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7 10:04: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分与合》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教学反思1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

  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分与合》教学反思2

  《2-5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分与合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分与合的操作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分一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分与合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例1时,我先出示4个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将四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分一分,在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并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的分法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吗?然后,引导学生们一起有序的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紧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合成4?在探索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这部分的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并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4的分成,非常注重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试一试”引导学生把前面的活动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探索新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5的分与合。由于学生已经有了4的分与合的经验,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直接将分与合同时进行教学。本环节有一个难点:一种分法的两种的表达。在处理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对比观察“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

  对位置有了一定基础,学生能够观察出问题所在,只是没有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所以在学生说道:“1和4反了”时,我立即告诉学生:“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交换位置”,以此来突破这个难点。 试一试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与汇报交流突破了难点,这样有助有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只有经过自己真正思考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这一环节的处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明确题目中有两个要求:摆一摆、填一填。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再次巩固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操作活动,因为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俗话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 我将想想做做第2题改成了对口令的小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一个教学思路和反思,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勉。

《分与合》教学反思3

  1、 有效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与学习基础。

  学生在学习2、3、4、5的分与合时,初步了解了怎样分,并且掌握了分解与组成的口诀;在学习6和7的分与合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分一分,这样就不容易漏掉,渗透了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在以上这些学习的基础上,8和9的分与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记录,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探究,并记录下来。

  2、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分的过程与方法。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一用学具动手操作就会有些乱,有时还会场面失控。但是还是坚持训练学生用学具操作,学生通过分8根或9根小棒,体会有序分的过程,并初步体会一对一对记录的好处,这是教师语言讲解所不能代替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也逐步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3、 注重多种形式练习巩固,应用练习。

  在探索新知后,学生还不能记忆8、9的分解与组成,通过课堂游戏“对口令”,“找朋友”“摘星星”,“摘桃子”等活动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之后,通过喜洋洋和懒洋洋吃草莓,大头儿子吃糖果等题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游戏、练习,加深了学生对8、9分与合的记忆与理解,并能初步进行实际应用。

《分与合》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辨证的,是对立统一的。10的分与合中,教材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珠子为题材,让学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颗珠子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每种分法得出10的不同组成,并由一种说法联想到另一种说法。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相比,10的分与合提高了教学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彩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魔瓶、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 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构成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是本课的关键,因此巩固阶段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采用凑十儿歌、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戏,改由老师抓,学生猜,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功乐趣,增进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精彩。

《分与合》教学反思5

  《分与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该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等活动中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

  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有以下收获:

  1、《分与合》中主要是对4和5的合成进行教学。对于4和5的分与合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分红花对“4和5的分与合的合理性”进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所以在教学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强调有序思想时,我也是充分地尊重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请学生自己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4和5的分与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自然渗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2、在游戏中练习,寓教于乐。在课堂上,我通过“猜一猜”、“出卡片”等游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玩中学”的乐趣。在课的最后,我没有丢弃我的故事情景,继续利用虎妈妈过生日,请我的学生自己把小礼物(缺了叶片的向日葵)补完整送给虎妈妈,不仅及时巩固了今日所学,而且也使得整堂课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3、及时肯定、及时表扬。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应充分地利用并及时写出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分与合。同时,对于那些动脑筋、发言积极的孩子,也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做到完全放手。4的分与合是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相信有了4的基础,5的分与合对于学生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因此,我多给学生机会,把2、3的机会让给他们,让他们多说多练,淋漓尽致地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色彩。

  然而,我还是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看到孩子们如此高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我能尽我所能,把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继续延续下去!

