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8 09:57: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1

  一、导学提纲

  1、熟悉歌曲《嘎达梅林》,了解嘎达梅林的传说。“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歌曲中为什么演唱鸿雁?“长江”指哪个地方?

  2、简单了解蒙古的民族风情。

  提示:

  (1)搜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拓宽视野的过程,除了老师提供的导学提纲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查找和其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问题,提倡多思、多看、多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课堂上展示的时间有限,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重点,看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根据问题把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概括,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不要面面俱到,要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述。

  (3)第一、二题要进行课堂小组展示,请小组长安排好发言顺序,可以搜集展示相关图片,将展示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不提倡照着资料读。

  3、用口风琴视吹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

  4、请用铅笔为歌曲标注旋律线。

  5、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了解“中速稍慢”是一个什么速度?

  提示:(四——六题)组长可以在下一节音乐课之前,合理安排时间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和评价,作为评选“音乐之星”的依据。班长抽查组长的完成情况,做好记录,作为评选“音乐小组之星”的依据。

  6、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是?

  二、课堂教学实录(部分):

  1、教学铺垫:《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律动。

  2、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简单预习了歌曲《嘎达梅林》,今天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出示课题)。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班长读一读。(出示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能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口风琴有感情地吹奏歌曲《嘎达梅林》。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情景想象、歌曲的旋律线等方法表现歌曲。师:首先请大家展示自主学习情况,只展示第一、二题。哪个组来?生:(展示)我们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补充?师:这个组准备的非常充分,展示得很好。嘎达梅林是蒙古民族英雄,鸿雁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大雁,蒙古人民对鸿雁非常崇敬,这是一首用鸿雁比喻英雄的歌曲。

  三、学习新歌

  (一)聆听二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合作探究: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为什么要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来表现歌曲?

  师:先听第一遍,可以重点思考第一个问题。第二遍老师来演唱,大家思考第二个问题。

  师: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的时候讨论。好,开始。

  生:......

  师:哪个组来展示?

  生:(展示)我们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什么建议或补充说明?生:.......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歌曲的情绪是悲壮的、怀念的,还有激动的,大家对音乐的体验很深刻。第二个问题大家回答的很好,我补充一点中速稍慢的速度符合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

  (二)用“u”哼唱歌曲(2遍)

  师:下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u”来哼唱歌曲。谁来评价唱得怎么样?或者存在哪些问题?生:.......

  师:从气息方面有没有问题?悠长、连贯的。吸气要吸到小腹部,用“u”慢慢的送出,口腔要打开,空出来。再来一遍。生:.......

  (三)演唱歌词(2遍)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深情,我们加上歌词,来唱唱这首草原歌曲吧?这首歌曲原创有500多段,今天我们就来演唱其中的两段。

  师:谁来点评刚才的演唱?生:........师:起音比较低,气息要沉下来,用叹气的感觉来唱。老师还要提醒一点,换气的'气口要统一;要连贯的、慢慢地诉说。再来一遍。(四)处理歌曲

  师:老师感觉感情还是不够,哪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有感情演唱?下面进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请组长带领组员运用旋律线,借助寻找逻辑重音等方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合作探究。

  找两个组展示,一个组演唱一段。评价。大家一起用手划着旋律线有感情地演唱。教学拓展:

  师:同学们,在预习作业中要求大家视吹歌曲旋律,吹下来的同学举手。大家一起吹奏我听一听。生:吹奏

  师:有的同学吹奏地很熟练,很从容,有的同学还不行。预习的不充分就影响发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对待预习。师:同学们,如何让我们的琴声听起来也有感情?生:......

  师:简单一句话,怎样有感情的演唱就怎样吹奏,气息不要太强,轻轻地诉说。一起试试吧?师:小结。

  (六)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课堂已经接近尾声,老师提议,让我们再次用深情的歌声,来歌唱蒙古英雄嘎达梅林,全体起立。生:演唱

  四、课堂小结

  (一)哪位同学说说你的收获?(二)最后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师:《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像民歌、马头琴独奏、电影音乐、交响诗等,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带来的多种音乐体验。

  1、重点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与民歌《嘎达梅林》对比,谈谈给你怎样的感受?

