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松鼠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松鼠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是山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学文使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知识目标:认识“活、眨”等8个生字,会写“以、后”等7个字。
能力目标: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养成爱绿护绿的行为。
二、说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应该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根据本课的重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课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握“多识少写”的学理依据,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采取先呈现带生字的词语,从词语中提出“生字”,运用多种形式熟读生字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如何识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呈现带有生字的句子,让这些字回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看看学生“换了环境还能认识它们吗?”
朗读感悟是课文的另一重点,我紧扣课文内容的情感线:高兴、担心、快乐,在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朗读,随机出示第二幅插图后,观察提问:“为什么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自读自语。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个重点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松鼠的心情,再读感悟时,特别是省略号,引领学生去发现森林其他动物的`担忧。当学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动物出同样离不开森林,抓住契机,再次出现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再读感悟,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深深体会文章内涵。
三、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
(CAI课件演示: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课题:松鼠与松果
齐读课题。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鲜明的画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先听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3、指名读课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4、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引导进行。
(《新课程理念》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接触文本,感悟文本,这是增强学生语感能力的必要前提。读后交流的空间也是开放的,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字
1、出示词语
cōng míng huó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
聪 明 活 泼 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
如 果 总 有 以 后 主 意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生字卡,谁想当小老师来试着教同学们读读。
4、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想交流哪个字就交流哪个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学了这一课,我们以会更爱护树木了。
我们有了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每个孩子的识字基础,识字能力是不同的,改变反复齐读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识记方法再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记忆。)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幅图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课文里哪一自然段写这幅图?
2、自由读,看谁能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
3、指名朗读,评议。
4、指导朗读重点句: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好吃。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课件演示第二幅图: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观察图中的小松鼠在干什么?“为什么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二、三自然段,自读自悟。
3、交流感悟。体会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里去住呢?”
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导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齐读。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多种方式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汇报。
3、如果你是这棵挺拔的小松树,用你的姿势告诉我?那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茂密的松树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又会怎么样呢?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松鼠心情的变化,最后用肢体语言来理解“一棵棵、茂密、光秃秃”这三个词语,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引起情感共鸣,比空洞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松鼠说课稿2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松鼠》,它所处的单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下面我将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加以具体的说明。
一、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者布丰,本文是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我们将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有条理地观察和介绍小动物。
学习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其中学习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法:
目标的制定,使得课堂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但任务的完成,还得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达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本课的实际情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本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勾画圈点,养成勤动笔墨,积极读书的习惯。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3、比较法:通过《辞海》介绍松鼠的短文与课文语言的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4、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出学习说明文,写好说明文的方法。
5、拓展迁移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介绍一种小动物。
三、学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
就这堂课而言,主要方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理由: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习惯),体验法(理由:让学生尽情地说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南师大教授吴永军先生认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谁都不能声称自己具有特别的见解或洞察力,在极端的意义上,所有见解都是旗鼓相当的。)
四、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把本课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流程,这个流程包括7个环节。
(一)导入:
同学们,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形状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打一动物。学生猜对后,幻灯片出示一组松鼠的图片,请学生联系谜语和图片说说松鼠的特点。
你想进一步了解松鼠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
(这个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课文的兴趣,创造出较好的学习氛围。)
(二)整体感知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用直线划出文中概括松鼠特点的句子。
2、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三)明确作者思路
思考:“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语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文章整体的角度体会到根据事物的特点来组织材料的重要性,得出“说明事物要做到言之有序”的启示。)
(四)感受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
1、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个方面,作者是怎样来介绍的。
(提示:可从词语、修辞、情感等方面来考虑)
2、除了课文的介绍,小松鼠还想让同学们更多地认识它,了解它。请看《辞海》中对它是怎样说明的(投影)
现在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课文和《辞海》中的语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欢哪一种介绍语言?为什么? 请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谈谈。
(比较阅读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小结:作者喜爱松鼠,他把这份感情融进了人格化的描写和富含感情的语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写得非常可爱。,希望你们能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
(五)拓展
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两句话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你是怎么看的,请说说理由。
(这一部分可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学生关心松鼠的命运,喜欢松鼠的感情都溢于言表,而这就达到了本课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这个目标。)
(六)请你帮助我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爱的小松鼠正面临着生存危机。它们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请你为保护松鼠行动设想一个好办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代小松鼠谢谢大家。作家刘墉说过:“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人生的大爱’,爱人群,爱大地,爱宇宙,爱每一个小小的生灵。’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松鼠这一可爱的小生灵贡献出应有的力量吧!
