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好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成功之处:
1.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摆放小正方体,并在数中记录。让学生能够自己探索,经历过程。
2.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体会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独立推导出体积公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
1.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没有说明每次必须要把12个小正方体全部用上,导致学生开始出现用4个5个的小正方体摆的情况。浪费课堂宝贵时间。
2.学具收好后仍然有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俱上,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改进措施:
1.规范语言,严谨教学
2.规范课堂,提高效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在探究中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而且能正确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适当地进行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长方体的形状是由谁决定的,体积可能会怎样算呢?然后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相关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让学生自主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含义。
需改进的地方:对于学生说理的教学(小正方体的数量=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应该给予适当地指导和讲解,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无谓之争,练习的时间会大大增加。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关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概念。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学设计从比较线段的长短,平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形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量。并引导学生由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去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第三层次,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就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习对教科书练习七的第1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们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习体积的计算做铺垫。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关于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概念。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学设计从比较线段的长短,平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形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4
在教学前我准备了24个小正方体。上课时我告诉学生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是一立方厘米,那么它的棱长是多少呢?学生答一厘米。接着我运用这些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不同长宽高的长方体,每摆出一个长方体,就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数出这些长方体各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它的体积是多少?并根据课本上的表格及时做好记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条件的积与数出来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长方体的体积的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结束后,请代表发言,学生因为在小组内已经进行了讨论、验证,直接就出了正确答案。然后师生共同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出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接着,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趁机提醒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运用如此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是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当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直接出示了两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运用公式求出他们的体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强化记忆。
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来推断,接着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如果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并观察正方体的数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长乘宽来自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2.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5
一、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切开一个长3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和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看看它们各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摆长方体的实验,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教师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切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6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本人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在教《长方体的体积》中让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转变到“做数学”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长方体,让学生不断猜想、论证、总结。我采用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论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仅让学生学会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而且还渗透了“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电冰箱的体积比消毒柜的体积大多少?)从本堂课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学去做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7
在复习体积的定义和体积单位后,我指着一个长方体模型,提问会不会存在一个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会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什么有关?在学生猜测跟长、宽、高有关系后,我让学生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把相应的长、宽、高的.大小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观察,摆这个长方体一共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16分钟后,让2-3个小组进行学习汇报;教师小节时自然地引出用字母来表达计算公式。
本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活动热情很高,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地完成。
当然,本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一、课堂常规不好,学生在其他小组成员汇报时,不专心听讲,很多同学还在拼接小方块;其二、板书设计不够理想,没有把例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呈现出来,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正确地用公式求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8
在教学这节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造和发展。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总结出统一计算公式,并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我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2、学生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
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但学生能不能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发现式的学习,并不那么为大家的行动所接受。我们的教育基本上还是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能不能解决那些连成人都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当我们把问题“V=sh这个公式,在实际计算中哪些地方能应用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发现并不如我们所预料的:学生无法解决。但是我相信学生确实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我们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能展现他们才能的时间和空间,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潜力就会如埋藏在地下的能量喷涌而出。关键是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当然,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习?再说,今天给学生留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那么,在今后学生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发展。欲速则不达,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就是常常为了急于求成,造成留给学生要记忆的东西不少,学会思维的东西却不多这一大遗憾吗?
3、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近日听到有人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我很赞同这样的说法。这节课,我基本上没有讲,整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要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必要的条件,但完全不必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条件。我们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渔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9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7~49页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在前面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写的,在这一单元主要分成四块: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表面积、体积及体积单位和容积。从直观形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借助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于是,我在教学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启发学生联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时,让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且使他们对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各种柱体体积计算奠定了基础。
这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生亲自探究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为了突出重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最终使学生得出了“《长方体的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理念。学生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探索和概括中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书本知识是前人发现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那还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觉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比教师急于下结论要好得多。学生一时不能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这时教师绝对不能暗示、替代。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今后采取的措施
1、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学生
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3、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0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数学的学习活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新的发展。建构主义学者也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现实、有趣、开放和具有探索性的数学教材和学习内容才是学生“做数学”的前提。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的过程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
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让教学内容充满生活味。
片断一:
师:同学们先把书包从书桌膛里拿出来,在书桌里把五本书放进书桌膛,摸一摸,最后再把书包放进书桌膛里,再摸一摸。
师:刚才三次摸书桌膛,你体会到什么了?先对同桌说一说,想想你能说出点道理吗?