《分与合》教学反思6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方法的指导,不但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是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课堂学习,没有学习经验,不会学习。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尤为重要,这节课我侧重了这一方面的教学指导,例如:课中怎样和同学合作、怎样把语言说条理等等。

  2、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摆一摆,比一比、做游戏等。不但能让学生灵活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感受的学习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分与合》教学反思7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的分与合是在学生学习了2—9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并熟练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例如:教学一开始创设情境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摸珠子,我来猜剩下几颗珠子,经过这样一猜一摸,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提起,在教学10的分法的有序性时,我在珠子图上画一画、涂一涂,示范、引导给大家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么涂,再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在后面的巩固游戏活动中,也是采用了先引后放的教学策略。

  在学法上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开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让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本组其中一种分法,让小组长汇报小组内同学的每一种分法,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让学生从听众变为主人,由消极接受变为积极发现,给学生创造充分说的环境,让学生在说中理解,说中感悟,品尝成功的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与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节课中动口说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台展示10的某一种分法时,要边摆边说;组长汇报时,要说说组里其他同学的每种摆法分法;学完10的有序分法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说10的每种分法,让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10的分与合,更好的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最后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例如:拍手游戏、开火车、找朋友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与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达到双重升华。

《分与合》教学反思8

  在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改,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现将我个人在教学活动中的所获如下:

  (一)、 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

  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迁移,利用迁移能力学习后边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此,我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并逐渐抽象成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2)操作活动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就是说并非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所谓适量就是说操作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能浅尝辄止,走走过场;所谓适度就是说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分与合》教学反思9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习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再学习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习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习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分与合》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为以后加减法做孕妇。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图片(8个苹果)、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说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苹果(磁性黑板上贴了八个苹果),我要请一个小帮手,把苹果拿走几个,老师不看他拿的,只看剩下的就能很快猜出他拿走了多少个苹果。谁愿意上来当老师的小帮手?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老师猜得对不对。

  老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谁知道其中的秘密?猜猜看。

  学生:老师知道一共有8个苹果,是根据8的分与合推想出来的。

  老师:你们很聪明、猜得对,如果你们学习了8的组成,会比老师猜得还快。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与合(2)。板书

  老师:猜猜8的分与合有几组?我们来分分看看对不对。

  2、动手操作。

  个人探索:你能把这8个苹果图片分成两组吗?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能又快又不漏掉呢?可以边摆边说,摆完后,和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小组合作:组员交流各自的分法。

  全班交流:指名到实物台展示,一个人摆,一个人带着说8的分与合。老师板书

  看到8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左边越来越大,右边越来越小。为什么?移过去的。移补的思想,总数不变。

  你们真会动脑筋。能发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3、巩固练习8的组成

  (1)数学书40页2题,把8个圆片涂成两红颜色。

  (2)8的对口令。

  师:我出2。生:我出6。

  师:2和6合成8。生:6和2合成8。

  师:8可以分成2和6。生:8可以分成6和2。

  4、探索新知

  (1)情境引入:妈妈买了9枝花,请小明插在2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电脑演示

  (2)探究学习。

  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一边做,一边说

  (3)汇报结果。

  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

  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种,这样9的分与合就能只需要记住4个。这样简便。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9999

  18273645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这样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8和5,8和1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他的式子?

  6、练习40页1题那两堆苹果和起来是9?连一连。(教学生处理多于条件4)

  7、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自已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三、活动游戏,巩固应用

  1、对口令

  ⑴师生对:8的`对口令。

  师:我出2。生:我出6。

  师:2和6合成8。生:6和2合成8。

  师:8可以分成2和6。生:8可以分成6和2。

  ⑵同桌对:9的对口令(按顺序,不按顺序。)

  2、填数电脑演示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板书:8、9的分与合)是用什么方法学会8、9的分与合的?

  五、激励评价,猜数游戏

  同学们,你们真行,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8、9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的同桌猜一猜吗,猜对了(先师生猜,再同桌猜)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板书设计:8、9的分解

  9999

  18273645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对于数的组成规律有了一定的基础,应该多一些学生分组练习,由学生总结即可,节约时间还给学生做练习。数字较大个别学生掌握不熟练。

《分与合》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平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习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习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习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习,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与合》教学反思12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来“花瓶分花”,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习“4的分成”,孩子们也学得很好,但是在说“4的合成”时,语言组织上都不够好,说明这个环节,教师设计有缺陷,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学生看着“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说出“4的合成”。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手指游戏,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之间合作学习,迁移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中,孩子们的迁移能力都还不错,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种分成的情况,马上就填写出另一种分成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得不够,他们能迁移,但是不能表达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巩固提高练习,将“3的合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糖帮助孩子们再次理解“合成”的意义,这一补救措施,让孩子们的“合成”意义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学效果而言,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过关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成”的措词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补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数的合成基于数的分成而存在,教师在分成的时候,也许多次从言语上渗透强调,“这是4朵花,我们把它分放在两个花瓶里,所以说4分成几和几”,这样也许学生理解分合的意义会更好。

