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一半科普一半鸡汤,后续中有提到并不是阿德勒心理学,而是岸见-阿德勒心理学:换言之,摘取和套用了阿德勒提出的一些主张和概念,但整本书的idea其实是岸见先生的。
我一直觉得在什么阶段看什么书,怎么读,读书的先后顺序都很重要;少年要的是鼓励和适当的磨练,青年需要批判和反思,中年则是沉淀过后好好做事业有所贡献的阶段。
全书的鸡汤味还是比较重的,对话侧重让来访的青年引出哲人的观点,意在降低阅读难度增加趣味性,而非思辨性;结合全书的信息量我更倾向于用非对话体来写,能大大缩短阅读时间;更像是一本临床心理学治疗中的指导手册,而非哲学性质的心理学著作,也需要和阿德勒心理学区分开来,书中某些片断性的方法论论点具有启发性,但失之严谨和思辨。
以下几点是我感触比较深的:
用目的论的方法来解读过去的“创伤性时间”,而非原因导致的决定论,我个人赞同这种观点,但否认书中所说的床上并不客观存在。
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课题分离”,认识每个人自身的课题从而明确责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找到在多个层面社会共同体中的位置和归属,但我也否认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看法。
人际关系岸见提到了横向和纵向关系,认为获得幸福的关键是建立横向关系,但我也反对纵向关系的非客观存在一说。
书中提到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的人生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亲密关系;阿德勒主张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不可分割”的.完整存在,反对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的二元对立,强调个体全方位趋于一致性的融合发展。
岸见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一切的改变都为时不晚,而在于读者是否能下定决心开始改变自己;追求自由的人生需要勇气;还有不被人喜欢的勇气。
最后一张提到舞台的聚光灯效应,提倡活在当下;如果舞台灯光足够强,台上的人看不见台下的观众和台后的人员,从而得出只要对当下足够聚焦便不会纠结于过去抑或惧怕未来,得出“活在当下”的主张。
后记中有一段话心有戚戚焉:“…我遇到过很多‘青年’。青年们都想认真的生活,但很多人往往被自以为无所不知,通晓世故的年长者提醒‘必须要更加现实’,今儿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梦想;同时因为纯真,所以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感觉疲惫不堪。
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纵观全书,核心观点乃是岸见先生的选择自由人生的勇气学说,同时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有所提及。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固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启发更令人发省。中国人总是擅长鄙视别人的,大学老师鄙视高中,高中鄙视初中,初中鄙视小学,小学鄙视幼儿园。更不用说省份之间的鄙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阿德勒认为个人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成长,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社会,而不是压过别人。所有人都是与我平等的生命体,纵然有差别,也无高下之分。对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纳,但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来影响自己的成长。例如学车过程中,有些人总是学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在意教练的看法了,尊重教练固然必要,但是没必要把教练的意志强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练好车,犯错是正常,如果因为教练一两句话你就不敢犯错了,那你永远练不好车。重要的是你在练车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达到教练的目的。从这里看,阿德勒心理学既是集体性的,也是讲究自我的。他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摆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别人,但是绝对不要被别人操控。我认为,歧视别人的.人内心是自卑的,歧视得越厉害,内心越自卑。结合社会经历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门办事,就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你厌恶被他人歧视,那就不要歧视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视链这场游戏,他人的看法于我何有哉?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这个观点将我以前一些模模糊糊的认知进行了高度提炼,让我一下子认清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同时也直接改变了我与人的相处方式。
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在一夜一夜过去后,青年开始思考,为什么“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于你是什么样子。它期许我这一年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
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终解药。作者以超越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灵的对话,是一本自我成长和疗愈很有帮助的书。一部振奋人心又好读易懂的心灵作品。看完之后,你可以为你无意义的人生增添美丽色彩的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初看《被厌烦的志气》的书名,我觉得这个书名就是一个噱头,就像许多鸡汤式的畅销书,给你排列许多观点,却对于生活的变更并没有什么意义。还好,最近在一次询问中被举荐了这本书,仔细拿起这本书起先阅读,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惋惜,可是各种观点也在脑子里混作一团,通过以下文字作简洁的梳理。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基本状况,这本书是由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见合著的,内容以青年和哲人对话形式呈现。阿德勒生于1870年,逝于1937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
下面,我就分别理一下每一章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这里介绍了阿德勒哲学的基本立场,即否认弗洛伊德的“缘由论”,提出如何相识现在的“目的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我,即某种生活方式——狭义上称为性格,广义上是世界观或人生观,但是我们了解到生活方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责任选择接着原来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选择生活方式。人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变更的,之所以不能变更是我们下了“不变更”的决心,变更是须要志气的。人之所以不幸,不是过去或环境影响的,也不是实力不足造成的,而是缺乏获得华蜜的志气。
其次章一切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里探讨了自卑感、追求优越、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自卑感是感觉目前有所欠缺的状态,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和努力工作;追求优越则是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一等;自卑情结则是因为我没有A所以做不到B,是一种躲避和借口,而优越情结则是表现的似乎自己很优秀,继而沉醉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阿德勒提出人在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目标,行为方面——独立、与社会共处,心理方面——我有实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我们要通过克服工作、交友、爱着三大课题去实现。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志气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运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何生活方式,我们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这里主要介绍了课题分别——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详细而且你变更人际关系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一切人际关系的冲突都是起因于队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必需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念动身,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别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何判定谁的课题?只须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担当?”阿德勒否定追求认可,“不想被人厌烦”是我的课题,但“是否厌烦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爱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华蜜的志气包括“被厌烦的志气”——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胆怯
被人厌烦、不追求他人认可。“人际关系卡”总是驾驭在自己手里,问题在于我有没有下定决心。