生:第一次摸,书桌膛里没有东西,所以摸起来很空;第二次摸,感觉书桌膛的空间变小了,但是不太明显;第三次摸,书桌膛的空间变小了。
师:书桌膛的空间变了吗?
生:没有。是书桌膛剩余的空间变小了。
师:为什么三次摸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因为书和书包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师:对,物体都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刚才三次摸书桌膛,你体会到什么了?”作为切入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受生活。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动手操作和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发现创新也是在不断做数学的过程中闪现的。从学生在摸桌膛时眼中闪烁的光芒中我看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做数学”的好处。同时也体会到了挖掘生活素材作为教学材料的好处。
二、让学生不断猜想、论证、总结。
在这课教学的方法上我主要采用让学生不断猜想、论证、总结的教学法。猜想、论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猜想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呢?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不同的时机,创设猜想的情景,让学生去大胆猜想。
下面是我结合实际的教学在本课的运用,谈谈运用猜想的方法和体会。
片断二:
师:橡皮、书、书包三样东西,谁的体积最大,谁的体积最小?
生:书包的体积最大,橡皮的体积最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观察比较得来的。
师:(出示体积大小差不多的两个物体----铅笔盒和数学书)这两样物体的体积大小呢?
生:不知道。
生:如果有计算方法就好了。
师:像这样规则的形体的确有,但要我们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首先你觉得这本书和这个铅笔盒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鼓动大胆猜想)
学生猜想:与长、宽、高有关;与底面积有关……
学生分小组操作验证:每组分给六十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自己选取若干个搭建几个不同的长方体。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现在觉得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我们小组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们的长、宽、高都有关,因为……
生: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因为……
学生再次验证猜测,最后大家自己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论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比如上片断中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做一做来研究论证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研究数学的本事绝不亚于教师,他们研究数学的激情绝不低于数学家。从本堂课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学去做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课一开始,我并没有设置“漂亮”的教学情境,而是在学生用数方块的方法得出几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基础上,抛出一个问题,“能不能用数方块的方法来计算教室的体积?”目的有二:一是抛弃繁索的动作,直奔中心; 二是快速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探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情感准备,并羸得 了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
本节课,我最满意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探索过程及结果。由于在前几节课拼搭立体图形中,学生曾用8块小正方块既搭出了长方体也搭出了正方体,因此在本节课中,有好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同一次的操作活动,就能同时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正确地阐述了原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学生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进一步的揭示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与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个环节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正方体体积与棱长)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求长(正)方体体积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并根据数据抽象归纳出体积公式,这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整个的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重组与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意图之一。
本节课的学生汇报环节当中,学生在汇报时语言表述有些不清楚,且汇报习惯不是很好,这跟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得到的训练机会不多有关系,也跟老师当时的心态——稍嫌急躁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所改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2
根据测评学生情况和听课人的评价情况 我觉得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数学计算公式教学富有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不足之处:课后与听课交流,大家很诚恳地给我指出:在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过程中,学生探究的深度、教师指导的力度、汇报交流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欠缺。课后向学生了解,有几个学生还没有弄清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但是所有的同学都能用公式来进行计算,这也让我很困惑,是否要改变一下观念:在课内的练习可否适当少一点,在学生都已经能得出结论的情况下,让更充分的时间去弄明白道理,也许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看来还是要继续学习------大教无形,小教无类,不教无忧!