(七)作业
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450字左右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读起来亲切可爱,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仿效。而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又是“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借此水到渠成地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是在学习课文基础上的学以致用,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运用。)
松鼠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看松鼠做巢》是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通过“我”认真地观察,生动地再现了松鼠表演以及做巢的过程。本文语言通俗、描写生动,详略得当。对松鼠细致的观察,跃然纸上。阅读这篇文章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感受到松鼠做巢的执着,还能引发他们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二、说目标: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且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看松鼠做巢》这一课的特点,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松鼠精彩的表演。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情趣性强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2、读课文,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课文时,能找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3、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理解。
体验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松鼠机灵可爱。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弄懂松鼠是怎样锲而不舍自己找落叶做巢,了解松鼠做巢的执着。
教学难点:在理解中体会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关爱和赞美之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交流、体会、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注重讨论、合作、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程(第二课时)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把训练贯彻课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复习导入-----通读,直奔重点-----品读,会情悟意-----总结提升
一、复习导入:
导入设计要以“一石击水”之势,在课前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我采用了复习导入,用引读的方法,复习旧知识,过渡到新的内容.。
二、通读,直奔重点。明确文中主要围绕在小松鼠做巢时,“我”给了小松鼠的.哪些帮助以及小松鼠时怎么做的。我设计了让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9自然段,想想:小松鼠做巢时,“我”给了它哪些帮助?为什么这么做?小松鼠的执着,文中其实通过了“我”帮助小松鼠后的得意与小松鼠的行为形成对比,衬托出了小松鼠的执着。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想首先必须把握“我”对小松鼠的帮助有哪些,以及我为什么要这样帮。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我对小松鼠的那份关爱,为后文体会小松鼠的执着做铺垫。
三、品读,会情悟意。领会“我”帮助小松鼠的得意之情、关心之情!悟小松鼠的执着、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1、学习课文3-9自然段,感受我的得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又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设计了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9自然段,勾画出:每次帮助小松鼠时,我得意的想法的句子。交流后让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我很得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学生的读、议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此时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最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再现我的得意!有点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我的得意!
2、学习课文3-9自然段,感受小松鼠的执着。我如此得得意,那小松鼠是怎么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非常想知道每次帮助小松鼠,小松鼠是怎么做的!我设计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画出写小松鼠怎么做的句子!这样我的得意和小松鼠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学生很深切感受到小松鼠的执着!此时,教师简单介绍关于松鼠做巢的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感情朗读做准备,多次点读体会小松鼠的执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还设计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去掉“竟然、竟、依旧、想不到”这几个词语,感受“我”的意外,衬托了小松鼠的执着,再进行第二次感情朗读,设计了练读、点读、师生对比读,多种形式的读,做到以读悟情,以声传情。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为什么不再尝试帮助小松鼠了?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孩子们不得不思考:人与动物的相处了!
松鼠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3课课文《那只松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心灵的共鸣,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呵护生灵的教育。
《那知松鼠》这篇课文作者按发现松鼠——逮松鼠——放松鼠的顺序来叙述的。文中紧扣一“逮”一“放”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的“我”和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人物情感跌宕起伏,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松鼠深深的喜爱之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课文实际,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灵活劲、异乎寻常、蹑手蹑脚、逃之夭夭、俘虏、蔑视"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体会松鼠的可爱和"我"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呵护生灵的教育。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的可爱和作者的矛盾心理,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表演法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人物的心灵美,使他们受到美育熏陶,懂得“爱”不仅在于拥有,更重要的是给予付出。具体运用体现在我下面的教学流程之中。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我运用多媒体展示松鼠的活动场面,把学生带进欢快和谐的大自然之中,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松鼠的活泼可爱,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知欲。随后我提问:谁能用一两个词形容你所看到的松鼠?点将回答之后就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面的那知松鼠到底是怎样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同时指导理解生字词,扫清障碍。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之后,去讨论交流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同时得到团结合作能力的锻炼。最后,我通过小结使学生明白主要内容的概括必须是完整的句子,让人明白你是说谁在干什么或者什么东西怎么样。因为本班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经常出现句子不完整的现象。
三、直入重点段——第四自然段逮松鼠,体会松鼠的可爱。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作者对松鼠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讨论交流,教师再小结反馈情况,使学生明白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松鼠及我的动作的词语,在理解这些动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逮松鼠的情节。这样一来迎合了学生表现欲强的心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二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词语,如蹑手蹑脚,蹿,瘫坐,喘着粗气等等,三来使学生把文字描述跟场景再现统一起来,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让感情的朗读和音乐氛围把学生带进文中的情境,使学生与进行激情交流,初步体会作者内心的跌宕起伏。然后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交流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例如“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当然异乎寻常的高兴。”
