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2 11:42: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北京》一课,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过,对北京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中国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台湾、吐鲁番、云南、北京。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维吾尔族的集居地,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周恩来总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北京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北京》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课时目标:

  1.理解文章寓意,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2.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脱俗的情怀。

  重点:理解文章寓意,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难点: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脱俗的情怀。

  项目过程:

  一、合作探究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陋室的(作业本任务一)?

  描写角度具体句子特点表现手法

  景

  情趣高雅

  2.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什么?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思考探究二)?

  作者为什么将“君子居之”略去(作业本任务四⑴)?

  板书设计

  小结: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个人理想寄托于“莲花”(作业本任务三)。

  知识卡片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常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颂扬奉献精神。将“莲”人格化,寄寓自己不慕荣利富贵、洁身自好的操守。

  “莲”之特点“莲”象征君子写法

  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世俗所沾染,独善其身(洁身自好)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三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

  花象征品质感情作用

  莲花(周敦颐)花之君子者

  菊花(陶渊明)花之隐逸者

  牡丹(世人)花之富贵者

  “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思考探究三)或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的(作业本任务四⑵)?

  板书设计

  小结:《爱莲说》描写莲,意在借花喻人,通过对莲的赞美,歌颂坚贞的气节,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求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二、比较阅读

  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思考探究一)。

  2.你认为周敦颐与陶渊明的处世态度不同之处在哪里?

  三、拓展延伸

  刘禹锡是唐代颇具人格魅力的一位诗人,以“清丽豪健”的诗歌风格被后世尊奉为“诗豪”。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作业本任务二)。

  四、课后拓展

  各种版本的教材都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组合在一起,请你探究其中的原因(拓展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识字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模块三 写字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 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代表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 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 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

  课题

  跳绳

  课型

  新授课□√习题/试卷讲评课□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跳绳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跳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跳绳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学习者分析

  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他们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3、学习目标确定

  小学生喜欢玩,有一定的好奇心且争强好胜。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以学生为主体使主体自身发挥自我教学的作用。

  4、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5、学习评价设计

  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在不断地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就连课间十分钟也想跳。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

  2)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教师活动

  1)声音洪亮

  2)口令清楚

  学生活动1

  1)老师好!

  2)稍息、立正

  3)认真听讲,思想集中,积极反应

  活动意图

  说明教学常规环节二开始部分:

  1)队列队形练

  2)徒手操

  3)素质练习(30个跳短绳)

  4)“逮尾巴”

  教师活动2

  1)口令指挥,动作提示

  2)教师喊口令,师生共同做操

  学生活动2

  1)听老师口令,在老师的带动下,跟着老师一起做徒手操

  2)精神饱满

  活动意图

  说明热身运动环节三基本部分:

  1)双人前后

  2)双人面对面摇绳

3)双人自创动作

  4)课课跑:接力跑游戏

  教师活动3

  1)教师通过示范面对面双人跳和前后站双人跳

  2)教师示范面对面摇绳跳进

  3)教师语言提醒学生双人花样跳绳动作,学生自创动作

  4)教师(游戏)讲解,口令指挥,语言鼓励

  学生活动3

  1)学生仔细看、听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积极思考

  2)根据教师做示范、讲解,学生练习

  3)学生示范带领大家练习

  4)按照教师要求,听从指挥,游戏活动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做示范、讲解,学生跟进练习,师生

  互动环节四结束部分

  1)放松

  2)归纳评价

  3)整理器材

  4)师生再见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利用空闲时间自主练习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上了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组织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

  在四月三十日我们参加了关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我们也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和众多学校的精英们一起学习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xxx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们上了一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单元主题,创设一个完整的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整合和再构相关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连续课时的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它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独立,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钻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和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地使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西谷中心校

xxx

  xxxx年xx月xx日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7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多种论证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赏析本文流畅凝练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多种论证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赏析本文流畅凝练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树立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项目过程: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学者。

  1885年和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提倡维新运动,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和康有为等人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著有《饮冰室合集》《李鸿章传》等。

  二、文体知识

  知识卡片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三、赏析语言

  1.本文语言既庄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既平实又有书卷气,请选择一个方面(修辞、语句、句式)进行品读。

  小结:本文的语言庄重而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平易亲切,如话家常,具有精彩的语言之美。这与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是分不开的`。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标题“最苦与最乐”有什么特点?“最”能否删除?“最苦”与“最乐”能否交换位置?这样为标题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1.在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人物身上背着责任呢?又有哪些人享受到了尽责任的快乐呢?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

  2.你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以担当责任为乐的?

