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常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走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那里柳枝摇曳、流水潺潺、鲜花遍地、果实满园。如果说都市的生活带给我们的是繁华昌达,那么乡村宁静美好的生活就需要我们用心细细体会。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乡下人家”。
二、设疑:
1、乡下人家、乡下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谁能用一句话概括?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 “迷人”、“风景”)
2、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描写了几幅独特、迷人的风景画?(七幅)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七幅画的名称来。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曲催眠
3、让我们继续走进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画,感受田园诗情。
三、小组交流
1、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自主探究部分。
①这七幅美景中,哪一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美地读一读,想象画面,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乡村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2、小组交流自主探究。
3、首先,我们来完成文本探究的第一题。这七幅图,你们愿意展示哪一幅?
请各组准备展示内容。
小组展示时请同学们自然、大方的表现自己。
四、班级展示
a、展示:课堂探究(一)
首先,我们来交流课堂探究第一题。
导语:让我们沿着乡间的小路,先来到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下,去感受那独特迷人的风景吧。
一、屋前搭瓜架
1、展示(读着句子,想象画面,有着自己的感受,真会读书。)
2、比较
⑴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写了乡下人家的瓜和叶,后面说的是城里的石狮子和旗杆。
师:(看图)这些石狮子和旗杆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说)
师:是的,这些石狮子和大旗杆也许会让人感到很气派,然而乡下人家门前的装饰却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瓜和叶,这又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说)
师:是呀,通过这些石狮子与大旗杆的对比,乡下人家这些生机勃勃、色彩艳丽的瓜和叶,更让人觉得亲切、舒服、十分可爱。课文里的这个句子正式通过对比的写法把这独特、迷人的景物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好好地体会体会。你们读前半部分,老师读后半部分。(读句子)
咱们再交换来体会体会,我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半部分。
同学们,乡下人家屋前瓜藤缠绕,真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十分可爱。
二、门前种鲜花
过渡:同学们,乡下人家的“可爱”远不止这些,更可爱的将会展现面前。请下一组同学来展示。
1、展示
2、分析
(1)为什么说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你真会思考)(学生回答)解释
(2)作者为什么要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生自由答)
师:同学们,作者用了“朴素”和“华丽”来写这些花,老师把这两个词写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发现?
是的,这两个词真好是一组反义词。作者这样说岂不是前后矛盾了吗?朴素、华丽到底是怎么样的?(生思考)
乡下人家把它们种在哪了?(门前的场地上)有漂亮的花盆去装饰它?
这给你怎样的感觉?它是一种自然的美,朴素的美。
再看看这些花的颜色和它们的样子,怎么样?给你又是一番怎样的感觉?鲜艳、大方、色彩明丽、非常地华丽。
3、美读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也正是这一组看似矛盾的反义词,才让我们的农家小院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一起来读。
三、雨后春笋冒
过渡:来,雨后春笋冒。
1、展示
2、细读
⑴补充:从“许多”“成群”发现多。
我从“探”字发现这是一个拟人句。(真会读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秘密)竹笋迅速地往上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偷偷的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这个拟人句怎样读呢?(顽皮的、欢快的)
自己试着读一读。
你现在就是这些小春笋,把这个拟人句读读。
范读。
请带着你的理解读读。(指名读)多可爱的小笋芽儿啊,告诉大家,你“探出头来”想看什么?(生自由答)
3、积累
说得真不错!想当小笋芽的同学请带着自己的渴望,带着自己的迫切都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能背下的同学试着来读一读吧!
花藤满架,绿意盎然,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啊!在这些美景前我想起了诗人高鼎曾经吟咏过的一首诗——(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全班齐背)
四、院里鸡觅食
过渡:乡村人家的植物美,动物更美。
1、展示
鸡爸爸
鸡妈妈
2、真是幸福的一家子!
五、河中鸭玩耍
过渡:那河中的鸭子呢?
1、展示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2、理解
补充:我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
我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同学们,读书就是要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
3、美读
乡下人家,鸡鸭成群,这里就是他们自己的家,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你看,他们和家人相处的那么和谐自然啊。
六、门前吃晚饭
过渡:若是在夏天的傍晚,乡村人家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下一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现“门前吃晚饭”的场景。
1、展示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描述
在自家的小院中吃饭的经历。我也有这样的经历。(生描述)
3、赞美
⑴老师眼前有这样一幅画面:天上红霞片片,鸟鸣声声,周围花儿朵朵,绿竹摇摇,身边微风习习,笑声串串,这样天高地阔地吃饭,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⑵乡下人家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但平淡中不失带有和谐、甜美。
七、夜静曲催眠
夜深了,乡下人家还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下一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
1、展示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2、细读
⑴补充:发现了这是一个拟人句。(细心的孩子,真会读书)
⑵这个“织,织,织,织呀”是纺织娘的唱的歌,该怎样读呢?(缓缓的、柔柔的、轻轻的)
⑶师生试读请你动情地读一读,(指名读)
⑷(生评价)那么请你来读读,读得真好!听得大家都要睡着了!
⑸指名读。让我们听着他的朗读,一起来沉醉在月夜睡梦的静谧中,享受这月夜曲催眠的宁静美。
八、小结:
是啊,《乡下人家》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那恬静的生活和独特、迷人的景色。
1、请同学们给这几句再增添一句话,使它成为一首美丽的小诗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
屋后冒笋芽院里鸡成家
河中鸭玩耍晚饭夕阳下
夜静曲催眠乡景美如画
2、自己连起来读一读。(自读、齐读小诗)
乡下人家是一首歌,一首质朴悠闲的歌;乡下人家更是一幅画,一幅活泼清新的画;乡下人家更是一首诗,一首宁静幽远的诗。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冠、捣、谐五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作者描绘的纯朴自然、充满情趣的乡村画面,以及他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正确,特别是把长句读正确,注意适当的停顿。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描绘的乡村生活的画面,能用概括的语句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杭州人吧!生活在杭州城,感觉怎样?
