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通用)《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3.通过这节课学习过程中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计算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及其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笔算:345+59= 631-89=
2、3.5+2.1= 4.1+5.3= 4.6-3.4= 2.8-1.5= 3、小结: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师:大家看这两人在干什么?(让学生简单的猜猜,再出现下一幅图)现在知道了吗?(出现第三幅图)对了,这是两个运动员在跳水,而且老师可以告诉你们,这两个运动员可不简单,(出现第四幅)这两个运动员一个名叫劳丽诗,一个名叫李婷,这是她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0米跳台双人跳的决赛中的最后一跳,凭借这一跳她们为我们的祖国赢得了宝贵的一枚金牌。 (课件出现奖牌榜)
师:这是当时女子10米跳台的奖牌榜,中国获得金牌,下面的国旗是俄罗斯,获得银牌,铜牌获得者是加拿大。
师:从这个奖牌榜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知道他们具体的成绩)
师:你们谁知道跳水的成绩是整数还是小数吗?(学生答)是用两位小数表示的。(课件出示决赛成绩表)
师:从这张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中国比加拿大第一轮多多少分?)
2.引出算式:谁能用算式表示两队比分差距多少?
53.40-49.80=
3.这是一个两位小数的减法算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一)探索新知:教学例1
1.探索两位小数的减法
师:根据这道算式,同学们估算一下,这两个队的差距大约是几分?(让学生解释估算过程)
师:那你能独立算出准确的结果吗?请你试试,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写竖式的。(学生算,老师巡视) 师:谁能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学生一般会写) 53.40-49.80=3.60
师:谁能说说,你认为在这个列小数减法竖式时关健要注意什么?(小数点要对齐)为什么一定要对齐呢?(它们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才能相减)
(和学生一起改黑板上的竖式,注意退位减,百分位不够就向个位借…)
师:不对吧,大家看看书上,那个大人说是领先3.6啊,这怎么是3.60呢?(大小是一样的)
师:为什么一样大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我们写答案时,写3.6简单还是3.60简单?(引导学生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小数)
2. 探索两位小数的加法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两个队第二轮的分数啊?(课件展示)
师:现在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说出算式,请学生上台写,下面的学生在下面写,可要求学生只选两题进行计算,老师巡视。)
(对答案,注意强调得数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师:小数减法列竖式时关健要小数点对齐,那么你认为在列小数加法竖式时关健又在哪啦?(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有没有相似之处?(学生答:差不多的',都是从最低位开始加减)有什么不同点呢?(小数加减运算完后要点上小数点) 3. 反馈练习
师:两轮比赛后,中国队总成绩领先几分?你能很快的算出吗?(引导学生根据已有数据进行计算)
3.6+12= 或 111.6-99=
(学生说出算式,老师列竖式,注意加减时数位上没有数的要补0)
师:这个2(或9)应该对6还是对3(或1)呢?整数没小数点怎么办呢?
(二)教学例2
师: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大家都会了吗?谁能说说,小数加减法在注意什么?
生: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生:得数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
生:先按整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再加上小数点。
(课件展示)
三、巩固应用
1.计算并验算
师: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你们学会了吗?真的学会了?下面老师出两道题让你们做做,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课件出示)我看看是谁写得又快又对。
(学生写完后选个别展示,大家评改,注意不同的验算方法)
2.改错(课件展示)
3.这是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表。(课件展示)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会了吗?最重要的是注意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情景,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学生自由举例)
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验?(学生举例)
师:非常好,大家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师:(课件出示第72页例1情境图)读情境图,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6.45元,《童话选》单价是4.29元。
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师:谁能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生:数量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同桌互相交流)
师: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又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上台说说,最后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算式拿来展示一下?生:6.45+4.29=10.74(元)
6.45+4.2910.74
答一共要花10.74元。
师: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生: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
2、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生1:《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2:还可以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钱?(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你能画图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吗?
师:谁能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生: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关系式为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45-4.29=2.16(元)
6.45-4.292.16
答:《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2.16元。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十分位不够减,依照整数减法的方法向前一位借1当十。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关于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你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点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最后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生: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出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生2: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
生3:我知道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3
【教材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小数的意义后进行教学的,只是处理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和小数加法如何运用于生活的问题,同时也对整数计算加以巩固。
【设计理念】:
适当的感情投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超市购物导入,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取长补短,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并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学情简介】:
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时表达会更加清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之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卡、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去)都买过些什么?(文具盒、书包、零食等)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
2、你看到了什么?(文具盒、书包、铅笔等)。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
主题图上的标价表示多少钱?
