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22 16:44:4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阅读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读书笔记

阅读读书笔记1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间游走,情感在文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阅读读书笔记2

  第一段:幸福阅读的重要性(200字)。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仅可以开拓思维,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情感,提升自我;同时,阅读也可以让我们发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因此,幸福阅读成为当代人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段:读书笔记是幸福阅读的记录(200字)。

  在幸福阅读的过程中,读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记录方式。通过读书笔记,我们可以将读过的书籍进行整理和梳理,将其中的亮点、精华和感悟记录下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所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消化,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时常回顾和回忆,进而进一步领略到书籍给予我们的.思维和感情上的力量。读书笔记如同一本属于自己的个人书籍,让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拥有一份珍贵的成长和进步。

  第三段:读书笔记带给我的启示(200字)。

  通过持续记录读书笔记,我真切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和满足。读书笔记带给我追寻幸福的方向和启迪:首先,它培养了我领悟书籍内涵的能力,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书籍中的理念和意义。其次,读书笔记提醒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和思想,以追求个人的进步和完善。最后,读书笔记也让我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引导我朝着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迈进,从而实现更加幸福的人生。

  第四段:读书笔记的实践方法与技巧(200字)。

  在进行读书笔记时,我发现以下几点实践方法和技巧对我帮助较大。首先,我会在读书的过程中用彩色笔或者标记器标记重点内容,这对于后期整理和阅读笔记时能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其次,我每读完一章或者一本书籍都会进行一次小结,将重要观点和感悟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我会定期回顾之前的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成长和生活经验重新思考书籍中的内容,从而不断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领悟。

  第五段:幸福阅读的价值与意义(200字)。

  幸福阅读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它更是一种改变和提升自己的途径。通过读书笔记来记录最真实的思考和感受,不仅可以让我们充实自己的思维和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发现生活中别样的光芒和快乐。阅读不仅仅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同时也是领悟自己和世界的重要方式。幸福阅读和读书笔记都是在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不断读书和记录,我们可以在精神层面上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源泉。

阅读读书笔记3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客观上说,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需要语文教师传授阅读方法,需要家长密切配合、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应明确两点

  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小学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简单来说,课内阅读就是上语文阅读课;课外阅读就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现行的语文课本进行系统的语文学习,阅读量有限,而课外阅读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是一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阅读习惯养成越早越好。叶老曾指出:“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非常重要。

  2培养阅读习惯所要达成的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对课标的解读,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里的习惯不仅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还包括有目的、有质量、有计划、有方法地阅读。

  二、教师推荐阅读材料的依据

  1所选材料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小学生天真、质朴、活泼、好动、富有幻想,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其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倾向性都在形成之初。与此同时,他们的注意发展还不成熟,依赖性较强,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习惯于在教师或家长的要求、监督和帮助下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性来选择阅读材料。

  2材料的选择要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一种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会自然而然地阅读,甚至会渴望阅读。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小学生关注和喜欢的读物,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阅读的书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阅读的材料,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孩子的优秀图书。优秀的图书,应该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内容上具有人类美好情感共性的著名作品。每学期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参考书目,使孩子的课外阅读更有目的性和操作意义。对此,我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制订了一个课外阅读书目表。(见下表)

  三、在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本质含义应该是“习”与“惯”的有机融合。习者,实际操作之义,惯者,一如既往之义也。所以,我们应该从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1班级读书会――激励孩子持续阅读。持续阅读才能形成习惯,因此,成立班级读书会,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固定的班级活动尤为重要。学生每天的阅读在时间要求上应保证有10至20分钟。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记录表,请家长负责督促孩子阅读并签字,并在班级内张榜公布每月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名单。完成了阶段目标的学生还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励,比如一颗星星、一朵小花等。通过这样的“比一比”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我还在班级内举办各种有趣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摘抄比赛、剪报展览、读书交流会等,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又促使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探索欲望。但是,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还仅限于“摘抄好词佳句”上,局限性比较大,缺乏阅读思维上的指导。也有的教师提出写读书笔记的更高要求,可苦于大部分学生懒于准备要求较高的读书笔记摘抄本,所以实施起来也比较费劲。对此,笔者建议学校统一印制《读书笔记摘抄本》,让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去填写读书笔记,这样就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勤写读书笔记,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读书笔记摘抄本》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篇目、主要内容、好词摘抄、精彩句段、感想收获等。

  3学校读书活动――营造开放、和谐的读书氛围。营建浓郁的书香校园,是很多学校的愿望。有的学校还通过引导广大师生“读好书,促成长”,来逐步推进本校学习型校园的建设进程。例如,我校就开展了各种校级读书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读书氛围。在课程规划方面,学校增设以阅读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由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还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班级内课外诗文的集体诵读。在语文学科范畴内,举办读书日活动、读书征文比赛、诵读比赛等。在少先队活动方面,开展故事大王演讲活动和读书作品展,还在学校广播站开设“好书共读”“好书推荐”等栏目,进行读书活动的宣传。在阅览室,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轮流组织各班的读书小组进行集体活动……学生在此氛围中慢慢养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4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又一途径。《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书作家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很多父母舍得给孩子买课外书,却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为了让学生回家后仍然保持读书的好习惯,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促使亲子阅读活动能在家庭中推广,让亲子阅读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一件事情。比如,可以在家长会上大力宣传亲子阅读的好处,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逛逛,还可以在班里举办各种亲子读书活动,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读同一本书,分别谈读书感受,或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由于有了父母的参与和陪伴,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

