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有时候,我真想像余秋雨先生一样,纵横华夏大地,遍访名山大川去寻访文化,求索人生,让思绪在一个个历史的烙印前飞越浩浩广宇,俯视芸芸众生。可现在的我只能“泛舟题海上,枯坐书斋中”,即然如此,我就只能让我的心跟着余秋雨先生,一起进行一次“文化苦旅”,一起边走、边看、边思索.......
漂泊远方
人为什么要漂泊?
为谋生吗?这是肯定有的,不然历史不会留下那一串摄人心魄的词语: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但,漂泊仅仅为了谋生吗?
突然想到了李白,这位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生都在漂泊,以至现在的学者对于他的籍贯都还存有争议。李白可称得上是才气纵横,笔尖一点,即成浩浩太平正气;绣口一吐,便是煌煌盛唐雄风,以他之才,仕于台阁,作玄宗的御用文人,不只可御手调羹,美人呵笔,还可以文章传世,百代流芳,可他偏偏要去漂泊,偏偏要把那酒气与墨香,流泻在整个神州大地。
也许,李白不需要理由,他只是在用最质朴、最原始的方式把生命荡涤干净。李白是真正的漂泊者,对他来说,“醉过之处,皆非他乡。”远离故乡又能怎样,有酒、有诗、有月,足矣!
真正的漂泊不需要理由,如果非要加一个的话,那就是生命!化生命为一场伟大的漂泊,在这漂泊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在这漂泊中把生命荡涤得如同水晶般明彻,让生命绽放出惊世亥俗的瑰丽。
我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漂泊者,任猎猎西风撕扯着我的衣角。而我,则义无返顾地走向远方。
千年.百年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我们曾骄傲地振臂高呼:“人创造了历史!”可当历史的滚滚洪流在我们面前奔涌而过时,我们会发现,自已是这样渺小,小得仿佛寄于天地的一只蜉蝣,渺于苍海的一粒粟米。
我们是伟大的吗?如果是,那么那些曾经叱咤过,呼号过,自以为把握住了历史方向的人,为什么最终都化为尘土,被来自历史深处的风吹得一干二净?
我们是渺小的吗?如果是,那么这尘一般渺小的生命又何以造就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之于历史,到底是什么?
人生之长,百年而终,比之千年的历史,确实可谓“白驹过隙”,百年的人生,再怎么瑰丽奇特,又怎能造就这漫漫千载人类文明史呢?
应该说,人类是智慧的。因为人类懂得传承(这也是人类“伟大”的原因吧。)人类很清楚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但不能丢,还要去发扬。于是仿佛一场接力赛,一个个由血缘连接起来的`民族,从各自的祖先那里接过锤子和凿子,毕其一生去雕凿、修补,终于雕成了泱泱千年的人类文明。
我们应该敬畏历史,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写下的。但敬畏的同时,不要弯曲我们绷直的双膝,因为历史,我们也要写下去。
传承文化
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会是个什么样子。
前不久,我刚刚读完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老实说,这本书有些难懂,其格调也略显沉重,不过,我在读完后突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居然是这么广袤与深邃,我仿佛触碰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虬脉纵横的皮肤,那种苍健的感觉,使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作一回中国人,值了。可当敦煌、白莲洞、青云谱、柳候祠、天一阁.......一个个千年的意像在我心头闪过时,我又浮起了另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让我浑身冰凉。
我们究竟还保有多少传统文化?有人说,这个问题太刻薄了,可如果我们连这个问题都答不上来,那么我们对自已的文化是否太刻薄了,中华民族曾用同化力极强的文化征服了无数快马弯刀打天下的民族,但现在,我们却在用冷漠摧残这种伟大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好比行尸走肉,内核已被掏空,只剩一副皮囊,如果中华民族到了这个地步,呜呼!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坐公交车回家,各商店门口都竖立着高大的圣诞树,心里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知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读者常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深思便会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这无非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
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读者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估计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奇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浅者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大自然雕琢出来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中华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般的自在,难怪万年来,许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此隐居起来,但荒山结庐有生活中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着就会带着他们的文学修养到此地隐居起来,借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场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到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初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抱有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太狭隘了,逼得他们仅有隐居或者死,与其这样让自我的雄心壮志损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