例如:1 本笔记本 2.5 元表示多少钱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 3。
(1)通过刚刚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问题中引出例題 3)
(课件出示)例题 3提问: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0.8 和 0.6 是什么数?(小数)
(2)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师板书。
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笔: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即 0.8+0.6=)
一种是把元改写成角(8 角+6角=)
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小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
(5)练习:(发购物单)
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填入购物单,并计算出一共过少钱?并自己说一说购物单的内容。
(6)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减法。
根据老师给你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不同法法计算的问题吗?
(1)一支帮橡皮头的铅笔比一支不带橡皮头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1.2—0.6
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生:小数。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减法”。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
将文具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减法转化成整数减法。
@将文具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
小数加、减法与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
(3)议一议。
你们组有几种算法,哪种更合适?
全班交流一下,怎样算既合理又简便?(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解释思考过程)
(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减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减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用竖式算一算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小结与反馈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内容延续了例3的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数是否够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的例4、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月月有9元,买两种玩具价格分别是3元和5元,够吗?(两种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在商店里购物方面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的商店购物图和第97页的例4。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说出从题目中获得哪些数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出本题完整的信息,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文具盒,还想买1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她的钱够吗?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钱够吗?
2、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3)、分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
①、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一本笔记本和一支普通铅笔一共多少元?最后买笔记本和铅笔的钱数与买文具盒后剩下的钱比一比,得出结果。
列式:10-6.8=3.2(元)
2.5+0.6=3.1(元)
3.1
②、如果把普通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
2.5+1.2=3.7(元)
3.7>3.2 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还剩多少钱?再计算买了笔记本又剩下多少钱?最后看剩下的钱
够不够买普通铅笔
列式:
10-6.8=3.2(元)
3.2-2.5=0.7(元)
0.7>0.6, 买普通铅笔够
0.7
方法三:
还可以把要买商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
6.8+2.5+0.6=9.9(元)
9.9
6.8+2.5+1.2=10.5(元)
10.5>10,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教师提示: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6、7题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购物单,复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你能列竖式计算几道吗?
课件出示:91-29 62+28 123-75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交流的学生说说的计算过程,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谁自己买过东西?都买过什么东西?
引导:谁一次买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东西?怎么花的钱?(生自由谈)
过渡:同学们不但会花钱,而且还会算帐,你们真聪明,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画面,你能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吗?(生自由谈)
根据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会给每个人一次机会,看看你能不能把握了?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两个问题:
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⑵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过别着急,其他问题我们一会再来交流。
2、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
师评价:太好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很有数学头脑!
生:我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师:你能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板演:0.8+0.6=1.4(元) 1.2-0.6=0.6(元)
元 角 元 角
0 . 8 1 . 2
+ 0 . 6 - 0 . 6
1 . 4 0 . 6
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
师再出示问题:一个书包和一格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同时老师在黑板的一角板演:
根据学生的练习让其他学生交流想法。
3、归纳总结
师引导:像这种加减法,我们就叫做它小数加减法。(板书)
那么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为什么?既然小数计算对齐数位这么重要,那么你有什么对齐小数数位的好窍门吗
生: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及时给予指导与评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发购物单)
教师: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填入购物单,并计算出一共多少钱?
(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练习,并自己说一说购物单的内容。
再次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师:同学们,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处付款后,收银员阿姨会给你一张小票,对不对?这里有一张老师在超市购物的小票,(出示课件超市小票图)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永 辉 超 市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毛笔 2.5元 1 2.5元
书包 25.8元 1 25.8元
橡皮 0.5元 1 0.5元
墨水 3.5元 1 3.5元
总额:32.3元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那同学们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每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决。
(展示学生解答的结果,并自己说说所提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3、生活实践
老师带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有一大一小两种船,大船限载100千克,小船限载80千克,4人租用一大一小两只船行吗?该怎样乘船?(出示课件老师带学生去划船的情境)
小明:37.2千克 小林:33.6千克
小红:32.7千克 老师:57.2千克
小组讨论:有几种不同的乘船方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加、减法与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把小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2、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元 角 元 角
0 . 8 1 . 2
+ 0 . 6 -0 . 6
1 . 4 0 .6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切实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文具超市吗?你们在文具超市买东西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老师在文具里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文具盒:元彩色笔:元钢笔:10元订书机:元转笔刀:元一个文具盒比一盒彩色笔贵多少钱?师:能列出算式吗?一起说。
生:xxx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于计算的'知识——小数加减法。
(1)试一试:请你试着算一算。(列出竖式)
(2)想一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3)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如何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师:咦,你们以前做过许许多多的加减法吧,无一例外的都是将末位对齐,怎么这次你没有把末位的两个数字对齐呢?是怎样对齐的呢?
