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刘子荣《背影》片段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子荣《背影》片段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说明:课堂前半部分学生已经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选点:文中第二次背影描写。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第二次背影,学习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聚焦“背影”(2分钟)
1、从刚才同学们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我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大家是深受感触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充满了魔力,因为作者有一个特别的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特写镜头,描写父亲也用了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是什么?
[明确]背影。
2、请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背影?
[意图]结合文本内容,展开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二、精读赏析,品味“背影”(13分钟)
(一)锁定第六段(2分钟)全文多处写到背影,请大家快速找出你觉得描写最细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提示:试从人物描写方面入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明确]第二次背影。
(也许有学生找到其他几次,但是经过提示找到第六自然段并不难)
[意图]学生通过再一次浏览课文,带着问题回到课文,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学习正面描写
1、筛选信息(3分钟)
(1)第六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对父亲进行描写?请把相关的语句读出来。
[明确]衣着:“我看见他穿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动作:“蹒跚、探、穿过、爬上、攀、缩、倾”
语言:“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头没人。”
(2)人物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明确]正面描写
[意图]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验,从课文中寻找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学会提取有效信息。
2、分析衣着(2分钟)
(1)请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父亲衣着特点的词语;父亲为何如此着装?对此,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在“背影”加上一个恰当的形容词(的背影)。
[明确]
衣着:青、黑;
原因:家境惨淡;正值祖母丧期
看法:刻画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情感,此段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祖母丧期,用“黑色”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总结:沉重的背影
(2)作为儿子,我又穿着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明确]紫毛大衣铺座位;通过对比,从侧面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分析动作(3分钟)
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方法分析父亲的动作,小组讨论,提示:可不可以向权威挑战,换掉几个动词?教师出示修改过后的段落,最后,同样用简短的词语总结。
[明确](1)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如:父亲走路姿势是“蹒跚”;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所以是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两脚缩着;身子向左微倾着。
(2)可否更换动词?“探”换成“弯”?“攀”换成“抓”?“缩”换成“蹬”?
总结:艰难的背影
3、分析语言(2分钟)
父亲的语言不多,但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3)“进去吧,里头没人。”(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意图]老师示范一例,教授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示集体的智慧,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创造性见解,提高课堂的有效率。
4、温故知新(1分钟)
回顾一下,这样的人物描写刻画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
[明确]《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长妈妈睡觉姿势的特写;
[意图]温故知新,加深学生对人物刻画方法的认知,新旧知识相结合,提升隐形记忆能力。
(三)学习侧面描写(2分钟)
1、看到如此沉重、艰难的背影,作者有什么样的反应?
[明确]流泪
2、本文主要是描写父亲的背影,为何还花费笔墨描写“我”?
[明确]描写我的情感变化是从侧面描写父亲的形象。
[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物描写的刻画方法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从旁人眼中更能窥见人物的情感特征。
【刘子荣《背影》片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片段教学设计02-03
背影教学设计08-15
背影教学设计08-17
《背影》教学设计04-24
朱自清《背影》教学设计06-21
背影教学设计新版06-05
(合集)背影教学设计13篇01-30
《背影》教学反思06-18
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03-2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