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时间:2024-04-21 17:01: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这几个星期的阅读真的是收获惊人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如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所以我有话跟您说。

  一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去读,可后来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对话里。

  看着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妈妈龙应台说,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其中母爱就在里面,我其实也好烦妈妈的关心。我现在越来越叛逆,总是喜欢和妈妈对着干,有时候还乱发脾气,我也好想和妈妈有些交谈,可是一开口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候还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书信,我也想过,可是妈妈每天六点钟左右回来,一回来忙到七点多,吃完放八点多,做完家务睡觉,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次我试图和她交流,没一会又扯到学习上了,说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以后会怎样怎样。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反正唠叨一会就结束了,可是后来越来越烦,就和妈妈越来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羡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亲爱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给河马刷牙》这篇文章,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择,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还埋怨过她,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我以后生活能轻松点。

  妈妈,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你每天都来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说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家,而你,会笑着听我说话,时不时插上两句。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书,你帮我准备午餐,餐桌上,又在计划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帮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个人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是空旷安静的客厅,你回来后,我和你说着我们班同学的事,你要不爱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学习上。

  手指在计算机上飞快地动着,我安静了,你沉默了,整个客厅只响着计算机“噼里啪啦”的声音。

  妈妈,我想进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对我说,你想进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怄气,不让你进来,我想说的是:妈妈,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总认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说出去。妈妈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忙,不要总是放在心上,看到你的白发一天天增多我也心疼,妈妈,为什么不把我当做你的倾诉对象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时候,这本书就恰巧进入了眼帘。这本书是以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书信往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是12-15年前的书信。但讨论的议题和思考并不过时,起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引发我思考与共鸣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强大的共情能力让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强烈地解决了我现有困惑的通透感觉,还是因为目前的我既不处于龙应台母亲的位置,也达不到安德烈阅历的广度,又或者说我与父母之间的问题与他们之间的问题截然不同,导致我读完书以后的思考并不在于亲子的相处,更多的是对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我在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书中关于讨论这些问题时的精华。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问题再重新读这本书时,可能或许也能发现我现在读书没有get的点,或者新的认知。并不能预知未来的我,还是先说说现在的感受吧。

  我觉得我也是矛盾哒,龙应台与安德烈两个文化,年代差异的母子所拥有的思想进行对话时,自己感觉有时候能从龙应台的文字里找到归属,一会儿又觉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样。所以,有时候自己也是困惑与矛盾的,他们的书信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来回博弈中感觉自己变的没有那么困惑了。或者对一些问题想的更通透了。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母子之间的讨论让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又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后,或许就会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纠结的东西。

  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没有冲突,就找不到认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没有比较,就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理所应当。我觉得有认同感是幸福的,但冲突在我们看来好像就是困难。

  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说的“青年的动人之处,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感觉自己处于一种马上看破鸡汤的状态,却非常怀念自己被鸡汤迷倒的过去。但因为后一句是“老了却不保守,就是个没脑的人”,又觉得处于一种看破而不说破鸡汤的状态也是很棒哒,两种状态瞬间转换才是一种能力。

  这篇读后感前面那个关于龙应台对孩子读书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认看到那句话已经让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话的出处“给河马刷牙”,会让我们对这句话的思考更加饱满。这或许就是片段化阅读没办法带给我们的完整感。

  还有一些讨论,也是让最近的自己茅塞顿开,因为读的很有趣,大概在从深圳飞回北京的路上不觉得坐在机翼旁边轰隆隆的发动机太吵,不觉得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太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提高执行力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题记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极度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的必然结果,却从未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在孤灯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编织成文,再用笔,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叙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终是抵达,也终是酿成了佳酿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两代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对话。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却带不走当年的心。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同的内容——自己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件抵达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丝毫没有使她变得呆滞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之间的家书,内容并不是训话。他们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友人,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爱,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从前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由36封电子家书所组成,新颖别致地构建出了一个两代人沟通、了解的平台。 父母与孩子应是如何沟通的?本书给予了无数被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父子、母子启示与感动。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和与时代相应的价值观又是怎么样的?在这本书中集结了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提供了两代人沟通的全新思维和方法。