生:小数点对齐。师生交流算理。
(2)你能提一个小数加法或小数减法的问题,并解决吗?试试看。师巡视后,提取不同情况的问题与学生交流。例如:钢笔比彩色笔贵多少钱?10-师:我们又遇到了新的情况,整数减小数怎么办?学生自主计算后,和同桌交流。学生说想法。
师追问:10没有小数点怎么对齐的?计算这道题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退位。
(3)师提取出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指明要简化。
(4)学生互查。
(5)师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 = += +3=
练习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懂得了什么?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
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
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 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来大家都选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呢?
生: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学过整数的加减法。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你能用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吗?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并在练习本计算,算完后在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 (我们小组认为)
师:说得有道理!这是你们组的想法。还有谁想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呢?
师:其他组的同学,你们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一样)
师:要正确的计算小数加法,一定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相同数位对齐是正确计算小数加法的关键,那我们把这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对齐,就能保证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师:同学们计算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那么计算小数加法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是不是把小数点对齐了,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把相同数位对齐,提高计算的速度呢?我们通过题目来体验一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53+4.67=
16.07+24.89= (小数末尾有0时要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这是数学的简洁美。)
师:你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看来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快速地帮我们把相同数位对齐了。不会出现像的情况。 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我们探究这几道小数加法题,你觉得计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还掌握了方法背后的道理。
2、小数减法 师:顺利地解决了第1个问题,再来看第2个问题,是用减法计算的,你们会计算吗?
(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找一名做得快的同学到讲台上板演。) 6.45~4.29
(2)汇报:
师:你们和他的计算结果相同吗?(相同)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3)完成下面两道题,并且验算。
7.2~0.8=
5.64~1.78=
(4)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师:回顾我们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师: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新发现?
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的是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减。
三、巩固应用
1、改错。
2、解决问题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判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四、回顾整理
真是个生活中有心的孩子。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
师:有没有同时买过几样东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商场走一走?怎么样?
二、问题情境
⒈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⒉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师: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巡视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⒉小组讨论。
3.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2元加4元等于6元,
4角加5角等于9角,
6元加9角等于6元9角。
(2)、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9元
(3)、用竖式计算。
2.4
+ 4.5
6.9
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写出来,教师应参与其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3、讨论。
(1)、五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①这三种方法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要对齐。
4、检验与应用。
师:孩子们,今天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问题: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2).交流算法。
(3).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四、尝试练习。
第1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强调:用竖式计算,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第2题:此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说出算法。
第3题:
(1) 出示情境图,了解图上的数学信息。
(2) 每位同学做一个就餐计划,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食品搭配是否合理。
谈话入手,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趣味性高。学生非常愉悦、轻松地进入课堂。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并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问题具有开放性,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句导语,过渡到新授课上来。非常自然,水到渠成。
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先自己思考,再交流,学生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时可以互相分享。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有成就感。
一题多解,体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的大朋友。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及密切联系。是要孩子们明白,这几种算法虽然不同,但道理却是相通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理解了这一点,那么,在做小数加法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这一环节其实是对前面学习班复习、巩固再拓展。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是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要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节约、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
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这是他们切身体会的,他们定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踊跃发言。
经过两年多来的数学学习,学生完全能够说出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
孩子们会提出用“一共花了多少钱?”和“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了多少钱?”两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 2元4角+4元5角=
2元+4元=6元,
4角+5角=9角,
6元+9角=6元9角。
②2元 4角
+ 4元 5角
6元 9角
③2元4角+4元5角=
2.4元=24角
4.5元=45角
24+45=69(角)=6元9角
④2元4角+4元5角=6元9角
元 角 分
240
+ 450
690
答:一共花了6元9角。
⑤2.4+4.5=6.9(元)
2.4
+ 4.5
6.9
答:一共花了6.9元。
这一环节,学生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去说,去描述它们的相同点。也可能是只言片语,说不完整,但,只要学生说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算式:
①4元5角- 2元4角=
4元 - 2元= 2元,
5角 - 1角= 1角,
2元+1角=2元1角。
②4元 5角
- 2元 4角
2元 1角
③4元5角 - 2元4角=
4.5元=45角
2.4元=24角
45-24=21(角)=2元1角
④ 元 角 分
450
- 240
210
4.5 - 2.4 =2.1(元)
4.5- 2.4=2.1
答:买鸡蛋比买豆腐多花2.1元。
估计用最后一种方法的同学会最多。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例一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0.5+0.30.8+0.61.5-0.50.9-0.6
二、教学例1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讲义夹和笔记本
先列出算式。
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把学生的想法板演出来)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3、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例1减法部分和试一试。
1、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2、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归纳小结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点。)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八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
集体纠正。
五、全课小结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获?