阅读读书笔记4

  最早接触到《高倍速阅读法》,还是在去年九月。从微信上、微博上,都能看到很多人推荐。

  当时一看到就很感兴趣,一度在网上查找如何才能学会这种阅读方法。不过,在最起初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卡在影像翻阅这一部分,当时一直执着于“如何看到悬页”、“怎么使用软眼”等问题上。

  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就买了一本《高倍速阅读法》来看看,也解答了我很多疑惑。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做到高倍速阅读。

  高倍速阅读一共分为5个步骤:①准备;②预习;③影像翻阅;④复习;⑤激活。

  一、准备:

  高倍速阅读的准备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明确目的,一个是进入集中学习模式。

  要明确目的,不妨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

  当你读完这本书,期待获得什么成效?是学会某项技能,还是只是娱乐,或者只是工作需求?

  这本书对你有多重要?对自己是否有价值?

  对这本书,你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只需要了解大概,是只要抓住要点,还是只是要解决一个疑问?有必要一字一句阅读完吗?

  你想要用多少时间读完这本书?

  举个例子,最近在看《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我的目的是弄懂写作要注意的逻辑,如何用文案表达出我们想表达的东西。这对自己很重要,因为自己在写作时,在逻辑方面不是很清楚。希望花1天时间阅读完毕。

  建议大家提出可行的目的,这样能够增加自己的信心。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自己的目的就是看完这本书成为文案大神,这是不切实际的。毕竟书上说的道理方法还是得经过实践才行。

  明确完目的,再次确定自己是否需要阅读这一本书后,就需要进入集中学习模式了。在这本书中,主要是用“橘子集中法”将注意力固定在同一个位置,让自己的心态平和放轻松,从而来进入学习模式。

  其实这方法还是挺有效的。因为当你一直想着橘子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不会乱飘。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保持橘子在你的后脑勺斜上方。当然,也不一定是橘子,想象一个你喜欢的就行,西红柿也可以的。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保持专注确实不容易。印象中自己最专注的时候应该是在大学时候期末考背书时。那时候,三、四天内就得背完将近20页的A4纸材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讲真,在图书馆梳理一遍材料,或许会比在宿舍里大声朗读好得多。所以说,保持专注,是高效吸收知识的前提,橘子集中法很有必要掌握。

  二、预习:

  说到预习,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毕竟上学期间都接触太多了。这里说的预习可能和大家的习惯差不多,只有部分存在差异。

  预习就是先了解这本书的概况、结构。一本书的.框架,最关键的就是它的目录了。将书的目录浏览一遍,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也可以看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在哪里。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还不能深入阅读,只需要大致了解文章结构就可以了。

  当你浏览完这本书的目录、概况后,在阅读之前,最后再次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①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目的?这里就是要求你对这本书进行筛选,是否真的能达到你的目标。

  ②是否要选择阅读?我们没有必要为那些没有价值的信息浪费时间。

  当我阅读到这一部分时,就想起中学时期老师在教我们做英语阅读理解题。大多数学生难以将整篇文章完全翻译出来,只能看得懂大概。所以在做题时,可以尝试先读题带着问题看文章来快速解决题目。虽然有点应试教育,但是有些东西理解它的意思就可以了。

  另外,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一天要浏览好多信息,如果重头到尾看一遍,势必要花费不少时间。不妨快速浏览,判断是否是自己感兴趣或是有价值的。如果是,再来进行深度阅读。

  三、影像翻阅:

  既然是影响阅读法,从字面来看,影像翻阅这一步很重要。有很多人会纠结于“悬页”、“软眼”,包括我也是。但是,书中也写到,要想达到高倍速阅读法,这一步并非是最关键的。你需要慢慢练、放轻松,一步一步尝试。

  ①首先,你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通过调节自己的呼吸,让自己放轻松。在做影像翻阅前,进行自我肯定,集中注意力。

  ②随后,进入摄影焦点状态。这里提出了软眼、悬页的概念,但这么做的目的,就只是将你的主观意识抑制到最低。以前我们要看书,眼睛就是要聚焦在一个个文字上,但是在这里,却是不能将视线固定在文字上,而是让自己的视线分散。如果做不到软眼、悬页,不妨就想想连接书页4个角的X字。去试试看,你就不会再把视线集中在文字上了。

  ③接着,保持上述稳定的状态,有节奏地翻页,以每1~2秒的速度翻一页。几遍多翻了几页也没事,继续翻,之后的阅读步骤再补上就好了。

  ④最后,当你完成整本书的翻阅时,要对自己进行自我肯定,认为自己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印象。

  这一步骤,或许是最有争议的部分,毕竟这种效果很难描述,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还是有些帮助的,因为自己有时会在睡梦中回想起书的内容。强烈建议用玩的心态去试试,或许就会出现梦境了,当然,不会是噩梦~(PS自身经历:自从用这种方法读几次书后,梦境也开始频繁了。如果没用这种方法,就没有再做梦了。)

  四、复习:

