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1 11:43: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热]《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并把它世代传颂。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神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

  那我们今天学习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32课《大禹治水》。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6、玩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

  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不辞辛劳”、“顶风冒雨”、“世代相传”。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

  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细读课文,品其内涵,学生质疑。

  (1)出示“有一次,天下着大雨,大禹带着治水的队伍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在家里啼哭,他的心被牵动了”。想象一下:他的心为什么被牵动?此时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出示“他多么想进去看看可爱的儿子”。让学生演一演,此时大禹心情复杂,他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想象一下,他身边的.人会说些什么?他回答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贺”、“姓”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

  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洪水肆虐的景象)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节

  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

  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代代相传)

  学习第四节

  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

  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

  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

  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自读二、三小节)

  学习第二、三节

  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

  2、出示图1、2: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板画千山万水)

  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

  5、师:在禹之前,很多人包括他的父亲,都曾治过水,但是因为没有查看水流和地形,所以都没有成功。那么通过仔细察看,禹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治水呢?(指名说)

  6、教师简笔画理清思路:要治水,最终就是要让洪水流入——(大海),而这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洪水——(板书)

  7、看图:挖河、劈山容易吗?从哪里看出?再去读一读,找一找。

  课文中的“九”你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朗读)

  8、连起来练读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

  1、师:在治水的过程中,有一件更加令人感人的故事,想听吗?

  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2、教师示范朗读第三节。

  3、出示填空题: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指名填;齐读。)

  4、禹的儿子多大了?怎么会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呢?

  体会: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读出他的感受,行吗?

  是他不想回去吗?那是为了什么?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

  5、指导朗读。读出对大禹的崇敬和感谢。

  6、洪水被制服了,那么治水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学生讨论)

  ⑴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危险呀?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⑵师:为了寻找治理洪水的最好办法,大禹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啊!

  ⑶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小结:英雄就是不怕困难、勇敢顽强,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些人,(伟大),我想应该是付出的努力更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更大的那些人。让我们读好这个词:伟大英雄

  7、指导朗读。

  三、小结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四、布置作业

  给大家一个建议:读一读古代英雄故事,在班级举办英雄故事会,比比谁的故事最精彩。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2、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简介大禹,同时播放课件:《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播放课文朗读,将学生引入文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课件。(观看洪水泛滥时的情景)

  3、引读,抓关键词:看!洪水是多么的凶猛啊!它来到田野,农田被 ,它来到村庄,房屋被 。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

  4、再指名朗读。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禹是怎样治水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 ,当他饿了 ,当他累了 ,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 。(理解“千辛万苦”)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

  (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指导朗读(体会禹治水时的艰辛)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从禹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禹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从而感受到禹的智慧。)

  四、学习第三段

  1、禹治理洪水整整花了13年的时间,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呢。(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

  2、学生自由读第三节。完成填空,填写文中数字。

  3、你发现你填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啊?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引读

  一次,大禹路过自家门口,听到刚出生的儿子哇哇大哭,他多想回去看一看啊,可他没有回去。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看到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他多想去抱抱自己的孩子啊,可他仍然没有回去。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他多想看看儿子长成什么样了,可他还是没有回去。

  因为——(禹下决心治理洪水)

  5、你从中看出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

  6、朗读第三段。

  五、学习第四段

  1、在禹吃尽了千辛万苦之后,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出示第四段)

  2、指名朗读。

  3、小结:洪水曾经使百姓无家可归,而现在,洪水终于像野马一样被制服了,老百姓耕种、收获,再也不用四处流浪,他们重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4、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大禹的儿子,你会对他说什么?学到这儿,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六、总结全文

  教师引导,指明学生补充。

  七、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者弟弟妹妹听。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有时间请你读一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高贵精神。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为什么会是世人敬仰、代代相传的治水英雄”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教学中以文本的内容与课前布置搜集的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让学生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在课后知识拓展时,播放《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大禹为什么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4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单元的主体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作为“奉献”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只有四百来字,语言极其简练,第一自然段,透过抓住四五个词语就勾画出洪水肆虐后的悲惨景象。二自然段写父亲鲧为治水而牺牲,并用“临死前叮嘱儿子……”一句巧妙地转到写大禹。教学中能够透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将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决心。三、四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以及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字说明他的奉献精神。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让孩子们透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就变得犹为重要。

  本文教学中如何将大禹这一英雄的形象变得更真实、更丰满、更高大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最为关注的。

  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这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比较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潜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

  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透过对文章资料的回顾来训练孩子们归纳全文主要资料的潜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

  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

  3.发现课文分总的结构。

  (设计意图:透过课后思考题及观察勾画句子的位置,来初步掌握文章结构)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治水?

  2.抓“淹没”、“倒塌”、“冲走”、“冲毁”、“四处逃荒”来理解洪水的凶猛、无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透过让孩子抓感受洪水凶猛的词语,教师渲染,学生再读从而深刻体会洪水无情而凶猛)

  (二)学习二自然段

  1.应对无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

  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更坚定地投入治水之中?

