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1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此节内容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点之一、与价值规律关系密切、现实应用性极强、基本特点也是对价值规律理论的进一步延伸,下为市场交易原则的学习奠定基础,承前启后,十分重要。
四个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要能够从理论上理解这四个特点与价值规律的相互关系,市场为什么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这是难点。
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从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讲,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已经比较成熟、在逻辑思维能力上还不成熟、本框内容的理论性与抽象程度比较高,如资源配置、市场的概念、四个特点等都较抽象,学生虽然对市场交换、商品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但要从理论上完整把握市场经济的四个特点还是会有较大的困难、故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化抽象来具体,复杂为简单,从生活的日常现象入手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2)理解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通过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举例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2)根据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说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之一,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市场活动进行模拟,培养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并树立“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意识;
2)通过对竞争与平等、法制、开放三者关系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3)懂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从而奠定以后在经济活动中所必需的法制意识
三、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2、使用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导读法、讨论法等,通过对比、讨论、谈话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启发式教育这一指导思想。
3、鉴于本课知识专业性与理论性都较强、注意收集运用与教材相关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充分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教材文本。
4、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引用漫画:刷牙不关水龙头的后果。并结合当今能源紧张的社会现实,引导出资源、资源配置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知识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递进引导:
设问:资源配置的形式有那些?(计划和市场)引出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培植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进入本课的第2个问题:市场。因为市场概念知识较好理解,故采用事例让学生做道连线题加深其对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理解,达到科学理解市场的含义(广义、狭义)。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联系社会实际,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3、突破重点——市场经济的含义:
在学习市场的含义后,接着分析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是怎样实现的。在这里结合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带领学生分析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这三个手段来实现对市场的资源进行配置。再设疑:市场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引导学生分析市场的发展过程最终得到市场经济的概念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并采用书上P48的想一想: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市场经济含义进一步理解。区分好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4发动讨论,突破重点、难点。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本课的重点。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很多人存在着疑惑: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根本原因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而这一优势的具备是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分不开的`。所以只有理解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样就进入本课重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采用学生身旁的事例(公开招标: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市场的环境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讨论,来引出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1)、平等性
引导学生看教材,理解含义,必要性、理论依据。现实表现,让学生现举例以说明之。这样此知识点学生较容易理解了。
2)竞争性
在平等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平等的,生产者之间或消费者之间也是平等,这个平等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要平等的竞争。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通过竞争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难点部分要引导学生们坚持辩证的观点要看到竞争的利,也要引导学生分析到竞争的弊端(垄断和盲目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
3)法制性
以篮球比赛需要规则、裁判为例,结合漫画,说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制基础。让学生了解到市场经济中法制的作用,和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面前人们应该有的态度。
4)开放性
主要从4点分析:第一,开放性的含义;第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由那些条件决定的;第三,开放性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第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并采用漫画:“谁都别想发财”来说明自我封闭、相互封锁,对自己对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5)市场经济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在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对各个特征的关系做一个简单归纳,强调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来说,如果没有平等性,竞争就不能展开;相反,不能开展竞争,就无平等可言。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也是平等的体现。而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在这里如果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这里教师通过简单分析,能使学生明确各个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就可。
6、教师总结回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正是由于这四个特点的存在,我们才能理解: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功能也才能得以实现。这实际上说明,市场经济的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的体现。所以可以讲----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这是本课的绪论,对就教材的开头的问题,也把本课的难点顺利解决。学生在对实际的经济现象的思考与分析中,结束了学习,思考的空间留下了,对经济学的热情兴趣留下了,对生活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新知识的教学主要过程到些结束。
7、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结束教学过程。课堂练习、选择题4题。问答题一题。
单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A)
①供求关系;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④宏观调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④
2、《经济日报》xxxx年6月载文说,“市场不相信眼泪”,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公平的,谁被淘汰都有淘汰的理由。这段话表明(A)
A、看到了市场经济有平等性特征B、坚持了市场的开放性原则
c、否认了市场的法制性D、肯定了市场的灵敏性
3、市场经济是(D)
A、一切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B、自由经济;c、商品经济;
D、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4
-------------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D)
A、法制性B、开放性
c、竞争性D、平等性
非选择题:
我国加大了经济立法的力度,用以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企业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在许多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成为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经济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具备这一特征的必要性?
