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1 20:43: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

  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⑴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⑵ “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⑶ 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中寄托的妈妈对于女儿的期待以及女儿对于梦想的追求。

  3、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会飞的蒲公英》,请大家齐读课题。

  1、课题中的核心词是谁?它的特点是什么?

  2、我们在读课题的时候,要注意突出一下这两个词。

  3、齐读。

  二、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积累了关于蒲公英的优美语句,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2、、从同学们背诵的语句中我们不禁回忆起文中妈妈对于蒲公英的评价——(课件:这是蒲公英,他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起读。

  (1)生齐读。

  (2)这句话中还包含着怎样的意思?

  3、那么妈妈是怎样鼓励我一步步起飞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10自然段,动笔画出描写妈妈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妈妈内心的活动和情感,也可以把自己的体会简单地写一写,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三、汇报交流。

  (一)描写妈妈的语句:

  1、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镶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3、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4、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已经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1)同学们找的句子都很好,请同学们静静地读一读这几个句子,看看这几个句子,在内容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读这几个句子,思考妈妈对我的这种期待每次表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3)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会飞的蒲公英》,学到这,你对于课题有怎样的理解?

  (4)这下我们对于妈妈的期待有了更深的理解,你们出声地练习读读这几个句子,看看怎么能把妈妈的那种期待读好。

  (5)指导朗读。

  (6)刚才我们从这几个句子中读出的.都是相同,那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能否从这些话中读出些不同来?

  (7)揭示散文特点: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你看作者一会写花书包,一会写连衣裙,看似东一笔,西一笔,但实际上她最终要表达的都是妈妈对于女儿的期待,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我们以后还将学习很多散文,请大家细加体会。

  (二)描写女儿逐步成长的语句:

  1、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2、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3、从此,我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道上飞来飞去。

  (1)引读:不同的时期,蒲公英一直在激励我成长!小学时,背着妈妈为我缝的花书包,齐读——引读: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上中学,妈妈给我缝了个连衣裙,于是——引读: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接到大学通知书后,妈妈深情地对我寄予了新的希望——引读:从此,我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道上飞来飞去。

  (2)自己再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3)怎么理解这个“飞来飞去”?

  (4)现在我们再来看课题,你觉得它还包含着怎样的含义?

  四、赏析课文:

  1、现在我们回归课文,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遍,然后评析一下这篇散文你觉得哪儿写得好?你对这篇课文还有没有什么质疑的地方?

  2、能够带着一种批判去阅读,很好,一篇文章阅读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再好的文章,不同的人读,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老师推荐给大家另一篇散文《背影》同学们回去找找,读一读,看看那篇文章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

  五、摘抄优美的语句:

  这样一篇文章,它从语言的特色、包括借助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这样种写法,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打开你的积累本,把你认为好的语句抄一抄。

  六、板书:

  会飞的蒲公英

  花书包

  妈妈的期待连衣裙女儿的成长

  一句话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读会写课文中涉及到的生字词,如“图、摆、叶”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及小组讨论等形式,能够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结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及小组讨论等形式,能够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难点:明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结论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杨桃图片,并向同学们展示杨桃实物。

  引导语:同学们认识杨桃吗?它不像苹果、橘子这样常见,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杨桃的图片,看屏幕上这个黄绿色的、形状奇特的水果就是杨桃!相信很多同学希望能亲眼看一看这个水果吧,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实物,同学们可以拿起手中的铅笔,画一画你所看到的这个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生画,老师巡视)

  我看到同学们画的杨桃都不太一样,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也在上一堂画杨桃的绘画课,那他画的杨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弄清楚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从人物、地点、事件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明确:主人公“我”在一节绘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嘲笑了“我”画的杨桃,而老师通过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使大家理解了我为什么会这么画,并给大家讲了要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大声朗读全文,并通过小组讨论划分段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要将杨桃画成五角星?

  明确:(第1段)因为我所坐的位置所观察到的杨桃就是五角星的形状,而且我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画出了我所看到的杨桃。

  (2)同学们对待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态度?

