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4 11:39: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比》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有序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突破了难点。这样的设计提供了让学生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明确对称轴条数的不同。首先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对折并发现长方形的对称轴,进而通过对不同折法的观察发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学习画长方形的对称轴。接着让学生尝试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并通过对不同折法和画法的研究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最后通过不同梯度的练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对称轴,要找准画好对称轴,必须明确什么是对称轴,但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让学生从折一折的活动中去发现、理解,有了动手操作的.经验,再让学生探究怎样画长方形的对称轴,这样的程序可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准确理解和掌握对称轴的含义及画法,最后配上动态的课件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但课后我觉得课堂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主要原因是不敢放手,总怕学生对前面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影响新知的接受,因此,前面复习时间较长,因而显得前松后紧,几个重要的练习没有保质保量完成。经过老师们认真细致的评课及自己的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

  ⒈把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各学科间的整合;

  ⒉课件设计合理,运用得当;

  ⒊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体现了练习的多样性;

  ⒋挖掘教材较深,课堂调控地较好;

  ⒌引导学生从折出对称轴到画对称轴过渡自然;

  ⒍注重语言的严密性及细节问题的指导;

  ⒎前面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时间应适当压缩,后面折、画的时间应充分;

  ⒏正方形对称轴画法在课件里的总结语存在不准确的地方;

  ⒐板书的内容应接近本课重点难点内容,并具体些更好。

  ⒑学生自己能总结出来的知识,老师不要去代替,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2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因此,在《0的认识》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课的开始,我通过一个猜硬币的游戏让孩子们去发现“0”,接着通过说0的故事,让他们体验到“0”作为一个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离不开0。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找尺上的“0”,由于0是起点这一意义学生平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安排了百米赛跑和跳远比赛图片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0可以作为起点。接下来通过学生说生活中的0,穿插讲讲0的其它作用。在讲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时,我认为教材所呈现的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起的图画不够直观,于是设计了让学生亲自吃枣子这样一个情境:我准备了3盘枣,分别让学生亲自吃掉1个枣、2个枣、3个枣,列出相应的算式3-1=2、3-2=1、3-3=0,从而导出得数是0的减法,这个环节学生特别感兴趣,既经历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体验了知识的连贯性。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 我大胆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将原本在0的计算教学之前的0的书写提到了计算教学之后,有效的保证了学生学习0的有关计算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的练习部分,注意了层次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轻松运用所学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虽然课前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很多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没处理好的生成问题。

  在教学0表示起点时,我让学生拿出尺子来观察,结果学生拿出尺子来后敲的敲,玩的玩,根本就没理我了。为了不耽误时间,我提了几个问题匆匆结束了这一活动,因而这一环节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我想到对于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每一次活动都要事先交代清楚活动要求再行动,一旦他们动手了就静不下来了,另外光提供活动素材还不行,还应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还有在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0时,我提问的本意是让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数字“0”,而不是列举什么像0,生1的回答脱离了问题,我及时地进行了纠正,但是接下来还是有几个学生起来说足球像0、鸭蛋像0、西瓜像0等等,这说明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上,作为一年级的教师在提问时,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对关键词要进行重点强调。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3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习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4

  一、在活动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要通过各种数的认识协助同学建立数感,课标上每一个学段都有这样的要求。认识比较小的数,容易协助同学建立数感,比如说:100以内的数,终究这些数同学在生活中可以充沛地感知到。而一些比较大的数,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数感的建立就比较困难,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将培养同学的数感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围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感受到大数的存在,并能相应的感受到一些大数的相对数量。

  二:初数1000以内的数

  教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不同数量的种子,都在200粒左右,但每一组的具体数量又不是固定的,使猜一猜活动碰到了不少障碍,引起同学的数数欲望,怎么数呢?有一个一个数地,也有十个十个数地,最多的就是十个十个数地,因为数量比较多,如何处置这些数出来的种子,让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一大难题,处置好了,也就突破了难点。可真理终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上,但比较后,同学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这一真理,即100粒放一杯。

  再数1000以内的数,这一环节是想突破重、难点,但由于有了基础,同学认识10个一百是一千也就易好反掌,同时,这里还渗透着一种数学思想。

  三数1000以内的数

  数数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同学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还要让同学数出一些具体的数来,特别是一些转折点,尤其重要,处置不好,数数这一关可能同学就过不了,如何引出这一内容,假如随意让同学从多少数到多少,同学的数数兴趣可能不太高,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数数接力,可以让同学体会到数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数的认识,培养了同学的数感。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5

