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8 08:18: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瓣飘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

  一)引入情境。

  1、课件出示月季花。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多次多种语气读。)这花瓣很美,你怎么读?这花瓣很香,你怎么读?这花瓣你很喜欢,怎么读?

  二)初读课文,

  1、一读,扫除字词障碍。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会读或难读的字,看课后注音或问老师同学来解决。

  2、出示本课难读的生字词语

  俯在花前不知所措惶恐眼眶

  交流:你刚才学会了吗?

  1)指名读、齐读。

  2)理解、分析:

  说说“眼眶”是哪部位?拓展认认“相框、箩筐。”

  说说“惶恐”的相同处及意思。(心字旁、形声字、意思相近。)

  措什么部首?说明?措本义:安置、处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口头组词

  “俯”(向下,低头,与“仰”相对)做“俯”的动作,出示词语做动作(~身、~视、~首)

  3、二读,理清脉络。

  1)课文写了3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3个时间段。

  2)找个时间段所在段落。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4、三读,进一步了解内容。

  1)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2)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提示“谁干什么来”概括。(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三)细读课文。

  1、感悟花瓣香美

  1)这是一片的`花瓣。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看看谁填的答案多。

  2)组织交流,并要求学生说出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点拨。

  (1)这是一片红艳艳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2)这是一片带露水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二自然段:“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

  (3)这是一片摸上去像绒布一样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七自然段:“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交流时,让学生摸摸老师课前准备好的绒布,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从而体会花瓣像绒布一样细腻、柔软、舒服的感觉。

  (4)这是一片飘着淡淡清香的花瓣。依据是课文第七自然段:“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以及课文题目“花瓣飘香”。

  3)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题“这是一片的花瓣”,用语言描述“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

  出示:我家门前的那丛月季可真惹人爱呀!你看,

  学生先练说,再指名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描述: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可真若人爱!你看,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不少。那花朵红红的、艳艳的,真美。用手摸一摸,软软的、柔柔的、滑滑的,像是摸在绒布上一样,真舒服;将鼻子凑上去,深深地吸一口,那清香淡淡的、甜甜的。清晨,花瓣上带着露水,连露水也带着红润。

  2、品悟女孩懂事

  1)师:这样的月季花叫谁看了都会喜欢,都会高兴的。一天清晨,作者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什么?

  作者又看到了什么能联系第一段说具体点吗?可作者为什么不写具体?(重复、啰嗦)

  一天清晨,作者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师描述画面后问),他心里在想什么?

  预设:小女孩真爱花呀!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在文中,作者并没有写小姑娘爱花,而是通过哪些词表达出来的?

  “俯在花前”说明什么?“小心地摘”“双手捧着”又说明什么呢?

  俯在花前说明她喜欢花,“小心”是说明小女孩生怕摘坏了花瓣;“捧”是说明小女孩生怕碰坏了花瓣。多么爱花的孩子呀!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她爱花吧!

  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这样一个画面。

  (问问她“为什么只摘花瓣呢?”)于是。作者就叫住了小女孩。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⒉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 “惶恐”“不知所措”等词语。

  ⒊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美德,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读读想想,初识花瓣——与学生对话

  同学们,看到“花瓣”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对,我们会想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会想到花瓣上的露珠,会想到有淡淡的花香飘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像花瓣一样美丽的小女孩,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课题《花瓣飘香》。齐读课题。你能读出有阵阵花香飘来的感觉吗?指名读,齐读。

  二、读读议议,感悟花瓣——与学生对话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一位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从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画出表示小女孩摘花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

  (一)品读摘花瓣(第2节)

  1.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请一女生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进行评价。

  2.假如你就是那位小女孩,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

  a:你为什么要俯在花前,摘花瓣时的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b、你摘下花瓣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

  c、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什么东西你会双手捧着?

  4.小结:看来这个小姑娘是一位爱花的孩子,通过后文我们知道她要把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也看出花瓣这代表着小女孩的一颗孝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第二自然段。

  5.让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课题,读出小女孩的孝心。

  (二)紧扣“懂事”,品味文本语言。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懂事的女孩)我们一起来找找从哪里能看出小女孩的“懂事”。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3-9段,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跟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点拨指导:

  1.“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①师: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和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女孩有着这样一个爸爸,这多么让人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②指名回答。

  师小结:

  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想到爸爸远在南沙而妈妈又卧病在床,心里难过,这是难过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嘱咐,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③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面对这样一个小女孩,我不禁称赞道——出示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①你摸过花瓣吗?那是怎样的感觉?

  ②那小女孩的妈妈收到这样的花瓣,她会怎样?(微笑、感动、幸福)

  ③是呀,一片花瓣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齐读。

  ④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齐读)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①师: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

  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个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指名读。

  ③师: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④理解词义。

  师: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叫(齐读)——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呢?(心里害怕)

  ⑤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非常诚实的孩子!我们不禁又要夸夸她了——齐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⑥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轻轻地问)你能读出轻轻的感觉吗?

  ⑦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涵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小组内可以先练读。

  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部分。

  ⑧再读课题,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片怎样的花瓣?

  (三)读悟最后一段,加深理解。

  1.师:这是一片美丽的小花瓣,幸福的小花瓣,它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花瓣飘出的淡淡的幽香,不正像敬爱父母的美德在人间传播扩散吗?齐读第10段。

  师生互动表演:a、我把一盆带露水的月季花放在阳台上,母亲会怎么问“我”?我又会怎么回答?b、我把一盆带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是怎么说?