  2、了解马头琴的形状及传说故事,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2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初步了解、体验交响诗。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时代、民族背景下的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但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情感经历局限了对作品内涵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想要在一节课中改变这种情况,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实践演示法、对比欣赏法、讨论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通过讨论、交流、表现与创造,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光盘、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欣赏舞蹈《嘎达梅林》

  二、导入新课:

  播放马头琴齐奏《嘎达梅林》(幻灯+音像)

  学生看完后说出以上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蒙古族)谁知道这个曲子叫什么名字?(嘎达梅林)

  师:“今天让我们重温嘎达梅林的英雄史实吧。”

  三、感受新知:

  出示课题《嘎达梅林》(课件)

  1、请学生展示所收集整理的资料

  (找一个学生讲述历史上一件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师:“时间在飞快地流逝,但嘎达梅林的故事却从未被人们遗忘。20xx年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宁继执导《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战争三部曲后,把镜头对准了嘎达梅林……”让我们欣赏电影《嘎达梅林》的几个片段,尾声中的音乐需大家仔细听,它极静极美,是一小段轻柔的女声独唱,虽然没有哀歌的悲婉,没有颂歌的辉煌,却象一抹从厚重的云层中透出的霞光,撼人心魄,让人不禁为之动情。”

  (教师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使学生直观感受这一悲壮史实。)

  师:“这么动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后人传颂。这首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我们又是那么的熟悉…”(小学音乐教材教学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歌唱民歌《嘎达梅林》

  2、学唱歌曲。(大屏幕显示《嘎达梅林》歌曲简谱)

  A、教师简介歌曲:“嘎达梅林起义后不久,歌唱他的民歌就开始以抒情短歌的形式在草原上流传,因为这首民歌曲调朗朗上口,易于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整首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B、学唱民歌《嘎达梅林》。(体会用人声表达音乐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歌声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教师将交响诗《嘎达梅林》中主部第一主题作为前奏与间奏,再与民歌主题相结合设计歌曲伴奏)

  跟琴视唱1、2段歌词。(教师提示学生需注意乐句中音符时值、附点音符、连音线等地方地正确把握。)

  完整演唱两段歌词歌曲

  3、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A、简介作品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师:我们唱着这首民歌,一遍遍重复着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这个名字,我们在铭记这段历史。)“解放后,蒙古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日子,他们更不可能忘记嘎达梅林。上海籍女作曲家辛沪光,长期生活在牧区,1956年,在熟悉蒙古族生活习惯及语言基础上,搜集大量蒙古族民间音乐,吸取这首民歌基本素材,以管弦乐的形式,成功地再现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形象,为我们展开了史诗般的壮美画卷。”—这就是交响诗《嘎达梅林》。”

  师:什么是交响诗呢?(看课件,提示学生理解交响诗含义)“交响诗名称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它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标题交响音乐与诗歌的结合称为“交响诗”,具有文学性交响诗称“音诗”。

  B、作品赏析:(以板书出示主题)

  教师介绍交响诗《嘎达梅林》的乐曲每部分所要表现的情绪:(看课件,边听边引导学生分析、讲解。)

  全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引子:小提琴拉奏长音,展现了一派辽阔的草原的壮美图景,表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处在安详,宁静的氛围之中。呈示部:

  主部:人们对草原的深深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副部:嘎达梅林号召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展开部:

  奔驰的马蹄节奏,描述了人民为了生存和自由,在草原上与王爷展开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再现部:

  主部:主题辉煌辽阔,对蒙古人民斗争精神作了热情洋溢的赞颂。

  副部:主题的出现表现了被围的起义队伍重新投入战斗,最后英雄倒下,铜管奏起了哀悼的音乐。

  尾声:民歌原型。先是哀悼的哭泣声,经过反复,力度增强,人们从悲痛中摆脱出来,恢复了斗争信念。最后铜管音响对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业绩进行了讴歌。四、分析领会:

  师:“通过欣赏这部交响诗,如果我们再唱民歌主题,将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歌颂英雄呢?”同学:“怀念、悲伤、崇敬、歌颂、赞美等。”师:“让我们带着这些情绪来歌颂英雄嘎达梅林。”五、练习巩固:

  复听尾声,并随音乐有感情歌唱民歌《嘎达梅林》。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深切体会情绪,再投入歌唱。

  其中可采用:第一段,老师独唱;第二段,同学齐唱及女声一段,男声一段等不同演唱形式感受歌唱作品实践欣赏环节。

  六、概括整合:师生交流欣赏感受。

  师:“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这个历史故事,并牢记了民族英雄——”生高呼:“嘎达梅林。”

  师:“他是蒙古族人民心中不倒的旗帜,他捍卫的不仅仅是尊严,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学习英雄的反抗精神,不要忘记为了民族利益而牺牲的嘎达梅林!”最后,欣赏腾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课件),师生随之有感情歌唱。(可律动尝试)

  七、课后探究:

  为什么说交响诗《嘎达梅林》是以同名民歌为基本材料创作的?试将内蒙民歌《嘎达梅林》与课文引录的两个重要音乐主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调上的联系。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欣赏课《嘎达梅林》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六年级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嘎达梅林》是一首短调蒙古族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的英雄事迹。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是根据这首蒙古民歌改编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悲壮。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整体感受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人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了解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韵味。

  2、感受乐曲情绪,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3、通过欣赏及演唱《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

  教具

  录音机、课件、手鼓、口风琴。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情景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参观内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大屏幕展示:草原风情图片。

  讲述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直观教学创设和谐宽松课堂氛围。

  新授课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阶段目标: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感受乐曲悲壮的情绪。

  1、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出示马头琴的`图片。

  认识马头琴。

  使学生对马头琴有初步了解。

  2、现在我们认识了马头琴,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马头琴的独特音色吧!

  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使我们感到音乐具有草原的气息。

  播放乐曲。

  感受马头琴音色。

  使学生对马头琴的音色有一定认识。

  (二)欣赏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阶段目标: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

  1、欣赏歌曲《嘎达梅林》。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深情、悲壮、豪情。)

  播放歌曲《嘎达梅林》。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讲述《嘎达梅林》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故事。

  xxxx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勾结军阀强行开垦土地。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不仅控告无效,他反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壮烈牺牲。

  讲述《嘎达梅林》这一真实故事。

  聆听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

  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3、分析歌曲风格特点辨别是短调民歌还是长调民歌?

  这首歌曲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结构短小、节奏规整,装饰音较少。

  总结短调民歌特点。

  分析歌曲风格特点。

  让学生分析短调民歌特点。

  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唱歌曲。(视唱旋律,填词演唱)

  带领学生视唱,演唱歌曲。

  学唱歌曲。

  让学生学会歌曲。

  5、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情绪还不够准确。同学们在演唱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演唱情绪。

  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使学生更好掌握演唱情绪。

  拓展

  (三)不同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讲解蒙古舞族舞蹈动作特点。

  (大雁舞,驯马舞)

  随音乐完整做动作并演唱歌曲。

  讲解蒙古舞族舞蹈动作特点。加入手鼓。

  学生随音乐学动作。

  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音乐感受,拓展学生鉴赏能力。

  小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了蒙古,认识了马头琴,欣赏了短调歌曲《嘎达梅林》,《嘎达梅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唱响这优美动人的颂歌。

  教学设想

  在这节课中,不但让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还让学生学习了民歌《嘎达梅林》,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

  1、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欣赏马头琴独奏,使学生初步了解马头琴。

  3、讲述《嘎达梅林》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4、分析短调音乐的特点,舞蹈参与歌曲的音乐表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蒙古族音乐特点及处理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们欣赏了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还学唱了民歌《嘎达梅林》,了解到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和草原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歌曲悲壮的情绪,还让学生对蒙古族歌曲的音乐特点有了初步感受。在欣赏马头琴独奏之余还让学生用不同形式参与歌曲的音乐表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4

  一、导学提纲

  1、熟悉歌曲《嘎达梅林》,了解嘎达梅林的传说。“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歌曲中为什么演唱鸿雁?“长江”指哪个地方?

