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2 12:26: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望江南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江南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江南教学反思

望江南教学反思1

  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要使网络课能够在各学科教学中普及开来,建立系统的丰富的资料库极为重要。虽说现代网络几乎为人们提供了应有尽有的'信息,但真正要在短时间内从网上收集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还是十分困难的。

  我为制作《太阳》一课的网页、课件,光花在收集资料上的时间就近一个月。有时,从网上下载的资料说明过于成人化,那就还得经过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浅显易懂、富有童趣、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我想,如果每上一节网络课都得花上这么多时间和精力,那么,大多数的教学者都将会对此望而却步。

  我们学校领导也正是从这一点上受到触动,从本学期开始,除要求教师做好传统的业务摘抄外,还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宽带网设备,每月从网上下载一定数量的与本学科有关的素材,以逐步建立起学校的小型资料库。如果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能齐心协力,致力于教学资料库的创建,那么,网络课将不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望江南教学反思2

  以往我在教诗词时,总习惯于在参考书上寻找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进展非常顺利,然而学过以后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情感体验等语文综合素质,没有丝毫进展。当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以后,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先去读,去预习,去翻阅资料助解。课堂上,我尝试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究。

  一、让学生的眼亮起来。以前预习新课时,我往往采用资料助读的方法。诸如介绍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文学常识等,学生被迫记笔记,他们那时总是两眼呆直,满脸困惑。这次在学习《望江南》时,同样是资料助读,不过是用课件来教学,还增添了画面和背景音乐,学生的眼睛顿时亮起来了,加上他们之前认真的预习,这节课上几乎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都有话可说。这些现在反思起来不外乎是学生预习时下了大功夫,这样的词和这样的人觉得很实在而又很真切;是温庭筠的个性与他们张扬的个性有相同之处;或是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若干画面感到很新鲜。总之,在那节课上,他们明亮的眼睛总是不断地凝视着画面,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让学生的口说出来。到了上课时,我让学生来讲来教,他们也可以质疑,然后再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就感。学起来就更有劲了。学生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学习的主体地位就更能突出了。而当表扬或鼓励成了学习的动力后,学生就会更加好学和乐学了。

  三、让学生的心动起来。这里所体现在品味赏析方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进入情境来品析词的情感美。如,我问开头“梳洗罢”体会主人公是什么心情?有的学生品味道,这三字使开头含有喜庆气氛,含有一片深情。有的品味道:这是“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她打扮给她的心上人看的。这是学生用心品味到的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接着,我让学生再联系我们盼亲友的经历,继续细心地品味词的情感美。这着重表现在“过尽千帆皆不是””到结束部分。在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如有的说:从早到晚,这一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主人公满怀希望,她无数次盼望终于成死灰的泡影。有的说:这里看得出来她今天又是白等了,女主人公痴痴情深打动着读者的心灵!还有的说道:主人公一腔愁思而化为悠悠江水,脉脉斜晖,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由此可见,词中的主人公哀伤失望之情和学生情感经历产生了共鸣!

  但这节课仍有不足之处:时间没有分配好,没能体现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首词是小令,共五句话,每句话就是一幅画面。我应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了,任选一句词来描图或进行文字描述。这样跨学科学习,利用其它学科资源作为调节和补充,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补充或深化学习的内容,这在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我在课前构思时忽略的环节,如果加上,我想这节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望江南教学反思3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施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把握文章"感情线",进行品读、感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抛开以往以分析课文为主,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而是采取了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品读、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不快乐",作者是由蒲公英的不快乐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于是,我就以这一个"不快乐"作为引导学生们学习文章的线索,让学生们找到有关的句子去进行品读和感悟,从而理解课文,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保。

  (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熏陶。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把学生带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意识。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把蒲公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描写蒲公英开花时的快乐与被环境困扰时的悲伤那些语句,蒲公英的"快乐"与"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一些"唉"、"哈"、"啊"这些语气词,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课文,以读贯穿整节课,层层进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从而对蒲公英产生深切的同情,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产生痛恨之情,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让事实来说话是最后的论证方法。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兴奋与激动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蒲公英的遭遇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课文,那样会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特别是学习蒲公英被空饮料罐砸这一部分,我问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被空中砸物砸过啊?时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结果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上前跟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理论,有的说要教育那些人不要乱扔垃圾,从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树立环保意识。

  (四)、品词品句,训练词句

  学习语文,其中一个任务是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这篇课文,重点训练三个词语"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这些词语都是让学生通过品读句子,在语句中去理解,去学会应用。