  2.你们明白作者的用意吗?(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师:明白了作者的心思,也就明白了这全天下儿女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3.学到这儿,让我们再来看课题,大家齐读。 小女孩送给妈妈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这情意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作者的心。这真是花瓣飘香啊!现在谁来读读课题。

  师: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让我们再一起深情地读读课题吧!

  三、读读说说,送出花瓣——与心灵对话

  1.师:一片小小的花瓣,充满了浓浓的爱,传递着深深的情。老师和你们一样为小女孩和她的爱而感动着。假如你是那位小女孩,除了摘花瓣外,还会做些什么事让妈妈高兴呢?

  师:今天回家以后,同学们就试着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你的人表达一份心意,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吧!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花瓣飘香。师生:(共同深情地读课题)。

  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懂事的小女孩为了让病中的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她,她送的不仅仅是花瓣,还有一份孝心、一片真情。整篇课文体现着人情的美,如花瓣飘香沁人心脾。《花瓣飘香》的香味如何才能飘出来呢?

  我觉得动情是关键。语文课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某种境界。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课文结束前,学生已被小女孩美好的品质而感动.但对于课题花瓣飘香还只停留在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在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又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环节。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朗读“我”和小女孩的对话,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最后教师深情的总结对文章内容进行升华,教育学生要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同学们,其实人人都有一颗珍贵的爱心,你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片美丽的花瓣,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像花瓣一样飘出幽幽的清香,让你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芬芳你周围的每一个人”。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体会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课件出示画面,滚动的文字和淡淡的音乐。《母爱》: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是啊,孩子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而孩子也会对妈妈由衷地感谢,有一位小女孩,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感谢她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花瓣飘香》。

  3、指导学生朗读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师巡视。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板书:“措、惶” 引出词“不知所措”和“惶恐”。

  3.师逐段指名朗读,读后学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营造氛围:

  1、听课文配乐朗读,看多媒体演示月季花、小女孩摘花瓣的图片,思考: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情?

  2、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

  ⑴怎么摘花瓣的?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

  3、同学们提出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四、指导写字:

  先范写,在指导学生描红:“俯、摘、捧、措、惶、恐”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情境,课前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 谁来说说,她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摘花瓣)

  2、好,大家学得可真好。不过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这节课上,我们要通过细细地读书来走近她、感受她 。

  二、读悟第二自然段:

  1、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第二段)

  2、让我们认真读一读, 边读边想,注意小女孩摘花时候的动作,用铅笔在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儿下面画上波浪线,并细细体会。(生自由读)(课件出示第二段)

  3、指名说说找到了哪些词儿?有哪些体会?(课件出示“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

  4、谁能够上来像小女孩那样“摘一摘”?生演。师: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师:一片花瓣很轻,很小,“你为什么不这样拿着呢?”——理解“双手捧着”,平时你那什么东西的时候要用双手捧着?对呀,自己心爱的东西,珍贵的东西,才会用“双手捧着”。小朋友,能从文字中读出情境来,读出自己感受来,真是会读书啊!

  5、现在,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放进课文,好好读一读。把小女孩摘花的情境再现在我们的面前。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过渡:第二天,作者又遇到了这位小女孩,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后,作者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紧扣“懂事”,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默读课文三——十自然段,想想这个小女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2、汇报交流体会。你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指名谈体会。

  a.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b.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他的笑容,甚至他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指名读,齐读。

  c.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他的心情好起来,让他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齐读)

  (2)“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他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示课件)南沙就是南沙群岛,它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女孩有着这样一个身穿军装,手握钢枪的爸爸,这多么让人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指名回答)

  b.小结: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祝福,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c.、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同学们,当爸爸和你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的时候,小女孩只能读着爸爸的来信。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d.、说得多动情呀!谁能读好小女孩的话?指名读。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e、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我们也来夸夸她——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a.不就是一朵月季花嘛?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b.生说。评价: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c.看——(相机出示课件)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个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指名读。

  d.小朋友,你发现没有,小女孩说的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也许她还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你能猜一猜,她想说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e师:小朋友真会读书连课文中隐藏着的内容都能读出来,真不简单!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f.理解词义: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很尴尬,——这就叫(齐读)——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心里害怕)

  g.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轻轻地问)指导朗读: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涵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同桌可以先练读。指名两人读。(评价注意:男孩子要轻轻地问,别把女孩子吓坏了,本来就胆小。非常惶恐)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部分。

  四、读悟最后一段,抓住题眼,加深理解。

  1、师:小女孩的所作所为不仅温暖了他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出示内容,引读最后一段。

  2、你们明白作者的用意吗?(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板书:我送花)

  3、师:明白了作者的心思,也就明白了这全天下儿女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板书:爱)

  4、学到这儿,你对这课题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小女孩受里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他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他的深情!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五、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1、师: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给妈妈这样美丽的花瓣吗?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他的?

  2、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正如课题所说的让花瓣飘香,使香越飘越远,飘到各地。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应该追求简单,纯朴,老师要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地学。让学生在质朴、简单的语言文字中通过质疑、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特征,同时受到感染。以“读”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评价、想象、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感悟她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美德,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美好情感。

  【教法选择】

  情景教学法

  以读促悟法

  情感体验法等

  【学法指导】

  通过朗读、圈画、讨论、评价、想象、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熟读并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分析学情,设计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滚动的文字和淡淡的音乐。)《母爱》: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母爱是感人的,我爱妈妈。)是啊,孩子们,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不知操了多少心!那么你有没有关心过妈妈呢?