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所以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疑问来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的走向床前,流动的车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那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当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华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们不得不因历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旧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千年前的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之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运往国外,多年后的今日,那神秘而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绚丽,而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生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华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这场说走就走的苦旅,异常艰辛,却能让人感触那么深刻,这文化之旅,还是苦啊!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这一点,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点点加深。当然,由于我才识浅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谈谈这中国之旅。
中国,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出生地,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以及文化,同时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无情毁灭后像野草一样顽强。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富强民族。
而余秋雨先生这次中国之旅让我感触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国原先的封闭,自我埋头耕种,自给自足,对于外面的世界,连看的兴趣都没有。用稳定、保守、统一、集政的方式来维持下去。虽然中国的缺点很多,可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用十分资本的手段来侵犯安静的中国。
作者像古代的诗人一样,行走在山河之间,那么作者笔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让我有了新的体会。
万里长城,守护了千千万万子民,都江堰,工程虽小,只是一个水利工程,但也能够成为一个长城的后辈。它保住了一个天府之国——四川。
这都江堰是尤为震撼,文中有写道“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有根据筑坝者指令来一番调整”。而这归功于遥远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实上,确实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仅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谁不明白,敦煌莫高窟,中国的又一大财宝,佛教从印度带来和希腊的礼貌包罗在里面,那里所蕴含的,是两个大礼貌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连历史上,最残忍的暴君,都愿意为莫高窟做一点好事,可是这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去看看。
时间说起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王道士在一处洞窟的墙壁是空的,也许还会有洞穴,和一个姓杨的人挖开一看,果然是惊喜,一个满满的藏经洞!可惜我们的王道士,不明白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的学问,无数位为此耗尽终生的才华横溢的学者,只可惜,他不明白。
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样重要,可惜,因为那次,就再也无法解读了。
匈牙利的一位学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卖国贼蒋孝琬,和王圆篆谈判,从一开始几部经书到最终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个大箱子,三匹马才能拉动。果然,最终王圆箓还是没有抗拒那一点马蹄银的诱惑。唉,就如诗人李晓桦的诗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一个世纪!”对于斯坦因这样的学者,我何尝不硬一些呢?今日,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学者不再引人关注永远阒寂无人,反倒是王圆箓的那个道士塔,却天天游人如潮,可是谁也没有投来尊重的目光。
转眼间又来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群美国学者宣称,因为白俄罗斯士兵的破坏,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学溶剂把墙上的壁画粘到纱布上带回美国,欲望的强烈促使他们又一次来,居然这次还要在莫高窟大动手脚。那里,我们不得不感激一位叫做陈万里的翻译,虽然是美国雇来的翻译,却心中有国,在来的第二天,骗那些人身体不适,其实就是告诉那些村民美国人要破坏。至此,我们要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国学术之悲痛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圣,就连最有权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个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历史一样,一批一批的工艺家,在那里雕刻出只属于自我朝代的风彩,看着看着,一批批历史就如仙女一般飞到面前。它记录着我们历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欢,长久凝视,百般叮咛。
