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2 16:28: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

  一、主题内涵

  新课标中要求:"要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第一种教法:

  1、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布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由于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么证实?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引用故事,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

  2、教师指出:我们把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铁、氯气、NaHCO 3 (aq)、AgNO 3 (aq)、HNO 3 (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如果教学设备俱全,最好在有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遍,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

  3、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并板书。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只能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再利用实验课时间探究,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

  4、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记录实验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 + ,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气能与非金属反应、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深入探究,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填压式教学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得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讨论、设计、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从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四、教学反思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主动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治理改为开放式治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

  知识体系勾画——知识点习题分析——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原电池基本概念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①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

  ③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装置的.变化:简易装置——盐桥装置——交换膜装置

  2、原电池原理:

  3、导电粒子的流向问题:

  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流向(内电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考点: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判断:正负极和阴阳极

  例题: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考点:(例题)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电子、阴阳离子的移动

  4、电解池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用于金属的防护

  4)设计原电池

  例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两个半反应,选择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选择电解质溶液,设计简易原电池,设计盐桥原电池

  例题: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综合应用

  二、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常见类型、二次电池主要类型

  1、二次电池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思考、讨论、回答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板书]第二节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我们就以NaCl和HCl 为例,研究存在于它们中的相互作用力。

  阅读教材,思考:钠原子和氯原子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作用力?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

  Na+

  课件演示: 形成过程

  观看,倾听,思考。

  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提问:定义中的静电仅指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吗?离子可以无限接近吗?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对概念深入理解

  2、实质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记录

  提问: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么HCl 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

  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HCl的形成过程

  +

  观看,倾听,思考。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思考问题。

  板书:

  二、共价键:

  1、概念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就像双面胶一样将两原子联系在一起。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是否都正好处于两原子正中间,不偏不倚?

  思考,回答:不是,成键两原子如果相同,两者吸引电子能力相同,则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如果成键原子不同则吸引电子能力也不同,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小结:共用电子对不偏移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

  板书:2、类型:

  1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X--Y)

  2非极性键:电子对处于在成键原子中间。(X--X)

  理解、记忆总结:

  NaCl和HCl是通过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把这种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倾听、体会、正确认识

  归纳抽象出概念。

  板书:

  三、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练习: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哪些含有共价键?哪些是极性键?哪些是非极性键?

  KCl、NH4Cl、H2、N2、Na2S、MgBr2、KOH、CO2、CH4、NH3、CaO、Na2O2

  运用刚才的抽象概念,从电子式角度判断、比较、回答:(1)只含有离子键的式KCl、Na2S、MgBr2、CaO。

  (2)只含有共价键的是:H2、N2、CO2、CH4、NH3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NH4Cl、KOH、Na2O2

  (4)含有极性键的是:CO2、CH4、NH3、NH4Cl、KOH。

  (5)含非极性键的是:H2、N2、Na2O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如何判断物质中含有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讨论、思考、归纳:

  从成键的元素判断:一般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离子键的成键条件: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

  (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

  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

  (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阴离子(SO42-,NO3-)及OH-

  (3)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

  (4)很活泼的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如 Na、K、Ca与H。

  2、非金属元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1)非金属单质:H2、X2 、N2等(稀有气体除外)

  (2)共价化合物:H2O、 CO2 、SiO2、 H2S

  (3)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

  理解、记忆

  巩固概念,加深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以H2和Cl2反应为例,思考。

  思考并回答:H2分子中H-H键和Cl2分子中Cl-Cl键断裂成H原子和Cl原子结合成HCl,形成了化学键H-Cl键,所以,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板书:四、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第二课时)

  了解、预习

  本节课解决内容:

  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和非极性)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

  3、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之间的区别。

  五、作业布置:

  1、有下列物质:1Na2O、2Na2O2、3NaOH、4NH4Cl、5CH4、6H2O、7CO2、8N2、9H2SO4、10Ar。

  其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存在非极性键的是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