2、出示乡村的图片:(课文插图),说说是什么地方的风光。
3、揭示课题:
师:如果说城市带给我们繁华和喧闹,那么乡村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位名叫陈醉云的作家一起走进乡下人家,走进课文,用心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生活。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初读:
⑴陈醉云笔下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反馈初读情况:
①学习生字新词:屋檐、装饰、鸡冠花、捣衣、和谐。
②指名分节读课文。
③指导学生读长句。
出示三句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看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zha)到水下去觅食。
谁能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随机出示表示停顿的斜杠)
2、梳理内容:
⑴读过了课文,那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交流
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画面。
⑶学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和文字。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点拨指导,板书。
3、整体感知:
⑴按课文顺序播放媒体,整体感知内容。
⑵教师指板书引导发现:
作者把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在一起,生动地描写了一幅幅的风景。
3、引导出最后一节,指导理解独特和迷人。
4、小结过渡:
师: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心声?下节课,我们继续领略作家眼中的乡下人家。
房前瓜藤攀檐
门前鲜花开放
春天屋后嫩笋破土
乡下人家房前屋后鸡鸭觅食
夏天门前晚餐
秋天月夜虫鸣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以及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整篇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作者将对乡下人家的满腔喜爱之情融入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色之中,使人读后眼前就会不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文体特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等),结合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现状,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会读、会写6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别有风趣、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华丽”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较及拟人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
3、练习用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及主要内容
4、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受到审美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扣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凭借文字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受到审美熏陶
2、难点:体会作者选取平常景物,采用拟人、比较等方法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板书课题
引导阅读:边读边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语(板书:独特、迷人),初步感受作者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梳理脉络(7分钟)
1、根据学习提示通读全文
(1)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把每个自然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圈画出来
2、交流: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呢?请把每个自然段中圈画出的词语跟大家交流交流
三、想象画面,品味语言,体会“独特、迷人”(20分钟)
第一幅画面:屋前瓜架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读好相关语句,在音乐声中,在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描述之中想象屋前瓜架的种种“别有风趣”的情态,并体会散文运用叠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第二幅画面:门前鲜花
乡下人家虽然没有华丽的.屋隅,没有光鲜的装饰,但场地上这里一株、那里一株的鲜花却成就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解读“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深刻含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文字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幅画面:屋后竹、笋
引导学生着重关注拟人手法的运用效果:一个“探”字就把春笋写活了!让学生带着感受把句子读活
四、紧扣文眼,设问留疑(8分钟)
1、 小结过渡:孩子们,清新恬静的田园风景让每个人都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份神往与渴望!所以,作者在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中心句)
2、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还有很多(板书),下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的脚步继续用心欣赏
五、学习生字,课后拓展(4分钟)(略)
设计意图
第一,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对于这样一篇长文,在学生已经进行了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再来进行课堂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以及课堂结构的划分必然要发生某些变化因此,尽管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但对文本的全篇通读以及对生字新词的学习、理解等环节都进行了弱化处理我以为:就这篇文章而言,高年级的孩子通过课前自主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完全有能力掌握生字新词所以,在课堂上,我把通读课文与理解课文进行了整合,把生字词的理解融入到随文学习之中,把生字词的学习调换到课堂结束前几分钟,这样的处理,既关照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整体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再依托文本探寻作者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全面而清晰感知的基础上,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自然引入对1、2自然段的学习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情感基调,并顺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层层深入,使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三,关注文本表达方式王荣生教授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乡下人家》作为一篇精读课文,就应该发挥其“例子”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散文表达的基本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关注了散文表达方式的渗透与学习,诸如: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特别适合诵读;散文常融情于景,借平常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文体特点;散文中叠词表情达意的作用;散文画面感极强的表达效果等等尽管有些只是在教学中作了蜻蜓点水式的指点,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长期训练、积淀的过程,不是一两堂课就能一蹴而就的相信我们只要能时时绷紧“言语表达”这根弦儿,就一定能实现从“教语文”到“教课程”的华丽转身
第四,实现思维同步发展优美的散文与诗歌一样,也有深邃的意境,指导学生理解、领会散文意境,同样是散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想象和描述的训练,试图通过画面、音乐的渲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努力开拓散文的意境,做到既能把学生带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过去积累的知识,进而启迪他们联想、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同步的训练和发展
第五,注重多维情感熏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积极而活跃的因素,因此,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文章不是无情物”,《乡下人家》所描绘的尽管都是一些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象,但这些平常之景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过程不能脱离情感和直观,因此,注重多维、立体的情感渲染与熏陶是我这堂课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借助语言、音乐、画面以及眼神、手势等媒介,创设师生、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情感的流通与共鸣的磁场,引导学生通过事物认知、情感表达,来体悟课文深处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并获得信心、爱心和感知他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眼前会浮现出画面吗?什么样的画面?
(大屏幕打出课文插图)你们瞧,这便是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从读课题开始,便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受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抽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结出”的“结”读一声;“场地”的“场”读三声。
注意下面字的写法:
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
巢: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
⑴ 时令:季节。
读读相关的语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⑵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读读相关的语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指乡下人家按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⑶ 纺织娘:
(出示纺织娘的照片)一种昆虫,黄褐色或绿色。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象纺车一样的声音。
2、小组学习,组员轮读课文。
3、全班选读:
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后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长句较多,学生不易读好。因此在认读生字、新词之后,设计了组内轮读和全班选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幅场景起个名字,在空白处标注。
2、全班交流,讨论,读有关语段。教师指点,归纳板书: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静
3、师小结:
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疏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幅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全文,体会景物的美感
1、指名7位学生各从以上画面中选择一幅,读有关的段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画出有关的语句,他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标注、画批。
〖设计意图〗
在交流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自读自悟,才能在交流时畅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领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书中归纳的几幅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点,重点体会下面几段:
1、瓜藤攀檐:
(出示演示文稿)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里“装饰”指的是什么?
“高楼门前蹲石狮”和“树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而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给人怎样的感觉?(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雨后春笋:
(出示演示文稿)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怎样理解“探”字?
