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时间:2024-05-16 10:00: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然而这一年中许多看似细枝末节的事,却为大明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后代史学家在研究明朝历史的时候,多将这一年作为大明王朝命运的转折点。

  万历皇帝虽是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但是实际上只是一个处置国事的权威性象征。万历自幼天资聪颖,四岁便能读书,不到十岁登基,掌权初期,年幼的他需要听从张居正的安排指导。然而,青年的他作为一位皇帝,有锐意进取之心,有反叛教条之意。这一切理论上是君主掌权的助力,可帝国纲常的力量太大,官僚制度也早已不断腐朽变异,张居正死后被揭底于万历皇帝而言更多的是信仰的崩塌,曾经如此敬佩的亦师亦父的首辅,却龌龊不堪。万历皇帝整个人此后仿佛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一方面他想改变,另一方面朝堂所谓的忠义之臣又在无形之中以礼法约束他的改变。他无处发力,直到后半生他只能以不上早朝这类办法来消极反抗,执政者的缺席也让明王朝加速走向死亡。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博学多识,通晓礼仪纲常,既负责帝国政务,为大明帝国贡献了不少良策,同时也监管万历皇帝的教育事务,万历和他的两位母亲都对张居正有特殊的尊重。张居正位高权重,权倾朝野,难免遭到其他大臣的嫉妒,同时他铁面无私,对皇帝和太后也毫不例外,于是在官场上树敌无数。曾有不少官员上奏弹劾张居正,却都遭到皇帝的惩罚。凡是有张居正所不满的人,已经不用他亲自出面而自有其他的内外官员对此人落井下石,以此来讨好张居正,可见张居正的权势之大。张居正固然颇有才华,帮助万历开创了大明帝国的盛世局面。但与此同时,从他身上也反映出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失衡,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无可避免地使帝国陷入危机。

  明朝政治制度的畸形,为明王朝的悲剧结局埋下了祸根。重文轻武,文官集团势力强大、皇帝行政权萎缩、首辅独揽大权,宦官专权、以及官员的贪污腐朽、都无可避免地使帝国陷入危机。当一个系统无法进行自我革新和修复,就代表它消极的一面已经积累足够的量而产生了质变,形势已不可逆转,它的坍塌成为必然。对于人也是一样,我们很有可能在每一天都看似平平淡淡的生活中,都在不断积累着某些消极的东西,以至于在将来的某一天,当坏的质变产生了,我们才幡然醒悟。正如明王朝,当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当文官集团内部斗争逐渐激烈,当封建礼法日益约束皇帝的意志,帝国正日渐走向崩溃。

  《万历十五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事件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明王朝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和崩溃的原因,引起人的深思。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铜镜,警示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确立我们的制度,而不是走历史的老路。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在中国,传统哲学对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朱熹认为日月星辰和仁义道德都是实际存在的物,中国哲学这种把具体和抽象混为一谈,我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其影响是各个领域的,在艺术上,中国的画作往往是具体和抽象相结合,具体的山石草木都有特定的抽象画法,中国人一看都知道是石头,外国人不一定看得明白。而西方写实的画作在中国却不多见。中国的戏曲也是同理,很多抽象的东西代表了具体的东西。比如拿个马鞭代表着骑了马,在台上转两圈代表着行了很多路程,几个人的打斗代表千军万马。这在西方也是不多见的。再有就是汉语。中国人讲汉语有很多虚无缥缈的.话,以前问“你吃了吗”,其实不是在问你吃没吃,而是一种打招呼或者寒暄的方式。古诗,歌词等语言特点就更明显了。

  外国的诗、歌往往直白,很多诗词如果翻译成中文像大白话一样,索然无味,像西方很多史诗,简直就是像在讲故事了,有些东西很具体。而中国诗词则极少如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讲得既不是月亮也不是霜,而是在努力营造一种意境。还有服饰上,西方服饰贴合人身,裤子是双腿形状的,衣服是身体形状的,很具体,而中国服饰则是宽袍大袖。所以文化这个东西,真的是浑然一体的。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这一年,明王朝的模范官员海瑞、著名将领戚继光相继离世,在历史的长河里似乎仅掀起了些许浪花。而在黄宇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里,这一年,又仿佛暗含玄机,确是颇为值得探究的历史节点。