  2、简单了解蒙古的民族风情。

  提示:

  (1)搜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拓宽视野的过程,除了老师提供的导学提纲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查找和其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问题,提倡多思、多看、多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课堂上展示的时间有限,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重点,看我们所提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根据问题把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概括,取其精华与大家分享,不要面面俱到,要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述。

  (3)第一、二题要进行课堂小组展示,请小组长安排好发言顺序,可以搜集展示相关图片,将展示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不提倡照着资料读。

  3、用口风琴视吹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

  4、请用铅笔为歌曲标注旋律线。

  5、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了解“中速稍慢”是一个什么速度?

  提示:(四——六题)组长可以在下一节音乐课之前,合理安排时间段进行检查,做好记录和评价,作为评选“音乐之星”的依据。班长抽查组长的完成情况,做好记录,作为评选“音乐小组之星”的依据。

  6、预习的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是:

  二、课堂教学实录(部分):

  1、教学铺垫:《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律动

  2、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简单预习了歌曲《嘎达梅林》,今天我们就来演唱这首歌曲(出示课题)。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班长读一读。(出示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演唱中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能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口风琴有感情地吹奏歌曲《嘎达梅林》。

  ⊙过程与方法:借助于情景想象、歌曲的旋律线等方法表现歌曲。

  师:首先请大家展示自主学习情况,只展示第一、二题。哪个组来?

  生:(展示)我们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补充?

  师:这个组准备的非常充分,展示得很好。嘎达梅林是蒙古民族英雄,

  鸿雁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大雁,蒙古人民对鸿雁非常崇敬,这是一首用鸿雁比喻英雄的歌曲。

  三、学习新歌

  (一)聆听二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聆听两遍歌曲,思考二个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合作探究: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为什么要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来表现歌曲?

  师:先听第一遍,可以重点思考第一个问题。第二遍老师来演唱,大家思考第二个问题。

  师: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因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答案

  也不是唯一的,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的时候讨论。好,开始。

  生:

  师:哪个组来展示?

  生:(展示)我们组展示完毕,哪个组有什么建议或补充说明?

  生: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歌曲的情绪是悲壮的、怀念的,还有激动的,大家对音乐的体验很深刻。第二个问题大家回答的很好,我补充一点中速稍慢的速度符合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

  (二)用“u”哼唱歌曲(2遍)

  师:下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u”来哼唱歌曲。谁来评价唱得

  怎么样?或者存在哪些问题?

  生:

  师:从气息方面有没有问题?悠长、连贯的。吸气要吸到小腹部,用“u”

  慢慢的送出,口腔要打开,空出来。再来一遍。

  生:

  (三)演唱歌词(2遍)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了解嘎达梅林的传说。

  4、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教学重难点】

  准确演唱《嘎达梅林》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十六朵花这个单元贯穿我们整个小学音乐学习的始终,我们曾经学习过很多民族的民歌,今天我们要去内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况。

  二、新知学习

  1、欣赏《嘎达梅林》。

  Q:你能听出来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了解马头琴。

  传说,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个牧童,名字叫做苏和。小苏和唱歌非常好听,每天赶着羊群,在草原上高歌。

  有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苏和还是没有回来,就在大家非常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说是在回来的路上碰到的,就抱了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马在苏和的精心照顾下长大,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还非常聪明。

  有一天,草原上的王爷说要举行赛马大会,谁要是得了第一名,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谁。

  苏和在朋友的鼓动下,也参加了比赛,并且理所应当的拿了比赛的第一名。当王爷得知拿到第一名的是个穷小子的时候,王爷反悔了,说把小白马留下,但只给苏和三个元宝,让他回家。

  苏和顿时气恼起来,说自己不是来卖马的,坚决不同意。王爷也非常气愤,于是派人把苏和打的昏迷不醒,并夺走了小白马。

  苏和被就回家后,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渐渐好起来。但仍然念念不忘小白马。有天晚上,他听到门直响,打开门发现小白马回来了,但是浑身是血,并且因为伤势太重,小白马很快就死了。

  原来,王爷以为得到了一匹好马,想向大家展示,表演一番。当王爷跨上马背,小白马把王爷甩下马,并冲着苏和家的方向跑去,但是王爷下令要射杀白马,于是小白马身负重伤,但还是坚持跑回家,并且死在主人面前。

  白马的死,给了苏和很大的打击,有一天晚上,苏和在梦中又见到了心爱的小白马,小白马走进他对他说:“主人,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陪伴你的话,用我的身体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后,按照小白马的话,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拿它的筋做弦,拿它的尾巴做弓,琴杆顶上雕刻了小白马的模样,马头琴因此诞生。

  3、再听作品

  Q:乐曲情绪怎么样?

