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角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突出拼角活动的内涵。
2、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用三角尺拼出各种角。
教学难点: 加深对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尺,钉子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观察,说说每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汇报时,问:你是怎样验证的',
2、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形成的角,指名学生上台用 同样大吗, 三角尺在钟面上
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3、出示一副三角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直角、锐角 和钝角,寻找锐角和钝角时,我们是用三角尺上 的直角去寻找的。
出示一副三角尺,看来三角尺的用处还真 大,那么,三角尺上还藏着哪些知识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用一副三角尺拼一拼
(1)比较两个三角尺。
观察两个三角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后 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相同:两个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
角。
不同:一个三角尺两个锐角是一样的,另 一个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是不一样的。
(2)你能用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吗,
交流:钝角比直角大,我们在拼的时候可以怎么想,(利用直角,在直角上加一个锐角) 学生动手拼一拼,展示不同的拼法,指名交流,拼出的是直角吗?
小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
三、拓展练习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同桌合作,交流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展示 和钝角。
2、练习八第12、13、14题。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在拼一拼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角教学设计2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及直角、锐角、钝角
—————————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
●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à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等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样,垂线的认识也是在学生摆铅笔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相交,然后再对相交中的特殊现象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而引出垂线的概念。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
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用图形的有效途径。
如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时,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笔直的铁轨到城市的灯光(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第17页)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20页)等内容,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
3、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探索图形的一些特征
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20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自己摆的小棒是否符合条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
〖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区别直线、线段与射线;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应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评价中不要单纯地考查概念记忆的内容。当然,除了关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情况外,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在做好平时的观察记录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学进行交流,以便为全面评价学生创造条件。对于本单元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图形的设计与发现上,如安排一幅生活的情境图,找一找图中互相平行与垂直的线段,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
角教学设计3
教材依据: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5课。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即事悟理,明白真谛。
2、设计理念:合作探究,老师点拨。
3、思路提要:悬疑——感受——悟理——迁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会用“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读好人物对话,读好第四节、第五节。
2、启迪、教育学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创新”故事一个,“创新”名言两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故事引入。(此处应选择通过创新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作为故事素材)
2、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个故事有些相似之处的课文,那就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生齐读)
3、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指名回答或质疑)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大声读、小声读、默读等方式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长句子的停顿,并且要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3、集体讨论课文层次。(按叙述与议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三、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述质疑引入。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孙青
通过熟悉课文,我们认识了两位小朋友,一个大点,一个小点。说实话,老师对他们都挺喜欢,不过,如果让作选择,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此处会出现两种情况,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为精读课文铺平道路。)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那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请男同学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个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同学呢?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3)这次他又要显示一个新本领,他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读出神秘的语气)
2、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1)他的新本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请女同学一起来读一下这三个自然段,男同学认真听,想想他这次带来的新本领是什么?
(2)指名回答。那么他是怎样显示他这一项新本领的呢,同学们到第三自然段去找找,有哪些动词?(着重探讨“举”字内涵)
(3)从小男孩的动作可以看得出他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男孩,而“我”一开始相信小男孩的“新本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指导分角色朗读)
(4)在“我”看见小男孩显示的新本领以后,“我”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学生圈画)
(5)“我”是那样惊喜万分,激动不已,那小男孩到底是怎样切苹果的?怎样是拦腰切?怎样是通常的切法?谁来示范一下?(黑板上画苹果,学生来“切”)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真的是太神奇了!苹果里真的有五角星。作者在看到这一切以后,想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的想法。
(2)“魅力”表现在哪里?(抓住三个“传”理解)
(3)怎么理解“创造力”?(分别从“小处说”和“大处说”来讨论,此处是本课的难点)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是的,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那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到拦腰切苹果呢?分小组讨论一下。
(因为好看,人们看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明创造;因为方便,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少了思考……)
2、再读课文。
四、作业。
1、我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打破常规去发现身边的秘密)
2、搜集几条与创新有关的名言。(先展示两条这样的名言)
3、查资料:是谁第一个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附:板书设计:
5、苹果里的.五角星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孙青
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我为镇公开课准备的,老师们的评课使我深有感受。首先是应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与单项彰显。课堂教学的实施是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缺一不可,但前面的目标最终是为情感目标服务的。其次是更深切地体会到“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本文内容简单,蕴涵道理,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就该让他到生活中去运用体会了。最后是“放”与“不放”截然不同。很多时候老师不敢放手给学生,怕收不回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的活动。实际上,当我们都相对自由了,很多火种就会燃烧起来。
角教学设计4
前置性训练
1、读文:正确,流利。标出容易出错的音,不明白的词、句子。
2、生字:二类生字要求读正确,一类字带拼音一字两词(写)
3、查词:魅力循规蹈矩生疏鲜为人知
4、归纳两段的段意,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5、合作探究:
①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②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6、搜集资料:勇于创新的故事一个、名言两句、脑筋急转弯三个。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故事引题,课前故事:一个敢于创新勇于~思考的故事。(一学生准备)
或者师讲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二、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
(一)课文阅读
1、小组内检查
2、抽读
3、挑战读
(挑战者说出理由,可从语气,内容,人物特点词语理解谈起。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课文质疑
生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2: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特别是魅力一词的解释。
生3: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概述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师提出问题: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下自己在家切苹果时遇到的情况。
通过学生反复的研究与不断的切苹果观察思考,孩子们可能有着下面的说法:
1、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2、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3、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小组探究:可能有以下答案
1、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
2、生活实践中,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发现
3、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汇报交流:
过渡:由此看来,正如文中所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那么往大处说呢?