  ⒉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谁来说说,她为妈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相机板书:小女孩

  摘花瓣)

  ⒊师: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她做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这节课上,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亲近她、感受她。

  二、读中感悟第二自然段

  ⒈课文哪一段写的是小女孩摘花瓣的情景?(第二段)

  ⒉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边读边想,注意小女孩摘花时候的动作,用铅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并细细体会。(课件出示第二段,生自由读)

  ⒊指名说说找到了哪些词儿?有哪些体会?(课件出示“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跑远了……”)

  师: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师:一片花瓣很轻,很小,“你为什么不这样拿着呢?”——理解“双手捧着”,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能从文字中读出情境来,读出自己感受来,同学们真会读书啊!

  ⒈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好好读读课文。过渡:第二天,我又遇到了这位小女孩,与她进行了一番交谈后,我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品味文本,推敲句意

  ⒈出示内容,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懂事的语段,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⒉汇报交流体会:你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此环节根据学生回答,幻灯出示相应内容。)

  (一)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⒈师: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示课件)南沙就是南沙群岛,它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远离了家乡,远离了亲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女孩有着这样一个身穿军装,手握钢枪的爸爸,这多么让人自豪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2.师小结:是啊,思念远在南沙的爸爸,想起来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这是思念的泪花;为自己能牢记爸爸的祝福,照顾好妈妈,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懂得照顾妈妈;这是骄傲的泪花;让妈妈感受到女儿的孝心,让爸爸安心,自己也高兴,这就是幸福!这是幸福的泪花!

  ⒊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同学们,当爸爸和你们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的时候,小女孩只能读着爸爸的来信。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名学生练说。)

  ⒋师:说得多动情呀!谁能读好小女孩的话?指名读。多少深情,全都凝聚在这泪花里,让我们一边体会着小女孩的'心情,一边深情地读一读……(齐读)

  ⒌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我们也来夸夸她——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从哪些语句还能看出小女孩的懂事?

  (二)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⒈师: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⒉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

  ⒊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指名读,齐读。

  ⒋师:原来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齐读)

  师:还从哪儿看出小女孩的懂事?指名回答并谈体会。

  (三)结合学生回答,幻灯出示: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⒈师:不就是一朵月季花嘛?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⒉指名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⒊师:你们看——(相机出示课件)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你会忍心摘下它吗?(不会)看来大家和小女孩一样都是个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指名读。

  ⒋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小女孩说的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也许她还想说,但是没有说出来,你能猜一猜,她想说什么呢?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⒌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连课文中隐藏着的内容都能读出来,真不简单!是啊,如果你是偷摘花瓣的小女孩,面对着月季花的主人,心情会怎么样?(生谈感受。)

  ⒍理解词义。

  师:也许你可能想放下,但又没有,可能想藏起来,但也不敢,也许想放到身后,但已经被发现了,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叫(齐读)——不知所措)那“惶恐”是什么意思呢?(心里害怕)⒎师:不就是摘了一片花瓣嘛,小女孩竟然这么惶恐、不知所措,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如果你是月季花的主人,你会责怪她吗?(不会)从哪儿看出来?(轻轻地问)

  指导朗读:我们来用心感受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她与作者的对话看似普通,却蕴涵着极深的感情。能读好吗?同桌可以先练读。指名两人读。

  师生合作读课文:男生读作者的话,女生读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部分。

  四、抓住题眼,加深理解。

  ⒈师:小女孩的所作所为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出示内容,引读最后一段。

  ⒉你们明白作者的用意吗?(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板书:我送花)

  ⒊师:明白了作者的心思,也就明白了这全天下儿女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板书:爱)

  ⒋学到这儿,你对这课题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小女孩手里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一片浓浓的亲情!)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师:闻到了,淡淡的香味!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课题:花瓣飘香——

  五、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⒈师:一片小小的花瓣,满溢着浓浓的爱,传递着深深的情。老师和你们一样为小女孩和她的爱而感动着,我不禁为这对幸福的母女写了一首美丽的小诗(音乐声起,师深情范读):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

  可爱的女孩,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好,就叫——“花瓣飘香!”一起读——花瓣飘香——

  2.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给妈妈这样美丽的花瓣吗?

  3.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设计】

  花瓣飘香小女孩

  摘花瓣爱“我”送花

  【教学反思】

  《花瓣飘香》中,又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故事!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给我们展示的却是小女孩充满爱心的金子般的心灵,她不仅仅爱惜花草,也深爱着自己的妈妈。在教学设计中,我觉得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

  感悟懂事:在充分朗读对话的基础上,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我们已经明确课堂应该属于学生,而不应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自己的思想.此时我鼓励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理解题意:课文结束前,学生已被小女孩美好的品质而感动。但对于课题花瓣飘香还只停留在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因而如何突破这理解的难点呢?我亮出了一首小诗:《母爱》。在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这节课我虽然在设计上将简单的教材掘得较深,但文中这份真情还未能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能力目标:

  1、读懂对话,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2、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我送花时的心情,练习写一段话。

  情感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感悟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的泪花中包含的复杂情感。

  2、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文本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事情的叙述之中,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女孩闪动的泪花中包含的情感。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小女孩浓浓的孝心,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阅读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实践,但学生的自主阅读往往浮在文字表面,如果缺乏教师的引领,以及相互间不同阅读体验的启示,这种浅尝辄止的读书很难进入到更深的层次。2、学生虽然每天包围在母爱之中,但母爱是什么,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他们却没有明确的想法和做法。对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情感的渗透,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教学中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

  2、教法设计:学生在体验、理解、感悟文章字、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五、教学媒体设计

  一束月季花、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时利用月季花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本课的情境之中。朗读课文时用录音带配乐朗读。多媒体课件适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花,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交流)

  2、老师出示月季花,请同学观察:请同学们轻轻地闻一闻、摸一摸,然后用一、二句话说说你观花的感受。(学生观察并交流)

  3、谈话引出课题:就是这娇艳、清香的月季花瓣,还引出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4、学生齐读课题并交流: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什么?

