成伤害:打学生,用语言伤学生的自尊心,冤枉学生,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他绝望。

  当我读到这四个方面时,感觉有如五雷轰顶,映照出我的种种不足。其中,冤枉学生这一条,使我备感惭愧。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口“监督”学生上课。同学们大多都飞快地回到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突然看见我班顽皮男生小勇兴冲冲地跑进教室。我想:“这小子肯定是跑到操场上玩了,才会迟到!肯定是这样的,准没错!”一下课,我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看到眼泪在他眼圈里打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一年级二班的小同学在厕所里没有了纸,我给他送了纸才回来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毛病,我让他多多做好事的!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都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不能拿老眼光去看人,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就是一个小流氓的坯子!”“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李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是他多年的经验总结。好好读,认真品味,我们一定有很多收获。相信学生,学生具有可塑性,是我最大的读书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4

  常阅读,多积累

  在观看李老师的讲座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讲座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像李老师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讲座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回想起这样的声音:把童年还给童年;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幸福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老师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关键是要领会他的教育精神,教学生爱的能力、有自信心、上进心,这是孩子后续发展动力的来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生命的尽头也就意味着是回归,凤凰的重生要经历涅磐。归去来兮,用这些点滴来开拓视野,启迪思想,撞击心扉。回眸处已不再挥泪如雨,而是繁花如锦,在教师岗位上我有太多的得与失,太多的成功与过失要总结,无论是缺憾还是圆满,那过程本身就是值得让人低回品味的,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

  平平凡凡的过着每一天觉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么的开心.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没有他们,我也什么都不是!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许多更好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最好的。李老师说到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啊,只有当我们尊重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现在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爱面子,自尊心很强,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当众批评他的话,就会伤到他的面子,会让他形成逆反心理。

  通过观看李老师的讲座才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很难,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每一个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5

  我常常思考“做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翻阅了许多书籍,直到近期读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说到“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战胜自己,做到自己的最好。

  那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呢?答案很简单。首先,要拥有一颗关爱幼儿的心。一个受幼儿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关爱幼儿就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与幼儿做朋友,让我们俯下身去张开双臂给幼儿一个爱的抱抱,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注他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幼儿的心里,与幼儿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当然,仅仅拥有爱心是不够的,优秀的老师还要拥有耐心和责任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老师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引导。例如,我们培养幼儿见到老师要问好、不随地丢垃圾、上课发言要举手、要帮助其他小朋友等,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反复训练、积累并形成思维惯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养成需要老师反反复复的耐心引导。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当每一位家长放心的将幼儿交到我们手上,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生活的照顾上,我们都需要对幼儿的人身安全、衣食饱暖、甚至是每天的心情负责。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细腻又极其琐碎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危及幼儿的人身健康。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排除烦恼、如何识别危险,让幼儿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

  总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孩子,成为一名幼儿心中优秀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4-30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2-24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0篇11-17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800字07-19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08-22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12-08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01-12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04-12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