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5 18:25: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设计(集合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本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围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书、感悟”开展教学;通过激情导入、图片展示让学生“乐中求知”;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有感情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素质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技能目标:

  ⑴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法与学法指导】

  1、教师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

  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2、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了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⑴ 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⑵ 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解决办法:

  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阅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学习

  4、掌握生字新词:

  拍摄(shè) 智慧(huì) 了(liào)望 气魄(pò)

  嘉(jiā)峪(yù)关 崇(chóng)山峻(jùn)岭

  5、理解字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三、图文结合,了解文意

  1、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么内容:

  ⑴ 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

  长城。

  ①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②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

  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讲长城的长;第二自然段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自然段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3、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

  ⑴ 一条“龙”。

  ⑵ “高大坚固”。

  ⑶ 结晶。

  ⑷ 奇迹。

  (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学设计2

  初中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仿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仿写,该注意些什么?

  一、明确作文课教学目标

  一节作文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学生这一节作文课学会什么?这指导着老师备课。指导学生仿写要选择范文,作文课的教学目标,约束老师选择范文,也要求老师在课前对范文信息解读要准确和理解深刻,以及在课上对学生认读范文的引导要明确和精当。

  二、选好示范文章

  仿写,就是照样子写,即以一篇文章为范文来进行阅读分析,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因此,仿写,走的是读写结合之路,“以读促写”。因此,课前老师选择好范文是关键。范文应该选取经典文章,作文课上能起到真正示范作用的好文章。而且,选择范文,还要考虑,所选文章,是在哪方面起示范作用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语言;写作顺序、表达方式、修辞、句型),范文能起到好的启示作用,学生才有好的标竽可画。

  三、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表现,,有经验的初中语文老师知道,初一新生的写作能力,和初三的`大哥大姐姐们的写作能力相比,是相差很远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距离的。那么,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初一的仿写和初二、初三的仿写应该是有区别的。我们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前面说过中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写文章。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首先是用句子表达,然后是段落,其次是整篇文章。初一的作文教学,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是着重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从简单的开始。而到了初二时,则可以训练一些谋篇布局、选材、衔接过渡、呼应等一些作文技巧。初三则可以训练一些表现方法了:如先抑后扬法、联想拓展法、想象法、托物言事(人)法、对比法等。如果对初一学

  生训练这些表现方法,有可能大部分学生接受不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以然。而如果再给初三的学生上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作文课,他们会兴趣索然,课上不是吵就是打瞌睡了,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早就会了。

  四、要“举三反一”

  仿写是“以读促写”,读是写之前的基础,没有好好的读,就不能领会写作中要运到的知识和技巧,所以,读文章要多篇,要有数量,这和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是同一性质的,也和“厚积”的说法相通。所以,老师的作文指导课,选取的范文不能只有一篇,一篇的说服力感染力是不强的,现在教材每个单元编排文章,都是五篇体现一个话题,而不是一篇,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以前提倡“举一反三”,是适用于从一个例子中得出多个认识或体会,应该是针对成年人的,对学生写作文的起示范作用的文章选用,应提倡“举三反一”。

  仿写,是有效的作文途径,可以让学生有样可仿,有模可效。指导学生仿写的作文教学虽然不能达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理想效果,但它仍然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做这方面的研究很有意义。当然,仿写只是作文的基础阶段的学习写作的方法,创新才是提高,学生要写出高水平的作文,不能只满足于仿写,还要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后,自己选择适合自己表情达意的文体,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来写作,否则,只停留在仿写的阶段,就难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这也要求老师在重视仿写作文教学,用好仿写作文教学的同时,不能只囿于仿写,还应重视创新作文的教学。

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

  二、学习课文

  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

  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

  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

  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加色彩扎灯笼)

  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板书:合作真快乐)

  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

  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五、齐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过渡: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思考:剩下的生字可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王京(小画家)

  做灯笼(合作真快乐)

  李良(手很巧)

语文教学设计4

  《瓷都景德镇》这个活动是目前正在江西全省幼教机构推广实施的新教材《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里中班主题教学《美丽的家乡》中的一堂社会活动。这套《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是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许卓娅教授主编的,这套教材力求凸显江西特色,其中有30%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江西元素,旨在引导幼儿从小熟悉江西、亲近江西,并以自己的家乡---江西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正符合了《新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社会活动应该“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从小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个,第一:让幼儿知道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有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这四大传统名瓷。第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于瓷器的感受和理解。第三:初步培养幼儿对于家乡传统特色文化的兴趣,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本次活动的准备包括:活动前幼儿对于瓷器的制作过程具备一定的了解,平时对于各种瓷器有一定的观察。活动中将要使用的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多媒体课件、部分瓷器实物等。

  活动重点是要让幼儿知道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有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这四大传统名瓷。难点则在于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于瓷器的感受和理解。

  整个活动的过程包括四大部分。一、以挂图和瓷器实物的展示导入主题。二、逐一观察了解中国四大传统名瓷。三、结合幼儿用书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四大传统名瓷的了解。四、总结分享,结束活动。