这使我着重反思了以下几点:
1.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
因此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整个活动中,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渗透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们要通过猜想——操作——论证去发现一些客观规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论证的过程中,同学们动手操作,分别派出各组的`代表讲解各自验证的全过程,最终使全班同学达成共识,推导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想,把“如果”变为现实,转换一种角度更多地把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施放出来,可能得到的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2.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
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数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通过这节课的实施,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实现认知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多维多向思考,同时实现师生互动,也就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获得了最佳的认知效果,从而真正地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于是,我在教学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启发学生联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时,让学生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从而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且使他们对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各种柱体体积计算奠定了基础。
这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学生亲自探究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为了突出重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某些结论有的放矢,最终使学生得出了“《长方体的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这样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理念。学生在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发现、探索和概括中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书本知识是前人发现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那还是有待发现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去自觉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知,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比教师急于下结论要好得多。学生一时不能发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起思考,去发现。这时教师绝对不能暗示、替代。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几点缺憾:
1。课堂教学略显前松后紧,控制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
2。在评价方面缺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实质性的评价。
3。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学生做的不够。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这是教师关注的不够,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也参与近来,与大家一起体验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4
作为仅有两年教龄的新老师,我总感觉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具体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改正,我却不是很清楚。这次磨课过程中,老师们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建议,很细致也很有效,而且我自己也更注重自我反思了,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中,难点是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我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怎样顺利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推导出公式。第一次课中,因为做完实验没有要求学生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能发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和长、宽、高对应的关系,所以公式的推导有点突兀;第二次课中,我吸取了之前的经验,先叫学生观察了,但是我引导学生说发现的时候,引导得不够具体到位,学生不知道我的意图,所以推导公式的过程显得有些单薄;第三次课中,我把复习当中的数小正方体的个数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这个内容的PPT课件改成了循序渐进的,先是出示一排,学生数完后,在此基础上出示两排的,引导学生说出“每排个数×排数=总个数”,最后出示三层的,引导学生说出“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这样学生的思路非常清晰,对这个公式理解深刻,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而且学生的实验和讨论都很充分,所以公式推导得很顺利。但是有点不足的是,我没有分步骤及时板书,而是等到公式都出来后才板书,没有体现课堂的生成资源。
在练习方面,第一次课我设计的练习大部分偏难,特别是最后一道练习,涉及容积的内容,应该在学习完容积之后才能做的。而且我的设计大部分参考了《黄冈小状元》里面的练习类型,想着课堂上练习了,学生做当天的作业会比较顺利,没有考虑到这些练习是否应该在第一节新授课出现。通过这次的磨课,我以后设计练习的时候会更加注重练习与课程的紧密联系和练习的层次。
在学生的状态方面,老师们反映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我觉得问题在于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比较少安排学生合作讨论,而且对孩子们的评价比较单一,没有及时鼓励和奖励。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多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手段,对于积极发言的孩子除了口头表扬,还要统计次数,及时奖励。
在我个人教学状态方面,第一次课用的班级不是我自己教的班级,但是我反而比较放得开,一是因为第一次课的教学设计是完全由我自己设计的,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无知者无畏吧,所以上得比较轻松。第一次课后,老师们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就尽量按照大家的建议修改自己的设计,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上课的时候总想着自己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越想越紧张,反而上得不好。通过这次课,我明白了,对于大家的建议我要懂得取舍,要把它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为了采纳建议而不管自己能不能利用好。另外,我觉得通过这次磨课,我开始学着放下自己的心理负担,课前认真备课,课中投入教学,课后积极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图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课一开始,我并没有设置“漂亮”的教学情境,而是在学生用数方块的方法得出几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基础上,数出小长方体的体积,目的有二:一是抛弃繁索的动作,直奔中心;二是快速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果然,课上学生的兴趣快速激起,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情感准备,并羸得了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
本节课,我最满意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探索过程及结果。由于在前几节课拼搭立体图形中,学生曾用8块小正方块既搭出了长方体也搭出了正方体,因此在本节课中,有好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同一次的操作活动,就能同时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正确地阐述了原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学生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进一步的揭示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与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个环节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求长(正)方体体积所必需具备
的条件,并根据数据抽象归纳出体积公式,这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整个的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重组与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意图之一。
不足之处是练习的安排,应该更有层次和梯度,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适当有些拓展,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体积教学反思12-01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2-16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04-14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04-02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04-05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5篇07-19
《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反思09-28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01-2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