  理解:父亲鲧临死时叮嘱儿子:“必须要把洪水治好。”

  (设计意图:透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初步树立人物形象,从理解鲧的心系百姓转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点理解“叮嘱”,引读“必须要把洪水治好”,把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志向。)

  (三)学习三自然段

  1.勾画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与父亲鲧的治水方法进行比较,体会大禹科学治水。

  2.抓“常常”、“天蒙蒙亮”、“长年”、“脚跟都烂了”、“只好”等词来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设计意图:着重由学生自读自悟,圈出重点词语,自己说说体会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课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让人物形象逐渐高大、丰满)

  (四)学习四自然段

  1.两个句子比较,自己体会“才”、“仅仅”、“就”、“却顾不得”的意思。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练读

  (设计意图:力图透过两个句子的比较,体会副词的作用,从中感受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学会一些简单的朗读批注。)

  (四)学习五自然段

  1.透过和第一自然段洪水来时的场景对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

  2.理解“欣欣向荣”。

  三、归纳小结:

  1.为什么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板书回答问题)

  2.全文都是称呼“禹”,为什么题目是“大禹”?

  (设计意图:力图成功塑造大禹这一英雄形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多次复现等方式识记“洪、毒”等11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反复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生字集中的第1.4自然段。

  3、通过“泛滥”学习“联系下文”理解词语,并运用这一方法理解“疏导”,通过“安居乐业”学习联系上文理解词语。

  4、会写左右结构的“洪、认、难、被”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词卡

  一、看图猜神话故事,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肯定听过不少故事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能看图猜故事吗?

  (图: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它们可都是古代神话故事,今天就来读读其中的一个故事——大禹治水。

  2、其实他的名字只有一个字“禹”,由于他治理洪水有功,为民造福,是个大英雄,所以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我们一起来恭恭敬敬地叫一叫。(相机板书课题)

  过渡:大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赶紧打开书第71页。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分组认读词语,初步感知治水前后的对比。

  1、第一组词语:洪水泛滥;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读准前后鼻音。带拼音,去拼音。

  猜字谜:一间房子着火了——识记会意字“灾”,并积累词语:火灾、水灾,虫灾。

  火灾、水灾、虫灾,对于人们来说,可都是灾难呀。

  2、第二组:退去耕种,重新恢复安居乐业。

  带拼音,去拼音,读准多音字。

  3、(集中呈现两组词语)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词语分成这样两组吗?

  一组是写灾难,一组是写美好生活的,而且这两组词语所在的自然段特别难读。

  三、练读第一自然段,读懂泛滥,学习“联系下文”理解词语。

  1、(课件呈现第一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能读正确,读通顺吗?

  自由练读,个读检查。

  2、(词卡:泛滥)这里有个词语“泛滥”。

  ·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你能来猜一猜“泛滥”的意思吗?

  生:水很多很快冲出来

  水很多,这么多够不够?(图片,一盆水,一潭水)

  光看字面还不一定猜得出来,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可以帮我们读懂“泛滥”的意思?我们拿起笔来划一划。

  反馈:这大水怎么样?

  开火车。这大水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可能还会干什么坏事?

  课件:泛滥就是~我们一起来读读。还有大家说的

  是啊,刚才我们读泛滥下面的句子,找到关键的词语,把它们对应起来,理解了泛滥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就叫“联系下文”。(板贴)

  想看看洪水泛滥的样子吗?(视频)

  朗读。人们在洪水中失去了财产,也失去了生命,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齐读第一段。

  四、练读第四自然段,运用“联系下文”理解疏导,联系上文理解安居乐业。

  小朋友们,真会读课文,第一段读得这么好,敢不敢来挑战更难读的第四自然段?

  1、(课件呈现第4自然段,标上句序)这段共有四句话,请2个同学来读一读。

  反馈,检查朗读。

  第一句:教训疏导

  第二句:疏通

  第三句:

  第四句:练习词组(被水淹过的土地)(农业生产)

  2、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成功了,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呢?疏导是一种什么样的办法呢?

  生猜:挖。(课件插图)我们来看看课文插图,是啊,老百姓有的在挖土,有的在~,挖土,搬石头是不是就是疏导的意思呢?我们来用一用联系下文的方法吧。

  学习提示:读读下面的句子,划一划有关的词句,再用箭头对应起来。

  反馈:疏导就是~

  (课件)你们刚才提到的内容,老师把它们请到了课件上,你能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连起来读一读。

  疏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最后让洪水流到大海里去。

  3、洪水终于退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件: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读读课文的句子,找到有关的词句填一填吗?

  (课件图片)如果用几幅图表示安居乐业的意思,你认为几号图?