  (1)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3)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具体的例子——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进行对比,找出它们成键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发现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补充,由学生归纳出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宏观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4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从海水中获取溴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溴碘的性质,知道氯溴碘的性质差异;

  3.了解检验溴离子、碘离子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溴、碘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氯溴碘在氧化性上的递变规律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三、 教具

  实验仪器(氯水、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教学用PPT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 教学进程

  【课堂导入】阅读PPT上南岐之人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对于这些南岐人各个得大脖子病比较好奇,向他们介绍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碘的摄取:包括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但我们每天最常见的摄取碘的方法通过加碘盐的摄取。

  溴的应用:溴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红药水就是溴的有机物。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

  【情境一、溴碘的物理性质】讲解:溴在拉丁文中有恶臭的含义,而碘在拉丁文中是紫色的含义,由此你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

  回答:碘的颜色是紫色的,溴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展示:溴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发现溴的一些物理性质: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补充:溴的物理性质还有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伤皮肤,橡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ρBr2 >ρH2O

  展示:碘的图片,同样挖掘碘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紫黑色晶体 ,有金属光泽 ;易升华,蒸气为紫红色刺激性(蒸气)

  补充: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提问:加碘食盐由于碘具有挥发性,是不是开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碘的含量就会减少?

  回答:不会,因为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是化合态的碘。

  PPT展示:溴、碘的溶解性实验

  讲解:

  由于碘在水中,四氯化碳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就会导致他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溴在水中是橙黄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橙红色的。

  碘在水中是棕褐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紫色的。

  【情境二、溴碘的化学性质】观察:溴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溴碘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非常容易得到电子,呈现的是什么性质?溴碘的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哪一种元素非常像?

  回答:溴碘的性质与氯的性质非常像。

  比较:氯溴碘三者的氧化性强弱(提示通过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来进行比较)

  实验:展示书本上P46页的观察与思考实验内容

  讨论:结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回答,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涉及了什么方程式,通过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1:在氯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并加入四氯化碳溶液,下层变为紫色,可以得出反应为:

  Cl2+2KBr=2KCl+Br2

  现象2:在氯水中加入溴化钾溶液中,同样加入四氯化碳那溶液,下层变为橙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Cl2+2KI=2KCl+I2

  结论:综合以上方程,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在氧化性之间的.关系式:

  Cl2>Br2>I2;相对应的它们在还原性上也有一个递变的规律:I->Br->Cl-

  引导:前面我们介绍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溴碘非常的相似,那么氯气有的性质是不是溴碘也有呢?

  讲解:溴碘的化学性质1.能和金属反应2.能和非金属反应3.能和水反应4.能和碱反应

  强调:虽然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与氯气非常相近,但是它们还是有特殊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与金属反应时,溴能够氧化到最高价,但碘不能。

  与非金属反应时,氯溴碘的反应条件越来越难。

  与水反应时,溴碘都是可逆反应

  与碱反应时,发生类似的反应:X2 + 2NaOH = NaX +NaXO + H2O

  【情境三、溴碘的提取】溴的提取

  在溴的提取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提问:

  1.溴在海水中的浓度低?

  2.海水中的溴以什么形式存在?

  3.如何把化合态的溴转化为单质溴?

  讲解:由于海水中溴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采取浓缩的方法,而浓缩液就是我们在提取粗盐的过程中得到的母液

  展示提取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在最后,为什么要鼓入热的空气?

