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3 11:27: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宽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宽容》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宽容》教学设计

《宽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回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宽容的魅力。

  4、以护士的口吻,复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理解“宽容”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中心与体裁

  1、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词语正音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

  (3)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2、初步体会中心,了解课文体裁

  (1)课文到底是写人还是写事呢?

  (2)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三、理解人物个性,体会宽容的魅力

  1、体会妻的恼怒对护士的影响

  (1)读读课文3—8节,把写护士的语句划出来,想想护士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2)交流句子

  (3)体会心情变化。

  ①理解“瞟”,体会护士的心情。指导朗读

  ②联系妻子的话,展开想象,体会护士的心情。指导朗读

  ③分组读3—8节

  (4)小结:因为妻子的恼怒使护士的心情由紧张到慌乱、害怕、痛苦,所以护士第一第二针都没有扎中。

  2、体会“我”的宽容对护士的影响

  (1)读读课文9—18节,先划出写护士的句子,再想想护士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再想想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

  ①理解病人说“你是新来的”这句话

  ②体会“谢谢你!”的含义

  ③理解“轻盈”

  ④指导朗读

  3、体会宽容的魅力

  (1)妻子的这一句“还是你行!”是在夸丈夫行,其实就是在说她自己不行。她不行在哪?

  (2)串读全文,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3)小结:“我”和妻子不同的态度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妻子的态度让护士两次都没扎中,而“我”的宽容让护士一针见血。

  (4)体会妻子的.特点。

  (5)小结: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护士,也要宽容地对待妻子,因为宽容能化解矛盾,能给人以力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妻子的恼怒让年轻的护士十分紧张,两次没有把针扎中,而“我”的理解、鼓励和指导让护士第三针一针见血,最后三个人都笑了。

  二、以护士的口吻复述故事

  1、到了晚上,这位年轻的护士回家后将她第一次独立给病人打点滴的事情说给家人听。

  2、文中三个人物的称呼都要怎么变?

  3、指导复述故事的开头

  (1)作者先写“我”怎么样,再写“我”看到什么。现在“我”变成了“护士”,要先说——(护士怎么样做)再说——(护士看到什么)

  (2)学生准备,指名复述

  (3)小结:我们复述的时候,开头交待一般要从说的人“我”开始。

  4、指导复述“第一针”内容

  (1)两个“也许”告诉我们什么?

  (2)小结:两个“也许”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复述的时候就要注意别人的心理活动不能说。

  5、指导复述“第二针”内容

  (1)先自己读读这几小节,你觉得在复述这部分的时候哪些地方要注意?

  (2)小结:可以说自己的心理活动。

  复述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加进去。

  (3)重点指导:护士不由一愣,眼神有些慌乱。

  (4)小结:写自己的神态的句子,说的时候要改成感受或心理活动。

  6、指导复述“第三针”内容

  (1)自己读读9—18节,把你认为复述时要改的地方先划出来,再想一想怎么改,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2)指名复述

  (3)重点指导:

  ①第9节:要给人一种场面感。

  ②第10节:把自己的神态改成心理的感受了。

  7、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护士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着以护士的口吻来写一写这个故事。

《宽容》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和谐( ) 豁达( )

  迥异( ) 融化( )

  胸襟( ) 摒弃( )

  芥蒂( ) 嫉妒( )

  2、解释下列词语。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壁立:(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

  淡泊:<书>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迁就:将就别人。

  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迥异:完全不同的意思。

  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教师出示林则徐自题联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学生说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课文共三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有五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两句)是这一段的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的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

  “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第四层

  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这一段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

  板。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

  互让和互敬”。

  五、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

  婉,以理服人。

  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注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明确:有关宽容的名言,如下: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六、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宽容》教学设计3

  教师寄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

  设计背景: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平时的事件处理中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使学生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设计理念:

  1、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大力提倡小组内成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2、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内化为行动,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在活动中感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宽容,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宽容的内涵,认识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与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教学重点:

  1、宽容的内涵和体会宽容的作用。

  2、怎样培养宽容的精神,

  教学难点:

  把握宽容有度,恰当运用宽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学生依次入场坐好。

  2、导言: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歌名叫什么?(生答:真善美的小世界)要实现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就需要依靠我们去创造,要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就必须拥有人生的智慧,而智慧是多种多样的。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拥有什么样的智慧。

  3、出示六尺巷图片,同时介绍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六尺巷的来历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之后进一步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张英的家人和他的邻居转变了态度?教师小结,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宽容的概念。通过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较为感性地认识和感受宽容的涵义以及认识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例剖析:

  (一)镜头展示

  1、师讲解历史故事《将相和》(配乐配动画)。

  2、交流讨论:①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②如果蔺相如与廉颇针锋相对,结果会怎样?

  3、教师小结:宽容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水平的体现,是一种对于被宽容者的理解和体谅,是一种深度与才能,是一种睿智和明达。

  (二)舞台分析

  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地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他不仅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和重用,立为“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1、分组讨论

  ①这则典故给你什么启示?

  ②你以前有过对人无法宽容的事情吗?你能勇敢地说出来给大家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吗?

  ③你认为要学会宽容,应当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

  (三)联系实际

  1、放生活小品录像(在班级里,两个学生因挤占桌椅而发生矛盾,互不相让的事)

  2、由当事人谈这件事发生后的心理感受。

  3、学生自由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收集的有关宽容忍让的古今小故事、格言警句来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宽容心理的操练。〕

  三、返璞归真:

  1、许多名寺宝刹都有佛界的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对联的?