第四章要有被厌烦的志气,谈论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整个人际关系的以及我们应当与他人缔结怎样的人际关系。上一章的课题分别是人际关系的动身点,终点在于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要理解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从“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切。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仅仅是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必要要主动参加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就是主动主动去面对工作、交友和爱的课题。课题分别带来了良好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是形成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关系。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志气,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横向关系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挚友或者像挚友一样求对待每一个人,而是意识上的同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见。
第五章仔细的人生“活在当下”,进一步阐释“共同体感觉”,进一步引申到“华蜜是什么”这一主题。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须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任、他者贡献等三点做起。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恳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信任是无条件的信任;他者贡献是体验到我的存在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受。华蜜就是“贡献感”。假如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志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不同,拒绝一般的你也秀把“一般”理解成了“无能”,一般并不等于无能,我闷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实际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要聚焦“此时此刻”仔细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没有目标也无妨,仔细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不要把仔细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能够给予你人生意义的只有您自己。以他者贡献为引导之星,就肯定能有华蜜相伴,有挚友相伴,而且我们要像跳舞一样仔细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即不看过去也不看将来,只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须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肯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对你而言人生的意义在于仔细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渐渐明确。假如我变更了世界也会变更。
最终,读完此书我的感想犹如以上梳理的脉络一样生硬甚至不成逻辑,但是的确是思想上的一个冲击,以后我还会多去了解阿德勒的思想,希望也能够拥有这份简洁的华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恰逢朋友发来一条微信讨论这本书,“‘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的勇气’,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是本书封底上印的一句话。我想了想,可以从这句话的逆否命来做理解:如果你没有勇气去被别人讨厌,你就不自由。从书中所提“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说,自由是自己的课题,是否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自己的课题自己负责,别人的课题你也干涉不了。即使有被别人讨厌的风险,还是选择率真地表达自我、活出自己,这就是作者所谓的勇气。
阿德勒哲学说,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这并不是说人生没有意义,而是强调没有“普遍性”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没办法给出普适的定义。我们没办法将和平国家的孩子和战乱国家孩子的人生意义进行逐项比较,也没办法将健康人和不幸罹患疾病的病人的人生意义去简单对比。比较没有意义,但人生有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意义。
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对人生目标的描述,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行为上自由,心理上幸福。两个维度,息息相关。
行为上自由,指的是(1)自立,(2)与社会和谐相处。
心理上幸福,是指要修炼两种意识:(1)“我有能力”的意识,(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
先说自立。自立,对应的便是“我有能力”的意识。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不通过他人来接纳自己。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经常听到自己被夸的一个词:乖孩子。我们的文化里,总是以乖孩子为榜样。乖孩子,是被父母师长的认可喂养长大的,乖的代价是听他们的话、顺从他们、不任性,乖的结果是被夸奖。乖是一种偷懒的思维模式,听别人的,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然后渴望被别人夸奖。想自立,就要摆脱“乖”的束缚,要走自驱的一条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决定自己。不求着一路鲜花和掌声,只需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书中所说,勇敢地“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再说与社会和谐相处,对应的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阿德勒哲学说,“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如何避免人际关系的烦恼?阿德勒给的建议是“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他者信赖”,即相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人与人之间信赖越深,关系越深,能感受到的与人交往的乐趣越深。当然,风险也越大,但是这个风险是值得的。如同博弈论一样,好的策略是以信赖别人作为初始值,如果有人辜负了你的信赖,那么你可以选择终止这份信赖。
“他者贡献”,阿德勒指出幸福即贡献感。幸福是感是体会到在共同体中自己的位置。共同体可大可小,大到家国社会,小到公司家庭。贡献感甚至都不一定来自贡献本身。因为每个人衡量贡献的标准也不一样。但自己有了贡献感,就足以支撑自己。回顾我们一天的工作,有时只是做了一份报告,写了几页PPT,拷贝粘贴处理了一些数据,但是想想看,我们这些枯燥的日常工作,是公司某产品某项目的`一个环节,某笔交易的一个部分,最终也是为用户为社会提供了价值。这样想,便产生了贡献感,晚上回顾起来,疲倦的身躯会流动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最后,再把“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放一起聊聊。因为我们处在人际关系的大网中,脱离人际关系谈自立,没有意义。这里面我特别有收获的是“横向关系”和“课题分离”。
“横向关系”,是治愈自卑很好的药方。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都是横向的关系,没有纵向的高低。自卑情节,正是基于“纵向关系”的意识。书中有一段描述特别打动我: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上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人与人之间,没有纵向的关系,无论成就大小,没有谁高谁一等,我们都在一个平面上努力。在我的成长中,父亲是家庭里不容抵抗的权威,带来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纵向关系”意识。在重要他人面前,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低。这也反映在工作当中。横向关系,给我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大家的纵坐标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在人格上平等,这会让我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你可能比我强,比我赚的多,比我影响力大,但你不高于我,我便不会因为这些而自卑,也不会因此固步自封。
“课题分离”,是在人际关系矛盾中自我疏导的妙方。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三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你要识别自己的课题,不能让别人控制你的课题;你往往参与别人的课题,但你不能企图决定别人的课题。
孩子的教育就是典型的例子。家长为孩子费劲心机,但孩子贪玩、不认真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成绩,家长容易因此非常烦恼。用“课题分离”的妙方来分析,家长为孩子费尽心机,为孩子创造一切好的条件,这是家长的课题。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的烦恼来自于对自己的付出得不到预期的有回报,但回报来自于孩子,你决定不了。从本质上说,你永远控制不了孩子的课题,越早想明白越轻松。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这个道理。你把马儿带到河边就行了,喝不喝水是他的事,你强迫不了。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告诉我们两个切实的努力方向,在行为上追求自由,在心理上追求幸福。追求自由,是要追求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意识。追求幸福,你要相信“我有能力”、“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理解横向关系,尝试课题分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