  (五)、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一节课下来,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在时间安排上,把握得不够好,以至于后来的总结部分内容讲得不够完整。再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这些都有待自己以后改进。

望江南教学反思4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采用的是串讲法。这是传统的讲解古诗的方法,即先解诗题,然后释词,最后讲解诗句的意思。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讲完,课就上完的过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自己也觉枯燥腻烦,更别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了。更何况,我面对的是一群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所处的时代距离李白实在是太远了。新课标要求一、二年级对古诗不要求逐字逐句理解,只要能大概知道意思就行。所以,为了让我快乐地上课,学生快乐地听课,我尝试着:

  一、谈话导入

  以交朋友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你们比我小我叫你们(小朋友),我比你们大,你们叫我-—(生接大朋友。)

  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趣味故事:泾县农民汪伦十分钦佩李白的才华,想和他结交为朋友,便写信邀请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就听说汪伦是位性格豪放的人,便欣然前往。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却笑着说:"‘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自己"受骗上当",他不但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游览当地的名山胜景,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成了好朋友。

  三、学习古诗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朗。当我要求他们说出诗句意思时,学生就觉得有些难了,师生一起梳理诗意,并告诉学生这是"连词成句解释"的`方法,为后续的故事学习奠定基础。

  四、重点感悟,体会感情

  重点体会"踏歌声"和"深千尺",运用表演、动作、想象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最后抓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体会,领会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设计了句式训练,体会诗人的表达,体会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五、拓展作业

  本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读得太少,学生说得、理解的还不到位,这都是指导不够。

望江南教学反思5

  教学中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朗读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中。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读三只小螃蟹的语言,不仅要读出他们的可爱,还要读出他们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这样层层点拨,学生慢慢就读出味来了,也能体会他们不同的心情,读出恰当的语气。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带着问题,展开想象,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后,启发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我站在大海边上,我想大海那边是____?”……

  但是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学生受课件影响思路没有打开,局限在“大海那边是鸟”这类答案上。我在教学过程中没用进行相应的引导,成为我的遗憾之处。

望江南教学反思6

  最大的优点是导入设计学生谈谈初中学了的词及其名句,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较好,师在这里融入易错字词的书写与订正,有助于学生加强正确记忆。

  最大的缺点是老师讲得太多了,其实完全可以导入5分钟,后让学生读2分钟,默写2分钟,让学生说说本词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5分钟,然后让学生写10分钟赏析,剩下10分钟欣赏彼此佳作,最后10分钟老师总结,并谈谈作者其人。因文识人,更加表现对作者的重视,抛砖引玉,让学生课外赏析作者诗词。

  范例五由于在这个环节上用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到下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未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本堂课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干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

望江南教学反思7

  本节课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的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第一个教学环节,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根据主体图,自主提出问题,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提出了不同问题(有一步的,有两步的)。学生们积极动脑,思维活跃。在解决问题的环节中,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研究出了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即加减混合、带小括号。正是因为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把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展现了出来。解决问题要体现出学生思维的个性,这一点特别重要,往往思维的火花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我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竞相展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闪光点。例如:教学例1,有一个学生想出了16+13=29,“16”不是题中直接给出的条件,而是学生在心中将第一步计算出来的得数直接应用到了算式中,这时,其他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6是22-6得出的,而你在算式中没有表示出来,这样解答不行……通过其他学生的补充,这名学生很快修正了自己的问题。再如: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例1处理加减混合,例2处理连减和小括号。但今天,学生在解决木偶戏的过程中就想出了带小括号的解答方法,这在试讲的过程中是没有出现过的,于是例1、例2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全部在例1中通过自学自悟理解、掌握了。

  此外,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的评价语言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望江南教学反思8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望江南教学反思9

  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现代诗与古典词巧妙结合,用相同的方法赏析现代诗与古典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一种品味诗词的亲切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闺怨凄美的永恒,潜移默化地祛除学生对诗词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走进诗词,只有乐学才能学好。

  2、注重围绕诗词充分开拓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增强对诗词的感悟力,在想象中获得自我创作的审美情绪。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让学生更高效的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要以学生为本,即教师要开动脑筋,摒弃传统教法,大胆创新,让方法与兴趣并驾齐驱。

望江南教学反思10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重点教学《完璧归赵》,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抓住人物特点"的学习方法指导。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我让学生体会廉颇为什么不服气,有个学生说要站在廉颇一边,他说:"廉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对抗敌人,多危险啊!所以廉颇不服气,我能理解。"被他这么一说,个别学生一致赞同他的看法,都觉得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觉得不公平。于是,我抛出探讨的问题:"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找出句子说明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如"……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我就跟你拼了"这是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这体现了不畏权势。