3、群鸡觅食:
出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师小结:
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出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着图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师小结:
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喜欢的就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精读中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体会作者抓住与农人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发掘美感的表达方法。
三、讨论探究,明确课文主旨
1、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也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写作顺序、写作方法)
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描写,在写法上抓住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
〖设计意图〗
围绕最后一段展开讨论,意在由此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重温写作的顺序,感悟写作的方法。教师的小结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了疏理,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
四、配乐赏读,摘抄课文佳句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指名配乐分段读全文。
把你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多读几遍。稍后随着音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配乐赏读,进一步陶冶情操,积淀语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读给大家听,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完成课后的作业。
五、拓展延伸,自读“阅读链接”
师:感受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让音乐陪伴着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
全班轻声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静
房前屋后
春 夏 秋
白天 傍晚 深夜
〖设计意图〗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因此,从此句中提练出了几个关键词,统领板书。
一幅幅生活场景横向铺开,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按顺序呈现画面,也有助于教师在总结全文时勾画板书,点明写作顺序。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一项学习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总结全文时,教师在板书的下方,边勾画板书,边列出课文的写作顺序,与弧线、箭头相配,易于学生形象感知,突破学习难点。
【特别建议】
在第一课时,“给每幅生活场景起名字”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提炼语言。如有学生的说法更合理,完全可以换用学生的,不要把教师的预设强加给学生。在学生概括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启发、引导,为学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概括。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目标明确。教师在总结时,要充分利用板书呈现的一幅幅“画面”,边讲解边勾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哪里是“房前屋后”,哪里是“春”、“夏”、“秋”,哪里是“白天”、“傍晚”、“深夜”,从而整体感受课文的表达方法。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5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乡下人家的美景,现在请闭上眼睛,听。师:“房前屋后那碧绿的藤蔓,拌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的竹笋,一群小鸡在庭院中觅食,一群鸭在水中嬉戏玩耍,夏天人们在树荫下边吃晚饭边话家常,秋天的夜里人们伴着纺织娘甜美的歌声进入梦乡”。
二、畅谈感受、读中感知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生畅谈感受)师:文中有两个词特别能表现出作者的感受,请默读课文,找一找。学生揭示“独特、迷人。” 说说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让我们用喜欢的方式学习,说说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乡下人家景色独特、迷人。带着这个问题先自己读课文,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三、汇报交流、读中感悟
学生可能找到的相关语句: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教师用男生和女生对比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的好处,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之处。
“还有些人家,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此句的'难点在于理解“朴素”和“华丽”在句子中的意思。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词的关系,发现它是一对反义词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抓住“探”字来理解,并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同时把这个句子积累下来。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又是一个拟人句,让学生以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此处不仅指导朗读,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升华感情,小结。
四、回归课文,揭示写法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如果学生不能找出房前、屋后这个空间顺序教师就适时引导。)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恬静的生活和独特、迷人景色。课文后还有一篇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回去读读体会一下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春、夏、秋
21、乡下人家白天、傍晚、夜间
独特、迷人 房 前、 屋 后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乡下人家》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新课程十分强调“感悟”,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感受形象,品味词句,从而创造出妙悟之境,从语言文字中悟出情意、哲思和魅力。本设计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心理和发展需要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通过悦读、悟读、品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悟出文本内涵,悟出文本滋味,悟出心中的“哈姆雷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语感,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情感目标:
在读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获得美的享受。
三、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重难点
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边读边悟,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我们班的学生听说我要来这儿给大家上课,他们可高兴了!特别想我给大家捎一份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把我们乡下最美的景、最美的事带给大家。
学生边欣赏图片边听解说。(课件展示乡村美景)
乡下美吗?大家愿不愿意到乡下去做客呢?老师今天就带大家走进乡下人家!
板书课题----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
1、读完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仿佛看见了些什么呢?
2、这么多美景,大家一定受到感染了吧?再读读你认为最美的地方吧!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你觉得这幅画面什么地方最美呢?
2、读着课文,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呢?自己边读边想象一下。
3、欣赏图片,品读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可爱多了。”
4、小结 ,板书: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眼前的景色就像一大幅活的画,画里面有些什么呢?(花、竹笋)
2、都有些什么花呢?想象一下它们的颜色,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3、介绍乡下的鲜花的特点,理解“时令”。
4、春天来了,除了花儿开了,还有哪些变化呢?连小竹笋也忍不住想出来看看这个美妙的世界,它--------(探出头来)欣赏图片。
5、比较理解“探”。
6、再读这句话,感受它的迫不及待,出示句子。
7、小结,板书: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三)自学3、4、5、6自然段
1、归纳学法。
2、同桌讨论、交流。
3、汇报。相机板书: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4、再读认为最美的地方。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文中有一句话对乡下美景做了概括性的描述,你能找出来吗?
2、齐读。
3、理解“独特”、“迷人”。板书:独特、迷人
4、多种形式读这一句话。
(五)小结
这真是----------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月夜虫鸣梦甜,
最美乡下人家!
四、拓展
乡下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农村建设,乡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还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反映农村新面貌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欣赏图片。
五、布置作业
综合性学习:学习了课文,欣赏了图片,大家有些心动了吗?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走进乡下,走进大自然,去
1、拍一拍(乡下风光)
2、画一画(乡下美景)
3、写一写(乡下故事)
4、调查调查(乡下风土人情)
别忘了,作业完成后可以写信或者发电子邮件给我!
[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情趣始终是第一位的。一篇课文的教学,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求,让学生投入的读,兴致盎然的读。如何做到从“悦读”开始呢?关键是要找到最佳的 “切入点”。这节课,我就是从欣赏切入的,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镇,相对来说对乡下风光比较陌生,我选择了一组最能体现乡村特色的图片,吸引他们的眼球,调制好学生的的阅读心境和文本语境之间的“相似关系”,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然后逐步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熟读、精思、生发,对文本语言描述的情景进行想象和玩味,抓住课文里关键的句段进行品味、赏析、迁移,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富有创造性,谈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感受了乡下的美,而后面的拓展练习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有走进乡下的欲望,为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紧扣“独特、迷人”,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教学本课将根据中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紧扣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和品味为主,激发学生读的欲望,通过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自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对美的感受,逐步感悟课文内涵,体会其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是从平凡的事物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铺设,导入新课
1、出示多幅图片,指导看图。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图片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想不想到这样美丽的地方去看一看?