  在那一封封家书中,我看到东西方孩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书中的安德烈拥有他所崇尚的青年人应有的生活。他爱喝酒,经常与朋友开Party聊天;他爱踢球,每周有三个下午踢球,周末还会去当一帮小鬼的教练;他爱旅行,享受自己的毕业旅行......读书在他们而言只占一小部分,但他们不是放任无止境地玩,只是爱玩并懂得玩。他也会思考类似"华氏.9.11"的问题,但他轻松地承认自己与朋友的看法终究是肤浅的。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个月又会有多少时间深入思考那些富含哲理的'问题?我想,如果能有五分钟就不错了。在他年轻却并不轻狂的青春态度上,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虽然我们更看重学习,但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枯燥。我们依然可以专注于我们的兴趣,拥有可以令我们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我看到了东西方人对待孩子的不同观念。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这样的结论,被龙应台吃惊地得以证实了。其实,孩子也需要肯 定与尊重,他们渴望像大人一样,得到平等的对待。孩子的“独立宣言”是值得父母批准的,这样的家庭政策无疑是拉近父母与子女的最好方式。

  让我们试着与父母沟通,也许在饭桌上、在回家的路上抑或是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心情的叙述,更是心灵的慰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6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该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也让人收获颇多。但我更感动于的是这对母子之间为拉近彼此关系、消除隔阂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解和包容。应该说,父母对女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种爱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说,爱,并学会如何去爱,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学习的课程吧。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为什么良好的意图有时会带来令人失望的结果呢?可能有人会归之于“社会”、“政策”、“时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觉得,最主要是你没有找到爱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父母又该如何去爱,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安德烈对母亲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当欣赏这句话。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附属于任何人。可现实是怎样的呢?书中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龙应台的小儿子菲力普说:“妈妈,你的华人朋友要问我什么问题时,我就站在那里,可是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并向你提问。”比如:他几岁?他会说中文吗?他读几年级?龙应台大受震撼,从此以后,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她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远不止如此,孩子的爱好、学习甚至工作、情感我们是不是也帮他做出了决定,并自认为是为孩子好?当孩子反抗时我们是不是大发雷霆呵斥他的不听话不懂事?孩子也许需要引导,但决不是粗暴的干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7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龙应台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去认识她生命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也使儿子安德烈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孩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亲渐行渐远。他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东西文化。在他们的对话中,涉及到了生活习惯,艺术鉴赏,东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书中《给河马刷牙》里,龙应台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现在的学生都被要求努力学习,上着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力每天忙碌着,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工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去体验人生,感受生活的快乐。而金钱与权力,从来就不是快乐的核心因素。而现在有多少人已经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所以,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去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独立宣言》里安德烈说:“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也像小时候一样喜欢他们,可是孩子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接受新的.事物,也就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而父母的关心往往却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父母不能永远陪伴着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所以父母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去让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尝试走近儿子生活的母亲。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儿子的世界。这是多么无私而却卑微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在接受了许多新事物,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头看看,去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本两代共读的书,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爱;父母也可以更加认识孩子的世界,学会放手。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9

  再次打开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许滋味,这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我年龄增大的原因呢?还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关系?

  这些天疲于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尽设法地想为她争取尽可能适合她的又相对师资比较好的学校。可是谈何容易,一次次的失败与纠结之中,突然读到龙女士给安德烈的信中“给河马刷牙”的章节,有种释然的感觉。

  文中,安德烈告诉妈妈,他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认为自己平庸,是较之于自己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很难有父母的成就,又担心平庸的自己让父母失望。他的内心应该是无奈的,甚至是有些沮丧的。可以说,没有一对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觉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优秀于别的孩子的。但是,升学是个严峻的现实,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升学需要权衡综合,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事实。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既定的环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于平庸,人最怕的是给自己框框子,我们要勇于去突破。

  “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这是龙应台女士的原话,我读着却觉得是那样的酸爽,这也确实是身为人母的我的内心写照。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慢慢地转身,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学会放手,幽雅地转身。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两代人之间,隔着近三十年的距离,这差距或许不亚于隔着牛郎织女的`银河吧!