这一句的朗读,要求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出示的第二个句子是“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来朗读,“绝望”“乞求”要感受到作者对动物的怜爱,“蔑视和抗议”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不满,这一切情感变化都于作者对松鼠的爱。
第三个句子是: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些缩回原处。
让学生交流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松鼠的目光”去体会作者的心理,这时的“我”再也开心不起来了,在松鼠的目光中,我的心被震动了。
第四句: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
在理解这一句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提出问题“我因为爱松鼠而捉松鼠,可为什么现在又放了他?”让学生讨论。为了让学生懂得“放”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深切,更高尚的爱。我又安排了松鼠活动场面和网袋里的松鼠两个视频,使学生亲眼目睹重归大自然后活泼可爱的松鼠和网袋里老实得想没有了生命的松鼠,两者进行对比。之后,出示一组补充句子的提型,
为了小松鼠能( ),我把它放了。
为了小松鼠生活得( ),我把它放了。
为了我们生活的大自然( ),我把它放了。
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捉”一种自私的爱,而“放”是一种高尚的爱。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呵护生灵的教育。
作业布置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的立意是简单明了,使学生一目了然。
捉
我 爱 松鼠
放
松鼠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由吃松果想到种松树的故事。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主要以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为主线: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通过用心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使学生感受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说学情:
低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可爱的小松鼠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很亲切,蕴含的道理易于接受。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难2、书写“以、后”等6个生字。
五、说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边读边悟。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展开教学。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则谜语:
树上树下采果欢,大大尾巴真好看。高高跳下不受伤,只因带了降落伞。(打一小动物)学生很快就猜出来了,一齐兴趣盎然地大声喊:“松鼠!”我紧接着鼓励同学们:“真聪明!那你知道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吗?”学生马上又齐声回答:“松果!”老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松鼠和松果的图片。这样,很快就引出了课题。
这样的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步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出希望。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有那些?(编儿歌、加偏旁、换偏旁、猜字谜、打招呼等)。
3.在组织交流记字方法时,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大家的方法可能有利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来记字,音近字、形近字比较记忆,还有的用换偏旁、换部件、猜字谜的方法来记字。如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聪)还有意、忽、总的巧记: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做动作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4 .小组合作识字:如、活。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
5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巩固读音。
6 .逐段指名读、齐读课文,边读边校正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并结合识字的教学,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读准字音,巩固识字。)
(三)指导识记、书写“以”、“后”、“更”。
1、以,会意字,同私。到了楷书在右旁加一人字,写成以,所以,以、私同义。其后以字借声表示用来、将要等义。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后,会意字。其古文字是一只手放在口边,表示那人在发号施令。其本义指国君。由发号施令的人引申指尊贵者,如皇后。又作后的简化字,表示前后、先后。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更,形声字,其古文字由丙、 攴二字构成,攴形丙声。攴是手持工具,用工具劳作就可以改变事物的面貌,所以更的本义是改变,常常连称为“更改”。指导书写的时候注意观察,关键的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做到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意”。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设计意图:在这一为环节中通过对字形的`字理分析、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的描红练写、教师的巡视提醒等手段,落实教学目标“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的书写生字”。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引导学生联系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几个句子作了重点指导:
1、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从“那么……那么……” 和“香、可口”谈理解和体会。)
2、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读好感叹的语气)
3、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读好疑惑忧虑的语气,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4、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用自信的语气去读)
松鼠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先打出幻灯片1)
大家好。我是安达市第六中学语文教师范伟华,说课的题目是《松鼠》。
(打出幻灯片2)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有怎样的教学思想就有怎样的教学实践。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位居单元之首,是教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着眼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整体感知、阅读赏析,掌握抓住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所得。前者为教学重点,后者为教学难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简单说明文的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所得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科学求实的价值观。
二. 说学法与教法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作者思有路,缘路识斯真。”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结合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1. 说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先整体感知--再阅读赏析--后迁移训练。阅读赏析环节,我采用导读引路法,重点赏析第二段,导读点拨第三段,放手自学四、五段,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即学习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为了分散难点,每一段文字的阅读,都辅之相应内容的幻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观察到内容。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细致观察是准确说明事物的基础,而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揭示被说明事物特征的关键所在。
2.说教法:
由讲读到导读再到自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帮助老师改错误,动手帮助小松鼠搭窝,编写小松鼠儿歌等教学过程和方法。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十多幅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幻灯片,放映松鼠的录像,迁移训练中放映长颈鹿的录像,这样更有助于生动,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程序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这样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首儿歌从兔子的外形、习性等方面进行描述,语言生动、形象。你想学习这种抓住特征描述事的方法吗?
