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用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课文讲述面对成千上百的小鱼儿被海水送进了海滩上的浅水洼,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本文设计的核心是以诵读为手段,挖掘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孩儿和男人的不同做法,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珍爱和尊重生命。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天空是小鸟的家,小鸟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泥土是花朵的家,花儿在阳光下高兴的吐露芬芳;大海是小鱼的家,小鱼在水中快乐的嬉戏躲藏。(播放多媒体课件:鱼在水中游玩)看!小鱼在水中多快乐呀!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平静的海面突然风吼浪号,鱼儿被海浪冲到了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它们的命运如何呢?通过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相信大家会有所感悟。板书课题《浅水洼里的小鱼》(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3、再读课文,想象,假如你此时此刻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4、读第一自然段课文,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说?心情如何?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第一段课文。
5、感情朗读。
三、创设情境,读文识字
师: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谈了自己的体会,要想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必须把课文读通,读好。因此,我们得首先解决生字关,同学们有信心吗?
1、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⑴老师讲清比赛规则及要求。
⑵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书中学习生字。
⑶小组内相互评议。
2、全班交流:
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⑵评价。
⑶再读。
3、验收生字掌握情况:
⑴注音开火车读。
⑵去掉拼音再读。
⑶组词,说话练习。
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查资料,了解小鱼生存所需要的环境。
实用的教学设计2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其基本操作技术是生物科学、医学等领域最基本的实验技术,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本文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旨在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又由于本节内容位于传统的发酵技术之后,所以它是在传统的生物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微生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列举培养基的种类等基础知识,说明培养基配方及作用;概述无菌技术。
(2)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除了要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因此,实验时针对培养基、操作者、用于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和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才能成功培养微生物。可见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关键。教学中可联系医疗和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无菌技术。
二、教学建议
1.设置适当情境----有效导入
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在,但由于其一般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须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所以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总体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尝试以如下情境导入:情境一中展示一杯红葡萄酒、一小蝶香醋、一块腐乳、一盒酸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品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情境二通过投影仪展示水华和赤潮等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
通过上述情境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对微生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培养中保持培养过程纯净的重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夯实理论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课题,就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学情和各学校实验条件而言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展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就是弄清楚三个概念:培养基、菌落和无菌技术。
关于培养基,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制备一个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对培养基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培养基的类型及分类依据,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培养基分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设置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①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②琼脂在培养基中主要起什么作用?③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培养基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定相同吗?④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化学成分、用途等分类依据分别应属于何种培养基?⑤硝化细菌的氮源、固氮生物的氮源、自养生物的碳源、异养生物的碳源分别是什么?
而菌落是实验室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教师可实物展示或投影展示大肠杆菌的菌落、分解尿素细菌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并让学生比较菌落形态、颜色、光泽等方面的不同,然后讨论以下问题:①科学研究为什么常用菌落作为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②菌落形成常在什么培养基表面?液体培养基可以产生菌落吗?③为什么说获得单个菌落就表示微生物得到了“纯化”?④菌落的观察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至于无菌技术,是本课题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操作要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P15小字部分“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以及教材P85的附录4,然后归纳出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实验操作部分:建立流程、弄清原理----体会无菌技术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配置细节较多,但是并不是完全要记住的,只要抓住关键的环节(牛肉膏和蛋白胨的称量与熔化方法、先调pH后灭菌等),然后建立以下简单的流程图即可:
计算→称量→融化→调pH→灭菌→倒平板
上述流程图还可简化为六个字:“算、称、融、调、灭、倒”。为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基的配置,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①皿底和皿盖的大小关系?培养基是倒在那个上面?②“倒平板”中的“倒”字该如何理解?③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④“倒平板”指的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还是都要?
