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级的数学,共有学生64人。从整体上来看,学生两极分化比较大,成绩差的学生占了一半还要多,这无形给我的教学带来压力和困惑。所以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并尽可能的保证优等生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平时的练习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5.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六、教学进度安排
六年级上册 科目:数学 20xx年9月
周次 | 起 止 时 间 | 单元 | 教 学 内 容 | 授课 时数 |
1—3 | 9.3 9.21 | 一 | 分数乘法 | 12 |
4 | 9.25 9.30 | 二 | 分数乘法 位置 | 4 |
5—8 | 10.8 11.2 | 三 | 分数除法 | 14 |
9 | 11.5 11.9 | 四 | 比 | 3 |
10 | 11.12 11.16 | 期中复习 考试 | ||
11—13 | 11.19 12.6 | 五 | 圆 | 9 |
14—17 | 12.6 12.28 | 六 | 百分数 | 15 |
18 | 12.31 1.4 | 七 | 扇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 | 4 |
19、20 | 1.7—1.18 | 八 | 总复习 期末考试 |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学生优秀生少,学困生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单元
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单元
圆
圆的认识(一)
5
圆的认识(二)
欣赏与设计
圆的周长
3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圆的面积
3
练习一
2
机动
1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应用(一)
2
百分数应用(二)
2
百分数应用(三)
2
百分数应用(四)
2
练习二、机动
3
第三单元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变换
1
图案设计
1
数学欣赏
1
机动
1
整理与复习(一)
2
数学与体育
比赛场次、起跑线、营养配餐
4~5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生活中的比(比的意义)
3
比的化简
4
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练习三和机动
3
第五单元
统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3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练习四
2
整理与复习(二)
3
生活中的数
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一)、正负数(二)
6~8
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
搭一搭(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2
观察的范围
2
看图找关系
足球场内的声音、成员之间的关系
2~3
总复习
6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08、26~09、30
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
2
09、01~09、07
圆的周长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
3
09、8~09、14
圆的面积练习一机动
4
09、15~09、21
百分数应用(一)百分数应用(二)
5
09、22~09、28
百分数应用(三)
6
09、29~10、05
国庆放假
7
10、6~10、12
百分数应用(四)练习二机动
8
10、13~10、19
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数学欣赏机动
9
10、20~10、26
整理与复习(一)数学与体育:比赛场次、起跑线
10
10、27~11、2
数学与体育:营养配餐生活中的比(比的意义)
11
11、3~11、9
比的化简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12
11、10~11、16
练习三机动
13
11、17~11、23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机动
14
11、24~11、30
练习四整理与复习(二)
15
12、1~12、7
生活中的数: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一)
16
12、8~12、14
生活中的数:正负数(二)搭一搭观察的范围
17
12、15~12、21
看图找关系:足球场内的声音、成员之间的关系机动
18、19
12、22~1、5
总复习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3
一、教材简析:
本册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3篇主体课文,2篇拓展阅读,1个综合活动,主体课文下设2个思考题(内容/形式)主体课文侧面设“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综合活动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有两个: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综合的。单元之间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而不是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能连成一条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线”。 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借“题”组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一个情境,便于教师和学生借“题”发挥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二、学情分析:
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本班学生通过中、高年级阶段的训练,基本接受了识字、词、句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和理解、积累及运用词句的能力,但还比较薄弱。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标教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重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文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景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从认读章节、辨析易混韵母、读准声调、轻声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复习。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从字典中准确理解字义,并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3、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能按要求把词语归类和进行正确的搭配。注意积累词语。巩固对助词、副词的认识。从感上认识歇后语。 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从感性上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复习表示因果、转折、递进、假设关系的简单复句。从感性上认识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在继续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阅犊有自已的见解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听过的故事。在口语交际中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别人讨论、商量。整体感受课文内容非常重要,特别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点缩写课文。学写读书笔记。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四、教学进度