  2、学生自由谈生活中类似的事。

  3、分组活动。(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把类似的事向小组同学倾诉,大家帮助寻找解决的办法。)

  4、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5、给你曾经无法宽容的朋友写一封信,让彼此都能走出狭隘的心灵。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一步认识宽容的作用,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内化为行动,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待人待事,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互动交流:过渡语:

  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用到了一些格言警句。人类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人类知识和智慧凝结而成的格言警句,就像一盏盏明灯,时时的指导人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做出正解的决断。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友情和宽容的格言警句,现在我们就把它制作成精美的书签,送给老师、同学、朋友或者你的亲人。

  1、制作书签,写上格言警句或自己的感受。

  2、赠送书签,互相勉励。

  (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众人划浆开大船》中把精心制作好的书签赠送给老师、同学,并送上真心、祝福的话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同时,在互相赠送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友谊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五、总结升华:

  土地有了宽容,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同学们,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会让你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老师祝愿同学们在生活的海洋中,都能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六、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的选择力求生活化,并具有趣味性、明理性、启迪性,在活动方式的设计上力求实现一个宽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他人与自我,从而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进而较好地实现心理活动课的侧重点,如: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本课例设计的较为合理,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七、附课前搜集的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洪应明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薜渲

  退一步海阔天空。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马克吐温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宽容》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剖析:

  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中的第二单元内容,属于议论文写作。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陈旧雷同,或者叙述烦琐,偏离论题的现象。同时,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宽容品质的养成。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期望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高。

  教学目标:

  1、发掘现有的生活积累,开掘材料的不同意义,学会选择和使用新颖而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2、养成客观理智的科学态度,注重塑造自己的宽容品质。

  教学重难点:怎样选择和使用论据

  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教学思路:计划用一课时。导入要引起学生兴趣。进入正题后,主要通过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环环相扣的引领,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正确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取写作经验。并配备较多相关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不喜欢写作文,喜欢写却写不好,有《写作高分指南》等方法指引却不会具体运用等)导入新课。

  二. 话题探讨和写法借鉴

  注意:学生在观看成果展示时要思考:在这所有的论据中,你认为最好的或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条论据?写出理由。

  1. 第一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课件的形式)

  (学生对第一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好在哪里?说出理由,不足的地方改怎样改进,给出具体建议)

  2. 第二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课件的形式)

  (学生对第二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好在哪里?说出理由,不足的地方改怎样改进,给出具体建议)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选择和使用论据地方法

  在选择论据方面应注意:

  (一)寻找与论点具有本质联系的论据。

  (二)事实论据要典型,道理论据要严密。

  (三)论据新颖,充分。

  在使用论据方面的方法:

  正反对比式

  辩证分析式

  排比式

  典型的“读者”式

  叙述加议论或抒情式

  详略得当,点面结合

  联想,想象

  等等(可点拨几种方法,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三. 布置作业

  从课后写作练习中任选一个完成,下次作文课交流。

《宽容》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了解宽容的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并引导学生培养宽容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2、难点: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名言赏析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并不能真正心安理得;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

  (名言赏析,引出宽容)

  [活动二]拆字游戏

  示例:

  (1)闷:分成两部分就是门和心,把心关在门里,不与外界交流,所以他很孤独;

  (2)男:分成两部分是田和力,意思是在田里劳动的人。

  提问:如何理解“宽容”拆开后的意思?

  (幻灯片出示“宽容”拆字后的参考解释:“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宽容是人世间的宝贝。“宽”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存在。“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剥夺你说话的权利。)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拆字游戏,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不与他人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教师:或许,有的同学要问:老师,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不宽容又怎么样呢?请不要着急,让老师慢慢地告诉你。老师先给大家欣赏一个成语故事。

  [活动三]视频《负荆请罪》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引导学生思考:

  (1)廉颇将军为什么要给蔺相如难堪呢?蔺相如对此持什么态度?

  (2)蔺相如的宽容产生了什么效果?

  (3)蔺相如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宽容的重要性: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能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教师:我们已经说过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得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要懂得的是如何来正确处理这些“冲突”?下面老师就举一些你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碰到的小事情,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活动四]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1)朋友借了你一只笔,说好马上就还,但事后他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还给你,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帮别人找理由)

  (2)假日里休息的时候,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网,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别人)

  (3)你和朋友在学习上都十分优秀,以前每次考试都是你考第一,可是,这次考试朋友得了第一,你会怎样想?(宽容就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

  (4)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脚踩了,你很痛很痛,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

  (5)有同学曾经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跟别人说过你的坏话,后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现在,他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忘却,不斤斤计较)

《宽容》教学设计6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

  2、 学写一件事,这件事能够“印象深刻”“感受最多”“内容新颖”“吸引读者”。

  3、 培养学生学会新颖的命题。

  二、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学会新颖的命题。

  2、 学写一件事,是这件事能够“印象深刻”“感受最多”“内容新颖”“吸引读者”。

  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说一说,高兴的事。

  2、 说一说,什么事情让你不愉快。

  3、 把不愉快的事情填写在表格里。

  4、 理解什么是宽容。(板书课题)

  (二) 探究写法

  1、 判断课题作文内容是写一件事。

  2、 以学过的课文为例深入理解四个锦囊。

  (1) 体会“印象深刻”“感受最多”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在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中,你觉得哪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印象深刻”“感受最多”的故事。

  生:《举手的秘密》。

  师:(出示《举手的秘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作者的'回忆,回忆他小学四年级时遇到一位尊重学生,友善、宽容的好老虎,这位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像这样让人久久难忘的故事还有很多总出现在作者梦里的《那只松鼠》,还有同样令人感动的伦纳德老师的《难忘的八个字》,你再来说一说,还有那些故事令你难忘?

