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7-15 08:07: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写信的一般格式。

  2、尝试用学会的文字、符号或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花纹的信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当我们想念好朋友时,又见不到他,怎么办呀?(幼儿自由发言。例如:打电话、视频、去找他等等。)可你们知道毛毛想念好朋友时怎么做的吗?

  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封信)这是毛毛写给叮当的信。毛毛和叮当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毛毛非常想念他的好朋友叮当和老师,于是毛毛就给叮当写了一封信,但是叮当收到信后看不懂,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她看看是什么意思,你们愿意帮助她吗?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写的是什么意思?

  二、过程

  1、欣赏毛毛写给叮当的信。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信中符号与图画各代表的意思,最后出示文字加以巩固信的内容。

  小朋友,毛毛在想念叮当时给她写了一封信,那如果我们想念自己的朋友也可以写信,那怎么写呢?现在老师来和你们共同分享写信的格式。

  2、教师演示写信的格式,幼儿欣赏。

  (1)先写朋友的名字或画朋友的样子,并在后面点上冒号;

  (2)另起一行写信的内容;

  (3)在信纸的右下脚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画出自己的样子;

  (4)最后写上写信的日期(几月几日)

  现在小朋友知道怎样写信了吗?那现在你们就给你们的好朋友写一封好吗?(内容自己定)

  3、幼儿在纸上写信,教师指导。

  4、教师评价、小结。

  三、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们将写好的信带回去装到信封里,贴上邮票寄给好朋友。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现代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除电话、手机、电脑、QQ、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可以表达情感外,书信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为让幼儿了解写信,我在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写信》。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的用绘画的'法式表达着信的内容,体验着写信的快乐,虽然画的不是特别漂亮,可很有创意,每个孩子的写的都不相同,表达了孩子们不同的想法,可想好朋友的情感却让人一样的感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大"荷叶"一片,钢琴。

  2、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荷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风儿吹来,荷叶会怎样呢?听,风吹来了,是什么样的风?

  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轻轻的)荷叶是轻轻的柔柔的抖动。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

  又来了一阵风,是什么风?

  风停啦,我们都知道风是会变的,让我们来跟着风声来变化着抖动荷叶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荷叶。)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小青蛙,你们最喜欢坐在荷叶上干嘛?是怎么叫得?其实,青蛙叫不一样的声音就是在说不一样的.话,听我说:××▕××▕你好!你好!×××▕×××▕真高兴!真高兴!那你们能不能把叫声也像说话一样说给大家听呢?

  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老青蛙、小青蛙。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活动过程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

  2.幼儿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展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

  3.存在不足:在进行同声合唱时,分声部站位不明显,幼儿唱歌时容易跑调。

  4.改进措施:

  (1)加强单声部练习,练习好单声部再明显安排站位进行合唱。

  (2)在活动中,教师可视幼儿的兴趣在区角活动进行延伸,提供更多的动物图片,引发幼儿想象更丰富的声音和节奏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以便丰富合唱内容。

  小百科: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2. 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3. 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 幼儿过生日课件一套。

  2. 故事背景、动物图片一套。

  3. 幼儿操作材料:穿珠、玻璃珠、勺子、盘子、橡皮泥、包装纸。

  4. 摄像机一部。

  活动过程:

  1. 观看课件“过生日”,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慢慢的长大。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每次的生日蛋糕上面蜡烛的数量有什么不同?”“随着每次过生日小朋友的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自己两岁生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那你们还能不能回到两岁的时候?”

  3. 教师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小鸡的成长、树苗的成长……)

  4. 教师小结:时间非常的宝贵,时间流逝的很快,我们要珍惜时间,那么来一起听一个故事《等明天》,听听小猴子有没有珍惜时间呢?

  5. 出示图片讲故事《等明天》。

  6.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懂得珍惜时间并讨论在一分钟内我们能干多少事情?

  7. 幼儿可自由选择串珠、舀玻璃球、包糖果游戏活动中的一种,体会一分钟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在此期间,摄像师把孩子在一分钟的.游戏活动拍摄下来)

  8. 教师启发幼儿,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

  9. 通过幼儿观看录像回放,重新体会过去的时间是回不去的,是不能再经历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

  10. 教师小结: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小朋友们不好好利用它,时间就会悄悄的从你们身边溜走。

  附:故事《等明天》

  有一只小猴子想给自己盖一间房子,瞧!它又是搬木头、又是画图样,可是它干了一会儿就去给小动物们发请柬了,它发给了小松鼠,小松鼠告诉了大象,大象又告诉了长颈鹿,请它们明天一大早到新房子来玩。第二天,太阳升的老高老高,可小猴子还在睡觉,小松鼠推醒它:“小猴小猴,大家来看你的新房子了!那房子在哪儿呢?”小猴说“嗯~等明天就盖好了!”等到了第三天,小青蛙吹起了喇叭,“瞧小松鼠来了、大象来了、长颈鹿也来了,小猴儿小猴儿你的新房在哪儿呢?”“嗯~~等明天再说吧!”。正说着,突然下起了一阵大雨,长颈鹿说“瞧!都下雨了,我才不要看你的房子呢!”长颈鹿走了。大象说:“我也不要看了,我的新衣服都被淋湿了!”说着就走了。小松鼠说:“哼!你骗人,我要去小刺猬家了!”小松鼠也走了。小猴子伤心急了,他说:“等明天我一定要把新房子盖好!”