苦旅并未结束,我们的苦旅也即将开始,看着前人正确或者错误的一举,我们沉思,或者说,不得不陷入沉思……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蝴蝶的标致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标致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就义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气力,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潦攀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气力,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苦楚,然而默然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气力。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爱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抉择胜利的地方!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闲暇时间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在这物欲横流、焦躁不安的大社会里,读一本好书静中求定,,给心灵来一次洗礼,给心情来一份平静,给人生来一份思考。《文化苦旅》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爱余秋雨,爱极了他的《文化苦旅》,爱极了他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抒发自我情感,爱极了他用文字带领我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身临其境,你知道,对于我这个爱旅游的人来说是多棒的礼物,还有那美得无可挑剔的文字,连标点符号都是另类的美景。
书打开,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人,他就像是我的导游。渐渐,我情不自禁的加入到了旅行的队伍,又仿佛整个旅行中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天南地北、天高海阔……导游的影子,摸不着,看不到,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莫高窟,这个让人既怜爱又惋惜的地方。这里的雕塑用现在的词来形容“会呼吸的壁石”再合适不过了,它都有脉搏和呼吸,带着少女般的腼腆和娇嗔。“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如此生气,如此鲜活,又如此惋惜,如此让人揪心。恨透了那个中国历史的罪人,那个无知愚昧的王圆箓,那个让中国文化损坏、流失的历史罪人,他可知道他的行为让这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来到了阳关,这是文人墨客钟爱的圣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成为大家神往的地方,无需任何修饰、任何夸大,这就是文字的`独特魅力。它能到你心坎,带你到未知的地方还让你沉浸其中。在我看来不管是滴官逐臣、废墟还是荒原,纵使痕迹消散,也钟是文化长流中靓丽的风景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美谈也永不会相忘于江湖。其实人生何尝不就是一道道废墟组成,人这一生不都是由昨天的废墟累积而成的,没有昨天哪来的今天、明天?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的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他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它,就是都江堰”。像极了我们的母亲,包容,低调,无私奉献,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都江堰就是母亲的化身,因为有个都江堰,才有了千里平川,才有了天府之国 。都江堰之于母亲再合适不过了。
如此多文化的美丽多愁在书中铺展开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灵魂震撼、精神洗礼、心灵升华,在心底荡漾开来。虽然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可能只是一点点的表面,但我分明听到了中国文化坚实的脚步声在跋涉、在旅行……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的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的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们,只好让强大的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的心。
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但它带来的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的,惟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阴霾,眼睁睁看着愚钝的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的一刹那惊诧瞪大的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的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的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的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的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的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的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的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的价值,让他知道了他所作所为的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做了更大的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这次的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文化苦旅之历史观