  明确:(第2-11段)同学们哈哈大笑,觉得我画的不是杨桃。(态度:嘲笑)

  (3)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明确:(第12-17段)老师让大家来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并说出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这幅画画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

  这是出自原文的两段师生之间的对话,体会语气的不同,对这两段话分别进行朗读,读完请大家说说你感受到的语气变化,并说说为什么会变化。

  明确:(虽然这两段话用词基本一致,但是大家可以根据情境及他们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不同来明确,他们的语气是不同的。)

  语气:前一段语气是肯定的,后面一段语气是犹豫的。

  原因:前一段大家都相信杨桃并不是五角星的形状,并且大家都在嘲笑“我”。后一段则是因为大家亲眼看到了“五角星”形状的`杨桃,此时有些打破自己的常规认知,又有些不敢承认自己刚刚的错误。所以语气是犹豫的。

  3.小组讨论:课文的倒数第二段老师给我们讲了什么道理,你又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呢?

  明确:(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

  感悟出生活中不仅是杨桃,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那么你看到的事情可能就不同。大家应该理解这种不同,对于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尝试去理解,并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考虑问题才最全面。

  (四)拓展延伸

  1.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展开竞赛。

  2.除了多角度看待问题,从这篇文章中你还学到了什么道理?

  明确:(学生可补充)如应该实事求是、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

  (五)小结作业

  请大家给自己的家长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并掌握本课学到的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生育、劳作、狩猎、婚嫁与死亡的昆虫学巨著,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蝉是怎样脱壳的,又是怎样歌唱的;屎壳郎是如何聪明地滚动粪球前进的;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美丽住宅的……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用毕生的精力研究昆虫,他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装满昆虫的口袋》,对法布尔和他笔下的昆虫有了初步的认识,法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口袋里还会装些什么呢?在这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法布尔那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推荐适合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昆虫记》版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人和大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题目、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推荐作品《昆虫记》。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调查:闲暇时你们都喜欢做什么?

  (二)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喜欢猜谜语,老师这有一组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出示谜语)

  头上两根毛,身穿彩花炮,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蝴蝶

  聪明白姑娘,动手盖闺房,造的真灵巧,四面没门窗。——蚕

  谈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懂,其实全不晓。——知了

  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蜜蜂

  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蚕、知了、蝴蝶这样的小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板书:昆虫)你们身边有哪些熟悉的昆虫?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生自由说,师评价:知识面真丰富;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读的书真多;你真善于积累。)

  师:同学们知道的昆虫知识可真多。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人人平等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教师用多媒体出示)。

  2、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从而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进行解读。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1、学习课文1、2小节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

  (2)指名读第1、2小节,这节写了孩子的什么?都有什么颜色?

  (3)你见过什么人的眼睛是黄、蓝、灰、黑?

  (4)指导朗读(怎样才能读出一样来呢?那些词应该重音读)

  (5)齐读1、2 小节。

  2、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

  (1)齐读课文,这一小节写了孩子的什么?(头发)

  (2)看图说出孩子的头发怎样?

  (3)指导朗读,(怎样读出和花冠一样美丽的头发)

  3、学习第四小节

  (1)课件出示,一枝花和一束花,大家认为那个美呀?为什么?

  (2)那我们看看花园里的花怎样?谁能读一读第四小节?

  (3)指导朗读(如此美丽的花我们应该怎样的朗读呢?)

  (4)齐读课文

  4、学习课文第五、六小节

  过渡:花有五颜六色,那人是不是有不同的肤色呢?你知道都有哪些?告诉同学们,那在作者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第五小节:

  (1)谁能用最美的语言给大家读一读第五小节,谁就像最美丽的花束。

  (2)交流

  (3)汇报

  (4)孩子像鲜花一样漂亮,孩子听了高兴吗?你们高兴吗?怎样读呢?

  四、再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2、教师提问:课文中 “你” 、 “我”、“ 他”都是指的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了诗歌,你还想到了什么呢?