  二、感知课文内容

  1、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一组词语,学生认读的同时,用这些词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知人物形象: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读后交流)师板书:“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件出示课文图片)

  4、师小结并过渡:这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仅仅知道“懂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细细地去读书。

  三、理解、感悟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1、老师做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读书: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在那些让你心动的词句间多停留一会儿,比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神态,因为这些词句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板书关注语言、动作一词一句)请同学们用心去读书,感受,看看从哪些字里行间能读出小女孩的“懂事”?用笔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如果能写下自己的感受更好。

  2、学生轻声阅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

  3、师引导学生交流:从课文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小女孩的懂事呢?请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内容,然后谈谈你的感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随着学生的交流,逐段运用课件出示小女孩说的三段话)

  第一段话: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学生读句子并谈感受:从“低着头”“不好意思”“舍不得”等描写小女孩动作、神态的词语感受她的内心及她的懂事,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2)想象:她还说了什么,你能补充省略号中的话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3)师小结: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段话: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1)学生读句子并谈感受,适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板书送花瓣)

  (2)引导学生想象: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的花瓣,闻着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呢?

  (3)学生交流,师提问:小女孩把清香的花瓣送给妈妈,是想送给妈妈什么呢?

  (高兴关心快乐健康……)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师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丽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露珠的月季花瓣,为的是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快点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呀!(板书爱妈妈)难怪作者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引读句子——“真实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三段话:“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小组讨论交流:你从小女孩闪动的泪花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联系前文交流体会,并感情朗读此段落。

  (这是思念的泪花孤独的泪花骄傲的泪花愧疚的泪花激动的泪花……)(板书爱爸爸)

  (4)师小结这个幼小的肩膀担负了多少家庭的重任,在她闪动的泪花背后写着的是两个大大的字——“懂事”,所以作者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引读句子——“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5)齐读小女孩的三段话,再次感受她的懂事

  4、师小结阅读方法:读书就要这样读,不但能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能读懂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总结文章,揭示“飘香”的象征意义

  1、让我们再次朗读课题(课件出示带露珠的月季花和成片的月季花)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交流(小女孩就是那片花瓣,又漂亮又可爱;小女孩对妈妈、爸爸的.爱就是花瓣散发的清香……)

  3、师小结是的,这可爱的小女孩不就是那美丽的月季花瓣吗?她对父母的爱就像月季花淡淡的清香,让我们每一个人陶醉着,感动着。请大家分组再次朗读课题,让爱的芳香围绕着我们每一个人。

  4、指名读3——10自然段,让我们记住这个懂事、可爱的小女孩。

  五、写一写升华情感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懂事的小女孩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感染,于是“第二天早晨,我——(学生读)

  2、出示写话内容:为了不打扰小女孩,不打扰母亲,我在花盆里分别为她们送上了一张祝福卡,你会在卡上写些什么呢?

  3、学生书写并交流。

  4、师讲述自己小时侯的故事结束全文,并为同学们送上一句话:让我们好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设计思路)

  观察花瓣,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课堂,并为学生营造出美的情境。(多媒体应用分析)

  1、悠扬、轻快又略带忧郁的钢琴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静而美的意境,容易激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2、读词语,既帮助学生准确认读,又为学生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提供了材料,降低了训练难度。

  3、课文图片与文章中心句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图文结合,在学生脑海中留下这样的印象:像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

  充分地感知文本,阅读文本,才能为后面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做好铺垫。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方法。

  (多媒体应用分析)

  三页课件分别展现了文章的重点段落,也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在朗读、理解中,使学生学会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文章,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月季花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始终出现在画面中,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美的氛围,利于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往往流于表面,不够深入。教师及时的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文章,同时倾听同伴的交流,能把学生的阅读体会引向深入,并获得语言的发展。

  注重情感的渗透,不仅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体会更加深刻。在与文中的小女孩产生共鸣的同时,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

  (多媒体应用分析)

  月季花图把学生带入像月季花一样美的意境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周围时时有绒布一样美丽的月季花瓣,有月季花淡淡的清香。

  两朵带露珠的月季花此刻正是可爱的小女孩的写照,回顾她的形象与此图片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花瓣飘香”的象征意义。

  (设计思路)

  入情入境的阅读体会,使学生产生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此时水到渠成,一吐为快,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读写结合既深化了理解,又内化了语言。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6

  一、教材简析: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文本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事情的叙述之中,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本教学设计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以情感为线索,不仅让学生精读感悟显性的语言文字,更要让学生领会到文字中隐性存在的情感、精神,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受到敬爱父母的教育;

  能力目标:

  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时较好地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有关语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一片爱心,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课件、一束月季花

  四、教学过程:

  第一乐章:酿情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围绕“你们喜欢月季花吗?”这一话题谈话。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说说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摘花瓣送给妈妈

  [环节解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课堂中出现了一束红艳艳的月季花时,学生与文本之间也出现了沟通情感的桥梁,鲜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也是贯穿整堂课的情感线索的维系点。]

  第二乐章:入情

  二、精读词句品味情: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学生质疑,写在黑板上。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开展讨论。

  3、学生交流:

  (一)品读“摘花瓣”(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课件显示词句)

  2、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评价。

  3、采访小演员: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你摘下以后是怎么拿的?再示范一下。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4、再读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

  (二)品读“只摘花瓣”的内容(学习第3—5小节)

  1、课件显示,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2、再读小女孩的话。

  3、“我”理解她吗?显示句子,比较:

  (1)“为什么摘花瓣?”我问。

  (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4、分角色读好3—5小节

  (三)品读“摘花瓣做什么”(学习6—9小节)

  1、默读6—9小节,指名回答:摘花瓣做什么?(板书)

  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月季花,谈心里的感觉。

  2、再读读还有什么原因?