《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他的笔触时而奔放,时而灵动,有时像大江奔腾,洋洋洒洒,荡气回肠;有时像小溪宛然,曲径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气势磅礴,凛然睥睨天地,有时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游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遥九地而地堑缚我不得”;而有时却又好像在苦苦地寻觅,为中国的文化,历史寻觅一条出路,一条重获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却是他那不羁的文思,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让人不禁叹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令人扼腕,往往在读他的散文时总能体味到原来不曾想到的东西……真正的历史是沉默而寂静的,它无言,用沉默傲视人间,傲视人间的斗转星移,王朝更迭。
它任凭人们在他身上居心叵测的涂抹着,不屑与何人争辩。“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它沉默不是因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无数的霸业,再强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过昙花一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项羽能怎样,羽扇纶巾的周瑜能怎样,立马橫刀的张飞又能怎样,历史的一个转身就让他们灰飞烟灭,终成一抔黄土。只有历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间,穿越了时间,创立下独属于它的基业。可不幸的是,每当翻开厚厚的历史书,总会被荡起的浓浓灰尘迷住了双眼。小时,曾相信历史,相信史官笔下那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人物,后来才渐渐懂得,所谓历史不过是人之历史,变成了一些人为了取悦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场场,涤荡着对与错、善与恶的史实也只是阴谋家的说辞。在历史之流中,永没有善恶,存在的只是解释。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删改中扭曲了原来的模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梗概。善恶、对错有时并非由什么定义,而区别它们的往往却是胜败强弱。
一切正如尼采所言“历史没有正义,只有利益”,在无穷的利益的驱使下,历史也沦落成为了工具。追溯过去,不知有多少人在历史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他们被历史所遗忘,被历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们功过是非的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若他们地下有知,会不会发出一声长叹,叹息这民族的哀魂。我无力扭转历史的沧桑,更无能评判一个民族的优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却又匆匆流逝于涛涛的历史洪流之中。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笔涂划的文字,哪怕能镌刻山河,能雕镂人心,却又怎能羁绊住历史的脚步,它放肆奔腾,横无际涯,一纸丹书又怎能成为它的囚笼;我相信,总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让世人重新去评判它,还它一坦荡荡的模样。月到风来——读《文化苦旅》有感江南,如诗的画,如画的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粉墙黛瓦深巷幽弄,琴声酒香古月悠扬。四方青砖,一弯清流,环抱出那个晶莹的你。几千年来,小溪将宋埠元桥、明砖清瓦带到了这如梦般的你的身旁。忘不了那坐在家门口编竹篾的阿公;忘不了那呷茶谈天的阿婆,还有那屋里煮着的老汤,屋外晒着的藕粉?? 江南,那也是一片曾被迷雾笼罩的天空。“假如我是秦淮歌女手中的琵琶,就情愿在纸醉金迷的世界中破碎。只要我这裂帛的一碎,能够惊醒能歌善舞的商女,莫再演那亡国之痛的《后庭》遗曲,只要能够震醒那沉醉于歌舞升平烟花柳巷的王子公孙。甚至,这破碎的声响能化作一曲悲歌,飞过秦淮歌畔,去劝告声色犬马中的世人,艳曲未终,亡国日近啊!”江南,让一个王朝的痛苦回首。那双幽怨的眼,凝视着一个世界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月下,秦淮河,一片桨声灯影;姑苏城,三分旧怨凄情??
然而,江南注定是一段苦旅。苦,却并不因为这里过往的阴晴圆缺,聚散离合,不为那秦淮艳曲,不为那洞庭渔歌。苦,是因为无数长梦的乍醒和多少慨叹的顿生。从春江月夜到烟雨楼台,那长亭、兰舟、断桥、长堤,无不引人情思,动人心魄。而今安在哉?不在么?那夕照下,还剩一树柳弯腰;那春雨里,还掩一座石板桥。还在么?那才子佳人,固已远去;晚风清韵,却也无存。一边是舞榭歌台,一边是雨打风吹,道出的不是时光变迁催人老,确是江南的缺席。有景无风,有物无韵,这便是失约的江南。那唐风宋韵沉默着,明歌清曲黯然着,静观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 总觉得不该是这样,只要我们能用真心去呵护江南,似应可以渠清如初,风物似昨。可江南偏偏成为一段苦旅。在古风与新貌间,在文化与金钱间,在风韵与价值间,有过,并也正在进行着无形的斗争,等待人们的抉择。我便看到了这段苦旅,人们一样都不想放弃,物质与精神不分轻重,一条岔路引人思索。在难以抉择中双管齐下,在举棋不定间渐行渐远。于是,古迹在,利益也在;于是,风韵不在,兴致也不在。我或可说,而今的江南徒有其形,灵魂却无所寄托了。苦旅中,楼台间烟尘滚滚,西湖边喧闹震天。一切都还在,又似乎都不在,只有旅人在梦醒后,在人流中,如中了流失的鸟一样飘摇不定,踽踽独行。我知道,黄梅曲调遮不住商业大潮的滚滚涛声,这是一个别样的时代。但我很可惜这样的`江南,在飘摇间两手空空,茕茕孑立。没有选择,也没有放弃,这样的旅程看似完美,却注定有苦难等在尽头,我不愿走,也不愿江南走这样的路。如果可以,我愿换回旧日江南,如果不可以,我情愿她在新时代的洗礼中浴火重生,也不想见他亦古亦今,让人为难。我院人们用真心虔诚选择,即使那分岔的路百般诱人,也比有一条值得独求。不爱苦旅,我只想要真的江南。因为我知道,最可贵的是心灵的回归,最真实的是灵魂的召唤。不贪恋陌路风景,怀着真心从残缺走向美好,从暮色到黎明。舟行水尽,自有月到风来。文化苦旅读后感我相信作者在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必然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而是怀着沉重的情感。文化和历史的探求,总是有着不太为人知的沉痛与伤感。在我读这本书时,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道士塔,我想讲的不仅仅是中国封建末年文人文化人格的落寞,那个屈辱、凄惨、苍凉的年代,血液正从这个古老的国度庞大的身躯滴下来。这便是历史的悲凉,谁都改变不了这伤痛的结果,可同时又要痴心的研究。历史的学者一般都是老人,一个再怎么健壮的青年,在这痴心的痛苦中也会迅速老去。相比之下莫高窟和阳关雪则展示了一种美,把那种悲壮与柔情完美的结合起来。莫高窟不仅拥有美的外表,她是“一种感召”,她把几千年来的艺术家灵动的生命力以一种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她是具有生命的美。千年来,她以豪放姿态为一代代的艺术家提供灵感,同时又把艺术家的灵感记录下来,生生不息。阳关雪展现的则是一种死寂,这是一个古战场,朔风下,埋藏着千万将士的头颅。当夕阳染红了纯白的雪,我不知道那是对已故将士的柔情,还是漠北特有的悲壮,或许都有吧。相比于西北边塞,南方则有的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美。