  2、在这广大的世界上,世界各国的孩子都是“最美的花束”,我们都是平等的。同学们,你们能谈谈自己平时如何与同学相处的吗?

  六、总结

  1、播放《各国儿童心连心》歌曲,出示图片。

  2、边看图边总结。

  待学生总结完后,教师概括总结。

  七、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办板报。(语文天地的“初显身手”)

  板书设计:

  最美的花束

  眼睛不同 都能看到太阳

  头发不同 都是漂亮花冠 渴望和平

  种族不同 都像美丽花束

  教学反思

  《最美的花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美丽,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人民平等相处的美好愿望。这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本课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又很喜欢这样的儿童诗歌,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基本能理解诗歌内容。

  二、突出本课的重点。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结合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最美的花束”及文中的“你、我、他”指的是全世界的孩子,而“花园”指的是地球。

  三、在学完课文后进行了相关的句式练习,强化平等的意识。

  我给出例句:“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让学生填空。有的学生说“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漂亮 。”“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能看到美丽的世界。”等。我又让学生补充句子:“ 和 一样 。”有学生说:“ 男孩 和 女孩 一样 可爱 。”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

  一、虽然课文读得比较多,学生也能熟练背诵,但是在感情朗读方面还体现得不够。

  二、在理解诗歌后,学生谈今后怎么做时,因思维局限谈得不够好。我发现学生对平等与尊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学过的四会生字,从音、形、义、运用这四个方面去复习巩固生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1、 布置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 用小黑板画上表格,供课堂计分。

  3、 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圣诞节,马上又要迎来新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眨眼,这个学期也快要结束了。相信同学们在这个学期里面都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这一节课,咱们就用比赛的形式走进生字乐园,大家可要努力了。

  既然要比赛,咱们就得先听清楚比赛规则。这一节课,我们一共要闯四关。这四关分别是:读音我最棒,认字最拿手,写字最认真,用字顶呱呱。四个小组只要顺利的通过一关就能相应地在计分表里前进一格。哪个小组前进得最快,哪个小组就赢了。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的,那咱们赶紧看看第一关都有哪些挑战等着我们。

  二、读音我最棒。

  师:课件出示:我会读。

  第一关第一关挑战,我会读。四个小组分别开火车,一人读一个字。火车不停顿,全部读准确的可以加分。第一组开始吧。

  生:开火车。

  师:好的。顺利完成第一个挑战。刚才课件出示的都是我们这个学期要掌握的100个四会生字。同学们都读得不错。但是,老师还是发现有个别字是不好读准确的。特别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老师把这些难读的字音都归类整理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今天天气特别好,生字宝宝出来玩耍了,现在生字宝宝累了,想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生:给生字归类。

  师:真了不起,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啦。

  二、 认字最拿手。

  师:好的,我们一起进入下一关:认字最拿手。

  有不少生字宝宝长得特别像,有时候只要加一笔或者减一笔都能变成另外一个生字。

  我们可要好好地分分清楚。

  师:一起来看看这道练习题。课件出示。请学生回答。

  师:生字变一变,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们记忆生字,拿出练习卷,看看还有哪些生字也能变魔术。

  生:完成练习。小组代表汇报。

  师:除了可以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法来记忆生字,猜谜语也能帮助我们记住生字呢。

  生:猜谜语。

  师:同学们是越来越棒了!第二个也成功拿下!

  三、 写字最认真。

  师:生字的读音和字形都难不倒我们,但是还要正确书写生字才行。要把字写好,就得把笔画写好,笔顺写对。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个学期学习了哪些笔画。

  出示笔画表。

  师:举起你的小手,先自由地书空一遍,可以选择你觉得最难写的笔画。

  生书空。

  师: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有一些小朋友把下面的.笔画混淆了,经过刚才的复习,看看你能不能分清楚。

  出示笔画。学生边说边书空。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听写比赛了。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卷。

  生听写。讲评。

  师:听写比赛刚刚结束,数笔画比赛又来了。请同学接着完成下一道题。

  生完成练习。

  师:把掌声送给自己吧,第三关我们通过啦!