略。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3年多学习计算机的经历,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原因,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获取并处理好信息资源的方法,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为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本学期兼任六年级3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共83名学生,总体来说操作能力中等偏下学生较多,学优生较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20xx年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Scratch趣味编程”,第三单元“与机器人零距离”,具体内容如下:运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绘制房间平面图,用光影魔术手制作日历主题的桌面背景,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利用演示文稿制作电子毕业留念册;认识Scratch界面,初步了解其基本功能,体验编写脚本过程,学习说话脚本,完成角色对话,通过唱歌和跳舞的`场景来学习动作和声音脚本,学习键盘触发脚本,综合运用各种脚本创编迷宫游戏;介绍机器人的由来、各类、特征及其发展,机器人的组成,认识教学机器人及其操作的一般步骤,认识流程图,学习编写机器人直行程序,介绍机器人转弯的控制方法,学习编写控制机器人转弯的程序,学习用循环结构编写机器人程序。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机器人的学习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于我校来讲,条件显然不具备。因此这个单元的内容以了解机器人发展历史为主,启发学生探索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三、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网页。
四、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特别是与自己所任教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61人,其中六一班30人,六二班31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绝大多数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2、第四单元“百分数”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4、“百分数的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三)、综合应用:生活中的数。
(四)、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1.学生会灵活应用运算方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2..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几分之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四单元“百分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学生会结合现实情境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第五单元“数据整理”:
经历“数据整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会应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1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棍和运算: 7课时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4课时
第四单元:百分数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5课时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7课时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7课时
数学好玩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5课时
总复习: 10课时
机动时间: 3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
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元“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习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七、教学进度:
1—2周 第一课 3—4周 第二课
5—6周 第三课 6—7周 第四课
8—9周 第五课 10—11周 第六课
12—13周第七课 14—15周 第八课
16—17周第九课 18—19周 第十课
20周 选唱选听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7
一、总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二、教学目标
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三、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古代建筑成就、特点,能用写生的方法设计新颖的门或亭。
2、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
3、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火花、贺卡和书籍作品。
4、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抓住形或色有有规律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渐变作品。
5、进行古代及外国建筑欣赏,进行外国绘画和革命历史画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二)难点:
1、掌握色彩的明度、色相对比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
2、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贺卡或其它作品。
3、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有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品。
4、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
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6、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五、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
单元
课序
课题
学习领域
美术﹒人文内
课时数
时代新貌
1
美丽的家乡
造型﹒表现
构图练习热爱家乡
2
2
街市新貌
关注设计关注生活
关注设计关注生活
2
校园生活
3
首日封
设计.应用
板报设计﹒情绪体验
1
4
难忘的一件事
造型.表现
2
人与社会
5
木版年画
造型﹒表现
民间绘画传统实践
1
6
有趣的脸谱
设计﹒应用
传统艺术设计能力
2
7
电话亭
设计.应用
生活设施爱护环境
2
8
路灯设计
人与自然
9
适合纹样
设计.应用
多种形式造型体验﹒爱自然﹒爱动物
2
10
泼墨画
造型﹒表现
3
11
指墨画
创造天地
12
光与影
造型﹒表现
光影原理造型能力
2
13
正负图形
设计.应用
图形设计创新思维
2
14
圆筒造型
造型.表现
造型能力立体构成
1
15
彩点拼图
造型﹒表现
造型能力色彩构成
2
艺术瑰宝
16
外国传世名作
欣赏﹒评述
传世名作热爱传统
1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8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
一、课程标准要求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
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编写特点
1.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设计。
(2)以某一探究的环节为主分层设计。
(3)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进行设计。
2.活动内容的设计。
(1)给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2)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综合性
(3)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
四、学情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六、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内容
课时安排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
在校园当中,我们平时用的课本以及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是最为常见的课程资源。许多学校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我们宝贵的课程资源。