  (2)按一定顺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一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学生能“翻动”,看到一种想到另一种,这样会更好些,为以后的加减法可以作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按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够好,没有讲够,讲透。还是有好多学生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按一定的顺序是按的什么顺序。

  总之,课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觉要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比如语言的简洁,教学形式怎样更适合低年级的儿童等方面。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分与合》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我是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问学生:对一个人表示热烈欢迎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很快就有学生回答了,可是他的回答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你猜那位学生怎么回答的?他尽然回答,我会把身体坐正。哎!真的不知他怎么想的。通过我的再三引导和手上的动作,学生最终回答出拍手。从而开始了本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猴妈妈带着小猴摘桃子的情景,增添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一分自己的4个手指,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习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习,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在课堂上,学生说的都比较好。总之,这节课整体把握还是可以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本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游戏的设置也较少。

《分与合》教学反思14

  10的分与合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并非如此。第一次在年级中磨课的时侯,我根据学生学习数的分与合的经验,一步一步按照教学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一九班教室顺利地上了一节课。当又接到组长让我在全校数学组上磨课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自己也处于放松状态态,认为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以致于今天在磨课中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次备课不充分,想让学生主动探索10的分与合,但是课堂气氛没有很好的调控到位;

  二、教学设计思路变了,没整合教学课件,导致的不协调;

  三、没有很好地去斟酌教师的课堂过度语言,课堂上灵活度不够;

  总之,今天我自已都感觉很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上好每一节课。

《分与合》教学反思15

  教学5的组成,通过全体学生观察5个玉米摆成1个和4个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个玉米分成2个和3个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上。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从教学内容来看,例题选择的是分玉米棒教学5的分与合,我既用了教材上的例题,但自己选择了更加直观的苹果,学生既熟悉,又方便操作。对孩子来说,5的分与合已经不陌生了,大部分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所以让他们用小棒去分,似乎已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即引导他们有序地归纳为一个总的分合式,我觉得这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应培养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己引导的成分多了一些,原因是:

  1、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分与合就是分开的分合式,已形成定势,不愿再去接受一种新的形式;

  2、怕孩子的归纳能力达不到,没有怎么放手。每学完一个分与合,及时通过游戏地形式加以巩固。在之后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先读题,再审题。在全课总结时,一位孩子的表现让我眼睛一亮,他准确地说出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条不紊。举个例子,看到5可以分成4和1,就应该想到5也可以分成1和4,而在这个时候,前面5分成4和1,可以借助圆片来摆,5也可以分成1和4,就不需要学生摆圆片,这是借助学生的推想,属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度提高了,如果再让学生借助小圆片来摆,有把他拉到了形象思维阶段,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像2和3的分与合,可以尝试让学生看图写出分与合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从教学常规的训练上,说实话,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绝大部分同学已做得不错(也许我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孩子还小,一堂课40分钟能基本坐住已很不容易了。从听课习惯上来讲,我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如倾听,眼睛跟着老师转,等等,当然这需要假以时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但我们班有两个学生,在我讲课时不停地和我抢话说,折腾了半节课。其实在课前我已单独做过他们的思想工作,不知他们是希望表现自己,还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或是已养成的一种坏习惯,这个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一般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都知道上课举手发言,更何况是这样旁若无人地在课堂上随便说话,这值得我去思考,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存在的一些困惑:

  1、一年级孩子大部分数学知识都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上课听课的积极性,是值得我研究的一个话题。

  2、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放手,有时觉得自己把握不住。如摆学具,他们会把学具盒掉地上,让他们整理好学具时间会很长,这样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

  3、有的孩子坐不住,而且会影响别人听课,该如何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分与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08-28

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12-19

《分一分(一)》的教学反思05-16

数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08-08

《一分钟》教学反思10-17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09-26

哦,十分钟教学反思01-31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05-22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