2、让我们跟着作家陈醉云,到美丽的乡下人家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位同学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仔细听,这段文字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如果是一幅画,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可根据学生回答取名字并板书。第二段的方法一样。)
2、后面的课文还给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请大家自己读书,边读边想象画面,取个合适的名字写在旁边。
3、全班交流:课文还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课文读完了吧,后面的课文还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哪位同学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建议板书:搭瓜架种鲜花春笋冒鸡觅食鸭戏水吃晚饭虫催眠)
4、用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乡下人家给作者留下的总体感受。
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乡村美景,这些美景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你认为这句话哪几个词是关键词?什么是“独特”什么是“迷人”
(2)讨论后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这样吗?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再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认为最独特、最迷人或最感兴趣的语句划出来,反复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这么多美图,让人目不暇接啊!你们对哪一处最感兴趣呢?请你说一说。
以下面几句为例相机指导: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别有风趣”、“装饰”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
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4)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教师的点拨、指导要适当,不可越俎代庖。)
3、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还有很多“独特”“迷人”的乡下美景,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先说说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4、结合全文,再抓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情感。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其实,乡下的美景还多着呢!(课件出示更多的乡村美景。)
乡间的美景真是让人看也看不够啊!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积累语言
仔细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试着背诵下来。
四、回归整体,归纳升华
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请你们谈谈学习了这课的感受吧!
五、阅读链接,作业延伸
乡下人家的生活不仅美如画,而且美如诗呢?请同学读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六、布置作业
1、搜集积累描绘赞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2、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的重点】
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2、制作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看看看这些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谈话交流。
3、师激情谈话导入:
看到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去看看呢。好,今天我们随作者一齐走进课乡下人家,去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那独特而迷人的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读后流交。
3、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⑴ 过渡: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也就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课文都描写了哪些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到地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⑵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抓住相关事物或是时间来概括说。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夏天傍晚图,秋天月夜图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品读课文:
前三幅图中,你认为哪一幅图乡村风景最美?就去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给你的同位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同桌合作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品味乡村生活的美
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
1、生谈自己的感受,师梳理
2、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
⑴ “装饰”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
⑵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⑶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体会乡下人家的自然美。
3、通过对比写作手法理解乡下人家的亲切棵爱的美。“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 联系生活实际“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在什么地方能看到?有什么感觉?
⑵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
第二幅图(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理解重点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出示投影)”
⑴ 故弄玄虚说:“这句话里的“探”用错了,只有人能探头,笋怎么也能探头呢?应该换成“长”
(引导生理解这是一个拟人句,体会出拟人句的好处)
⑵ 体会读句子:
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引导体会探出头来感觉雨后春笋生长的速度之快)
3、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第三幅图:(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学生体会读:“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拟人的好处,感受作者对这只公鸡的喜爱。感受到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热爱。)
3、积累背诵:指名背;再指名背,师生评议。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指导学生自学五、六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读的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的积累背诵的就练习背诵。
2、学习成果汇报:
五、整体回顾
1、师小节: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却都是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引导总结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生活的写作习惯。
六、拓展延伸
1、师出示自己的小诗,激发学习课后“阅读链接”的兴趣:
(附: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
2、布置作业:
自学“阅读链接”。
【板书】
瓜藤攀檐图 自然
鲜花竹笋图 亲切 拟人
21乡下人家 鸡鸭觅食图 可爱 顺序
夏天傍晚图 优美 生活
秋天月夜图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感觉有两个方面做的非常的好:一是体现了新可标的师生关系;二是加强了朗读训练。
一、在课堂上,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地方给大家推荐,在推荐之后,肯定也有喜欢同一个地方的孩子,之后一起交流、讨论,这又体现出一种合作。整节课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一个课堂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
朗读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提高作文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都都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节课上,阅读是核心,在课堂中,我是从这几点入手的:
1、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在指导朗读时就要针对学生这一点,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例如: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场景,喜欢读的同学就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背诵积累的就练习背诵。汇报交流时,不仅读给大家听,还要说出就喜欢的理由,说后又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每个人都不一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愤异常活跃。
2、给学生学会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既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阅读,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对文章的重点段落反复阅读,能够使学生很快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的读和讲。对于较难理解的,对于作者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都要重点来学习,来读。如: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探”字的理解,对鸡的描写,纺织娘唱歌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形象,不仅要充分的读中感悟,还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多层次的读和指导,让学生在评、读、悟中提高了朗读能力:
如:每读一边遍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⑴ 初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⑵ 细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弄清文章段落层次,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⑶ 精读。感情朗读重点语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读出味道。
⑷ “自由读”学生通过读,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的作用。
总之,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体验,在整节课中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9
【设计思路】
《乡下人家》描写了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通过具体的几幅乡村风景画面,淳朴宁静的乡村生活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采取以读贯穿全文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想像乡村生活画面,并品读重点语段,教师指导学生绘生绘声地朗读,朗读的情感基调是柔和舒缓的,而拟人化的句子要读得轻快活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对乡村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乡下生活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初步感知后,要引导他们自读自悟,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你最喜欢乡村的哪一处风景”这一问题小组交流,从具体的语句段落中感受乡村风景的美丽。
最后,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仔细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作者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美的”引导学生抓住了和农人关系最密切的普通的事物,仔细观察,采用对比拟人的手法。对优美句段,让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抄写、背诵下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学生充分感受到乡间的美之后,教师相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家在农村的同学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最值得自豪的景物,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城里的同学可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田园农家,体验乡村生活,共同搜集农村风光的图片,以便为后面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描绘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的乡村生活的画面,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喧嚣的都市,每天在高楼大厦之间,在车水马龙的人流中忙碌地学习,生活。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远离喧嚣,到“乡下人家”走一走,看一看,去体验另一番生活情趣。
(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乡下人家会有着怎样的'风光呢?谁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那么文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呢?就让我们到文中去畅游一番吧!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开始吧!
2、从同学们朗朗地读书声中,我知道了咱们班的同学真是群精英强兵啊。看来这几个生词是难不倒大家了,谁自告奋勇来认一认!
3、字正腔圆,真不错!
