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7 12:47: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1

  导入新课提出,“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并举例说:“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这些语言符合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没有达到效果,不尽如人意。

  “——郭橐驼“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如果能继续拓展,从学生学习中去体会,让他们认真去思考,“顺木之性,以致其性”在人生哲理中还要注意不要陷入盲目性和狡辩性中,让学生学一点辩证思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感触是会很深的。

  如有人提出,不是要“顺木之性,以致其性”吗?小孩的天性就是爱玩,为什么不放开他们,让他们自由?我们喜欢玩电脑,玩游戏,这是我们的天性,为什么不顺天性呢?现在的教育就是在扼杀天性,你们简直就是刽子手。

  通过讨论,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能达成一致,不是一个欣喜嘛。

  分析文章部分有个提问,“(2)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

  “豁达——身残而自信”的答案一定要让学生放开讨论,且可以有多个答案。

  小结部分,“通过郭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让同学仔细理会这种思考方式,可以作为课外思考题,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学会思考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实际就是作文立意的过程,灵活处理生活难点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重要指标,要多加体会。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2

  提起文言文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翻译,分析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反复练习加以巩固,学生忙于做笔记忙于背诵,老师疲惫,学生烦恼......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更接地气、教学有效率需要不断思索与实践。当文章比较简单,文意不难理解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语言学习的重担交给学生?因为每篇课文下都有比较详细的注解,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不是难题,老师只要在紧要处点拨一下就行了。古代名家散文在写作时作者比较讲究章法,是很好的写作学习典范,所蕴含的思想丰富可以从中窥探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引人深思。这些内容也是需要学生了解和学习的。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文本在大意的理解上难度不大,对高二的.学生而言,可以借助古汉语字典自己疏通文意。所以我把本文教学重点放在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把握上,理清作者由事到理的论述过程及方法,联系实际探究顺天致性的道理。同时让学生感受柳宗元的悲悯情怀,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对郭橐驼种树的之道的进行分析,抓住其本质,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思索,从效果看此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能加深学生对这一道理的理解,有助于对柳宗元“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由此及彼用类比方法讲道理的理解。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时没有更多的从学生回答的角度生成而是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问题上,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另外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悲悯思想时太过简单缺少了学生的参与。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3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比较简单,所以我采用了第一课时解决基础知识,第二课时赏析课文内容,第三课时学习转化论据。

  这个学期也是学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所学,课堂效果也相对高一些。不过,因为经验不足,每次用学案上课时,我总是不能很好地将学案和讲课结合起来。为了能够自如运用学案教学,我每次在学案之外,还做了以学案为主的详细教案。用教案教学,虽然与学案教学的初衷相离,但是因为也是以学案为主,教学过程倒也比以前顺利多了。看来,新老师还是要反复备课的好啊。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4

  《种树郭橐驼传》文题为“传”,实际上却是一篇具有强烈讽喻色彩的寓言。文章借郭橐驼的养树之术类比托讽,告诫为官者,养人犹如养树,应“顺天以致其性”。

  仔细读来,作品中还含蓄地传达了育人之道、成功之道、处世之道,而语文教育承担着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因此我在教学中安排了“生活中的种树经”这一讨论环节,试图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读古代文学作品,让他们自行发掘出更多内容。

  讨论过程中,就有学生联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特别指出我对于本班学生的教育,有“爱之太恩,忧之太勤”之嫌,一番话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

  我现在所带的六班是中途接手的,当初,该班语文底子十分薄弱,我便采取了重新夯实基础的方法,利用了大量课外时间来给学生补课,在大量知识灌输和密集练习的举措之下,月考和期中考试,班级语文单科进步十分显著。于是我简单认为,这种高压灌输的方法十分适合本班,在期中考试之后,便对他们的语文学习抓得更死,完全没有考虑到长期的高压学习会给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结果期中考试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我百思不得其解,然而这一堂课上学生的话,终于令我茅塞顿开。