  纵向而言,1587年距明开朝(1368年)已有219年,距明亡(1644年)尚有57年。此时的明王朝治国早有祖制,统治思想上则信奉僵化的程朱理学下的孔孟儒家,甚至将其视为司法、理政的判断依据。看似一切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日臻成熟的王朝旧制,仅余的数十年气数,却又无不在提醒后来的诸位看客,实则危机早已潜伏。

  横向观之,在黄仁宇先生截定的1587年之剖面下,万历皇帝正当24岁的盛年,却已登基15年,其老师兼前首辅张居正已溘然离世5年。执政的前十年亦是万历帝在位最有作为的十年,开创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这些均与首辅大臣张居正励精图治,强力推行系列改革密不可分。当然,当时尚在少年的万历帝眼里,凡事以老师的教导为最高准则,名为万历中兴,实乃张居正的个人意志使然。尽管开朝皇帝朱元璋为巩固皇权而废丞相,凡事均需皇帝钦点,长此以往,必有后来皇帝不堪重负,随之,内阁制度应运而生,加以明朝的监察、秘密警察之制,皇帝既在脑力、体力上得以解脱,又分散权力防止下臣专权。但是这仅是理论上的完美无瑕罢,实际情形往往大相径庭。张居正竭力辅佐万历帝,一心图治的他断然不曾想自己的专权,死后引发臣僚群起攻之,终遭皇帝的唾弃,落得个死后两年便被抄家,险被鞭尸的悲惨下场。

  587年,即位15年的万历帝,无论是体力上,还是精神上均略显疲态。这位从小生活在帝师张居正影响与约束下的皇帝,雄心当立之时,受了反对派的引导与蛊惑,当务之要便是极力清洗张居正等人势力,似乎一扫了多年来的压抑与阴霾。然而,此时的万历仍然毫无冲破藩篱的快感。约束依旧,自己如同重又被新的人所绑架。自开朝以来,朝廷便被文官集团所占据,虽然争吵毫无休止,但正是这毫无休止的争论构成了一股难以逾越的力量,使得国家机器在预设的规范与轨道内有条不紊的运转着。在万历看来,自己恰像一具木偶,在群臣的摆布下立在当在的位置。他愈发地感到,老师张居正的倒台,真正受益的是倒张派的臣子,他不过是顺势推到了最潮头罢!然而内心的一点悔意,终究被一时的蒙蔽与情绪所淹没,何况自己还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岂能随便食言。于繁杂喧闹的朝堂,万历更觉这无穷尽的上朝的无趣与累赘。

  所幸的是,在没有张居正的5年里,新任首辅申时行颇懂为臣之道,举凡政事皆处理得滴水不漏。然而,彼时的首辅申时行内心亦颇为复杂,以至于才五十有二的他,便早已鬓发苍苍,显现出处未老先衰之态。原本作为候补之一的申时行,时来运转之下,侥幸坐上了首辅的高位。不过,此时的首辅亦如此时的皇帝,职业的矛盾如影相随。前任张居正的前车之鉴,无疑让其如履薄冰。

  申时行深谙,开朝以来,王朝的运转全依仗道德的力量得以均衡维系,而道德的传承则在于出身于士人阶层的文官集团,所有的典章制度均在文官们的直接干预与操作下得以完成。明朝开“八股取士”之先河,考试的标准化虽大大减少了评判的'难度而更具操作性,但其束缚人的原创思想亦是立竿见影的,诚然这是为统治者所愿见的。这也催生出一批固守陈规、僵化教条的文官士子。自然,本朝的法律已置于道德之下,具体的事务甚至司法判决,全在于为官者的道德评判,而具体操作的技术层面亦无实际的依据,往往为个人的好恶所左右,行政的成效自是大打折扣。绵延两百年下来,俨然形成了连万历帝都深感巨大的力量。中国又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社会,王朝的统治只能通过各级文官与底层的大多目不识丁的农夫勾连起来,因而,施政的核心便在于推行能让文官能所遵循的文牍范本。当初,前首辅张居正一意力图打破这种僵死低效的局面,却终究被这无形的力量所扼杀。

  不过,扼杀张居正的力量明面上为其改革将大多数文官置于对立面,而底下的暗流则在于张居正忽视了文官不愿公开的私欲,升官发财实则为无数士人毕生追求的梦想。虽然开朝以来,本朝官员的待遇并不高,但是这仍阻挡不了士人们做官的热情,暗下的俸禄自是丰厚无比的,范进中举即为一例。那些仁义道德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实际执行时又另有一套标准。这阴阳之间的关系,张居正显然挂一漏万了,其触动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奶酪。