  由于《瓷都景德镇》这个活动需要感受瓷器的多种颜色的区别,我带幼儿在之前就作了很多有关知识上的铺垫。例如“青”色到底是什么色?通过涂画七色彩虹,让孩子们明确了青色在科学上准确的.诠释是介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解释为天蓝色,如“青天”,就是指蓝天。这样在活动中认识青花瓷时,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上面只有蓝色花纹的瓷器叫作青花瓷。我还带孩子们一起请出“白色宝宝”来调出各种粉色,对比没加白色以前的鲜艳,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粉色的粉润和柔和。当活动中我出示粉彩瓷问孩子们有什么感觉时,他们都说上面的颜色粉粉的、柔柔的,很像放进了“白色宝宝”。还有,在教材上的活动准备中需要带孩子参观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我就上网搜集了制作瓷器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在多媒体教室播放给孩子们观看。有了这样比较直接的感官接触,孩子们很好地记住了瓷器制作的五大步骤: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当活动中介绍颜色釉瓷时,我说颜色釉瓷就是制作瓷器第三个步骤不用透明色施釉而是用各种颜色的釉施在瓷器身上,小朋友们一下就明白了,还大声告诉我他们觉得颜色釉瓷最漂亮,最神奇。至于玲珑瓷,是四大传统名瓷中幼儿接受最快的。我播放了几张在手电筒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玲珑瓷,还有一张没施釉之前上面很多小洞的瓷盘图片,然后告诉孩子们这种瓷器上用镂雕技术雕刻了很多有规律的“玲珑眼”,所以名叫玲珑瓷。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学习认识了四大传统名瓷之后,我利用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和孩子们一起玩“我说你猜”的游戏,以此加深孩子们对四大传统名瓷的印象和了解。另外,我还用准备好的四个瓷器(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各一个)实物和他们玩游戏,我指到哪个瓷器,谁先说对名称的,就可以来抱一抱、摸一摸这种瓷器,孩子们对这个环节特别感兴趣,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整个活动基本实现了三个教学目标,幼儿绝大部分都能说对四大传统名瓷的称谓,并且对号入座,不会弄错。在大胆表述自己对瓷器的感受和了解方面,很多孩子的表现都还不错。还有一小部分幼儿无法做到运用恰当的语言诠释自己的想法,这还需要我继续加强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

  1).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后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列宁心里会怎样呢?(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二)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板书:宽容

  (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语文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归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

  4.体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挂图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先讲述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然后激情导入: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世界上最亲情的爱是父爱。我们每一天对生活在快乐的日子里,在父母的关怀下健康成长。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呢?

  2、教师提示:爱的方式不同,如生活中的爱、生病时的爱、学习上的爱、游戏中的爱等等。你愿意介绍哪一方面父母的关爱呢?

  3、教师激励: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口语交际大赛,说一说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比一比谁说得好。有信心吗?(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想一想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想完整。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小组交流。每人说一件事情,谈谈父母的关爱。

  三、小小比赛会

  1、教师提示:

  (1) 比赛主题:谈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比赛方式:个人介绍。

  (3)教师提示: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提醒学生口语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可以只谈具体的事情,也可以结合感受来谈。其他学生当评委,等同学讲完后,评价一下他讲的如何。

  2、学生比赛

  3、学生评价。

  四、讨论交流

  1、教师启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父母这样爱我们,我们应该如爱自己的父母呢?

  2、分小组讨论:谈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4、集体讨论:如果自己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① 不会向父母表达爱,怎么办?

  ② 自己想向父母表达爱,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③ 你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说出了,大家帮帮你。

  ④ 如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边,你应该怎么办?

  5、大家互相交流,想办法,出主意。

  生活拓展

  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动一次。

  与自己父母一起交流一次,体验爱和亲情。

  动手做一件小礼物,在父母生日时送给他(她),让父母惊喜一次。

  [设计意图]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

  【课时目标】:习作指导与评价

  一、启发谈话,导入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每一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的心里话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很棒的作文了。大家愿意写出来吗?

  2、指导阅读习作提示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1、习作前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3、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

  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

  三、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范文引路

  ①出示范文

  生日礼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以前,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总是给我买来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是,今年却不同了,我过生日这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地球仪。难道这就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吗?我瞧了一眼,很不高兴。

  晚饭后,妈妈拿出地球仪给我讲了起来。妈妈指着地球仪告诉我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海,哪里是南极,哪里是北极,哪里是中国,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越听越有趣。啊,多么好的生日礼物啊!

  原来爸爸妈妈是为了让我开阔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高兴地说:“爸爸、妈妈,我明白你们为什么给我买这样的礼物了。”

  老师点评:由不喜欢到喜欢,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自然贴切。爸爸妈妈的爱是多么有价值啊!