根据初一学生的活泼,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采用儿歌导入法。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后面编写小松鼠的儿歌作铺垫。)
2.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从小受教会
教育,爱好自然科学。用40年时间著成36卷《自然史》。
(2)明确文体:科学小品文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
驯良xùn:和顺善良。驯,顺服的。
矫健:强而有力。矫,强壮。
蛰伏:zhé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有督促自学的效果)
(4)思考题:
你认为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文体,学习词语,理清文章脉络,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3. 阅读赏析
l 精读赏析
先指导朗读,再观看四幅幻灯片,让学生在原文找到相对应的说明文字,然后选择其中一幅做简要描述。(于漪老师曾说“谁想成材,谁就要千方百计地学会用语言去分析课文这一基本方法。”)在分析松鼠“漂亮”的特点时,抓住“清秀”“矫健”“翘起”等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学习抓住特征进行生动说明的方法。
(这样设计可以突出教学重点。阅读与观察相结合,学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所得,理解形象化描述对于揭示事物特征的作用,为下文的导读和自学提供范例。)
l 导读点拨
请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再观看幻灯片,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图片内容。然后听老师用“反串法”讲有关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内容就是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说,并串编成一个故事。让学生说说松鼠的“驯良”表现在那里,并改正故事中的错误,用幻灯片辅助教学,显示本段要点。(“反串法”故事促使学生更认真的阅读课文,记忆更扎实,理解更深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
l 放手自学
速读课文,观看幻灯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每一幅图片拟题。说说松鼠的“乖巧”表现在哪里。重点学习描述松鼠搭窝的一段文字,圈点描写松鼠搭窝的动词,让学生用简单的道具模拟松鼠搭窝的动作,以小组为单位用“先”“再”“然后”等表示动作先后的词语做简要复述。
(观看松鼠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拟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模拟松鼠搭窝,学生既动手,又动口,更动脑,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领会松鼠“乖巧”的特点。)
4.归纳总结
观看松鼠的录像,归纳观察的注意事项;要细致、要全面、要持久。鼓励学生从知识点、能力点、思想教育点上进行一课一得的总结。最后,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进行总结。
(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细致的观察是说明事物的基础,而准确、生动的语言是揭示被说明事物特征的关键。)
4. 迁移训练
学习贵在学以致用,先让学生观看资料片《长颈鹿》,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颈鹿的外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口语训练,达到了由“内化吸收”转为“外化表达”的目的。)
6.结束:我和学生一起为小松鼠编写儿歌,儿歌举例:
学生一:小松鼠,乖又乖, 学生二:小松鼠,讨人爱,
长长的尾巴翘起来, 面容清秀,尾巴长,
当伞使,当被盖, 吃松果,摘栗子,
树上搭窝真可爱! 巧手搭窝真能干!
(诗歌编写,打破文体束缚,寓教于乐。益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7.布置作业:观察并收集你所喜爱的动物资料,写成介绍性文字,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抓住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大多数学生能用较为准确的语言分析课文,生动地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对于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采用学生出自测题、和他测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强化能力点,完善思想教育点。)
松鼠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法国作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自读课文,着眼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要抓住特点说明事物,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2、能力目标:在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说明事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4、思维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小组探讨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这篇课文用拟人方法说明事物,语言风格生动具体,属于一篇文艺性说明文,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让学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实说明与文艺说明的区别有着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这里又容易混淆说明文中的描写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所以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本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初步学会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作训练的课文,课文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上,要体现利用课文充当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仿效的“范本”,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初步学会写一般的说明文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方法定为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明确目标—思维拓展,练习表达—激情小结—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
我先让学生们看一段松鼠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角度整体感受松鼠的可爱。我的这种导入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它(动物)感兴趣,这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2、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采用整体交付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从整体上感知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重点语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的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
3、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在学习的本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总结的学习方法基础上提出练习的要求: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这种自我介绍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的“驯良”和动作的“乖巧”这两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4、激情小结
出示一些小动物被猎杀的图片,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从而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激情。
5、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作业就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及运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本课的重点,布置学生回家自行去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本课板书旨在学习运用拟人手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的说明,因此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所以本课我设计的板书设计如下:
松鼠
漂亮驯良乖巧生理特性、经济价值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修辞方法的运用
3,语言形象、生动
松鼠说课稿8
今天,我执教的这节课,自我感觉应该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在阅读中识字的课例。整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识字为主线,以阅读为途径,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重点突出,方法恰当,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一个奠基工程,地基打不牢,就无法支撑起丰美的知识大厦。新课标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量如此之大,而每一篇课文后都有十个左右的生字,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将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因此,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把生字记准记牢,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课文中生字的分析,课堂上我主要采取“集中认读,分散识记,逐步强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做到“联系生活经验、随文识字、重点突破。”