大班教案 篇4

  具体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表现力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小舞台。

  2、幼儿自制的各类乐器。

  3、幼儿熟悉的节奏乐曲。

  活动建议:

  1、教师充当音乐会主持人,请幼儿自由结合组成小乐队(每队最少5人),并给自己的`乐队起上好听的名称。

  2、先请每个小乐队分别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适当地给予幼儿支持与帮助。

  3、请每个乐队的幼儿依次上台表演。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说说每个乐队的演奏情况,大家共同选出最好的乐队,给予表扬、奖励。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声音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戏时,孩子们总爱用不同的玩具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对声音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高声尖叫。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学习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同时也求使活动尽可能地游戏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

  2、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产生以及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学习分辨好听的声音及噪音。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录音机。

  2、操作材料:(1)盘子、豆子、大米、饮料瓶;(2)塑料袋、糖纸、纸盒等;(3)乐器、玩具;(4)大鼓、盘子、雪花片、大米;(5)三角铃、双响筒;(6)盛有水的小碗、勺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猜猜我是谁”

  二、幼儿操作,使物体发出声音。

  1、教师交代操作内容和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声音宝宝做游戏,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来。可以用一样东西,也可以把几样东西结合起来发出声音,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大家一起玩。比比谁想的方法多。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怎样让他们发出了声音?又是怎样让声音停止的.?

  幼儿回答,并上来演示。

  评析:幼儿看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十分兴奋,拿起小号一吹“嘟”,拿起小铃一摇“叮叮”…这时教师及时发现挤在乐器、玩具桌的幼儿较多,便走向这一组幼儿说:“小朋友,我还会用纸盒打鼓呢,想看吗?”然后走到摆着日用品的桌前,开始用大小不同的纸盒敲击起来,许多孩子们立即对这一组的材料产生了兴趣。

  三、探索声音的产生

  1、师:为什么许多东西能够发出声音呢?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回答、猜测。

  2、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第一组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大鼓和盘子,请你把雪花片或米粒放在上面,然后拍一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二组有三角铃,请你来敲一敲,再用小手摸一摸三角铃,说说你的感觉。另外,还有双响筒,老师在它的两侧放了小绳子,你在敲时,注意绳子的变化。第三组有放了水的小碗,请你敲一敲,说说你的发现。等会儿把发现告诉老师好不好?幼儿操作

  3、师:你刚才玩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操作。

  4、总结:物体振动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我们不让它们动时,声音就停止了。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了预设问题的方式。首先提问:为什么许多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呢?先请幼儿来猜猜。有的回答:“因为我拍盒子了”。有的说:“我摇小铃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引入下一个操作活动,并交代活动要求,着重提出幼儿操作时要着重观察的方面。如“请你把米粒放在大鼓上,拍拍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敲敲三角铃,再用小手摸一摸小铃,说说有什么感觉?”……这样使得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性,从而幼儿能更清楚地知道实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问,避免幼儿无目的的操作。活动后,幼儿能较清晰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我拍大鼓米粒跳起来了,我弹皮筋,它动起来了……”这样使得幼儿在自己轻松的实践中,感知物体振动能发出不同声音的现象。

  四、探索身体发音

  师:我们让各种物体发出了声音,身体能不能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回答、表演

  评析:幼儿自由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在过程中,幼儿十分主动,有的拍手,有的跺脚,有的还用舌头发出了声音。有趣的游戏让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之中。

  五、分辨声音

  1、师:我们今天和许多的声音宝宝做了游戏,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幼儿回答

  2、师:今天老师也录了几种声音,请你听一听,说说那些好听,那些不好听?幼儿倾听、回答。

  评析:教师分别播放音乐声、鸣笛声、流水声及幼儿自己的吵闹声,当孩子听到音乐声、鸣笛声、流水声时,幼儿十分喜欢。当听到他们自己的吵闹声时,许多孩子赶快堵上了耳朵。在这时幼儿们亲身的体验,比平时教师的教育似乎管用的多。

  六、总结[活动反思]:

  一、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选取来源于生活又适于生活的主题

  本次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教师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存在的问题,预设生成。这次活动内容能适合幼儿的特点,同时在活动进行后,幼儿还可以把在其中获得的经验返还与生活中。如游戏时,许多孩子能试着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大喊大叫。有趣的是在歌唱活动中,扯着嗓子大声喊的孩子,也试着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真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二、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

  活动多以幼儿自主探索的操作活动为主。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获得知识经验。比如,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创新地运用各种材料,幼儿想出了许多新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安排的环节层层深入,动静结合,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减少了幼儿的无目的活动。