(生思考汇报)
师小结:往大处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想法和做法。
合作探究2、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
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回答:
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3: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角教学设计5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共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接下来的'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做活动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含义。想想做做安排了四道题,大体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题,意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第二部分为第3、4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学会用尺子画角.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问:平常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就先请大家看一个动画片(课件播放几何王国动画片)
2、师:动画片看完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这几个图形中有一个新朋友角,它也是几何图形的一种.那到底什么是角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3、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请大家一起来读学法指导。
二、小组探究合作
请大家以学法指导为方向,以你们的提前预习为基础。三人为一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你们手中的小组探究合作卡。
三、小组交流展示
展1:
探究一:认一认角各部分的名称。
展2:
探究二:画一画角。
展3:
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种角。
展4:
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
探究五: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几个角。
展6:
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
探究七:想一想红角的蓝角相等吗?
四、谈谈收获
1、每一组的展示都很精彩,相信大家的收获也不少,接下来谁来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根据大家的收获,在几何王国中还有这样一首儿歌,请你们看一看。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体验知识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做到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到了内容多但有结构、有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来说较大。要教会学生指角、认角、找角、比较角、分辩角等许多知识。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乱,并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我在课堂中始终贯穿认一认,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培养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能力培养纳入课堂中。
3、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首先,练习的设计能紧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增强形象感,直观感。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当然,任何课堂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对学生整体照顾的不够,尤其是在学生展示环节。当学生在个别问题的回答上语言表述还不完整不精确时,老师没有及时指出和纠正。在练习的反馈上也不是很透彻和全面。另外教师的语言也有不恰当之处。教师在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还有所欠缺,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断积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所提高。
角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
①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
突破方法: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具学具:课件,活动角,纸扇,量角器。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找找生活中的“角”(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有关角图片)
师:“我们已经学过角,你知道角的哪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部分名称?”
学生说出角的有关知识,教师出示角各部分名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1.认识平角。
(1)课件演示平角,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2)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或者用量角器量一下。)
(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书)
(5)请学生用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 1平角=2直角
(7)下面图形哪个是平角?(出示ppt)
引导学生明确:图①是一条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也就不是平角;图②是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有一个端点,所以它是平角。
2.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
(2)教师课件出示周角的演示过程。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明确周角是两条射线重合。
(5)你能说说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3,角的分类
直角
锐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2.判断正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出示幻灯片
3.量一量,算一算
4.看图填一填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直角=90° 平角=180° 锐角<90° 90°<钝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量角器,并能正确使用量角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量开口向上、向下和边不够长的角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准备的教学工具有:
多媒体课件、红领巾、量角器、三角板、要量的角图片、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周末,海尔兄弟决定去郊外爬山,当他们达到山脚时:(课件出示海尔兄弟的对话),此时,摆在海尔兄弟面前的两座山坡都可以到达山顶,但是一个平缓,一个陡峭。
2、师问:如果你是他们,你们会怎么选择?引出坡度的问题,在我们数学里研究的实际就是角度的问题。我们说第一个山坡比第二个山坡大,实际就是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
3、质疑:你知道第一个角比第二角大多少吗?