1、充分发挥语言环境对识字的作用。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对部分生字要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就必须把所学的生字的音形义牢固地掌握,才能够灵活运用,而今天我采取“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将阅读与识字有机结合”的识字策略,使孩子们走出了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识字“沼泽区”,使得儿童的识字之旅变得轻松愉悦。尤其像“意”字的处理借助古体字记忆字形,通过教师的范写强化字形,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字义的同时,将“主意”一词回文,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可谓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还有“活泼、如、总”几个字的处理都是寓识字与阅读中,在反复的朗读中既强化了字音、字形,又将字义的教学融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句子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是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最大优点,教学时我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比较好的达成了识字教学的目标。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目的,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进而主动识字。在教生字的时候,要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比如本课我们运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联系生活”“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游戏巩固识字。生字学完,要及时复习巩固。这一课通过“栽松树”,用游戏的方法巩固,既记住了本节课要认的生字,也再次体验了动手植树的乐趣。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适时进行写字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动脑、动口,还要动手写一写。写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部分,也应该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主”和“意”两个字,写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在书写中体会,在评价中感悟提升。通过指导、练习和讲评,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二、阅读理解抓准训练点
低年级的文章内容比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怎样铺好台阶,架设梯子,让学生能一步一步慢慢向上走,这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对于简单的课文,教师还是要精心设计好训练点和想象点。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如第一段的教学中抓住聪明活泼,指导朗读。尤其是“那么……那么……”这句的朗读,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点,用上“那么……那么……”,说一说西瓜、大树、小草、小花……让学生通过说话,一方面理解“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进一步体会到松果的味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重视培养的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了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是足以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引导学生学习“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这句话时。先是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省略号表示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小松鼠。再通过教师步步深入的引读,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能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语言,感受松树对松鼠的重要。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情感得到提升,学生会感受到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知道本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努力的过程却让我受益匪浅;我也知道自己在低段语文课堂教学这方面还显得比较稚嫩,但我相信上一次课就成长一次,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松鼠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松鼠》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2、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先......再......然后”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维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
1、自主识字识词。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学生以读为主,以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到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设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很熟悉小动物吧,现在我们来一个猜谜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展示动物谜语)。
第四个谜语把同学们给难住了吧,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所以同学们不熟悉它,它是谁呢?你看它驾着一只小船来了。(多媒体展示松鼠的图片)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笔端去结识这位新朋友。
【设计说明】运用猜谜的方法导入课文,既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又增强趣味性。借助松鼠的图片,给让学生对松鼠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出生字生词,讨论查证。
问题一:请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动物”的句式说话。(师生共同归纳出松鼠的一些特征,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对松鼠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
问题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松鼠的这些特征。(板书文章的结构)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2、品读课文
问题一: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请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漂亮。
【设计说明】让学生以松鼠的身份来介绍松鼠的漂亮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学会用用拟人的手法来介绍小动物。这样,教学的难点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问题二:(多媒体展示老师用“反串法”讲有关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内容就是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说,并串编成一个故事。
【设计说明】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学生更认真的阅读课文,记忆更扎实,通过对比学生对松鼠驯良的'特点理解更深刻。
问题三:阅读第4、5段内容请你以“我觉得松鼠是一种……的动物,理由是……”的句式说话。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设计说明】利用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机灵”这一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3、能言善辩
多媒体一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让学生与课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迁移训练
那现在我们就一展身手,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设计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通过口语训练,对课堂知识的加以巩固及运用。
(三)课文小结
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由学生自己来板书明确。
【设计说明】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会比由老师执笔的效果来得好。这更体现了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的教学方法。
