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予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给予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援助中心、宽裕、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3、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给予树,谁来读一读。强调多音字“给”和生字“予”。全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朗读课题,却一举两得。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教学了一个多音字“给”和一个生字“予”。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援助”一词,指名读。“援”字还可以怎么组词?书上有一个词叫“援助中心”,谁来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援助中心”指什么?(专门帮助人的一个机构)
(2)每年的圣诞节,援助中心都会想方设法关心、照顾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挂在圣诞树上,让有爱心的人摘下卡片,并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这些孩子帮助,这种树叫——给予树。
(3)出示“宽裕”,谁来读一读。“裕”字什么旁?右边是个“谷”字,“谷”字代表粮食。有充足的衣服和粮食,说明这家人的生活很——“宽裕”,换一个词,也可以说——“富裕”。课文指谁家不宽裕?你能找出文中这句话读一读吗?谁能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4)再出示“沉默不语”“仁爱”“体贴”“如愿以偿”,指名读。
【设计意图】:解词的方法有很多,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组词解意(如:援助中心),根据字形解意(如:宽裕)。对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词语(如:给予树),则由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这一环节还巧妙地穿插了找近义词、反问句改陈述句的练习。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学生也就不感到困难。
三、精读课文,走进金吉娅
1、学生接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
2、出示句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沉默不语”什么意思?沉默不语的她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
3、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与哥哥、姐姐高兴的样子相对比,就更能明白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了。
出示句子: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想想看,你过新年时穿新衣,拿红包,高兴吗?朗读这句话,体会哥哥、姐姐的高兴。
(2)此时,只有八岁的金吉娅沉默不语,是因为(她没给家人买像样的礼物,怕家人责备她)。
(3)男女生互读这两句话,作比较。
4、我们通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外表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内心想着家人,体贴着家人。可她为什么在快乐的圣诞节到来之际,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呢?学习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1)出示句子:“可是妈妈,……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2)重点体会“什么都没有”。就像你们喜欢过年一样,西方的孩子最喜欢过圣诞节了,他们唱呀,跳呀,沉浸在幸福之中。可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想想看她没有什么?
(没有礼物、没有关心、没有快乐)
也就是说小女孩——“什么都没有”
(3)假如你就是金吉娅,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前,看到这个小女孩写的卡片,你会想些什么?
5、多善良的孩子啊!圣诞的钟声敲响了,给予树下有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我要紧紧地拥抱金吉娅。
出示句子:我 ——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填上一个词,表达一下妈妈的心情)
(1)“开心”,学生读句子,师接:“因为这个圣诞节”,生再齐读——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2)“激动”,为什么激动?师接:“因为这个圣诞节”,生再齐读——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3)“骄傲”,为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感到骄傲,因为,生接读“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设计意图】顺藤摸瓜,从找文中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入手,通过反复品读,角色转换,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并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四、拓展写话,情感升华
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仁爱,让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让小女孩——如愿以偿。想想收到礼物的小女孩会怎么说呢?请你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尽量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通过写话,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也能突出文章的主旨—给予也能收获幸福。
《给予树》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写的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故事,都体现了“美的情感,爱的奉献” 这一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这种感情。《给予树》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心情的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学生***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春节,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过节日,不过她们不是过春节,而是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想不想看看他们怎样过圣诞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教师和着音乐与画面简介圣诞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想不想读这篇文章?(生齐喊“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给予树
2、质疑课题:这个课题好特别啊。谁能把它读好?指名生读课题,正音给(ji),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课题,想一想,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大问题:(1)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对于这些问题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点评:从儿童生活世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回味生活的快乐,再次感受节日生活的美,身心获得愉悦,在愉悦中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带着美的心情对课题进行质疑,引发探究的欲望,在个性化建构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梳理,凸现共性的认识,整合出有价值的、统领全课的问题,搭建出新的探究平台,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二、初读,感知美的语言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你能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吗?
2、读后交流。(1)指名学生读书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要求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要读出感情。(2)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段落,要求读正确、流利。(3)通过与课文对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评:不仅仅引导学生“口诵”,更要求学生“心维”,带着问题、明确要求去读书,“字字入目,句句铭心”。通过自读,对给予树获得整体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给予树的含义。同时根据中年级段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对词语的认读,进一步夯实基础,积淀语言。对词语的认读,凸现厚度,不仅仅读正确,更能引导学生从读的情感中透出对词语的理解,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美。]
三、深读,交流美的情感
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用心地去发现妈妈心情有什么变化,画出有关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相关词句上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妈妈心情的变化,并用上“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担心----生气----激动)
[点评: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航拍”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妈妈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益。整个活动以学生的学、思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为学生的合作呈现清晰的材料,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的情思,理清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孕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力。]
四、品读,感悟美的心情
(一)品读“担心”,感悟忧中之美
妈妈担心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2、抓住“并不、只攒、却要、分享、怎么可能”等词语理解妈妈的担心,重点体会“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意。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体会到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啊,人们常说母爱在下雨时是雨伞,在跌倒时是拐杖,而在圣诞节时却是担心,谁能把这“担心”读好。
4、指导朗读,体会爱意。
[点评:学生紧紧抓住“担心”一词,品读课文重点词句,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心灵的美好,用美好的亲情去感受亲情的美丽,用对母亲的爱去感受母亲对子女的爱,真切地感受到“担心”一词所折射出的仁慈、关爱、奉献等美丽的品质,使词句段篇都诠释出人类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润生命的情感之水。]
(二)品读“生气”,感悟矛盾之美
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表现怎样?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能告诉我们她为什么沉默不语吗?