  我给妈妈买礼物

  平时,都是妈妈给我买礼物。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决定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

  到了商场,一看,东西真多啊!我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去挑选。最后,我看中了一枚胸花。这枚胸花是白颜色的,四周镶着一颗颗亮晶晶的珠子,看上去闪闪发光。我想,妈妈带上它一定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我连忙走上前去,双手托着胸花,说:“妈妈,这是送给您的节日礼物。”

  妈妈高兴极了,伸出双手接了过去,说:“唉呀!真是太漂亮了。谢谢你,我女儿长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真高兴。

  老师点评:开头交代了买礼物的原因,亲切自然;中间写了买礼物的过程,十分具体。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妈妈见到礼物后的高兴心情和对我的夸奖,十分有趣。

  2、教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四、自主习作

  1、教师提示:

  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较啦清楚。

  ②要注意把事情经过 写具体。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心情有什么变化等,要写具体,力求写得活灵活现。

  ③结尾要自然,要写出自己的快乐心情。

  2、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

  五、与家长交流评议作文

  1、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

  2、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自己修改文章。

  3、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3、读自己的习作。

  4、同学初步评价习作,合作批改。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5、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6、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动笔之前,就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写完后,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又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对习作的修改,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来完成。这样,小学生就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又能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巨资,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

  7 、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出示小黑板】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可以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短文中的字。

  ①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② 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

  【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背诵会。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设计意图]

  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第五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课件

  2、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3、自由读诗句。

  4、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

  5、练习背诵诗句。

  6、拓展延伸: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二、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小能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展示自己风采。你可以朗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唱歌或表演舞蹈等等。我们先分小组展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②小组同学帮助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学生一定会情趣盎然,一定会快于表达。引导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根据本班教学实践,灵活选择展示的方法和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成果展示与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把活动成果与参与程度、态度、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

  本设计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如习作、展示台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试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语文课堂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恰当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求答的创造性热情,通过联想、补充、借意发挥,以求掌握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教材在呈现时出于某种考虑,留下一定的空白,这就为学生驰骋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来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像,予以补充。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突破重点难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课题:标点符号的使用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讲授 情境探究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确文章有层次,句段有节律的重要意义。

  2、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3、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自己的表达意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有这样一句话,请同学们理解一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学生思考,简单交流。

  3、师生交流,教师出示:

  A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B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C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引导学生认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首先能正确表达语句意思,其次能使句段层次明晰。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

  1、出示常见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会认会读,明确简单的使用方法。

  , 。 、 ; : ! ?

  “ ” 《 》 ( )

  —— … …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4、总结写法。

  三、熟悉每个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幻灯片出示,学生观看,理解记忆。讲解每一符号使用方法时响应给出例句。

  名称 符号 一般用法

  句号 。 表示句子完成之后的停顿。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问号 ? 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

  顿号 、 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分号 ; 表示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 : 1、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2、常用在对话前面表示后面的话是引用。

  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引号 “” 1、一般都是成对出现。2、表示引用部分或对话。3、表示反语、讽刺。4、表示特定称谓。

  书名号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文件等名称。

  括号 ( ) 表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

  破折号 —— 1、表示解释说明。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递进。3、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延长。

  省略号 ……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2、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四、课堂练习

  1、给下面语段加上标点符号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 小河清凌凌的 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www.shengxin118.com镜子 梳妆打扮 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干什么 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无数的小花 红的 黄的 白的 散在草丛中 美丽极了 几只小鸭子在小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 仿佛在告诉我们 春江水暖鸭先知

  2、交流校对

  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

  4、使用方法小结

  五、方法总结

  1、在阅读中注意标点符号。会认、会背、会写、会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2、试着变换标点符号,看是否导致句段有歧义。

  六、作业布置

  1、给出为打标点符号的文段,让学生填写,并说明填写该符号的原因。

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4个,写字5个,随文识词识字,听读识字,渗透性识字。

  3.语、句发展创造思维编诗句“在哪里,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听读识字,随文识词识字

  教学难点:

  拓展表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式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神话故事。

  讲完故事后,问:你记住了这个英雄的名字了吗?(出示故事名字《后羿射日》),引导学生读故事名,问:后羿射的是“日”,出示“太阳”。

  师: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

  2.认记“太”字。

  师:你能记住“太”吗?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记住了它,怎么记住的?(总结方法:对,我们可以用学过的字和笔画记住新学的字)。和老师一起写写“太”字的笔顺。

  2.揭题读题。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儿歌,儿歌名字就叫“太阳”。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师:每天早上,太阳比我们更早出来照耀大地,它出来时是什么样的呢?丁丁冬冬要带我们去看看,你们想看吗?请仔细听老师读课文,听听老师怎么读课文的,想想丁丁冬冬到底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看太阳。

  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字,仔细听。

  2.试读课文。

  师:会听的孩子会读了吗?老师指到哪里,你就跟老师读到哪里。

  3.齐读课文。

  师:会读了吗?像老师这样,手指着书,一起读一读。

  4.分组读。

  师: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最会指着书读书。同桌之间请一个孩子先指着书读,另一个孩子认真听,他读的对不对,还要认真看,他是不是读到哪里指到哪里。

  学生分组齐读两遍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说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在读中落实听读识字。]