  这一步骤一般在上一步骤影像翻阅后5~10分钟内进行,主要由调查、寻找触发词、提问这三部分构成。

  调查,其实也就是再次了解书的文章结构、目录、封面底、索引、末页等。这一部分可能和预习有点类似,不过需要比预习时更仔细。

  触发词就是这本书中被反复提及的词,一般有20个左右。

  提问就是根据你写下来的触发词,根据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设定很多问题,营造出渴求信息的状态。

  个人认为提问这一环节很有价值。既能锻炼自己提问的能力,还可以加强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可以采用5W分析法来逐步剖析问题的本质。

  五、激活:

  激活是高倍速阅读法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步骤之一。分为5个部分:生产性休息;重审问题;“超读+摘读”、跳读;绘制思维导图;高速阅读。关于怎么提高阅读效率、如何正确阅读,网上太多了,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能再将以上步骤回过头看一遍,你会发现,其实有些方法和步骤我们之前都已经接触过,比如说:判断书的价值、预习、提问等。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有些玄学。不过你不妨按照以上步骤试试,毕竟全套做下来,也花不了几个小时。

  关于高倍速阅读法的误区(很多是我没接触前自己所认为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1、影像阅读,读一遍就完全记住了吗?

  之前在接触高倍速阅读法之前,我就是这么以为的,通过软眼进入摄像焦点状态。既然是摄像,那应该就像拍照一样,能够完整保存才对。不过,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它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找到自己最需要的内容、知识点,但无法让你一瞬间就记住一页又一页的内容。那这样就不是阅读法了,而是记忆法了。

  2、任何书籍都适合用高倍速阅读法吗?

  主要是看那本书对你的价值。

  比如说,作为用户运营的你需要阅读一本关于用户增长的书籍。那么,对你最有帮助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如何做用户的拉新、留存、转化?如何构建用户成长体系?如何做好用户运营?……不过,作者一般还是会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用户增长的概念,如何理解用户增长。

  那么,这些内容重要吗?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内容可以跳过去,直接阅读你想知道的知识点。如果你认为这些概念很重要,那你有时间也可以阅读下,一切取决于你的目的和需求。

  另外还有一些经典名著,如果你只想细细品味,那么读慢点也无可厚非,这些都取决于你的阅读目的。

  高倍速阅读法的意义就在于,在一堆资料里,快速筛选出你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毕竟时间有限,知识无限。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只能加快自己的阅读速度或者是做些舍弃。

  也许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这就像打字一样。小学时候我很佩服老师打字可以不看键盘,可能你会想,这不是很简单嘛?不过,以初学者的角度来看,这就很牛*了。现在用电脑久了,可能你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不看键盘打字。所以,如果你因为不会悬页,软眼,就放弃了学习,那就不值得了。在我看来,阅读是轻松的,你也不必都做完整个流程,只需要选取你需要的部分就好。

  最后,还想说的是,以上内容只是自己作为初学者的一些感想,对原文的理解可能存在些许偏差,大家可以再去看看书。

阅读读书笔记5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个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书读得多了,胸有万卷书,下笔就如有神助。可见多读书的好处,但这里的“破万卷”,一定是指高效的阅读。无效或者效率太低的阅读,给人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善于高效阅读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同样的时间,可能有人只能读一本书,有人却能读好几本。有些人读完一本书,合上之后几乎想不起书里都讲了些什么,而有些人却能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究其原因,就在于后一种人更善于高效阅读。那么,如何才能快速高效地进行阅读呢?这就是《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

  读懂了《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你不但可以获得真正实用的高效阅读技能,让你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让你对阅读这件事本身,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曾在知名广告公司工作,也曾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过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还担任过企业的培训讲师,还是畅销书作家,可以说跨界很多,成就非凡。

  原尻淳一通读了迄今已经出版的百余册读书术书籍,其中很多经他实证有效的内容,和在本质上能产生共鸣的内容,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都能看到。

  《高效能阅读》从培养阅读兴趣、快速阅读技巧、让知识立体化,将阅读与实际应用和产出相结合三个方面出发,总结出89条实用的阅读技巧。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阅读技术书”,是任何人都能实践的“完全阅读术”,这89条技巧里,一定会有那么几条让你从中受益。

  一、培养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当人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往往容易事半功倍,反之则会让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是被迫去读书,那么阅读就很难高效起来。高效阅读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打心底里爱上读书。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一个人对于阅读的兴趣呢?

  1、挖掘内在动机,养成读书体质

  本书在一开头的读者权利十条,就令人耳目一新。比如第一、二、三、八条:不读的权利、跳读的权利、不读完的权利、随意选读的`权利。能刷新很多人的观念。

  我以前一直觉得,只有把一本书认认真真从头读完,才算是好好地读了一本书,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原来我们作为读者,还有不把书完完整整地读完的权利。

  同时,读书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带着目的去读书,从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在实际行动中运用起来,这才是有效的阅读。

  比如年轻的妈妈读育儿书,是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想学理财的人去读理财书籍,是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掌握理财知识;想成为作家的人,会去读有关写作技巧的书等等。