请参加培训的老师认真阅读以上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围绕“有效课堂”这一主题,从校本实际出发,结合“研学案”的设计模式,以胡老师的这节课为中心,谈谈“如何把研学案的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P71~73。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3.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老师做动作你们猜猜是哪个数字。如果猜到了就请大声说出来,好吗?
生:好。(老师做动作,学生猜数字。1、9、4。)
师:大家真是聪明的孩子,能够快速地猜到答案,而且声音很洪亮。我相信大家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一定很优秀,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将9和4这两个数字请到了课堂,如果在9的后面填上1个9就变成了99。这两个9表示的含义相同吗?(出示图片。)
生:不相同。
师:红色的9表示什么含义?
生:红色的9表示9个十。
师:蓝色的9表示什么含义?
生:蓝色的9表示9个一。
师: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99+4的结果是多少,同学们看这个竖式列得对吗?(出示算式。)
生:不对。
师:哪里错了?
生:4应该和蓝色的9对齐。
师:4为什么要和蓝色的9对齐呢?
生:因为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在计算整数加减法的时候,我们要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字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板书:整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生:9加4等于13,进1写3,9加1等于10,99加4等于103。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数加减法,看看它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板书:小数加减法。)
三、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1.初步探索,理解算理。
师:相信同学们对于小数加减法并不陌生,在三年级我们就已经开始接触了,例如0.9+0.4,你能计算出它的结果吗?
生:能,0.9加0.4等于1.3。
师: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能说说是怎么算的吗?
生1:0.9元等于9角,0.4元等于4角,9角加4角等于13角,13角等于1.3元,所以0.9加0.4等于1.3。
师:这位同学是把小数带入具体情境进行计算的,谁还有其他方法?
生2:0.9表示9个十分之一,0.4表示4个十分之一,9个十分之一加上4个十分之一等于1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3。
师:这位同学是利用计数单位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看来大家已经能够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了,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多位小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和算理上是否一样。
师:多位小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前几天我到书店买书时就见到了。大家看,这本《爱的教育》的单价是多少?(出示图片。)
生1:6.45元。
师:对,它的单价是6元4角5分。这本《小王子》的单价又是多少呢?
生2:4.29元。
师:对,《小王子》的单价是4元2角9分。《夏洛的网》的单价是多少?
生3:8元3角。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你们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爱的教育》和《夏洛的网》一共多少钱?列式是6.45+8.3。(师板书。)
师: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2:《夏洛的网》比《爱的教育》贵多少钱?列式是8.3-6.45。(师板书。)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课件出示问题。)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3:《爱的教育》比《小王子》贵多少钱?列式是6.45-4.29。(师板书。)
生4:买《爱的教育》《小王子》和《夏洛的网》这3本书一共多少钱?
师:你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我们下节课解决好吗?
生:好。
师: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生5:《小王子》和《夏洛的网》一共多少钱?列式是4.29+8.3。(师板书。)
师: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课件出示问题。)谁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你来说一说。
生6:《夏洛的网》比《小王子》贵多少钱?列式是8.3-4.29。(师板书。)
生7:《爱的教育》和《小王子》一共多少钱?列式是6.45+4.29。(师板书。)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以前后桌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出4.29+8.3的和是多少。(生讨论,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选个代表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选学生到前面讲一讲是如何计算的。)
生1:4.29元是4元2角9分,8.3元是8元3角。4元加8元等于12元,2角加3角等于5角,9分加0分等于9分,4.29元加8.3元等于12.59元。
师:他是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元角分的知识计算出了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
师:这位同学是利用列竖式的方法,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竖式吗?(边说边用手指竖式。)
生2:我这样列式的理由是数位对齐。
师:既然是数位对齐,那3和9能对齐吗?