(四)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松鼠启示:
外形——漂亮
生活习性:活动
住
吃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松鼠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科普童话,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它通过品读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我在教学中以小松鼠找花生果的过程(即: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为明线,以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即新奇——高兴——急切、失望——疑惑——喜悦)为暗线展开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注重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
3、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
4、通过帮助小松鼠找花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
其中培养读书兴趣,引导个性化的朗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够朗读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兴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活泼、富于想象的心里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体验法。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主要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表达与欣赏,理解与思考。具体方法我将结合教学过程来谈。
四、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分以下三个板块:第一部分为复习导入,第二部分为品读感知,第三为部分回归拓展,第四部分为学写生字。
(一)第一部分、复习导入
通过词语过关的形式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同时为下面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好字词的铺垫。
(二)跟随小松鼠一起找花生果。
在第一自然段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花开的.美。结合插图形象感知,读好短语“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然后以“绿油油”、“黄灿灿”为重点想象说话,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学生充分进入情境,进而读好全段。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充分体会小松鼠因认识花生而产生一个美好愿望时的高兴的心情,让学生进入角色,跟着小松鼠一起经历由好奇到高兴的心情转变,进而读好课文。在此过程中,还引导说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有什么打算?”借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会打算的人,同时培养了有条理的说话能力。
第三自然段抓住“每天、都、可是、直到、也、”这些关键词充分感知小松鼠找花生果时的急切以及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时的失望、难过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小松鼠急于吃到花生果的着急心情,我设计了说话的训练,“在去和回来的路上,小松鼠会想些什么?”在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愿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自然段我引导学生抓住“睁大眼睛”“奇怪”“自言自语”等词语,让学生角色表演,体会小松鼠心里的奇怪、意外之情,采用小组比赛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技能。同时,渗透了“语”的生字教学,引导学生从偏旁了解了自言自语的含义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第五段教学中,我抓住蚯蚓的表情让学生表演朗读,读好蚯蚓的话语,感受到蚯蚓的热情和友好,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暗示学生向他学习帮助别人。接着让学生自悟其中的秘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进一步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积累丰富的语言。设计了说话训练,”小松鼠会对蚯蚓说什么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会感激。
在此基础上运用填空和教师引读的方式回顾课文内容,加强背诵指导,减轻学生的背诵负担,将“减负”落实到实处。
(三)回归拓展。
提问“你还知道什么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语文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四)生字指导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重要,我注重写字姿势的端正,引导学生注意到字的间架结构,从而把字写漂亮。
总之我本着“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理念,在教学中着力以读为本,读中促思,以生动的情境创设为辅助,让学生比较顺利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思考的乐趣,语文的乐趣。
五、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色:
一、教学目标明确。
众所周知,一节课中,目标太多就会浮光掠影,什么问题也不能真正地解决,制定目标要小一点,具体一点,不能大而无当。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本节课的具体的情况,我将目标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富有童趣的评价语激起了孩子的朗读欲望,使他们沉浸在朗读的美好境界中。
二、课堂交流到位。
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的最主要的“时段”,在课堂,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对话,交流个体的体验。本节课中,教者设计了多处学生交流的话题,如:1、你还看见过什么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2、假如你就是小松鼠,有很多很多的花生果,你会怎么吃?3、在去和回来的路上小松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4、此时的小松鼠会对蚯蚓说些什么呢?5、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也长在泥土里呢?这些话题的设计,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展开了学生的想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渗透了思想教育。
三、教具选择恰当。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在本课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突出了关键词,加强了学生的直观印象。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让学生体验花生地的美丽,指导读好词语,读美段落。最后背诵时利用ppt的动画逐段出示引导学生背诵。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了愉悦、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自觉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将不断钻研教法学法,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松鼠说课稿11
《松鼠的尾巴》是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2册的一篇老教材了,老师们都很熟悉。这是一篇常识性的科学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用浅显而形象的语言,叙述了小白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与小松鼠的对话,明白了松树的尾巴用处真大:像一顶降落伞,可以使松鼠从高处往低处跳时不受伤,睡觉的时候还可以当作被子。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接近儿童口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这是篇常识性童话,既要讲究科学性,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又要注意不能上成常识课/课堂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课文中“原来,就像,当作,轻轻,又轻又软,又软又暖”等几个重点理解的词语,在第1课时重点让学生会读会写,在本节课就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每个词语理解的途径也是不一样的,如“又轻又软”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尾巴和降落伞的共同点,自己把这些特点连成词语,学生不仅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运用一种新的词语类型;“当作”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的,而“又软又暖”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的。在说话训练中我还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马上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在实际中运用,实现真正的理解掌握运用。