(2)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
微生物的纯化方法很多,教材着重介绍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原理大
致是相同的:通过连续划线或系列稀释,降低大肠杆菌浓度,得到单个细菌繁殖成的菌落。以平板划线法为例,可尝试建立如下基本流程:
教材中关于两种接种方法有详细的示意图,可先让学生自己看,然后由学生谈谈哪些
细节体现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哪些操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们在实验室应从哪几大方面确保无菌操作的实现。(3
)实验室操作
本课题大体可按以下实验流程操作:
本课题的具体流程可由学生结合书本中的提示自行设计,鼓励创新,但必须以遵循接种的基本原理和无菌操作为前提,以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菌落为目标,以安全为第一保障。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
下面结合实际操作提出几个注意点或建议:①以安全为第一要务。本实验最好选择非致病菌种,如本课题教材中的大肠杆菌等,这样可避免操作者被感染的可能。本实验用到的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紫外灯等仪器设备都要先培训、后使用,并填好使用记录,强化安全意识。②以无菌操为关键要领。由于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该实验稍不留意就会失败,所以无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且细节很多,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在制定实验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可行性,然后将每一个应该注意的无菌操作环节都做好标
注;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每组至少要安排两位同学监督操作是否遵循的了严格的无菌,并做好记录,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便于查找实验失败的具体环节和原因。③体现对照原则和重复原则。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的恒温箱培养,未接种的作为空白对照,只有上面培养基完好且无菌落产生,才能说明培养基配置成功了,才有可能得到大肠杆菌单菌落,否则实验只有重做。为了确保实验成功的概率,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的数目,避免由于偶然原因导致实验失败,延长了实验周期。④以获得标准的大肠杆菌单菌落为主要目标。由于学生不清楚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教师最好事先提供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可以是培养好的菌落,也可以是图片。引导学生从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来描述大肠杆菌菌落的特征。一般选择12h和24h为观察基点比较合适,因为微生物具有繁殖快的特点,如果培养时间太长,菌落也会连成一片,就不容易看到单个菌落了。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可以通过生产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练习相应操作,从中体会纯净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再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培养结果指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成败并相互讨论总结,深入理解知识。当然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和危害性,一定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实用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3)能力: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课堂教学:
一、游戏导入
课件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戏规则:同学都是采购员,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说出理由。二、欣赏评述
(课件展示几组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
1、果盘:枝条交缠,鸡冠花纹,构图大方简洁,红、蓝、白三色搭配古朴典雅,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枝、叶、花、果实在内容上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给人稳固、安全的感觉,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纹和色彩缤纷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铝合金的椅架,造型简洁大方,可以折叠打包,携带方便。帆布面料比较耐磨,深蓝的色彩又较耐脏,真不失为现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组:单纯的颜色,简洁的造型,给人舒适的感觉,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时,不用时要尽可能节省空间的问题设计者也为你想到了,看,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谈一谈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应如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 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
(课件逐一展示问题,分别请同学发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机:(分组训练,相互讲解)
A款:外形方正规整,蓝色的屏幕和银色的机壳形成色彩的差异,喜欢它的人应该是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机盖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显得高雅尊贵,是很多女士的掌中爱物。
C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活泼的式样加上多种富有青春气息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会使人感到很舒适。(录音讲解,学生对照。)
(三)写一写、讲一讲
1、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用几句话写出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好在哪里?你对于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2、小组交流。
3、请勇于展示的同学上讲台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并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试一试、摆一摆
四、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几组日常生活用品,在学生浏览欣赏的过程中提出要求:
1、做个有心人。在平常能针对各种常见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2、人小点子多。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实用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召公(shào)弭谤(mǐ)瞽献曲(gǔ)瞍赋(sǒu)矇诵(méng)耆(qí)隰(xí)阜(fù)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译文: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译文: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治
译文:
(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浏览第二段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三)浏览第三段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十、讨论题。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十一、小结全文。
《召公谏厉王》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十二、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
实用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能用"竭力"造句。
3、朗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4、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
教学重点: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用"竭力"造句。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难点:
用"竭力"造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会吃虫的植物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见一见会吃虫的植物。板书:
二、初读课文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认读词语,相机理解:
(1)茅膏菜,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
(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样子。
(3)粘住,读准字音,粘住谁了认读苍蝇。
(4)跌进,半截,腐烂。
(5)本课还有两个多音字,出示"扎","盛",说说这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
(6)竭力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进一步理解"竭力"。
(7)你能用"竭力"说句子吗?
自学生字,反馈练习。
(1)加偏旁成本课生字并组词。
矛,高,夜,占,失
(2)比一比,组词语。
蝇() 截() 竭()
绳() 裁() 喝()
三、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
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写了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以及它们是怎样吃虫的
四、理清层次
根据刚才我们归纳的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分段,订正结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
自己默读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绍茅膏菜是先介绍什么,再说什么,
又是怎样介绍猪笼草的?