  三.理解课文听读识字识词,指导朗读。

  1.听读识词,明确日出地点。

  师:孩子们,丁丁冬冬到底带我们到哪些地方去看了太阳?听读认读“大海、草原、森林、山村”。

  描述图片,先带图识读词卡,然后脱图读词,最后打乱顺序认读词卡并贴黑板。

  2.学生选择分句自由朗读,情感体验。

  师:(出示课文前四句)原来丁丁冬冬带我们去了这些地方看太阳(指课文),你最喜欢去这些地方的哪儿?这些地方的太阳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呢?你喜欢去哪里看太阳,就选择那一句读,读一读,想一想,看能不能把你想到的比一比动作再读出来。

  [说明:用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求知欲。]

  3.全班交流读,理解拓展。

  (1)师:怎么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太阳吧。

  师:有谁去了大海?出示课件:大海上,太阳是怎么出来的?(抽学生读句。)你能像太阳那样跳一跳吗?读词:跳出来。

  师:啊,一下子就跳出来了,好调皮的太阳,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调皮的太阳,赶快躲起来,好,我们一起边读边做。(指导学生比动作有感情朗读。)

  [说明: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

  (2)师:谁去了草原?愿意读给我们听吗?太阳是怎样出来的仔细看。学生观察课件并回答,读词卡:冒出来。伴随动作齐读诗句。

  [说明:通过观察和动作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达到朗读目标。]

  (3)点击课件,问: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里有什么呀?小鸟在干什么?他们唱呀唱,把谁唱出来了?哪组来试试这一句看你们能否象小鸟一样把太阳给唱出来。(先读词,再分组读、齐读)

  师:聪明的.孩子想一想,森林里还有谁?它们早上在做什么?太阳怎么出来的?

  指导学生练习拓展说话。

  (4)点击课件,问:这是-----雄鸡,早上,山村里的雄鸡在干什么?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谁能读好这一句,把太阳给叫出来?(读词,指名读、分组读)

  语言渲染,引导学生拓展:山村里,还有谁?早上他们会做什么,太阳怎么出来的?(引导学生拓展说句)

  (5)师导:这就是美丽的太阳,照出了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感叹一下吧。看图齐读最后两行。

  [说明:充满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进一步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识字游戏。

  “摘太阳”游戏。

  师:调皮的生字娃娃变成了太阳,来到了我们的黑板,可是太多了,我们会被晒死的,谁来当当小后羿,快把它们摘下来,读对了读准了,这个太阳就属于你了。

  [说明:“字娃娃”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字娃娃打招呼的过程中,既熟悉了生字又培养了学生有礼貌。]

  五.写字指导。

  师:咱们还是得留一个太阳哈,留着它照耀我们这美丽的世界。(出示字卡:从),你能记住它吗?

  指导学生记字书写,完成语文天地第一题,在田字格里写“从”。

  我们再来写写刚才记住的“太”字。

  六.总结全文。

  师:今天我们去不同的地方看了太阳,大家都很喜欢,回家可以把你看到的“什么地方,太阳怎么出来的”说给爸爸妈妈听。今天,我们还听了《后羿射日》的故事,看谁最能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分享咱们今天的学习快乐,好吗?

  [说明: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又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例文,知道文章叙述了自己在新疆的经历和感受,重点写了游览赛里木湖的情景,抒发了兴奋之情,表达了要和好朋友分享快乐的愿望,但它与一般记叙文不同,它是以信的格式写出来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信上。

  2指导学生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分析例文,了解信的基本格式,明确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明确各部分书写在什么位置,明确信的内容,需要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3指导学生分析“习作要求”,知道是给亲戚或朋友的一封信,注意有的.放矢,用语得体。

  4指导学生选择写信的对象和选择好信的内容,鼓励学生写好后寄出这封信,为日后书信交往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今虽然有了电话、电报、电脑等先进媒体,可人们的社会交往仍离不开书信,本次作文要求给你的亲戚或朋友写一封信。

  二读析例文

  1引入例文<<给好朋友的一封信>>,认真阅读。

  2简单交流,指出文体,并结合信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这种文体珠社会交际作用。

  三系统介绍,严格要求

  1着重提出,信的格式不能搞错。

  2系统介绍信的格式。

  (1)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

  (2)每个部分该写在什么地方,都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格式。

  (3)还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小型练笔,填写格式。

  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正文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叙述见闻,也可以介绍经验,交流思想等。

  六对照要求,完成草稿

  七组织修改,注重格式

  八认真誊写,符合规格

  写信给别人,越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越是说明对别人的尊重。

  九简介信封写法,鼓励投寄

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和作用。

  2.掌握“得”的用法,初步学会将句子写得更具体。(重点)

  3.能观察句式特点,发现规律,能按照句式特点续写内容。

  4.会观察“撇”“捺”的书写特点,能把撇、捺写得舒展,字形优美。(重点)

  5.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大概了解古诗的含义和其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所教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学生准备:尝试做读书笔记,熟读日积月累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时,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到知识,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请你默读书上“交流平台”的内容,圈画出有哪些好习惯,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默读,然后思考并圈画。

  3.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抓住“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归类摘抄”“经常翻看”“写写感受”“注明出处”等来谈良好的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4.同学们看了以后,对比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学生抓住上面交流总结的要点,谈各自的不足之处和以后可以改进的地方。)

  5.“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希望同学们将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读书生活中去,帮助自己学得更多,更扎实。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下面的句子,复习“的、地、得”的不同用法。

  (1)这是一只美丽的孔雀。

  (2)这只孔雀正在慢慢地开屏。

  (3)这只孔雀长得可美丽了!