引入: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接着问:用什么去量?从而引出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老师引用了同学们熟悉的动画片海尔兄弟的形象,来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导”(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
1、观察:先让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线;有的说有数字,不管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都是从0到180;还有同学发现在量角器下方的中间有一个点……
3、课件自动播放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量角器的中心、1度角的'大小,内刻度及外刻度。(课件出示)
4、读写:用符号表示角的度数。
5、练习:写出下列各角的度数的练习,同时强调在书写角的度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量角的方法作铺垫。
(二)“探”(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角图片(50度),先让学生猜这个角的度数,再照样子量出这个角的度数。
2、让学生汇报量出的结果,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首先……然后……再……”的陈述方法把量角的过程说完整。
3、指名展示自己量角的过程。
4、用课件出示50度角的另一种画法,让同桌相互汇报自己量出的结果。总结:我们读角时要注意分清内圈和外圈的刻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角的度量时,先让学生尝试动手度量,选择有一定难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度量的角,让学生示范,并进行讨论交流。学生收集到多方面信息后,自己总结归纳出度量方法。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新知,体验成功。
(三)“收”(学生接受,概括的过程)
课件形象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量角的一般步骤: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板书:量角的过程)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师生交流取得共识。力求使数学知识化、情趣化,让学生体验“快乐数学”、“实用数学”。教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体现出了“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2、要求学生拿出红领巾图片,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并作好记录。
3、量一量
4、出示两种角,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一说它们哪个大?很多同学采用平移的方法得出两个角一样大。
通过活动,学生发现: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跟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质疑反馈,全课总结
1.看书质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充足的时间、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总结、提炼,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熏陶,思想得以升华,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构建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器
中心 重合 顶点
方法:0刻度 对齐 一边
度数 读 另一边
角教学设计8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四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线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课前准备: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线的特征
(1) 直线的认识
(2) 认识线段
(3) 认识射线
(4) 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大家看如果把老师的头发抻直,可以看作那种线呢?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如果老师是个老寿星,头发可以一直地长下去,那把它抻直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
师:如果这样呢?(揪断一根头发抻直)
师: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其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完整地画出来,可是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完整地画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用没有端点来表示它们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出示平时画的这三种线)
(5)猜谜语
师:听说大家学习了线的知识,机灵狗想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始有终是什么段。
有始无终是什么线。
无始无终是什么线。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种线,更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对大家的将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象直线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习射线那种,一经出发就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2、线的读法
(1)线段读法,
出示线段(若干条摆放杂乱无章的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最短的线段。
学生说教师指。(故意指错)
一学生迫不及待上前面来指。
师:同学们,在杂乱无章的这么多线段中,按要求找到指定线段并不难,但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表示的是哪一条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在数学上人们习惯用字母来表示线,下面老师要介绍的是两点表示法,也就是把线上的两个点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进而表示这条线。如这条线段我们把它的两个端点分别用两个大写字母a、b来表示。读作:线段ab(边读边指),也可以读作:线段ba(边读边指)
(2)直线、射线的读法
师:直线我们也可以用两点表示法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只要取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然后用英文字母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试着读一读……
师:那射线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师:也就是说射线是有方向性的,我们只能从它的端点向另一端来读。
师: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师:这条直线也可以读作 直线 l
(3)基本练习:巩固三种线的读法,重点强化射线的读法。
(指导学生边指边说)
师:三种线的读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你能画出线来吗?
3、点与线的联系
(1) 过一点画直线。
师:现在纸上任意画一个点,1钟时间过这一点画直线。
生画后汇报结果。
师:看了大家画的,老师也想画一画,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吧……
师:过一点大家画了直线,也看了老师画直线,你想说些什么吗?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板书)
(2) 过两点画直线
师:过两点画直线,画好后把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操作体会,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板书)
(3) 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师:放假了,机灵狗可没闲着一直在补习功课,可第一天补课,它就起来晚了。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请大家帮它选一选,走那条路能最快到达?
师:为什么?
师:好就听大家的',机灵狗选择了三条线路中最短的,一路狂奔跑到了学校,可它还是迟到了。机灵狗很伤心,大家帮他想一想,从家到学校还能不能画出更短的线路呢?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师:既然机灵狗走的已经是最短的线路,可还是迟到了,那该怎么办呢?