生2: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2:9表示9个百分之一,3表示3个十分之一,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计算。
师:那么3和2又为什么能对齐呢?
生2:2表示2个十分之一,3表示3个十分之一,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能直接进行计算。
师:由于它们的计数单位都是十分之一,在列竖式时要把它们写在相同的数位上,也就是写在十分位上,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了。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之前说的数位对齐这个说法可以吗?
生2:不行。
师:那么怎样说更严密一些呢?
生2:相同数位对齐。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个列竖式的方法吗?
生:同意。
师:列竖式的方法我们找到了,既然是相同数位对齐,那么4.29中的9应该和8.3中的哪一位对齐呢?
生2:百分位。
师:百分位上没有数字怎么办?
生2:可以填0占位。
师:现在你能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吗?
生2:9个百分之一加0个百分之一等于9个百分之一,2个十分之一加3个十分之一等于5个十分之一,4个一加8个一等于12个一,4.29加8.3等于12.59。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请回。这位同学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来了4.29+8.3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竖式,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让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小数点对齐。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我们列的竖式,小数点对齐之后,其他相同数位是否也依次对齐了?
生:对齐了。
师:那就是说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老师将这个方法记录下来。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小数加法的`。(播放微课。)
2.迁移到小数减法,深化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那么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呢?下面让我们根据计算小数加法的经验,自己独立尝试计算8.3-6.45的差是多少。谁愿意到前面来试一试?(生计算。)
师:你是如何快速列出竖式的?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就是确保了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8.3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字怎么减?
生: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在8.3的后面填0占位。
师: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生:0减5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10减5等于5。
师:向十分位借一个十分之一,到百分位就变成了——
生:10个百分之一。
师:这时就变成了10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
生:5个百分之一。
师:你能像刚才这样继续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3个十分之一借走一个还剩2个十分之一,2个十分之一减4个十分之一不够减,到个位借1个一,12个十分之一减4个十分之一等于8个十分之一,7个一减6个一等于1个一,然后点上小数点。
师:结果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呢?不点小数点结果就变成了——
生:整数。
师:也就是说点上小数点是为了区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
师小结:通过之前的学习,你认为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1:列竖式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生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生3:得数的小数点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师:下面请大家利用我们掌握的知识任选4道题中的一道来完成。
6.45-4.29=8.3-4.29=6.45+4.29=6.45+8.3=
(让计算8.3-4.29和6.45+8.3的2名同学分别说一说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
师:看来大家已经能够准确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再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4道题计算是否正确。(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是否正确,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并将错误的改正过来。)
总结
很高兴能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我们知道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确保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在数学的很多知识里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将有联系的知识融会贯通。
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能够猜测出小数加减法可能也是相同数位对齐。但是学生对小数点对齐就能够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不是很明白,因此我对例题进行了重组,直接进行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引发认知冲突。
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先结合具体数量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学习,然后从小数的意义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让学生知道列竖式时,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最便于计算。最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会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设计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首先让学生将4道算式计算出结果,使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之后出示4道判断题,通过对小数加减法几种特殊类型题的改错,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最后出示的填空题既考验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掌握情况,又提醒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从低位算起,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本节课以学生上台板演为主,让学生自主发挥,学生竖式写得不够整齐、端正,没用直尺打横线,今后应及时纠正不规范的书写格式,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二道题的判断对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导致讲授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评价语言和方式过于单一。
评析:
一、找准学习的起点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并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执教本课之前,在我校进行了一次教学前测,结果表明:学生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猜测出小数加减法也应相同数位对齐,从形象上感知到两位小数加减两位小数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就可以了。但是学生对小数点对齐就能够保证相同数位对齐不是很明白,所以我们对例题进行了重组,直接进行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引发认知冲突。利用生活情境引出3本书的名字及单价,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计算,使学生明确算理,通过生活经验抽象到数学算式,一步步明确计算时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全课始终围绕相同数位对齐这一算理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去判断、分析、理解、建构小数加减法正确的计算模型,内化计算小数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要求。
二、处理好算法与算理的关系
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教师努力在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向抽象算法过渡和演变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为了更好地凸显计算教学的特点,尽量让学生经历“解读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尝试计算、会算法、明算理、总结计算方法、巩固算法的计算练习、提升算法的应用练习”的过程,采取先尝试计算,再讨论算理,最后总结算法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算法算理并重,达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练习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让学生将4道算式计算出结果,既解决了学生之前提出的问题,又能够让学生计算例题中的其他算式,使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之后出示的4道判断题是以后学习计算小数加减法容易出现错误的几种特殊类型题(连续退位、小数点不对齐、结果忘记书写小数点、写横式时小数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省略不写、整数减小数相同数位如何对齐);最后出示的填空题既考验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掌握情况,又提醒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从低位算起,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一、情景导入
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
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②计算是从哪一位先算?