2、立足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开辟科教天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
3、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有科技特长的教师,结合学校的优势所在,开发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对达成科学课程的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与场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结合一些诸如“爱牙日”、“无烟日”等特定时段,开展一些主题活动。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9
[课文说明]
《乐游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人所处时代是国运日衰的晚唐,虽说他少年即中进士,但朝廷党派争斗激烈,他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终身不得志,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表述心绪。
乐游原在长安东南,汉宣帝建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原可望长安,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在某天傍晚,诗人不知何故,心情郁郁难以排遣,于是驱车游原,见夕阳美好,万物披辉,然感夜暮将近,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起笔阴郁,以“向晚”“不适”二词点明了登赏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为诗人之后的心情发展设下了埋伏。第三句宕开一笔,极赞夕阳照临下古原晚景之美。此时夕辉正盛,诗人虽未写出景物,但可以想象得到那瑰丽的天空、雄伟的长安城关和秀美的山川田野,尽在眼底。第四句笔锋顿转,写黄昏临近,诗人无力挽留良辰美景,唯有深深地慨叹。“无限好”与“只是”,二词一放一收,将诗人无限惆怅与惋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后两句意味深长,更是格言式的名句,但在理解上也不尽相同,有指对唐朝国是日非之虑,有指对良辰美景短暂之感伤,有指对身世沉沦年华易逝之忧。还有人认为“只是”意即“正是”,一扫惋惜之感,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坚持理想的一种“深情苦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他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当时他离开家乡已两年,只身在京都长安求学,谋取功名,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朴质而又深情,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数字中,九是极阳之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在我国古代,重阳节很重要,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长安繁华热闹,但于诗人而言,毕竟是“异乡”,在心里始终有距离感,诗歌第一句以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写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身在异乡的感受。而今又到重阳,正值家家团聚、人人欢庆,第二句用一“倍”字写出诗人此时思乡比平时更甚,平时思乡不一定显露,而一遇佳节,诗人积聚已久的思家怀乡之情再也无法遏止,“每逢”二字说明诗人不止今日,更有多少个良辰佳节都在思念里度过。前两句情感来得直接、激烈,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因此它成为最能表现思乡情感的名句。后两句不说自己,想象兄弟们在重阳日登高、佩戴茱萸之时,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后的情景。“茱萸”是一种有着浓烈香味的植物,插在头上或衣襟上,据说可以去邪避毒。诗以“遍插茱萸”的圆满对比“少一人”的缺憾,借兄弟们的遗憾与思念来迂回曲折地表达“我”的遗憾与思念,看似平静的语言下面实则是深沉的感情,和杜甫的`《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诗句,读通读顺,在读中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2.在教学时扣好“线头”,才能顺利理清文意,如第二首诗题中的“忆”,第一首诗句中的“不适”。要借助工具书及学生已有经验,自主或者合作理解诗句的意思,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3.通过朗读、联想等体会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乐游原》写游原赏景,抒发了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与惋惜之情。“乐游原”只是地名,在教学时可以注意一下学生的理解。前两句说明了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不愉快时的感受。诗人在乐游原见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教师此时抛出对乐游原的介绍,恰当地为学生的想象说话作准备。然而诗人仍然游原不“乐”,美景当前,他产生了什么感慨?教师再相机介绍诗人有关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角色体验,知诗人之“不适”“不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节日所感,抒发思乡之情。教学前两句要让学生理解,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体会到诗人独在他乡的孤单无依。再让学生化身为两地相处的“兄弟”和诗人,进行角色体验,去体味作者遗憾的心情,然后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切身感受。
4.本课生字的识记宜放在语言环境中与教学同步进行。
5.拓展与实践。第一首诗学完后可以依照唐诗素描的形式让学生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并找些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来读一读,如《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第二首诗学完后可让学生收集王维的诗作与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参考资料]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含蓄而深沉的感情。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准备]
课件(或课文图片)、相关拓展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
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
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
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
(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
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
(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
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
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入题。而今又到重阳,诗人王维十五岁就往京都长安求学,两年没有回家了,他也想家,那难以遏止的思念流淌成一首朴素无华的小诗,打动了许多游子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小诗。
3.读题,解题。忆——思念、想念;山东——此处指诗人家,在华山之东。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读写“茱”“萸”字。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我独自在外乡,每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时,佩戴茱萸,会发现身边少了一位兄弟吧。
三、品读感悟
1.轻读诗句,找出题目的中心字——忆。全文围绕这个“忆”字写了诗人的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的?
交流:心情——孤独、思亲怀乡;
表现——倍思亲、遥想。
2.品味孤独与思念:
(1)齐读一二句,哪些词写出了诗人王维的孤独和寂寞?品味“独”“异”二字。
(2)是什么原因使得17岁的王维“倍思亲”呢?为何愈是佳节,诗人便愈是感伤?“倍”“每逢”二词说明了什么?
创设情境想象:王维还会在什么日子或佳节,思念亲人呢?