  这样的阅读,有着明确的目标,也有强烈的内在动机,行动起来自然更高效。

  2、曲线救国,让自己沉迷于读书

  毫无疑问,不是所有人天生就会爱上阅读的。当一个人并不能天然爱上阅读的时候,怎么办?可以先转个弯,来个“曲线救国”。

  记得我有一个朋友,很不喜欢读书,常说自己看见书就犯困。但有一次,我看到她居然在地铁上抱着一本很厚的、比较枯燥的书在看,就很惊讶地问她怎么开始喜欢看书了。她说本来不喜欢看书,但不久前她看了一部记录片,觉得特别棒,对里边讲到的东西很感兴趣,于是她就迅速买了相关的书籍来看。

  当你不能马上爱上阅读的时候,可以先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去了解一下作者的故事,参加作者的讲座听听他们的演讲,或者在社交网站上和作者互动一下等等,都可以从侧面激发一个人的阅读热情。

  其实不只是阅读,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当不能从正面突破时,我们就可以转个弯,从另一个角度入手。

  3、打造适合读书的环境

  良好的读书环境,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庭图书馆,或是建构自己的实体或云端书架,甚至是搬家去图书馆附近,或者去书店附近的咖啡馆一边读书,一边享受美食等等,这些都是让人能够“持续读书的秘诀”。

  二、掌握快速阅读技巧,抓住“金点子”。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关于速读是这样说的:“速读的灵魂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掌握速读的技巧真的特别重要,能让人读取、搜集资料和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

  1、关键词发掘与黑体字读书法

  现代人都很忙,每本书都一字一句读完很不现实,特别是为了“产出”而读的书,速度和效率就更为重要,所以会速读非常有用。

  其实速度的技巧,我相信许多人在实际生活中都用到过。比如读中学的时候,每次考前的复习,那些历史和政治的题目,大家都知道,短时间里把一本书完整地背过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把大标题和黑体字背会,基本上大的问答题,就可以答得很不错。

  这就是《高效能阅读》里面说的“黑体字读书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商业书籍上,帮助迅速淘出书里的“金点子”。

  2、不但要读过,还要有验证。

  阅读并不是读过就算完成任务,也并不是读过就代表懂了。只有在读书中获得他人的经验,并在实际中经过验证,从而又形成自己新的视角、创意和规则,这才是有效的阅读。

  通过阅读,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行为,会让人生越来越好。

  三、让知识立体化,以产出为目的去读书

  垂直型阅读x水平型阅读=知识立体化,一个人要想成为专才,那就需要垂直型阅读,在某个领域深化阅读。想要成为通才,就需要水平型阅读,在水平方向上大量阅读。而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二者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知识。

  这部分最精彩的一个观点,就是要以产出为目的去读书。产出是促进和提高输入的最好方式。如果你以产出作为目标,那么这种阅读的效果,必定优于一般的阅读。

  1、垂直型阅读营造“思维的主场”。

  所谓“主场”,就是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地方,思维也应该有自己的主场。原尻淳一认为应该把读书的七成投资在垂直型阅读上,营造自己的“思维的主场”。

  “锁定一个主题,就能形成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所有信息都会随之而来。”通过垂直型阅读先树立轴,再通过水平型阅读让知识无限扩展。两者相结合能让整个知识更立体,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也能让阅读达到更高境界,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2、以产出为阅读的目的,并构建用于超级产出的数据库。

  作者认为读书的终极目的在于著书立说。产出者从大量信息中找出“金子”,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才是高效阅读最大的威力所在。

  读书前心里要有一个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教学者的角度,想象自己接下来是要“向别人说明”。只有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才能向别人说明白。

  无论我们是用读书卡、日记、照片的形式创建自己的数据库,还是在云端聚合数据系统,用各种传统的或现代的工具整理、搜集我们在阅读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以后用于产出。

  结语

  我们如今所处的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也是一个阅读变得极其重要的世界。阅读人人都可以,但高效阅读却是个技术活儿。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里总结的89条读书技巧,小到读书工具的选择,大到云端数据库的建立,从帮助不爱阅读的人培养阅读兴趣,到帮助阅读者树立著书立说的意识,可谓面面俱到。阅读的门槛不高,高效阅读的门槛其实也不高,读懂这一本书就够了。

  现代人的生活忙碌,读一本书就要起到一本书的作用。而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再去阅读其他书籍和资料时,会带着目标去读。阅读过程中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以产出为目的,把阅读到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掌握了“先进阅读技术”的人,才能在信息洪流中尽早捞起有用的东西,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快人一步。

阅读读书笔记6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规定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充分说明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效果却微乎甚微。因此,在当今信息量急增的社会,让学生学会搜索、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势在必行。

  一、激发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

  1.创氛围激趣。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找到快乐,从电子游戏中找到刺激,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无心课外阅读。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如:利用校会、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意义;在教室里张贴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篇警句或激励性的语言;在教学楼走廊张贴古诗词,构建文化长廊,让学生随时诵读、记忆;还可以举办新书展览,在教室开设图书角,读报栏,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报刊书籍等。

  2.树榜样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看的心理。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书的名人名家,讲名人读书的轶事,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读书的重要,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食粮。

  3.展成果激趣。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当努力得到承认,心中必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也更会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让课外阅读进行到底。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向大家朗诵或背诵摘抄的内容,谈读书心得。举行读书笔记展等。让学生享受成功。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在阅读指导过程中,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1.召开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既可复述或背诵精彩的片断,也可谈自己阅读的体会。