  首辅申时行对此阴阳之道早已心知肚明,其施政要义则在于平衡之术,皆以妥协维持局面为主,而不一意孤行地去达成自己所愿。即便如此,言官对其攻击未曾停过,先是其极力与张居正撇清关系,后因其过于妥协。终究其在拥立太子的事情上,文官们不愿意看到其在此事上拥戴新功,一番攻击之下,被迫辞职挂冠归田。

  王朝的文官们大奉阴阳之道,万历帝见得多了便更加感觉无趣而心生厌倦。倒是一位叫海瑞的官员,在如此封闭保守的官场上仍秉承操守,敢于自我牺牲,似一股清流倾泻于污浊之上。只是清者如海瑞者一生命运多舛,几经浮沉,最后一次出山已七十有二,不过是文官们看重他高风亮节的名号委以虚职,以宽慰老百姓的心罢了!

  至于青史留名赫赫有名的武将戚继光,在当时重文抑武的情境下,处境并没有历史教科书上所言之好。明王朝的武将几乎皆为文墨不通的粗人,故而对于带兵打仗并无实际的理论可支撑,统领军队的则是文官甚至太监,前朝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事件正是太监领兵的杰作。武将的功绩在文官们看来,不过是其高谈阔论中一句话的事情,显得微不足道。也只有这样的武将,皇帝才安心稳坐金銮殿。只是军队如此低下的战斗力,无怪乎东南沿海屡被一干倭寇侵犯。如同戚继光这样文韬武略的将领自开朝以来皆为凤毛麟角,此自然为文官集团所防备。若不是前首辅张居正的鼎力支持,其一番精忠报国的抱负恐如空中楼阁般化为泡影。他的命运实与张居正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的,张的悲剧亦导致了戚继光后期被万历帝革职,一代将星在贫病交加中了却残生。

  而横空出世的明代思想家李贽的出现,更如同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怪胎。这位出任过万历朝官员的学者,骨子里对于当时社会僵化的思想、保守的思维而极为蔑视的,尤其对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极为批判。彼时,曾为领导和改造社会力量的儒学,俨然成了限制创造的牢笼。以至于其下半生弃官在湖北麻城的佛院里著述立说,试图洗刷这沉闷的空气。尽管其本身处处充满了矛盾,但是这种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之举是值得肯定的。其一些主张是切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是不为文官集团的重视与采纳罢!直至人生的终点时,终引起文官们的群怒,抓捕入狱自刎而亡。

  彼时,在地球的另一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将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在北京皇城北面的白水黑山间,努尔哈赤去繁就简创立的八旗军队正致力于开疆拓土。而1587年的大明帝国看不到任何励精图治、鼎新革故的气象,反而自皇帝至低级官员愈发的暮气沉沉、固步自封。

  此时封建王朝实则已进入了一条幽暗的死胡同,中国的大地本可以穿过这条所谓的胡同通往新的世界,只是历史没有假设!一切起于偶然,实又必然!王朝的轰然坍塌早已列上了日程,此即为黄仁宇先生探微知著的内在逻辑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万历十五年,是明代二百六十七年历史中平平无奇的一年。但黄仁宇却认为这一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可以深刻地反应明代制度的症结,也能够预示了半个多世纪后明代灭亡的种种机缘。为此,黄仁宇选择了万历十五年前后,影响了明代历史的人物,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把他们放在有着更长历史的.明代制度之下进行考察,揭示了这些人无法超越自己时代的悲剧命运。这六个人,就是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还有军事家戚继光和思想家李贽。

  黄仁宇笔下这六个人,他们各司其职,但都因为制度的刚性,未能遂愿,虽然有些人迎头而上,有些人退缩不前,但这个运行了200年的制度成了一切人表达自己的障碍,《万历十五年》也就成了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通览全书,万历的成功在于仁慈,终万历一朝,他没有用凌迟,也没有任用一个大太监。失败在于懒政,归根结底是对郑贵妃的宠爱和在立嗣问题上的争执。

  申时行的成功在于圆滑,他既不得罪皇上,也不得罪同僚。失败在于无为,但是通览全书,他的下场最为美好。海瑞的成功在于清廉,他能够严于律已,严于律人。失败在于极端,须知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安守清贫。