  五、作业设计

  比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和《最苦与最乐》的语言特点。

  篇目语言特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最苦与最乐》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8

  何为放大镜思维?简单说,我们看问题不能浅表化,而应深层化,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涉及单元的概念地图、单元的结构、单元的序列和单元设计的步骤四个维度。

  比如概念地图。地图和路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对象。以日常生活为例,我们要开车前往某一地方时,一般会依靠导航系统到达目的地,但这只是一条路线而已。如果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购物场所、旅游景点、酒店食店,则必须借助地图了。所以,路线是线性的,地图是网状的`。放大镜思维下的深度学习需要我们主动创建地图。刘徽老师提到,概念地图是一条条由“概念”和“案例”构成的观念纵横交错形成的,概念地图包含本质问题和大概念。这里我想列举小学数学(我家姐姐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最近姐姐正在学习应用题中面积的计算和换算,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应用题:现有一个边长为100厘米的正方形,小明将它的边长增加200厘米,请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看到姐姐的试卷上大大的写着“3平方米”,心里就琢磨着姐姐是不是把增加200厘米理解成了增加到200厘米。再一细看,这道题涉及多个小概念的理解,一是“增加”和“增加到”的区别,二是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是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原来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背后包含着如此丰富的概念地图。

  再如单元设计的步骤。刘徽老师在这里也引入了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的“逆向设计”理论。它包含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步骤。很多老师可能会疑惑,我们平时写教学设计的时候,不都是先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然后才到教学过程吗?这里要澄清两个误区。一是确定的预期结果不是老师预设的结果,而是学生需要的结果。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视角看学习,对教学进行建设性聚焦,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宜于学生学习的目标。二是放大镜思维要求教师以大概念串联起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要求教师以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为抓手,重视充分理解后的迁移应用。

  看完这一章后,我深切体会到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的重要性。在大概念教学中,我们要用望远镜思维进行统整勾连,用放大镜思维深挖本质,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9

  课时目标:

  运用略读方法,找出作者的观点,圈画出标志文章结构的关键句,理清文章内容和论述思路。

  重难点:

  运用略读方法,找出作者的观点,圈画出标志文章结构的关键句,理清文章内容和论述思路。

  项目过程:

  一、预学检测

  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安分揽dá观恩huìqì 约

  监dūxún环xiè却如shì 重负

  死而后yǐrén 人志士悲天mǐn 人

  二、理清思路

  1.课文《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述性文章,略读时应侧重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路等。略读课文,边读边用红笔圈画出三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作业本学习任务一)。

  观点句:

  ①

  ②

  ③

  2.在文中圈画出标志文章结构的.关键句,体会下列句子的作用。

  3.根据关键句可以明确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将标志文章结构的关键句与这些内容一一对应,梳理出文章的结构。

  4.借助图表梳理出这篇文章的论述思路(作业本学习任务二)。

  板书设计

  论述文略读要领

  关注标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开头(方式)、每段中心(抓段首或段尾)

  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列、层进、对照、总分)

  三、作业设计

  比较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和《最苦与最乐》,思考写人记事

  散文和论述文的阅读策略。

  篇目文体品德(中心论点)事件(分论点)结构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最苦与最乐》

  四、方法指导

  1.找中心论点

  基本概念:①论题:作者要讨论的问题。

  ②论点:作者对所讨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明确表明作者态度或观点,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③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摆出的核心观点。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

  ④分论点:各部分用以补充和主持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

  答题方法:①看位置:标题开头中间结尾。

  ②抓关键词:“可见”“总之”“所以”“归根结底”等总说词;过渡词;反复使用的词。

  ③提取分论点。④分析论据。

  2.概括中心论点

  答题方法:①摘抄或改编表观点的句子为表判断的陈述句。

  ②找关键词,连词成句。

  3.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分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里分述各项一般都是并列的。

  层进式:由浅入深。段与段之间常有递进式的标志“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对照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就是对照式。

  并列式: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第二课段:感受中华美德课

  ——略读小说、散文、论述文、文言短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学习略读方法,确定阅读重点,理清课文思路,绘制课文结构图。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学习篇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时目标:

  1.运用略读方法,抓文章关键词句,划分结构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把握课文行文思路,绘制结构图。

  重点:运用略读方法,抓文章关键词句,划分结构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难点:把握课文行文思路,绘制结构图。

  项目过程:

  一、导语设计

  1.什么是略读方法?