  对于语文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六班,在接手之初通过恶补夯实基础,采取高压政策纠正不良学风,这一系列举措的确必要,就如同郭橐驼在种树之初的“其莳也若子”,唯其细心培植根基,才能为树木的成活打下基础。

  然而种树之理,在根基稳固之后,应当是满怀信心地等待树木“寿且孳”。我对待教学却好似一个忧心太过因而对植物频频回看和早晚探视的“他植者”,明明两次考试已经验证了前期的密集训练已经有效巩固了语文基础,我却还是对自己和学生们都缺乏信心,于是患得患失,为保前两次考试排名,而显得急功近利,根本不去考虑学情,只是一味坚持最初的教学方法——频繁到班督促学习,课上大量讲授,课外密集训练,教学内容重视实效而忽略兴趣培养——最终使得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在语文课上情绪越来越低落。

  学生的一番话促我思考,原来育人也同种树道理相同,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效。当六班的学生已经摆脱了语文基础薄弱的困扰,我的教学却还一味停留在语基灌输和题海战术上,必然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情绪,无怪乎上课死气沉沉,课后怨言多多。

  留心处处皆学问,当年柳宗元从种树中推及为官养民之道,今天,学生读他的作品不但能联系生活而产生体悟,这些体悟更触发了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索,给了我许多启迪,使我更地深体会到何谓“师生共同构建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引导学生将文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往往又能给教师以启示,促进教学相长。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5

  前几天看见了太极神手的求助贴,怎样上这篇文章才有新意,我改为由学生备课,学生上课的形式,现将上课大体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贴出来,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多探讨。(具体学生的发言我还在整理,整理好后,一并贴出来)

  学生上台发言还比较积极,下面的同学配合也比较积极,提问与回答,提问与反提问,回答与辩论进行得比较顺利,课堂气氛比较浓厚,有些观点非常精彩,甚至是新观点。

  不足也很明显,表现在:

  1.上台的同学表达不是很清楚,包括口齿和分析课文。有些问题说完了,下面的还一头雾水,不得不再说一遍

  2.学生教授的技法欠佳,不懂得如何处理,比如不知道点评回答、复述观点、板书等等。

  3.一部分学生做壁上观,或干其它事,或讲小话(虽然我在课前已经强调了课堂纪律问题),课堂有点吵闹。

  所以这课上下来,我还在考虑,这种形式应不应该提倡?提倡,应该怎么施行?像我这样简单的要求学生讲是不是太不科学,还需要更细化?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备课等等。

  以前我在103班尝试过类似的上法(105班以前没有进行过,这次感觉103班好些),那次课是一位学生唱独角戏,这次有两位学生讲了(105班四位学生上台讲了)。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看,似乎比上一次多了,但是一看,还是平常喜欢发言的那两个,这是不是还是一个悲哀?教学是不是要让学生完全动起来,还是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保持沉默呢?

  五一前我到师大附中听了两堂课,也是这种形式,上课由学生主持,老师只是点评者。但我感觉那两堂课上得不怎么地,尤其上《南洲六月荔枝丹》的那位老师,基本上点评就在纠正学生的观点,然后强加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样上课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老师的观点。

  我的点评变动了一下,学生在讲时,我做了比较详细的听课笔记,点评时我指出了学生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没有板书,问题的提出还不太精准,以致于大家不明白问题的含义等等,这样的点评是不是更好呢?

  另外,我在想,我还需不需要对文本再进行分析呢?需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呢?我在想,即便是需要,也应该是考虑将学生的'正确观点进行总结,板书出来,以说明成果是学生的。只是如何具体操作,还需要系统的思考。

  事实上,这种形式我也试过,最开始是古诗词鉴赏,每天一个同学上课前在黑板上默写自己所要讲的诗词,带张纸或者是空手上台讲,按学号来!不过他们讲之前,我把所有相关资料给他们,然后让他们给我交一份简单的“教案”,甚至于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先向我咨询,准备时间一般都是一周,几乎每个人上去讲的都还不错,最起码的知识点都讲出来了。在学生讲的时候,我做好听课记录;讲完后,我就适当的肯定,再提出一些讲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适当的添加一些遗漏的知识点或应该拓展的内容,时间估计一刻钟吧!