  2.开设阅读指导课。既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又可以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让同学们认真观摩,投票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并请获得荣誉的作者介绍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利用校广播站定期开设读书沙龙,介绍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

  5.开展喜闻乐见的竞赛。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阅读能力,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尤为重要,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提高阅读技能和阅读效率的前提。

  1.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力都还很薄弱,加上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地点的不稳定,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效果。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阅读计划,使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课外阅读。

  2.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而学生的阅历浅、鉴别能力差,课外书又包罗万象,良莠不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帮助学生挑选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二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三是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书籍,四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五是与习作要求有关的书籍,六是教材中“名著导读”的书籍,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读书欲望,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致。根据以上原则,制定《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建立一个品种多、内容丰富的书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资源,从而有序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和引领。

  3.提示课外阅读方法。“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学生课外阅读个性强,随意性大,自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技巧。

  (1)精读:精读就是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新课程标准指定的书目,“初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中规定的书目,教材中“名著导读”推荐的书籍,要求同学们认真细读,不仅有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养成钻研精神,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兴趣、习惯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2)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中学生到后阶段就要做到这点,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知识面。

  (3)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等读物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不做细细品味,不写读书笔记。对有启迪的可供参考的书,可以采取这种读法。

  (4)电子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教师要适宜地指导学生进行电子阅读。电子阅读媒介包括看碟、上网、读电子书等,花样繁多,丰富多彩,且阅读便捷、迅速。但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视力,选择积极向上的读物。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不同年级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协助学生确定不同的阅读方法,并在具体的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

  总之,阅读方法很多,如略读、跳读、浏览等,我们要因人、因时、因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享用终身。

  4.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做读书笔记,加大阅读的积累。如:摘抄,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列提纲,把读物的要点和基本内容整理出来,理清写作思路,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仿写,根据自己对读物的语言、写法的理解和感悟,仿写其中优美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断,提高写作能力;写感想,结合现实和个人的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看法和体会,提高分析能力;知识拓展,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续写,编课本剧等,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要在指导中通过示范、讲评、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能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课外阅读指导除了兴趣引导和方法指导外,还需要必要的督促与检查,况且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部分都在家中。因此,要加强家校合作,重视家校联系的作用,形成家校一体的管理模式,这样学生的阅读任务才能及时完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才能产生成效。

  为此,我专门设置了一张“家校联系卡”,请家长填写。

  课外阅读记录卡

  姓名______ _____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________ __阅读时长_______________

  读物名称__________ ___阅读字数_______ _____

  读物类别:

  童话寓言文学名著科幻小说

  卡通漫画自然科学流行小说

  娱乐杂志学习辅导资料其他

  五、注重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使种种的方法都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阅读要求,制定计划,定时、限时阅读,这样,课外阅读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的阅读基本上都在课外,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请教老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工具书,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效果,激发阅读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姿势。好的阅读姿势不易产生阅读疲劳,不会影响视力,不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因此,要教育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

  4.培养学生阅读时用脑的习惯。文章大体分三种体裁: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而这三种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阅读步骤。如记叙性文章:题目――体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中心思想――写作特色;说明性文章:题目――体裁――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方法;议论性的文章:题目――体裁――论点(分论点)――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方法。每次学生拿到阅读材料时,边读、边思、边记这些要点,达到理解记忆。

  5.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许多学生课外阅读也不少,但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的不良习惯有关。因此,就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批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并通过优美的语句摘抄和片断摘录,博采读物长处,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这样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

  6.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其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有时比教师的指导更大。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新书推荐、书评、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沙龙、专题墙报或手抄报,读后感评比等。通过此类交流,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增,对于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都大有裨益。

  7.培养学生爱护书报的习惯。无论是对自己的或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都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做到爱护书就象爱护自己的脸一样。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是学生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我们语文教师要以最大的热情潜心研究,努力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快乐的书海中徜徉,积累语言,新近母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和芬:《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宜宾学院学报》20xx年第02期。

  [2]龚建平:《如何引导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第12期。

  [3]赵海:《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成功》(教育版)20xx年第08期。

阅读读书笔记7

  一、作者简介

  作者: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人道主义代表人物。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二、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三、内容摘录

  1、学子诧异地盯着哥哥。他,心胸坦荡,观察人世只凭纯粹的自然法则,强烈的情感凭着自己的爱好随意流淌,清晨都充分挖好一条条新沟渠,因此心中激情的湖泊总是干涸的。像他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无法理解:人欲的海洋一旦出口被堵住,将会怎样以雷霆万钧之势汹涌翻腾,将会怎样沉积,怎样泛滥,怎样膨胀,怎样叫人撕心裂肺,怎样迸发为内心的哭泣和暗暗的抽搐,一直到冲垮堤岸,毁坏河床。克洛德·弗罗洛那一向严厉冷峻的外表,那道貌岸然和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面孔,蒙骗了约翰。这个生性快活的学子,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在埃特纳火山白雪覆盖的山巅下,竟会有沸腾的、狂执的、深沉的岩浆。