机动练习:比眼力(比较下面四条水平线段的长度) 练一练的第2题
师:同学们请你先估一估,说一说。
师:大家刚才对观察到的,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更让老师感到欣喜的是这名同学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其实在科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不应该迷信任何人,应该用学到的方法去验证知识。(板书)
师:观察到的与验证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干扰,
教学反思:
平移与平行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让学生在纸上用铅笔移一移,用直线画出前后铅笔的位置。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1 2 3 4 5 6
让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引导学生根据相交与否分有两类:1、2、3、4、6和5,理解2和3延长后相交,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图5是怎么移的(平移),引导学生体会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是互相平行,平行线是一条线平移后得到的。
二、试一试
1、找平行线
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2、全班交流。
三、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四、找一找。
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五、画一画平行线
1、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
2、自学方法
3、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4、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六、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3、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课后反思:
角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51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三名学生因年龄小、习惯差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个别小组:在组长建议下,画相同度数的角:35度、50度。但画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学方法错误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4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29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画出下列度数的角:70度110度
三、在教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说一说,哪种更方便。画150度角呢?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互说。
五、课堂作业:书29页2、3题。
六、板书设计:
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一画射线,二重合,三找点,四连线,标出角度,再检验。
角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第一课时(课本73-74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机繁忙的作业景象。观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机器,兴奋地交谈。拟借此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铲车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角”的问题,引入对角的知识的系统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
2、在观察、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角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自觉运用角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
教学难点:认识平角、周角并会画平角、周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直尺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师:(课件)仔细观察信息窗,你发现了什么?
(将发现集中到: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生1:画面上有4台挖掘机和一辆大卡车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发现挖掘机上有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
2、师:谁能用手指指一指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来指出角来,大家看仔细,看看有哪些发现?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师:要指一个角,正确的方法是从顶点开始,分别指出两条边。(动作说明)
生再次指角。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从顶点出发,先指出一条边,再指出另一条边)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角,你们真了不起!
3、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的各种角分别是什么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下面我们运用我们制作的活动角研究一下。
师提要求:
(1)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2)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
(3)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得到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生:学生自主研究,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操作,并随时指导。)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转动的角?
生1:我通过转动得到了一个锐角
生2:我得到了一个钝角
生3:我得到了一个平平的角
……
2、,并且教师选择学生画的有代表性类型的角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3、汇报交流、分类
看黑板上的角,认识它们的名称。(老师指,学生进行辨认)
生1:直角
生2:钝角
生3:锐角
生4:平角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学生动手操作)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生1我把直角分为一类
生2:我把锐角分为一类,
生3:我把钝角分为一类。
……
4、认识平角。
(1)质疑:
方案一:学生画出平角
师:刚才有位同学画出了这样一个图形(指着学生画的平角)这个角是谁画的?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这个图形?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转动,转到两条边成一条直线。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质疑辩论)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师: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请问同学们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1: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2: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
方案二(预设):学生作品中没有出现,教师演示,面向提出疑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释这个图形也是角
(2)画平角
师:那么平角怎么画呢?自己试着画一下
生动手试着画角。
(规范画法,示范平角的画法,学生跟着一块画)
师:先画顶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画另外一条边,这样就可以了吗?
生1:感觉像一条直线。
……
师:想一个办法,能使它看起来更像平角?(学生疑惑的表情告诉老师“他们没能相出办法”)
还记得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平角吗?
生1:转动的办法
师:看来只有在图中把旋转表示出来,看起来才更像是平角。那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旋转呢?
生1:箭头
……
师:一般情况下,在角的两条边之间画一条“弧线”来表示旋转所成的角。你们修改一下吧!
生:动手修改。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1)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2)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问: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质疑辩论)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一起用活动角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并提醒学生,用弧线表示旋转。)你能自己再画一个吗?
生自己画
6、小结(用课件):今天我们见到了以前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又认识了两种新的角——平角和周角。你都认识他们了吗?他们都有哪些特点?
生汇报:生1: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
生2: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练习:课件出示课本77页自主练习1
(二)角的表示方法(把定义放前面小结,画法与前面重复)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角,角应该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
生思考,创造符号(两生上台板演)
师: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
师: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活动角研究一下。(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生1:我们发现: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还是平角的2倍
师:同意吗?(学生都点头同意,师板书)
三、回归生活
1.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课件播放,学生回答: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2、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比如在钟表中就有角的学问(出示课件,看钟表中分针和时针所成的夹角)
生汇报交流
3. 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角?