最近读完《被厌烦的志气》,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气,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绽开,深化浅出,余味绕梁。以下共享触动我的几个点。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验中的刺激而感到苦痛。确定我们自身的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验,而是我们自己给予经验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给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诞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实行的行动。你可以选择接着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变更,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变更”的决心。变更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担心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简单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变更又胆怯
变更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冲突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志气,想变更生活方式须要很大的“志气”。面对改变产生的“担心”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自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胆怯
被他人厌烦,胆怯
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厌烦或者不喜爱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开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须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假如一起先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傲慢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竞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恒久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筹,走在后面也不须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给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冲突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索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别,区分清晰究竟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别,就是能够分清晰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假如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仔细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别的角度动身,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吩咐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事实上是为了满意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瞒,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状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知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确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担当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厌烦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厌烦。假如你不想被人厌烦,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意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明显,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四周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厌烦是件苦痛的事。我们都想不被厌烦,但这是不行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厌烦。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胆怯
被别人厌烦、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假如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厌烦”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厌烦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方法左右。即使有人厌烦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假如你看清了这一点,信任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洁,人生也是一样。最终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需有人起先。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看法就是这样。应当由你起先,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
在假期中我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一书,在书中我读到了很多关于亲子关系、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等观点,启发了我对教学工作、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的思考。
首先,书中有几个章节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一、走在后面也没有关系
在以往学习中,学生们经常要面对“比赛”,尤其是在体育课堂。学生们会感受到体育竞技中的“先后快慢”,有时会因为取得优胜而激动喜悦,有时会因为落后而郁闷沮丧。但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坚定向前、突破阻碍的进取精神,也要教会学生们调整心态、保持自信的平常心。书中写道“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但是,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沮丧和烦恼就是由于过于强调与他人的竞争胜负而产生的,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并及时调整,就会影响自信心。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我们身边的胜负呢?“人生不是竞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书中如是说道。我们需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我们需要超越的可能并非身旁的同学,而是自我。只有将突破自我、取得进步作为目标,才能在良性竞争中与同学们一起获得提升,激发自我潜能。在学习中,学生们也需要意识到老师和同学都是求学途中的伙伴,而不是竞争者或对抗者。
二、鞋带要自己系才学得会
在我们教导学生们认真学习时,也需要引导学生们对学习这件事抱有正确态度。书中说道“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我对此的理解是,孩子的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在未来由孩子来承担,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学校与家长是护航者,因此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书中这句话让我不禁思考,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那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呢?教师需要调整角度,不应做居高临下的命令者,不应做说一不二的权威者,不应做事无巨细的督促者。教师应当成为学生们的守护者、解惑者、引领者,在他们学习路上保驾护航,但不可将孩子自主学习的权力夺走,始终保留着“我能学、我想学、我要学”的空间给每一位学生,将钓鱼的鱼竿传到学生手中,而不是把一箩筐的鱼倒进学生的筐里。正如书中说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时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我想,陪着孩子走他选择的羊肠小道,让孩子直面自己的困难,比直接指明一条光明大道更重要。
除了对教学工作的启发,书中还有讲述到面对人际关系的疑惑时,我们该如何自处。
三、世界不是平面地图而是地球仪
面对人际关系的终点为何,书中给出这样一个结论——“共同体感觉”。何为共同体感觉:“如果他人是伙伴,我们生活在伙伴中间,那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认为自己在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我们面对人际交往需求时,认为为他人付出一些东西,就会收获好感。然而我们从书中读出,我们不该去关注收获了什么,而是在能为他人付出时认可自己的价值就够了。要产生共同体感觉,就要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看到这句话时我表示很吃惊,我们常常认为付出型的人是丢失了自我而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前面的人,书中观点却认为过于需要他人认可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带着疑惑我看到书里接下来对于“共同体感觉”的进一步阐释。