  想一想:小女孩在给爸爸的回信中会说些什么呢?

  3、说话训练(课件显示):这是一位()的小女孩。

  4、分角色读好6—9段。

  5、显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生齐读,小结。

  [环节解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本环节的设计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选择,体现了个性化阅读;而写一写,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读一读,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深化了对文字的理解,感悟到了平淡文字下蕴藏的人物的美好情感。这些综合性活动,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主动发展意识得到了加强,是对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一次探索。]

  第三乐章:动情

  三、以美传情突出情:

  1、老师送给学生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小小的花瓣,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

  轻轻放在xxx枕边。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表一份心愿,小小的女孩,

  道一声祝福,像露珠一样透亮,

  xxx脸上漾起了微笑。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你喜欢老师诗中的哪句话?说说理由。

  2、那片片花瓣飘出的淡淡幽香,不正像敬爱父母的美德在人间传播、扩散吗?齐读第四段。

  3、说一说:“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

  4、演一演:“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我”又会怎么回答?小组表演,然后师生共演,再读课文。

  5、学生说说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随机送出月季花。

  6、分送花瓣:愿你们就像那一片片带着清香的花瓣,怀着敬爱父母的一片深情,飘向各自的家。

  [环节解析:别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亲姐妹。”本环节中以美传情:老师的配乐诗朗诵使课堂的集体情感由淡而浓,生生、师生的互动表演使爱的旋律不断奏响,学生美好的心灵使爱的情感溢满课堂,而片片花瓣的清香已飘进了学生的心田,也定会撒向整个人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中之情已成心中之情,本环节正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一新课程理念。]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

  读懂文中人物对话,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一束月季花、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三八”节快到了,同学们准备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呢?

  2.许多同学都想到了送妈妈一束鲜花。是啊,花儿象征着美丽,寄托着祝福,是我们表达情意的良好方式。有一个小姑娘也想送花给妈妈,可她送的仅仅是一片月季花的花瓣。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

  3.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帮助正音。

  3.思考: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件出示词语,带点的字加拼音,鼓励学生自读字音、识字形,培养主动识字兴趣。

  5.指名读生字词,提醒注意“摘、舍、惹”是翘舌音,“捧、惶、恐、懂、眶”是后

  鼻音,“拿”的声母是n。

  6.指导写字。

  (1)抓住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各一个典型字“懂”、“惹”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时

  注意字的各部分比例。

  (2)用钢笔描红。

  (3)学生临写,师巡视指导,适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课件出示: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段。分组读课文,每组读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引导质疑

  1.围绕“摘花瓣”的事,同学们还想深入了解哪些呢?(启发学生提问)

  2.整合学生疑问,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解决三个疑问:

  (1)怎么摘花瓣?

  (2)为什么只摘花瓣?

  (3)摘花瓣做什么?

  三、探究问题,读中悟情

  (一)探究问题(1):怎么摘花瓣?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动作怎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请一位同学表演小女孩摘花瓣动作。

  3.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爱花的心理。

  (二)探究问题(2):为什么只摘花瓣?

  1.轻声读第三~五自然段,想象小女孩被“我”发现后的情形。

  2.小女孩偷摘了人家的花瓣被发现时,她心里会怎么想?(她会很惊慌,因为摘花瓣是不对的,怕受批评。)文中用什么词来形容?(惶恐)因为害怕,她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些“不知所措”。一个“惶恐”,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纯朴、善良)

  3.抓住“轻轻地”、“低着头不好意思”等提示语指导朗读。

  4.出示一束月季花实物,让学生看——摸——闻——想:红艳艳的月季花,光滑柔软的花瓣,带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幽幽清香......看到这么漂亮的花朵,你忍心摘下它吗?为什么?小女孩和你们一样,既想让妈妈高兴,又不想破坏整朵花的美丽,怕影响别人观赏,所以她“舍不得摘整朵花”,这不正是她爱花的`表现吗?

  5.分角色朗读。

  (三)探究问题(3):摘花瓣做什么?

  1.自由读第六~九自然段,思考: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

  2.想象小女孩妈妈摸着绒布一样的花瓣,闻着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是啊,花瓣虽小,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或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带着这种心情读第七自然段。

  3.为了安慰生病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摘下整朵花,但还是忍不住偷偷地摘下了花瓣,为的是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病好起来。多么孝顺的孩子啊!

  4.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小女孩的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经常来信叫她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十分敬重爸爸,时刻记住爸爸的叮嘱,为的是让爸爸安心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啊!

  6.说到爸爸,小女孩的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

  7.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自然段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读懂更多!

  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她捧着的仅仅是花瓣吗?还有什么?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花瓣的香味吗?深情地读课题:花瓣飘香。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我”要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感染了我。)

  五、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小组试表演课本剧,再选一两组上台展示。

  3.一片飘香的花瓣,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份浓浓的亲情。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一位懂事的好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

  穿过

  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12、听歌曲《妈妈的吻》

  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

  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

  (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

  板书:

  小女孩

  摘花

  花瓣飘香

  (孝心)

  送妈妈

  “我”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9

  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展示实物给学生直观感受,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较难,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有分段的能力,通过出示时间词语,教师恰当提示,这就降低了难度,体现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

  3、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4、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

  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

  (设计意图:初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线索,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三、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学习的习惯,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师相机小黑板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究后还要整体回顾)

  ⑴怎么摘花瓣的?