  2.学生交流三个字的不同用法。

  (预设:“的”后面一般跟名词,如事物名称;“地”后面一般跟动词,表示做什么;“得”后面跟形容词,表示怎么样。)

  3.出示书上3个例句,观察思考为什么用“得”。

  (预设:小家伙摔得怎么样,王老师急得怎么样,他跑得怎么样,三句话都是描写具体的程度的,所以都用“得”。)

  4.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具体程度写生动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你也来试试看吧!

  (出示习题)妈妈累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得(______________)。

  5.学生交流。

  (预设:妈妈累得直喘粗气。小王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6.今天,我们学会了使用“得”,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例句: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7.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预设:句子后面的对象就是下一个分句的开头。尾巴和头是一样的。)

  8.(出示)“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在漂荡。)

  9.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如何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我们学会了“得”的用法,学会了“首尾相连”的方法,相信我们以后在具体文章里恰当运用的话,就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三、书写提示

  1.又到了同学们喜欢的书法时间,今天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有意思的字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2.(出示书本上的'八个范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都有撇捺笔画)

  3.这些字的撇、捺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写得舒展一些)

  4.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奏、煤、翅”三个字,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例如“奏”字)我们在书写“奏”字的时候,首先写三横,要注意长短变化,中间一横稍短,三横适当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写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写得慢一点儿,这样就能把这个字撑开来,给下面的笔画以足够的空间;下面是一个“天”字,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捺。

  5.请同学们在书本上书写这个“奏”字,然后对比,哪里写得好,哪里要改进。

  (学生书写后,教师挑选个别字进行点评)

  6.请同学们自由书写其他字,注意撇、捺要写得舒展,使字更加优美。

  7.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8.挑选个别同学的书写作品投影展示,让学生点评后用红笔帮助修订。

  9.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撇、捺结合的字时,要把撇、捺书写得要舒展一些,这样我们书写的字将更加优美。

  四、作业

  1.尝试做一次读书笔记,可以摘抄或背背精彩的内容。

  2.寻找其他包含“撇、捺”的字进行笔画训练,把字写得更加优美。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猜谜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礼物,你来猜猜看它是谁?“一身粉红装,绿伞绕身旁。”(莲)

  2.古人特别喜欢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采莲曲》。

  3.(课件出示古诗)先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预设:莲花很美,荷叶很多,诗人被莲花迷住了。)

  4.诗中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你还不懂,可以提出来。

  (预设:罗裙、芙蓉向脸等)

  5.组织学生对难解字词进行讨论交流。

  罗裙:用黑布做成的裙子。

  芙蓉向脸:少女红润的脸与荷花一样美。

  6.根据字词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采莲少女的罗裙和池塘中的荷叶一样颜色,都是那么绿,好像少女的罗裙和荷叶是一起裁剪的,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之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一体,忽然都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知道原来采莲少女仍在这里。)

  7.配乐比赛朗读。

  (1)自由朗读。

  (2)推荐一名同学来读,同学点评,老师点评。

  (3)男女生对比读。

  8.尝试齐背《采莲曲》。

  二、布置作业

  1.把《采莲曲》背给喜欢的人听。

  2.搜集其他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尝试着背诵一两句。

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原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口技艺人用声响描描摹的几种生活场景。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和前后照应的写法。(重点)

  3、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重点)

  4、积累古汉语中表示时间的'副词,并了解它们的区别。(难点)

  二、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法。

  三、教学道具: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口技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表演者用口模仿各种声音,使听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表演者都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主要运用嘴、舌、喉、鼻等器官发音来模拟各种声音,比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以增强真实感。

  二、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口技》原是《秋声诗》的序言。《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

  三、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虞()初新志,屏障(),犬吠(),其夫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齁()起,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曳()屋许许()声,宾客意少()舒,口中呜()声,絮絮()不止。

  明确:虞(yú)初新志,屏障(píngzhàng),犬吠(fèi),其夫呓(yì)语,夫叱(chì)大儿声,夫齁(hōu)起,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许(hǔ)声,宾客意少(shāo)舒,口中呜(wū)声,絮絮(xù)不止。

  四、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师点拨

  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人大摆酒席请客,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帷幕,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

  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帷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

  点拨: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者:……的人。会:适逢,正赶上(课文注释)。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于:在。厅事:大厅,客厅(课文注释)。之:的。施:摆放,布置(课文注释)。一桌、一椅、一扇:文言文常常省略量词,翻译时要给不出来。

