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3 08:20: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下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下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下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01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学写“春、冬、雪”3个字。

  2.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02教学流程

  图片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设计意图:

  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书写指导。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1.学生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2个字。

  图片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竖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学生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有什么特征。引导说话: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设计意图:

  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什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地面上、车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霜。

  学生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秋霜”。

  (5)出示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4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降”的甲骨文是。左边是一座土山,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一串脚印。由此看出“降”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向低处走,引申为“降低、落下”。左边的山,后来就演变成偏旁“阝”。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图片

  4.读读4个生字,请学生将这4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设计意图:

  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 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 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 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 生:冬雪飘。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图片

  1.认读字卡: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书写“雪”字: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提示:“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二笔竖变成了左点,横折钩变成了横钩。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如“雷、霜”等。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第二课时

  01教学目标

  1.识记“游、池、入”3个生字;会写“风、花、飞、入”4个字,重点学习“风、飞”2个字中横斜钩的写法。

  2.认读“青草、红花、游鱼、飞鸟”,通过师生问答,进一步理解词义并熟读积累。借助插图,初步理解“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并熟读积累。

  3.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短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02教学流程

  一、听写生字,复习短语

  1.听写“春天、冬雪”。

  (1)提出要求: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2)教师读词,学生听写。

  (3)投影校对。

  2.做“找朋友”游戏,复现生字。

  (1)教师板贴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学生读词。

  (2)导入:朋友朋友在哪里?就在你的课桌里。引导学生从课桌里拿出“吹、落、降、飘”4张字卡。

  (3)教师提问,学生边举字卡边回答。

  师:“春风”的朋友在哪里?生:“春风”的朋友在这里,“吹”“吹”“春风吹”。

  师:“夏雨”的朋友在哪里?生:“夏雨”的朋友在这里,“落”“落”“夏雨落”。

  师:“秋霜”的朋友在哪里?生:“秋霜”的朋友在这里,“降”“降”“秋霜降”。

  师:“冬雪”的朋友在哪里?生:“冬雪”的朋友在这里,“飘”“飘”“冬雪飘”。

  二、教学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1.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

  3.引导学生读准4个词语,识记“游”字。

  (1)课件出示“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读。

  (2)指名领读词语,教师指导读正确。随机教学认读“游”字,并练习组词。

  (3)去掉拼音,同桌互读词语。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问答读,不仅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热情,而且能巧妙渗透对词义的理解,并为下一步词语分类、体会构词特点作铺垫。

  4.师生问答,理解词义。

  图片

  (1)教师问,指名学生答。

  师:红红的小花叫什么?生:红红的小花叫红花。

  师:游动的鱼儿叫什么?生:游动的鱼儿叫游鱼。

  师:青青的小草叫什么?生:青青的小草叫青草。

  师:飞翔的小鸟叫什么?生:飞翔的小鸟叫飞鸟。

  (2)教师问,学生齐答。

  5.词语归类,朗读巩固。

  (1)随机出示词卡“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学生开火车读(一列小朋友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读)。

  (2)板贴词卡,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上台,将词卡分类。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分?

  设计意图:

  词语分类,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师生拍手读,有助于感受韵律和节奏,增强记忆。预设:“青草、红花”都是植物,“游鱼、飞鸟”都是动物。“青草、红花”前一个字表颜色,后一个字表名称;“游鱼、飞鸟”前一个字表动作,后一个字表名称。

  (4)课件出示儿歌,师生拍手读词语。

  青的草,红的花,青草和红花。

  鱼在游,鸟在飞,游鱼和飞鸟。

  三、指导书写“风、飞”

  1.课件播放滑滑梯的动画,教师讲解,强调横斜钩的特点:仔细观察横斜钩,多像我们最爱玩的滑滑梯呀!横像平台,斜钩就像斜斜的滑道。

  2.教师范写横斜钩,学生练写。

  3.教师范写“风、飞”,学生自由练写。

  4.投影点评学生的书写,评价时重点关注横斜钩的书写。

  四、教学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课件配乐出示小诗,引出短语。

  池中水草青,山间春花红。游鱼出清水,飞鸟入丛林。

  设计意图:

  出示的小诗既是对上一个环节“看图说话,感受美景”的提炼,又能自然无痕地引出下一组短语的教学,同时还能达到复现生字、通过情境朗读激发学习兴趣的双重效果。  (1)指名读诗。

  (2)课件动态呈现由小诗变成的短语: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认读短语,识记“池”字。

  (1)课件出示4个短语,教师指名领读,强调读准“池、入”2个翘舌音。

  (2)课件出示“池塘”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读识记,并理解“池草”:瞧!这就是“池塘”,也可以叫“水池”,还可以叫“小池”。“池草青”里的“池草”就是指长在池塘里或池塘边的草。

  (3)全班齐读4个短语。

  3.感受词韵,读好短语。

  (1)教师问,学生答。

  师:什么青?生:池草青。

  师:什么红? 生:山花红。

  师:什么出水? 生:鱼出水。

  师:什么入林? 生:鸟入林。

  (2)课件出示带停顿符号的短语,指导读出停顿。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3)学生反复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五、书写练习,背诵积累

  1.指导书写“入、花”。

  (1)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自主书写“入”。

  (2)指名学生上投影仪前书写“入”字。教师强调“先撇后捺”的基本规律,关注“一捺弯弯盖住撇”。

  (3)学生再次练写“入”。

  (4)学生独立书写“花”。

  2.学生再次齐读4个短语,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背诵课文。

  图片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在教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现象时,图文结合,形象、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等形式,效果很好。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乐学的效果。

【一下1课《春夏秋冬》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02-27

《春夏秋冬》教学反思15篇06-11

一下数学教学总结01-0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高一下语文教学总结06-24

杠杆教学设计09-27

《插秧》教学设计09-30

观潮的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