3、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想?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如何向妈妈解释呢?
4、学生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尝试解释,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5、播放音乐,师生角色表演,情境对话。
(1)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词语,教师扮出生气的样子说道:“金吉娅,你过来一下,再不过来,我可要生气了,告诉妈妈,你的二十美元买了什么?”(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进行对话)
(2)抓住“难过”一词,引导学生挖掘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与老师的'对话表达出来。
(3)在师生个别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整体互动,随机提问,如,从金吉娅的话语中你听懂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别人、关心家人……)她难过什么?(没给妈妈、哥哥、姐姐买象样的礼物……) 金吉娅你在拿卡片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一张卡片渲染情境)?看到卡片上写着19美元50美分,你决定买吗?你知道这19美元50美分意味着什么?(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娅的爱,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精美的圣诞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获得的同时,还意味着放弃呀,这实在令金吉娅为难,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金吉娅的这种内心感受?
6、指导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
7、深化给予内涵。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美好的心灵、妈妈的拥抱、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是啊,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点评:教学的着眼点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人物矛盾心情的关键词语,步步深入,从感性的认识走向理性的体验,在自我建构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摹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建构教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并通过角色表演与文本、作者展开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增添新的信息,内化语言,加深情感,对“给予”一词赋予新的生命。]
(三)品读“激动”,感悟梦圆之美
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能代妈妈说吗?
1、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自己练说妈妈激动的话语。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如愿以偿”一词,深层探究陌生女孩、金吉娅、妈妈三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那个陌生女孩,当你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洋娃娃时,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也会象金吉娅一样仁爱、同情、体贴别人,回报社会对我的爱,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是金吉娅,当你看到和听到陌生女孩的言行时,你又会怎么想?(使别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我帮助别人的心愿也就实现了……)如果你是妈妈,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孩子已懂得关爱他人,有一颗仁爱、同情、体贴别人的心,这正是妈妈的心愿……)
3、指导感情朗读。
[点评:学生紧紧抓住“如愿以偿”一词,在感悟语意的基础上,“寻言以明象”,以读见悟,展开想象,进入语境,领悟文情,理解教材内涵之美,进行生命对话,在对话中还原人性之美,感受到使别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进一步丰厚文化与精神底蕴。]
三、拓展,升华美的意蕴
1、升华给予树的形象。刚上课时,有同学提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课文学到这儿,在你的心目中,你认为这是一棵________树(希望、同情、快乐、爱心、友谊、美满、体贴、高兴、热心、愿望……)
2、走进现实生活。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画出一棵圣诞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象陌生女孩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们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爱心献给她们吗?(教师发放爱心卡)
3、播放音乐,学生将自己的爱心写在小卡片上,并进行交流。这样一棵美丽的给予树,应该把它种在哪里呢?(种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给予树,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一定会充满------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总评]:
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这篇教学设计,以“情”为纽带,以“美”为目标,以“思”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努力让孩子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展现语言的美,还原人性的美,享受生命的美。尤其是课堂结尾,借助对“给予树” 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给爱赋于新的生命,使每个学生都明白给予树本身就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要使自己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参天大树,并为自己的心灵修筑一座符合自己梦想、适合自己精神生活的理想家园,一片葱茏的净土---美的精神殿堂。
《给予树》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 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⑶ 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怎么花出20万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2、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课前准备】
1、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学生交流汇报所收集到的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2、了解圣诞节,学生看西方人过圣诞节的录像(或图片)。
3、谈话: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4、师: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给予树”)
5、理解课题:
“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
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⑴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字音。
⑵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⑶ 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⑵ 出示词语读词。
⑶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如:
援助中心、沉默不语、仁爱、如愿以偿。
3、学生讨论: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生汇报,师点拨。
三、学生自主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
1、指名分节读文,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等会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12个字。
2、先读读,再组词。
3、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写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4、指导写字。
5、评议: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生展示)
6、学生练写: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交流感悟
上节课你们读了课文,那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三、学课文1到3自然段
1、指读1、2段后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2、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⑴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⑵ 圣诞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20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
为什么不是五份呢?
3、指导朗读,体会盼望圣诞节的心情。
4、指读第3段,学生边听边评议:读得有感情吗?为什么?
