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论语》

时间:2022-03-26 13:20:1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读书笔记《论语》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笔记《论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论语》

读书笔记《论语》1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着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xx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革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读书笔记《论语》2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仅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仅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仅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仅有克制自我,让言行贴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贴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到达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我的行为,这样就能够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忙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当是自我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我期望到达也帮忙别人到达,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我:帮忙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仅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那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能够振奋人的精神,礼节能够坚定人的情操,音乐能够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读书笔记《论语》3

  感谢学校开了读经典这门课程,我们语文谢老师带领着我们早晚吟诵。在幼儿园的时候背诵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国学经典,我对古文化很好奇,虽然很多不太理解其中的涵义,但是谢老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慢慢就能体会书本中的道理,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老师告诉我们,《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核心著作,记载着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多么有用途,“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对我来说有些深奥,但是从读经典这几个月以来,加大了识字量,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朗诵能力,对学习尤其是学习语文助力不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书中篇篇经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一节我最喜欢,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我们要诚实守信,不撒谎,学习认真,温习功课,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和朋友的信任。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做好这些,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性情。当然这些很多是老师和父母讲给我听的一些理解,我要按照孔子说的那样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读好经典,不断提高自己。

读书笔记《论语》4

  中国文化渊源博长,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给人类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些经典诗文,寄托了我们先辈对人国与道义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的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一面面,洗涤我心中的浮躁狂妄……今天,人类社会正处着急剧变化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在风和日丽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严寒时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同,一身傲骨!也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下依然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着君子的节操,唯有这样,民族魂才得以发扬,唯有这样,中华民族精神才得以弘扬,国家才得以发展壮大!后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是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白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哦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人民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进步的光辉点。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他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有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现在,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棵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读书笔记《论语》5

  我不知古人所说的“半本《论语》治天下”是否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威力非同一般。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即使今天,它的印象里还不小,因为《论语》的条条框框早就渗进了我们祖先的骨髓之中。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首次背《论语》中的内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当时仅限于背诵而已,要说有什么理解,当首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因为当时认为朋及亲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里的亲戚来,很多时候都会给我带点零食或玩具什么的,这个当然要乐了。加之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认定它就是真理。对“温故而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当时您要是让给说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从心底里真是不明白——一本语文书就那么几个字,你再怎么翻,也不会蹦出一个新的生字来,怎么温古,怎么知新啊?什么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当然随着对通假字的认识,这个解释就没了,但理解嘛,还是用困难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卖弄,当时去父亲跟前背诵,背完后顺便卖弄了起来,把自己的理解大讲特讲,不料父亲却用我背的'东西给我反讲了起来。当然我是迷迷糊糊听完的,因为我还是不理解。

  二八年级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语文书被诗词给占了还是我忘了,脑中没有《论语》的记忆。四年级一篇鲁迅的《孔乙己》又让它回到了我的视线。那时的影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都出自于它,书呆子也出自于它。便从感情上有点小讨厌孔子和《论语》了。

  对《论语》的感情,很对时候像对父母的感情,总在变化,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时自我意识不是那么的强,所以对《论语》的感情也是随着书本而变化。等上了初中,学了古代史算是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一本书能被那么久的当做行为准则,的却不易。加上初中语文书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论语》内容,对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点吧。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做人出事准则为准。

  等到了高中,终于有机会读了全本《论语》,由于高考的缘故,读的不是很认真,所以读完后能记住的还是那么几句,也谈不上有什么理解。

  本学期,相对于高中有了更多时间去看书,所以便又找到《论语》看了一下。

  《论语》整本书以孔子教导学生时对话的言语记录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学生如颜回,曾参,子路等人的言语记录。章节内容比较杂乱,每一篇不会固定讲什么。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话而来,如“学而篇”就是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得来的。虽说章节杂乱,但在书中处处见仁,时时见礼,义也多多,情也不少。

  孔子对人的尊崇,是甚于于一切的,比如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苟志于人矣,无恶也”。同时他对仁的讲解,也有许多不同,这点主要是践行了他因材施教理念,如他对司马牛和樊迟子宫就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论语》中关于仁和礼的研究实在太多,也太高深,我实在没法继续说下去,所以这里我选了一个小点来说明一下——它就是《论语》中的情。

