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山河故人》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河故人》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河故人》观后感1
穿着红衣服的沈涛从张晋生的汽车后备箱里发现了一捆炸药,阴郁的张晋生装作满不在乎地说,他要去炸了梁子——也就是他的情敌。沈涛又惊又怕,必须要张晋生放下这个念头,晋生答应了,把炸弹放到了河上的冰窟窿里,牵起长长的引信,交到沈涛的手中。
沈涛默默地把引信点着了,两个人站在河岸上静静等着。
炸弹爆了,响声震天。
沈涛其实能感觉到张晋生的偏执和阴郁,但就应是没料到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是多大的隐患
沈涛以为她亲手排掉了梁子和张晋生之间的一个雷,其实,从她决定要跟晋生好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亲手点燃了埋在自己生活里的那枚炸弹的引信。
沈涛是爱梁子的,她走向张晋生的每一步也都是充满了疑虑的。她只但是是犯了很多年轻女孩都会犯的迷糊,毕竟好生活就摆在那里,只要自己点点头就随时属于自己了。沈爸爸看得清楚,因此当火车上女儿跟他讲自己选了晋生的时候,老爷子默不作声,一个人端着茶杯在两节车厢接缝的地方站了很久,脸上全是忧心。
沈涛最爱的是梁子,但是不安现状的她选取了在她认为更好的未来
张晋生是很有钱,但是张晋生太阴郁和偏执了,甚至隐隐透着冷酷和残忍,那种性格说不定能帮他在做生意的时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是生活里,这种性格太难相处了。
张晋生总是戴着墨镜,可能也提示着他人格的黑暗面吧
沈爸爸没有干涉女儿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让他忧心不已。沈爸爸是有福气的老人家,因此他寿终正寝的那一刻,身边有几个大和尚,为他念经超度。
之后,沈涛离婚了,张晋生带着他们的孩子到乐去了上海,沈涛也从当年开杂货店的小丫头变成了加油站的老板沈总。离婚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谁也不说,可我固执地认为张晋生必须是那种会打老婆的男生。
再次见到张到乐的时候,沈涛看着眼前这个戴着爱马仕丝巾,打扮得像个ABC,张嘴不是“Mummy”就是“姆妈”的洋气男孩,眼里全是陌生和凄惶。而7岁的到乐更是可怜,他知道面前这个是自己的亲娘,知道自己不就应对她表现出来的亲近有任何的违逆,但是感情上又的确无法毫无芥蒂地接纳。母亲情绪好的时候,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关爱、贴心、照顾;母亲情绪差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老娘是你亲妈”的那种霸道,和崩溃。对于前一种,到乐善解人意地理解,尽可能给出温暖的回应;对于后一种,到乐只能默默走开,或者走不开的时候,默不作声。
爱马仕丝巾的符号好处,象征着孩子和母亲,根本就已经是两个世界
沈涛认为自己跟儿子好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儿子跟自己最亲也是天经地义的,她粗暴地扯下孩子颈上的丝巾,粗暴地一把将孩子推倒跪在外公的灵牌前面,以彰显自己对这孩子的合法主权。她还郑重其事地把自己家里的钥匙给了孩子一把,强调你不止是上海那个家的孩子,也是我这个家的一员。母亲是在发奋弥补母子之间的`隔阂,但是母亲的做法却是一向在给孩子的心头加上重枷。
沈涛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孩子一把,母亲脸上满是天经地义,孩子眼里,只有恐惧和为难
那把钥匙到乐一向挂在胸前,不敢让父亲,也许还有继母看见。之后已经快成年的到乐,心里一向像被一把锁锁住,不敢应对自己,不敢应对父亲,更不敢再回到母亲身边看看。
梁子生病死了,父亲寿终正寝了,儿子去了地球的另一端没有音信。老年的沈涛,一个人牵着一条狗儿,安安静静地生活着,她跟自己和解了,跟生活和解了,她的脸满是安详,满是对世界的善意,甚至感恩。
但是到乐的一生,要挣扎到什么时候呢?