了解课文在介绍这两种吃虫的植物时,都是先介绍它们的样子和怎样吃虫的,再举例说明。
五、小结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吃虫的植物,茅膏菜和猪笼草,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吃虫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吃虫的?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可以用不同的符号画一画。
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填表:
植物名称
外形特点
怎样吃虫
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茅膏菜
(师生共填)
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上长满柔毛,还带着黏液。
粘住小虫,叶子紧紧地卷起来。
半月形的叶子更容易卷起,嫩绿的颜色吸引小虫,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虫。
猪笼草
(小组合作)
全身红红绿绿,叶子长,宽大,挂着一个袋子,细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内壁很滑,袋底有“积水”,虫子掉进袋子后被“积水”腐蚀。
颜色和蜜汁吸引虫子,袋口和内壁很滑使虫子容易掉进袋子不能逃脱,消化液的腐蚀作用很强。
(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只用简单的词语即可)
(1)说茅膏菜的样子时,播放课件,直观了解茅膏菜的样子。知道“积水”是什么(消化液)
(2)边读文边说茅膏菜这样的外形特点对捉虫有怎样的作用。
(3)完成表格。
(4)茅膏菜的叶片紧紧卷起,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给我们讲的事例。
(5)补充资料,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真是吃虫的能手。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第二段"猪笼草".
小组学习第二段内容,按要求填表。
投影学生自学成果,规范语言。
课件出示,直观了解猪笼草的外形。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截身体,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说说感受,感受猪笼草真是吃虫的能手。
小结:正因为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使它们成了自然界的吃虫能手。
课外阅读:
1、在世界上的众多植物中还有许多像茅膏菜和猪笼草这样的吃虫高手,你还知道有谁吗
2、结合课外阅读说一说:例如"捕蝇草""瓶子草""毛毡苔"
3、除了这些吃虫的奇特植物,你还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们的奇特本领,可以仿照书上的方法,先说说它们的样子,能举个例子。
小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植物,动物和事情,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有一种吃虫的植物叫猪笼草。它的枝条上有一个“瓶子”。猪笼草上面有蜜,虫子飞来吃蜜就马上掉进“瓶子”里,一会儿就化了。我自从知道了猪笼草,我就不尽地赞叹:大自然真神奇!
思维拓展:
通过课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吃虫的植物是怎样吃虫的,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有趣又奇妙的植物呢?
总结:
今天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吃虫的植物
茅膏菜猪笼草先画一画句子
再找一找联系
最后想一想作用
实用的教学设计6
(1)课时:一课时(40分钟)
(2)课型:新授课
(3)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
(4)按照教材教法要求撰写,条理清晰,书写工整,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要求及板书设计等,力求体现教学形象性,直观性和实践性。
课题: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用产品设计的基础知识,知道从日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日用产品设计作品,了解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分析产品设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学习愿望,能积极思考,具有求新求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会从功能、材质、造型、色彩四个方面欣赏、评述日用产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审美能力。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新颖奇特的日用品;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切苹果的神器,让学生猜这有什么好处?学生猜,讨论。从而引指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引出今天的课题《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活动二:直观感知,具体分析
生活中处处有设计,处处有奇思妙想,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德国厨房里工具的巧妙设计的图片。
提问:这样的设计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你觉得怎样设计才能更完美。并要求学生欣赏图片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例如:德国厨房中的厨具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人性化,用起来更贴心。青花瓷盘在考虑到实用的基础上,把全世界闻名的青花瓷以最美的感受展示给大家,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看看古代哪些生活用品中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例如:红漆花形洗子,你能看出它造型上的优美和实用性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漆型洗子是利用自然界的花瓣的形状作为创作的原型,利用中国红在色彩上很鲜艳,非常美观。)
教师提问: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活用品,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考虑哪几方面进行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首先要有实用性,其次要有艺术性,二者相结合就是最佳设计)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屏的方式让同学感受旧物改造的好处以及方式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二)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设计作品可以在造型、色彩、及实用性上多加考虑,设计体现个性的`出独一无二的作品。用我们学过的或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学生展示交流
教师让同学做小小鉴赏员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同学们一小组的形式派出代表发言,评价主要围绕着造型色彩和实用性展开。
教师请作者谈一下自己设计或改造的旧物的创作灵感
最后教师总结评议,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活动五,小结,作业
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下中央二台的《交换空间》这个栏目,里面有许多设计师将他们优秀的设计,展示给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大家可以借鉴学习一下,你会变得更加智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创意设计,我们离不开设计,同学们让我们都打开脑洞,把身边已经过时的生活用品来一次大改造,或者作为设计者,有更多更好的发明设计出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为生活服务、装点生活。
六、板书设计
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
设计特点:实用性,艺术性,
设计要素:造型、色彩、实用性
七、课后反思
实用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不怕苦、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阳光》教学设计06-09
《植树》教学设计06-09
《秋天》教学设计06-09
池上教学设计03-07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7-04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