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吗?联系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指导朗读,读出孤独感和对异乡的深深的思念。
3.品味缺憾与期盼。
(1)齐读三四句,思考:
重阳节兄弟们一起登高时,是怎样的欢乐情景?在欢笑的同时有没有觉得缺了点什么,那是缺什么呢?品味“遍”的圆满与“少一人”的缺憾。
(2)角色体验:
如果你是王维的兄弟,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采访诗人王维:你如何知道远方的亲人们正在思念自己呢?客居他乡,你又有什么样的心声?
(3)指导朗读,读出你的遗憾与期盼。
4.学生练习朗读全诗。
四、延伸拓展
1.背诵默写本诗。
2.你还了解王维什么?师补充诗人简介及推荐其作品。
3.搜集其他思家怀乡的作品读一读,丰富积累,如《月夜》《杂诗》等。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异乡异客
每逢倍思亲孤独与思念
遥知
遍插少一人遗憾与期盼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动植物、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无处不在的能量”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太阳家族”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四、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宝贵的能源、太阳家族和海洋能源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五、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七、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1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六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使本人的教学工作能做的更好,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多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还有少数学生的家长到外地打工或开饮食店等,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这样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2
一 、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课程研究为抓手,校本培训为依托,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音乐教学,由于连续教学所以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时能够积极认真的学习思考,积极唱歌,在唱歌的方法与状态上表现得较好,而且表情也比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知识的运用与灵活掌握上还略显欠缺,而且学生普遍缺少自主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扶助学习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八个单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 感受与鉴赏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4、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5、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6、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二)表现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3、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4、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6、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7、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3、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2、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3、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4、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5、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通过本册教材内容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和母亲的美好感情。
五、教学措施: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音乐学和音乐教学理论的修养,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听辨和分析能力。
3、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在把握教学中的双基(乐理、识谱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坡度后,很好的结合教学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之时能够很好的学习音乐知识。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5、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美术生,经历了一个学期静物写生,学生对静物写生技法掌握较好。有个别学生绘画表现能力较强。这期我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有个别学生学习美术有困难,要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同时开展一些学生们充满兴趣的色彩和手工制作课,培养他们表达美和创造抽象美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
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
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
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
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
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五、教材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六、教学措施:
1、成立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兴趣,重视艺术审美感的培养。
2、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5、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热爱和关心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让人文精神和创作艺术得到充分地体现。
6、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7、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8、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习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生物与环境”—— 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近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本册教学所需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单元 —— 课时安排 —— 课题 —— 活动器材准备
(一)、生物与环境——(共7~8课时)
1、一棵“顽强”的小树: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培养皿、一盆植物苗等。
2、从“南橘北枳”说起: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
3、走进池塘:池塘群落挂图、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4、假如大树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壶等。
(二)、营养与健康——(共6~7课时)
1、食物中的营养:酒精灯、镊子、碘酒、纸、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与吸收: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
3、饮食与健康:身高体重计、有安全隐患的食物调查表。
(三)、地表变化的奥秘 ——(共8~9课时)
1、地表在变化: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
2、地震: 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
3、火山: 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4、岩石也变化: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5、走进矿产: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课时)
1、能量家族: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等。
2、热能变、变、变:关于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橡皮筋、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3、电表转呀转: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
4、太阳能的利用: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5、打开能源宝库: 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
(五)、月球——(共2~3课时)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
2、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篮球、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六)、我们怎样做判断——(共2课时)
1、我们怎样做判断: 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研究昆虫时的过程性资料、整理记录表。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龄的树干的横切面图、能够凸现环境影响树木生长的完整年轮图、记录纸等。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1、建筑艺术的美2课时
2、2、图形的魔术组合 1课时
3、3、添画人像 2课时
4、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2课时
5、5、亲亲密密一家人 1课时
6、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2课时
7、7、箱板上的新发现 2课时
8、8、参观券的设计1课时
9、9、神秘的礼盒 1课时
10、 10、故事里的人 2课时
11、 11、镜头里的花 1课时
12、 12、神州风采2课时
13、13、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1课时
14、 14、家乡的小吃》 1课时
15、 15、家乡的艺术 1课时
16、 16、发现老房子的美1课时
17、 17、家乡的老房子 1课时
18、 18、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课时
【六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4-05
六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02-07
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01-08
六年级英语上册的教学计划06-17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4-05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7-2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30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01-2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6-15
六上册体育教学计划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