  4、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用了~~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了安居乐业。

  (课件,位置)你看,疏导我们是联系它下面的句子,而安居乐业已经在最下面了,我们是联系上文。

  联系上文,联系下文,和在一起,我们送它一个名字,叫~联系上下文(板贴)

  五、巩固生字,书写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其实这篇课文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词语,我们来积累积累,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疏通泛滥灾难采用驱赶恢复消退教训)

  2、书写“洪、认、难、被”

  (呈现课后生字表)发现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三类

  (呈现“洪、认、难、被”)说说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穿插

  (呈现魔法棒)看看每个字的上面、下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范写:难

  生描一个,写一个

  反馈,再写一个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5大禹治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结合课题,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

  2、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 毒蛇 猛兽 伤害

  (二)认为 教训 棉被 恢复

  (三)灾难 仍然 消退 继续

  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你能读出来吗?

  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 无畏 智慧)

  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 他 。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 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

  (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 紧)

  (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六、推荐阅读

  《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会本课生字的基础上,能了解一定的解词方法,并通过品词析句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艰辛以及其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去过吗?是纪念谁的呢?

  2、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世代为后人所传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

  3、齐读课题。

  “治”是我们要学的生字,

  拿出手来跟着老师一块写(注意:左边的三点水瘦一点,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台,上面的私字头要宽宽的,像顶帽子盖住下面的扁口)

  (治是本课的生字,虽然笔画不多,但是在间架结构的认识上,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学生写字上的难点自然也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

  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怎么做的呢?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它们。

  (整体教学可以使繁文简教,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始,便抛出两个主问题,使本课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读吗?

  看着生字,心里默默地读读想想,不会的打开书再看一看。

  3、滔滔 淹没 冲倒 害得 老百姓

  治理 仔细 地形 挖通

  被 制服 感激 伟大英雄

  (1)第一行,谁会读?

  这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呢,谁找到了。

  知道还可以怎么读吗?“倒”组个词?出示练习。

  课文中怎么提到这两个词语的?(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冲倒了——)

  其实判断多音字读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四步教学法:1、联系词语读准字音。2、提问学生其他读音并组词。3、找到课文句子明确读音。4、总结提炼归纳方法。教师仅仅简单的一句话:“多音字判断最好放在具体的句子中一读就明白了。”却蕴含着今后指导学生今后判断多音字的方法。)

  我们一块读读这行词。

  (2)下一行不难读,谁来试试?

  (3)最后一行,一起读读?

  又出现了一个制,刚才是治水的治,现在是制服的制。有什么区别呢?

  先看治,可以组什么词?读读!(治病、治家、治河、治国、治虫)

  发现了吗?治大多指的是—治理的意思,所以治水就是——(治理洪水)。

  小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挺好的一个解词办法!

  那制服呢,课文中说谁被制服了?(洪水)

  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制服吗?(老虎 风沙 坏人)

  原来都挺厉害的,但后来都在强大的力量下变得听话了、服从了,这就是“制服”,能分清吗?

  (第一个“治”,我采用的是“扩词意会”法,即:给出学生一串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读读悟悟,进而自然体会这些“治”大多都是—治理的意思,也很快理解了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教师顺势点拨道:其实有时组组词也是一个解词的好方法。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实际却传递着一种信息,相信学生今后在遇到此类词语的时候也一定能尝试着运用这样的扩词解词法。和“治”不同的“制”的教学,我则采用了“联系生活造句”法,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联系文本来理解,然后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听过“什么被什么制服吗”?一位学生马上联想到武松打虎的故事,说::武松把老虎制服了。接着又有孩子说道:坏蛋被警察制服了。还有的说:牧民制服了野马。这些生活中的经验巧妙地帮助孩子理解了“制服”的意思,同时“被字句”“把字句”“一般陈述句”等多种句式都在学生的发言中获得了体现,真是一词多得呀!相信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这两个治(制)可能很难混淆了。)

  (4)齐读生词。

  3、刚才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大家自己读读课文,能找到答案吗?

  4、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谁找到了答案?(生读第一小节)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可怕的洪水到底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块看一看。(录像)

  2、回想刚才情景,猜想洪水中老百姓会怎样呢?

  学生一: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

  学生二: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大声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来救救我吧!”

  3、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都感受到洪水的凶猛、百姓的可怜,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呢?(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1)反复读读词语,都读懂吗?读懂哪个说哪个。

  (滔滔就是很大的水)

  (无家可归就是没有家可以回。)

  (出示图片)你们看,洪水来了,老百姓的房子没了,农田没了,家里的一切都没了,只好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真是太可怜了!

  (2)连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到洪水下百姓苦难的生活。

  4、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感受那滔滔的洪水和人们的苦难!

  5、传说,当时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是悲惨。

  6、正因为如此,(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再读读,读出大禹治水的决心。

  7、禹为什么要治洪水,现在明白了吗?

