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5-15 18:58:4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平行线,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

  1、初步感知,尝试判断

  师;上课一开始,让我们先来看一小段录像(播放录像)

  师: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 生:开窗户。

  师: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生:平移

  师: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平行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线。

  师:你知道平行线吗?

  高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生1:第1幅、第5幅、第7幅。

  生2:就第1幅

  生3:1 和5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2、充分体验,探讨本质

  师:那么数学上,究竟什么是平行线呢?

  我们来看: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生:不会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生1:因为延长是不会弯过来的。

  生2:他们不会越来越近,最后靠在一起。

  生3:它们之间的宽度始终不会变的。

  师: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课件验证)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3、提升概念,再次判断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师: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

  师: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

  生:平行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永不相交。

  师:我们回头再来看刚才的8幅图。

  ⑴你能利用刚才学习的概念,找出这里的平行线吗?要说出充分的理由。

  (重点讨论学生初次判断错误的、有争议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线,为什么是;不是,又为什么。使学生对平行的认识更加深刻)

  ⑵指图⑦只有一条直线,你能帮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线吗?

  生:图1

  师:上面一条还是下面一条

  生:两条都和图7的直线平行

  4、生活中的平行线

  师: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生1:黑板的上面和下面

  师:是的,黑板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2:桌子的这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

  师:你指桌子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学们能表达得清楚些。

  师:高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平行线吗?

  生1:那幅画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2:楼梯扶手的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

  生3:护栏竖的和竖的是相互平行的

  师:是的,现在再来看看这里

  生1:爬干都是平行的

  生2:瓷砖的对边是平行的

  生3:花坛的对边是平行的

  师: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师: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生1:不同意,因为这样的话,窗户就无法移动了。

  生2:如果窗户往右移就会掉下来。

  师:看来,平行不仅美观,还很有用。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师: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生:线段AD平行于线段A1D1

  二、动手画平行线

  1、师:现在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线,你能在白纸上画平行线吗?

  请同学们拿出白纸,看第一题,高老师已经给你们画好了一条直线,现在你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吗?

  注意:你在画的时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画法能保证一定平行吗?

  生:动手操作

  展示:1、量距离。2、沿着一把尺的两边画。3、直尺平移

  师:画这条线的平行线,可以画几条啊?

  生:无数条

  师:现在,你对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说说各种方法的局限性)

  师:看来每种方法各有各的有点和缺点,因此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师: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第二题。

  教师掩饰直尺平移法,

  注意点:1、对 2、靠 3、移 4、画

  2、师:现在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任意一条直线。

  生:……

  师:现在请同桌交换白纸,给同桌画的直线画一条平行线。要求先一个人画另一个看,看同桌画得对不对,然后再交换,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好,开始。

  三、总结,交流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四、拓展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条线,它们相互平行吗?

  师:它们都在长方体的哪一个面上?

  师:请同学们注意(转动盒子,使两直线异面)

  师: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那它们平行吗?

  那你觉得我们在说两直线平行时,是不是还应该加一个前提条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平移 平行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顾。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检验: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3.7=()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

  左边=()×()-4×14=()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

  五、复习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4-13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4-02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4-16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03-29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