  4、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嘎达是科尔沁草原的一个民族英雄,梅林是他的官职,嘎达梅林是大家对他的尊称。

  当时的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决定开垦科尔沁草原为耕地,于是牧民们就无法继续放牧,大大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于是嘎达梅林决定领导牧民起义,反抗开垦,时间长达5年,最终嘎达梅林战死。

  于是,后人就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祭奠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5、学唱歌曲。用“lu”音模唱歌曲

  6、填词练习歌曲。注意重点字句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去了内蒙古大草原,了解了嘎达梅林的故事,了解了马头琴的美丽传说,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都能亲自去大草原感受美丽的景色与优美的音乐。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6

  教学思路:

  本课是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蒙古民族有着动人的歌舞,神奇的乐器,而每一首歌曲、每一段旋律,都常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本课是《来自草原的故事》教学课例之一。

  第一课时:马头琴的故事:了解马头琴的构造及特点,聆听马头琴的故事及蒙古乐曲,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用绘画作品表现草原的美丽。

  第二课时:嘎达梅林。在展示学生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用对比的方式引出嘎达梅林的故事,学习嗄达梅林这首歌曲,聆听和欣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课时:马背上的驰骋:学习和欣赏蒙古族舞蹈,根据记忆创作绘画作品《马背上的民族》。

  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学唱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旋律和歌词,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

  (2)通过欣赏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的《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学唱歌曲。

  (2)通过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吉祥三宝》的音乐背景下展示上节课学生绘画作品。

  1、导言(略)

  2、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美丽的图画和动人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这样的气氛?

  1、听赏《吉祥三宝》

  2、展示自己课前的绘画作品,交流自己的情感。

  3、体验今天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幸福生活。

  以音乐电视的形式引入草原的意境。通过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草原歌曲,品味今天草原的幸福生活,为《嘎达梅林》的引出打下伏笔。

  初听歌曲《嘎达梅林》(腾格尔演唱)

  1、同学生一起听赏《嘎达梅林》提问:①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②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聆听滕格尔演唱的《嘎达梅林》

  2、用“LU”来哼唱歌曲旋律感受乐曲情绪。

  3、交流对这首乐曲的最初印象。

  利用音乐对比的方式引出本课主题。

  通过聆听和哼唱初步感受乐曲情绪。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学唱歌曲

  1、教师简介作品并范唱全曲。

  2、学生轻声演唱全曲。

  1、聆听教师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学唱全曲

  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连还画的背景下讲述嘎达梅林的动人故事,欣赏由齐峰和用蒙语两种形式的演唱。

  1、引导学生聆听用多种形式演唱的《嘎达梅林》。

  2、引导学生讨论“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

  3、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

  4、引导学生观看连环画作品《嘎达梅林》。

  5、引导学生讨论嘎达是一个怎样的人?

  1、谈自己对“嘎达梅林”的含义的简单理解。

  2、聆听《嘎达梅林》的故事及齐峰的演唱。

  3、欣赏《嘎达梅林》的连环画片段。

  4、聆听用蒙语演唱的《嘎达梅林》

  5、讨论自己心中的嘎达形象。

  通过讲故事、欣赏连环画和聆听多种形式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的内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影片《嘎达梅林》片段

  1、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要把《嘎达梅林》拍成电影,你会拍哪些场景?