5、指名再读,再评议,再指导朗读。
四、学习4、5段
1、齐读第4段,讨论: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第4段中金吉娅说的话。
3、用横线划出金吉娅买洋娃娃送给女孩的'句子。
4、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体会。
5、指读第5段:
⑴ 讨论:金吉娅给家人的圣诞礼物只是50美分一大把棒棒糖吗?为什么?
⑵ 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心情的变化。
⑶ 齐读,让学生充分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五、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给予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1、揭题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1、自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文中所写的'人物。
2、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
⑴品读第三自然段:
以“沉默不语”为切入点,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理解该词背后所蕴含的意思,体会金吉亚的美好情感。
⑵品读第四自然段:
运用情景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加深体验,受到熏陶。
2、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⑴品读末句,理解句意。
⑵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回归整体。
2、依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复习巩固。
二、依据文路,深悟亲情
1、自主读课文,感悟亲情。引导抓住母亲的情感变化,研读文本,体会母爱;抓住孩子间的馈赠,体会兄弟姐妹情。
2、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三、创设情境,读写练笔
1、创设情境,激发写话欲望,进行写话练习。
2、交流、评议,引导悟情。
四、指导写字,积累巩固
五、分层布置作业
《给予树》教学设计15相关内容:望天门山《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案例和自我诊断《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实录《奇怪的大石头》练习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给予树》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金亚娅的话和妈妈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美好善良的品质。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反映圣诞节的图片 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近“圣诞节”。
1、自读材料——资料袋。
(1)阅读材料。
(2)交流:通过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2、观察生活——圣诞气氛。
(1)最近你在街上发现了什么变化?(西方圣诞节也走进了中国,很多家庭也会在圣诞节以自己的方式给家人和孩子带来快乐。)
(2)补充介绍:圣诞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对话礼物了,不仅圣诞老人会分发礼物,自己的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礼物,而兄弟姐姐们也会相互赠送礼物,他们还会给陌生人赠送礼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
二、入题。
1、读题:给予树。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给”,注意“予”与“矛”的区别。
2、认识“圣诞树”与“给予树”的意义。
(1)“圣诞树”是庆祝节日的装饰,上面会挂着孩子们的小礼物。
(2)“给予树”是什么呢?到书中找找。
a、读句子。
b、理解“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的意义——给予树上挂着的不是圣诞礼物,而是挂着小卡片,是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希望在圣诞节得到的礼物。希望有爱心的人看到之后,能够送给他们这个礼物,满足他们的圣诞愿望。
c、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愿望树、帮助树、爱心树)
(过渡:《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也像别的家庭一样,在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三、准备“圣诞礼物”
1、按要求读第一自然段。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
(2)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谈什么?妈妈在想什么?
2、认读生字。提示:“圣”“挚”读音。
3、热烈地讨论“圣诞礼物。
(1)圣诞节前,孩子们在讨论什么话题?
(2)他们是怎样讨论地呢?
a、“对方”是指谁?“试探”是什么意思?
b、他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想让别人知道的是什么?
c、他们最希望送出的礼物是别人希望得到的礼物是自己......
(3)读出“希望送出最甜蜜的笑容。”你从中体会到兄妹之间怎样?(兄妹之间的友爱之情)
4、妈妈的担心。
(1)圣诞节前,妈妈又在想什么?
(2)理解“宽裕”的意思。
a、从哪儿看出家里并不宽裕?
b、为什么用“攒”?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妈妈担心的是什么呢?
a、反问句改陈述句。妈妈担心孩子们会过得不快乐。
b、你从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什么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四、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抓住重点段做为切入口。
1、师引: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来学习《给予树》。 齐读课题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2、出示:
把 ,给予了 。
3、学生回答,并借机追问,你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懂的?请你把它再好好读一读。
二、研读最后一小节,初次体会感情。
1、齐读最后一小节,(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解释“如愿以偿”(你读懂了“如愿以偿”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课文中讲谁的什么愿望终于实现了?
是谁帮她实现的?请你连起来说一说。
3、师引: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后,她绽开了甜蜜的微笑,这就是一个??(学生齐: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师引: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我想这个填空题一定也难不倒你了。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 ),还送给我们( )。
但是如果,我这样表达这句话,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海给我们棒棒糖。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提示:交换了位置,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不同,在妈妈的心里,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爱心和棒棒糖相比,哪个更让妈妈喜欢?)
5、师引:是啊,在妈妈的心里,女儿的善良和爱心是多么的珍贵啊!此时此刻,妈妈的内心是?(高兴、激动、自豪、兴奋等)你能读出妈妈的心情吗?
指名、齐读
三、研读三、四两小节,再次体会感情
1、师引:金吉娅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的是昂贵的洋娃娃,送给自己的家人的却只是棒棒糖,难道金吉娅不爱自己的家人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请你再次静下心来,细细读读课文,找到句子来体会体会。
2、出示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a、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吉娅的心里“像样的礼物”该是怎样的?
b、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注意用第一人称)
哥哥姐姐在干什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3、师引:是啊,金吉娅心里很担心、难过而沉默不语,哥哥姐姐们却个个兴高采烈,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4、师引:那金吉娅为什么还要把那么贵的礼物送给陌生的小女孩呢?