  生:……

  师:在你所填写的表格里选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勾上对号。

  (2) 如何做到“内容新颖”“吸引读者”

  师:习作的内容是否新颖,取决于如何选材。(课件)我们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印象深刻的难以忘怀的故事,可能发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邻居之间甚至是你和你的宠物朋友之间……

  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怎样“吸引读者”。谁来说一说,一篇文章最容易引起读者注意的是什么?

  生:题目。

  师:对,如《举手的秘密》,整篇文章就围绕举手来写,我们的这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所以你的题目一定要精炼,要突出中心。现在给你的作文拟定一个题目吧。

  生汇报拟定的题目。师恰当的指导。

  师:有了精炼的题目,选定了“新颖的内容”,还要有精妙的写作手法。我们来看《举手的秘密》第一自然段(课件)大家都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倒叙”。“倒叙”的写作手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我们这次习作写的事情都发生在过去,所以适合这样“倒叙”的写作手法。

  (3) 探索描写手法

  师:我们写作文时,除了注意以上四点外,你们觉得,要想使作文更生动,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写作手法?

  生: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生:还可以恰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说比喻……

《宽容》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词,积累描写人物说话时神态、动作的词语,在语言环境

  中理解“一针见血”、“轻盈”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理解文中“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对“宽容”的理解,从而懂得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它是一种美德。

  4、能以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说说对“宽容”的理解。

  2、能以护士的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

  词语若干,课件。

  学生: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搜集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听记,理解词义,引入课文:

  1、听记:待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这是做人的第一要义。

  2、媒体校对。

  1)齐读这句话

  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引出课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待人宽容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板书:宽容)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感人的故事,齐读课题。

  说明:

  教学的一开始即抓住宽容的意思,通过听记、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待人宽容的重要性,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开火车读课文,正音,交流(板书:“我”小护士妻子)

  3、运用板书上的词语,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年轻的护士不能准确扎针,妻子恼怒而责怪她,而”我”却宽容地鼓励、指导小护士扎针,最后小护士扎针成功了。

  说明:

  在初读课文时,正确朗读,校正读音,做到正确朗读文本。学生能根据板书,借助关键词语,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我”的宽容。

  1、虽然小护士总不能将针扎进“我”的血管里,但是“我”还是充满宽容地对待她。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宽容的句子。

  2、默读课文,划找句子

  3、交流:

  u “请留步!”我把她叫住。见她站住了,我语气平和地问道:“你是新来的?”

  u我拿起针具,交到她手中,鼓励她说:“我的血管是比较细了点,一回生二回熟嘛,来,再扎一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u我轻声指导说:“你左手将我的皮肤绷紧,右手把针头插入血管时要使劲,对,对!”

  4、品读理解句子:

  1)读读句子,圈画词语:我对小护士的态度是怎样的?(语气平和、轻声细语、和颜悦色的……)

  2)我对小护士的语气是如此平和,究竟我看到了什么,才会对小护士如此和气呢?读课文的第一节到第八节,划出描写小护士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

  也许是新手,也许是见妻在一旁压阵,护士挺紧张,手有些颤抖,第一针没有扎中。

  护士不由一愣,眼神有些慌乱。她的手抖抖地扎第二针,又不见回血,只好把针头推出。

  护士瞟了妻一眼,不敢对视,低下头轻轻解释说:“他……他的血管,很细的……”

  护士轻轻放下针具:“请稍等,我这就去叫护士长。”

  圈圈描写护士动作、神态的词语,你有何感受?——交流

  板书:紧张颤抖

  慌乱抖抖

  不敢对视低下头

  4)从这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中,你能揣摩出小护士扎针时的想法吗?

  想象说话:当看见妻子在一旁压阵时,小护士紧张地想:,手有些颤抖,结果第一针。

  当看见我略显痛苦的表情,看见妻狠狠瞪了护士一眼,小护士慌乱地想:手抖抖地扎第二针,结果。

  说明:

  此处设计的想象说话,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神态、动作的描写合理揣测人物当时的心理,从而了解“我”语气平和对待小护士的原因,另一方面,为以护士口吻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有感情地读课文的第1节——第8节

  5)师生合作读:当“我”看见小护士不敢对视,低下头解释的时候,我却显得语气平和地问——(“你是新来的?”),并且拿起针具,交到她手中,鼓励她说——(“我的血管是比较细了点,一回生二回熟嘛,来,再扎一次,我相信你会成功的!”)。此时,原本灰心的小护士接过针具,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那目光仿佛在说——(想象说话)(指名交流),只见她——(颇有信心地弯下了腰)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宽容可以成为鼓励,给人带来信心。)

  6)有了“我”的鼓励,小护士重拾信心弯腰扎起针来,我又——(轻声指导她)——(“你左手将我的皮肤绷紧,右手把针头插入血管时要使劲,对,对!”)(男生读),结果——(一针见血)(女生读)

  此时此刻,小护士心里又会想什么呢?指名读课文15——18小节(交流)(板书:微笑)

  说明:

  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是人物性格特点和品质的写照,因此,围绕“我”对护士宽容的句子展开,抓住“我”、小护士的`神态、动作的词语,了解小护士当时内心的想法,有助于了解宽容给人带来的力量,并为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积累了语言素材。

  四、感悟课文,明白“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的含义

  1、读课文19——23节

  2、出示“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

  1)要义是什么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这句话的含义

  说明:

  经过重点语句的研读,学生已能了解“我”的宽容,并且知道了宽容的重要作用。此时再来读“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这句话的含义时,就比较容易了。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语“要义”,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这句句子的意思了。