生1:三角板上有锐角和直角
生2:我的直尺展开就是一个平角,中间是顶点
……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好,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存在着角。
请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画面:国旗、钟表、剪刀、房屋等等)
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生1:角有很多用处
生2:生活离不开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
四、回顾整理
师: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1:我认识了平角和周角
生2:我会画平角和周角了
……
师:同学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书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园里、上学的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丰富多彩,角的知识奥妙无穷,今后我们将会了解更多关于角的知识,今天的课上到这儿,下课!
角教学设计11
在教研基地活动中,我进行了冀教版二年级上册56~58页《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或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围绕着这样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情境创设: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图)这幅图上有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把你发现的图形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来(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摆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摆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几根小棒?(全班汇报交流)
生1: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用三根小棒摆成了一个三角形;
生3: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正方形;
生4:我用四根小棒摆成了一个菱形;
生5:我用两根小棒摆成了一个角;
……
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把用两根小棒摆成的图形,放在投影上展示.
(针对教材呈现的用四根、三根、两根小棒进行再加工,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字路口的情景图,图中蕴含了很多图形,让学仔细观察图,把你发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出来,这个开放情境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图形,同时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刚才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积极动脑,我们摆出了许多图形。其中像这样用两根小棒摆出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图形角。哪个是角呢?角就是这两根小棒相夹的部分。请大家也像这几位同学这样用两根小棒摆成一个角。拼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哪是角?把你拼得角用手势告诉老师。
(揭示角、摆角、指角、用手势比划角,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为下面进一步认识角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与体验
师:刚才大家用小棒拼得角都是固定的角,下面大家想不想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大家用准备好的两条硬纸板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学生操作)
师:把你做的角举起来,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请大家像老师这样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你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生1:我发现移动一条硬纸板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2:我发现移动一条硬纸板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生3:我发现两条纸板的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
(移动角的一条边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通过同桌交流,发现并进一步理解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移动一条硬纸板都可以形成哪些角呢?请大家举起来(找几人回答)同桌互相比较一下谁得角大?谁的角小?
师:总结,也就是说可以形成这几种类型的角(电脑出示实物图)如果把这几种角画下来是这样的(电脑出示角)这就是角,我们把它叫角1、它叫角2、它叫角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我们把这两条直线叫角的两条边(出示)这个点叫角的顶点。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积极动脑认真操作我们认识了角,并制作了一个活动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折纸的游戏好不好?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彩纸折一个角,折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哪是角的边,哪是角的顶点?
生:交流(找4—5人展示)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安排用彩纸折角的游戏,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角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地方有角,谁来说一说你在哪见过角?(指名说)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把数学知识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生情绪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从教室中找出了许多角,并能笔画出哪是角,虽然找出了许多角,但学生仍有语言未尽的感觉。)
师:大家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角?
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应怎样画,请大家打开书58页,自己试着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指一指角的边和顶点。
三、实践与应用
1、出示教材58页2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问题讨论”栏目,哪些图形里有角,哪些图形里没有角?说明理由。
课上完了,回想《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生活经验不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角教学设计12
教材简析:
“认识角”是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4-66页的内容。本课是第1课时,主要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感悟角是有大小的,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感悟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活动角、多媒体课件、白纸等。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一个图钉、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
谈话: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漂亮的三角形娃娃,今天他们要来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瞧!(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一群三角形娃娃边唱边跳走过来的情形。)他们来了。(课件动画:一个三角娃娃得意地跳着舞……甩掉了一条边。)……咦?这个三角形娃娃怎么少了一条边呢……原来调皮的三角形把一条边给弄丢了,出示, 它少了叫它---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
1、抽象角,认识角。
(1) 从实物中感知角
三角形帮我们请来了很多“角”娃娃, “角”娃娃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多媒体画面:长方形纸、三角板、钟面、五角星、剪刀)你能找到这些小客人吗?看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小结: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小朋友真聪明。
师(惊喜状):这会儿,角娃娃藏到教室里来了,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它吗?