  2、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

  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哗者。

  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语文教学设计12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个谜语: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能让树跳舞,能使土飞扬。(打一自然现象)。学生回答后,师评价: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就是[风][出示一幅学生画]请大家看画面:圆圆的荷叶、美丽的荷花,两个小青蛙正在打电话,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真是太美了!这时一阵风吹来,池塘里的景物就会动起来,想不想把它画下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画风。板书[画风]

  可是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今天我们就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探讨。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六十六页。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听课文录音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3课件出示生字词、多音字,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

  三、学文

  1、这么一会儿功夫你们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们。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A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你喜欢文中的哪个小朋友?为什么?学生读后汇报

  [喜欢宋涛,因为他爱思考爱提问;喜欢陈丹,因为她善于向别人学习;喜欢赵小艺,因为她爱动脑筋,第一个画出了风。]师提问:“从文中哪里能看出赵小艺爱动脑筋?”学生在文中找、读抓住:“眨眨眼睛”“想了想”去体会。师追问:“经过思考赵小艺画出风了吗?”学生汇报,师板书[飘动的旗子]师追问:“旗子为什么会飘动?”学生汇报,师说:“原来风就在飘动的旗子上。”

  师接着问:“看到赵小艺的画,宋涛是怎么说的?”学生汇报,师指导朗读宋涛说的话。师继续问:“受到赵小艺的启发宋涛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汇报,师板书[斜斜的雨丝]

  师接着问:“看到赵小艺画的风陈丹是怎么说的?”学生汇报,师追问:“之前陈丹是怎么说的?”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体会陈丹善于向别人学习,知错就改的好品质。师继续问:“陈丹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汇报,师板书[弯弯的小树]这时赵小艺又想出了一种画风的'方法,她是怎样画的?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体会赵小艺善于动脑的好习惯,相机板书[转动的风车]

  2、师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文中小朋友的好习惯。师说;“文中的小朋友都画出了风,解决了画风的难题。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难题,当遇到难题时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学习文中小朋友的好习惯,并板书[勤于动脑善于创新]

  3、指导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

  4、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动脑、画风。

  四、布置作业:一阵香味飘来,香味怎么画?

  这节课,我根据二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差,但天生爱画、爱说的特点,对课文的感知主要通过朗读理解。通过实践,我觉得我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 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

  2、了解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春联的资料或图片。

  2、 制作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进春联。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这红红火火、欢欢喜喜的节日里,神州大地上有一种语言,它比串串鞭炮更和谐,比朵朵窗花更美丽,它能给节日增添喜庆,这种语言就是(春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诵读春联,揣摩春联,好不好?

  二、感受春联的内容美。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你读到的四副春联,用“~~~~”画出这些春联所描绘的内容。板书:内容

  2、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屏幕,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的1、2两句话?好,请这位男同学来读。出示:“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3、同学们,大年初一的时候,你们到亲戚朋友家拜年或游玩,走在大街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大红春联,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读第二句话,我们浏览着( )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 )百花园中。你们知道浏览的意思吗?(粗略,大致的看一遍)从各种各样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从万紫千红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5、那么,春联到底多在哪、美在哪儿呢?接下来读你们自由读读第一节中第三句到最后的内容。出示:“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6、现在,就让我们来再来诵读这四副春联,(投影出示)第一幅春联,谁来读?齐声读第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这一副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7、第二副春联谁来读?读。(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一副春联向我们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8、再来看第三幅,谁来读?(男上联女生读下联)读第三副春联(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一副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9、好,第四副谁来读?(分组读)读第四副春联(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一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三、赠春联,谈感受。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这么美春联,怪不得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浏览着( ),就像是漫游在( )百花园中。”

  2、同学们,如果老师让你在这四副春联中选择一副送给老师,你将赠送哪一副呢?请你按照这样的格式完成。我要送“, ”这幅春联,它让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这副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仿佛看见了一些在外打工的工人回到家,家人都很开心。我仿佛看到了红花绿草,千红万紫的百花园。我知道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和希望。我仿佛看到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仿佛看到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3、你们读的投入,谈的真实,让老师不禁想起一首小诗:春联是歌,吟诵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着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千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春联的海洋中。现在让我们让我们再次读好这几副春联。

  四、了解春联的特点,体会其对仗美和声律美。

  1、读得好,你们读得有高有低,有快有慢,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一个词就是(抑扬顿挫)。读春联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写春联呢,更是其乐无穷。春联究竟怎么写?它有哪些特点呢?课文第二自然段已经告诉了我们,好,现在就默读第二自然段。

  3、出示:春联最讲究(对仗)。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

  4、为了让同学们容易理解,文中列出了一副春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它字数相等吗?上联是多少个字,词类相当又怎么理解?文中怎么说的?(“绿柳” 对 “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

  5、我们齐读这段话,引读出示“春联最讲究(对仗)。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如果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就能帮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6、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春联的特点:对仗美,声律美。

  五、整理春联

  1、同学们,在祖国源远流长(板书这个词)的文化长河中,还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板书这个词)的春联,老师也搜集了几幅春联,想送给你们,但不小心被我弄乱了,聪明的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吗?