  当我问到课文中你更喜欢谁的时候,很多学生说喜欢两个人,并且能细致地说明喜欢的理由,特别是说蔺相如的,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说得很全面、很到位。比如有:政治眼光长远,懂得权衡利弊,不与廉颇争执,心胸宽广,机智勇敢,一心为国,维护国家尊严。而说廉颇的基本是英勇善战和勇于认错。

  通过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本课的.课本剧表演有进步,孩子们能够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蔺相如说话时的理直气壮和廉颇的不服气和后悔、惭愧都能奶好地表现出来。

  通过演课本剧,学生们对人物性格的感受越来越真切,但同时也会对廉颇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产生偏差。所以我最后安排了小练笔"廉颇深夜静思"。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廉颇认识转变的过程。练笔之后,廉颇的形象也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树立起来了。此时,他们明白了:蔺相如也好,廉颇也好,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望江南教学反思11

  “老师觉得你长得一副诚实的样子,你能读读这句话吗?我发现一个小男孩表情严肃地坐在那里。“我了娘的话,没有理会大毛。”“你读的真不错,让我听出了你的诚实与正直,你能再读一遍吗?”他认真地点点头。“很好,你是一个诚实和正直的人吗?面对蛊惑你会怎么做?”“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我不会做。”他拿着话筒认真地说了一遍。“了不起,你能当做全场这么多人的面大声说一遍吗?”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地说:“我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当他说完的时候,底下听课的老师们给与了热烈的`掌声。我请他坐下去,我知道在这个孩子的心中,他已经懂得了人生的开关怎么去操控了,按好人生的开关需要我们内心的那份力量。课堂上我的每一句评价的话,都想给学生他一份力量一份鼓舞,课堂上我也努力地尝试着。正如姜宁老师评价的:“老师的评价语言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既有鼓励的,又有针对问题巧妙提出建议的,形式多样语言丰富。”也许我没有做得这么好,但是我在极力地实践着。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从来就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交融促进,螺旋上升的。如何落实这一点呢?学习了大毛对我说的话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大毛的话对我来说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诱惑。”“你说的很对,能用文中的一个词吗?和诱惑的意思差不多。”“是蛊惑。”“很好啊,老师把它写到黑板上。”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诶,这个蛊怎么写啊?有谁能提醒我一下。”“上面试个虫,下面是器皿的皿。”班上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起来。“很好,那你们知道蛊是什么意思吗?”我转头问学生们。这个时候学生有点迷惑了,我笑着说:“大家刚才说的很对,把虫子放到器皿里。古时候人们把许多毒虫子放在一个器皿里让他们互相撕咬,最后没死的就是蛊,可想而知是多么毒了吧,你们知道这蛊惑的厉害了吧。”学生们听了点点头。“孩子们,大毛的话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诱惑,更是什么?”“蛊惑”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随后请大家再读读大毛说的那几句话,再体会别人华丽的“劝告”有时是蛊惑,是危险的。“那面对这样的蛊惑,作者是怎么样对待的呢?他心里怎么想的呢……

  课结束了,永远没有完美的课,课堂上留下欢声笑语的同时也留下许多的遗憾。这节课希望给老师们能留下一些思考和印象是我的期望,更是我的目的之所在。对于语文教学,我也会一直思索下去,努力做一个勤奋的行者。

望江南教学反思12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学情分析

  1、对于古诗词学生虽然在七年级、八年级学习过比较熟悉的,但农村初中的孩子对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还是较难容易理解的。

  2、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是很必要的。

  3、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从而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理解本词的内容、把握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变化。

  3、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查阅资料,弄清生字读音。了解温庭筠和婉约词。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想象本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倒入新课。

  老师今天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学请举手 ,(现场采访) 假如你父母打电话告诉你明天要回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可是,因为其他原因没回来,你此时的心情又怎样?(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缓解课堂紧张情绪。)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大家有着相似人生体验的词。

  二、多媒体出示课题——《望江南》。

  三、出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

  学生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四、朗读过关 (出示课题、作者、词作。)

  1、《望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从注释中发现,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老师肯定学生利用注释,参考书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做法。

  2、温庭筠(jūn),老师故意考查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预习环节是否落到了实处。同时把字词教学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

  学生纠正“筠”(yún)

  指导学生资料助读,了解作者和“花间派”。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3、学生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互读。(播放古典音乐《望江南》,给学生营造一个悠远、美好的朗读环境。)