生:……
(2)折角,体会角的特征。
出示一张白纸。
师:角跑到老师这张纸上了,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
这张纸还能变出很多角呢,谁会变出一个角来?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折一折。
请学生将纸对折,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师:小朋友,用你折出来的角对着自己的手心或脸,戳一戳,试一试有什么感觉。” (师边说边示范)
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对,因为它尖尖的,再摸摸它的两边还戳人吗?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3)抽象出角,感知角的样子。
小朋友,角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藏在物体的身上,还能从物体身上走下来呢。(学生睁大了眼睛,感到不可信)不信?你瞧!(课件动态演示角从剪刀、三角尺、钟表上移下来的情景)学生发出惊叹声。
2、演示画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角,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并把它画在电脑上了。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动画演示“手握铅笔”画角的过程。)
谁来说说你看到老师刚才是怎么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有意识让学生画开口方向不一样的角。)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第64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学生交流后,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一练,巩固角。
a.数学王国的图形娃娃听说我们在学习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说得对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b.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想想做做”第2题。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
1.图形王国里两个角在争吵,都说自己大。到底谁大呢?请看屏幕。
学生争议后,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重叠。(顶点对齐,其中的一条边对齐。) 小结:看来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角娃娃看我们学得这么认真,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看!(动画演示鸟衔“活动角”的`一边不断活动的情景。)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也有一个这样的角,因为它的两边可以活动,所以我们叫它——活动角。
拿出你们的活动角(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角两边同样长),谁能上来拉一个和老师同样大的角。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和老师比的,是哪和哪重合了?
哪个同学再过来拉出一个比老师拉的角大一点的角?你能拉出比老师小的角吗? 小结:角有大有小。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师生比活动角的大小:边一样长的活动角相比,边不一样长的相比。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拉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提问:如果老师把你的活动角的两边给剪掉一段,你还敢和老师的角比大小吗?
讨论: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活动角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见过像这种大小会变化的角吗?说给同学听听。
你知道剪刀、扇子设计成活动角有什么作用吗?
四、巩固拓展,应用角
1、拿出两支铅笔摆角
⑴摆出1个角⑵摆出2个角⑶摆出4个角
学生摆,师指导。
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3.最后“角娃娃”送给我们一把金剪子,让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看还剩几个角?我们动手做一做吧。
五、总结评价,延深角。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快乐吗?你能用角说一句话吗?
角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钉子板、三角尺、纸、小棒、活动棒、绳、剪刀、扇子等学生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手工吗?(出示主题目)。
小明和小红也在做手工,看看他们都用了哪些东西?(剪刀、手工袋、直尺……)
二教学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把三角尺,(出示三角尺)上面有角吗?(有)(指名指指)
生:指点认为是角。
师:出示铅笔的笔尖说:“笔尖也有一点是不是角?”(不是)(老师把学生指的点写下来)
师:“所以角还有两条边(边说边比划,从点出发摸角的两条边)尖尖的这一点叫它顶点。”
“你还能在三角尺上找到角吗?(指名比划)同桌相互指一指,摸一摸三角尺上的角,要求说出我摸的是角的什么?并且体会:角的边是直的,顶顶点是尖尖的。
2、师:谁能找出剪刀、三角形和钟面上的角在哪里?学生一个一个指,
师:如果把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仔细看好(抽象出角)
出示: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是我们数学上的角,教师也来画一个角。
说明:画时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开始用直尺画两条直的线作为角的边。认识顶点和边,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角。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3、谁能指出其它物品上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电脑演示)
4、通过学习,现在你知道我们数学中的角是什么样的吗?
生回答:演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5、师: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学得怎样?
练习: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
A、指名判断第1题:是角、请你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B、不是角是,请你说说判断的理由。
2、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地方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角?
三、做角
师:我们刚才看看很多角,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个角呢?(想)
师:老师给你准备很多材料,有纸、小棒、绳子等,你能用你身边的材料做一个角吗?(同桌合作做角)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1)小棒:
A指名摆一摆,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B谁能摆个比他更大的角?
(2)用钉子板围出一个角(指一指角的顶点和2条边)
(3)纸:(指名演示用纸折一个角),如果想把角多大怎么办?变小呢?和同桌比比谁的.角大?
集体比较:A选出有明显差异的角先比一比
B再选出有细微差异的两个角请大家比,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指名演示)(重叠的方法)
(4)两根小棒做个活动的角(全班一起做一个活动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两手捏住角的边一起张开,慢慢地合拢,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引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扇子、剪刀)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体验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变化.
