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平均数”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平均数”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数学思考:能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
二、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八章《数据的代表》的第一节内容,教学安排两个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①让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算术平均数的基础上复习巩固,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从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中渗透加权平均数的意识。
②通过例题讲解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由于工作不同,对各方面的要求就不同,哪一方比较重要,权就比较大。
③通过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总结出对概念的理解,得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一个寻宝者寻宝的途中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没有桥也没有小船可以过河,他又不会游泳。一位过路人告诉他这条河的平均深度1.5米。寻宝者的身高是1.75米。你认为寻宝人可以安全度过这条河吗?为什么?
2、在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想知道班级成绩和个人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如何,那么必须收集哪些数据才能得出结论呢?
(二)讲授新课
1、打篮球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请问同学们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因素、配合程度、技术成份、身高和年龄等。)
2、小组分工:第一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第二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第三组计算“八一双鹿队”的平均年龄;第四组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
3、小组里选出代表公布算法与结果。
(八一双鹿队的平均身高为1.99米,平均年龄为25.3岁;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身高为1.98米,平均年龄为23.3岁。所以这两支篮球队中,八一双鹿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更为年轻。)在此,出现了两种算法:一是逐个相加法,二是加、乘法结合的简便算法。在小组计算后,教师请同学们对上述的两种算法发表看法。师生归纳得出求平均数的简便算法。
4、总结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5、例1(课本218页)讲解:出示题目让学生讨论后解答。师问:计算(1)与(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同学交流之后发表看法。教师总结。
6、总结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
1、随堂练习(见课本);
2、补充练习:
(1)上学期期末考试后,某同学数学科的期考成绩为86分,但他平时数学测试的成绩为90分,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80分。
①请问他一学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
②如果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计算,那么该同学期末总评数学成绩是多少?
(2)据有关资料统计,1978~1996年的18年间,我国有13。5万学生留学美国,请计算这18年间平均每年留学美国的人数。
(四)课堂小结平均数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计算平均数?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热情高、兴趣高,分组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学生们有兴趣,很快就能算出来,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
【“平均数”教学设计及案例反思】相关文章: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01-20
平均数教学设计01-21
《平均数》教学反思03-13
《平均数》教学反思04-08
平均数教学反思12-21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08-01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教学案例反思03-26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