  (对于“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一问题,教师首先通过录像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再联系生活想象洪水中百姓境况,在有了充分的直观感受后迅速回归文本展开教学。学生先通过浏览课文自然找到书中的答案(第一小节),自己再读文感悟,体会到“洪水的浩大和百姓的不幸”,又从“滔滔、淹没、冲倒”这些词语中具体去想象洪水的凶猛,从“无家可归”中去咀嚼百姓的苦不堪言,这样由文到段再到词句,教师始终放手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读懂文章,最后我们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真的走近了百姓,走近了洪水,更读懂了文章。)

  8、说起容易做起难,大禹是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谁找到了答案?在第几小节?

  四、学习第二小节。

  1、治洪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的呢?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1)谁来读读?禹是怎么治水的?画出表示大禹治水的动作的词语。

  ((察看、挖通、劈开……)

  (2)那么你能根据课文把下面的这组词连一连吗?

  (察看—地形;挖通—大河;劈开—大山)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

  小结:是的,你们看大禹他们通过挖河劈山的方式开出一条水道,将四处泛滥的洪水引导入了大海。 板书:引

  (4)大家知道禹的父亲鲧过去也一直在治水,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堵的方法治水)

  鲧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花了九年时间洪水没有治好。就这样禹接替了父亲的工作。

  (在重点段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弄懂文本内容,即:大禹治水的方法。具体的练习环节则由四步展开:1、圈画大禹治水的动词。2、通过动宾词组搭配练习理清治水的.步骤。3、运用练习说话弄懂治水方法。4、资料对比禹父—鲧“堵”的方法,真切体会大禹的智慧。)

  2、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再读读这段话,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1)发现了吗?其实像千辛万苦这样带有数字的词句子中还有好几个,找到了吗?这些数字词都表示了什么呢?(都不是指实在的数字,而是指很多的意思。。)

  千辛万苦就是很多的(辛苦),千山万水就是很多座山很多条河。

  (2)小结拓展: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读读语文角,记住它们:千秋万代、千言万语、十全十美、四面八方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3)“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意思我们都懂了,那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又表示什么呢?

  (4)吃尽了千辛万苦,治水中他们到底吃过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同座互相说说)

  (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炎热的夏天,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补充故事:传说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由于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大禹的指甲被泡烂,双腿得了关节炎,常常酸痛不已。。

  (5)指导朗读

  (6)同学们,大禹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呢?(老百姓)一块读读,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我们一块读读!

  (7)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什么(为了百姓,宁愿自己……我真佩服你!)板书

  ——一心为民,令人钦佩!

  ——不怕困难,勇敢无畏!

  ——聪明智慧,为民治水

  (8)拿起书,让我们跟随着大禹一同去感受治水的艰辛。

  (本段教学的重点主要锁定为: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主要是抓住一连串的带有数字的词语。如:千辛万苦等,在此环节中的我的设计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在读中去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带有数字的词语都非具体所指,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2、通过语文角主动给出一串相关的数字词语,再次引导感受数字词语的妙用。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知道的数字词语,检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4、再次回归文本,透过“千辛万苦”“吃尽千辛万苦”等感悟治水艰辛。5、顺势展开想象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吃过哪些苦?孩子们出色的想象既充实了文本,更丰富了理解。我们高兴地发现,朗读中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情境,个个动情,人人投入,相信大禹那充满智慧、富含勇气的高大形象早已在孩子心中清晰起来。)

  3、小结:如果说大禹治水过程满含着艰辛,体现了大禹一心为民和非凡的勇气和决心,那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让我们深深感动,那么1、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家看看呢?2、禹为什么能成为大家心目伟大英雄呢?3、孔子为什么说: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让我们把这些问题留到下节课一块去解决,好吗?

  四、写字练习。

  1、指导写好“被”和“制”。

  (1)被

  左边是我们新学的部首——衣字部,要区别示字部。

  (2)制

  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边的横画较多,要紧凑一些)

  (3)描红

  (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的生字写字教学中,教师重点教了两个字“被”和“制”,“被”字中涉及到本节课新学的一个偏旁“衣字旁”,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了讲解、书空、范写等都很得法,但是对于“制”教师也沿用了前一字的方法,平均用力。

  回顾本案例的教学,应该讲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是有所遗憾的,因为教师忽略和淡化了教材资源(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在生字的笔顺自学上是有所显现),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二年级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其实这里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打开课本,通过教材的笔顺图自学笔顺,然后在调动孩子写字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去独立分析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就是因为教师还不够放心、放手,还未能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这也成为我们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布置补充习题的作业。

  聪明智慧

  板书:大禹治水 导 一心为民

  勇敢无畏(不怕吃苦)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难"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本课所学内容,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词语,理解课文,学讲故事。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出示课题

  1.观看《大禹治水》动画视频,思考:动画片的主人公是谁?他干什么事情了?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介大禹,板书课题,学生理解课题,明白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由故事引出洪字,并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指读生字,相互正音。

  3.小老师领读生字。

  4.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1)第一组∶洪水泛滥、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聚焦"灾"字,看字形猜猜"灾"字的意思。(相机指导书写:灾、难)