(1)找出金吉娅说的理由,并用笔划出那句话。
(2)我们在读这段话时,是不是也要象金吉娅前面说话的声音那样很低吗?为什么?(想得到妈妈的谅解、肯定、支持)
(3)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试读)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金吉娅的话吧!(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听了金吉娅轻轻的叙述,你了解到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提示用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说一说。所有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都源自于一个字,那就是??“爱”。
2、感情引读最后一小节:
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作为孩子的母亲,所有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她此时此刻内心的激动,只有??(激动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也为刚才误解了孩子而感到深深的歉意,千言百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我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
作为孩子的母亲,更为有一个这样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他人的孩子而感到自豪,于是??(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4、在一个温暖如春的下午,金吉娅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来信,那是那个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的来信,信上会怎么说?(想象说话)
5、师引:
同学们,“给予”是一种快乐,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给予”是冬是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你的心,也温暖了他的心……你觉得“给予”是什么?(要求用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自己对“给予”的理解)
五、全文总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付出,更是一种收获,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六、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给予树
仁爱 同情
爱心 热心
体贴 友谊
愿望 美满
善良 快乐
希望 理解 幸福 高兴
《给予树》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会读10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正确读写 圣诞节、卡片、、仁爱、体贴、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体会查理在施与爱心过程中自己所发生的变化,感受爱心体现的真情和给人带来的快乐。
重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善良与爱心。
难点: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课时:1课时。
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谁愿意来读题目?〈生读题目,纠正读音,理解“给予”的意思〉
二、检查词语〈课件〉
三、谁能说一说这两篇课文各讲了谁,又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四、揭示主题〈找共同点〉
提问:那这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讲一讲他们有哪些共同点?〈板书:爱心〉
五、研读
过渡: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两个小朋友的爱心呢?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1课《给予树》,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把它们画下来,也可以与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生汇报:(31.《给予树》)
1.“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金吉娅为什么会沉默不语?
师:所以,回家途中,当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时,只有——生: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当妈妈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
过渡:这是她对家人,对妈妈的愧疚呀。多么体贴的孩子。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沉默不语,也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谁还有其他的发现?
2.生汇报:“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各个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了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师:援助中心是什么地方?这里的‘给予树’为什么加上了引号?
师:是啊,当金吉娅站在这棵圣诞树下,看到小女孩写的卡片,她毅然放弃了——生: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而选择了——生:给小女孩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从金吉娅的做法中,我们体会到——生:爱心。
3生:汇报:“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引导学生从“……”和“什么都没有”体会金吉娅的难过及小女孩的可怜,从而体会金吉亚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a.指名读 b.评价 c.指导读 d.齐读
4.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只是洋娃娃吗?送给家人的只是棒棒糖吗?她还送了什么? (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让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记住金吉娅,记住这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吧!
5.齐读:“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课件〉
过渡:金吉亚是一个善良、仁爱的小女孩,那么查理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呢?谁能说说查理以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2课,在有关的语句下做上记号。
生汇报:(32《好汉查理》)
1.“查理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他,倒是他叫自己是“好汉查理”。
师:那么他心目中的好汉又是怎样的呢?(理解“好汉查理”的含义)
师:在与杰西的交往中,我们又能体会到查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汇报:a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 “当然可以。”
d “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镇上的人们发现查理没有再搞恶作剧。”
e“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f“谢谢您,罗伯特先生。”
g“杰西,我会做个好汉。”(相机指导朗读)
师:查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体会杰西的信任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6.小结:虽然杰西与查理的相处仅仅是一个暑假的时间,但杰西的信任让查理改掉了调皮、搞恶作剧的缺点,而正是因为查理的陪伴,让杰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看来给人以快乐,自己也会有进步的。
六、比较异同
师:那么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的对象、物质与精神等不同方面,找到不同点。
七、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有爱心的同学
八、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31课《给予树》和32课《好汉查理》,认识了两位善良、有爱心的小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爱心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想送给大家——〈课件〉
板书设计: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金吉娅 查理
爱心
快乐
《给予树》教学设计7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出示生字,认读。
3、我们再来特别地关注一下这个词:如愿以偿(板书),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如愿以偿了?课文中,又是谁如愿以偿了?
二、感受愿望
1、小女孩有个什么愿望呢?我们打开她的心愿卡看一看。
2、出示: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读一读,在这份心愿卡里,你听出了什么?哦,你听出了一颗期盼以久的心,你真是小女孩的知己!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女孩这种日思夜盼的心情。
3、在你们的朗读里,我听出了小女孩深深地渴望。这个圣诞节,如果能得到一个洋娃娃,她一定会欣喜万分。后来,她真的如愿以偿了,知道是谁帮助她吗?