  戚继光的成功在于务实,他放弃了俞大猷使军队现代化的建议。失败在于为时代所不容,毕竟明朝重文轻武,不允许武官作大。

  李贽的成功在于真诚,同时他结交了大量的豪门贵族。失败在于妖言惑众,有些事看破不说破,特别是在以一个以孔孟礼教为意识形态的农业国。

  通览全书,本书既讲政治,又讲经济,讲了军事,还讲哲学。好像什么都讲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我怀疑作者是理科生,他对历史的理性分析大于感性认识。对技术的.研讨大于对善恶的见解。虽然篇幅甚短,但是整体架构要比明朝那些事儿成熟的多,不愧是博士生导师。

  要研究明史,还是要看明实录,然而那个太长了,我决定还是先看钱穆的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

  只能说粗略看了看这本书,并且发表了一些浅显略显幼稚的言论。

  这不是正史,作者在写本书时带上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候可以帮助我解读一下人物。

  其实我对万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我总觉得他也是小孩子气,想以一己之力动天下,后来发现哪怕是皇帝也是很难做到的。在看清楚自己的无能无力和渺小之后,他选择了放弃,他并不属于越战越勇的人。按理来说,张居正教出来的学生并不会太差,我就想说到底是被压抑了多少怨恨,才能在张死后由着百官一起清算他。

  所以我想,所谓“严师出高徒”,有时候也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吧。唉。不想多说什么啦,身为上帝视角,只能说身在这个时代的人,身不由己,尽力做点为国为民的事也不容易,可悲,可叹。蚍蜉怎能撼大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7

  真是好喜欢这本书,相见恨晚。

  合上书本才知道,曾经学过的那种固话了的历史教科书原来那么的扁平。比如万历皇帝,在我原来的认知中他只是个非常平庸的皇帝,甚至没有什么影视作品愿意去阐述他的故事。

  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

  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作者提出了自己大历史观里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所以在一个法制不健全朝代中,皇帝和官员只能以圣贤的“道德”标准去行事,在这样强大的道德压力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

  历史长河之中,有时平静,有时会泛起些许波纹,有时惊涛骇浪。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这一年,对中国历史来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万历,朱明王朝第13位皇帝,在位48年,也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极其精通礼法,最初,在大学士张居正的辅佐下,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兴旺局面。

  但是,这一年,拉开了明朝衰败的序幕。

  张居正,两种官员的代表。一方面,他辅佐幼帝,治国有方,提拔了戚继、谭纶等忠臣,实行赋税改革和田地改革,为抵御外患、充盈国库做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他生活奢侈却口称节俭,让自己的大伴冯保担任东厂要职,由此可以除去自己的眼中钉……诸如此类。也因此得罪了文官集团,落得个抄家的下场。

  张居正啊,你究竟是为国忠臣还是败国伪臣?

  自张居正死后,又一任首辅大学士,申时行。他和张居正只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极为重视礼法和教导皇帝。

  张居正在时,将隆庆帝荒废的早朝重新恢复,申时行则用多次经筵象征皇恩浩大;张居正生前是万历的恩师,而申时行虽不是皇帝的蒙师,却是任课最多的那一位。

  其实,这两任首辅对待政务百官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张居正因为是小皇帝的教师而权倾朝野,严对百官,那么申时行则是为了辅佐皇帝,联合百官,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宁可被批评为牺牲原则也要调解百官。申时行更是看透了问题而设立文官,影响文官。然而,皇帝的懈怠和文官集团的利益冲突使他“万历之治”的想法最终破灭。万历十五年,正好是申时行八年首辅生涯的中间点,他用尽全力也无可挽回。

  申时行啊,你是如此的可悲可叹啊!

  二位首辅在时,明朝曾有过许多贤臣良将,海瑞、李贽、戚继光……

  海瑞,大众心中的英雄,百官的眼中钉。他自身杜绝了原始武断的判刑方法,尽最大可能做出公正的判断。他一生节俭忠孝,坚持人有所用,用之得当,是少有的公正忠臣。

  李贽,自相矛盾的哲学家。他反对朱理学,反对禁锢思想的封建礼教,追求自由。但他既不愿被禁锢,时代也不可能让他完全抛弃孔子的仁,从个人出发形成自己的理论。这让他的思想已成为神秘。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他南下抗倭,北上破蒙,立下汗马功劳。他训练了纪律严明的戚家军,编制了鸳鸯阵,把本来颓废的明军拉向一个高峰。

  而后,海瑞在沉沉浮浮中死去,李贽在剃发为僧,落下监狱后自刎而死,戚继光则在疾病交迫中孤独的死去……

  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李贽、戚继光……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强而有力的`人一个个倒下?