  四、 用字顶呱呱。

  师: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马上进行第四关:用字顶呱呱。

  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的生字,就是为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现在老师就要瞧一瞧,我们班哪些孩子用字顶呱呱。

  师:出示课件,量词填空。

  师:有些生字特别有趣,它可以跟不同的生字组成词语。看看你能用这些生字组成哪些词语。

  课件出示:山 上 雨

  大 水 衣

  五、总结

  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顺利通关,取得了胜利。以后同学们要和生字宝宝朋友都要过好这四关,生字宝宝一定会和你交个好朋友的,这四关就是——(指板书读)希望同学们能用这四个方法,交上很多很多的生字宝宝朋友,我们有机会再来一次比赛,看哪个同学认识的生字宝宝最多好吗?。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来复习词语。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会读畅、磕等7个生字,会写径、畅等9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结合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3.体会盲童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难点:感悟、体验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集体朗读、指定学生朗读);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盲童做切入点,以歌曲方式导入:同学们,正式内容开始之前,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唱一首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儿歌,会唱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嗯,同学的歌声都非常的嘹亮老师仿佛都已经置身在春天之中了。那说到春天我们刚刚歌曲中唱到小朋友们通常怎么感受春天?没错,是用眼睛来看,可是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却看不到,她是一个盲童,那她又是怎样来感受春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小女孩的脚步走进今天的课文《触摸春天》。(板书题目)

  (二)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手边工具书或者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决生字生词,教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不易懂的生字板书讲解。)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大声齐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

  1.作者是怎样评价安静在花园中的一系列行为的?

  明确:“真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2.快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文章中体现安静创造奇迹的词语或句子。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①你为什么说这里体现了安静创造奇迹?

  明确:分析“流畅”“磕磕绊绊”(板书:流畅)

  ②同学们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往来,天天走一条路,对这条路怎么样?

  明确:安静走的流畅是因为她经常来这里,所以很熟悉。

  句子二:“在花香的指引下,极其准确的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板书:极其准确)

  ①组织同学做游戏,闭上眼睛“极其准确”地从书包里拿出数学课本。(体会“极其准确”的难度)

  ②安静为什么能够极其准确的伸向月季花?从课文当中找一找。

  明确: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句子三:“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板书:拢住)

  ①同学们你们有捉过蝴蝶吗?蝴蝶好捉吗?为什么安静却能够捉住蝴蝶?

  明确:因为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对这里的花虫十分熟悉,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心灵却能够感受到。

  ②作者为什么用“拢住”而不用“捉住”?

  明确:拢住有轻轻地的感觉,体现安静对于生命的'热爱。

  句子四:“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板书:张望)

  ①安静看不到却为什么能张望呢?

  明确:她虽然眼睛看不到,她的心灵却能够感受到,她在张望生命的美好,看出安静对自由飞翔的向往、生命的热爱。

  3.安静能够创造奇迹,是因为她整天在花园中流连,对这里非常熟悉,可是对于盲人来说走路都很困难可安静为什么要整天来花园呢?(指定学生答)

  明确:是因为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才到花园中来感受生活和生命的美好。(板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4.当作者看到这一切时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明确:“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从安静身上作者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因此有感而发: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四)拓展延伸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同学交流听完歌曲的感受,并分享贝多芬的事迹。

  (体会生命的力量,以及贝多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带着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作业:课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整理资料,并合作办一次墙报,下节课进行墙报展评。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难点】

  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为同学正音)

  2.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思考:《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

  明确: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两首曲子,第二首是在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的情况下,即兴创作的,遂成《月光曲》。

  3.播放《月光曲》,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谈感受。

  (三)以句带篇,深入研读

  1.赏析重点句子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明确:这段文字是语言描写,用兄妹之间的对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兄妹俩相依为命的真情,同时,也表现了妹妹的`善解人意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为后文写贝多芬两次为她弹奏奠定了基础。

  (2)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谈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谈一首吧。”

  明确:体现了盲姑娘不光爱音乐,更能够懂音乐,并且懂得贝多芬的音乐,使得贝多芬引之为知音,因此而创作了《月光曲》。

  2.学生分组讨论:贝多芬为什么会谱成《月光曲》,他是以何种心情创作的这首曲子?