  龙应台还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孩子的成就与否,并不是作为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身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感满满的。在若干年以后,她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游刃有余地解决碰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在敢于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发展她的优势,扬长而避短,让她不断地去历练。成长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肯努力,总会有进步。

  孩子的路还很长,我只愿是那个幸福的守望者,静等花开。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0

  有个不大好的习惯,看了某本觉得不错的书,就会顺藤把绝大部分同个作者的书找出来看,虽然这样有点机械性重复——毕竟,一样的笔风,基本类似的主题。龙应台的书,才看了《孩子,你慢慢来》和《目送》,现在是《亲爱的安德烈》作者:龙应台,安德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页码:288页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26.00 元看到引起共鸣的书,就想推荐给身边的人。每次都会在脑海里,甚至白纸上列出一长串的名字,最后不了了之。担心收到推荐的人看了以后,以为我透过书像对方揭示我对对方的不满,如果担心别人看了我推荐的《不抱怨的世界》,会打心里认为我是因为觉得ta太爱抱怨方才力荐。很想把这本书给母亲看,让母亲明白,我在理解和努力谅解她的不放手的同时,可以理解并接纳我内心渴望她的快快放手。也许,在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母亲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在母亲的面前,不论你是30岁,还是50岁,你永远都是妈妈眼里的小可爱,小BB。那个时候,这句话总是用来教育我们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曾想过,这样的母亲,却永远在剥夺我们成为一个成年的独立的人?我没有反对母亲的意思,我也理解她渴望我多多陪在她的身边,做她的小乖乖,什么都去征求她的意见,听取她的建议。可是,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早就学会了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回到家中,我们突然成了一个因为“吃过的饭还没她吃过的盐多”“走过的路还没她走过的桥”多的小孩,我们不再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不再拥有考虑和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我总是渴望逃离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催促,不断地逼迫下,一次次被迫回到她的身边。内心的不愉悦,怎么也无法通过僵持的笑容掩饰。于是,母亲越来越觉得我的离开,越来越加紧她的紧箍咒,那些让我头痛欲裂,甚至想要彻底逃离的.金箍。并不羡慕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的关系,因为太清楚这样的书信基本上在我这里就变成了汇报生活中的小事,并且尽可能少的提及自己,因为总怕不经意间触动到她敏感的神经,无意造成了她一夜的无眠,过失徒添了她一缕银丝。于是,敢说的越来越少,跟自己有关的越来越少。母亲觉得我越来越远,她察觉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她感觉女儿对她锁紧了心门。这样的一种畸形,习惯了,也就不见得那么畸形了。希望有勇气把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1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中国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另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个有同样年龄儿子的母亲,书中可借鉴之处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实在太多了,以我们所谓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们的创意给我们教没有了,许多的问题只有对和错,是和不是这两种答案。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读,去认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书》还有更现实的教育意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3

  一直都很喜欢读龙应台的书,有人说:“读龙应台的杂文,可以感受到她的万丈豪情。”但是,读《亲爱的安德烈》,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作为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时的万丈深情。不管她的头上有多少让人仰慕的光环,但是,在孩子面前,她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柔肠百结的母亲。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05-1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2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29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范文06-09

亲爱的安德烈的高中读后感800字06-09

《亲爱的笨笨猪》读后感05-01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4-28

亲爱的笨笨猪读后感04-29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04-2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这几个星期的阅读真的是收获惊人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如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所以我有话跟您说。

  一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去读,可后来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对话里。

  看着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妈妈龙应台说,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其中母爱就在里面,我其实也好烦妈妈的关心。我现在越来越叛逆,总是喜欢和妈妈对着干,有时候还乱发脾气,我也好想和妈妈有些交谈,可是一开口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候还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书信,我也想过,可是妈妈每天六点钟左右回来,一回来忙到七点多,吃完放八点多,做完家务睡觉,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次我试图和她交流,没一会又扯到学习上了,说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以后会怎样怎样。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反正唠叨一会就结束了,可是后来越来越烦,就和妈妈越来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羡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亲爱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给河马刷牙》这篇文章,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择,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还埋怨过她,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我以后生活能轻松点。