  是万历皇帝吗?不尽然,皇帝为所欲为的时代早被伊尹破碎,朱明朝的重文轻武使文武牵制断裂,文官集团的形成让皇帝也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傀儡,从而导致了万历近30年不上朝,毕竟象征性的傀儡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是文官集团吗?也不是,为何文官集团会如此负国?这还要从整个中国文化历史说起,从汉开始的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被镌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至明朝,仍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反而更加死板迂腐,这种思想孕育下的社会和官员的私心使得整个明朝如一潭死水,灭亡是必然。而万历十五年开始的皇帝罢朝就是明朝毁灭的一个预兆。

  同时期的欧洲正在解放思想,英西海战也已打响。思想,真是社会发展的大前提。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使我们重视历史,万事皆有因果,历史则是一切因的来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

  王国己,男,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现任教于一省级示范高中。

  读书,正在为一家杂志英译论语供连载。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

  “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这一段可谓是为《万历十五年》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后面的内容恰是围绕它逐次展开,让我们看到明朝历史错综复杂的局面,那种表面上平静而其实暗流涌动,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并非是帝国的发展和强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败。此书在以后的叙述中则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并非总是在辩证中展开,也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理念的最终胜利。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对“中国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经批评得很透彻”。皇帝,无非是象征,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谓德行大部分就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所谓“有德者居之。”正是圣贤的训诫。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属于文官。从此书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实在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团之下。然而“四书”中的原则,在有些人无非是具文,拿来做职业上的口头禅。从皇帝亲手安排皇太后入殓时的一切细节,却又以偶患湿毒、敷药未愈、行走不便作为理由,免除自己应该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的繁文缛节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对皇帝本人的要挟与节制已经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正是文与质的矛盾。在此种较量中,万历皇帝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最后以“罢工”作为对抗的武器,帝国的衰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从前边的叙述可以看出,伦理道德无非是拿来作为维护帝国统治的工具而已。这正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对此,邓晓芒写有一篇长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对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应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以往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答复。可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能够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可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异常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本事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提高或者绝对保守,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只好在那里作杯具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一样的主角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一样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

  《万历十五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它是对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全方位立体地还原了明朝当时的真实情境,通过这本书,我对于明朝历史和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明朝皇帝的弱势地位和权力制衡的局面。明朝的皇帝虽然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是却受到了各种限制和制约。皇帝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一言一行都要受文官的监督,万历想立爱妃的孩子为太子,却遭到了百官的一致反对。黄仁宇通过对于明朝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深刻思考,分析了明朝皇帝的权力制约和政治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认为明朝的政治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缺乏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中央政府”,导致各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而朝廷的权威却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

  同时,《万历十五年》也揭示了明朝官员的腐败和无能。明朝的官员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官员腐败的现象在明朝社会中十分普遍,致使政治混乱,社会的动荡。然而,书中也描绘了一些优秀的官员如海瑞,他们不仅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这些优秀的官员对于明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像海瑞这样的人太少了,无法从根本上更改官场上的生态。明朝沿续了宋朝的重文轻武器想法,使得优秀的将领像俞大猷,戚继光等本来可以帮助强大明朝军队的,却因为文官的压制而无法发挥作用。虽然戚继光战功累累,但还是因为张居正倒台而受到牵连,无法得到善终。

  另外,宦官作为明代官员中的特殊群体,在《万历十五年》中也得到了详细的描写。黄仁宇指出,明代的宦官集权力和财富于一身,他们对政治和军事的干预,使得朝政更加混乱。宦官们往往以自身的私利为重,通过贿赂和勾结大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力巨大,使得皇帝的决策往往受到宦官的操控,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最后,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万历十五年》展现了明朝百姓的苦难和困境。在这个时期,明朝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和剥削,百姓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明朝重农轻商,再加上海禁的政策,大大地限制贸易的发展。还有由于没有官方的借贷,只能通过民间渠道。“九出十三归”,大大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黄仁宇通过对明朝皇帝的深入研究,展示了万历皇帝的矛盾性格和统治手法。万历皇帝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但他却过于追求个人的享乐和安逸,缺乏有效的治国才能。他对于政务的不重视以及对大臣的不信任,使得政府无法有效运转,国家面临着诸多问题,直接导致了明朝政权的衰落和灭亡。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

