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体验成长的感受。
⑵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课文题目《孤独之旅》是编者加的,文章题目本身可以多种多样,它所体现的是作者的不同侧重点,比如,可以侧重于人物、可以侧重于情节或主题思想等。节选的文章似乎可以给出不同的题目,例如:父与子、小康放鸭记;放鸭、放鸭之旅;成长之旅等。那么,相比较于《孤独之旅》,课文的题目则侧重于什么呢?老师认为,是为了更加诗意化地表达小说的主题思想,用其他题目都把文章坐实了。只有“孤独”一词,本身是忧郁而诗意的,它与诗歌的浪漫特质相符。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与哲学家等,无不是在“孤独”中升华和创造的。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但是,“孤独”虽是每个人都有,却又是非常抽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曹文轩却用文字和他独特的风格,把“孤独”很好地传达了。
简介作家指导阅读: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等。其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以诗意化的笔触和意境来表现一切,追求小说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含蓄美。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了解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二、探究生趣
(一)整体感知:走入孤独之旅
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四个字概括):
讨论并归纳: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二)研读课文:聆听孤独之声
从文中划出体现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句子,体会“孤独”的含义。
学生读书,圈点勾画,交流发言。教师引导点拨,齐读重要语句。
Ppt展示一些线索语句:
1.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
2.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9322;
3.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4.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5.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6.在心里清楚了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7.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8.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9.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10.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一久——不再忽然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孤独”的含义是什麽?
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孤独”含义是: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慢慢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三)环境描写探究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文中环境描写颇多,但这些环境描写是主要围绕三样事物展开——
1.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也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
2.以面对芦苇荡时的不同感受作为主人公心理成长的见证。
3.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
这样,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四)每位同学用“孤独是……”写一句话,在全班作一次朗诵。
当我站在讲台上,精心准备的课却无法激起学生们学习热情的时候,我会觉得我成了一个孤独的表演者。
三、总结固趣
在孤独中成长,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身上,我们看到了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的影子。安徒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忧郁而美丽的故事。一只丑小鸭经过流浪的艰苦与磨难,终于在春天来临的时候,丑小鸭长大成了白天鹅。两者都诗意化地传达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两者都抓住了这种诗意的成长契机。曹文轩作为安徒生经典作品的欣赏者,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杜小康也与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一样,都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在苦难和孤独中成长,生活中的考验与变故是他们成长的契机。桑桑的成长是以他生病为契机,纸月的成长与她的“无父”的遭遇密不可分。
当他们父子二人因为放鸭误入他人鱼塘而再次陷入一贫如洗的困境时,当杜小康抬着病危的父亲回到油麻地时,他,已经不再是几个月前的那个杜小康了。虽然头发干枯、面容清瘦,但他“一双眼睛却出奇的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之神”。甚至当他后来在自己曾经读书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摊卖货时,“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令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都颇感震惊。杜小康,已经是一个远远大于他自己的年龄的少年了,他真的长大了。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成长的过程是充满了曲折与困难的。成长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几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孤独”的“催化剂”,它是成长的一场洗礼。所以,孤独不仅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需。北大才子余杰曾说:“孤独就象篱笆,有了篱笆,才有自己的园地。”年少即诗人,孤独即诗人。丑小鸭也许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就让我们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我们的生活,去面对成长中的孤独和苦难,让自己诗意地成长、诗意地蜕变,直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稠密、嬉闹、撅断、撩逗、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成长的心路历程,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导语设计:有一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恐怕很少有人能道出其中的滋味,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叫杜小康的同龄人,他的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2、作家介绍。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74年就读北大中文系,后留校任教。属学者型作家。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草房子》是作者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的又一长篇小说力作,先后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中国作协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等。
20xx年曹文轩被推选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掌握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稠 密 嬉 闹 驱 除 觅 食
旋 风 抠 纯粹 厚 实
撅 断 撩 逗 歇斯底里
2、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你阅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1)小说中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三、探究学习。
1、题目《孤独之旅》有何深刻含义?
题目概括了主人公放鸭生活的全过程,“孤独”渗透于人物放鸭期间的全部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对杜小康来说,“孤独”含义是:
①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②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③对未来的恐惧。慢慢放鸭,路何处是尽头?
(提示:(l)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幸福的环境;(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顽强、不畏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是杜小康心理活动发展的过程。)
2、在离家牧鸭的生活中,他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心理活动的发展:①想上学(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②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③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④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⑤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⑥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⑦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⑧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⑨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⑩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杜小康在放鸭的生活中,经历了出发时的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的.害怕、胆怯,安顿之后的感到孤独,时间久了的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的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走过了“孤独之旅”。
3、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杜小康的心路历程。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成熟
(走进了杜小康的心理历程,我们似乎与他一起经历了这次刻骨铭心的“孤独之旅”, 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
4、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杜小康这一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杜小康处于人生的三个阶段时作用是不同的。在主人公恐惧孤独时,更加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无法排解的孤独。面对孤独时,把暴风雨的天气写得如此恶劣,也为人物在一夜之中能迅速成长起来,提供了一种可能,让人们不禁想到这自然界的风雨不也是人生中的风雨吗?再大再疯狂,只要你能勇于面对,努力抗争,什么样的“风雨”走不过去呢?雨后那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无空也正是杜小康此时的心情,也如这月这天,明亮而清澈,他已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长坚强了起来,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同时他也使环境不再那样单调而孤寂。所以,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是为了表现杜小康的心情,渲染了气氛,为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妥切、很真实的舞台。作者把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成长的历程。)
四、扩展、总结。
作者通过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孤独,如何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战胜孤独,并且成长的具体事例及感受。)
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五、布置作业。(略)
【《孤独之旅》优质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09-13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05-03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优秀10-24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15篇05-21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07-31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05-24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0-11
神奇的探险之旅教学设计09-19
平移和旋转优质课教学设计10-13
孤独之旅公开课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