  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⑶摘花瓣做什么?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自学,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也很有效的方法)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4、这篇课文描绘的情境美,展现的人物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想不想再去细细地读读。

  (一)探究问题1,学习第2段。

  1、怎么摘花瓣的.?在哪一节?

  投影出示第二节。指名读。

  你觉得小女孩摘花瓣时怎样?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体会: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

  2、表演动作。

  同桌互相模拟表演。

  指名上台实物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节学生不难理解,让学生在表演中促进读书,并理解体会文章内容。如果能表演出来就说明学生能理解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动动手,也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3、学生评价。

  4、请表演学生自己说说:

  你摘花瓣时动作那么轻,为什么?

  你俯在花前闻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

  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5、谁能把小女孩当时摘花瓣的情形读好呢?指名读或齐读。

  (设计意图: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学生读好课文应该是水到渠成,所以这部分读的训练不需要花大力气就行了。)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体现小孩懂事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难点:通过品读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体会小女孩对妈妈的一片爱心,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挂图、摘有文中重点句段的小黑板、月季花、绒布。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花瓣飘香》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齐读课题)

  二、复习

  1、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2、齐读课文。(打开课本,把这些词放到文中,看谁读得好?)

  3、提问:课文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 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4、从哪里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呢?(板书:?) 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用波浪画下来。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2~10节,把能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画下来。

  2、画好了吗?同桌先讨论,再跟大家交流。

  3、班上交流,指名学生说说。

  a: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⑴提问:你们见过绒布吗?摸起来感觉怎样?(软软的)是呀!多美的花瓣,把它送给妈妈,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可见小女孩怎么样?(爱妈妈)

  ⑵所以我们说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齐读)

  ⑶指导朗读。

  ①谁来扮演这位小女孩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②相机指导:“妈妈生病了,”小女孩很心疼妈妈,要读得轻、慢。“妈妈会高兴的。”小女孩也感到开心,要读得重、快。

  ③齐读。

  b:“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⑴提问: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面,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爸爸常来信,说明爸爸最关心的是谁?(我和妈妈)最牵挂的是什么?(妈妈的身体)

  ⑵爸爸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小女孩不仅听妈妈的话,还做什么?(照顾生病的妈妈,还要做家务……)

  ⑶是呀!小女孩这样做才让爸爸放心地工作,好好地保卫祖国,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

  ⑷指导朗读。

  ①你们注意到小女孩说这句话时,表情怎样?(闪动着泪花)为什么呢?(小女孩非常思念爸爸)

  ②谁能读出小女孩思念的心情?

  ③指名读,齐读。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花瓣飘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还没闻到花的香味,请再读一遍。

  二、学习第一段。

  出示一朵月季花。

  过渡:多么美的月季呀!“我”家门前可不是一朵,而是“一丛”上面开满了——引读第一段。

  学习第五段。

  过渡: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吗?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吗?所以她说:——出示“我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

  1、你也来舍不得地读一读。

  2、好,为什么舍不得呢?

  3、从“舍不得”这个词中,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花)板书

  (懂事)是的,她很懂事,这里的懂事表现在她对花的——

  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于是她摘了花瓣。她是怎样摘花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她摘花瓣的句子。

  出示第二段。这句话中有很多描述小女孩摘花瓣的动作,你能找出这些动词来吗?用横线画出来。

  1、谁能找出这些动词?说出来。

  2、交流。你愿意来读一读吗?要注意这些动词。

  3、你能告诉我她为什么要小心地摘呢?

  (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4、读一读

  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那么小心,生怕碰坏了别的花瓣。

  5、那她为什么要双手捧着呢?

  是呀,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双手捧着。

  6、那边有路她不走,为什么要穿过田野,还要跑得这么快呢?

  (赶着回家给妈妈。)你能联系下文来理解,真会读书。

  (害怕),文中没有写出来的,你都能体会出来,真了不起!

  7、让我们带着这几份感受,一起读好这一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摘花瓣呢?“我”的内心感到不解。于是在小姑娘又一次摘花瓣时,我叫住了她,她有什么表现呢?

  1、从“不知所措、惶恐”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小姑娘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呢?

  2、从她的神态,我们知道了她内心的'不安。

  3、就是这么一个爱花的女孩,她摘了一片花瓣,又被人看见了,可以想像当时她的窘迫与尴尬。所以当我问她为什么摘花瓣时,她是怎么回答的——出示第五段.