  小贴士

  ⑴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根据文体特征,记叙性文本要了解故事的梗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等;论述性文本要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思路等。

  ⑵跳过某些细节,有选择性阅读。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快速粗知文章大意即可。

  2.文章略读三步骤:

  ⑴快速浏览;⑵圈出重点;⑶重览重点。

  略读建议:

  默读,不出声,不指读,可扫读,每分钟约400字。标注出段落序号,勾画出评价性语句;圈画出提示思路的词语,把握文章的要点。理解结构通常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描写——点明意义。

  二、预学检测

  1.区分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读音(作业本预学二)

  2.给红色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别扭商zhuórǒnɡ长累zhui

  拖tà妥tiē丁mǎo年pì如

  huì人不倦颠pèi流离

  3.解释下面成语意思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三、运用略读方法,抓文章关键词句,划分结构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1.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在文中勾画出评价性语句(关注段首句和开头与结尾的呼应)。

  2.在文中圈画出评价性语句提示思路的词语,体会下列句子的作用(作业本任务二)。

  表达效果:这些语句在文章结构上起着总结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文章的关键性语句。

  板书设计

  略读要领

  抓段首或段尾(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

  抓评价性语句或概括总结性词句

  关注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位置的词语的信息

  四、作业设计

  1.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划分层次,概括内容,绘制结构图。

  2.运用略读方法,略读《怀念叶圣陶先生》,梳理文章的基本结构,绘制思维导图(励耘“现代文阅读”)。

  五、课堂小结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以小见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作者的评论侧面突出这一形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

  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后,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可以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几大亮点之一。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其次,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再次,它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可以用这简单的五句话来概括: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比,它的活动相对单纯,主要是学科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作为单元教学“例子”的功用也就尤为凸显。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分成这样四个部分来完成:导入激趣——活动准备——演讲比赛——活动反馈。

  【导入激趣】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周恩来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组织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2

  课时目标:通过品析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体悟课文讴歌的美德。

  重难点:通过品析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体会和感悟课文讴歌的美德。

  项目过程:

  一、品读析描写

  1.请圈画出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的词句并品析,填写下面表格。

  人物心理描写作用

  “我”/老余

  瑶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梨花姑娘

  解放军战士

  2.请圈画出文中环境描写(“梨花”)的词句并思考其作用(思考探究三)。

  “梨花”“梨花”含义及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3.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二、思考品主题

  1.问题探究:女孩梨花真的叫梨花吗?

  2.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驿路梨花”作为标题?

  3.课文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思考探究三)?

  三、对联点文题

  1.根据课文表达的主题,对出“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下联(作业本任务三)。

  2.以下是改动过的三处,你认为是课文好呢,还是原作好?请写下你的见解(作业本任务二)。

  四、拓展延伸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思考探究四)。

  板书设计

  五、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影响下,甘心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的过路群众的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场面,歌颂了我国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显示了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弘扬光大。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

  单元目标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为“难忘的小学生活”。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材围绕“难忘小学生活”的主题,编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每个板块都编排了“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其中“活动建议”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提供了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阅读材料”属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资源参考,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使用这些材料。

  本单元的第一项活动是“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用“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的活动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回忆往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练习,发展学生整理资料与使用资料的能力。本单元的第二项活动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二、课标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3、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材料。

  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如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

  5、设计并制作成长纪念册。

  三、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即将告别生活六年的小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语文活动,依托语文学习,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梳理或令人激动、喜悦,或令人伤心、遗憾的'事,使得本单元学习时光成为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岁月,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单元学业

  质量标准

  1、围绕单元及板块主题,与同学交流、协商,制定阶段活动计划。

  2、收集和筛选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自主整理成长资料,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4、策划毕业联欢会,写出策划书。

  5、与人合作,筹备并举办毕业联欢会,表达对师友、母校的惜别之情。

  6、用书信等形式表达情感,与人交流。

  单元

  结构化

  活动设计

  (大概念、大主题、大情境下的分问题一:回忆往事)

  活动1:填写时间轴

  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还可以把照片贴在旁边。

  活动2:分享难忘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于同学分享。

  活动3:制作成长纪念册

  (大概念、大主题、大情境下的分问题二:依依惜别)