其次根据童话的特点,我在这节中抓住课文中小白兔和小松鼠的对话以及写松鼠尾巴两个作用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语气,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堂课的朗读指导中,我本着让学生在自我进行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的原则。如在朗读“原来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在睡觉时盖着被子时的感受,再引到小松鼠睡觉身上盖着大尾巴的感受,最后在到课文的句子中去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学生就能更好的朗读这个句子,教师也不用进行过多的朗读技巧上的指导了。
在训练学生听、读能力之外,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进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说的训练有层次:松鼠的第1个作用老师带着学生用()的尾巴又()又(),能()。的句式说,第2个作用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自己用句式说,第3步让学生把两个作用连成一句话来说,最后,引申到课外让学生用上学过的句式介绍别的小动物的尾巴的作用。说的训练有指导:每一步的说话训练,老师都有帮助学生规范说话的句式作为指导,如何使学生说话规范,通顺是小学一年级说话训练的重点,今天的课上我也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正确,规范,清晰。
教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发展有机结合。现代教学的主流是要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富有个性的现代学生。但这要与“自由发展”区分开来,自主不是自由,所以,教师必须要作恰当的点拨引导。如在今天的课当中,学生在找到松鼠尾巴两个用处的过程中,都是由他们自己看图,比较,或读懂课文发现的,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但老师在其中也对学生做了学习方向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达到了教好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多学,多听,多看,多探究,多专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使自己尽快成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目标。
松鼠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号考生。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松鼠》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是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是精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五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可以讲述自己遇到的事情、见到的现象,对于问题的看法还有自己的观点,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为我的教学重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用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然后让同学们齐读课题。旨在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本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依据教参中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是先让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所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方法,让学生读导读中的一段话,找出向我们提出了哪三个问题,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从而做到学习不盲目。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很快的走进文本。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年级要求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环节,让学生围绕“课文是从那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松鼠的。”这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时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时间,让他们有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做到读有实效性。通过学生充分的读课文,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一边读书,一边汇报。抓住问题的主线,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四)自主阅读,体会喜爱之情
此环节教学,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圈画出作者对小松鼠喜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教学时,我把介绍松鼠外形特点和搭窝过程两个内容作为重点,多媒体出示内容和松鼠图片,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帽缨形的尾巴的样子。此时再一次读书,使学生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点拨,鼓励,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五)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小学生边读边思考:《鲸》这篇课文和《松鼠》这一课比较一下,看看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汇报时可以从说明的角度(内容)、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三方面进行比较。此问题是三个大问题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所以,教学此环节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小组力量,使问题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七)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松鼠说课稿13
各位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下册教材主题六《快乐宝贝》次主题二《帮帮乐》中的教学活动一《小松鼠的伞》,下面,我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教学方法、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意图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提供的语言领域目标,我选择了故事教学。《小松鼠的伞》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活动目标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并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我们幼儿实际,制定了以下两点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感受帮助人的快乐。
2、理解新词:责怪。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助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启发幼儿想像。
难点:引导幼儿试着把观察后想像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目标服务,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宽松、和谐的氛围。故事挂图、背景音乐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表现自己。
五、教学方法
为完成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欣赏、、感知、再认识、再理解。层层深入,同时在各个环节中,穿插讲述法、启发联想法、表演法、比较法,培养幼儿的观察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想像力,使幼儿更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六、活动过程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本活动中,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听音乐《小伞花》做律动入活动室
通过听音乐、做律动,使幼儿首先有了伞的概念,为讲故事打下基础。
2、教师配乐讲故事
使幼儿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听故事,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的动作,使幼儿受到一种美的熏陶,并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都有谁?
(3)什么是小松鼠的伞?
3、看挂图,理解故事
(1)出示图1:让幼儿仔细观察,小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当作什么?然后教师小结。
(2)出示图2:让幼儿观察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上的小松鼠有什么不同,从哪里看出来的?想一想,小松鼠有大尾巴当伞怎么还淋湿了呢?然后教师总结。
(3)出示图3:想一想,松鼠妈妈看到小松鼠淋湿了会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呢?学一学妈妈生气的样子。妈妈生气了就会责怪小松鼠,会说什么呢?理解词语:责怪。
结合生活,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责怪的意思。
(4)出示图4:小朋友你们看,百灵鸟可能在说什么?小松鼠听到会怎么样?妈妈听了会怎么样?小松鼠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
4、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小朋友,你们会像哪个小动物学习,为什么?
在生活中,你这样做过吗?心情怎样?