  2、那座台阶的消失是光阴所致,因为在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过程中,老城的地面上升了。然而,随着涨潮般的巴黎地面上升,那十一级把主教堂增高到如此巍峨的台阶一级接一级地被吞没了。尽管如此,时间给了这座教堂的,也许远比取自它的要多得多,因为时间在主教堂的正面涂上了一层多少世纪以来风化所形成的深暗颜色,把那些古老纪念物经历的悠悠岁月变成了其光彩照人的年华。

  3、大厅宽阔而阴暗,因此看上去显得更加宽大。白日将尽,尖拱形的.长窗上只透进来一线苍白的夕照,还没有照到拱顶上就已经消失了。拱顶是由雕镂镌刻的木架组成的巨大网络,上面千百个雕像仿佛隐隐约约在黑暗中动来动去。这儿那儿,几张桌子上已摆着几根点燃的蜡烛。照着正埋头在卷宗废纸堆中的书记官们的脑袋。大厅的前部被群众占据了,左右两侧有些身穿袍子的男人坐在桌前;大厅深处台子上坐着许多审判官,最后一排的被隐没在黑暗中;他们的脸孔一张张纹丝不动,阴森可怕,四周墙壁上装饰着无数百合花图案。还可以隐隐看见法官们头顶上方挂着一个巨大的耶稣像;到处都是长矛和戟,映着烛光,尖端好像火花闪闪烁烁。

  四、读后收获

  卡希魔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的长相奇丑,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铁形的嘴巴、那只被棕红色眉丛所掩蔽的小小左眼,以及完全消失在一颗大瘤之下的右眼,那七扭八歪,好似城垛一般参差不齐的牙齿、那两片厚皮赛过老茧的嘴唇、一颗犹如象牙抵着厚唇的獠牙,以及那劈裂的下巴。还有大脑袋上倒竖着棕红色头发;臂膀之间突出一个大驼背,同隆起的鸡胸取得平衡;从胯骨到小腿,整个下肢完全错了位,只有双膝能勉强接触,从正面看去,两条腿恰似手柄合拢的两把镰刀;双脚又肥又宽,一双手大得出奇。

  他的外貌注定着他的一生是悲苦的,时时刻刻受人们的讥笑、嘲弄。尽管他长得非常丑陋,心中却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喜欢上了一个叫爱丝美拉达的漂亮姑娘,但是他知道他很丑,丑到会吓坏这美人儿,所以,他只是每天悄悄放好早餐,便躲到石像后面,静静的欣赏这份上帝的特别厚爱。直到她被送上绞刑架,他再也无法沉默终于挺身而出救爱丝美拉达。故事的结尾,是一具骷髅以奇特的姿势抱着另一具骷髅,这就是卡希魔多和爱丝美拉达。

  这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外表的美丽或者丑陋,并不代表着内心的善良与险恶,就是那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阅读读书笔记8

  一个时代能催眠一代人,只有这个时代逝去,催眠的药力渐弱,人们才咂摸出滋味——原来是这么回事!

  本书就是一个被催眠者,或一群被催眠者的故事。其实,人人被某种力量影响着,其中政治因素最浓烈。能保持清醒者也可能受着另一种催眠。

  所以,本书告诉我们,当一个清醒者有多难。但还好,不是不可能。那就共勉之吧。

阅读读书笔记9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我合上书本,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想:假如是我,能够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多年吗?能够自己盖房子吗?能够学种各种各样的植物吗?我想这些我都做不到。

  但是鲁滨逊却做到了,因为他有坚定不移的勇气去面对困难,但是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动脑筋去利用一些身边的材料来制造生活必需品。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是大自然为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水果和稻谷为他充饥,木柴建造的房子为他遮风挡雨,野山羊为他提供羊奶……如果没有大自然为鲁滨逊提供的这些材料,鲁滨逊就会没有吃喝,也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无法在荒岛上生存。我认为鲁宾逊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大自然帮助他克服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大自然给了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各种各样的食物、丰富的物产和资源……但是,每年都有人在烧麦杆,弄的城市里到处都是烟雾;最近在美国的墨西哥湾,由于油井原油的泄漏,造成几十万的海鸟死亡,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让我们别再做那些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阅读读书笔记10

  最近读了这书,也刚好在学思维导图,打算做个图、发现并不合适。书中摘选的是林微因的诗歌、散文、书信类的。读来只觉得语言十分活泼、情感很是细腻。所以来了好久未写什么的博格上记录三两。

  初闻林徽因还是小学时看的人间四月天电视剧,而那会是还珠格格的剧迷。对于民国时少爷小姐(那时是很尊敬的称呼)间的爱恨情愁是不感冒的。

  本书开篇序言就是你所不知道的林徽因,款款道来式的`叙述让初读者对林徽因有了个全新认识。而我也是。首先就从她和徐志摩的爱情说起,“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坚定而又清醒的话语回应了这份感情。——我读到时想起的是:许多人的爱情也都是这样开始的。在多少人心里,也都住着一位诗人和诗人眼里的恋人。

  进而谈到了她的学问和才情。在她并不长的生命中,通过她的诗歌、散文、小说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思想独立很有才情的女子。胡适将她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在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她对待儿女的教育方法和母爱,也是十分特别和可敬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少见的。她教给儿女们的不仅仅是学识,更是修养、态度与风骨。

  在当时的境况下,她仍旧爱生活,仍有坚韧的心,才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才有窗子以外,也有一股脑倾诉的信件,更有建筑杂录。