  ③出示句子,放在语境中再次练读。

  (2)第二组∶教训、驱赶、恢复。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给3个词语搭配短语。如"吸取教训、驱赶毒蛇猛兽、恢复农业生产"。

  ③查字典理解“驱”的含义。

  (3)第三组∶淹没、灾难、重新、耕种。

  ①自由练读这组多音字,根据词语的语境练习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②指名读,及时正音,并给多音字组词。

  ③指名选合适的多音字词语填入句子。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说说从画而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1)出示"泛滥、淹没、冲毁、伤害",连起来说说洪水泛滥的情景。

  (2)通过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表现出人们的痛苦。

  (3)再读课文∶展开想象,满怀同情地齐读本段。

  (4)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怎么治水?结果怎样?

  2.指名朗读鲧治水的方法。

  (1)看图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2)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引导∶鲧的儿子禹继续担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2.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年。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1)创境朗读∶禹治水十三年,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如果你就是那个十三年没有见过父亲的孩子,心中得有多么想念父亲。

  (2)练习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

  (3)教师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到处奔走"。

  (4)创设情境,体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说话:十三年里,禹多次经过家门,难道他就不想念亲人吗?第一次路过家门,他多想回家看一看新婚的妻子,可是……(学生朗读)第二次路过家门,他多想回家看一看刚出生的儿子,可是……(学生朗读)第三次路过家门,孩子在门口拉着他,假如你是大禹,你会说些什么?

  (5)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

  六、讲述故事

  过渡∶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你愿意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

  1.回顾本节课已学部分,借助板书,学习抓住关键词讲述故事的方法,同桌合作讲述前三段内容。

  2.展示,相机评价。

  七、推荐阅读

  1.在我国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建议课后找来读一读。

  2.小结:题目中包含主人公和做的事情,可见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八、作业

  1.试着讲一讲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完。

  2.再读一个神话故事,并讲给家人听。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9

尊敬的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

  在介绍我的课例以前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我对阅读教学的一度困惑:

  很长一段时间,当我拿到一篇新课文的时候,我就犯傻了,就好像一个人被关在漆黑的屋子里找门,这里摸一把,那里摸一把,不知那里是边,那里是岸,这种感觉,唉!就叫酸。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杂志时,一只虫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了,忽然跌落下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虫子,感慨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气道:“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唉,可怜的虫子。”你们看,观察同一只虫子,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太阳在白天放射光芒,月亮在夜晚投射青辉----可见世界并不是简单的组合体,同样观察虫子,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他们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但他们所获得的启示都是对的。那对待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否也是如此呢,我想不管面对怎样的课型,只要我们抓准了课文,让我们的课堂立足一个“趣”字;倾注一个“情”字;把准一个“创”字;落实一个“读”字。我们的教学就会条条大道通罗马!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看课例《大禹治水》。

  【设计依据】

  给孩子提供一个真正自由、宽松的舞台,让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让我用我的方式成功,让我爱我所爱,孩子必将还你一片蓝天。这样的课堂才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的来学习。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与其让人累着,不如让人乐着;与其让人闲着,不如让人塌实着。

  根据以上的设计依据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具体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如下: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这一部分的设计—简明扼要: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比较一下如果我这样问: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上一节课你都学了些什么?这样你不又瑞居在圣坛之上,而孩子又匍匐在讲台之下了吗?在不知不觉中已营造了一个似朋友般面对面交流的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用简短的过度语导入第二部分的教学: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本课过度语的最大特点是将整个过程汇成了一条无声无息的涓涓溪流。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

  第一小节的教学以学生情感的梯度发展为主旋律。安排了这样三个环节:

  读着读着,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读着读着,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环节。请看----播放动画,范读课文。小朋友们,读着读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孩子们有的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来救救我吧!”我还看到了一个怀抱小孩的妇女,在洪水中艰难地行走着,哄的一阵大浪冲来,卷走了她怀里的孩子,她呆呆地站在哪儿,泪如雨下,不一会儿,她疯狂地冲向那肆虐的洪水,就这样也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这滔滔的洪水中。

  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年复一年的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紧接着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第二小节的教学,尽可能的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空间还给学生;自由让给学生。也安排了三个环节:

  尽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小节,看谁读得最认真,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问域宽,思维强度大,灵活性强,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交流汇报。

  最令我回味的还是第三个环节,我把它介绍给大家:小朋友,请你们猜猜看,老师最喜欢第几句话?老师你最喜欢第一句话,NO,第二句话,NO TO,那肯定是第三句话了!YES!YES与NO的加入这不就是多学科的整合吗,使学生为之一震,从而精神倍增。一般按常理我会抓住—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等这几个重点词来进行教学。而在这里呢,我是这样来设计的:给老师一次机会,让我来读读这一句话,播放动画,范读他吃劲了千辛万苦……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呢,我们已经知道—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你看,老师带着微笑走向孩子,用智慧去开启智慧,用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生命去点燃生命,在师生完全平等的平台上帮助孩子提炼生活、丰富想象,重新构建原有的知识储备。孩子情不自禁地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

  用情感填白式、故事连载式学习第三部分。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禹为了治理洪水,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13年,在这13年里(填读第一句话)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孩子问: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不回去看一看,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妻儿吗?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钩子钩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2这些问题不光是你不明白,连禹的儿子也不明白啊!(填读第二句话)

  3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面对儿子的提问娘又会怎样回答他呢?你们看-提问的权利学生拥有,解疑的义务学生承担,这不就是主体性最好的落实吗!