  子路在论语中和孔子的对话不少,虽然孔子对他的评价不如颜回他们好,如孔子说“由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但师徒之情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老师落寞的时候还能跟着老师,而且能够把心中不快当面告诉老师的人,恐怕也就是子路了,让颜回去肯定是不行的,孔老夫子也说了回是终日不违的的嘛!若是如此,便也就算了,毕竟子路实在老师落寞的时候去给老师发脾气嘛!但后面他在老师发达的时候又去找老师麻烦了。书中这样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当时卫灵公的夫人,把持朝政。孔子见了她,子路就不高兴了,因为他认为老师的行为与他的言行不符。当然,孔子为了表明清白,只好用发誓这一最具威力的方法了,于是他便不断的说“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我做了不正当的话就让天来讨厌我吧。今天我们是可以随便发誓而不怕誓言兑现,可孔子那个年代是怕的啊。这是多么好的师生关系。今天谁还敢去说

  自己的老师行为不当啊,至少为了可怜的学分也不会。又有几个老师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对着一个自己的学生去做发誓那样的是呢?当然,当着媒体他肯定会,作秀嘛。

  总之《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很有我们值得作为一个经验而避开的地方,因能力有限,就不从大处着手,到此为止就行了。

读书笔记《论语》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就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有些人念成“论(lùn)语”,也有念成“论(lún)语”,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我们说,就应念第二声“论(lún)语”而不就是第四声“论(lùn)语”,其实,也不能这么绝对,念第四声“论(lùn)语”时,“论”就是“讨论”的意思,“语”就是“对话”的意思,念第二声“论(lún)语”时,“论”就是修改,“语”就是对话,即把很多对话修改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当然课本上也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就应翻译成“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此刻想想,这翻译的好扯哟,并且逻辑上也讲不通啊,谁说温习功课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啊!其实“时”在古代很少当“经常”讲,翻译成“适当的时机”更好,而“习”呢,翻译成“印证练习”更好,而不就是“温习”。所以,按傅佩荣的观点,这句话应翻译成“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贵族社会里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领导,天子、诸侯、卿大夫,都称为君。他们的子弟称为“君子”。之后孔子把这个词的'词义扩大了,指一种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种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后在民间就把“子”当老师的称谓了。

  “朋友”,同一师门为“朋”,志同道合为“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样,志同道合才能称之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阶级敌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还有同性恋的意思,此刻很多词都被用滥了。

读书笔记《论语》7

  今天是我读《论语》的第三天,虽然刚开始读此书有些内容让人难以理解,不过好在有注释和译文,我也觉得这本书简单了一些,在这本书里面我也很喜欢一句话“子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而不盛气凌人;小人盛气凌人,而不安详舒泰。”

  因为君子和小人内在的心灵、思想和修养不同,自然他们的风格也不相同,就如君子就算很有学问、懂的很多,他们也很安静坦然,不骄傲;而小人就是傲慢无理,不安静也不坦然,总是想让别人知道他自已多有文化,多厉害,但其实品格与品性却与真正的君子差的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怀着一种平常心,脚踏实地,谨慎谦虚的面对各种复杂变化的情绪,用宽容坦率的心态,心平气和、镇定自如的去学习。这样,君子与小人这一差异也可谓是可见一斑了。

  君子的心中有仁义道德,不会浮躁,君子也不会去贪图私利,也当然不会去计较得失,在名誉的`面前也依然是心平气和,坦然自若。而小人却恰恰相反,计较得失,心中只有自己,一点风吹草动,他们便浮躁,紧张,完全没有一点像君子的地方。通过这本《论语》自己也会时不时在读到某一章时而羞愧不已,去反省自己。然后再看看解释,让伟大的教育家教你怎么去做才是正确的。

  读论语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每篇随笔里用到的一句话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一句,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也能分辨出君子与小人了,喜欢谁(指君子或小人),想向谁学习,想必大家心中也都有了答案。

读书笔记《论语》8

  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家沏一杯暖暖的红茶,拿起《论语》仔细读一读。恰如醇酒美茗越品越香,受益匪浅。《论语》虽然是语录散文体,总共20篇,500则左右,大约仅有1万多字。但大多都是警世名言,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有着许多长篇宏论也难以达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享年73岁。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孔子诞生的前后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寻常的时段,有些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史上“轴心时代”。相继中国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道学派;印度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希腊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一时段在世界史上是也是绚丽多彩的。