4、全班同学一起来认一认。
5、通过刚才初读课文,你们对乡下人家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呢?请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6、是啊!在作者的笔下的乡村生活的确很美很美,而且你读的次数越多,你的感受便会越加深刻。
三、再读课文,重点品读
同学们让我们回到画一般的乡下人家,默读课文,你最喜欢乡下人家的哪一处风景呢?请用最简炼的语言给这幅画面取个名字。
四、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好!现在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把你最喜欢的一处乡村风景读一读,并在小组中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全班交流 指导朗读
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喜欢的乡村风景呢!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请你美美地读一读,你喜欢的理由是?笋怎么会像人一样“探”出头来呢?哦,原来笋就像一群活泼的小孩似的,难怪会“探”出头来,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个世界呀?请愿意俏皮活泼地读读?女同学来试试,全班同学一起来轻快活泼地读读。
那你想取个什么名字呢?
很好,请写在黑板上。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请体会得真好,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也站起来读读吧!比石狮子和大旗杆可爱在哪呢?老师和你的感受一样,是啊!乡下人家的院前装饰别致生动,亲切可爱。真令人向往啊!那取个什么名字好呢?真好,在黑板上写下来吧!请全班同学一起把我们对乡下人家地憧憬读出来。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动情地读一读,谁来评价这位同学的朗读,那么请你来读读,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来读读!多么宁静的生活啊,真令人向往呀!给这幅有趣的画面取个什么名字呢?那就请你大踏步地上台写下你取的名字吧!
六、总结文章,布置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么生动的语言,这样优美的画卷,作者才会说:“乡下人家,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还有哪些乡村风景令我们难忘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
事实上乡村恬静的画面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农村风光的图片,最好让父母带咱们到乡村去走一走,实地感受一下那里的乡土气息,风土人情,并拍下一些照片,咱们下个星期一起来交流感受。说不定,幽静的乡村生活还能迸发我们班同学的创作灵感呢?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0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语言,带领学生积累精彩句段。
3、走近乡下人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感悟作者拟人的表达方法。
5、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6、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7、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揭题引入。
1、师:生活在城市里,我们会看到林立的高楼,会听到动感的音乐等等。如果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你又会看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平凡的乡下人家,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吧!
2、揭示并齐读课题。
二、触摸文本,初感独特。
(一)自主学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边读边想:乡下人家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2、学生自主学文,教师巡视了解。
(二)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交流易读错的生字词。
2、说说乡下人家给作者的感受。(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
3、交流乡下人家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品读课文,感悟奇特。
(一)自主选择,品读欣赏。
1、出示欣赏方法:
(1)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最独特、最迷人的一处风景,好好读读相应的语段,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想想这一处风景到底有什么独特和迷人之处,还可以写下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主选择,品读欣赏,教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感悟奇特。(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画面或文字,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并相机确定教学进度。预设如下:)
1、“房前搭瓜架”。(重点品读)
(1)交流独特和迷人之处。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城乡房屋门前装饰的不同,并结合感情朗读,感悟乡下人家门前瓜架的独特与迷人。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激情小结——乡下人家房前的瓜架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屋后冒春笋”。(重点品读)
(1)交流独特和迷人之处。
(2)自由朗读,勾画出自己认为用得最好的词,交流体会。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4)激情小结——乡下人家屋后冒春笋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门前吃晚饭。(重点品读)
(1)朗读相应语段,说说独特和迷人之处。
(2)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乡下人家门前吃晚饭的独特和迷人之处。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教师激情小结——乡下人家门前吃晚饭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门前种鲜花”。
(1)交流独特和迷人之处。
(2)感情朗读。
(3)激情小结——乡下人家门前的鲜花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5、“院中鸡觅食”。
(1)交流独特和迷人之处。
(2)感情朗读。
(3)激情小结——乡下人家院中鸡觅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6、“河中鸭嬉戏”。
(1)说说独特、迷人之处。
(2)激情小结——乡下人家河中鸭嬉戏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7“夜静入梦乡”。
学生说体会。
感情朗读。
激情小结——乡下人家夜静入梦乡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感情朗读,体会独特。
1、讨论交流乡下人家还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
2、总结归纳出中心句,并感情朗读。
3、感情吟诵根据课文内容编写的诗句。(师相机板书:向往)
五、课外链接,延伸独特。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
2、搜集国内外农村生活的资料。
3、阅读第104页的“阅读链接”,了解乡下人家晴天、雨天的风景。
独特
附:板书设计乡下人家向往
迷人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1
教学起点:我们本居住于乡村,现在又来学习乡村,对绝大数孩子而言,应该没什么问题,就是乡村生活不太了解的孩子,也可通过边读边想象,读悟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终点: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焦点: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动入戏
1、出示乡村风光照片及录音(鸡鸣声、狗叫声):今天,老师带了一些图片来,你们想看吗?看这画面,听这声音,你们想到了这是什么地方?对,这是乡下。
2、有一位叫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一起走进乡村的生活,一起领略它那独特的美。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
二、自主探戏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三、真诚切磋
1、请小组赛读。
2、分大组读。
四、自信展演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2、交流朗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3、朗读最后一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
⑴ 朗读最后一段,一边读一边想:“独特”和“迷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⑵ 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
“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五、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同学们从课文中已经初步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乡村人民的那种朴实和善良。
2、作业:
⑴ 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抄下来。
⑵ 抄写生字新词。
⑶ 搜集反映乡村生活的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介绍,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他们的在乡村生活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主动入戏
师:我的爸爸是农民,我的妈妈也是农民,我和各位同学一样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们乡下去走一走,请伸出手指,跟我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
21、乡下人家,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好吗?——生齐读
二、自主探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
全班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么,乡下人家的风景到底怎样的独特、迷人?
2、请同学们欣赏图画,在文中找出与它相应的句子。
①、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全班读,想想,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板书:搭瓜架作者通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与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的大旗杆比较,令我们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淳朴、可爱)
那么,请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好吗?(有请男同学欣赏女同学的朗读)
的确,乡下人家真的很淳朴、很可爱。
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什么?嗯,种鲜花。
板书:种鲜花
②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有请女同学欣赏男同学的朗读)
瞧,这是什么?对,竹笋。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竹笋的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小组读)
谁能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手法显得更生动、更形象地描写了春笋从土里冒出来。
板书:春笋冒
在乡下,如果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看见这样的情景。
瞧!
④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小组读)
请同学们看着图画,读这句话并想想,鸡在干什么?鸭在干什么?