  妈妈,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你每天都来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说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家,而你,会笑着听我说话,时不时插上两句。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书,你帮我准备午餐,餐桌上,又在计划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帮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个人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是空旷安静的客厅,你回来后,我和你说着我们班同学的事,你要不爱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学习上。

  手指在计算机上飞快地动着,我安静了,你沉默了,整个客厅只响着计算机“噼里啪啦”的声音。

  妈妈,我想进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对我说,你想进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怄气,不让你进来,我想说的是:妈妈,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总认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说出去。妈妈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忙,不要总是放在心上,看到你的白发一天天增多我也心疼,妈妈,为什么不把我当做你的倾诉对象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在人生之途有些迷茫的时候,这本书就恰巧进入了眼帘。这本书是以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书信往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的。是12-15年前的书信。但讨论的议题和思考并不过时,起码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引发我思考与共鸣的。但,我不知道是我强大的共情能力让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强烈地解决了我现有困惑的通透感觉,还是因为目前的我既不处于龙应台母亲的位置,也达不到安德烈阅历的广度,又或者说我与父母之间的问题与他们之间的问题截然不同,导致我读完书以后的思考并不在于亲子的相处,更多的是对多元文化,身份认同,人生思考的感悟。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我在这些方面有困惑,所以,我就能汲取到书中关于讨论这些问题时的精华。而如果我人生中遇到其他问题再重新读这本书时,可能或许也能发现我现在读书没有get的点,或者新的认知。并不能预知未来的我,还是先说说现在的感受吧。

  我觉得我也是矛盾哒,龙应台与安德烈两个文化,年代差异的母子所拥有的思想进行对话时,自己感觉有时候能从龙应台的文字里找到归属,一会儿又觉得我和安德烈的想法一模一样。所以,有时候自己也是困惑与矛盾的,他们的书信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来回博弈中感觉自己变的没有那么困惑了。或者对一些问题想的更通透了。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母子之间的讨论让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又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后,或许就会和解掉自己之前一直纠结的东西。

  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没有冲突,就找不到认同”,目前我的理解是没有比较,就会觉得所有东西都是理所应当。我觉得有认同感是幸福的,但冲突在我们看来好像就是困难。

  还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说的“青年的动人之处,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感觉自己处于一种马上看破鸡汤的状态,却非常怀念自己被鸡汤迷倒的过去。但因为后一句是“老了却不保守,就是个没脑的人”,又觉得处于一种看破而不说破鸡汤的状态也是很棒哒,两种状态瞬间转换才是一种能力。

  这篇读后感前面那个关于龙应台对孩子读书的思考,引人陷入思考。我不否认看到那句话已经让人有所沉思,但看了那句话的出处“给河马刷牙”,会让我们对这句话的思考更加饱满。这或许就是片段化阅读没办法带给我们的完整感。

  还有一些讨论,也是让最近的自己茅塞顿开,因为读的很有趣,大概在从深圳飞回北京的路上不觉得坐在机翼旁边轰隆隆的发动机太吵,不觉得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太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提高执行力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题记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极度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的必然结果,却从未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在孤灯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编织成文,再用笔,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叙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终是抵达,也终是酿成了佳酿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两代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对话。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却带不走当年的心。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同的内容——自己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件抵达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丝毫没有使她变得呆滞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之间的家书,内容并不是训话。他们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友人,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爱,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从前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由36封电子家书所组成,新颖别致地构建出了一个两代人沟通、了解的平台。 父母与孩子应是如何沟通的?本书给予了无数被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父子、母子启示与感动。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和与时代相应的价值观又是怎么样的?在这本书中集结了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提供了两代人沟通的全新思维和方法。