  2、师: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这五副春联填下面的一段话。屏显练习题:春联中有的赞美了自然风光,如“田园无限美 ,山河分外娇”;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 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有的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如“万众共书开拓史,九州同唱奋飞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如“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事业随春长,风光逐日新”??)

  3、老师这儿有一副没有写好的春联,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填一填,看看应该填什么字呢?(出示对联)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六、小结全文。

  1、读春联有好处,它可以帮助(帮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引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开卷有益知道什么意思吗?读书有好处,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处处皆语文。)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春联。春联最讲究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而且它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能让我们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声律美。下面请同学们做做练习7中“照样子对对子”。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春联,开展"春联交流会"。

  2、尝试着自己独立创作一副春联,过春节时贴在自己家的大门上,也可以送给亲戚、朋友。

  八、板书

  内容;种类多

  特点:对仗美

  声律美

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测评。)

  二:前提测评

  ①请一位同学回答。

  ②范读(点击开关)。

  ③学生齐读。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看,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好,让我们进入朗读训练部分,通过听、看朗读,全心身地感受这首词的优美之处。)

  四:朗读训练

  ①播放一遍。

  ②学生齐读。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①讲解联想的定义。

  ②放映明星和街灯图。

  ----我们在初一时学习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他们两者有何相似点?----答案:明亮

  ③讲解想象的定义。

  ④放映天河现水牛和牛郎织女图。

  ----从天河现水牛图创造出牛郎织女图。

  (好,老师已经把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化成了五道思考题,同学们互相讨论,等会儿老师将会请同学们回答。)

  (一)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大家看屏幕,并对照课本的注解,弄清这首词的字面意思。)

  (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①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呢?(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③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五)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六:能力训练

  1、看了图一,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二,说说自己的联想。)

  2、看图三,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请看图四,展开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写自己之所想。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今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无不要求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同样地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七:音乐欣赏

  ①播放一次。

  ②第二次播放,让学生轻声跟唱。(提醒:歌词的何事长向别时圆有别于课本的何事偏向别时圆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版本的缘故。)

  (让我们进入到下一环节,通过导学达标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导学达标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联想:菏叶上的水珠象(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此图,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九: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怀人(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十: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做到想象有基础和依据。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语言,模范文本进行迁移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小星星》,师生一起进行律动。

  2、师:老师知道有一条河,它不是由水组成的,而是由无数颗闪闪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你知道这是什么河吗?(板书“银河”)“银”字是左右结构,左面是金字旁,跟金属有关。

  3、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银河的图片。(课件出示银河的图片)看到这美丽的银河,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4、有两个个爱提问题的少年,他们看到这美丽的银河后也提出了好多问题呢。(板书“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问银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想象词义。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银河客轮牛郎相会

  拦河大坝宇宙飞船

  清澈宽阔需要宽广

  雄伟驾驶南来北往

  指名读,去拼音读。齐读。

  4、识字游戏“送星星回家”。(老师手中有许多小星星,背面写着生字,如果会读生字,就可以将小星星送回美丽的“银河”。)指名读。

  5、谁愿意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的最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的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帮帮你。

  指名读,师生评议。

  6、两位少年到底向银河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分别问银河的什么地方?

  想想读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指导学生逐段读好问句)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每小节中的问句。

  7、学生练习有表情地朗读全诗。

  分组朗读全诗。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轮郎坝拦相银

  学生自读,口头组词。

  2、学生试着说说每个字的笔画、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轮”和“郎”

  轮:与“枪”的右半部分区分,左窄右宽。

  郎:与“朗”联系识记,左窄右宽。

  4、学生边说笔画边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

  5、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

  1、上节课,小朋友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还认识吗?开小火车朗读词语。出示:

  驾驶宽阔引路相会

  航标灯斜拉桥葛洲坝发电站

  南来北往拦河大坝

  牛郎织女宇宙飞船

  2、课文中两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绿绿的草地上仰望着星空,看着那小星星组成的白色的光带“银河”。看着看着,那原本挂在天上的银河,似乎就变成了家乡的小河,小朋友不禁向它提出了许多问题。小朋友都向银河问了些什么。

  3、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朋友一起想象,一起去问一问银河吧。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翻开书来,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小节读一读,看看怎么把它读好。

  1、学习第一节

  出示第一节

  ①哪位小朋友对这一小节感兴趣?谁想来问一问?指名读。

  ②谁还想问?指名读

  ③问得真好!在小朋友眼里,河水是----清澈的,板书:河水,读词语!