成年以后的到乐,脸上的阴郁跟他的父亲如出一辙
如果当年沈涛没有选取张晋生,如果当年沈涛安于自己的现状,嫁给了小工人梁子,没什么大本事,却心胸坦荡,热情善良的梁子,她的生活会是怎样样呢?
可能梁子就不会出门去外地的煤矿打工,也就不会生肺癌,会一向健健康康地活着,沈涛会跟他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但是一家三口只能窝在梁子家的老房子,过着衣食无忧却也不富不贵的小日子。他们的孩子不会有机会去澳大利亚,可能只能和父辈一样,守在家乡过普通人的日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但是沈涛并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性格,因此如果她嫁给了梁子,也许两个人的日子也是吵吵闹闹,沈涛埋怨梁子没本事,一吵架就会翻出当年大老板张晋生还追求过自己的往事,梁子开始还百般包容,之后也实在难以忍受,于是出轨,离婚,沈涛天天对着自己的孩子咒骂自己当初瞎了眼才会真的嫁给了你爹……
梁子之后娶的媳妇个性满足于跟他在一齐的简单生活,梁子患病以后一向不离不弃,沈涛做得到么……
总之,对于大时代里面的普通人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蝴蝶效应,年轻时候做的很多决定,不止自己的后半生的走向被改写了,很可能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也都被牵扯了。
但是每一个点的人生,只能被决定一次,无法去探寻,当初如果是另一条路的话会怎样。
幸福,也许就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里,对自己的坦然应对,和内心深处的安宁充实。因此,每当我们去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其实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欢喜向前,不能犹疑,不能后悔,怀着一颗欣喜的心,坚信好生活就在前面。
《山河故人》观后感2
以前看过贾樟柯的小武、世界、小山回家、还有三峡好人的一部分。小武是我影响最深的一部,这部电影唤起了我小时候对父辈的记忆,剧中的人物的举止、说话的方式、审美都有他们的影子,女主角在KTV唱歌一段特别的让我感动。山河故人中有一段在迪厅跳舞的场景,老实说我常常听说却从未真正见过,那段很美。看山河故人的时候就想起来如果我所认识的一些人能在荧幕上看看他们自己,那一定很动人。
电影中的场景有巨大的荒诞效果,群山之中精致的飞机场,雾霾下的县城,一片片的基建场面,人显得孤独而寂寞,反差,突兀,没有美感。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之外,都是孤独荒诞的场景,人如蝼蚁,不知为何而生,和现实那般相近。
山河故人,最后的张到乐如果象征着我们的未来,那这未来就如张到乐本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该不该回去找自己的妈妈。就像他所说的那么多年过去了,妈妈还是那个妈妈,还是那个故人吗。这份情怯,没有答案。张到乐恋母,恋的那般理所当然。可是当张到乐亲了他的老师之后,老师回应他,让我感到惊讶。怎么会呢,他不过是需要一个情感的依恋而已,你为什么要回应呢,他是小孩,而你是成人啊。然而,她当然可以爱,但是电影对她的感情还传达的不够那么理所当然吧,或者是我不够了解另一种文化环境的原因。
张晋生,再听听张到乐这名儿。晋生,还有文化的源头,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可是到乐dollar已经赤裸裸的表现出对金钱的崇拜,而竟然没有人对此表现出反对,沈涛没有,沈涛的父亲也没有。如果有,我想电影会呈现出来。文化。电影里哪里还有哪里看出这里是中国吗,拆拆建建,现实的中国是可以看出来,但是文化上已经彻彻底底地,可以看出一种末路般的前途。20xx年,沈涛走出梁子的家时,一伙儿孩子穿着西洋服饰、敲着西洋乐器从巷子走过,她把十五年前那份请帖塞进包里。在十五年前,沈涛还会自己写词来唱一段地方戏,十五年后,已经写不出了。20xx年,五十岁她还在包饺子,还好。她给张到乐包了一个麦穗的饺子,领他去阳明堡姥爷去世的车站,她大概是想让这个说妈咪不喊妈的孩子体验自己所过得生活,记住那份中国人常会露出的寻根情结。