  在那一封封家书中,我看到东西方孩子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书中的安德烈拥有他所崇尚的青年人应有的生活。他爱喝酒,经常与朋友开Party聊天;他爱踢球,每周有三个下午踢球,周末还会去当一帮小鬼的教练;他爱旅行,享受自己的毕业旅行......读书在他们而言只占一小部分,但他们不是放任无止境地玩,只是爱玩并懂得玩。他也会思考类似"华氏.9.11"的问题,但他轻松地承认自己与朋友的看法终究是肤浅的。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个月又会有多少时间深入思考那些富含哲理的'问题?我想,如果能有五分钟就不错了。在他年轻却并不轻狂的青春态度上,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虽然我们更看重学习,但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枯燥。我们依然可以专注于我们的兴趣,拥有可以令我们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我看到了东西方人对待孩子的不同观念。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这样的结论,被龙应台吃惊地得以证实了。其实,孩子也需要肯 定与尊重,他们渴望像大人一样,得到平等的对待。孩子的“独立宣言”是值得父母批准的,这样的家庭政策无疑是拉近父母与子女的最好方式。

  让我们试着与父母沟通,也许在饭桌上、在回家的路上抑或是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这不仅仅是心情的叙述,更是心灵的慰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6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她一定要认识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该书所包含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大到严肃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里面涉及到政治内容和文化内容也让人收获颇多。但我更感动于的是这对母子之间为拉近彼此关系、消除隔阂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解和包容。应该说,父母对女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种爱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说,爱,并学会如何去爱,这大概就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学习的课程吧。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为什么良好的意图有时会带来令人失望的结果呢?可能有人会归之于“社会”、“政策”、“时代”甚至“孩子本人”等因素上,可我觉得,最主要是你没有找到爱的方法。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父母又该如何去爱,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安德烈对母亲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我相当欣赏这句话。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附属于任何人。可现实是怎样的呢?书中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龙应台的小儿子菲力普说:“妈妈,你的华人朋友要问我什么问题时,我就站在那里,可是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并向你提问。”比如:他几岁?他会说中文吗?他读几年级?龙应台大受震撼,从此以后,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她也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孩子代言的程度可能远不止如此,孩子的爱好、学习甚至工作、情感我们是不是也帮他做出了决定,并自认为是为孩子好?当孩子反抗时我们是不是大发雷霆呵斥他的不听话不懂事?孩子也许需要引导,但决不是粗暴的干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7

  合上书,我轻轻闭上了眼睛。这便是两代人的差距,两代人的代沟。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通过三年的时间,所写的36封家书。在这其中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时间总会让人改变,现在的安德烈已是一个成年人,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安安”了,龙应台面对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她选择了与儿子敞开心扉,试着去了解儿子,这个有些“陌生”的爱人。

  母亲一直深爱着儿子,儿子也同样爱着她,但方式不一样,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经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时,我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住她时,龙应台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远不破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会永远陪伴在谁的身边。只是来温暖寒冷的人,只是来点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对母亲“受伤”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龙应台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会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习惯了的旧房子吧。”时间依然前进着,我们在成长。长大了的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过多关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变得不能停留在一个角度上对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和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书中可以处处看到中西文化的冲突。

  在国外,老师对14岁以上的同学称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样有看待问题或提出观点的'资格。而在中国,这简直可以说是登天之难。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与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亲爱的安德烈》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本书,渐渐溶开了两代人,两国的代沟。也让我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会给我们不同的震撼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龙应台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去认识她生命中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也使儿子安德烈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孩子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也和母亲渐行渐远。他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了东西文化。在他们的对话中,涉及到了生活习惯,艺术鉴赏,东西文化,甚至衰老,死亡。

  书中《给河马刷牙》里,龙应台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现在的学生都被要求努力学习,上着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工作。但是,有多少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与权力每天忙碌着,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工作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去体验人生,感受生活的快乐。而金钱与权力,从来就不是快乐的核心因素。而现在有多少人已经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快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所以,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去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工作。

  《独立宣言》里安德烈说:“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也像小时候一样喜欢他们,可是孩子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接受新的.事物,也就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而父母的关心往往却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父母不能永远陪伴着孩子,孩子总有一天会走向社会。所以父母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去让孩子有自己生活的能力。在这本书里,我也看到了一位努力尝试走近儿子生活的母亲。她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她去接受新的事物,努力想去了解儿子的世界。这是多么无私而却卑微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在接受了许多新事物,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头看看,去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本两代共读的书,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理解父母的爱;父母也可以更加认识孩子的世界,学会放手。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9

  再次打开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许滋味,这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我年龄增大的原因呢?还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关系?