南方的那些名山名水,大都都是那些超尘脱俗的隐逸者地家园。就拿庐山来说吧,李白、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等等都曾来此,他们的交流好像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在这个隐逸的圣地,畅饮酒,豪挥墨。至于西湖,这不仅是一个文人雅士雅集的地方,有了苏堤和白堤,便为文人们更添了另一重形象,文人不仅会喝酒赋诗,也有一种经世济民的情怀,这苏堤和白堤,完全是为了百姓而修建的。苏堤也是一种美,那是一个“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苏东坡”的特有的美,他胸怀天下、淡泊从容,解除这一方的百姓的疾苦,为百姓所纪念也是情理之中的。废墟,看起来在现实中并没有意义,然而,它的意义却只存在于废墟。我相信废墟的存在必定有它的的意义,废墟是进化长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连接着过去,指向未来。他是开始之前的开始,是结束之后的结束。他是一切重生的源泉。废墟代表着悲壮,代表着离别与死亡,这与人生一样,有了生离死别,有了种种的人生悲剧,于是诞生了不懈的拼搏、坚韧的生存,于此人生才显现出其真正的美丽,人生的美,不会是一种柔美,而是一种壮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
人的生命力不会在平和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相信,只有在严峻的生命考验下,生命的美丽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自然,不仅赋予了人类生命,同时也在不断地毁灭生命,因为只有不断地生命挑战,才能孕育出一个真正的生命,才能使生命的价值体现。文化的灵魂和人生的秘谛其实是同样的,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无数的先人对人生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同时将其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文明成果,它其实是先人思想的载体和传承者,以其特有的面貌,在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下,在后人的面前展示出其斑驳陆离的面貌,以特有的形式向后人诉说先人的思考。文化苦旅,又何尝不是对心灵探秘的苦旅呢?让我们在文化中慢慢的行走,在先人智慧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阅读《文化苦旅》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印迹,这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奔泻而出。然而,一点点、一点点地品味这山、这水、这人,那深沉的沧桑也演化成长长幽幽的叹息!文化是一种内涵、一种深度,有时也是悲剧的见证。
《酒公墓》记述了张先生一生的无奈叹息:身为状元的后代,留学归来的学者,本有一个不错的'教员职位。因故被青帮抓取做了师爷,后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断腿;后来又到一所学校教书,然而乡野学生却不能理解他所说的“爱”,只能无奈离开;从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后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称为“酒公”,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读完文章不禁感叹,可悲啊!在那个时代,一个留学归来的学者,本应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应在社会上大有作为。却被一群对文化人没有丝毫敬重的“青帮”头目抓取做装点门面的工具:他们大概觉得占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但是这种整日打架斗殴、吃喝玩乐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内心?最后张先生用自己身体的残疾挣脱了野蛮。这时我想起了那句俗语“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时张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后来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为读过书的人,他们生活在落后的农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他们不能理解“爱情”怎么可以在带大家面前谈论;他们嘲笑他的出格……张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蛮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选择离开!
张先生寂寞一生,只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只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于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无奈!
联想到本书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飞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里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里只有饲料,没有鲜花!随着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动:愤怒、悲哀、无奈、苦涩……有没有苦涩的泪滴悄悄滑落?