  以上只是情感的铺垫,精彩的是以下循循善诱地三次表演。指名试着表演---互相点评后同桌互演----配乐加动作表演。将表演活动设计成有梯度、有层次的螺旋式,符合学生的能力特点,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将教学推向高潮----(配上音乐渲染气氛,设计一些动作再现生活—儿子在门前读书,妈妈在屋里缝衣服)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有一天,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娘,别人都有爹,我的爹在那里,他为什么不回来看看我们?娘强忍着泪水,摸着儿子的头说:儿啊!爹不回来看我们,自有他的道理,等洪水被制服了,他一定会回来看我们的。这感人的一幕幕,渲染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趁着被燃烧的激情,我顺势推了一把:禹不想自己的妻儿吗?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孩子们一个个读得热泪盈眶。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

  苏霍姆林斯基不是这样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于是用情感对比式学习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就这样,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读着读着,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孩子兴奋地说:“现在我可高兴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再也不用四处去流浪了。”这样安排,与第一小节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轻而易举的又一次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强烈得求知欲望。

  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都在干些什么呢?(播放流动图)快来看呀!认为此处不必作太多的讲解,动静结合,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幸福美满的日子都是谁带来的,孩子们兴奋地高喊:大禹!所以(填读23句)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

  不是说“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庆的祥和氛围中,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学到这,难道你不想对大禹说点什么吗?大禹啊大禹-----由于激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孩子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有的说,大禹啊大禹,你真了不起,滔滔的洪水都让你给制服了,人们永远感谢你;是你又带给了人们安逸的生活,你的美名流芳百世,长大后我要像你一样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如果我也生在那个年代,我就会帮你出出注意,造很多水库,让你不用那么辛苦……

  最后构建完美板块,升华情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制水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地呼唤他—大禹。让人文性与思想性进一步整合,让学生用“心理视线”去读书,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0

  课时目标

  1、识字方面:掌握15个字的读音,“洪”“灾”“”“难”3个字的字形。理解“淹没”等词的意思。

  2、内容方面:抓住“淹没、倒塌、冲毁”等词语感悟洪水泛滥的景象,为下节课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泛滥”的意思。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今天我们教师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2、禹是谁,干什么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示:随板“大”)

  3、讲大禹什么事情?(板书:治水)领读课题后提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大禹为什么治水?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大禹治水的结果是什么?

  这节课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穿越时空,回到4千年前去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71页,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我们一起来拼读拼读吧。

  现在我们来分男女生PK拼读,看看哪组拼读得更精彩?大小声游戏。

  同桌互相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多读几遍。(指句回答)请按顺序说。(课件示)为了奖励你们刚才学得那么认真,我们来玩一玩收集水滴的游戏。开火车读。

  3、现在我要提高难度了,老师把刚才的词语分成了两组,看你们能不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课件示)

  第一组: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痛苦极了

  (指名读)想访问你,你在读这一组词语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痛苦)全班一起读

  第二组:继续退去被动耕种恢复安居乐业

  (指名读)你又是带着怎样心情读呢?(开心)

  5、你们真棒!读这两组词语的时候能带着不同的心情来读,第一组词语描述的是洪水带给人们的恐惧与伤害,第二组词语告诉我们的是洪水退却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一变化归功于谁?因为有了大禹治水,人们才能从“痛苦极了”走向“安居乐业”的生活。

  6、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大禹的英雄事迹,请大家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体会洪水泛滥情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大禹治的什么水?“洪水”是怎样的呢,它的危害性有多大,我们见识一下。(课件)说说见到这些画面你会想到那些词语。

  2、“洪水”这是多么可怕啊,洪水带给人们的是恐惧和不幸。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3、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洪水泛滥的`情景。(第一段)

  4、(课件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课件示)

  5、从哪些词语中,让你体会到洪水的凶猛?(课件示)(泛滥、淹没、冲毁)

  6、“泛滥”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上下文和图画来理解。(指名、课件示)

  过渡:下面老师想跟你们合作读读句子,老师描述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你们边听边想象,并带着想到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7、引读课文:洪水泛滥,恐怖极了。这洪水,一路咆哮,它来到田野,(生接读)—大水淹没了田地。

  它来到村庄,(生接读)—冲毁了房屋。

  毒蛇猛兽到处(生接读)—伤害牲畜和百姓。

  大地成了一片汪洋,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的生活(生接读)—痛苦极了。(板书)