阅读读书笔记11

  设置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的课堂

  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青少年是喜欢与同龄人谈话和交流的社会成员。较之练习和作业,学生更能从自己“做”的阅读过程中学到东西。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坚持每天哪怕只有5~10分钟朗读给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听。拉辛斯基(Rasinski,20xx)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成年人被问及对哪个阶段阅读学习印象最深刻时,“毫无疑问,学生首先想到的会是听父母、祖父母、小学教师或其他成年人们的朗读”。有学生会认为对中学教师的朗读印象最深刻,这样的例子比较少,但确实也也是高年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和最充实的阅读经历”。听成年人示范流利的朗读有助于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和英语语言学习者提高对声音和语流的'灵敏度。

  学生从流畅的朗读示范中可以认识到文意的传达不仅靠单词,还要通过词语的表达、意群和语调等方式。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常以为“成功的阅读”就是能准确无误地读懂句子里的每个词。这些学生有时过于注重准确性而用贫乏呆板的语调朗读每个单词,难怪他们朗读完之后依然不太理解所读过的内容。阅读时没有很好地注意短语搭配、意群和停顿,学生将难以把书面语与生活中所听到的口头语义联系起来

  有阅读障碍的学生除了朗读不流畅以外,还难以对所读内容形成联想。好的读者常常能把文中提及的场景、角色及动作在脑中形成影像(这就是为什么当看到导演对某些情节的演绎跟我们所想象的大有出入时,我们会对这些经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感到失望)。为了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学生提高想象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稍作停留,在大脑中构想一下所读的内容。可以让他们阐述自己对背景或人物的理解,或勾画出某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场景。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问题与回答的技巧

  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常常不懂如何在阅读材料中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甚至那些能读懂所布置的文章的学生也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阅读的材料。拉斐尔(Raphael,1984)提出的处理问题与回答关系的技巧(QAR)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文中找到答案。

  这种技巧把问题分为“文中”问题和“脑中”问题。对于“文中”问题(显见于文中)的答案则更进一步地分为“直接型”答案和“间接推敲型”(隐含于文中)答案。前者在书中有明述,而后者则要求学生联系文章中两个或更多的例证。对于回答“脑中”这一类问题,则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背景知识加上文中提供的信息来得出自己的答案,并最终对问题作答。

  都会学生运用这三种类型问题,最佳办法是老师亲自示范大声说出思考的全过程。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模仿

阅读读书笔记12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书,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奇特的构思,让我欲罢不能,当然它也是我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要说《西游记》的内容,大概可以这样概括:它唐朝时期,有一个和尚,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西天取得真经。

  他的三个徒弟有:猪八戒、孙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样,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火眼金睛,乐于助人。每次都是孙悟空把唐僧从险境中就,救出来。

  其次就是猪八戒了。他鼓着个大肚皮。成天好吃懒做。背着个大耙子,还天天号称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帅。

  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写一个弱点很多的'人能讨人喜欢,让人记住,是很不容易。沙僧老实厚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个鲜明的特点,每个特点都被作者表现的活灵活现。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自己不怕困难,以及坚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阅读读书笔记13

  他有明亮的双眸,心灵却黑暗了。他看不见了,心灵却无比通彻。

  ——题记

  它像是一个多面体,每个文字仿佛都有另一面,无不闪现着灵动的色彩,深深牵引着读者的思维。

  它像是童话,像是寓言,又像是科幻小说,但若仔细阅读一番,又会发现它更像是讽刺小说。就像人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当你读完它时却感到有些伤感,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在故事的开头讲到他最大的愿望便是给太太和孩子们提供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可见,在此时他单纯的内心中,生活得快乐是他梦想的起点。但在故事的结尾,当他经历种种困难,遇到了奇异的人物后,他的整个思想却变小了,以至于当他见到最亲的家人时,却感到极其厌倦。

  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残忍”?像个冷血动物一样,不与任何人交流,却偏偏喜欢马,在他眼里马比人类更值得信任。或许是那般航海经历改变了他的所有,而这经历就像是人类的内心世界,他走了进去,发现了那个罪恶的秘密,这使他厌恶至极。

  社会的阴霾笼罩着他,让他无法喘息。但在这其中他却看到了人的真诚,这使他喜爱至极,善良的人总希望现实的美好。两种情感的极端表现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到处充满了阴谋、虚伪、背信弃义、残暴和嫉妒。

  世界是公平的,邪恶与善良是对立统一的。而勃罗廷奈国王,在格列佛看来,他具有令人崇敬、爱戴和敬仰的所有品质。可见,在黑暗的社会中,当所有的人都尔虞我诈时,总有几个品质高尚的人扮演着正义的.角色。世界总有一个地方是闪光的。

  虚伪的人类在故事中都被塑造的奇异,他们或大或小,千奇百怪,吸引了无数儿童的喜爱。但作者最后却用马与人类相比,让马儿说起了人话,充满了讽刺意味,动物的思想内心或许比人类单纯得多,它们团结友爱,厌恶一切阴暗的事物,可以说在它们的身上有着人类没有的很多品质,这或许是人类的邪恶反衬的。

  或许,我们也该思考一下了,社会、人类究竟该是什么样的?我们说的都做到了吗?世界和平真的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吗?