  2、观赏由冯小宁导演的《嘎达梅林》电影片段。

  1、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谈自己的创作意图。

  2、学生观赏电影《嘎达梅林》片段。

  通过观赏电影《嘎达梅林》片段,使学生在把握故事情节、人物表演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获得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画面语言及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运用。

  师生创作表演舞剧《嘎达梅林》

  1、讨论观后感。

  2、引导学生自己表演和体验人物情绪。

  3、师生共同表演小舞剧《嘎达梅林》

  1、学生交流自己对影片的感受。

  2、学生模仿部分情节片段。

  3、师生同演小舞剧。

  引导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尝试扮演人物,表达感情,并融入自己的情感来表演舞剧,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仰和对草原的热爱。

  在马头琴的音乐中结束本课

  1、教师简单小结本课。

  2、播放马头琴曲。

  3、引导学生跳起蒙古族舞蹈。

  师生共同跳起蒙古舞,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1、前后呼应,并为下节课的舞蹈学习做好铺垫。2、今天我们共同品味昨天的故事,明天我们的故事也会成为草原上最美的传说,引导学生畅想明天,更加热爱草原。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7

  一、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雕花的马鞍》音乐引入,营造学习气氛

  前一节课我跟大家一起领略了蒙古风情,简略了解了蒙古族,今天我们一起学唱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二、简介、欣赏《嘎达梅林》

  1、欣赏《嘎达梅林》

  2、简介歌曲《嘎达梅林》

  对“嘎达梅林”的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了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了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信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摔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的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三、学唱《嘎达梅林》

  1、学习歌谱(长音要长准)

  2、学习歌词(注意气息的沉稳)

  3、合琴练唱

  《嘎达梅林》创作初时实际是一曲交响诗,是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中国作品,国外的许多著名乐团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

  本作品以一个英雄的传奇表现了蒙古族人们反抗封建统治的英勇和顽强的精神,为后世很多文艺形式所引用。

  冯小宁后来把《嘎达梅林》拍成了英雄史诗大片《嘎达梅林》:以真实精神写人:

  影片讲述了1929年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当时的奉系军阀同达尔罕王相互勾结,欲出卖旗地,军阀强行开垦草原,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人民受封建军阀的剥削与压榨,生活极为穷苦。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到奉天告状,却被诬“犯上”,被捕入狱,随后越狱出逃,率众起义,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在辽河。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北军阀的反动统治,有力地阻止了军阀对草原的破坏。

  影片展现了美丽的草原风情和淳朴豪放的蒙族人民,以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力和流畅的电影语音构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交响诗。

  四、最后再一起欣赏《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

  二、分析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

  三、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及意境。

  四、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产生爱戴民族英雄,感悟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一、通过欣赏作品,了解嘎达梅林传奇的故事情节,并逐步深入理解作品所表现民族英雄不屈不挠,保卫家园的精神。从而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感受作品主题情绪情感,分析音乐要素(即节奏、力度、速度以及旋律特点等)在表现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

  一、学生聆听感受音乐情绪,分析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

  二、参与体验音乐要素使用的变化,在表现音乐形象及内容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嘎达梅林》(马头琴演奏民歌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美,点出“这样的草原美景,值得我们去歌颂、值得我们去赞美,更值得我们去保护。”的主题,为之后的拓展意义做铺垫。

  2、了解《嘎达梅林》故事概要。

  二、出示课题:《嘎达梅林》交响诗

  认识作曲家。

  学生活动: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的音乐片段。想象作曲家年龄、性别、性格特征。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作曲家辛沪光的创作心理及具有的刚毅性格和高尚情操。(二)欣赏感受并分析作品。

  1、欣赏第一主题:“美好的家园,幸福的生活。”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唱每小节主音的形式感受作品。

  设计意图:借助达尔文手势,帮助学生继续建立音高概念,并通过演唱主音、聆听主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和声感受。

  2、第一主题发展对比(使用音乐波形图)。

  学生活动: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受中对比音乐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即音乐要素当中力度、速度以及配器的变化。

  3、第二主题:“号召起义”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找到音乐当中最具号召力的部分并探寻原因。设计意图:点出附点节奏具有推动效果。

  4、第三主题:“驰骋草原”主题。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骑马律动的动作、打响舌等形式的参与感受作品情绪。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参与在音乐的表现当中。

  5、“嘎达牺牲”: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出该场景是使用之前哪个主题的旋律,结尾处加入了什么乐器?预示怎样的结局?