  五、语言实践,复述课文:

  1、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开头

  2、学生借助板书、文本复述、交流。

  说明:

  课文以“我”的视觉为切入点,叙述了这篇故事。但是课后的要求是以小护士的口吻转换人称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走近小护士的内心世界,理解宽容是一种美德。

  六、拓展交流,课外延伸:

  1、出示有关的名言:“宽容是一时的忍让,是性情豁达,是一种做人的起码道德,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但宽容更是一种力量。”(齐读)

  2、收集关于“宽容”的名言。

  说明:

  积累“宽容”的名言,进一步深化对“宽容”的理解。通过搜集名言,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24、宽容

  紧张颤抖(鼓励指导)感激颇有信心

  慌乱抖抖舒了口气

  不敢对视低下头微笑

《宽容》教学设计8

  活动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尤其是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淡漠。同学之间少了几分真诚,少了几分谦让、宽容,多了一些争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可能不发生矛盾,与同学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摩擦。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往往会因为某句话,某件小事而产生不愉快,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只要有矛盾,只要别人对不起自己,就怀恨在心,从此再也不理这个人,那么,恐怕与学生相处得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宽容地待人,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学会包容,给他人留有余地,是一种高超的处事态度和境界。作为新世纪的雏鹰,如果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就会在生活中包容他人。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我们共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因为多一些包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活动主要目标

  1、懂得宽容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宽容他人的基本方法。

  3、激发学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主要内容

  游戏、情景表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活动准备

  1、 学生座位按马蹄形小组排列,马蹄形开口朝黑板

  2、板书准备:一棵心愿树,数只红苹果,书写笔

  3、小盒子、小纸条等。

  4、学生收集有关宽容或包容的故事和话语。

  5、多媒体课件。

  一、热身运动,导入主题

  1、课前热身游戏

  (1)出示“巧解手结”游戏规则:

  a、2人一组,面对面站立,各自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交叉互相握住;

  b、中途不准松手,但可以转身,在规定时间内解开交叉结,成手拉手状。

  (随着轻音乐的播放,学生兴趣很浓,议论声、欢笑声和成功后的掌声此起彼伏。)

  (2)音乐停止,游戏结束,请成功同学谈游戏成功的秘诀。

  成功的同学:请一人先转身,相互配合默契就很容易成功!两人演示一遍!

  (3)师小结:在刚才的游戏中,像他们一样巧解了手结的举手,老师相信游戏过程不够顺利的,在课后一定也能获取成功!

  2、导入主题:同学们,刚才你们巧解的只是手结,如果那是彼此的心结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心理课堂,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包容他人,是解开心结的金钥匙。出示课题,把“宽容”贴在心愿树的树干上。

  二、活动过程

  观情景剧, 懂宽容

  播放情景剧:

  (1)情景剧的起因:丁丁课间疾走时把东东的铅笔盒碰掉了

  (2) 小组内讨论会出现哪几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反馈:

  预设:

《宽容》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教育学生学会宽容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2、训练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有条理的写出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在交流中尽情表达,鼓励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写作

  教学重难点

  知道学生写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和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宽容他人

  提问:什么是宽容

  2、谁能为大家讲一讲你收集到的有关宽容的故事(指名汇报)

  3、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比如说你心爱的东西被别人损坏了、在汽车上别人不注意踩了你的脚、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今天我门就以"宽容他人"为题,写一篇习作

  二、指导审题,确定内容

  1、审题

  自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并指名说一说

  2、在生活中搜集素材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当你碰到别人做了使你不愉快的事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你是怎样做的,你宽容了对方么?小组交流

  3、指导选材

  学生汇报,师生评价、在汇报、评价中,指导学生进行选材,选材不当的进行修改、

  4、总结

  5、确定自己所要选取的材料

  三、独立写作

  1、出示参考名言,在习作中可以尝试运用

  2、学生自主习作

  四、修改完善

  1、同桌互读习作,互相评价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看是否达到了要求,并提出修改意见

  3、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

《宽容》教学设计10

  一、 活动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宽容,理解宽容的真正内涵,学会宽容,在生活中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学会用宽容的心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做到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快乐健康的成长。

  本班的学情是:

  本学期我所担任是七年级(三)班,本班34人,男生22人,女生12人,从开学以来,孩子们每天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俨然一副小公主,小王子的样子,对别人的缺点斤斤计较,却总无视自己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倾向,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往往造成行为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人际交往也会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实,作为初中生孩子们有着对于真诚友谊的向往,有着对良好人际的的向往,有着对于互相理解的追求,有着对于美好人格和道德的追求。与其每天都为这些事忙的焦头烂额,我觉得不如就宽容这一主题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以此教会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学会宽容,用宽容处理人际关系,发展真诚友谊,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1、 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2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以宽容的心待人,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准备一份宽容测试表

  2、制作班会ppt

  3、指导学生小品

  (二)学生准备

  1、下载歌曲《唯有宽容》

  2、 排演关于宽容的小品

  3、搜集以宽容为主题的哲理性和启发性故事

  (三)环境布置

  将教室前面的黑板设计成关于宽容的内容。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唯有宽容》创设情景。

  女:刚才我们听到的优美的旋律就是陈明吟唱《唯有宽容》。是啊,“唯有宽容 才会融化寒夜的冰冷;唯有宽容 才能抚平沙漠的心痛”。

  男:雨果说过: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是的,宽容是快乐之本,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宽容,感受宽容。七年三班《学会宽容,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开展活动

  1、看小品,识宽容

  小品:《教室风波》

  同学甲向同学乙借笔袋,甲将笔袋扔给乙,不想碰到了正在做题的丙,由于各不相让,最后导致动手打架。

  男:看过小品后,我想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女: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宽容,我想班主任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宽容呢?