  人类啊,收起你那虚伪的一面吧!

阅读读书笔记14

  如何做有效的读书笔记?

  1、读书首要的是概括清楚作者的观点,而不是陈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不能有太多的自己的发挥,否则那是读后感,或者是书评,而不是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最主要的用处,是方便自己日后阅读查看。因为任何一本书,读后不超过三个月,就只剩下对书籍的大体印象和基本观点了,如果在写论文和教学中使用,必须要再重读。而读书笔记能解决这个问题,好的读书笔记,能够帮助你在多年之后仍能够明白书籍的内容和构架。

  3、读书笔记关注三个问题:(1)作者的论点(包括全书的主要论点和分论点)是什么?各个论点是靠什么样的逻辑串联起来的?(2)作者使用的证据材料、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3)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流程,去组织材料、使用方法得到论点的?

  4、读书笔记还需要问自己:作者是否将你说服了?你觉得作者对论点的论证有力吗?

  5、读书笔记不是对书中好句子的摘抄,我心中最好的笔记,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书籍缩写成20xx字以内的文章。更不是对观点和结论的列举,那纯粹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怎么阅读学术文献?

  1、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

  2、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

  3、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

  4、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

  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如何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如何开展研究性写作?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设计论文首先应要求自己能在经验层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贡献,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实实做经验研究,最起码可以在那个层面上做出新的贡献。但这不是说要只作经验信息的简单堆积,因为那样无从区别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优秀的学术贡献需要带有明确的问题,经验证据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重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建立要靠经验与理论的连同使用,不可只靠单一方面。最理想的状况是通过新鲜的经验证据来提炼新鲜的概念,用以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而所谓理论问题,上面已经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也可以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点。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样才会有驱动力,使自己作出批判性的反思(a critical review),以及长时期的持续投入。

  读书报告应该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

  1、所谓的分析,在这里指的是揭示出你所阅读的内容中的内在逻辑,弄清楚原文的作者所要论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他/她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她提出了那些证明来支持这样的观点,他/她对于其他人的观点及其证明有什么样的评论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梳理出原文内容中所蕴涵的“论证(argument)”。(对于学术文章或者著作来说,第一位的内容是论证,第二位的内容是论证,第三位的内容还是论证。)

  2、对于经过分析之后的观点进行评论。

  这里所说的评论,不是表达一种主观情感或者没有根据的遐想,而是要你针对你所梳理出来的论证而研讨其合理性(rationality),你可以尝试去揭示作者做出这样一个论证是否蕴涵有内在的矛盾?是否依赖于一个不太可靠的前提?是否会导向一个十分不良的推论?等等这些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分析,但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批判性的分析了。(这一部分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在重要性上低于上一部分的内容,所以你现在可以主要努力尝试把上一个部分完成好。)

  你应该在两个方面的能力上得到培养:一是做论证的能力,二是反驳论证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说到底都是一种“分析”的能力。通过梳理式的分析别人的论证,你将会渐渐熟悉要如何去论证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观点。通过批判性的分析别人的论证,你将会渐渐熟悉要如何反驳自己不同意的观点,以及在面对可能的反驳的时候要如何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

阅读读书笔记15

  畅游书海当中,广大丰富的知识世界与美丽壮观的文学殿堂都让人流连忘返。

  书籍浓缩了人类的智慧,是人们生活经验与体会的结晶,更是宝贵的文明记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意义毋庸置疑,可是也有人说自己听过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由此就否定了读书的意义。这一类人在别人建议多读书的时候,也常常会推辞说道理都已经明白了。

  为什么有人从书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呢?

  这是因为阅读也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人的阅读只是为了放松娱乐,读一些没有思想性、知识性的内容,那么这样的阅读就可以称为是无效阅读,不能给人带来知识的增量。

  有多少人是每天在空闲时间刷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只是让文章中的情绪和导向带着自己从头到尾读完一篇文章,从不自我思考?这一类人的阅读就像在吃一份快餐,没有回味余地,他们不去进一步思考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以及事件是否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即使那些散碎的文章当中蕴含了某些知识,也往往过于碎片化,不成体系,更何况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媒体还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的内容。

  除娱乐之外,阅读还分为获取资讯为目的和理解为目的这两个类型。如果只是获取了资讯,但是没有认真思考信息,没有做到思考问题、挖掘原因、触类旁通,那么这样的阅读只是增加了一个人的知识量,但不能对整体的`知识体系作出大的改变。这就是以获取资讯为主要目的之阅读。

  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简单来说意味着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如果我们发现某本书中作者所写的内容并没有带来什么信息增量,而且书籍文本是我们完全能够掌握的,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和作者差不多的理解能力;而如果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以及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了全书以后能够更加理解作者的想法,这就属于理解性的阅读了。读不懂某一本书正是因为没有和作者相匹配的理解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读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作者所写出来的书。

  如果我们只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那么书籍也不过是娱乐工具,很难带来积极的意义;如果能够在读书的同时加以思考,那么我相信书籍会带来想要的幸福。

【阅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5篇02-12

关于阅读的口号02-07

阅读活动总结08-19

平凡的世界阅读心得08-28

亲子阅读家长感言01-19

阅读教学设计11-03

阅读指导课教案07-23

童年的读书笔记06-10

优秀读书笔记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