板书:鸡觅食鸭游戏
看,红霞、微风、鸟儿、乡下人家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哪个同学,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能力。
⑤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个别读)
到了夏天的傍晚,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老老少少围着餐桌吃晚饭。瞧!感觉怎样?
板书:享天伦
到了秋天的晚上,纺织娘开始唱歌了
⑥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全班读)
看,多么和谐、多么独特、多么迷人的风景啊!你们喜欢吗?带着你们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吧。 ⑦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在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迷人的美。板书:独特、迷人
三、真诚切磋
1、请同学们细想一下,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的呢?谁,想介绍自己的家乡给同学们听一听。噢!你们的家乡真美。想不想常回去看看?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照片,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
2、展示家乡照片。
3、小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今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相信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美丽、富裕。
四、课外延伸。
1、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2、积累好词、佳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3、画。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借助查字典、联系生活等方法,读准“照例、朴素、鸡冠花、率领”等词。通过同义替换,理解“向晚、时令、捣衣”等词的意思。规范书写“率”等15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语言中的画面,学习用小标题概括画面,理清文章脉络。
3、图画关键词句,揣摩拟人化动词营造的生动鲜活的“画面”体会表达的妙处,感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并积累精彩语句。
【设计理念】
《乡下人家》描写的是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仿佛在与乡下人家一起享受乡下人家生活的乐趣。不过深圳的学生生活的环境和田园生活比较远,要实现共情还需要有更充分的阅读支架给到他们。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语言中的画面,学习用小标题概括画面,理清文章脉络;图画关键词句,揣摩拟人化动词营造的生动鲜活的“画面”体会表达的妙处,感悟乡下人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并积累精彩语句;拓展阅读,从更多的文学作品中汲取经验,丰富感受。反过来也用“创作”,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回忆自己见过的田园风光,成为一个留心观察的人。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走进美
1.话题引入
(出示ppt)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乡下人家》。我知道,大家绝大多数都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离乡村生活比较远。那在你的心里,乡村是什么样的呢?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著名作家陈醉云先生的文字,一起走进他心里的乡下人家。
板块二:梳理画面,感知美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段。
同学们课文中有一些字词的读音需要大家注意,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结瓜、鸡冠花、率领、朴素、照例、和谐 )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诵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的美。
(ppt出示计时器三分钟)
2、交流反馈,学习生字词,教师检查落实学习效果。
好的,同学们,相信你们已经认认真真读完课文了,整体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不过也还有几个词语有一定难度,老师把它们找出来了,看看你是不是已经理解了呢?(ppt出示:时令 觅食 向晚 屋檐 捣衣 纺织娘 )你可以用同义词替换它们吗?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你的本子上吧。Ppt出示答案。
3、梳理画面,整体感知
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乡下人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的特征吗?请你把这句话写在你的本子上吧。(停1分钟)
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发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ppt):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它可以很好地概括作者心中“乡下人家”的整体特征。这句话就是全文的中心句。(ppt)
在作者笔下乡下人家就是一幅独特、迷人的画卷,那么现在请大家再次回到课文,并找一找,每一段描写中都有哪些具体的画面呢?请大家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把每段中所描写的景物记下来。(老师示范读课文)
好了,同学们,听完课文,大家都找到了哪些景物或景象呢?(停留5秒)老师也梳理了一下,在课文中作者写了(ppt依次出现):屋前的瓜架、门前的鲜花、屋后的小竹林、农家的鸡鸭、乡下人家吃完饭的场景、秋天的夜,当然大家还可以找到很多更细节的景物。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景物都生趣盎然,仿佛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但大家看看我们找到的这些景物这些名字,感觉怎么样?是呀,太普通了。那么如果我们要给这些图画想一个更传神的名字,该怎么写呢?
(Ppt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吧(ppt出示第一段),这一段就是在描写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如果给它命名,你会叫它什么呢?在题写名字之前我们一定要好好思考:这里的瓜架是什么样的呀?对,瓜藤爬满了整个棚架,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命名:瓜藤满架,ppt,对比看看“瓜藤满架”和“屋前的瓜架”,瓜藤满架是不是显然更加能够传递出这幅图画的神韵呀。)
课文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画面,接下来就请大家逐段品读课文,试着给每一幅画取个合适的名字,记录在你的笔记本上吧。(ppt学习单图表)大家也可以参照这个学习单,把名字填写到表格里。)
同学们,经过大家这么梳理,课文的内容就非常清晰了,我们尝试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ppt:乡下人家,他们屋前……,门前……,屋后……,院落……,河里……,晚餐……,月夜…… 真是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呢!)他们屋前瓜藤满架、门前鲜花轮放、屋后竹翠笋鲜、院落鸡觅食、小河鸭嬉戏、院落晚餐惬意,月夜睡梦恬静,真是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呢!
板块三:圈画词句,找寻美
走进乡下人家,这么多美好的图景,你对哪一处最感兴趣?
(Ppt:出示学习任务 :
*走进乡下人家,这么多美好的风景,你对哪一处最感兴趣?
*请你选一处风景,先放开声音,美美地读一读。
*然后再认真默读,找到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
(Ppt“瓜藤满架”)好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各自的感受。有同学选择“瓜藤满架”图吧,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一段。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呢?老师划出了“攀”和“爬”两个动词,因为有了这两个词呀,静态的画面好像动起来了。同时,这样写是把瓜藤当成人,那种顽皮可爱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句话里呀,不仅有乡下人家屋前瓜藤攀爬的画面,还有城市高楼前的石狮旗杆的画面。写乡下人家的屋前,为什么还要写高楼门前的样子呢?细细体会,作者这样一比较,很自然地就凸显了乡下人家自然生动的特点。这样生机勃勃、与众不同的`装饰就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找到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到“瓜藤满架”图的美,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吧,读出它的别有风趣!)