  五、学习第五段。

  5、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除了舍不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难为情)你也难为情地读一读。

  a、“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生说。

  b(对呀,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怎样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

  c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惶恐”是什么意思?(恐惧、害怕)看看字形,都是什么旁?(心,都与心情有关)

  d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责备、批评。)

  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是哪一个词?不知所措。

  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让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还很善良)板书善良

  2朗读

  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男孩子来读“我”的话,女孩子读小女孩的,老师读陈述的部分。(评价注意:男孩子要轻轻地问,别把女孩子吓坏了)

  六、学习第七段。

  过渡:这么爱花的孩子,摘花瓣是为了什么呀?我们能从她的语言中找到答案。(送给妈妈)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出示第七段。

  你也来读一读这句话,你又会想到什么呢?生交流。

  1、(生病、难受)带着这种感受,你来读一读。

  2、你呢,花瓣很舒服,带着这种感受,你也来读一读。

  一想到小小的花瓣能让妈妈高兴,她的内心就充满幸福,让我们怀着幸福感一起来读一读这段。

  3、为了安慰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来到妈妈的病床前,这时候妈妈会对她说些什么呢?指名说。相机评价。

  (谢谢你这花瓣很香。

  谢谢你,孩子,这花瓣比整朵花都好看。

  真是我的乖女儿,我太喜欢这片花瓣了。

  妈妈真高兴,我的病也好多了。)

  4、同学们说得真好!此时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孝顺

  七、学习第九段。

  过渡:妈妈生病了,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照顾呢?作者忍不住又问:你爸爸呢?出示第九段。

  不提到爸爸还好,一提到她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1、此时此刻,她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

  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可现在爸爸却在千里之外的南沙,想到这里小女孩的眼眶里——

  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同时也是思念的泪花。)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2、像她这么大的年龄,还需要别人的照顾,但小女孩却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她对妈妈的孝心。此时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听话

  3、多么听话的孩子呀!怪不得作者要夸她——齐读这句话。

  八、学习第十段。

  过渡:真是个爱花的孩子,难怪作者要夸她——出示第十段。

  1、你也来夸一夸她。我们一起来夸一夸她。齐读。

  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难怪“我”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解放军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读懂更多!

  出示:(第二节)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

  闻到了什么,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什么,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呢?是不是有些多余呢?看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九、读悟最后一段。

  1师: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2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3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4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十、升华主题。

  1、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把小姑娘吸引到“我”家门前,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像绒布一样的花瓣,给小姑娘的妈妈带去了安慰和希望,懂事的小女孩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第二天清晨——,齐读

  2师: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的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身边值得我们关心的人有很多,假如你也有这么一朵月季花,你会送给谁呢?又会对她他说些什么呢?和同桌交流交流。愿意说给我听吗?

  6、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同学们,让你们也去做一做,用你独特的方式向关心过你的人表一份心意,让你们的爱心就像这芬芳的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板书:花瓣飘香

  摘花瓣

  (懂事孝顺听话)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⒈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书写课题并质疑

  1. 实物展示、引题,指导学生书写课题(《花瓣飘香》)并了解课前学生已读过几遍书。读好课题(突出花瓣美、香)。

  2. 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决),师巡视。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板书:“措、惶” 引出词“不知所措”和“惶恐”。

  3.师逐段指名朗读,读后学生评议。

  4.师范读。

  5. 生再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谁和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我、小女孩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⑴你觉得这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引导看图体会“红艳艳”。

  ⑵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自己先练习怎么读好它。师相机指导书写生字俯、摘、捧。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指名读。

  ⑶表演读第二自然段。

  ⑷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描红“俯、摘、捧、措、惶、恐”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重点品赏,深入感悟(精读3—11自然段)

  过渡: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

  1.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猜,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可以怎么写?比较原文,渗透写作方法指导(书面语与口语之分,如何写得有文采)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 ),( )地望着我。

  再读体会,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当时小姑娘的心情怎样?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出“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画有关的句子,汇报时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学生按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做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⑷汇报检查分角色朗读情况。

  3.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板书: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懂事的好孩子)

  4.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体会“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

  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不解 买花 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⑷口语交际(表演):我买了一盆月季花送给小女孩,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她们会说些什么呢?

  7. 拓展延伸,深化主旨

  精读之后,让学生重新审视课题,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提供补充阅读材料。《给,永 远 比 拿 愉 快》

  三、总结全文

  1、讨论: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四、写字指导。(略)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3

  教材简析: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情节直白,情真意切。全文共11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敬爱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具有这种基本的道德情操。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小事的叙述之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对话和关键词语,理解内容、感知课题。体会小女孩的“爱花之香”“孝心之香”。

  3、激发学生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人物对话和关键词语小女孩纯真的爱心、孝心。

  设计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改》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主导,加以点拨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加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读、思、议、练相结合,生生互动,构建充满活力、充满平等的新型语文课堂。

  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第二课时: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淳朴的亲情。精读之后,让学生再次审视课题,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并适时激发学生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一幅月季花图。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这幅图吗?让学生从花的形状、颜色清新等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2、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月季花的美丽?(红艳艳)学生齐读一自然段。

  3、通过昨天的初步学习,你知道《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你认为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二、精读、感悟课文。

  (一)、自读感悟

  提出自读的要求: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用“﹏﹏”勾画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有关句子。

  (二)、集体交流

  孩子们读的多认真呀!能把你学习的收获向学习小伙伴说说吗?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精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懂事。(根据学生的汇报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

  温馨提示:抓住小女孩的神态及作者与小女孩的对话,反复品读,从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孩子们讨论得多激烈啊!愿意把自己的学习的成果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学习课文)

  (1)从课文中找出写这月季花的句子吗?读一读。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红艳艳的.花、带露水的花瓣”从中体会小女孩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而摘花瓣的一片真情。)

  (2)读课文,找出小女孩摘花的语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探究交流)

  汇报学习结果:

  (“小心、双手捧着、只摘花瓣”说明小女孩爱惜花;“不知所措、惶恐、”说明小女孩知道自己摘花瓣行为不对,害怕受到责备;“低着头不好意思、舍不得”说明小女孩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别人观赏。)

  再次朗读、感悟。

  (3)解决小女孩摘花瓣缘由,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送给生病的妈妈,因为“妈妈会高兴的”,体会小女孩的孝心;“叫我、不要”体会小女孩不仅关心、敬重妈妈,而且十分敬重当解放军的爸爸,时刻记住爸爸的叮嘱;“闪着泪花”中体会小女孩说的话是发自肺腑,因而心情很激动。)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课件出示对话)

  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喜欢读那一个角色就读那一个角色。

  小结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探究二:“我”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又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会有如此行为?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被小女孩的孝心深深感动,也用“送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同时课件出示总结图。)

  1、指名学生读11自然段,思考后交流、汇报。

  2、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3、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作者的母亲看见了月季花又会说什么?