  孔子一生艰难曲折,幼年丧父,少年丧母,生活困顿。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却十分好礼,勤奋好学。常进太庙,询问礼仪之事,因此很早就成了十里八乡知书达礼的名人。而立之年开始办私学,把教育推向民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体制,开了“有教无类”民办私学的先河。孔子在贫穷和磨难中度过55岁,基于在鲁国不能实现其理想,又率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3年的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推行理想的漂泊人生,虽处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仍不改初衷。有时甚至断粮七日,累累若丧家之狗。面对如此困境,有的年轻弟子都受不了了,孔子却能苦中作乐,甚至鼓瑟唱歌,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在《论语》中,好像从没提到苦字。而是一辈子“忧道不忧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朝闻道,夕可死矣。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些名句中足见孔子精神强大,安贫乐道,追求理想抱负,矢志不渝的精神。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讲的圣人,不是像西方的万能上帝。高高在上,主宰着一切,芸芸众生只能在他的脚下匍匐跪倒。孔子却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一个人,他开创的儒学不带任何神秘色彩,而是直面现实人生,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管国人读没读过《论语》,但其中言简意赅,含蓄凝炼,富于哲理的格言,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留传了两千多年,至今信手拈来。

  从《论语》中,我们读出了孔子的十分好学,对道德、礼仪、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孔子曾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的博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靠后天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勤奋积累获得的。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孔子的勤奋好学,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整理古代元典文献上,孔子的功不可没。纵观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其它三个古国当时是和中国齐名的,也是有着曾经的辉煌。但如今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了。而我华夏文明历经劫难而不灭,固守着精神文明家园,至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倒,没有断代断层,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否与这些璀璨的文化传承,保留下了中华文化元典,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呢?古代先哲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宝贵的文化精神遗产和文化自信,这真是值得庆幸的。《诗》《易》《礼》《书》《春秋》等,相传这些文献典籍中,是孔子不辞劳苦,经手重新校定整理编纂,保存至今。司马迁认为,孔子将3000多篇杂乱的诗歌,堪定为305篇,皆弦歌之。也就是说这305篇不但能吟诵,还要谱曲能唱。这是多大的工程啊。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不学诗,无以言。再如《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相传远古伏羲观察自然现象做八卦,周文王拘羑里,面壁推演出64卦。这时的《易经》还是古奥难懂。据说孔子晚年作《易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要》中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韦编三绝,以至于穿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易传》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统称《十翼》。由此给《易经》仿佛插上了翅膀,变的容易理解和接地气了。《周易》中涵盖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内容。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是古代先哲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华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绝不仅是占卜算命的。这些典籍保存整理和孔子息息相关,孔子的贡献是巨大的。

  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教育家。西周时,学在官府,享受教育是贵族世袭特权之一。孔子成功地开办了私学,把教育从官方贵族推向了民间,教授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科。孔子办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四方学子不论贫富贵贱,纷纷前来求学。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身通六艺),更有孔门十哲。其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就是出身寒门。“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子路、曾参都是来自下层。“学而优则仕”儒家热衷政治,但绝不是贪恋权力,追求享乐。他们入仕是为解救社会,实现其仁爱德政的理想。孔子为其漂泊一生,艰难困苦仍不改变初衷,。在这位圣人的眼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在办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对当下仍有十分深远的指导作用。“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授课方式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侍坐》篇,是《论语》篇幅最长的一则,孔子和四个弟子展开了关于志向的讨论,先是老师提出问题,弟子们畅所欲言,然后老师作简要的总结,通过几个人的言谈、神态、动作成功的刻画了孔子的形象,逼真而传神。是孔子教学的一次完整记录。孔子的谦谦君子,亲切自然,循循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弟子们的.各抒己见,无拘无束,甚至还有鼓瑟的弟子曾皙。这是个多么宽松和谐令人向往的学习氛围呀。孔子在《论语》中反映的教育思想和至理名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作为举世敬仰留芳千古的文化圣人是当之无愧的。

  重视关于人的德性,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的伦理思想体系,“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孔子特别高扬“仁”字,这个字在《论语》中大概出现了100多次。克己复礼,孝悌为本,为人由己,注重个人修养。而孔子本身就具备仁者情怀,凸现了敬天重民的民本进步思想。这和《春秋》是一脉相承的。马棚失火,孔子不问马,而问“伤人乎”?开始关注人的地位价值问题。这较之奴隶时代,匹马束丝即可换取5个奴隶是进步多了。孔子极力主张君王要实行仁政德治,和为贵,提倡国君要有民本思想,坚持中庸忠恕之道,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怒斥苛政猛于虎。《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仁、爱、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就是安身立命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立身立言,躬行实践,最有名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是孔子的一个最可贵的品格。