  回答:使溴以蒸汽的形式跑出来。

  碘的提取

  在提取碘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海水中碘的含量更低,如何来提高碘的提取?如何把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

  讲解:海带等藻类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在这些植物的体内含有碘的量要比海洋中大十几万倍。再通过灼烧、浸取使碘离子提取出来。

  展示:从海带中提取得到碘的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

  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用什么仪器?(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什么? (过滤)

  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使碘离子以单质形式得到)

  步骤⑤中,应选择什么试剂来提取碘?选择的理由(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萃取剂的要求)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情境四、溴碘的检验】如何检验溴离子和碘离子

  溴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碘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的沉淀生成)

  拓展另外的检验方法:

  可以用氯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溴单质和碘单质的存在:

  溴:下层溶液变为橙红色;碘: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情境五、拓展与应用】溴的应用:抗爆剂、杀虫剂、粮食熏蒸剂、制药碘的应用:加碘食盐、华素片、海带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 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4、碘水。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 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xx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

  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 “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是,呈碱性是。

  A级问题三: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NaOH溶液:,②盐酸与氨水:,A级问题四: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醋酸与NaOH溶液:,④醋酸与氨水:。

  A级问题五:上述反应物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级问题六:若按酸、碱强弱不同,上述反应生成的四种盐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

  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A级问题完成之后进入B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不同的题分给不同的

  小组。让六个小组的.学生同时上黑板演示。 B级问题一:

  盐CH3COONa溶液酸碱性盐类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设计意图:学生上黑板画图,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差在哪。

  B级问题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电离方程式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B级问题三: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电离方程式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B级问题四:NaCl溶液为什么呈中性?

  B级问题五:1.盐类水解的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跟水电离出的生成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结合成,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条件:①盐必须溶于中。

  ②盐中必须含有离子或离子

  B级问题六:盐类水解规律

  ⑴有就水解;无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双水解;⑶谁显谁性;同显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

  水解程度:乙酸钠碳酸钠次氯酸钠溶液碱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分析,总结类推,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水解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见课件

  设计意图:提供反馈教学的信息,培养强化学生的对比归纳类推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一:课堂还可以更高效

  提前给学生发了导学案,然后收上来批阅,也就是在讲课之前,对学生已非常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上课。在学生分组答题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学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个小组同学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其他问题。此外,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的链接高考题,这是我在本节课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反思二:加强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更好

  课后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多说,然后让学生总结,隔段时间复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M(平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0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概念 教学设计 改革措施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对探究物质反应原理、理解生产生活实例、改进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极其重要作用。这一知识板块在高一化学必修教材中,属于基础性知识,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板块成为很多学生的恐惧,经常性犯错,失去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此可见,展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这种反应类型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这是关于“氧”的反应。高中阶段,教材从电子本质转移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的本质过于简单,忽略向学生传授的细节,导致很多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产生困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正确认知。

  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章节,贯穿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问题的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规律。教师应该从学生了解的部分入手分析,利用教材不断深化,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做出螺旋式的内容升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有迁移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规律和知识。从反应类型看,给学生开设新视角,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从能量转化看,反应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对能量本质有新的了解;从物质性质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物质的价态变化,预测物质的特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这部分知识体现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具有化学学科的研究特性,值得教师们深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概念、电子转移、化学分类的顺序进行了解。每部分内容都要按照外在、共性、本质特征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清本质和类别。本节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1.电子转移部分教学设计

  无论怎么说,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让学生从概念理解开始,逐步接近电子转移核心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干扰的根本依据。根据教材的安排,课堂以“Fe2O3+3CO=2Fe+3CO2”为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变化。在学生对本方程式有充分了解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反应前后发生了电子转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在课堂引导下学生会自动思考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要点信息标明,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性质。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守恒定理”.每个学生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在方程式上明确标出各个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双线桥法和电子守恒定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中最关键的方法和依据,教师应该将课程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升降变化,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这种方法,更利用这种方法和定律分析问题,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氧化剂、还原剂部分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直接应用。虽然氧化剂、还原剂是在概念章节接触到的知识,但这部分知识如同桥梁,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归纳,帮助学习者思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梳理清楚思路,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和讲解。