  张老师:在字典中, “宽容”有两个含义:(1).宽厚能容忍(2).包涵;原谅;不计较 。通俗的讲“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理解、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也可以说在我们生活中宽容是理解,真诚,尊重,沟通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宽容,并且由身边的反面实例认识宽容的重要。

  2、讲故事,学宽容(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来讲)

  故事一:唐太宗的故事

  故事二:记住的和忘却的

  故事三:“六尺巷”的故事

  故事四:与人为善,和气生财

  男:在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宽容是什么?

  女:宽容使人们学会对他人给予信任,能接受、容纳新事物、新观点;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不予追究;对他人的误解泰然处之,通情达理;不强求对方理解自己,而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交心,学会忍让。

  男:国家做到宽容可以国强民富,名人做到宽容可以名声远扬,受人敬重,

  俗子做到宽容可以邻里和谐,其乐融融。

  女:宽容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家庭、班级乃至社会才会赢得和谐。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好处与意义,自觉认同应该学习宽容的美德,从故事中感悟并学习他人是如何做到宽容的。

  3、说一说,辨宽容

  男:请大家跟随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会辨析真正的宽容。

  事例1:

  某班干在自习课上因为A违纪而登记了他的名字,A下课后到班干处求情,于是班干原谅了他,把他的名字从违纪本上擦掉了.于是A到处为班干说好话,说他是一个大度宽容的人.

  事例2:

  某班干一向公正严明,对于违纪的同学严管不误,最终有部分同学认为他多管闲事, 太不宽容了,最终在投票选举中部分同学没有投该班干的票,因为他登记过自己的名字.那么到底不宽容的是班干,还是那部分同学呢?

  女:请大家讨论,这是不是宽容呢?

  主持人总结:宽容决不是放任、纵容,消极的无所作为。宽容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确宽容与纵容的不同,真正理解宽容,学会用宽容处理人际关系。

  4、做调查,比宽容

  男:我们都敬重宽容的人,我们是否能够宽容待人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

  宽容度测试(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和“否”的选择)

  1 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 碰到熟人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视而不见最令我难堪。

  3 我讨厌和沉默寡言的人一起工作。

  4 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也能博得喝彩,我听到和看到都很生气。

  5 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相处真是一种痛苦。

  6 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不少,我很厌烦。

  7 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嘲笑他人。

  8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也能得到赏识。

  9 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10 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照顾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 和事事争强好事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2 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人。

  13 有不少人明知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意见行事。

  14 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我认为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 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灰暗。

  16 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而不顾他人的情绪。

  17 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赏识时,我就会大发雷霆。

  18 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评价标准: “是”得1分,“否”得0分,最后分数相加。

  ⑴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灵活性,培养宽容心。

  ⑵ 7—12分,表明是常人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但还尚能宽容。

  ⑶ 0—6分,说明外界事物很难左右你的心态。

  教师总结:不管你曾经宽容也好,小度也罢,但是从今天开始,从这堂课开始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宽容的人,快乐的'人。

  讨论:如何做个宽容的人?(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学会忘记,学会微笑。)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为自己健康成长做以规划。

  5、好读书,悟宽容

  1、学生朗读在书中看到过的宽容的成语、名言和警句。

  2、反省自己,说说自己的不宽容。

  3、集体朗读宽容宣言。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 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一个不懂宽容的人, 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 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我要做一个宽容的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生活,我宽容,我快乐,我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感悟、反思、提升个人修养,将班会的教育影响深深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老师很高兴看到大家认真的准备这次班会,让我更高兴的是从大家的神情中老师看到每个人都已有收获。是啊,昨天,我们认识着宽容;今天,我们学会宽容;明天我们将用宽容的心态去生活和学习,健康成长。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想真正拥有宽容的美德吗?从现在开始努力,记住: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大家开始懂得去珍惜友谊,学会宽容,快乐成长。

  (四)、活动拓展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的作业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下去;

  2.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的能量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的终结者”

  3.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4.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

  5.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

  6.每天写出一个令你反感的人的一条优点。

  五、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宽容,理解宽容的真正内涵,学会宽容,明确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愿意做到和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学习共同进步,营造和谐班级,快乐健康的成长。

  这次班会我首先用《唯有宽容》这首歌感染学生情绪,为这堂班会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关爱朋友,宽容他人。

  其次我设置的小品来自学生身边,很能调动学生的话题,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宽容故事大家讲,这一部分既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到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刻薄。最后宽容调查表的设计,讲班会推向高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反思自己,争做宽容的人,而朗诵部分让大家倾听发自内心的声音,让心声弥漫教室的每个角落,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宽容》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序言”文体知识。

  2、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与“守旧老人”形象的典型意义。

  3、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把握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4、理解思想自由、宽容精神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5、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重点

  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领会、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对“宽容”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那么大家说我们人与人之间需不需要宽容呢?的确,宽容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宽松和谐,宽容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理解信任,宽容是一种胸怀,我认为它更是一种境界,为了让我们彼此的心不足遥远,让我们永远握住宽容的双手吧!刚才我们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那么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我们将如何对待新生事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房龙,在他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中去体验宽容。

  二、介绍作者房龙及其作品

  房龙——大象风格的历史写家。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作品有《宽容》、《房龙地理》、《人类的故事》、《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并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三、解题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阅读提示”,划出重点内容。

  1、在阅读提示中,应找到《宽容》一书的中心内容、序言的大致概念、本课序言的特点、本课的中心内容等。

  2、补充:序言的概念

  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序”这种文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叫自序,一种叫代序。

  自序是作者在自己著作正文前写的文章,一般说明书的宗旨和写的经过;代序是为别人的著作写序言,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也可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序言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较浓。

  3、提问:学习了以上有关序言的知识后,你认为本文属于那种序言?