  很多历史书总是像流水账似的介绍什么年份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的都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事,事无巨细,把许多正史没有记载的都罗列清楚,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国帝制延续了近两千多年,走过许许多多皇帝,这种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伦理纲常为思维判读依据,但在官场甚至社会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张居正死后,那些封建官员会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在儒家道德中,每个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礼义廉耻,高调地说为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场,多了一种势力,也就是宦官,他们惟皇帝遵命,贪图钱财,心狠手辣。东厂,西厂就是代表作。张居正想改革,必先触动他们的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牵涉到整个官场利益,提倡为官清廉在他们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时甚至宦官乱政,连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出现,海瑞——一个“奇葩”的官员,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三次罢官,体现出他高洁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体现出他那保守的性格。他被朝廷封了个闲官,无所作为,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饿死了,在自命清高时却身不由己,空谈道德只会被社会遗弃。民族英雄戚继光,带领军队在福建台州抗倭,当时在张居正当政时期,儒家提倡重文轻武,戚继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为他与张居正的关系,战功赫赫的他被撤职,最终含恨离去。这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腐败,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国时,伪道德却支配着国家,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在这个极其普通的万历十五年体现出末日的气息。

  在书中,张居正要求下面官员要廉洁,却私下敛财,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个社会,人情世故大于道德,伪道德横行,有着宏伟大略的皇帝也最终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讲求高尚,最终却导致伪道德横行。张居正改革虽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后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见,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谓的高尚道德,在现实的条件下提倡道德与法治结合,推陈出新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4

  一开始看见这个名字我便觉得这是一本我不会感兴趣的书,无非是枯燥的历史,干巴巴的如同教科书一般。可是当真正静下心来读它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当你真正接触历史最真实的一面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会因此转变,于是理解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狂热的喜爱钻研历史,只有通晓了无论是民族还是文化的本真和根源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当今的文化和自身的发展。由于时间仓促只浅读了前几页的内容,还不能全面地评价万历皇帝及其执政的这十五年。但仅从这几页的介绍,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古代皇帝于其光鲜外表下的悲哀与辛酸。也许我们总在一些古装片中看见皇帝们无非是摆摆架子便可终日享受奢华安逸的生活,尽是佳肴美酒,美女良宵。其实尽管这些皇帝们生来便有着皇帝命,可是他们并不是出生就会管理国家,就能威震天下的'啊。万历皇帝八岁就加冠成年次年便登基为帝,可以说完全没有机会享受童年就被迫参与到成人的世界中,学会发号施令,遵守各项礼仪。

  他并不比一般的小孩子轻松,他要一边学习经文书法一边治理朝政,还要顶着作为一国之君的巨大压力看大臣勾心斗角,争权夺势。他明明与母亲母子情深,却因为皇太后和皇帝的头衔不得不程式化冷冰冰的对待彼此。还有那些皇帝要盛装出席的活动,都必须在众人的注视下一丝不苟地严格遵守传承至今的各项礼仪规定,不出纰漏。万历皇帝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天赋才华的君主,他能够幼年识字,并在八岁便练得一手好字,能够在刚刚执政的时候就凭袖子里的字条应付下来早朝。我想如果不是封建宫廷的刻板束缚,他或许可以在文学艺术方面获得很大的造诣。我觉得作为一个皇帝,就是要完全打磨掉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心甘情愿地装在一个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皇帝的套子里。所以想到这些,着实为他感到心酸。当然折磨皇帝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封建社会中繁复冗杂的礼仪条规和遗留至今的形式主义。关于早朝中对皇帝和大臣们的细节要求,实在令人感到难以接受,礼仪应该作为一个约束民族形象与文化发展的形式存在,而不应该成为一个民族自身的负担,我认为彼时明朝的宫廷礼仪已经到了影响人们生活的地步,是完全应该废除一些繁琐的形式的。

  我想当今大家大肆批判的形式主义之所以一直难以根除,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民族历史遗留的问题,当我们回顾历史便可以发现,很多现在存在的问题,正是从那时就已经出现了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口口声声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很民族性上似乎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实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多读读这样真实的历史书籍,也许真的可以让我们对自己对社会都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和全新的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4-3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09

《金银岛读后感》读后感03-30

《西游记》读后感_1200字-读后感06-21

《爱莲说》读后感06-09

简爱读后感06-18

皮囊读后感07-02

《背影》读后感07-06

火印读后感06-24

国学经典读后感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