  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学生讲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如:2Cu+O2=2Cuo)入手分析,利用电子转移和化合价进行定义,让知识前后相连,思维相接。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做出对氧化剂、还原剂的初步利用探索,并在大量化学反应案例中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规律;第三步:以氧化性和还原性为跳板,进行知识迁移,将其延伸到其他章节,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两方面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价值。如此便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和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有所期待。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学生从概念、电子转移本质、方程式判断方法和原则、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具体角度了解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价值,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章节的利用不感到陌生。如此师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盘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解题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将各部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看到化学知识的特点,按照化学学科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智性、层次性地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定.不同教学设计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

  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xxxx

  八、板书设计

  xxxx

  九、课后作业

  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

  十、教学反思

  xxxx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2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重点难点:

  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景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3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

  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

  1.概念

  2.电极名称

  3.构成条件

  4.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展示微观过程)

  (3)设计原电池:(板书)

  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

  理。

  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此原电池反应。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三、成果展示:学生写出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进行练习。

  活动四、学生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思维模式。

  活动五、学生评价原电池:电流不稳,引出新发明。

  (4)改良原电池:(板书)启发分析电流不稳定的原因,引导双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学习课本知识,按实验小组发放盐桥,重新实验。探讨盐桥的作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5)盐桥的作用:(板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1.补充电荷。

  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

  (6)结尾的设计: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情感表达及分享。

  总体设计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自主解答,自主设计,合作评价。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进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学会 合作、学会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14

  一、设计思想

  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

  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因此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学习,积极想象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和手段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习惯

  (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探究、比较发现、推理论证等方法,通过复习联系旧知识,架设探究桥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在引导探究、启发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引发冲突”“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答疑点拨强化拓展”“变式探讨体验归纳”“ 联系实际讨论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讨论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质疑和提出各种假设,并寻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入】 大家都喜欢喝糖水,你们知道一块糖投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糖在水里面能无限度溶解吗?为什么会饱和?饱和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实验一:以蔗糖溶解为例(结合flash动画),探究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征, 微观过程,宏观再现

  [意图: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借助浅近的类比关系,作知识的填补,以取得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同步,获得化学平衡的最初认识。]

  【问题】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哪两个过程?

  ②随时间推延,两种过程速率如何变化?

  ③当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溶液有何特征?溶液浓度是否发生变化?

  ④用何种实验可以证明饱和溶液两种过程仍然存在?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是加入溶剂,原状态有何影响?

  [意图:以蔗糖溶解平衡为例,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答疑点拨,强化知识拓展

  教师引导、组织好前述探究活动的讨论交流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答疑点拨;学生回忆,讨论,归纳得出溶解平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做好知识的强化与拓展。

  【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②随着溶解进行,溶解速率逐渐减小,结晶速率逐渐增大,最后达到相等。

  ③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在“外观”上晶体不再溶解也不再析出,溶质的浓度不变,即达到了溶解平衡状态。

  ④(提示:初中CuSO4晶体的制备实验)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颗不规则形状的晶体,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的形状变成规则,但质量不变,由此可以说明,溶解平衡时,溶解和结晶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因此,溶解平衡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flash动画】再现溶解平衡时,V溶解=V结晶≠0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速率增大,继续溶解;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继续有固体溶解。所以,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会被破坏。

  [意图:以溶解平衡为例,探究溶解平衡的特征;多媒体动画演示晶体的溶解、饱和溶液中晶体形变质不变、晶体溶解微观解释等,使学直观形象的探究、分析问题,并得出溶解平衡特征]

  【板书】化学平衡

  一、 溶解平衡的建立

  1、 溶解 ——结晶—— 可逆过程

  2、 V溶解=V结晶≠0 →溶解平衡

  (动态平衡、 浓度不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

  【探究】实验二:对比溶解平衡,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投影】下表是CO+H2O(g) CO2+H2反应中起始和反应不同时间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催化剂1200℃)。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06-23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08-08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11-10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5-15

高中化学教学计划范文09-04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15篇12-24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15篇)06-13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5-16

教学设计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