  明确:自序。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采用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结合的方式)(课件展示)

  2、你认为本篇序言的特点是什么?

  3、请同学们用给各部分加小标题的形式快速理清课文思路。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4、文中叙述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5、故事的发生地有什么特点?

  6、你能试着复述这个故事吗?

  明确:(课件展示)

  1、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序言,很像一个寓言故事,但叙事的笔法又像散文诗。所以本文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二是各部分之间都用“*”隔开,而各部分之间又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2、《〈宽容〉序言》中作者将一个富有宣传性、鼓动性、劝诫性的故事分成了十小节:①无知山谷;②孤独的先驱者;③先驱者传播新文明;④守旧老人率众杀死先驱者;⑤山谷遭旱,生灵遭难;⑥饥寒交迫,恪守旧律;⑦山民叛乱,投奔新路;⑧重获新生,怀念先驱;⑨再回山谷,朝拜先驱;⑩警示人类,牢记教训。

  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小节是第一部分,写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二至第四小节是第二部分,写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了他。

  第五至第九小节是第三部分,写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最后一节是第四部分,写作者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3、故事发生的时间,从序言的最后一节可以看出:“这样的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无知山谷”。

  4、无知山谷是一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地方,造就了一群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人们。

  5、复述(只要能将大致内容讲出来即可,重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培养大胆表达的能力)。

  四、作业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难懂的句子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宽容〉序言》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浓缩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无数事实,强调了宽容精神对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那么,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哪里?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又将怎样呢?让我们还是深入研读《〈宽容〉序言》吧。

  二、人物分析

  (学生再读课文,重点关注有关人物形象描述的句子,思考有关人物形象的问题)

  1、课文中涉及的人物都有谁?(课件展示)

  2、人物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1、守旧老人、村民、漫游者。

  2。人物是抽象的、类型化的。

  守旧老人:把古书和律法变成至高无上的权力宝杖,借此愚弄和统治百姓。他们是新事物、新思想的绊脚石,代表着顽固不化、冷酷无情的统治阶级。

  村民:被自身的惰性销蚀得既愚弱又麻木,屈从于强权统治,甚至成为守旧老人的帮凶。只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才被激发了生命的活力。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被唤醒的主力──人民群众。

  漫游者:有着超乎常人的血性和责任感,率先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即使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何等可悲的结局,也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传播新世界的声音。他代表着有强烈开拓精神与历史使命感的革命先驱者形象。

  三、重点探究

  (学生三读课文,思考,讨论,总结)

  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

  (1)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2)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3)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4)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5)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了一声恐怖的吼声。

  (6)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总结明确:

  (1)“知识的小溪”,要紧扣住一个“小”字,反映出了无知山谷的文明程度,浅陋贫乏。小溪虽小,毕竟是流动的,还有一定的活力。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古老守旧、没有知识的更新,古老的律法束缚着新知识的汇入。

  “缓缓地流”更是说明无知山谷文化发展停滞、落后,保守势力强大,很难改变。

  (2)本句中,应该理解“无知山谷”是有着深刻含义的,它指代的是愚昧守旧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旧的东西很难打破,人们也不敢打破,因为“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人们只好守旧,以达到“大家都和睦相处”而相安无事。

  (3)理解本句,可以从上句得到一些启示,体会无知山谷中律法的严酷镇压,受守旧老人的蒙骗,人们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追求新思想、新观念的人。从文章的第一节中还可以看出“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数量太少,孤军奋战,因而“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最终归于“屈服和失败”。

  (4)漫游者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已经找到通往充满光明的新生活的道路,他不畏艰辛、不惧死亡地回来,是为了带领无知山谷的人们冲破旧思想、旧势力,开辟新天地,走向新生活。

  (5)人们为什么会“恐怖”呢?他们“恐怖”什么呢?由于人们的无知,他们奉守旧老人为神明,奉祖宗律法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铁律,在守旧老人的欺骗和蒙蔽下,人们也认为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所以在新思想、新天地面前发出了“恐怖的吼声”。从“吼声”可以看出他们“恐怖”的程度之重。

  (6)人们的“恐惧”来源于祖宗律法、守旧老人的威严的重压,害怕“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但是特大干旱使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山的那一边,律法却说“不行”,人们因此而彻底失望,死亡的恐惧战胜了律法的威严,终于产生了反叛的勇气。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第一节的开头和结尾,之后在第八节的结尾又有“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思考:“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文章前后的“幸福”是同一种幸福吗?

  (2)无知山谷的村民是过着幸福的生活吗?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怎样理解“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句子在第一节)

  (3)第四节中“人们举起石块杀死了漫游者”,为什么杀死漫游者的是人们,而不是守旧老人?

  (4)第八节中“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我们当时知道的话,当然就……”未说完的话应该是什么?从表达效果来看,把它写出来好,还是就这样省略好?