  (齐读、男女生读)

  ④谁能给“清澈”换个词,意思差不多。(碧绿、一尘不染、清清、一眼见底、清凌凌)

  a换得真好,你能再来读读这个词语吗?

  b谁能读出碧绿,一尘不染,清清,一望见底。

  ⑤把它放到句子里读一读!(指名读。)谁再来试试。(生读。)

  ⑥在那一尘不染的河水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在清澈的河水里,小朋友们产生了这么多的想象,有鱼儿、有水草、还有戏水的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谁能读出自己的想象来。(读第一自然段。)

  ⑦师:多清多美的河水啊,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齐读。)

  2、学习第二节

  过渡:我们看完了河面,现在来看看河道吧。(出示第二节)板书:河道

  ①你来问一问?指名读

  ②这么长的句子,他还能把问的语气读出来,真厉害!我们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问一问!(小老师领读)谁还想问!(指名)一起来问!(齐读)

  ③这一节中有一个词特别有意思,(红色显示:伸着大鼻子的货船)

  ④你猜它是什么?你们见过“伸着大鼻子的货船”吗?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图片:大鼻子的货船),“大鼻子”在哪呢?谁来指一指。

  谁来读一读:大鼻子的货船。(指名3人)

  大鼻子名叫球鼻艏,这样的船头啊可以减小水波的阻力,船就能行驶的更快了。

  ⑤你看多有趣呀!谁还想问一问?

  ⑥“南来北往”什么意思?

  ⑦有很多的客轮和货船,那么河道必须怎么样?读出来!(谁能读的再宽广一些?)

  ⑧在宽广的河道里除了有客轮和货船,还有航标灯呢,看,这就是航标灯(出示图片),航标灯啊,是为了客轮和货船的安全航行而专门设置的,它在夜间能发出闪光的信号。

  ⑨现在我们一起来问问这宽阔的河道里有些什么吧。(齐读)

  3、学习第三节

  过渡:文中的两个小朋友真是好问,我们也来做做好问的小朋友吧,(出示第三小节,齐读)

  ①出示:出示一条大河(板书:河面)

  看着这河面,谁能读好这个词语“宽广的河面”?

  再看看这河面,谁再来读?(指名读)一起读!(齐读)

  ②“宽阔的河道”,“宽广的河面”,都表示宽的意思,两者有什么不同呢?谁来做一做动作,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a宽阔除了形容河道以外,还能形容什么?(出示:宽阔的)(生回答)为什么说马路时宽阔的?(出示:宽阔的马路)学生齐读

  b宽广的河面,宽广还可以形容什么呢?(出示:宽广的)(生回答)你能说说为什么草原是宽广的呢?是啊,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出示:草原、海面、沙漠、天空、胸怀)(齐读,开火车读)

  ③这么宽广的河面上会有什么呢?谁来问一问。(出示)

  ④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你们听过吗?谁来讲一讲?(生不会时,老师补充: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与牛郎结为夫妻后,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反对。王母娘娘用银河将他们分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会时喜鹊给他们搭桥,称为鹊桥。)

  ⑤他们多可怜呀!每年只有一次机会能在鹊桥上相会,你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经常相会吗?你们见过“斜拉桥”吗?

  (出示:斜拉桥图片。)小朋友们,这就是“斜拉桥”,大家看得那么认真,谁来说说,看了这个斜拉桥想说什么?

  谁来读一读。(指名)谁还想读,把斜拉桥的雄伟读出来。(指名)

  银河呀,我们这有雄伟的“斜拉桥”,你那里有没有呢?谁来问一问?

  ⑥有了“斜拉桥”,牛郎和织女就可以在桥上相会了,我们一起把这美好的祝愿读出来!(齐读)

  4、学习第四节

  ①过渡:问完了河水、河道、河面,我们再来问问银河的上游吧。

  (出示第四小节)(板书:上游)谁先来问问?(指名)一起来问问!

  ②出示:拦河大坝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拦河大坝,它可以控制水流、防洪,还可以提高水位发电,它的作用很大。

  ③出示:葛洲坝水力发电站图片

  葛洲坝水力发电站,就是利用水能来发电的,每年能发150多亿度电呢。

  ④银河呀,我们这里有,你那里有没有呢?想不想问一问?你来问问吧!

  ⑤谁再来问一问?喜欢这一节的同学一起问一问?

  5、这些问题问得多奇妙,多有趣呀!我们坐在草地上,托起下巴,一起再来问一问银河!注意:要有问的语气哦!分组读第1至4自然段。

  6、课文中的小朋友对银河提了那么多问题,那他的问题问完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第五小节)指名读。

  仰望星空,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银河?仿照书中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

  同桌互说,指名说。

  你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要问银河,那你将来长大打算怎么做呢?学生交流。

  你们的愿望真美好,多有雄心壮志啊!齐读:总有一天……

  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节。

  7、银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朋友们,银河在等着你们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去探索呢!相信将来,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到那时,可别忘了告诉老师哦。让我们捧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诗。(配乐齐读)

  三、指导写字:宇、宙

  1、说说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你如何怎么记住这两个生字的呢?

  2、仔细观察,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师边范写边说要点(生跟着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银河?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4问银河

  河水鱼儿水草小朋友戏水

  河道客轮货船航标灯

  河面斜拉桥牛郎织女

  上游拦河大坝水力发电站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11-10

语文教学设计06-19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2-20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01-16

语文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1-13

语文作文教学设计10-18

(热)语文教学设计07-04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6-24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6-02

《夕照》语文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