文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那是一种怎样的悲苦!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昏黄的灯光柔和地映在墨绿色的书封上,它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沉稳的颜色,正如这本《文化苦旅》所呈现的内容——深沉、厚重,它带着我踏上这片有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开启一场别样的旅程。
我随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借他独特的观察力,用文化艺术最敏锐的直觉历遍这大好河山,同时也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一种苍老后的年轻,冥思后的放松,行走在陆地、江海,怀着一个个缱绻的梦,探访历史的足迹。
从敦煌到阳关,从四川到苏州,从大漠关山远,到吴侬软语轻。在沙原听驼铃细细,在水乡赏暮雨潇潇。在莫高窟的山脚下独自徘徊,慨叹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行走过苏堤,在雷峰塔废墟旁凝思,叩问那流转的传说。余秋雨先生鄙弃了陈词滥调,以一种细腻的感官享受描绘雄浑壮阔的庐山,他也写飘渺冷艳的西湖,用千钧的笔力谱写出旅程中的悸动走走停停,在山水历史的跋涉间,回忆渗入了笔墨。
文人的裹卷让这山河更加多姿绚丽,它呈现出涌动的生机和魅力,让你因为那诗香的浸染而更能读懂这画境的灵妙,游转其中,仿佛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的喜、人的怒、人的哀、人的乐,它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身影里,我们就在这里思索健全的文化人格,以不断找到文化事业的灵魂支点,怀古伤今,怀古论今,溯本追源,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遗产,文化因为有了历史的解释而更加珍贵,这也警醒了我:当我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游山玩水时,我看到了多少呢?
诚然,以前的我只是用眼睛去观察美景,我的思想,我的灵魂从没参与。但当我随着先生的笔触,真正融入这人文画般的大自然之中,我会体验到灵魂的`震颤,我会动容,会哀思。看吴江凄冷的月,看茫茫的白雪,看那似乎还留有烽火痕迹的断壁残垣,我会对古老的文化产生一种由衷的赞叹,甚至于膜拜,它使我像信徒一样的虔诚,因为我探寻到了它蕴藏的千言万语,那在时间长河缓慢流动里,容易被忽视的最动听的声音。它让我的想象奔突倾涌,情感丰润我的内心,因而再看这奇丽风景时,既有主观上的理性观点,更有渍着艺术想象的激情。
对民族、对生命、对历史、对艺术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一程一程,一页一页,都在诉说着苍凉深邃的文化。文章的深度撼动着我的心,在充满韵味的文字间,我可以读到那异于寻常游记轻快笔调的苍老,因为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艰难跋涉,更是心灵上的强烈冲击,大地默默无语,有悟性的文人却吞吐千年,解放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脚步到了哪里,正确的精神指向就向哪儿打开,大江东去,无法淘尽的千古风流人物跃然纸上,让你在这书页间,任思想肆意驰骋,激发无限的创造力。
这样万里的山河,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这世上活一遭啊!我在这场苦旅里实现自我的价值,寻找一切美的本源,低徊在光荣与伤毁的群山回唱中,让文化在不朽的质感里,永恒地绽放出光辉。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下了华夏的文化。《文化苦旅》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
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估计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奇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我们不得不因历史和那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的莫高窟山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旧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的石壁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化。千年前的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工手中的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中,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之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运往国外,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而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绚丽,而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生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华的标本,一种美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残缺被人无情的转换。
“浅者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大自然雕琢出来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中华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般的自在,难怪万年来,许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此隐居起来,但荒山结庐有生活中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到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收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着就会带着他们的文学修养到此地隐居起来,借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和官场浮沉是文人失意的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到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初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抱有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太狭隘了,逼得他们只有隐居或者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损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沉思,考量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疑问来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的走向床前,流动的车潮和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感受书中的苦。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敦煌,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壮观异常。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让中国人不得不抬头挺胸去诉说。是啊,中国的历史都书写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让人啧啧赞叹呢?