Ppt接下来大家在这一段当中是不是也可以找到关键词句呢?老师首先找到了 “朴素和华丽”,这两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穿着、打扮,这里用来描写花,我好像看到了花朵神气活现的样子。另外“依着时令,顺序开放”也值得推敲,它给我们想象的空间,依着时令就是按照季节的变化开不同的花,春天会开什么花呢?夏天、秋天还有冬天呢?乡下人家的这些花儿,虽然平凡普通,可是热烈绽放,就像乡下的人们一样热爱生活。难怪作者说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再看看这一句,“探”字用得多好呀!如果换“长”出来,那就没意思了,这里也是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突出了乡下景物的生机勃勃。接下来大家学习老师的方法,和同学们在群里分享你在其它画面描写中找到的关键词句吧,通过分析关键词句的方式读懂画面的美。
好了,同学们,通过细细品读课文里的每一幅画面后,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块四:迁移运用,创造美
1.总结写作特点,学习模仿启发创作;拓展阅读。
课文学习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感慨,作者写得太美了!弄得我们也想赶快到乡间走走呢!文章之所以这么打动人心,除了我们刚才分析的哪些关键词句,我们发现作者特别擅长运用拟人、对比等写作技巧来描写景色,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者陈醉云先生他在乡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后来到城市居住,1962年又移民去了美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乡下人家》是他在美国时凭借着记忆描绘的。他对故乡的一景一物,都充满了向往和留恋。作者是饱含深情地在赞美。他赞美乡下人家这种宁静、质朴、舒缓、和谐的生活,把乡下景物竟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情景彰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照吧。
还有许多作家也写过乡村田园生活的美,我们再来读读戴望舒的诗:ppt《在天晴了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风景!你是否也去过美丽的乡村,你是否也曾见过一些独特的景色,或者在你生活的小区、校园也有着迷人的风景,请你学着课文的样子,选取一个或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写一处你心里最美的风景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3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大丽菊鲜嫩)同桌互相批改。全对的画个五角星奖励自己。
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欣赏了乡下人家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还记得那这些画面留给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吗?(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是的,(板书独特迷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这份独特、迷人的美。来,默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拿起笔,在让你感受到独特迷人的句子下边,画上波浪线,简单批注你的感受。
师:好,同学们你划了哪些句子,你的感受是什么?(真会体会)
师:这句话还有谁想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的?好,让我们共同读读这一句,乡下人家是用什么装饰的?(青、红的瓜。)
这些装饰怎么样?(别有风趣)什么意思?特别的趣味。
师:哎,那么乡下人家的装饰别有风趣在哪儿呢?请你们联系这个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话来说一说,看看别有风趣在哪儿?
师:谁来说说?
生1:我们一般都是住在比较大的房子里,可是乡下人家住在一个小院里,房子很小。
师:嗯,房屋很小,但是———但是它们却腾出一片空地来,在屋前的草地上种了好多花。
师:是呀。这些花怎么样了?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3: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师:这样的装饰师是别有风趣的。还有补充吗?你说。
生5:因为我们住的房子,一般都把装饰放在门前,而他们却把那些装饰、那些瓜都挂在了房屋上。
师:是呀。同学们,请想象一下:青、红的瓜,构成了乡下人家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春天来了,你仿佛看见棚架上……怎么样?你说。
生6:结出了很多嫩绿的芽。
师:哎呀,夏天到了,棚架上……(指名说)棚架上结出了小瓜。
师:秋天到了呢?秋天到了,这些小瓜就成熟了。
师:同学们,你看,这些装饰它从开花到结果慢慢地在成长,在变化,它们是有……有什么啊?(生命)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再来读读这句,作者又是怎么样把这种生命写出来的?在这句话中,读一读。
生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呀?谁读出来,体会到了?你说。
生9:我觉得作者是用青、红的瓜和碧绿的藤和叶和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两根大旗杆作对比。
师:是的,你看,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和竖着的大旗杆(出示幻灯片)给你什么感觉?(呆板单调)
师:但瓜藤都是有生命力的。不像石狮子和大旗杆那样一成不变。你看,课文的作者这样一对比,就让我们读出了瓜和藤的什么呀?(可爱)
师:那你能读出这份可爱来吗?来,自己先试试。
生: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真可爱。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青、红的瓜——起。
师:在这样的对比阅读中读出了乡下人家屋前装饰的独特和迷人。那其它的风景呢?第二自然段里,你又划出了哪些句子?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第二小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同学们,你看——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读读这两个词。(板书)
师:这两个词看似是相互矛盾的,为什么说朴素中还带着几分华丽呢?这份美独特在哪里?
生3:“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是说明花本来就是很漂亮的,那些花都是很普通的花,在哪儿都能见到,嗯……不用装饰就能显示出自己的漂亮,所以就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师:嗯,他把朴素读出来了。因为这些花很普通,是的。而且还随意地种在哪儿?
生4:门前的场地。
师:嗯。是的。那么,华丽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5:我从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知道的。每个季节都有花在开,人们都可以欣赏到花苞、花朵的美丽,我认为它很华丽。
师:哦,原来这是一种一茬接着一茬的美啊。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幻灯片),春天到了,粉红的什么花开了?(芍药花)
师:哎,春末夏初的时候,接着说。(凤仙花开了)
师:夏天到了……(鸡冠花开了)
师:秋天来了(大丽菊花开了)
师:是呀。这些花,一个季节接着一个季节地开,开的话很美,闻一闻,哇,房前屋后还弥漫着一阵阵……花香呢!你看,从“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读出了花的几分什么啊?
生:华丽。
师:是啊,乡下人家虽然这些花很普通,随意地种在门前,可是它们的绽放依然给乡下人家带来了几分——华丽。
师:这就是课文中说的什么呀?(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师:作者正是用了这么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乡下人家门前这一派——生:独特的风光。
师:谁能再来读读?(读得不错)
师:那乡下人家的屋后的景色又是如何?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来交流你的体会?你说。(抓住谈“探”体会,你真会学习。从作者写的这个“探”字当中能读出这么多的体会)
师:哦,作者是用“拟人“写的,那如果你就是那探出头来的笋芽儿,啊,现在看到了什么呀?