  此次于老师来听课,我按照教学进度选择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知识链接教材中《倒数的认识》一课,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为后面单元学习分数除法知识做准备。本节课的内容不多,首先是用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样的几个算式来引出倒数的概念,然后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

  第一大环节:利用课前三分钟的口算练习这一素材,可以按照乘积是否是1进行分组整理,再将乘积是1的一类进行二次分类,分成分数乘法与小数乘法,先从比较直观的分数乘法入手研究因数的特征,继而过渡到小数乘法算式中因数的特征,由发现到猜想再到举例验证,继而得出倒数的概念。

  第二大环节,由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入手?引导学生交流方法,并在练习中巩固求倒数的'方法。

  上完这节课,我的第一感觉是领着孩子绕着知识点走了一遍,用能力的孩子可能真的理解了倒数的意义,而大部分的孩子可能只是学会了求倒数的方法,至于是否真正理解了倒数的意义,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结合着于老师的点评,再回头看我这节课的设计流程,还真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概念上存在偏差

  本节课在研究分数乘法这组算式的特征之后,我引导学生用“颠倒数”这样的一个词来反复描述两个分数的特征,而忽视了乘积是1的这一个大的背景。而如果从“为什么它们的乘积是1”这一个大问题入手,学生会顺藤摸瓜,思考它们因数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正是因为本节课,我一直在强调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互颠倒这一点,造成学生没有真正从意义上理解倒数的意义,才会出现在+()=1这个加法算式中,有的学生填这一错误。

  二、小步引领,走马观花

  为了巩固求一个数的倒数,在练习这一环节我分四类设计并总结出: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大于1的假分数;

  (2)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3)分数单位的倒数都是自然数;

  (4)非零整数的倒数都是几分之一。

  反过头来再看,真如于老师所说的那样,学生根本没有深刻的记忆,只是走马观花,但是如果按照于老师的建议,利用数轴的形式,在数轴上表示,我想即方便学生直观认识,也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非常感谢于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来听评课,感谢于老师的指点,借着这次听课的东风,在教学路上且思且行!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6

  回顾整堂课,有三个方面的成功之处:一是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以亲切、自然、富有童趣的语言设疑导入;其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敢于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新知;最后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其中第二大环节,从8个方面完成探究新知过程,在导入新课时,能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使学生主动的进入学习的情境中,进而从摆角、认角、找角、折角、摸角、玩角、猜角、创造角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通过直观演示+两纸条实际操作,突破难点,让学生化难为简。当然,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遗憾,象有的细节,处理的不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当今倡导的有效课堂,乃至高效课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这节课上完了,但思绪却没有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反思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7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始,我通过愉快的情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6-10各数。在导入部分,选用了小朋友喜欢的数字人物,并用课件一一的出现,有前面认识过的0—5,还有今天认识的6—10。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数的顺序。

  然后,出示主题图:在数数的时候,指导学生有序的数:可以按上下数;也可以按左右数;还可以以数的大小顺序来数。同时,再结合教室的实物来数,比如:数桌子、数椅子、数同学、数铅笔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很好。在认识了这些数后,为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选用6-10中的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数说一句话或做一个动作,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最后,用自己的小计数器拨数,先拨上6个,然后逐一的添加一个小珠子,在体会后继数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在此引发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6个添上一个是7个,还可以怎么得到7呢?让学生自己试着拨拨,在拨的同时孩子们会想到:5个添上2个是7个;4个添上3个是7个……同时,也为组成做了铺垫。

  整节课,孩子们的情趣很高涨。总之,本节课,我尽量使课堂做到生活化、活动化和趣味化,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且结合孩子好玩、好动的生理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的发展,个性得到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数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8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乘号“X”,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这节课设计时用游乐园场景图导入,吸收学生注意力然后引出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在新授时,多次强调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引出相同加数乘个数。最后在巩固练习的环节,设计了看图填空为了让学生明白“份”“组”的概念;在花儿朵朵开的环节,难度逐渐加深,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找朋友环节,再次加深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在设计课时,我们教研组也是帮我改了进行多次,刘老师也帮我争取每个环节都做好。但我在实施时,如果设计按8分来说,我只做到了3分。首先从我的导入部分来说,我的PPT新颖度不够并且语言表达也不够出彩并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新授部分,讲的速度过快,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进入下一环节,并没有因势利导而是牵着学生走,程度好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中等程度的学生还没理解。知识点没有讲透讲深刻。

  在巩固练习环节花儿朵朵的时候出现失误,没有给还学生准备奖品,所以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找朋友的环节时间设置太短,没有让学生真真体会游戏的快乐。由于自己对课堂时间把握不住导致出现离下课还有十分钟的`时间的失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第一自己急于求成,赶时间。