可她这颗明珠也关联了一个令人厌恶的名字——王圆箓,他甚至沦落到做了一个不得不以化缘为生的道士。20世纪初,洞窟里那些精美壁画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动人的体态都因为他的无知蒙上了一层不可磨灭的阴影,洞中成了一片净白,与此同时被净白的更多的是唐宋历史的结晶!
虽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践踏,但在那之后,莫高窟享有极高的地位。
20世纪40年代,中国成立了莫高窟学术研究和保护机构;60年代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的时候开始,莫高窟进入了现代科学保护时期。由此可见,中国就是以怎样的速度向前发展着。现在进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满地尘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两万多尊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更多的是精妙绝伦,内容丰富多彩。藏经洞面积不大,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回首过去,的确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经过去了。拥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创造出更绚烂的光芒。当日本学者听完中国敦煌学的报告会后,用沉重的语气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听到这句话后,那些学者们应该感到无比的欣慰吧!的确,世人见证了中国的成功。
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第一名宇航员杨利伟飞上太空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翟志刚等三名宇航员上天也只过了五年。现在,我国正在筹备火星探测器的发射,可见中国飞黄腾达之迅速。
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22时08分,一个令中国振奋的消息——申奥成功瞬时间传遍了整个中国。中国沸腾了,一片欢呼雀跃的景象。在之后的七年里,中国群众体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断加强,蓬勃开展。在2008年我国举办的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共100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一,这就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消息!
1932年,我国的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还未挺进决赛;1960年,台北选手杨传广夺取十项全能银牌,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奖牌的运动员;1968年,纪政获100米栏铜牌,她就是中国第一位获奥运奖牌的女运动员;1984年,许海峰在男子慢射中获得金牌,这一洗了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想起中国的奥运史,再看看今日中国的成功,足以见得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中国人不是别人口中的“东亚病夫”,而就是一条龙,一条蓬勃发展着的巨龙!
中国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在奥运路上,在艺术路上,在经济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国将会越来越强悍!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采果集》
余秋雨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文化山水”的漂泊旅程。每一次留驻,冲击着他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更加深沉的历史文化、乃至一个华夏民族的文化。在阅读一字一行深沉的文字之时,一幅幅壮阔的景象在脑海中呈现,一条历史长河的光速向无限远处延伸。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伫立于古代先辈之旁,苍苍茫茫的大地之上,感受到了无数的失落、无奈、豪情、奔放……
我曾登上泰山,于泰山之巅,一览群山之渺小,天地间的浩渺、大自然的神功一一尽收眼底。我惊讶、感叹,闭上双目,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一人,心灵被完全冲刷得一尘不染。但是,这种感觉仅仅停留在大自然山水景致上,是肤浅的,表面的。
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笔下,山水不仅仅是单纯的大自然造物,而是承载着一代代文人、学者的豪情壮志、萎靡柔弱……承载着一代代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山水”。
我仿佛在文字间看到了目光呆滞的王圆箓,他手持少许钱币目送外国学者远去,不时露出虔诚的微笑。我恨他!这句话说得很无力。对于他而言,他甚至不解地一脸疑惑面对外人的唾骂。深想一层,恨他什么?恨他只为让自己生活过得好一点而把一堆堆文物交到外国学者手上?这难免是可笑的。可笑的是,他,根本没有足够的伟大承载起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哀。他,渺小得像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滴,不,污水滴!倘若,历史上没有王圆箓这个道士,还会有千千万万个“他”,终究,他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穿越时空,到了莫高窟,跟着作者的脚步,我仿佛走过了横跨千年的历史,仿佛看到了北魏强悍与苦难的汇合,隋代轻松与欢畅,盛唐之世的雄风与繁华,五代的温煦和沉着……莫高窟中的壁画,用线条、颜色的变幻为后人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一切强权与斗争,一切繁盛与衰落,在这里,都深深地充斥着你的视觉与灵魂。
余秋雨的文字,让我对都江堰有了另一种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而且承载着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它的历史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的精神一代代永不消散地传下去。
山水大自然背后的文化,在余秋雨笔下用深沉的文字,一字一句刻入读者的心底。我真切的感受到山水、文化、作者的灵魂。在惨白的历史下,山水负载多一份凝重,引导着我,从更深的角度了解它。山水不仅仅是景致,而是历史的承载体,文化的承载体。至此,我萌生了一个想法:一个人,背着包,开启一个人的旅程,去感受这片华夏大地中的文化山水……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文化苦旅》