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二、新课讲授
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0.9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每个红笔记本2.5元……)
(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一支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
“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2、学生互动探究“0.8+0.6=,0.8-0.6=”。
(1)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数学作业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2)汇报反馈: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①学生用口算就算出结果了,但要让学生说明他是怎么想的`;
②把0.8元和0.6元改写成8角和6角,相加减后在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③按照前面复习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写成竖式。
教师总结板书:
0.8+0.6=1.4(元)0.8-0.6=0.2(元)
答:一共用了1.4元,卷笔刀比铅笔贵0、2角。
教师提问并说明:在这里,“8”和“0.8”一样吗?为什么?所以在用小数直接加减时,在竖式上面也可以写上单位,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目的是将相同数位对齐,这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3、学生互动探究“1.2-0.6=”。
(1)老师引导:刚才同学提问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时,
列式:1.2-0.6=,请你根据刚才的学习经验自己试着列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不同的做法,教师总结板书。
方法1:把1元看成10角,加上2角,12角减6角就是6角。
方法2:2减6不够减,向他的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来的2是12,12减6得6,写在6的下面,前面0减0还是0,所以得0.6。
(2)你在计算时,怎样就保证元和元、角和角相减呢?(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5、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三、课堂作业
算一算:
0.8-0.5=0.7+0.4=1.6+2.3=
1.9-1.3=2.3-2.3=5.3+1.6=
0.5+3.1=0.8+1.5=3.6-0.6=
四、课堂小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请你说说。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教学板书
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0.8+0.6=1.4(元)
答:一共用了1.4元。
小数点对齐
0.8-0.6=0.2(元)
答:卷笔刀比铅笔贵0.2元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回顾与整理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集体订正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教学得与失:
课题小数加减法课时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2、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多媒体展台、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思考与调整
一、探索与实践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86—87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理解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能够准确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在我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针对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2、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问题
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3、解决问题:A。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算法。
师: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想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识?
生:整数加法。
师:在笔算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你能结合着整数加法的方法说一说小数加法的方法吗?
(板演的同学说怎样计算的这道小数加法。)
师:给他评价一下。
生:(评价)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小数加法怎样进行计算?
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
4、解决问题:B。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学生独立列式并竖式计算。
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评价。
师小结。
5、独立完成:1。3—1。25
师巡视,指名板演。
学生讲解计算方法。
师:3应该和2对齐还是和5对齐,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答)
6、小数加减法的演算。
师:我想要检验一下自己做的这道题是否正确,可以用什么方法?
赶快试一下吧!
学生演算,集体订正。
7、你能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吗?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
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
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
1、日记:5月21日,晴。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 )元呢?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 )元呢?
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
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指名板书)
4、(先问加法是怎么算的,介绍完后再问)为什么这样对齐呢?为什么5和7相加?为什么得数中要有小数点?它应该写在哪呢?看着自己的竖式互相再说一遍计算过程。
5、(请同学介绍减法的计算方法)竖式中时怎样对齐的?4不够减8怎么办?得数中为什么要写0和小数点呢?0有什么作用?看着自己的竖式再说说计算过程?
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试一试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你都会了吗?完成几道试一试。(第一题)一边做一边想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吗?
2、小结:列竖式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
3、你能任选出两种食品,先求出他们价格的和,再求出他们价格的差吗?(写在书上)
4、汇报结果。怎样才能没有遗漏的将每种组合都写出来呢?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一)习题三
1、日记:盼了一天终于盼来了下午的科学课,课上老师让我们测量池塘的水深,这里居然也有小数的问题呢?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知道了水深( )米。
2、他们是怎么测量的,你看懂了吗?(请一位同学演示一下)要求水深多少米,怎样解决呢?