三、感悟“陌生”
1、金吉娅是谁呀?她的好朋友吗?不是,你是从课文哪个词语知道的?板书:陌生,什么意思?(不熟悉)金吉娅不熟悉小女孩的哪些事情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2、出示: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去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从这段话中,你又捕捉到了哪些信息?评:你们真是一些特别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理解中,我感受到金吉娅和小女孩真的是陌生的。可正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金吉娅都能送她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这个圣诞节,她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洋娃娃吗?
3、是呀,洋娃娃里传递的还有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
4、就让我们用声音来表达对这份善良的赞赏。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四、理解“并不宽裕”
1、金吉娅能把洋娃娃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那她一定很富有吧?不是,你从课文哪几个小节知道?同桌合作读1—2小节,圈一圈哪些词语能看出金吉娅不富有?
2、“并不宽裕”什么意思?就是不富有,家里条件不好,还有哪些字眼能看出金吉娅的家里并不宽裕?
3、评:你真了不起!能从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这几个平常的数字中感悟到金吉娅家庭的贫困。
4、可正是这个自已也不宽裕的金吉娅,却能送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洋娃娃,帮助她如愿以偿。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送去我们对这份爱心的感动!出示: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送给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还送给她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五、升华朗读
出示:我()极了,紧紧地拥抱着紧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面对金吉娅的举动,如果你是她妈妈,此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带上你的感受,读——
2、作为金吉娅的哥哥,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把你的感情送到句子中,读——
3、假如你是她的姐姐呢?也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
出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1、这个圣诞节,妈妈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激动,因为——
2、这个圣诞节,哥哥、姐姐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圣诞节都要过得有意义,因为——
六、小结
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用她最朴实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扎根在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土壤里,这棵给予树才会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才会把更多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七、小练笔
1、当圣诞的钟声敲响,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她激动极了,她很想写一封信感谢金吉娅,你们能给予他们帮助吗?你们也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你还能用上黑板上的“如愿以偿、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一些词语,老师可以给你加分。
八、总结提升
1、从你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远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远比向别人索取更快乐!(出示)
那给予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诗歌接力。
《给予树》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读会“给予、如愿以偿、沉默不语、兴高采烈、享受”等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予”字。
2、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围绕问题“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触摸“一直盼望”等语言的温度,层层扣击文本,解决问题。
3、读中悟,悟中读,深刻感受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美好心灵。
【学习主线】
以“如愿以偿”为文眼,提炼“小女孩如愿以偿”这一中心,以研读的形式层层扣击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强烈愿望,明白是金吉娅帮助她如愿以偿,然而金吉娅并非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她在用二十美元给家人买圣诞礼物和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之间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后者,并诚实向妈妈交代。透过金吉娅的话语,学生体会到她的美好心灵。感悟到了这些,“如愿以偿”的内涵显得饱满,最后以“金吉娅的妈妈、兄弟姐妹们,他们都如愿以偿了吗”将“如愿以偿”的内涵推向深度,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就得到了更充实的延伸。
【预设流程】
一、理解女孩,期待“如愿以偿”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就如我,今天来上课比赛,希望拿个一等奖回家。那你们呢?在考试的时候,100米赛跑的时候,看到喷香的鸡腿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尽兴说)(追问: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愿望就叫——如愿以偿(板书:如愿以偿),“愿”就是愿望,“偿”就是实现。
2、在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愿望的方式很特别,每到圣诞节,家里条件好的都摆放了一棵圣诞树,孩子们把愿望写在卡片上,由父母帮他如愿以偿,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家境贫穷,有的甚至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于是就把愿望卡挂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你们看——(出示“给予树”图,点击出示课题及注音)看这两个字,拼一拼,读正确。(指名读)指导生字“予”的书写,在学生写字时板书课题,板画给予树。
3、在这棵给予树上,有无数人的'心愿,其中一个女孩这样写道
亲爱的圣诞老人:
你好!
我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我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小珍妮)
(1)指名读。
(2)他(她)读正确了,你也能像他(她)那样读正确吗?自己试试。
(3)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非常想要)从哪个词体会到了她很想要?(点红:“一直盼望”)她怎么一直盼望呢?看到商店橱窗里的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看到小伙伴抱着洋娃娃,她盼望——(学生接读);想到自己的生日就要到了,她盼望——(学生接读)。
(4)小女孩就这样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拥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谁来读一读,读出小女孩如此强烈的愿望!(请一个班里平时读书机会比较少的同学,站到上面来,别怕,有老师在!)你读出了小女孩的心声,她的愿望如愿以偿了吗?(在黑板上打个“?”)
二、触摸文字,质疑“如愿以偿”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23页
1、放声朗读,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个生字词比较难读,要提醒大家的?请几个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词语。
关注后进生指导方案:
(1)第1位学生提出要提醒的词语,教师:“你最想教会谁?”(让他教会一位后进生)
(2)第2位学生提出要提醒的词语,教师:“你带着大家读!”(让所有后进生都尝试着读正确)
(3)看这些词语,来,会读的读响一点,不会读的跟着他们读——(允许后进生不甘人后地当回能干者,响亮地带着别人读。)
三、层层扣击,感悟“如愿以偿”
好,让我们回到课文当中,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
1、学生回答:如愿以偿了!