电影最后,她仍旧养着一条狗,那条能活十五年的狗可能早死了,但是对狗,对活物的感情却无法消失。从她开始跳舞那一刻,突然有一瞬我感觉,我好像就一直在等着她跳这段舞,整部电影就是在诠释这一段舞蹈所含的孤独、温情、爱恋、苦楚、不知所以的现实、青春。这样的人怎么会老呢。又该怎么想象她的死亡。是人也,难以忘怀。
梁建军,一拳头的力量含有炸裂感,后来掉在沈涛眼前的飞机也有炸裂感,这是电影中常常展现出来的一种节奏。梁建军,一怒一恨之下,誓不回来,可是肺不好了。如果死了,埋哪儿呢,还得回来。他的妻去找沈总求助,在大狮子下,两人都是侧影,可是两人的身份、处境仍旧被展现出来了。当然,发财了的沈总门前的两只大狮子,与梁建军生活境遇的压力,那股张力,彻底。梁建军,出走并没有像惯常的'故事情节,就此打了翻身仗,发财致富、衣锦还乡。并没有。挖煤的仍旧挖煤。搬砖的仍旧搬砖。他借钱时所想到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当初离开时一起吃肉喝酒的好兄弟。很好,朋友还在。这段十几年后的戏份,不仅交代了乡亲依旧,还牵出老朋友们的现状,续上了再次会面以及后面的情节。梁子很自然地再也见不到远在上海的张晋生。开头张晋生与梁子的诀别那一刻,真,善,也美。
看电影迟到十分钟左右,错过了开头。看电影的状态,是边看偶尔和同伴互相弹幕。植入的苹果品牌、张晋生的口音、故事年代,以及十年后那段科幻片里的电子产品。张译是我们最熟悉的话题。还觉得梁建军的妻子比沈涛好看很多。叶倩文那首歌,后来知道是,珍重,统计出现了三次。看得不严肃,检讨与否,是另一个话题。
我们后来讨论,这电影讲了什么啊。剧情比较弱,人物的性格形象则非常强烈,如果剧情能更戏剧,那大概也会吸收更多的票房,但这不是生活,不是贾樟柯的电影。画面美。时代的印记非常多,这也算是贾樟柯电影一个特点吧。混搭感强、人物结局模糊,留白多,留给观众自己填充,好看。一个时代的巨变,身在其中很难感觉,被呈现出来则极具震撼。
除了人情温暖,如何还能走过这百年孤独呢。在心里起舞吧。
《山河故人》观后感3
喜欢这个故事的叙事,平淡,舒缓,简洁不拖沓,可是该讲的又都讲了;残酷,但足够温存,而且有足够的空间让观众回想和思索。导演好像要表达的是形散神不散,可最后一部分没有处理太好,整体感觉还是有点散,喜欢20xx年之前的叙事。总体讲更喜欢《世界》。
1. 贾樟柯对20xx年的把握不是很好,为什么要把这一段放在未来呢?肯定不是因为对人民币的信心,哈哈。仅仅是因为大尺度姐弟恋的需求吗?虽然这一点是对女性生产力继续解放所带来的必然改变的信心,但仅仅因为这个,整个故事完全没有必要放在未来。如果说是因为叙事的延伸,那起始可以早一点。唯一能解释的就是编剧/导演对自己青年时代的留恋和思索,以及基于此的对未来人心的揣摩。
但如果要展现未来,不仅仅是改变一个地理环境就能展现的,而且即便是换环境,为什么就是墨尔本呢,这里可以是新西兰吗?如果可以,那这20xx年的意义就更低了一层。
在20xx这一段里,几个老戏骨的表演都不太到位,小男孩表演比较张弛有度,显得更出色。就情节来讲,20xx年那一段主要就是在围绕着因为父子矛盾展开,故事相对单一,没有足够张力。
2. 不管是什么毁掉了一个孩子的`一生,这个孩子都是生活悲剧的最集中体现。三个时代,看出中国近二三十年发展的轨迹以及人们面对畸形发展的经济所做的抉择。好像是性格决定命运:涛不张扬,也没有野心,待在山西,最后雪中独舞;梁子倔强,出走,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干活,最后病入膏肓,凄凉返乡;张老板顺势而上,在乱的发展中趁乱作为,但最终也以惨淡人生收场,妻离子散。所以这不是个人能选择的,不是性格决定的,是时代决定的。
梁子看到动物园里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时,想到自己满身活力和奋斗的欲望,却无力挣脱也无力掌控,满身的无奈;小男孩从一开始就没有过自己的选择,不是听妈妈的就是听爸爸的。最后他被困在一个不知道是故土还是异国他乡的地方。想要寻找自己特别珍视的故人,可是又模糊到以为是前世。小男孩的形象未来中国人要面临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无奈,也是贾樟柯选择20xx年的一个原因吧。