  8、指导读: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指名朗读这段话、男生读。

  小结: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无数的灾难,所以人们决心要治好它,那人们是怎样治洪水,又有哪些人来治洪水,结果怎样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激励学生学习大禹一心一意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精神。

  3、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新课。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次发大水,洪水滚滚,淹没了大地,冲倒了房屋,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处流浪。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叫鲧,他多次带领百姓修坝堵水,但是都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看到这种情景,就整天想办法要为人民制伏洪水,那么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传说故事——《大禹治水》。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请学生自己先试着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同桌之间交流互读。

  (1)两人一起读读课文;

  (2)向同学读读你圈出的字。

  3、学生在小组里分自然段读文,要求认真听,帮同学指出没有读准的字音;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字音是否读准。

  三,交流识字情况。

  (1)认读词语卡片。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百姓 父亲 带领

  修筑 才能 制伏 挖洞 水势 辛苦 入学

  a、小组合作认读。 b,开火车检查。

  (2)做游戏认读生字。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及时评价反馈。

  五,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三,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 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具体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 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 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1)自己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互相讲述。

  (3) 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评议。

  七,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回家搜集传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传说故事会"。

  八、板书:

  大禹治水

  滔滔洪水 千辛万苦 引入大海

  无家可归 千山万水 安定日子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新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目标达成方式:

  学习字词,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分析治水方法的科学性与辛苦,初步体会大禹“伟大英雄” 形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大禹是人们对禹的尊称。板书“治水”,齐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读准,读好

  (注意多音字“没、倒”;后鼻音“姓、形”、翘舌音“治、制”)

  (1)滔滔 淹没 冲倒 房屋 仔细 劈开 感激 英雄

  (2)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治理 洪水 被 制服 伟大

  三、细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去用心读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

  2、组织交流:把你们读书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

  大禹为什么治水?

  个别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简单交流后总结并板书:水害

  大禹治水的结果?

  个别读第四段——大禹制服了洪水 板书:制服 指导理解“制服”

  师指板书:现在你们迫切想知道什么?——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 板书:治理

  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

  个别朗读后出示第二段

  1、 大禹是怎么做的?(学生说后显示填空,指导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练说)

  2、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理洪水?——“堵”的方法

  大禹用的是什么办法治理洪水?——“引导”的方法 板书:引导

  从哪儿看出是“引导”的方法?

  ▲察看水流和地形——观察水流和地形,分析洪水泛滥的原因,思考如何约束住水,让水听从人的指挥,服从人的管理……

  ▲挖通大河,劈开大山——让水走它能走和该走的地方,而不随便、任意跑到它不该去的地方……

  3、大禹为什么用“引导”的方法治理洪水?

  ▲与第一段和图片联系起来理解——

  学生再读第一段(评价: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图1: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波涛滚滚,一路咆哮——堵不住

  图2:即使“堵”住一处,还会在另一方泛滥成灾

  (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洪水害得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过渡: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 (指板书)用“引导”这个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欣赏洪水被制服后的情景。

  (师描述:大禹经过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引导百川乖乖地东归大海,同时还发挥了水“灌溉农田、滋养民生”的作用,春来播种,秋有收获,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接读第二段

  2、再读第二段:你还能读出什么? 理解“千辛万苦”

  (1)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吃了辛苦,走了山水……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

  (2)交流感受: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吃了哪些苦吗?(困难、危险以及怎么克服的)

  提供想象情境:

  ▲察看水流和地形的过程中——

  饿了……渴了……困了……脚上磨出了血泡……攀爬悬崖峭壁……

  (理解、读好走遍 、吃尽)

  ▲在挖大河、劈大山的过程中,与老百姓同吃共住,起早贪黑,黑了瘦了生病了累倒了……

  (3)他为什么要吃千辛万苦——再引读第一段(洪水泛滥、制服洪水)

  (4)指导读好词: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3、指导朗读本段: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吃尽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用科学的方法制服洪水,束缚住凶猛的洪水,让滔滔的洪水乖乖地听从人的指挥,服从人的管理。让我们边想象边把这段话读好,好吗?

  4、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1)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2)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3)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板书:伟大英雄

  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

  再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引读,在大禹的不懈努力下,洪水终于被——,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大家——。

  2、说话训练: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3、小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大禹勇敢顽强、一心为公的精神!