生3: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时的心情?(高兴)
师:那你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哎呀,一个探出头的陶醉的笋芽儿读出来了。还有吗?其他“笋芽儿”你的心情又怎么样?你说。
师:哦,有点迫不及待。哎,你看,作者用一个“探”字,一个拟人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笋芽儿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破土而出的那可爱的景象。
师:来吧,笋芽儿,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起——
生齐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同学们,在乡下人家啊,房前屋后的瓜啊、藤啊,还有花儿、竹啊,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我们到了乡下人家,随处都可以看到。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却读出了它们的几分独特和(迷人)
师:难怪作者要这样的赞叹,一起读——
生: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我们也在对比、想象中领略到了瓜、藤、鲜花和嫩笋的独特、迷人之处,那么其他的风景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3到6自然段,把自己觉得独特和迷人的句子找出来,把感受简单地写旁边,开始吧!
二、生交流学习收获。
第三段写鸡:自由,男女分开读,女生母鸡,男生公鸡。你看,多自由啊。那乡下人家的这些鸡为什么能这么自由自在呢?(提供了场所,所以自由自在)
师:乡下人家把很好的条件给了它们,那就说明乡下人家对这些鸡:喜爱。
师:难怪呀这个自然段开头就强调了,读——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师:是呀!乡下人家照例除了养鸡之外,还会养什么呢?
生:鸭。狗。我觉得会养猪。
师:是呀,那么它们在乡下人家又是怎么生活的呢?请学着课文写鸡的句子,也用一两句话来写一写你熟悉的一种动物。(生读,师点评)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师:好!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相互欣赏,真棒!让我们继续来看作者是怎么写鸭的自由自在?
生1: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师:你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了。哪一句话能读出他们的自由自在?(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还它们也从不吃惊。)
师:是呀,你看。在乡下人家,鸡成群,鸭戏水。还有同学们笔下的狗啊,还有鹅啊、羊啊、牛啊,他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是呀,这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呀!让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四)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师:还有哪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也吸引了你。你说——
生1: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段话说都是他们的好友,而且还绘成了一幅很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就是说他们天天呆在一起,就很有感情了,所以说很和谐。
师:乡下人家在哪吃饭呀?(在外面)
师:我们在哪儿吃饭呀?(家里)。
师:区别在哪?(乡下人家融入了自然中)是呀,你看,课文中有一个词特别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哪一个词?一起说——
生:天高地阔。
师:同学们,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是一种天高地阔的享受。那除了享受吃饭,他们还天高地阔地享受什么呢?生1:享受着大自然中的`和谐的风景画
师:和谐的风景画表现在哪儿呀?
生1:有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师:这么美的景象,是一种享受吗?(生答:是)那时侯还有向晚的微风吹在身上,很(舒服)对呀,鸟儿在天上飞过,能够听到它们的(叫声)。多享受呢!还有河上有——(鸭子),院子里的(鸡)对呀,这些好友都来了,还有屋前瓜架上的——(青、红、绿的瓜)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生齐接: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如果你也在这儿吃饭,会有什么感觉?你说——
生1:就会非常得凉快,非常得舒服。(那你也来读出来)
师:是的!同学们,这样的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这是独特、迷人啊,其实这样的风景呀,在乡下人家无处不在。你听——
(五)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教师播放纺织娘的叫声。朗读第6段。
师:同学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说)
师:那谁能把让你感到特别宁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呢?纺织娘赛过催眠曲的歌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乡下人家走了一个来回。欣赏了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的美景,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请你快速地浏览课文,作者究竟写了哪些时候什么季节的风景?哪些时候哪几个季节的风景?找一找
生:春天、夏天、秋天。
师:除了这三个季节,还写到了哪些时候?你说——
生1:白天、傍晚、夜晚
师:是啊,不管(春夏秋、白天、傍晚、夜晚)乡下人家都很迷人,尽管构成这些的风景的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抓住了它们的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运用了恰当的表达,也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中也都蕴藏着独特、迷人之美。同学们,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诗人都非常用心地描绘过乡下人家。上学期我们学过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美美地来背一背。
师:还有一首,《游山西村》,也这样美美地来背一背。
师:这儿还有一首现代诗人戴望舒写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同学们,你们来读一读,边读边画作者描写了雨后的那几样景物?怎样描写?有什么感受?(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乡间小路雨后的清新与生气)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乡下人家,感受他们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那课后咱们就可以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到乡村去走走,去感受乡村的风景,感受乡村的生活,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笔来记录美,还可以用我们的心灵好好地去感受。下课!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4.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纯绰穑拷裉炀腿梦颐且黄鹄囱习?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会读准5个生字,会把“率、巢”等14个生字写正确,写端正。
2、能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瓜藤满架、鲜花竹笋”等场景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课文优美的句段。
4、能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独特、迷人。
教学突破口:
选找“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乡下人家场景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农家风景画,让学生陶醉其中,紧接着引出课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2、交流反馈生字掌握情况,并重点指导学生写好“率、巢”等生字。
3、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你能找出来吗?
【意图:学生自由阅读全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受,初步领悟这篇文章是围绕课文最后一段话来写,尤其紧扣“独特、迷人”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具体描写,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段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把它放在篇末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乡村风景反复诵读,并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策略一: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瓜的独特装饰。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里读出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再读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对比品味乡下人家的“独特装饰”。
【意图:作者选择了农家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瓜、藤、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的独特装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策略二:反复诵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屋后种竹的独特美。
1﹑指名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段写什么内容?
2、从哪些语句你读出了门前屋后的独特、迷人之处?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品味“探”字拟人妙用,感受竹笋的`调皮与生机。
【意图:作者选取了乡下人家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呈现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此环节教学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鲜花绽放、雨后春笋的独特风情。】
策略三:自主诵读,感受其他段落中乡下人家生活场景的独特之处。
【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诵读课文中“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等其他画面的独特之处。感受乡下人家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领悟到课文每个段落都是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来写的。】
四、美读品味,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配乐朗读课文。
2、用诗的形式诵读课文。
3、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
4、推荐课外阅读描写乡村风光的文章
【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能够试着背诵积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此环节以诗的形式诵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美读品味,感悟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田园诗情,积累了优美句段。】
五、领悟写法,练笔延伸
1、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抓住最平常、最普通的事物,通过对比、拟人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
2、出示画面,学生练笔
3、交流反馈,相互评议
【意图: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意在落实“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11-06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12-20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03-12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1-07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1-22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10-28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4-09
《乡下人家》语文教学反思07-21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15篇02-25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15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