答案:(1)上述经济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
(2)a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在市场经济中,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b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必须有严肃、健全的法制做保证。否则,有人不择手段的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任何经济活动都将难以进行。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2
课标要求: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提示与建议: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主张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共同成长。教学中所采用材料均选用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从分析身边时政材料入手,引出主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澄清问题,提高认识;最后,由教师补充、归纳,进一步加深、提高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即不灌输,也不空洞说教。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想、多说、多做,在想、说、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培养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节约课堂时间,延伸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分类,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认识四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能力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憎恶奢侈浪费,崇尚理性消费,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合作精神。其中第三个目标是主导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三维目标相结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导,使课堂既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重点、疑点及其解决办法:
1、本节课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其措施。
影响消费的因素扩大内需的举措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发展生产,提高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与未来收入预期呈正相关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呈负相关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差距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消费心理等主观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3、辩证地认识贷款消费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国家在政策上是予以鼓励的。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
4、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量入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入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入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5、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理智消费中一个难点问题。目前,有些学生会认为,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再讲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了。特别是前面讲贷款消费、预期消费,而这里又提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似乎不太一致。
对此,可以从四个角度加以说明: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从现实国情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是一个永远倡导的精神。
三是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懂得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四是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的关系的角度看,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不要浪费。
课前准备:
教师精心制作幻灯片,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教师根据本节课设计的学案。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进行启发式教学。采取分组探究教学法,结合时事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式与目的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20xx年11月8日,中原第一家星巴克在郑州国贸360广场开业,消费场面很是壮观。
材料二: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消费率低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则更低、差距更大。
材料三:中学生消费误区调查结果展示。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初步感知我国消费的整体情况。
创设情境,展示差异较大的三则材料,整体感知消费,引出本节内容:多彩的消费。
新课环节:
展示考纲原文,分析近年的高考情况,预测明年的趋势。
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认真聆听、体会今年高考的情况,以及明年的高考趋势,内化为自己学习上的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解析考纲,要让学生明白本课的高频考点是什么,最近三年高考是怎么考的,并且对明年的高考做出预测,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新课环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核心语以空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一个环节:预习检测—提炼核心语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物价总体水平:物价上涨,购买力普遍;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
2、消费的类型:
(1)按交易方式:
(2)按消费对象:
(3)按消费目的: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中所占的比重。
(2)恩格尔系数: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消费结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1)引发的消费。
(2)引发的消费。
(3)引发的消费。
(4)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________。
(2)避免盲从,________。
(3)保护环境,________。
(4)________,艰苦奋斗。
根据学案对教材的预习和完成情况,按要求填空。
展示学生自己根据预习建构的知识框架。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环节:合作探究质疑解惑教师主导,提前拟定问题。
1、根据本课内容谈谈该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2、当前中国的CPI仍然在高位运行,物价水平较高,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降低。因此,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3、有人说,贷款消费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鼓励贷款消费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4、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不需要再提倡,否则就是抑制消费。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推荐代表回答。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问题来自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探究、讨论学习的权利,鼓励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学会共同探索;对于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要鼓励同学大胆并充分表达;对于讨论不集中,发言不积极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教师点评。认真听讲,发现自己对知识把握的优势和不足,做好笔记。
要平等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学生起到理解知识、升华能力、提升素质的作用。
新课环节:小试身手(高考真题演练)
教师呈现高考试题。
1、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2、据统计,20xx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和40%,20xx年有望下降到25%和35%,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
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不断改善;
③食品支出的金额会不断减少;
④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会逐渐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生根据自己做作业情况,讲出解题思路,亮出答案,分析原因。通过本环节,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和前面的学习情况;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还要以此为基础,搞好高考题的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课后自主探究作业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针对这种情况,某校高三(8)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消费现象的看法。
(2)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情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学生要能够根据对本节课的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完成作业。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良好,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状况为主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尤其是在“合作探究质疑解惑”环节,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主体作用。
但是本节课有些地方衔接不够紧密,过渡不够自然,对高考题的点评和讲解深度不够。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支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知识。
二、教材分析
征税和纳税是国家分配的重要环节,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内容,承接上一框题,同时也是现代公民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税收的含义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2)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3)知道我国的主要税种;
(4)知道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其作用;
(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知道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辨别比较的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正确理解公民在纳税问题上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创设、激趣设疑
教师活动:塑造陈胆大形象,引出话题
设计意图:调动兴趣,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情景分析、层层递进
第一阶段陈胆大意气风发
教师设计问题:同学们,关于个税,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完成个人所得税的讲解。同时为后续讲解做铺垫。
第二阶段陈胆大陷入困境
教师创设如下对话情景。
他问王副局长:“王局长,我也知道应该依法纳税,可目前我的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能不能给我们企业的'税收打个折啊;如果不能打折,我实在交不起了,我就不交了;要不你们税务部门给我提供银行贷款的担保,我贷出来再交税。”
王局长是相当的为难啊!
问题:同学们,王局长为什么这么为难?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派代表谈。
预设:(略)
引申: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总结: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本质)
设计意图:讲解税收的本质及其特征。
(过渡):陈胆大再次把主意—税收上,他的人生从此偏离了一条正常的航道。
创设如下情景:
甲说:我们安排会计,做两套帐。一本是内部帐,一本外部帐,多隐瞒收入,发票尽量少开,能不开就不开。
乙说:拖,拖死他,来了就说没钱。
丙说:把职工名册改一下,弄一些残疾证,来骗点税收优惠。
丁说:下次,税务的人来时候,你先躲一下,我们把他们轰出去。
问题:大家说说,这些都是些什么行为啊!这些做法可行不可行?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违反税法的四大表现。
(过渡):陈胆大偷逃增值税及抗税而入狱。
问题:增值税是一种什么样的税?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增值税,同时为后续讲解铺垫。
第三阶段陈胆大锒铛入狱
过渡并创设情景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观点:
观点一:钱是我辛辛苦苦赚的,交给国家,我一分好处都没有得到!
观点二:交上去的钱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税去哪了),交了白交?
观点三:我已经交了那么多的个人所得税了,这次的判决对我实在不公平的。
问题: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将如何劝说呢?你可以微信传天下。
预设:略
设计意图:讲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促成情感升华。
(三)、课堂结尾:情景回归、总结升华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巩固知识,形成体系
七、教学结尾:课堂诤言
税收,一个牵动千万百姓神经的话题;
税收,一个需要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两个税种,促进公平彰显民生情怀;
三大特征,组织财政折射国家智慧。
四种表现,偷盗国家资产影响社会和谐;
让我们永存公民之心,常履纳税之责,心系苍生,税解民忧。
设计意图:体现特色,形成有限课堂无尽回味
【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03-04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06-02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2-30
高一政治教师教学总结11-22
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05-21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30
下学期高一政治教学工作总结05-21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12篇12-19
政治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