  4、 教师抽查学生朗读。(从读音、节奏、韵味方面给与点拨。应该读出由喜悦到失落的变化,语气是欢快到悲伤。)

  5、 学生齐读。

  五、理解大意。

  学生自学,然后放在小组交流讨论。抽查学生概述内容,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六、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讨论如下练习题(多媒体展示)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独”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想象当时主人公心理活动状况。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来?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临组交换答题。

  七、发挥自己的想象,可有适当的创造,用优美的文字写一篇小文章。

  八、体会这首词的特点

  这首词共27字,但是却写了很多内容。如:时间从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希望” “失望”、“肠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闺中妇女美丽的容颜和憔悴的姿态,窥探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可见,词和诗歌一样,有概括、凝练的特点,词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变化,是蕴涵在情景中的,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析出的,可见还有含蓄的一面。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当堂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小组评比。

  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背得最快,记得最准。

  十、扩展延伸

  古代有关思妇的诗词很多,这些诗词很好得表现了古代妇女忠贞的爱情婚姻观。

  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一些这方面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他们忠贞的爱情和为爱情肠断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经·君子于役》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 《春怨》

  十一、课外作业

  仿照本课学习模式,课外自学《武陵春》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板书设计】

  《望江南》

  温庭筠(jūn)

  词牌名,有名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内容 思想 风格

  洗漱完毕后 思独 不寓

  独靠望江楼 亲自 事情

  千帆不见亲 不情 雕深

  斜晖水悠悠 见伤 饰挚

  伤心白蘋州

望江南教学反思13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都在思考,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不会说,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只要相信学生,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在无疑处设疑,有疑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望江南教学反思14

  学二年级的语文园地三。主要有这么几块组成:我的发现:这个地方如果只是紧紧的告诉学生是反义词,那么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非常之差。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个反义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在教授这一个地方的时候,我先叫两个学生上来,一个长的高的,一个长的比较矮的。然后,我告诉学生,你在这其中看出了什么东西呢?学生会兴高彩烈的说:那个人的长的更高,这个同学长的更矮。好!这个时候,你把高和矮写在黑板上。接着,你又叫两个同学上来,一个长的比较胖点的,一个长的比较瘦一些的。然后再问学生:你们看出了他们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学生肯定会说:一个长得胖,一个长的瘦。我又把胖——瘦写在黑板上。

  这时,我们请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回到黑板上。刚才我们从我们的同学身上找到了不同的地方。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词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你们也可以看到书上也有很多像老师这样写起来的字。我们一起把他们读一下吧!齐读我的发现分别叫小朋友到黑板前来做表演,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变的十分的兴奋。表演完毕后。

  我们告诉学生们。像刚才我们那些做的动作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知道哪位小朋友发现了没有呢?想到的小朋友请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也没有发现,你们肯定比老师更聪明的。赶快想想吧?这时可能会有小朋友说:他们的意思是相反的。那么,这时我就请这位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并且表扬这位小朋友。我就把“反义词”三个写在黑板上。告诉小朋友们。像这样的就是反义词。我并用一句话总结性的概括: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可以是一个字的相反,也可以是几个字的相反,都是反义词。并且说说两个字的反义词怎么写反义词。这时候教室肯定是很吵闹的,那么为了平静课堂纪律。我就说“吵闹—— ”的反义词是什么呢?学生会想来想去。看来看去不知道怎么去写。我就提示像我们现在这样很吵,那和这个相反的`是什么呢?学生肯定会说“安静”。那我就告诉学生,两个字的反义词。我们应该是根据两个字的意思连在一起才能写它的反义词的。不能像我们写一个那样,只是对一个字写反义词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对这个反义词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按着顺序,把字一个个的教学。

  日积月累:我开始就举我们班的某个同学长的很漂亮。接着,我又说我们班的某个同学长的很美丽。然后,我问学生们。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能不能这样把“漂亮”换成“美丽”呢?学生告诉我是可以的。那我就问学生了。为什么呢?老师举得这样是不对啊!不能换词的。那么有的学生就说:这两个词意思好像差不多的。一下子把话题引入我们要讲的内容里来了。那么请同学们把课本上的那几个词放在水果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吧?学生一下子就把他们找到了位置了。接着,我读前面,学生读后面。把词填好了。并要求学生把这些全部读一遍。我让学生这时坐端正,我进行了总结性:近义词是两个词相近或相同。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可以在一句话中把一个词换成另外的一个词。