  活动1:毕业演讲

  活动2:举办毕业联欢会

  活动3: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留心、艳丽、苏。醒、湿度、娇嫩、适宜、需要、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学习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课文讲读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个别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花钟。

  三、教学策略

  《花钟》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作者细心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不同的花开放时独有的姿态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怀着一颗好奇心,进一步探索了开花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又在文章最后写出了花钟是怎样做成的,全文结构清晰,叙述精当。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还要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态度,激发学生观察、记录的热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紧扣不同花朵姿态、开放特点来进行拟人化描写的。

  四、教学过程

  (一)梳理预习成果,引发学生质疑

  1、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花钟的组成、花开的原因、花钟的制造。

  2、引出质疑:花钟是什么样子的?花钟又是怎么工作的?

  (二)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1、品读第一段,了解花钟的组成。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花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三句。我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

  (3)第一段三句话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你发现了吗?

  预设:学生没有关注到中心句。

  教师追问:第二句话在第一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预设:学生关注到了第二句是中心句。

  教师小结:第一自然段都是围绕着第二句话写的。

  (4)教师引导:文中说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请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花的名称。

  学生从文中画出: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5)教师提问:请你读读这句话,和书上相比你喜欢哪种表达?

  课件出示:所有花都是“开放了”的句子。

  预设:学生说不好,因为没有原文美。

  教师引导:原文是怎样写,就写出了美呢?看看图,再看看书上的原文,有想法了吗?

  预设:都是写开花,但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写。

  教师引导:牵牛花是什么样的?蔷薇呢?再结合图片上花朵的姿态想一想。

  预设:牵牛花就像喇叭,所以写它开花时就写了“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教师总结:把花当做人来写,抓住了花的特点,这样语句就更生动了。

  (6)自由朗读描写花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最喜欢哪种花?

  ①当学生谈到“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在学生谈完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后,随机问:做做吹喇叭的动作?牵牛花吹起小喇叭在说什么呢?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②当学生谈到“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引导学生理解“艳丽”“绽开”。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蔷薇的妩媚风姿读出来。

  ③当学生谈到“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引导学生关注“从梦中醒来”,问:我们每天早上都从梦中醒来,在这里,作者把睡莲当成谁来写了?指导朗读。

  ④当学生谈到“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看图,加上自己的形容,说说:午时花怎么样地开花了?或什么样的午时花开花了?想象着它开花时的样子再来读这个句子。

  ⑤当学生谈到“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重点指导对“欣然怒放”一词的理解。

  师:看到这幅图,看到它的花开得这么美是什么心情?“欣然”就是心里很快乐。那“怒”是什么意思呢?在不明白字的意思的时候,可以查字典。出示课件:怒:①生气,气愤:怒容满面。②气势盛:草木怒生。

  师:气势很盛,万寿菊尽情地开放,快乐地开放,就可以称为欣然怒放。指导读出花开的气势。

  ⑥当学生谈到“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理解“苏醒”后,指导朗读这句。

  ⑦当学生谈到“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做动作表演“舒展”,想象月光花“舒展花瓣”时的样子。指导读出花儿的娇嫩。

  ⑧当学生谈到“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看图说一说,它会怎样地开花?指导朗读。

  ⑨当学生谈到“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提问:“什么叫‘含笑一现’?”随机出示一组昙花从开到谢的图片:昙花从开花到花谢仅仅三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三小时中,经历了开花到花谢的全过程。虽然短暂,但却把它最美的笑脸展现给我们,这就是——含笑一现。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姿态,体会作者用词精准、生动。

  (7)教师引导:师生配合着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要读出不同花的姿态美)

  师引读:凌晨四点,牵牛花五点左右,蔷薇——

  提问:老师读的部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述的准确)

  预设:学生关注到了时间的不同。

  教师反馈: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这些花组成“花钟”。

  预设:学生关注到了“凌晨”“中午”“傍晚”等时间词和“左右”这样表示不确定意思的词。

  教师小结:这些词语让我们明确了不同花大概在何时绽放,这些词语表示的时间看似模糊,但用词准确。有些句子没有“左右”这个词,也不代表就是准时准点开,但都加这个词就会显得重复过多了。看来作者的遣词造句是很严谨的。

  (8)同桌两人合作读第一段,练习背诵。

  (9)教师出示课件:

  下午五点,紫茉莉_________。

  半支莲,在早上十点_______。

  ___的芍药花在早上七点____。

  教师引导:请你仔细观察,想象它们开花时独特的风姿,把句子补充完整吧。学生补充句子。

  预设:学生语言单调。

  教师引导:如果你是花朵,当你开放时,会希望大家怎样夸赞你呢?想象一下,再来补充这个句子吧。

  预设:学生依据花朵特点写出了不同的开放姿态。

  教师评价:你善于观察,抓住了花朵的特点把它绽放的瞬间说得活灵活现。

  [设计意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要把观察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一些表达方法及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2、细读第二段,了解花开不同时间的原因。

  (1)请两位同学读课文,一位读第一句,一位读剩下的部分。其他同学思考,有什么新的发现。

  预设:前边是问题,后边是回答。

  (2)师小结:像这样前边提问、后边回答的自然段,我们叫它因果段式。这样的段落可以让我们获得问题的答案。

  (3)请你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开放时间?用直线画出原因。学生默读画线。

  小结: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和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

  教师引导:昙花的开放是文中举的例子,文中概括地说了影响花开时间的原因,你能找到吗?

  (4)教师提问:请你读读描写昙花开花的句子,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它为什么只在九点左右开放。

  [设计意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因果段式并练习提取关键信息,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昙花一现”的原因,实现能力的提升。

  3、略读第三段,花钟的制造。

  教师提问:请大家自己读这一段,有一些词语如果去掉了,表达的意思就与原文完全不同,产生科学性错误,快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来吧。

  生反馈:陆续、刚刚、大致。陆续,表示先后出现;刚刚,表示观察时间要恰当;大致,表示不是非常精确的时间。

  小结:这些词语让文章的表述更具有科学性,现在用朗读让我们知道花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发现,体会科普文的用词准确和精确表述,再通过读的形式展示,让学生在心里留下痕迹。

  (三)总结学法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花钟,了解了花钟是怎样为我们大致报时的,还知道它是怎样被做出来的。其实只要你认真观察、积极探索,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有着无穷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还练习了抓住花朵特点,写出不同花开放时用不同的语言去形容它的独特美,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以致用。

  (四)布置作业

  1、摘抄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花朵开放的语句。

  2、抓住花朵的特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开放时是怎样的。

  3、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花钟》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我们明白,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花钟》时,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我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带给了有关花钟和有关各种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资料,尤其是课前,我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一样的花在不一样时间开放的资料在课中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盼,从最搞笑的段落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资料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潜力,因此,我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潜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述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会阅读。

  从学生的角度去看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在本节课的40分钟,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欣赏了花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美,科学家做法的奇妙,并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读、辨,感受到了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搞笑的语言激起美的愿望。

  2、学生经历了可贵的情感体验。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展示了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课上,我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更加产生了对花钟、对各种花的喜爱,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3、让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国家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注重朗读、默读等综合感知的潜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合作交流、处理信息的潜力。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各种不一样形式的读,对各种花开放的样貌的想象,省略号的揣摩以及师生共同合作的读写结合,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不足之处:刚刚接任的班级,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字词的教学所用的时间较多,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

  20xx年6月20日我老朋友出席了自治区非政府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及教学参观活动,倾听了xx老师的讲座及xx等老师展现的观摩课,斩获颇多,尤其就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细致认知的剖析,给我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展开直观的内容女团,而是轻在“整体把握住”,即为不仅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住课文内容,认知文本所抒发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必须根据相同单元的特点阐释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使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以求同时实现。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融合。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范例。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展开“单元整组教学”,意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更多的自学资源,拓宽自学和运用领域,同时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对外开放,并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相同自学内容、相同自学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扩散和有机资源整合中拓展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能减少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并使其得知数量和得知能力获得最优快速增长,为时程自学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单元整组教学”是依据教材优势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有利开发课程资源、有利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培养为基点,以扎实基础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心智为原动力,以能力形成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客观现实。

  通过自学我深深感觉到,展开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抓起认知单元,可以使学生晓得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困惑点在哪里,可以融合自己的体会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确认自学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认知”单一制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编者按、迪阿尔库,很大程度地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心愿,并使学生践行了“主人翁”的自学精神。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

  可以说道学生求知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大程度上源自于充满著问题的情境,教师必须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欲心理之间设置心智冲突。使学生在冲突中由“无疑”而“哭笑不得”,由“有疑”而“布季谢”,建构科学知识的“迎合”过程,并充份感受到思维之趣。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摸索,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05-27

单元教学设计07-12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11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05-20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优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7

四下第三单元《白桦》教学设计03-2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11-23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