书中运用地图和地球仪的区别来解释“共同体感觉”,在不同国家的地图中,其他国家的位置都会在边缘和角落,但在地球仪中,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世界并不是被切割成平面的地图而是像地球仪一样的球体。“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那么“共同体感觉”在人际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是何体现呢?书中希望我们能关注到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书中观点是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们之所以会放大人际关系的所有不愉快,正是因为我们把共同体看得太小,一切都是“杯中风暴”,我们可以追求更平等更多元的关系。
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四、诚实地接受还未满分的自己
书中一个章节名称叫做“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这二者的区别其实非常大,在我以往的认知中,肯定自我才能抵消自身不足带来的自卑感,但其实接纳自我才能真正地面对不足和修正不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看到这里我很受震撼,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候能为我们面对困难提供支持,但有时候也成了我们找到问题根源的阻碍。肯定自我和接纳自我是我们在面对挫折时的不同反应,书中提到:对得到及格的自己说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可以得满分,这是自我肯定;而诚实地接受得到及格的自己,在这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满分,这是自我接纳。这么看来,自我接纳并不是“摆烂”,而是更为诚实更为直接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相较而言,这是一种更具备勇气的反应。
五、要看得见眼前的乐曲
除了要做到自我接纳,书里也讨论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对我们人生影响的观点。本书的观点认为过去并不能对现在产生直接干扰,而未来也不是现在所能计划,可以说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都是在冲击着读者主流的认知。书中认为“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把人生的远大目标比作登山时的山顶,假如人生只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路上”。也就是说,“真正的人生”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那之前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而把人生当做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一条“线”,并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但阿德勒心理学立场与此不同: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对此书里也讲到一个例子,梦想着成为小提琴手的人也许总是只看见眼前的乐曲,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一首曲子、这一小节、这一个音上面。是啊,如果我们总是看着未来的目标,却看不见“眼前的乐曲”,是不是达成目标就成了空谈呢?“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的运动”才是现实性运动。“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么我们越过再小的坎,迈开再小的步,都是值得欣喜的事,都能带来生命的触动。
说完几段感悟,我希望在新的学期里,我的教学工作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关注自己脚下的每一小步,既激励学生们勇敢翻山越岭,也提醒学生们欣赏春暖花开!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平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平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近,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9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平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平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2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总会在某些时刻不自觉的陷入自我厌恶与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偶尔也会觉得生活中存在诸多无奈,若是能换一种活法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又或者对于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想要改变,却又无从下手,最后只能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样呢?“直到某一天我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阿德勒阐述的对自我的解放、对幸福的论述都让我有种耳目一新、醍醐灌顶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荐序中所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例如书中所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无论是谁,无论你的年龄多大身处何种地位做着什么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无法逃离的存在。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扬,害怕他人的批评,害怕被他人所讨厌或者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从而不断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去迎合他人价值观以及评判标准。因此,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此衍生,疲惫感也随之而来。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呢?书中大致给出了几个方向:
其一、课题分离。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丢开别人的课题是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的关键。
其二、要有“摒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书上说:“重要的不是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你之所以想要变成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昧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其三、要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而止步不前,却不知这样的我们在他人眼里更显卑微,所以,何不大胆的向前迈进,成就一个更好、更自信的自己!关于人生的其他许多课题,书中都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相信细细品阅后的你定能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问题答案。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3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课题分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例子1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例子2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例子3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 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4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显摆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
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课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来,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来的自然会来,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来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近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平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平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1-02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2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1-25
《勇气》读后感05-31
勇气小学作文02-04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04-26
花的勇气教案优秀10-16
小学教学课件设计-勇气06-20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