2、是谁帮助她,使她如愿以偿呢?(板书:金吉娅)
3、对于有钱人来说,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是轻而易举的事,那金吉娅是否属于有钱人?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第1、2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1)谁来读?(如果学生找不出,暗示:金吉娅家富裕吗?)
(2)金吉娅的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每个孩子只有二十美元,妈妈却要求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给家人送出最诚挚的祝福。面对这二十美元,金吉娅是怎么处理的呢?面对妈妈的要求,她想怎么样?可是想到小女孩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她又想怎么样呢?请把她复杂的心理写下来。
出示句式:
面对妈妈的要求,她想,可是,看到小女孩的愿望,她又想。
(交流反馈)
(3)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金吉娅最后还是决定——买洋娃娃。
4、可是,他做了这些之后,怎么向妈妈交代呢?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句子:
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自由读一读。
(2)透过字里行间,你看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金吉娅?(难过、诚实、善良、富有同情心、仁爱、体贴、乐于助人等等)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配乐个性化朗读)
四、总结延伸,深化“如愿以偿”
现在小女孩还什么都没有吗?(学生齐答“不是”,教师擦去黑板上的“?”)她拥有了什么?(金吉娅买的洋娃娃)(板书:洋娃娃)仅仅是拥有了洋娃娃吗?(还拥有了金吉娅给予她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了,然而金吉娅的妈妈、兄弟姐妹们,他们都如愿以偿了吗?这个问题留着下节课再解决。
《给予树》教学设计9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明白圣诞节吗?猜猜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出示新词:圣诞节
(1)指名读―齐读
(2)你对圣诞节了解吗?指名说二个
(3)打开书本,指名读书中的资料袋。
2.师:这就是圣诞节,圣诞节立刻就要到了,金吉娅一家也正在准备过圣诞节呢!你们看,
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学习期盼部分
师:孩子们的表现怎样样?
生:孩子们……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师:孩子们的情绪是多么的――
生:兴奋、激动……
师:请你带着这种情绪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3)学习担心部分
师:在大家兴奋期盼的时候,妈妈又为什么担心呢?
生:因为家里并不宽裕。
师:你从那些词句看出她的家里并不宽裕?
生:我只攒……却要……分享
师:是啊!这钱是妈妈一分一分地攒起来的,来得多不容易啊!此刻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吗?所以妈妈觉得很――
生:担心
师:谁来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你看,妈妈的担心和孩子们的兴奋期盼构成了鲜明的比较,让我们一齐在来读读这段话吧!
3.那么孩子们到底有没有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师板书课题:31给予树,读课题,“给、予”正音
二、自读课文
什么是给予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三、了解自学状况,整体感知。
1.出示新词:给予树,说说什么是给予树?
能说就说,不会说引导:出示词语:援助卡片礼品,老师送三个词语给大家,此刻谁什么是给予树?
2.再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金吉娅给予陌生如愿一偿
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选取这些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在圣诞节到来以前,()看到()上的(),就用给家人买()的钱,给一个()的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让她最后()的事。
指名说二个――齐读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资料。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品味“如愿以偿”
1.师点如愿以偿:愿就是――
生:愿望。
师:这个陌生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这段话“妈妈,我拿着钱……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指名读――齐读
2.此刻你能来说说她的愿望是什么吗?指名读
3.那么金吉娅是如何实现这个陌生小女孩的愿望的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
4.联系上下文,填上适宜的词句,把金吉娅实现愿望的过程说得更具体些。指名说
5.金吉娅买了洋娃娃送给那个女孩,这个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就叫做如愿以偿。出示词语:如愿以偿
6.齐读这段话
(二)比较体会小女孩的难过情绪
1.师:如愿以偿的小女孩是多么――
生:开心、激动…….
师:但此时的金吉娅,她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指名读,出示这段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却什么也没有”。
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难过”,你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她的.这种情绪呢?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点评:读出难过的感受了吗?
是啊!你也在为金吉娅感到难过呢!
师:她只是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吗?她还在为谁感到难过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
2.师:所以你们看,在回家的途中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回家途中……沉默不语”,而其他的孩子呢?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指名说
师: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情绪试着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原先她还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也在为这个比自己生活更艰辛的小女孩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吧!齐读
4.师:金吉娅的家境并不富裕,妈妈分给每人只有二十美圆,她给家人买了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把剩下的大部份钱买了洋娃娃送给了那个陌生女孩,她后悔吗?
