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时间:2023-11-17 15:29: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和简单操作,初步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并把它们的整体形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里,作为以后识别和辨认的参照;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并能把看到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形体联系起来,用几何形体的名称描述实物的形状。

  设计理念:

  《认识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有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学生抢着说)

  【过程说明】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符合小学生爱玩玩具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 师: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师不停地转着,指导小组合作。)

  【过程说明】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不同。

  2、议一议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最好。

  【过程说明】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初步了解物体外形的特征

  1、评一评 师:有的小组把以上物品分成了五类,即。

  ①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

  ②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

  ③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

  ④积木块、魔方。

  ⑤三棱镜。

  也有的组把这些物品分成了四类,即。

  ①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

  ②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

  ③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积木块、魔方。

  ④三棱镜。

  大家有没有意见呀?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师肯定小朋友们的分法是对的。

  【过程说明】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交流能力,为下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打基础。

  2、讲一讲。

  (1)、为什么把“易拉罐、茶叶筒、接力棒”分为一类呢?

  ①请小朋友们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轻轻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② 师指出:我们给这样的物品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学生发表意见后,师说,小朋友们说的名字很好听,老师也说一个名字行吗?“圆柱”,师用多媒体出示“圆柱”二字,并出示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2)、小朋友们把“排球、皮球、足球、乒乓球”分为一类,为什么呢?

  ①请小朋友们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轻轻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给予表扬。

  ②用同的方法给这一类物品起名字,并用多媒体出示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3)、小朋友们,我们为了给这些物品起名字,把“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积木块、魔方”分为一类好呢,还是分为两类好呢?小朋友们说说看。学生再一次交流,同意把它们分为两类。

  ①小朋友们准备给“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起什么名字?为什么呢?小组商量商量。

  ②学生交流后,师用多媒体出示名字和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

  ③用同样的方法认识“正方体” 。

  【过程说明】学生经历“摸一摸、滚一滚、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符合学生“爱说、爱动、好胜”的特点。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玩”中学习了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

  3、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的名字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实践操作

  1、比一比。

  ①请小朋友们每个人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在桌子上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②组间交流,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③议一议。

  a、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为什么?;b、圆柱和球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组间交流。

  【过程说明】初步理解物体的本质特征,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搭一搭。

  ①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桌子上的物品搭一种造型。 师强调:小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小组的同学们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②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各部分的名字。

  3、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P33第2题。

  4、质疑:粉笔和削过的铅笔是圆柱吗?

  5、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吗?

  【过程说明】这一环节是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个活动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学生评价结果。

  四、实践运用。

  出示36页,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图形拼组。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相关文章:

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02-03

《认识图形》说课稿09-30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4-10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4-02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4-16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09-03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09-21

小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01-0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2-30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反思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