  第二,备课还是不够充分不能灵活把控时间。

  第三,心理素质不强,一紧张就慌了阵脚。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注意。

  同时在听其他老师讲课时,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普通话标准,讲课有条不紊,课件和教学设计都很精心都是值得学习的,我会时刻反思为什么同样都是青年教师人家咋都那么优秀。通过一次次磨课再次过程中我真的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授课技巧,这次比赛对我的锻炼和磨砺很大,虽然我讲的不好,但要感谢我们教研组和刘老师对我的一次次耐心的辅导!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9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0

  在与小白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在新课的导入时,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从各个方面说,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

  本节课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这个环节放的有点时间多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这说明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是太了解,就这一点也希望和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一下。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1

  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所有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教学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但是大数的'概念相对于较小的数而言,要抽象的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数字究竟有多大产生疑问。我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旨在让学生在收集的时候体会一下。我在设计上遵循新课标的几个基本理念:

  1、创设情景

  让情景贯穿课堂始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兴趣提升上来。而且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使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教材针对这个问题在第4页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通过这2个方面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大数感觉的逐渐培养,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最后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发现数字非常庞大,由此引出数位和大数的概念。

  2、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在这节课上,我追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加10分,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问题情况给自己加分,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指名学生模仿老师出题让其他同学回答,由出题的同学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加分,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再由大家给得分高的同学评价。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自主学习和评价的乐趣。

  3.利用课本和实物资源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课本上有计数器的模型示意图和数位顺序表,我先让学生自己看,看懂了以后联系图后的文字介绍要学生解释。然后展示实物,通过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数位和大数。课后我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数位顺序表,在以后学习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时便于利用。另外,我还亲自制作了一张数位顺序表贴在黑板上面,一直到学完大数的认识这个章节。我认为通过书面理解和动手制作,学生对于数位和大数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2

  《认识几分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内容。这节课也是本人在这学期执教的教研公开课。集体备课和多次试教,让我在收获中成长。现将执教中的反思作简单的文字记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分月饼。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把2条香蕉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是怎样分的?

  师:什么是平均分呀?

  (3)现在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个。

  师:每人分到的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大家在数学作业纸上表示表示吧。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师: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数吗?(分数)

  师:看来要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已经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需要用新的数,什么呀?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做数学,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本节课我安排了两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一个用各种图形来折出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知道不同的物体但可以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在认识1/4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用同样一张正方形纸折出1/4,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相同的分数,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同一个图形,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并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每个分数都由学生自己去创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本课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利用各种形状的纸片自由地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数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图形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吗?我们小组合作,来看看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用阴影表示出手中图形的几分之一。(每组的几名同学表示的要各不相同)

  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阴影部分表示分数的大小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发现1/2与1/4,1/3与1/4比较大小的规律: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像这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这一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这节课里的亮点。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折一折、涂一涂,相互交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让他们觉得分数这个内容没有那么枯燥,但是有个小遗憾,就是在每次的小组活动结束以后,我没有反馈,我应该请小组的成员发言,让小组的成员来汇报结果,说一说刚才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折?这样学生再来说分数的意义就容易一些。

  联系生活实际还不够。我出示的关于几分之一的例子不多,并且学生也没有感受到身边还有哪些几分之一,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几分之一与生活的联系,那么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就不会太深刻,不久就会忘记。

  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放在第二课时讲比较好。这节课就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能写,然后在拓展延伸,再联系生活,整节课就把重点放在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3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理解掌握较深、较透、计算也比较准确。同时,也发现学生会出现以下错误:

  错误1: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不熟练,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混淆。

  错误2:算式正确,计算又会出错。

  错误3:圆柱表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有时只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有时只求侧面积,还有时求侧面和两个底面,混合在一起学生就乱套了。

  错误4:“进一法”的运用,部分学生也出错。

  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教学时在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上下了很大功夫使每个学生真正理解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并使这一推导过程在脑海里建立表象,为计算扫清障碍。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4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25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能同时过桥吗”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15

  本节课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时,由于我直接告诉学生并用自己的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所以在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时,很多学生都在模仿老师的动作,不能准确表示出1米的长度。这时我马上意识到老师起了误导,学生并没真正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所以并没有急于往下讲课,而是让学生用各种方法去亲身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虽然本节课认识米花费的时间太长,但我认为值得,因为学生已经真正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深意识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学习中不仅让学生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真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识。

【《认识比》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比教学反思09-24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09-25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06-30

《倍的认识》教学反思10-17

认识分米教学反思11-10

《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10-20

认识压强教学反思03-16

《认识10》的教学反思09-13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9-18

认识除法的教学反思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