  孔子高高大大,据说是1.9米以上的长人。形容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从《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常人喜怒哀乐的孔子。如孔子是个十分喜好音乐,精通音律的大家。在周游齐国时虽然未得到齐景公的重用,齐的政治礼制也令孔子失望。但有幸听到了齐太师弹奏的舜时的音乐,醉心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孔子在卫国,在卫灵公的风流夫人南子的一再邀请下拜访了南子后,直率的弟子子路不高兴,甩脸色给孔子看,孔子有口说不清,急忙发誓赌咒:如果做了不正经的事,天厌之!天厌之!对于厌恶之人和事,孔子也会骂人,甚至是打人。有个叫原壤的老头,小时母亲办丧时不悲痛,甚至还唱歌。老了不改恶习,不懂礼,孔子见到他时,坐没坐像,腿伸的很远,孔子厌恶极了,不但骂了他,甚至还用拐杖敲他的小腿。晚年他的最好学生颜渊和唯一的儿子孔鲤因病故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大哭“天丧予!天丧予”。学生伯牛大概得了传染病,孔子在窗外,紧紧拉着他的手,口中念念不舍……从《论语》的记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是板着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只会说教,离我们很远的圣人。而是亲切自然,甚至是风趣幽默,具备普通人嬉笑怒骂的真性情,走下神坛的真实孔子。他那超常的智慧,完美的品德,慈祥和蔼的仪态……,在《论语》中俯拾皆是。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说“我读了孔子的遗书,可以想见的到他为人的伟大。……唯有孔子,他是布衣,传了十余世,学者都崇仰他。……凡是研讨六经的人,都依孔子的话为最高的衡量标准,真可算是至圣了。”在联合国三楼会议室就有用英语翻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纵观历史,对孔子的褒贬不一。但是《论语》对后世的强大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成语和格言。我们普通人当从古代先哲中汲取积极有用的精神财富,提升个人的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做一个有益于和谐社会的践行者。

读书笔记《论语》9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的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良、恭、俭、让。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我想,这大概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真心对待他人。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是孔子赞美颜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快乐,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知,悄无声息的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这些担心都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紧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还教会我一项道理,人必须学会多种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要对专业要精通,对其他领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一切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都会经常发生,只有将功名利禄看淡看开,才能“事去而心随空”

  《论语》,一本包含了道理的圣贤之书。

读书笔记《论语》10

  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书里的内容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是那么芳香令人陶醉!书中的内容看上去好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

  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哲理,我最喜欢的有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你被别人误会了,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在《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引发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流走的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一种时光悄悄流走的感慨,一种人生目标要在奋斗中实现的理想,在这一声叹息中表现了出来。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普通而又最宝贵、容易被忘记而又最让人后悔的事的东西。还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我们也许不能让时间停留或者延长,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

  《论语》是孔子一生的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处事。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读书笔记《论语》11

  读了《论语》,儒家思想让我倍受感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我刚读时就能领悟其中的含义: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书上记载:有一次,孔子在东游途中,被一位小孩拦住了去路。孔子从车中探出头来,问这位小孩的姓名,并告诉他自己的身份。小孩听到后便得知他就是那博学的人——孔子。问道:“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听后大惊,羞愧得摇摇头。小孩洋洋得意起来:“告诉你吧,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荐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孔子听后不得不佩服,连忙下车行礼,对小孩说:“知识是无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一个人不论学问有多高,都要谦虚,知识是无止境的,世界上哪儿都是一种学问,千万不可因为对方阅历浅而嫌弃。因为孔子谦虚好学,所以他的学问不断增大,尊敬他的人越来越多。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话充分地表达了孔子好学、知趣与豁达大度的胸怀。对于我们来说,光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足够让我们去刻苦学习。孔子的品德一直处于世人所说的“最高境界”,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父母几谏”可谓是个经典,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我们何尝做到?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大大咧咧地喊叫父母这您们做错了。这不仅损害了和父母的关系,还会使家庭氛围紧张。我觉得这是孝敬父母的常规知识。

  还有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易懂,意思是: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当今社会,“孝”的本义是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每个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过上繁荣的生活,但他们的内心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年迈的.父亲与女儿的对话,父亲都说在家乡过得很不错,不用女儿回家陪他,其实,他的双腿已经不灵便了,他的老伴患了重病,医药费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而女儿却浑然不知。这则广告看哭了多少人。陪伴,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人都会逝去,但是人的一生不在于活的时间是否长久,而是在于这活的时间里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让自己后悔。做一个道德的人,展放出人生的生命力,让自己活出精彩,活出价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书笔记《论语》1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经典,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中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书籍是文化的记载,在我看来,《论语》是最具文人气质的君子品德之书。数千年来,儒家学说一直备受诗人推崇,而孔子也被历代帝王尊为衍圣公,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喜爱《论语》,孔子言简意赅,却蕴含了许多君子品质与精神。