  读读说说:尽量多的让学生读,先读有啊字的,接着读没有啊字的。不断的读,提示学生在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然后告诉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口语交际:以学生的一次到外面去玩为例。让学生们先自由举手的说,然后在自己本子上进行书写。对个别不怎么懂的学生。我对他进行了个别的辅导。告诉怎么写,按照怎么样的顺序。

望江南教学反思15

  《青蛙看海》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我在教学此课后,颇有感悟。

  1、在情境中教学,趣味贯穿始终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而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创设了一个“童话天地”的情境,将相对枯燥的语文学习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有机联系。借助多媒体课件,在导入时,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丰富、画面生动的“童话天地”,然后由大家熟悉的“智慧老人”发出邀请:“欢迎进入童话天地”,紧接着,“童话天地”之门打开,课题“青蛙看海”跃然画面。短短二三十秒的时间,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迅速激活了学习热情。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童话天地”重现,向大家展示其丰富的内涵,既首尾呼应,又将趣味贯穿始终,使整个教学融入一个完整、和谐的情境之中。这样的情境设计,使学生感受到的学习的乐趣,唤起了学习的欲望,乐于学习。

  创设情境,也有助于人与文相融。根据低年级学生乐于表演这一特点,在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和松鼠登山的辛苦、感受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时,创设了“青蛙登山”的情境。师生共同参与表演,佩上标志,师扮演“松鼠”,生扮演“小青蛙”,在“松鼠”的带领下,“小青蛙”一级一级往山顶跳。在表演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中。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登山看海的小青蛙,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小青蛙登山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人与文融合在一起,情感得到了升华。

  2、落实基本功训练,凸显语文本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抓住本站的本质,落实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熏陶学生的情感。此外,词句训练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展开。如在教学“苍鹰指路”时,联系苍鹰的话“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进行“只要……就……”的句式训练;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一级一级”、“不知不觉”的意思……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建构知识,将理解语言、积极语言、感悟语言融为一体,知、能、情的培养在相应结合中进行。

  3、教学手段灵活,重视点拨学法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分角色读、师领读、演一演等,使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结构有张有弛。其中多媒体起到了明显的优化课堂的作用。《青蛙看海》是看图学文,加之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课文插图、重点语言训练都借助多体展示。尤其在教学“松鼠帮助青蛙登山看海”时,设计了课文录音配上动画。多媒体声、情、画并茂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听听、看看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感性认识,再读读课文,就不难想象松鼠帮助青蛙的情景,体会出青蛙由失望到又充满希望的心情变化。教学采用了图文式板书,课题、高山和大海的简笔画,三张动物图片构成了美观新颖的板书,它和教学环环相扣,最大发挥了板书的功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老鹰、青蛙、松鼠图片,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图片的移动,形象展示了教材内容,并且起到了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定向注意和定向思考的作用。随着讲解,老师廖廖几笔勾勒的“高山”、“大海”,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一经图示,则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原文,还发挥了激发情感、入情入景、指导朗读的功效。

  教学中还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如朗读指导。“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谢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朗读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中。在指导朗读对话时,引导学生要读好苍鹰的话,就要把自己当成一只苍鹰来读。“指路”要读出指路的语气;而苍鹰有强有力的翅膀,飞上高山很容易,所以它的话还要读得轻松。这样层层点拨,学生慢慢就读出味来了。同样,要读好松鼠和青蛙的话,也要把自己当作松鼠和青蛙,体会不同的心情,才能读出恰当的语气。在指导朗读“就这样……”一段时,我就告诉学生要一边想象一边读,才能读出感情来。

  4、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课堂得到延伸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阅读教学不是教师通过教材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理解“青蛙跟着松鼠登山”时,课文只提到“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我在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后,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想象:除了“累了、渴了”,青蛙登山时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受伤了,咬交牙坚持住;”“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向上跳”……品读完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吗?”这时,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我想夸夸青蛙”,有的说:“青蛙不怕困难”、“青蛙一心想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有的学生的回答令人拍手叫好:“是苍鹰和松鼠帮助了青蛙,还有自己的毅力帮助了青蛙”,“我要学青蛙不满足于湖边想看大海,我也不满足于学一点知识,而要学很多很多知识。”这样的答案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更丰富、更贴切。由于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超越了教材,陶冶了情感。

  最后,借助“童话天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像这样既生动有趣又能让我们受到启发的童话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小朋友们利用课外时间去尽情地阅读!”通过老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堂得以延伸。

【望江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教学的反思12-21

教学反思06-30

教学的反思03-14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01-30

池上教学反思02-08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2-09

《寒号鸟》教学反思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