(二)习题四
1、日记: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路过一家花店,突然想起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买一支玫瑰花和一支康乃馨送给妈妈,给她一个惊喜。可我只带了3元钱,够买吗?
2、怎么才能知道3元够不够呢?(学生计算)
3、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加法或者减法问题吗?请你先在心里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解答在本子上,解答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让同桌帮你检查。
4、根据他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
四、总结回顾
1、日记:原来生活中用到小数的地方还真不少,我想只要我注意观察一定还会发现许多与小数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今天又学了哪些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呢?今天回去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数学日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和他比比谁写得好。
2、最后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起来,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起来,如果等于1就都起来。
教学反思:
最初自己的设计为了体现简单的内容要上出内涵来,在练习中设计了很多高难度习题,结果第一次试上就发现,完全是我一厢情愿。同时因为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练习上,而显得主次不明。第二次修改后试上,张书蕾老师让我自己谈谈教学感受,其实我知道学生学的很轻松,主要是内容简单学生又有相当充分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因此回答时自信满满。张老师却问我说,既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而从头至尾都牵者孩子走呢?我当时就被问住了。为什么备课时没有这样想法呢?最初是因为自己没有教学过三年级的内容,对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没有把握。总担心他们会遇到困难,场面无法控制。因此加法、减法分开一步一步教学,加法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尝试笔算,学生介绍算法,接着练习几道题,减法直接进入笔算,请学生介绍算法,练习。如此这般以后,学生都能“较出色”的.完成练习。但即使在我试上过两次后,在张老师提出之前,也从未想过将加、减法同时放给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可能心理还是偏向于“教”,而忽视了自主的“学”。接受了张老师的指导意见后,重新思考例题的处理方式,其实当时心中依然没底,开放式的教学对老师的提问设计和现场问题的处理要求更高。但试上过后发现,对于加、减法的同时计算尝试,学生并没有任何的困难,相反还自己开始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自己的计算寻找根据。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试上中我也遇到了其他的问题。初次教学时,我想请同学在介绍计算加法的时候能说明算理。因此我采用了打断汇报同学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理解算理。比如当同学介绍他是先写0.5再写0.7时,我马上就问你是怎么对齐的,为什么这样对齐。当他介绍先算5+7等于12时,我又问为什么先算5+7。而到第二次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思考。如果我在一位同学汇报算法的过程中提问他,虽然感觉追问的很及时。但那样不但打断的他的思路,使他的思维过程显现断裂而不连续,同时这样的追问也只有他一个人在思考。不如先让他全部说完,再将问题抛给全班同学,将所有同学都拉进思维的旋涡。这样是不是更好呢?第二次试上时,我就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但效果却并不如第一中方式好,显得老师的问题多而琐碎。要不要改回到以前的方式呢?就在我很困惑的时候,张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赞成我之前的思考价值。老师的肯定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觉得自己所做的每一次努力和奋斗,都得到了别人的帮助的认可。我是幸运的。因此在最后的教学时我仍然采用了,先请一个同学完整的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全班探究算理的方式处理了例题。
课后我又在思考,既然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又与整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如果让学生尝试验算,自我进行验算方法的从整数到小数的迁移,可能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完整。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5
(《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95——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小数的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1、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出示自学提示(课件)
1、自学95——97页的'内容,根据例1两个表格中所提供的
信息各提出一个或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试着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检查
五、交流汇报
1、指名汇报提出来的数学问题及解答方法
如:在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几分?
53.40-49.80=3.60
两轮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和加拿大队总分分别是多少?
53.40+58.20=111.60
49.80+49.20=99.00
两轮比赛结束后,中国队比加拿大队领先多少分?
111.60-99.00=12.60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件)
(1)小数点对齐
(2)相同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六、当堂训练(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 12.53+4.67 6.07+4.89
5.64- 1.78 7.2- 6.45 5- 0.41
2、列式计算:
(1)4.6与10.2的和是多少?
(2)从80中减去10.65,剩下多少?
(3)比28.67少7.8的数是多少?
3、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4.8元,小学数学教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共多少元?爸爸付50元,要找回多少元?
4、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名称:
白菜
土豆
萝卜
收入________元
30.45
20.6
19.75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七、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06-16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2-15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3-01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9-17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2-20
小数加减法混合教学反思01-19
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6-18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05-30
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1-24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