教师进行总结。
七、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把故事讲给别人听,让小朋友都像小松鼠一样,做一个爱关心、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八、活动效果预测
通过我的精心准备,以及各个环节的设计,我想,幼儿会了解故事内容,并受到教育,达到所设计的活动目标。
说课完毕,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建议。
松鼠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以“益智”为主题,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童话形式讲授知识,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我将这篇课文分为2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1、帮助学生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认识偏旁“夕”“母”;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其中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认识这些生字,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教学生写会3个字。
二、说学生情况
(一)一年级孩子对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松鼠的疑问也就是孩子们很想解决的问题。
(二)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朗读能力都很弱,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向学生展示花生实物,引出这篇课文,这可以吸引学生探知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通过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并标出生字及不会读的字。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字音教学
1.出示课件(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读这些词语(点名读、齐读、小老师带领读),并引导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在读会词语的基础上,将生字独立出来,做成生字卡片,粘贴到黑板上,要求学生会读,提出重点字音,并请小老师带领读生字;
3.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正确的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并讨论记住这些生字的办法,老师给予补充;
4.复习生字,并用生字组词,主要通过开火车、苹果乐园两个游戏来进行。
(四)全班朗读课文,使学生再一遍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学习过的生字,进入第二课时。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二幅图的内容?
1—2自然段
让学生自读1自然段,并起来说读到了些什么;通过展示花生的花的图片,让学生理解“鲜艳”(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并通过提问“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么问鼹鼠的?鼹鼠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切身的感受小松鼠与鼹鼠当时的对话场景,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3—5自然段 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没见到花生,小松鼠心里觉得怎么样?(承上启下,让学生理解小松鼠的奇怪和失望,并要求学生能用这样的语气读该句子) 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疑问?(换位思考,引出句子“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并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自言自语”。
出示花生生长于地里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观察,知道花生是生长在土里的,并进行思维拓展: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吗?
(三)书写指导
事先在小黑板上写好“生”“里”“果”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师范写,并提出每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描红;叫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练习,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写这三个字,老师最后进行评析。
(四)布置作业
1.将三个生字写在作业本上,每个字抄写5遍,要求整洁、规范。(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具准备
事先准备好上课要用的课件、花生、生字卡片和小黑板。
松鼠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以及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1分钟)
《松鼠》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体课文。本课主要写了(松鼠的美丽和它的生活习性)(写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语言简洁、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写作特色)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采取“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小生灵)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知识),另外,课标对三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感情朗读,读中感悟。
3.继续学习围绕中心句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积累表示顺序的词语。
根据本课抓住松鼠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在朗读感悟、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方面会遇到困难,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顺序进行介绍的方法。
本课我安排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将执教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1分钟)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教学方法。第一,读写结合,我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语言、练言语的过程,学语言必定要读,而练言语势必要写,从这个角度来说,读写结合应该是语文教学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教学方法。正如《语文课标》中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本节课我抓住松鼠的外形描写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松鼠的美丽,进而学习作者由整体到部分,由头到脚的写作顺序,从而为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写法上做以引导。第二,启发点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转变角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即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组织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成长的引路者。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松鼠的可爱表现在它的活动、搭窝、食物、外形等方面,这个方法的运用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语文教学的简洁、高效。
三、说学法(1分钟)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实现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的两个飞跃,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告诉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离开课堂、离开老师仍会学习。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将主要训练学生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训练他们勾画、朗读、训练他们读中练笔,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习惯。这种学习方法的'练习主要在教学的精读品悟,读写迁移两个环节实现。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努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说教学过程(3分钟)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目标的要求,本课教学流程共有三个环节:
1.回顾要点,激趣导入。(2—3分钟)
本文是说明文,语言简洁,层次清晰,所以我学生抓住关键词“美丽和机灵”来概括课文内容,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完成复习检测的任务,另一方面简洁、巧妙地过渡到品读感悟松鼠机灵、美丽的环节。
2.精读品赏,读中悟写。(20-21分钟)
根据文本特点,依据写的角度,抓住核心问题,指导学生充分地感情朗读,感悟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思想内涵、情感世界和语言表达方式对话,进而产生共鸣。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此刻已经为写做好准备。
3.读写迁移,创编运用。(5-6分钟)
抓住生活中你熟悉的小动物为训练点,让学生动笔行文,给足时间,最后组织全班交流。同时也是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每节课都要练字的要求。
4.推荐阅读,拓宽视野。(0.5—1分钟)
给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文章《带刺的朋友》,拓宽视野,将主题课文和语文天地的开卷有益结合,使学生养成不断阅读的习惯。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松鼠说课稿】相关文章:
《松鼠》说课稿02-17
松鼠和松果说课稿11-12
五年级上册《松鼠》说课稿06-09
《松鼠》教学设计04-27
松鼠的教学反思04-09
《松鼠》教学反思08-04
松鼠教学设计03-16
《松鼠》教学反思06-07
松鼠教学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