  四、指导写字:

  1、词语:害 老百姓 地形 挖通 治理 洪水 被 制服 伟大

  2、生字:害 通 姓 形 治 理 洪 被 制 伟

  (1)整合生字发现规律:8个是左右结构,部首写得窄,偏旁写得宽。

  (2)根据学生需要指导书写描红“制、通、被”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主要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文章简短易懂,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单元学习目标、文本特色以及学生的学情,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篇神话故事,语言生动,情节有趣,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神话故事毕竟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前我会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大禹的故事。在教学时,我会结合图片、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灾、难”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泛滥、挡水、疏导”3个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灾、难”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泛滥、挡水、疏导”的意思。

  2、教学难点:能根据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黑板贴、图片、洪水视频及故事配乐。

  六、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课题

  1.出示《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所配图画,让学生看图猜故事。

  小结:这些都是远古人们想象出来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不仅语言生动,情节还非常有趣。

  3、揭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同桌互相检测。

  3、出示词语和句子,指名读。

  (三)创设情景,读书入境

  师配乐讲故事,学生边听边思考: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完故事,你知道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吗?(播放洪水视频)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理解“泛滥”的意思。

  3、洪水泛滥,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让我们满怀同情和悲伤再读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过渡:面对老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鲧开始带领大家治理洪水。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根据书写提示,同学们练习书写“灾、难”两个生字。

  (3)了解鲧筑坝挡水的`方法及失败的原因,理解“挡水”的意思。

  过渡: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治水失败了,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那么禹又是怎样治水的呢?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默读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禹治水的句子。

  (2)请一位小小解说员上来指着图说一说疏导的治水方法,理解“疏导”的意思。

  (3)洪水消退后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女同学读一读。

  (4)讲述大禹名字的由来。

  (五)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过渡:在禹治水期间,还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同学们再次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大家读的很投入,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听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出示段落填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年。这()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1)仔细看看填入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数字)

  (2)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讲述故事,拓展延伸

  1、借助板书,小组合作讲一讲。(可以每人讲述一部分)

  2、小组上台讲故事。

  3、课后阅读神话故事,延伸积累。

  七、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后世颂扬的英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2、认会本文8个生字,写会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3、理解“倒塌、堵塞、临死、叮嘱”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

  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成语以及有关奉献的名言。

  能力目标:掌握“抓住重点词语想”的读书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的'原因,感受大禹治水的奉献精神,树立时时处处为人们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难点:体会“才、仅仅”等副词的用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大禹治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淹没 堵塞 开凿 恢复 草丘山冈 四处逃荒

  冲毁 叮嘱 英雄 处死 欣欣向荣 垒起堤坝

  2、出示课文主要内容。

  (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人们只好( ),( )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大地又恢复了( )的景象。

  二、抓重点句品读,探究人们敬仰爱戴大禹的原因。

  1、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勾出描写禹治水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了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请同学们圈出描写大禹治水的动作词。

  2、自由读句子,体会一下禹治水的方法。

  3、指名说禹是怎样治水的?师随机引导。

  4、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禹治水的方法。

  5、和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

  6、禹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变堵为引,你觉得禹怎样?(智慧)

  7、齐读这句话,一起来夸夸大禹。

  预设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自由读句子,看看从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很辛苦、很累)

  2、哪些词能体现大禹治水的艰辛?(自由发言)

  3、自由练读,读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4、小组赛读。

  5、请大家想象一下,大禹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积累成语。

  (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吃苦耐劳、顶风冒雨、坚持不懈、严寒酷暑、不辞劳苦……)

  预设三: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自由读句子,比较,你发现少了哪些字?圈出来。

  2、自由读文中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才——三十岁结婚迟吗?补充: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为了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

  仅仅,就——住的时间很短。十年大约是3650天,对比之下4天很短很短。

  却——只有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他只顾得上干什么?

  过渡:这段话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的由来,你们想看看这个感人的故事吗?

  1、生看动画片。

  2、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

  3、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

  三、小结。

  谁来用“因为大禹 ,所以成为了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四、作业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2、推荐阅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世世代代?

  有智慧 千辛万苦 无私奉献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会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新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板书课题,指名读"禹"。

  大禹是人们对禹的尊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板书“治水”,齐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要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再看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读好

  (注意多音字“没、倒”;后鼻音“姓、形”、翘舌音“治、制”)

  (1)滔滔淹没冲倒房屋仔细劈开感激英雄

  (2)害老百姓地形挖通治理洪水被制服伟大

  三、再读读课文

  带着刚才的.问题去用心读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

  组织交流,读通课文:把你们读书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

  1、大禹为什么治水?

  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简单交流后总结并板书:洪水害人

  2、大禹治水的结果?

  指名读第四段——大禹制服了洪水板书:制服洪水指导理解“制服”

  师指板书:现在你们迫切想知道什么?——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板书:治理

  3、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二段,学生自读,看看有几句话,做个标记。指名分句读句子。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他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做了许多事儿,让滔滔的洪水乖乖地听从人的指挥,服从人的管理。让我们齐读这段话读。

  4、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自由读,指名读。

  5、再读最后一段。

  1、引读,在大禹的不懈努力下,洪水终于被——,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大家——。

  6、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2、生字:害通姓形治理洪被制伟

  (1)整合生字发现规律:8个是左右结构,部首写得窄,偏旁写得宽。

  (2)根据学生需要指导书写描红。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23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15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16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04-07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06-09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12-02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3-25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8-27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4-15

语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