指名说,点评:她真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乖孩子。
5.齐读这两段话。
(三)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1.师:听了她说的话,妈妈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如愿以偿的笑脸。”
生齐读:紧紧地拥抱……如愿以偿的笑脸。
引读三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
2.师:金吉娅的言和行不仅仅打动了她的妈妈,也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哥哥姐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说话练习: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对金吉娅说:“()”。
点评适当加入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3.师:哥哥姐姐被金吉娅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一个多么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啊!其实这篇课文还蕴藏着很多爱意和给予之心呢!我们一齐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发现了吗?齐读课文。
4.出示:()给予了()。分层引导:
(1)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写谁给予了谁什么?
(2)金吉娅只是给予这个女孩洋娃娃吗?
(3)其实金吉娅在给予别人的同时,别人也给予她很多,你发现了吗?随机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4)还有谁给予了谁什么呢?
5.师小结:其实这个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给予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把这些记录着让人觉得幸福的词语写一写,记一记吧!生写善良、同情、仁爱、体贴。
四.课后作业
1.出示新词,请你用这些词语复述课文
2.2.替这个陌生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张感谢卡。
反思:
此课的教学能够从“给予”入手,首先让学生明白金吉娅给予了陌生女孩一个洋娃娃,给她帮忙。透过读文,学生了解到她的家庭很不富裕,她的给予是很高尚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给予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偶然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给予树》教学设计10
课时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圣诞歌》,渲染气氛。
1、看到圣诞树,听到圣诞歌,你想到些什么?你对圣诞节还有什么了解?(无需多讲,补充漏讲的即可)
2、圣诞节:是一个充满了浓浓爱心日子,能让人们分享幸福和快乐的日子。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夕。
二、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出示拼音,“给”还有一个音读“ɡěi”组词,都有把东西交与、送与别人的意思,“给予”也带有“给”的意思,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无条件的帮助,不讲回报的赠送。如上星期我们对甘村小学的'捐款捐书的行为就是给与,就是给与甘村小学的的帮助和关爱,是不求回报的。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读准“给予”,理解“给予”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给予树”的深层含义进行铺垫,从更深层面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过渡:那“给与树”究竟是怎样的一棵树,又有什么作用呢?想知道吗?请打开P123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了解了解吧。读的时候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纠正字音---同桌互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识记字形(猜字谜):这些字我们除了会认读,还得要会写,在写之前你能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范写:裕、即、买、贴)
4、把你觉得难记难写的字在本子上写一写。
5、学习二类字:(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读)出示句子再齐读。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采用当互读、开火车接读和会认的抢读等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而扎实、有效地记住生字
过渡:看来大家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得不错,老师要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本领如何,是不是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适当的纠正和适时的鼓励)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把这些词准确地填到相应的空格里去吗?(填空)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齐读)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故事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大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交待清楚,这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才刚上三年级,对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把概括课文内容,变成填空式来进行,降低难度,让学生领会方法为重)
过渡: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谁给与了谁什么呢,找出文中反映给予的事来。
四、再读课文,体会“给予”。
1、学生默读
2、文中谁给予了谁些什么东西?(出示)
①(慈爱的)妈妈给与(五个)孩子每人二十美元------母子之爱
②( )金吉娅给与( )家人棒棒糖/兄弟姐妹间互送礼物------手足之情
③( )金吉娅给与( )女孩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无私的爱
3、在这充满着爱意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也一定会关爱去周围的人和物的。课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却处处充满着爱意,请你再选取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地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对“给予树”形象的丰满,进一步丰富爱的内涵,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给予树》教学设计11
设计理念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满足了一个小女孩的圣诞愿望。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 “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本文语言虽平实,但真实感人,需要用心去感悟朗读。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以人为本。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和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2、通过自读、朗读、默读等形式,读中思,读中悟,体会作者通过对话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表达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金吉娅内心世界矛盾,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顾谈话,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给予树”,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发生在善良可爱的金吉娅身上的动人故事来领会人性的美好,同时也进一步体验“给予树”的魅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是怎么发生的?试着用“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词入境,对比生疑
1、礼物买好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去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课件出示: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2、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3、想象一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我们来好好的读一读。(自由读)
课件出示: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 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4、哥哥姐姐这么高兴应该怎么读?(个别读)
5、描写金吉娅的这句话怎么读?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看到金吉娅的表情,妈妈怎么想的?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读一读。
课件出示:
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6、妈妈生气了,她此时可能会想些什么?(预设:肯定是买了其他没用的东西,真是个乱花钱的孩子;会不会弄丢了等)
三、读文悟情,想像体验
1、金吉娅到底用这些钱做了什么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2、什么是“援助中心”?(课件出示)金吉娅到底买了什么?送给了谁呢?(送给了一个小女孩)
3、送给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一无所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那个小女孩什么都没有。)
4、自己读读这句话,猜测一下:她也许没有什么呢?在圣诞节之际,她最希望得到什么?她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圣诞老人)于是,金吉娅便在援助中心的“给予树”上看到了这张卡片。同学们想一想,这张卡片上可能会写些什么呢?(小组合作)
5、指名说说卡片上的内容,然后老师出示自制的卡片。
我是个没有亲人的孩子,我没有伙伴。你们回家后都有父母陪伴,而我没有,我一直盼望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在我最孤单的时候陪伴我!