  三、教师引导与幼儿兴趣相结合,产生更好地活动效果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对于不同组的操作材料会有所偏好。比如,第一环节中幼儿当然更喜爱新奇的发声玩具,从而忽视其它组的材料,造成许多孩子挤在一桌的现象。如果教师要求这一组的孩子先到别组玩,可想而知,许多孩子肯定是不情愿的。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达到了引导幼儿多去参与其它组游戏的目的。

  2、对于一些操作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探索声音产生的环节中,有些孩子很快就发现了振动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游戏。而有的孩子就不知如何去做,教师这时可以放低难度,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快来看米粒还和原来一样吗”等等。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建立自信心。

  这次活动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在活动后,教师也应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发音习惯,并多观察孩子们关于本次主题的兴趣点,以便更好地生成与此相关的教育内容。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尝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适宜于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3、了解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索欲望,在动手中动脑。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各种运水工具(瓶子、杯子、漏斗、有孔的瓶子、勺子、碗、汤匙、茶叶罐、海绵、洗碗巾、毛巾),人手一块围裙、雨鞋、袖套。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运水工具,对水的流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徒手练习,激发兴趣

  1、师以问题引入活动,提出第一次的运水要求:

  ⑴运水时要很小心,尽量不让水漏出来,看谁最棒。

  ⑵不要把水泼到小朋友的身上和脚上。

  2、幼儿尝试徒手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3、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用手运水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捧起来的水能不能全部运到森林里去呢?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匍匐爬行的方法。

  2、尝试选用不同的爬法进行钻爬运动。

  3、体验用身体造型参与运动的快乐。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幼儿已学习手脚爬、手膝爬、匍匐爬的技能。

  2、背景音乐,蚂蚁头饰一只。

  3、搭建高低不同的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音乐做热身运动(狮子爬蜗牛走小兔跳)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蚂蚁头饰引发幼儿兴趣,启发幼儿用身体摆出不同造型的洞。

  师:我是蚁王!

  师:那你们是谁?

  幼:我们是小蚂蚁。

  师:你们住在什么地方?

  幼:住在洞面。

  师:蚁洞是什么样的?用身体做蚁洞的样子!

  2、教师对幼儿的身体造型巡回观察,与幼儿共同讨论。

  参观参观小蚂蚁做成的蚁洞,看谁做的最好。

  3、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钻一钻这些有趣的洞。

  这个洞的造型很有趣,请个小蚂蚁来爬一爬,看他能不能爬过这个洞呢?(请几个幼儿爬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爬过这个洞)

  师:小蚂蚁们是用什么方法爬过这个洞的?

  幼:手脚一起放在地上爬的、身子贴在地上爬的、脚跪在地上爬的。

  师:你觉得哪种爬的方法好?为什么?(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

  小蚂蚁们搭的洞有高有低,高洞可以用手脚爬、中洞可以用手脚膝地爬、低洞可以用匍匐爬。

  操场上边有很多不同洞,现在我要请小蚂蚁们用刚才我说的方法去钻这些洞,可要小心了,不要把洞给弄垮了(幼儿自由钻不同的洞)

  幼:好。

  5、游戏“蚂蚁宝宝钻洞”的规则和要求。

  小蚂蚁们已经掌握了钻洞的本领,现在我有一个闯关的任务要交给你们,你们有信心吗?

  幼:有。

  规则:游戏共四关(闯高洞、闯中洞、闯低洞、闯混合洞)小蚂蚁们从排头开始依次钻爬蚁洞,如果哪些小蚂蚁不能闯关成功的',就不能进入下一关了。

  师:第一关先闯高洞,用什么方法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

  幼:跪着过去,手先伸过去再爬。

  师:第二关先闯中洞,用什么方法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

  幼:脚跪在地上爬。

  师:第三关先闯低洞,用什么方法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

  幼:脚和手着地爬。

  师:第四关是混合洞,用什么方法请你注意身体的动作。

  幼:跪着过去,手先伸过去再爬,脚和手着地爬。

  师:鼓励闯关成功的蚂蚁。

  师:闯关没成功的蚂蚁再试一试(失败蚂蚁再次尝试)。

  放松活动:

  小蚂蚁们真能干,教师带领幼儿走直线、曲线做放松运动,回教室休息。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主要在于幼儿探索不同形式钻洞的方法,幼儿熟练的掌握手脚爬、手脚膝地爬、匍匐爬的技能,重点在于让孩子掌握匍匐爬的方法。活动中,幼儿对于活动的难点没有很好的掌握,很多孩子都不会匍匐爬的这个方法,对孩子体能方面的培养是不均衡的。

  提高措施:

  1、平时应该多进行此类活动,锻炼孩子爬的能力。交给孩子一些爬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对爬感有趣。

  2、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多带孩子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各个方面体能培养均衡发展。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07-23

大班美术教案10-12

《花生》大班教案06-09

大班教案(热门)12-26

大班音乐教案12-26

《牙齿》大班教案08-04

大班健康教案08-29

实用的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