  明确:曲为心声,贝多芬在弹奏月光曲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也是不平静的。面对着眼前穷苦的兄妹俩,面对着自己真正的知音,贝多芬同情之中又有感动,更有得见知音的感慨与激动。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各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对兄妹两个说些什么?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结作业

  1.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我们要向贝多芬学习,关爱别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查找并欣赏贝多芬其他作品,向同学们介绍。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习作3》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现》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

  2、 学会用一颗充满好奇的心去细心观察,认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

  2、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2、在晨会课上,口头交流“我的发现”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说“发现”

  1、谈话。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师说“发现”。

  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现了许多新情况。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二)、范文引路,学会“发现”

  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刘常宁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自读。思考:他发现了哪些令他喜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3、讨论交流。重点讨论发现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现的?

  4、教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现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现,他不仅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寻找,去发现,你发现了什么?

  (三)、各抒己见,细说“发现”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现说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地方发现的;发现了什么;发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 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先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教师相对进行评价。

  再指名一、两名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3、 同桌再次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四)、起草成段,描写“发现””

  1、学生练习写稿,教师来回巡视,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

  2、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

  (五)、师生评价,修改“发现”

  1、 欣赏习作。

  (1)、教师展示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

  2、 修改习作。

  (1)、挑选一篇没有写清楚发现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

  (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现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句顺。)

  (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六)、誊写“发现”,配画插图

  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

  2、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0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虽然你们的宿舍处于角落,感觉有点阴沉沉的,但你们的氛围却是热腾腾的,小朋友们呢,都是喜洋洋的,对吧。多么漂亮的微笑呀,老师这里也是一张笑脸呢!

  1、出示太阳笑脸:

  认识吗?谁呀?你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太阳?(红彤彤、笑眯眯)你认为她想对我们小朋友说哪个呢?

  2、太阳这样可关心人,把太阳给我一个人好不好?那帮你吗?给他吗(加上用右手的动作)?哦,看来,太阳是──大家的。(板题)

  3、齐读课题: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一首诗歌。请同学们翻开书106页。

  二、读通课文,自学认字

  1、初读课本,自学认字:

  ⑴ 看到这样优美的诗歌,莹老师真想先读为快,给我一次体现的机会好不好?师范读(配乐)。

  ⑵ 想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吗?但是学习得一步一个脚印,要慢慢来,先要过三道关呢!能行吗?好,咱们先过第一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本,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⑶ 然后再跟同学交流一下学习生字的方式。

  ⑷ 全班交流:

  有哪些好方法教给你们或有哪些地方提醒你们?(可以使教师上讲台当小校长)适机出示生字卡片。

  陪(换位并组词);彤(注意读音的变化)

  (你坐得如此笔直笔直的,肯定对自己富有了自信,你为自己争取了发言权,真开心能请你来说。)

  2、再读课文,检查读文:

  好多出色的小同学啊!老师看了内心真是喜滋滋的。

  恭喜小朋友们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下面,小朋友可以大展身手了。请小朋友读古诗,谁会有这种的`好机会呢?

  三、品读二节,想象练笔

  1、小朋友们很棒,这个太阳也很不错呢!她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短文,找一找。

  2、指名说。你找对了吗?

  3、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等一下咱们比比谁的收获最多。

  4、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或者说你有哪个体会?你是如何看懂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根据学生提问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机动:太阳是如何做的呢?)

  ──动作有撒、泼、陪、看

  ⑴ 有了太阳,花儿开得很( )

  ⑵ 有了太阳,小树长得更( )

  (花儿更美了,小树更高了,花儿和小草开心吗?你可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体会吗?)