  (5)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括号中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总结明确:

  (1)“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中村民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前后的“幸福”意义不同,第一节中“幸福”指村民们对“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的生活状态很满意。这种状态对于愚昧落后的村民来说是幸福的,是一种低层次物质生活的满足。第八节中的“幸福”是先驱者用生命换来的、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让人感到真正的满足的生活,具有较高的层次。

  (2)联系前面对于“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和“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两个句子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无知山谷的居民过的是一种低层次的“幸福”生活,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威压之下,他们甚至是不幸福的,“宁静”“幸福”都是表面现象,怀疑祖先的智慧又不敢有所表示才是他们心理的真实状况,所以他们是恐惧的。

  (3)杀死漫游者的真正凶手是守旧老人,但是他的意志体现在村民的身上,他以祖宗的智慧、律法的威严压制了村民,统治着村民,使他们愚昧,以村民的手来杀死漫游者,更让人感觉到守旧势力的强大,加深了悲剧的效果。

  (4)未完的话应该是“不会杀死他了”。从表达效果看,不说出来更好,这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悲剧已经发生了,再说后悔的话也是没有用的,重要的不是后悔、内疚,而是将来不要再后悔,再内疚。这句话有揭示中心的作用。

  (5)文章最后一节显现出了一种历史实况:过去有过这样的悲剧;现在,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悲剧;将来,依然会发生同样的悲剧。

  “我们希望”所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作者的心声,当然,还应该有些许的无奈:这样的事情将来还是会发生的。因为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新旧事物的矛盾是必然的,顽固的守旧势力总要镇压创新者,受传统束缚、认识局限、不明事理的人们也总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

  四、深入思考

  1、思想内容方面

  提问:学了《〈宽容〉序言》,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呢?

  明确:

  第一,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前进,离不开知识的进步、真理的发展。

  第二,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一定会发展,但实现真理发展的道路是艰难异常的,这个过程离不开宽容的政策与宽松的环境。

  第三,先驱者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2、写作方面

  提问:本课结构材料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课件展示)

  明确:第一,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用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整篇序言中没有一处写到“宽容”,但却处处体现“宽容”的精髓。

  第二,语言精美,富有哲理。

  (学生的回答可能丰富多彩,有道理即可,切不可求千篇一律、统一答案。)

  五、中心意思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点拨)(课件展示)

  明确:《〈宽容〉序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生活状况的描写和对“先驱者”“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必须有能够接受异见的宽容胸怀的道理。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作业本上)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宽容给我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文章,体裁不限。

《宽容》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待人宽容的重要性———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快乐。

  2、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待人宽容的人。

  教学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教学形式

  心理小测试、看动画、即兴表演、分组讨论。

  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根据问题设计情境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1、学生入座。

  2、师生做课前热身操。

  师:孩子们,上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吧!咱们一起来做《猜拳小游戏》。过渡:做完热身操心情轻松多了吧?

  3、揭题:孩子们,俗话说:“让人三分,容人之短”,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执。能化解许多矛盾,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为什么要宽厚待人,怎样学会宽容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板题:学会宽容)

  二、在心理测试中认识自己的不足:

  1、孩子们,老师先给大家做个心理小游戏,让大家了解自己目前属于哪种心态的人。老师这儿共有13道题,每道题有“是”“否”两个答案,请大家仔细听题,如实答题,答“是”的得1分,答“否”的得0分。最后统计自己的得分。(出示测试题)

  2、出示分析结果。请大家对照看自己属于哪个分数段的人。参考分析结果。师相机给学生建议:

  0———4分:心态很好,遇到任何人和事都能用自己的宽容心去面对。

  师:这说明你是一个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人,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你了,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做一个永远受他人欢迎的人。

  5——7分:心态较好。虽然你偶尔也会因为他人的态度生气,但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能宽容别人。

  师:在这老师给你的建议是,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宽容是我们最高贵的精神,最完美的行为。只有宽容别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希望你能像第一种心态的人学习,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人。

  8———13分:说明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多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

  师:得分较高的孩子要注意了,说明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够宽容,容易计较自己的得失,老师建议你要尽量宽容别人,该放手时就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加广阔,你的心灵会得到解放,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三、观看动画情景剧,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过渡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情景剧,看看这两个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你们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结局会怎样?你明白了什么?接着看。

  师:是啊,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心。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去宽容别人,正是因为克莱蒂的宽容让他们能重归于好。宽容是多么重要啊!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想克莱蒂学习,做一个宽容的孩子。

  四、在课中游戏中轻松心情。

  1、孩子们,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吧!集中你的注意力哦,读读这段绕口令,每当你读到“盆”字时,要以最快的速度用自己的右手抓住同桌的左手,还要防止自己的手被别人抓到。

  2、师:被抓到4次以上的孩子请举手。请被抓到次数多的孩子表演一个节目,让大家都来开心一下。

  (学生可唱歌、跳舞、讲笑话?)

  五、敞开心扉,对同学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过渡:通过刚才的动画情景剧我们知道了宽容他人自己能得到快乐,得到别人宽容的人会更加快乐。动画中的安利柯后来也向克莱蒂道了歉,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我明知你不是故意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却故意报复你,我太不宽容了,我向你道歉。)

  1、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宽容与同学发生矛盾影响友情的?

  2、个人汇报:谁愿意来说一说?

  3、找到你的同学,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他听,并与他亲切握手或拥抱。(播放轻松的音乐)

  师小结:看到你们跟自己的同学重归于好了,老师特别高兴。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只要我们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就能让我们相处得更加快乐,友谊能更加长久。

  六、辨析讨论:

  师: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下的情况,你会怎样去处理呢?

  四人小组讨论:(课件出示)

  1、当同学拿错了我的牛奶时,我会?

  2、当同学用错我的沐浴露或洗发水时,我会?

  3、当同学不小心弄坏我的文具盒时,我会?