  三、拓展

  1、过渡:“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毅元帅在百忙中抽时间照顾生病的母亲,小女孩摘下心爱的花瓣送妈妈,这些事情都是对“孝心”最好的解释。

  2、拓展训练(配乐,创设情境)学习了《花瓣飘香》后,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也可以回想自己平时的行为,谈谈今后的做法。

  四、总结全文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心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和懂事吧。也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吧!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给父母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爱。

  板书:

  花 瓣 飘 香

  摘花瓣 送给生病的妈妈

  不忍心 懂事

  摘整朵 有孝心

  送花

  送小女孩 送妈妈

  (感动) (孝敬)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俺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俺”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俺”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俺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身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同学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资料,培养同学从小具有敬爱家长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点:

  通过充沛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质朴的亲情。

  四、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说教、学法

  说教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俺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同学体会小女孩质朴的亲情。

  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身解答,充沛动脑。听他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同学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启发考虑: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

  讨论、交流让同学明确,教师出示板书: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

  (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考虑: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让俺们知道了什么?

  2.考虑: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

  俺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同学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同学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3.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同学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俺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同学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小朋友”。她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他人观赏的心理。

  具体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同学入情入境,充沛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同学去发挥自身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什么?引导同学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妈妈,还要想到他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同学考虑。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为什么要摆放一盆在母亲的窗台上?让同学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

  5.最后总结,①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

  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5

  [教材解读]

  花瓣飘香——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这是我和文本第一次接触时的最真切的感受,当我走进文本,有了和文本的“亲密接触”,有了和作者一次次对话,和小女孩一次次对话后,我的心在一次次颤动,一句句浸满着情与爱的字符开始在我的心底静静地流淌着,阅读的心境犹如沉浸在这一丛月季散发出浓郁的芬芳里。朴实的话语,简单的情节,为何能产生如此巨大的“魔力”?掩卷暇思,“我舍不得摘整朵花……”“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在我脑海中次第闪现,小女孩满目虔诚的捧着一片沾满露水的花瓣,年轻的妈妈憔悴的脸上满溢着幸福微笑的情景在我眼前渐渐清晰,哦!我明白了,是小女孩的一颗孝心,是作者的`一片深情,在拨动着我心中那根叫“亲情”的弦,是母语中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催化我心中那颗源自本能的孝心。“简简单单教语文”、“带孩子走进诗意的母语王国”、“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这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心头荡漾。这种来自解读文本的冲动告诉我: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境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过程解读]

  一、诗歌导入,引领孩子走进诗意的王国

  上课伊始,教师深情朗诵根据课文内容改一首诗歌,配之以轻柔的音乐。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伴随着美妙的旋律,教师的朗诵如涓涓溪流轻轻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既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疑问难,让孩子在触摸语言文字中感受“一颗心”、“一片情”

  在学生通过诗歌初步感受到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后,教师设疑:一片花瓣代表了小女孩一颗什么样的心?将学生带进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走进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从一片花瓣中体验小女孩的内心,就是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小女孩、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把板书交给学生,这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之一。在学生自读自悟后,教师引导学生重锤敲打关键词句,在对词句的体验中,擦亮学生情感的火花。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此时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就是要在课堂上上演一出展示小女孩爱父母的美好心灵,凸现“孝”文化,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的“情感话剧”。

  课文主要通过“我”和小女孩的对话展开的,同时,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所感动“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这也是对课题的诠释。因此,对文章的另一条人物线索——“我”的内心世界的感悟是教学本课的另一条主线,“一段对话一片情”的设疑将学生带进了“我”的精神世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轻轻地问”,让学生联系前文,从小女孩“小心地摘”,又用“双手捧着”的动作中,看出小女孩对花的喜爱和虔诚,她虽在摘花瓣,却决不是一般孩童的恶作剧,因此只是“轻轻地”问。加之小女孩本已“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我”若大声询问,势必使她更加紧张、惊恐,因此只轻轻一问,近而体会出我对小女孩怜爱。

  在对文本有了如此解读后,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深层含义,对“飘香”的引申意义的体会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层积淀。

  三、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说话练习中加深情感体验

  在学生读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读出了小女孩有一颗让妈妈高兴的心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当小女孩双手捧着花瓣轻轻送给妈妈手中时,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小女孩的妈妈可能会怎样呢?学生在想象中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感受到母子情深,升华了情感体验。

  在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告诉“我”她的爸爸的嘱托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个小女孩,你会对远在南沙的爸爸说些什么呢?”在这次的说话训练中学生再次走进小女孩的心灵,去感受她那颗让爸爸放心的心。

  四、导语煽情,用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激荡起孩子情感之河的涟漪

  当学生走进文本,去感知、去触摸着小女孩那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时,教师使用包蘸感情的教学语言,就如同一名操琴师在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后有了自己的体验,教师那富有感情的总结,是“催化剂”,促使学生将情感、体验、积淀、收获化为行动,留给学生的会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08-04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2-15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15篇01-30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04-0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又到菊花飘香时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