  5、说到这里,莹老师想起来了,也写了一句“陪”,比较句子:

  ⑴ 她看到小朋友在河边戏水。

  ⑵ 她陪着小朋友在河边嬉戏。

  读一读,你认为那个太阳更好,为什么?哦,原来一个字里边也有很多学问呢!谢谢同学们的宝贵意见。

  6、过渡:

  现在老师为何清楚了,因为有了太阳的陪伴,小朋友玩得很欢了!咱们现在就去海边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⑴ 同桌互练;

  ⑵ 个别读。

  (快乐的之后你有哪些表情?,能使同学从你的身上也感受到这份幸福吗?读得真不错,如果可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7、小朋友这么能干,老师更想把一个读书的小诀窍送给他们,有了这个小诀窍,小朋友们肯定能学得更好,想听吗?读书的之后,不仅要学会读懂文字,还要学会看懂符号。再看看书,有哪些新的看到吗?

  ⑴ 个别说发现。

  ⑵ 你看懂了吗?

  8、想象练笔:

  ⑴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让我们去体会太阳的热情,一起走进这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吧!(配乐)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她唤起了他们、唤醒了大地、唤醒了花儿鸟儿树儿草儿果儿,她把美好的金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在太阳的照亮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一切都富有了活力。

  ⑵ 小朋友,刚才在你的脑海里还发现了太阳做了这些好事?

  9、让我们再把太阳做的好事说帮你们看看,好吗?准备好。

  (老师为你们配乐)

  四、练习朗读,词语训练(第一节)

  过渡:太阳要做的事很多了,那能干的太阳从早忙到晚,就经常没有变化吗?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说不定会有哪些新的看到呢!

  2、指名说:

  白云──红彤彤的晚霞,还有什么也是红彤彤的?这样的词语也有吗?

  请一个女孩,仔细观察,眼睛圆溜溜,水汪汪,亮晶晶,脸蛋胖乎乎,红扑扑,红彤彤,笑容甜美蜜的。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1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最后一课。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够快速浏览课文

  2.通过看彩色非洲教学视频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非洲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与非洲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聊聊非洲。 (学生交流对非洲的了解。)

  2、在人们的印象里,非洲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往往联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受非洲的风情文化。

  1.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合作品读,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分组学习,读悟交流: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3.教师小结: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许多树也开花”这一特点,写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动物世界:

  1.导语: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4.资料交流: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5.引语:人们曾说: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这里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6.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7.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导语: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2.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如:(1)抓关键词理解;(2)找出写得最美的句子进行体会;(3)给自己提问题而后找答案等。

  3.相机引导:作者通过花花绿绿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颜六色的宾馆,来体现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语:炽热的赤道骄阳孕育了这一方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奔放营造了七彩的生活.

  6.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轮车夫艳丽的衣着及市场人群多、食物多样化,突出其五彩缤纷)

  彩色的艺术:

  1.导语: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学生交流最令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3.资料交流: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的工艺品吗?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吗?

  4.引语:人们常说,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6.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7.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四、总结全文: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五、推荐阅读:《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等。

  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美文,要让学生感受它写作的技巧,体会非洲的色彩斑斓,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开课时的出人意料:在《梦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出示绚丽多彩的非洲图片,让大家感到惊讶、震憾。而在学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读知大意,再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充分创设情景,播放非洲风光视频,激起学生对非洲的神往,再引领学生将全文进行梳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达特色。而后和学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读悟结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从文字中细细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全体交流尽情畅谈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其余部分的内容。课堂上,我注重精读与略读相融合,采用列提纲的方式来梳理本文的文脉,了解本文表达特色,给学生充分的言语实践时间和空间,体现着略读教学略教而不略学理念。再就是感悟与积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斓并内化积累。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二、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三、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四、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五、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d、配乐朗读这一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e、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f、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八、小结

  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九、板书设计(略)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3

  教材简析

  《海的女儿》是一篇童话故事。主人公小人鱼是一个舍弃了安适的海底生活,在海上大风暴中,义无反顾地拯救他人,不惜牺牲自己,追求爱情的形象。她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着小人鱼向往人类世界、渴望得到王子爱情的动人故事。小人鱼善良、执著、勇敢的精神品质,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本课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有很高的情感教育价值。