  (学生自己选择分析,还可以说说其他的情况。)

  七、教学结束,升华主题。

  1、孩子们,通过这节心理健康教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老师非常感动,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成为宽容的孩子。老师将你们的这些收获编成了一首易诵易记的拍手歌,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做人放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宽容待人最可爱。

  你拍三,我拍三,责已严来对人宽。

  你拍四,我拍四,宽以待人严律己。

  你拍五,我拍五,宽容令人最佩服。

  你拍六,我拍六,该放手时就放手。

  你拍七,我拍七,计较失友最可惜。

  你拍八,我拍八,诚挚宽恕最伟大。

  你拍九,我拍九,真诚待人友情久。

  你拍十,我拍十,生活快乐最充实。

  3、生齐唱拍手歌。

  八、板书设计:

  学会宽容

  课后反思:

  现代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大多是在父母及家人宽容中、甚至是溺爱着长大的,他们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的宽容,却不知道自己也要宽容待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遇到误解、不快乐等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同龄朋友之间常常为一件小事而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培养他们宽容待人等健全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我正是由此思想而设计的。

  本节课我采用了“测试一激情一导行一内化”的心理教学教学模式:

  第一,测试。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做一系列的测试题,这一类的题目是每天都会在学生身边出现的,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心理小测验,学生的情感由此及彼,对学生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很有帮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大致了解到自己的心态,并可以参考结果分析知道自己今后该怎样做。

  第二,激情。我先让学生看动画情景剧,先看别人如何处理日常学习中出现的事情,再让学生评价这样处理事情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真实地体验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待人宽容的重要性,我这节课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懂得待人宽容的重要性”初步达成。

  第三,导行。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因而,学生能否明理、自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趁机让学生说说平时因为自己不宽容而影响同学间的友情,并与同学亲切握手或拥抱,与同学重拾友情。

  第四,内化、升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领悟、内化是最终目的。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收获与感受。我将这些收获加以总结,把它编成易颂易记的儿歌,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化。

  这节教学课预设的几个目标基本达到,在这节教学课后我们班很少有人来告状,孩子们基本上能用宽容心对待同学,原谅同学的不小心,有时进教室经常能听到他们用宽容的名言或儿歌教育同学,同学关系和睦了好多。本节教学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宽容》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全文内涵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主旨。

  2、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能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适当的阐发、评价、质疑,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引导学生鉴赏和吸收本文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把蕴含于文中的哲理运用于学生熟悉的历史上的或身边的真实例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2、把握并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并把它用之于学习、生活。

  【教学设想】

  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感悟文章内容和特点,点拨、指导学生,讨论并评价,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可以让学生自己排演话剧,巩固所学,达到借鉴、吸收的目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文章特点及学习要点。

  1、导语:唐朝的唐太宗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如一面见兴替、知得失的镜子,它折射出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房龙的《宽容》序言。

  2、介绍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房龙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

  3、明确学习目标: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本文学习要点分为两点:一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二是学习文章精炼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

  (明确课堂目标,学习主体有充分准备,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第二部分(2—4)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第四部分(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理清结构,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归纳故事蕴含的哲理。

  1、把握文章体裁特点,把握文章形象

  思考:

  (1)本文的体裁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它既是序言,是理解《宽容》一书的一把金钥匙,同时其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叙述的故事又像一个寓言故事,因此本文又具有寓言的特点。

  (2)如何把握文中刻画的形象?

  师生讨论,教师明确

  文中的形象不能理解成具体的个体形象,他们都具有象征意味。

  2、问题讨论式深入课文,把握形象——无知山谷、守旧老人、村民、漫游者的形象意义。

  (1)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发生地“无知山谷”有什么特点?)无知山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形象意义何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从序言的最后一小节不难看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这更增强了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值得品味。

  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明确: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一类是守旧老人,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

  (3)守旧老人是怎样的人?其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村民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其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村民们是无知山谷里死守者,是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

  (4)教师范读写漫游者回到无知山谷至被处死的几段。

  学生讨论:漫游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意义何在?

  教师相机点拨

  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他不畏艰险,敢于冒险。他勇敢无私,为唤醒麻木沉睡的心灵,宣告真理的存在,传播美好希望,不惜牺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留给人们永恒的回味。而当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最终成了人们永远爱戴、敬仰、歌颂和感恩的先驱。这里,有一个让人永久回味的结论:探索者、先驱者的名字叫——不朽!

  (5)文章结尾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新与旧的斗争,将永远继续。只是我们之中,或许有人将是那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许我们只是大众的一员,那么,在面对新的思想,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有宽容的胸怀?

  3、讨论式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否定、镇压异见,会造成什么灾难呢?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上的曲折。怎样才能使真理顺利发展,先驱者不被迫害呢?这就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并通过形象板书,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真正实现新大纲对“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扩展理解:回顾历史,发其所感。

  学生自由发言,视时间相机处理

  (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大胆谈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表达出来又能自圆其说的,就值得肯定。教师没有必要作出统一的“标准”答案。)

  五、课堂总结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呼应课堂开始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从而在课堂结构上实现首尾呼应。)

  六、作业

  感悟文章内容和特点,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排演课本剧。

  (在作业的安排上,学生动手、动脑,实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向课外迁移,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新大纲“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附:板书设计

  寓言

  内容

  哲理提倡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

  形式散文诗精炼而富有哲理,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宽容》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过归纳、总结,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3.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二、诵读课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节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领大家同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

  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自由品读,发表见解

  1找学生诵读其认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让学生自选角度分析评价本文(可以从语言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章所蕴涵的哲理入手)

【《宽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08-23

乞巧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优秀09-22

《母鸡》教学设计01-31

片段教学设计02-03

名师教学设计02-06

《赶海》教学设计01-22

《童趣》教学设计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