(5)师:除了用这些东西外,还可以用什么做个角?(绳,但要拉紧)
四、角的大小比较
师:其实,我们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到处都能发现数学中的角,瞧朱老师随意转动分针和时针,钟面上就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1、出示四幅钟的面图,你能一眼看出这些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第一个钟面上的角最大,第三个最小)
2、出示第二、四个钟面图
师:这两个钟面上的角、你能看出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有的说第一个大,有的说第二个大。
师:谁说的对,同桌讨论,想个办法,能不能利用一些工具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事先用习题低印好相印的两个钟面,发给学生)指名汇报,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目数格子的方法:第一个角分针与时针之间正好3大格,第二个角分针与时针之间3大格多一些,得出第2个角大。
第二种:用纸第一个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把它放在第二个角上比出大小。
第三种:用活动角比较将活动角,拉成与第一个钟面上的角一样大的角,再把它放到第二个钟上,得出第二个钟面角大。(指名演示)
3、你还有其它比较方法吗?
4、老师有这样一个角,(用手势在板书的角的基础上,把边无限延长)你能说出这个角和刚才的角哪个大哪个小吗?
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和角的开口大小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想想做做
1、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个()个()个
2、下面的图形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出示)
()边形()边形()边形
()个角()个角()个角
(1)学生先判断是几边形,再说说有几个角(指名数一数)
(2)师:奇怪四边形有4个角,五边形5个角,六边形有6个角,那七边形、八边形呢?
你知道这里有什么规律吗?(边数=角的个数)
猜测十边形有几个角?(10个角),下课我们可以自己验证。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来说说你对角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你能在生活中找一找我们今天学习角吗?
角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29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
(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
(2)说说各角的大小。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一)、用三角板画角。
画一个60度的角。
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
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说一说谁的画法最有道理。
(二)、用量角器画角。
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该怎么画?
(1)学生尝试画角
(2)讨论得出:画角方法
a、先画一条射线。
b、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c、在量角器60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d、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60的角。
三、巩固应用。
试一试:
1、画一个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
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2、量一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
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
4、利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
可以拼成75,105,135,150,120。
(拼画的顺序第一步可用45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
角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认一认”“摆一摆”“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通过“比一比”活动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物导入:
这个盒子里有一样东西,是什么呢?老师不告诉你。我请一位同学上来,请你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然后告诉同学们,让大家猜猜看是什么东西?那你猜是什么东西?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做五角星呢?哪五个角?谁上来指一指?我们今天就要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认识角)
二、感受特征:
活动一:找一找
(出示红领巾)这是我们同学每天佩戴的红领巾,它上面有角吗?有几个角?谁上来指一指。(课件展示)
(出示钟)你能在这儿找到角吗?在哪里?(生说)你上来指一指。(课件展示)
(出示剪刀)这上面有角吗?在哪里?师示范指一指。跟老师一起指一指。
除了这些,你还能找到哪些地方有角呢?(生说)你能用手指给大家看一看吗?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那你能用小棒摆一个角吗?
老师把它画到黑板上,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活动二:认一认
(指着黑板上的角)我们把尖尖的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出来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跟老师一起说一下。用手指一指你刚才摆的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
一个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同时在电脑中演示画角的过程)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有什么感觉?这两条边是(直直)的。
这两条边之间的部分就是这个角,我们可以用“)”标出角。角有个专门的符号:“∠”,同学们觉得这个“∠”的符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比较像?它们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为了方便记录和说出这个角,我们可以用序号1来表示。记作:∠1。读作:角1。
都认识角了吗?
活动三:指一指
(尝试练习: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是角的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如何使它变成角?)
下面各图中有很多角?请你用“︵”标出来。(实物投影)你可以把它标在书上67页的指一指。
三、比较大小:
看样子,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
活动一:做一做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用里面的材料做出一个角。
慢慢转动角的.两条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活动二:比一比
⑴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哪个大?同意吗?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红色的角大。除了用眼睛看,你还有别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吗?都认为这个角大吗?那你发现比两个角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这两个角哪个角的(张口大)。那现在呢?看样子,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那这两个角谁大呢?为什么?
⑵大小三角板比较
王老师手上有一块三角板,你手上也有一块三角板,你觉得老师手上三角板的这个角和你手上三角板的这个角比的话,谁大?为什么?
(3)同桌两人每人拨一个角,然后比一比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四、动手实践
在发现角的这么多秘密后,你能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五、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如果你是角,你会怎么跟大家介绍你自己呢?
【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03-27
认识角的教学设计09-04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9-13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10-05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7-15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04-03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2-02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06-18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3-21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