  设计理念

  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学中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行发现,自主感悟,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通过朗读和复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3.认识生字“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 (课件出示美人鱼的铜像)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 ——“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

  过渡语:说起安徒生,同学们并不陌生,说说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出示课件指两名学生分别读课件作者简介及有哪些主要作品)

  3.过渡语:安徒生一生中共写了170多篇童话故事,读过的每个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师同时播放课题课件)

  二、汇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回家预习了,下面就来汇报下预习情况吧。

  出示课件:师读问题指学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1、“风暴”的含义

  2、什么是人鱼?

  3、童话的定义:)

  【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丰富、共享资源。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下面的阅读做准备。】

  过渡语:通过同学们的预习,我们对课文里相关知识已经有了简单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童话故事。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读书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与学生共同梳理:

  (二)汇报字词(出示课件)

  我会认“娶”(注音、组词(娶亲)(迎娶)、解意:把女子接过来成亲或男子结婚)

  词语卡片:近义词辨析“忍受”、“忍耐”

  (三)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

  师: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全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指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故事梗概)

  (1)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2)小人鱼救了王子爱上王子——开端

  (3)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4)小人鱼爱情失败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5)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6)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四)概括童话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4

  教研资料:

  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

  1、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等七个字,掌握本文的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习写好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奥茨和他的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环保小知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奥茨,在新学期开始时,他得到一本记事本,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1)、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颜色是绿的吗?

  (2)、谁给他的记事本?为什么要给他呢?

  (3)、这本“绿色记事本”中记录了什么内容?

  设计理念:本课的课题统领了全文,读了课题,只要稍加引导,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开去。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读课文吧!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

  (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检查生字。

  A、请学生读词语:提供、濒临、捐献、攒钱、臭味、簿片、消耗、购买、限制。

  B、理解词语:耗费、濒临灭绝、购物、收支簿、限额。

  C、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4)、指名轮读课文,再次思考“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有关的段落。

  设计意图:有话说:“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因此,我让学生都自己到“水中”去实践,自己读课文,找自己不认识的字,认识自己的生字。学得怎么样?必须要有反馈,自由读,集体读,都不能很好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文是独立阅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他们个人轮读,一则能很好地检查学习的效果,二则学生亲自读了,对语言会有更好的.感悟。

  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

  1、绿色记事本的封面是什么样的?

  2、绿色记事本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

  3、绿色记事本上写了哪些内容,请你把每个内容用一句话说出来。你从绿色记事本上的内容,感受到了些什么?(读3至10自然段,看看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内容。)

  a. 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款.受表扬.

  b. 因为自己马虎睡觉忘记关电灯.浪费电感到后悔.

  c. 上图画课因为粗心画画.浪费了三张白纸感到惭愧.

  d. 看到妈妈浪费水电,建议妈妈把衣服攒多了再洗.

  e. 哥哥为了弥补自己开赛车造成环境污染,决定和朋友每年额外种二十棵树.

  f. 建议和爸爸坐公交车上超市购物,节约了汽油,保护了环境.

  j. 我不顾垃圾的臭味,耐心地把垃圾分类处理.

  4、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欣赏?把你喜欢的内容读一读。

  5、其他同学的记事本上都写了些什么?

  6、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

  四、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后,作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课文,感悟。然后,才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充分的自己思考的时间,小组交流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说起,思考的程度也不会深。因此,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就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哪懂了?哪不懂?通过小组交流,切实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五、反馈学习情况:

  六、将我国现在的旱情通过图片、新闻,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

  七、 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

  八、拓展训练:

  谈谈自己平时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

  九、作业:

  1、给父母讲讲这个故事。

  2、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5年下《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杨氏父子》教学设计》。

  4.齐读。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24

(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5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1-28

语文的教学设计11-1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0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11-2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经典15篇)07-0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篇04-16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