从风卷黄沙,大漠孤烟的黄河之源,余秋雨为我们讲述了《道士塔》塔下的秘密与哀怨,为我们构架了《莫高窟》断壁残垣,带我们欣赏了《阳关雪》。再到水秀江南,温婉柔美的烟雨之乡,余秋雨带我们游览了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的《白发苏州》、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以南国特有的柔肠百转为背景,把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
从《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表现人与文化相知相伴的历程,再到《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于细微之处,用通俗之法,揭示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作者用笔丈量中国的文化大地,用脚走在深邃苍凉的历史路上。
读《文化苦旅》,恰似翻开了中国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的,不止是山川、河流,更承载着厚重渊博的文化之情。
走进书中,深觉这趟巡视华夏的“旅途”,不是高唱欢歌的`赞颂,所以它不甜,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是一种苦涩的味道,每一座城池,宫殿,庙宇……,在它们背后有着刺痛人心的故事,那是身的“苦旅”,更是心的。
它逼迫着我们正视,正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逼使我们不得不在历史的牵引下,走向前去,终于我们看到了荒漠。黄沙卷不平那道道沟壑,曾经,那有着艳光四色,盛开在石壁上的古画,静静地看守敦煌千年的变迁。当“土匪”的第一刀划下,它便连同由它守护的卷卷佛经,死在了遥远大洋彼岸,他人的玻璃罩中。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那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云的江南;那是一阵杜鹃啼可以急红一城杜鹃花的江南;那是一阵风起可以哄开一个季节的柳絮的江南。江南是水做的,它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它的人也一如水一般,温婉细腻,秀美轻灵,那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它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与顽强的性情,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英豪之气,正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余秋雨从西北领我们走到了江南,他教我们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合上书卷,道士塔,莫高窟,阳关寄托着他悠远的凭吊;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浓重的感喟;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涵着他深沉的思考。贞节牌坊令人感慨,,贵池傩事令人反思。余秋雨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感受文化历史的兴衰,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又有对文化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我们不由自主向外望去,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正呼唤我们去倾听,去感知。让我们读过书后,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沉重而苦苦的步伐,缓慢的行走在上面,只有理解,认识了过去,才能谈及未来。
【荐】《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古朴的字体,灰绿色的封面,给人一种简约却又极富文化内涵之感,第一眼看到这本书便是这种感觉。可看完本书后给我的感觉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
书中的大多篇目以游记为主,当然也有些人物的部分。如写著名作家巴金,艺术家谢晋,作者的母亲等。
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写山西的一篇。作者给写山西这一篇目的题目为《抱愧山西》,由此可见作者对山西这一文化底蕴颇深之地的赞美。余秋雨的文字总是能从细微之处可能出大学问,在写山西的晋商文化时,追朔历史,从商人的一举一动看出晋商的不易,从轻快的诗歌中到处兄妹离别是的不舍,从古书记载中悟出山西人致富的艰难。可如今山西却成为了一个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的省,这与余秋雨的文字所描述的样子大相径庭。
仅仅是这一点就将自己的民族意识唤醒,产生的沉重与悲哀之情可想而知。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时,却无不隐含这这样一种情感。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书中的文字看似冷酷,却处处包含温情。每一点都可以引发国人的思考,对于我,一个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五千年来,中国所受的种种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而我们能做的则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同时,看完此书,也又重新定义了我对旅行的看法——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纯粹的看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
将中华文化铭记心中,在旅行多去感受文化的力量,这是我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
以本书作者余秋雨的一句话结尾: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3-2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2-10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篇02-0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1-18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5篇04-1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6-13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6-14
文化苦旅读后感11-29
《文化苦旅》读后感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