故事以舞蹈中的音乐开始,以音乐中的舞蹈结束。仿佛在说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故土这里依然平静。这里的叙事没有《世界》中的失望,更多的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淡然。最后一个人,在空旷的原野跳舞,观众看得伤感,可人物却那么平静,人生起伏都已经不重要了。与之相对应的是装煤卡车那一幕,观众看得屏住呼吸,可旁边的工人们却不急不躁,铲铲土,继续。另一幕是飞机失事之后缓慢开过的货车,涛吓坏了,观众也看得惊呆,可卡车没有停也没有提速,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另外就是父亲的世,观众看得不可思议,一旁的和尚不喜不悲,该念经念经,该超度超度。这或许是贾樟柯认为对生活应有的态度吧,有好有坏。
3. 姐弟恋其实是无意识里对妈妈---故人---的眷恋,可是自己却以为是前世。有意识里能做的就是把钥匙好好保护,时刻不离,这是一种珍惜。对小男孩这个孤独的人而言,唯一的慰藉是有山河故里,可连唯一的故人---自己妈妈---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连母语都忘了,那山那河还能算作故里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梁子的钥匙在,可锁已经被砸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dollar的钥匙在,可锁后面就是故里吗?如果不是,他的故里在哪呢?是墨尔本吗?结合电影标题英语翻译,Mountains may depart.援引自《圣经》,放在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对故土一直的眷恋。这种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在20xx年的时空背景下展现,给20xx年这一段增加了表现空间。
整体看这是贾樟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思索,感觉他想要重新定义“山河故人”,可是又没有定义好,所以20xx年这一段整体上来讲,把握和展现上欠佳。
4. 涛儿在两个男性之间徘徊,后来欢心结婚,就是悲剧的开始。先失了恋人,又失了丈夫,再失了父亲,等发现和儿子距离越来越远又无力挽回时,才意识到最后又失了孩子……唯一能做的是坐个慢一点的火车。面对各种困境,没想过挽回或者改变,或许是性格或许是无力,总之是在诠释着这个人物。这个性格好像是遗传自她的父亲。父亲很早就看出女婿不靠谱,但依着女儿自己的心意,没有横加阻拦,而是转身走了;女儿离婚了,也不逼迫女儿再嫁,或许是不想逼迫或许是觉得自己无力改变。最后父亲安然世,还有僧人超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福气。他是一位在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也是贾樟柯对普通山西百姓的展现,超度是在致敬。
5. 语言。整个电影,有两个画外音,都是女性来说的,说的时候都是普通话,普通话代表着一种普世性,“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或许痛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爱”。而山西方言一则代表一种地域性,小,二则代表一种封闭性,不接受新事物。所以不管张译走到上海还是墨尔本,叫张晋升还是Peter,只要还操一口山西方言,他就没有走出山西。而山西方言和英语的对抗则更加预示着父与子之间不可能沟通或调和的隔膜。
【《山河故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后感暖春观后感03-30
《八佰》观后感05-18
后天观后感06-06
降临观后感06-07
春晚观后感04-30
《铁人》观后感06-17
《孔子》观后感06-08
《法眼》观后感06-10
孝的观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