  设计意图:点出使用定音鼓表现英雄牺牲恰到好处。

  6、《嘎达梅林》民歌主题:学生活动:民歌主题出现四次,第一次静静聆听。第二次加入教师朗诵,第三次加入学生朗诵,第四次引导学生小声歌唱。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学生熟悉的旋律。静听四次显得单一。加入教师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容易使学生走进故事情节,融入音乐情绪。第四次的小声跟唱,让学生由被动感受转为主动感受哀伤、怀念的音乐情绪,并为之后演唱《嘎达梅林》歌曲环节做铺垫。

  7、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学生活动:运用所学的演唱知识和技能,表现歌曲《嘎达梅林》。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加深主题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使情感、态度产生变化。再让学生通过演唱记住音乐主题,通过自己的表演唱加深理解作品内容、情感的深度。

  8、尾声: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乐曲尾声段落出现了之前哪几个音乐主题或主题动机,具有怎样的`不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领会主题意义的升华,情感、精神的延续。

  9、交响诗的定义及特征:

  (1)定义: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特征:把标题交响乐和诗歌联系起来。设计意图:在欣赏、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再来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就会变得容易,也更深入。

  (2)播放民间叙事长诗《嘎达梅林》朗诵片段:设计意图:深入理解交响诗特征。揭示嘎达梅林起义的意义,以及传奇故事嘎达梅林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三、课堂小节:

  再次点题首尾呼应。当我们看到祖国家园的美丽景色,想要去歌颂、想要去赞美的同时,想到更多的应该是要保护家园。

  教学反思

  一、设计初衷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设计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参中对交响诗《嘎达敏林》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的一般特点。

  2、聆听《嘎达梅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能够背唱《嘎达梅林》民歌主题。

  我参考教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交响诗的定义及特点。

  2、体验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

  3、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产生爱戴民族英雄,感悟民族精神的情感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指教学目标。作品沿着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这条线索逐渐展开。用给主题加标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主题。针对各主题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寻音乐要素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时的作用。学生通过演唱、朗诵、肢体律动等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自己的表现,达到情感、态度的升华。

  二、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交响诗《嘎达梅林》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并在再次的参与活动中,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整节课的教学层次鲜明、重点突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亮点

  1、认识作曲家这一环节设计新颖。我关注学生对新中国第一批女作曲家——辛沪光的认识。用播放描绘战争场景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猜想作曲家会是怎样一个人?(从年龄、性别、生活地域进行猜想)。加深学生对作曲家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作曲家的创作心理及作曲家具有的刚毅性格和高尚情操。

  2、第一主题发展对比。通过音乐波形图的使用,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的感受中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即音乐要素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3、为“辽阔的草原、幸福的生活”、“号召起义”、“驰骋草原”几个主题设计肢体动作,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记住主题、体验音乐情绪情感。

  4、在《嘎达梅林》民歌主题响起时,通过聆听、朗诵、演唱的等方式逐步升华情感,达到情感态度的深度体验。

  5、对于“交响诗”定义及特点的学习,放在欣赏作品之后进行、更加易于理解。在讲解交响诗的特点时,加入民间叙事长诗《嘎达梅林》的精彩对白,既帮助学生理解交响诗是标题交响乐和诗歌紧密联系这一特点,也是为嘎达起义的意义拓展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6、意义拓展,出示草原沙漠化图片。揭示传奇故事嘎达梅林对今天人们的启示:歌颂家园、赞美家园、更要保护家园。与导入环节“这样的草原美景值得我们去赞美、值得我们去歌颂,更值得我们去保护。”的主题首尾呼应。

  四、教学再设计

  1、提问“有人为了保护草原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你们知道这位英雄人物是谁吗?”学生没有回答。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课前的预习,如果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音乐旋律有了大致的了解,会更有利于推动教学效果。

  2、嘎达牺牲主题过后,民歌主题不断响起,学生通过聆听、朗诵、演唱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逐步升华情感,如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佩、哀悼之情跟随钢琴伴奏表现作品。甚至加入各自的创造进行表演。教学效果会更突出。

【嘎达梅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嘎达梅林》教案01-30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08-01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9篇03-15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08-23

小兵张嘎读书笔记02-07

《争吵》教学设计01-21

《赶海》教学设计01-22

《童趣》教学设计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