  诚实守信是君子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可以说,信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我们做人可以不通文字,但决不能欺瞒他人,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流满是谎言,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起初有心与你交友,真心对你,而你却谎言相待,到了最后,那人也会鄙夷于你,不屑于你,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若是你待人诚实守信,会有更多人愿交好于你,于人于己皆利。

  谨言慎行是君子之行。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意思是:“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人生在世,若想不留遗憾,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个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这同时也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谦逊好学是君子之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为人若是能够谦逊好学,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学习不仅要从善者为师,还要以不善者为师,以人为鉴,我们应当学习自己不足的',改正自己有错,一切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喜爱《论语》,其中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感慨而发。可以说,《论语》一书便蕴含了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做人,当如孔子口中的“君子之本”,“君子之行”,“君子之风”。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书笔记《论语》13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明《论语》这本儒学中的“圣经”有太多太多的营养等待我们去吸取。

  一翻《论语》我们一定会看到“仁、德、孝、学、礼、和、知”这七个字,它们整部论语的核心,更是整个儒学的核心。可以说儒学的核心是《论语》,而《论语》的核心便是这七个字,我们便要读懂这七个字。

  读懂它们不容易,两千多年来多少名人在思考这个词题到今天也说不清楚,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仁”即爱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包括陌生人。这一点与墨家类似,但是儒学没有一味的爱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那些好人要爱,知错能改的人要爱,唯独犯了大错且不思悔改的`人不能爱。爱人有限度,有底线,所以说人要善待人但不能没有底线。

  “德”即道德,与道家有些相同之处。但道家提倡顺其自然,但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不能顺其自然,只能靠自己。

  “孝”即孝道,孔子在《论语》中的“孝”有一部分涉及了封建思想,但抛弃这些渣滓,乘下的都是精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学”即思学,按照王守仁的话说是“知行合一”。这正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学习秘决的高度概括并提纯。

  “礼”是“克己复礼”,这可以说是孔子被现代人指责的一个地方。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指不能越过的道德底线,“礼”是道德中的法律。

  “和”为和谐,现代社会缺少这个,如同人人心怀“和”便不会铤而走险去犯罪,不会对贪污抱有一丝幻想,不会为了贪欲去侵略他国。

  “知”便是“智”。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变幻莫测,飘乎不定。没有实体,却实实在在在那里。有明,纯洁,可以一眼看穿,但是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这便是智慧。

  这七个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我也只在这海边捡些贝壳暗自窃喜,却可能永远也见识不到这辽阔的大海。

读书笔记《论语》14

  《论语》的编辑者不止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论语》成功描写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让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十分守礼节,连颜回死后,他都还守着礼节,不肯把车子卖掉,可见孔子多么深明大义啊!

  《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

  让我们慢慢的开始背《经典》,从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从世代相传的经典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丰富自己的人生!

读书笔记《论语》15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这是南怀瑾老师讲解《论语》的书,南老谦虚地称为《别裁》,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论语》,如: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

  后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

  南老师娓娓道来,用平直易懂的语言,亲切地述说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于挑战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权威,重新诠释被误解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我去解读儒家真正的意义。读来不枯燥,不是老学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释一句,那样肯定会打嗑睡的。

  《论语》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后连贯,不可分割。都在说明一样东西: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

  南老师以自己半生修习佛法的经验,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儒家思想的“仁”,也说了宋代理学家盗用佛、道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学说,最后又打击佛道的不应该,让人心中一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原来不仅仅是学习,而是“学问”,这个学问不是通常的知识,是做人做事的修,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部论语,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是南老师的观点,让人信服。

  书中这样被先儒们误读的词还很多,“里”、“命”……

  儒学能够流传几千年,孔子能够尊为圣人,听了南老师解读才觉得原来他是名至实归的,原来这位圣人竟如此地被冤枉过。看来一种学说或思想流传久了也有流弊,后人总是以自己的认为来解释前圣先贤,传统文化离我们竟渐行渐远。

【读书笔记《论语》】相关文章:

论语读书笔记10-06

《论语》读书笔记08-25

论语读书笔记11-29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03-26

论语读书笔记15篇03-22

《论语》教学反思08-11

《论语》教学设计05-05

《论语》教学设计(通用21篇)10-18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