  这些天疲于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尽设法地想为她争取尽可能适合她的又相对师资比较好的学校。可是谈何容易,一次次的失败与纠结之中,突然读到龙女士给安德烈的信中“给河马刷牙”的章节,有种释然的感觉。

  文中,安德烈告诉妈妈,他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认为自己平庸,是较之于自己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很难有父母的成就,又担心平庸的自己让父母失望。他的内心应该是无奈的,甚至是有些沮丧的。可以说,没有一对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觉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优秀于别的孩子的。但是,升学是个严峻的现实,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升学需要权衡综合,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事实。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既定的环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于平庸,人最怕的是给自己框框子,我们要勇于去突破。

  “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这是龙应台女士的原话,我读着却觉得是那样的酸爽,这也确实是身为人母的我的内心写照。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慢慢地转身,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学会放手,幽雅地转身。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两代人之间,隔着近三十年的距离,这差距或许不亚于隔着牛郎织女的`银河吧!

  龙应台还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孩子的成就与否,并不是作为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身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感满满的。在若干年以后,她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游刃有余地解决碰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在敢于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发展她的优势,扬长而避短,让她不断地去历练。成长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肯努力,总会有进步。

  孩子的路还很长,我只愿是那个幸福的守望者,静等花开。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0

  有个不大好的习惯,看了某本觉得不错的书,就会顺藤把绝大部分同个作者的书找出来看,虽然这样有点机械性重复——毕竟,一样的笔风,基本类似的主题。龙应台的书,才看了《孩子,你慢慢来》和《目送》,现在是《亲爱的安德烈》作者:龙应台,安德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页码:288页 正文语种:中文 定价:26.00 元看到引起共鸣的书,就想推荐给身边的人。每次都会在脑海里,甚至白纸上列出一长串的名字,最后不了了之。担心收到推荐的人看了以后,以为我透过书像对方揭示我对对方的不满,如果担心别人看了我推荐的《不抱怨的世界》,会打心里认为我是因为觉得ta太爱抱怨方才力荐。很想把这本书给母亲看,让母亲明白,我在理解和努力谅解她的不放手的同时,可以理解并接纳我内心渴望她的快快放手。也许,在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母亲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在母亲的面前,不论你是30岁,还是50岁,你永远都是妈妈眼里的小可爱,小BB。那个时候,这句话总是用来教育我们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曾想过,这样的母亲,却永远在剥夺我们成为一个成年的独立的人?我没有反对母亲的意思,我也理解她渴望我多多陪在她的身边,做她的小乖乖,什么都去征求她的意见,听取她的建议。可是,母亲不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早就学会了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回到家中,我们突然成了一个因为“吃过的饭还没她吃过的盐多”“走过的路还没她走过的桥”多的小孩,我们不再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不再拥有考虑和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我总是渴望逃离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催促,不断地逼迫下,一次次被迫回到她的身边。内心的不愉悦,怎么也无法通过僵持的笑容掩饰。于是,母亲越来越觉得我的离开,越来越加紧她的紧箍咒,那些让我头痛欲裂,甚至想要彻底逃离的.金箍。并不羡慕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的关系,因为太清楚这样的书信基本上在我这里就变成了汇报生活中的小事,并且尽可能少的提及自己,因为总怕不经意间触动到她敏感的神经,无意造成了她一夜的无眠,过失徒添了她一缕银丝。于是,敢说的越来越少,跟自己有关的越来越少。母亲觉得我越来越远,她察觉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她感觉女儿对她锁紧了心门。这样的一种畸形,习惯了,也就不见得那么畸形了。希望有勇气把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1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2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中国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另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个有同样年龄儿子的母亲,书中可借鉴之处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实在太多了,以我们所谓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们的创意给我们教没有了,许多的问题只有对和错,是和不是这两种答案。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读,去认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书》还有更现实的教育意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3

  一直都很喜欢读龙应台的书,有人说:“读龙应台的杂文,可以感受到她的万丈豪情。”但是,读《亲爱的安德烈》,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她作为一个母亲面对孩子时的万丈深情。不管她的头上有多少让人仰慕的光环,但是,在孩子面前,她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柔肠百结的母亲。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