  这种形式我也采用,也同样出现这些问题。犹其是比较差的班级,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都太差,所以,这种方法我用时候很少。没有办法,我们这里是西部边远地区。学生在初中没有完成的,必须我们这里继续“补课”。

  语林的做法很好,由简短的诗歌入手,再配合资料,准备一周,时间充裕。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一节半课。

  那么语林有没有要学生上过课文呢?有,情况和具体步骤又是如何的?

  还是要看班级的整体水平吧

  我还只是菜鸟老师,没上过几节课

  没尝试过这种形式

  我让学生讲的是文言文段落,譬如讲《离骚》,我讲两节,其他的都是学生来讲的,不过课下都有注释,呵呵~~学生只需要讲它读出来,然后把关键字词提出来,加以强调就行,嘿~

  长文章分节,学生分组,各自完成任务,然后开讲~当然,预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一般都是一到两节课

  我的课现在有个倾向:预习时间很充足,然后讲,一般都是快刀斩乱麻,一针见血型,不知道这样可好?至今没考试,也没见效果如何!

  我是让学生准备片段,比如具体备好某一段的课,拿这篇文章来说,有学生备了第二段,一上讲台就宣布“我要讲的是第二段”,然后分析字词,要求同学朗读、翻译,再自己分析文本内容(当然有提问),在提问与回答中把文本分析透彻,还有分析字词的妙处,比如第二段的“凡”“皆争”的妙处。

  有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当然也是提问与回答并行,所有上台发言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都问了下面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她)的,问题多了,一下好几个举手,有故意刁难的,有确实不懂的,小老师一一解答。

  具体的,还是要把他们上台的发言整理出来后,大家看了才清楚。

  我以前也上过这样类型的课。

  开始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备课,同样遇到搂主遇到的问题。后来我就指导备课的学生,让他和老师一样的备课,我提供资料,帮助提出一些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堂效果明显好起来了。

  还有,在上课的时候,遇到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小老师可以“提问”我:)

  我觉得这样上课的好处是:

  1,当老师的那位同学收获会很大。

  2,同学们上课比较兴奋,所以会比较投入。

  3,我处在旁观者的角度,容易发现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

  如果小老师备课不到位,课堂会出现很多“无效教学时间”,老师再补充的话,就会浪费时间。

  感谢楼主,我没有采用过这样的形式来上课,事实上我们这里的农村初中他能在课堂发言已不错,谈何让他来自己上课呢。不过以后我倒想试试看,收获了。

  谢谢开开心心和杨杨。

  其实学生也问了我,我也有解答。

  我在想学生的兴奋度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保证以后都如此?

  还有,如果学生不愿意上讲台,能否强制性命令?因为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永远只肯当看客,自己不愿发言。如果以后总是那几个学生上课,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兵教兵在文言教学中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前面我以为应该加入一个课前自译独立化,这样课堂上师生双方已经明确难点所在。难点抄录于黑板或在书中画出,由一学生主讲,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没有了教师那种自然权威约束,学生往往能畅所欲言,各种意见得以充分的展现。学习较为生动活波,且兴趣盎然。

  但是,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这种教学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多从一些细节上去考虑,如果只是一味的把资料和教师用书塞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上台去讲,其实学生相比老师来说,教学的艺术和课堂的应变机智明显不足,不外乎是教参的翻版。

  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恐怕还很难说清,这种教学方法还需要细节上的进一步探讨。当然,我们始终不应忘记,让学生成为学习文言的主人。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种树小学作文02-05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教学的反思12-21

教学反思06-30

教学的反思03-14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1-30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

池上教学反思02-08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