可怜的爱丽丝
金吉娅看到这张卡片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她是怎么做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6、出示文中插图,设想一下金吉娅和援助中心礼品区的工作人员会有怎样的对话?师生共同演一演。
四、聚焦矛盾,真情抒发
1、金吉娅非常同情那个陌生小女孩,给小女孩买了一直盼望的洋娃娃,同时,金吉娅也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她也想买像样的礼物送给他们。可只有二十美元。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小小的金吉娅最终做出了决定,多不容易啊!让我们为金吉娅鼓掌!
2、多么令人感动的金吉娅呀!此时,妈妈的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为什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在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我们的仅仅是棒棒糖吗?
3、读最后一段话,体会金吉娅带给大家的价值。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当那个陌生女孩收到金吉娅的礼物后,一定会非常开心,一定会非常感谢送她礼物的人。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
2、总结:同学们,正是金吉娅的给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让那棵象征着善良、同情、仁爱、体贴的给予树永远种植在我们心里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
给予树
金吉娅
善良
洋娃娃 仁爱 棒棒糖
同情
体贴
陌生女孩 家人
《给予树》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会认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宽裕、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重点会写“予、宽、裕”三个容易写错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情感变化。
3、以“给予”为主线,初步理解“给予树”的含义,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在朗读、理解中感受“给予树”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等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我在想,这是一棵怎样的给予树呢?是一棵放在商场里的,挂满卡片的假树吗?显然不是的。
一遍一遍读着课文,我脑海里这棵给予树的形象也在逐渐清晰起来:这棵给予树应该扎根在爱的土壤里,沐浴着灿烂、和谐、美好的阳光,开出一朵又一朵心愿之花,或者梦想之花,长出一片片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叶子,最后结出爱的果子。
因为有了这样一棵树的形象,我的设计就主要围绕“给予树”。
首先,这是一棵梦想之树。
小女孩的梦想很小,很简单,只是想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这也许连梦想都算不上。但是因为小女孩的“一直盼望”,使得这个愿望变得强烈而迫切起来。我们无法知道小女孩卡片上写了什么,也不需要知道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金吉娅应该是个敏感的孩子,因为她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强烈愿望。我也希望课堂上孩子们也能像金吉娅一样敏感,去理解、体会小女孩愿望的强烈,因此设计了“金吉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个画面……”这个让学生展开想想的环节。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自然理解到了这棵树上挂着的不仅仅只是卡片,还有希望、梦想、心愿……
其次,这还是一棵充满善良、理解和仁爱的树。
金吉娅尽管担心、害怕、难过,但还是勇敢地对妈妈说:“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善良,金吉娅不会这么说,如果没有理解,金吉娅也不会这么说,如果没有仁爱,金吉娅更不会这么说。于是我把这部分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情感朗读上,通过前后语气的对比去感受金吉娅身上的闪光之处。
这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一是学生的情感到这里应该是一个顶峰,需要找一个出口喷发;另一个就是小练笔本身就能丰富语文课堂,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于是,这棵给予树的雏形就逐渐形成了。有了树叶、有了花朵、有了枝干……
如果还有第二课时,我将去挖掘金吉娅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作为给予树沐浴着的阳光;去糅合读者、作者和文中人物的爱的情感,作为给予树扎根的土壤……让这棵给予树能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
教学预设过程:
一、 直接导入,理解“给予”
1、直接出示课题。(播放课件——课题)
2、指名读课题,师正音并标注拼音。齐读课题。
3、理解“给予”的意思?(播放课件——给予树)
4、写一写“给予”
二、初读课文,感知“给予”
1、请大家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播放课件——解释词语)
三、 再读课文,寻找“给予”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给予”的地方。(播放课件——4)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丰满“给予树”
文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用波浪线画出来。(播放课件——5)
预设一: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1、理解“一直盼望”
2、这棵给予树上还挂着梦想……
3、情感朗读(播放课件——9、7、6)
预设二:“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理解省略号包含的情感。
2、指导感情朗读
3、学生写卡片:对小女孩说的话
4、师生合作朗读。
5、这棵给予树除了挂满梦想、希望外,还拥有什么?(板书:善良,关心、同情爱……)
五、 小结回归,再悟“
(播放课件——11)
板书: 给 予 树
圣 诞
金吉娅 爱 陌生女孩
给予 一个洋娃娃 一直盼望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很花俏的东西。我重视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理解课文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又如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也是以对“沉默不语”的理解来引入新课的。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你能为陌生小女孩写几句感激的话吗?指导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是把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结果,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写了四五句话来,既写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写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如陈艳丹是这样写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多么感激你呀!我会好好照顾它,像它的妈妈一样。金吉娅,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已完全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了。
《给予树》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突出体验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体验,在主角转换中进行“移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运用多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金吉亚的完美品质,受到完美情感谢的熏陶和感染,实现阅读的个性化。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语言,练习表达。
2.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运用此法理解课文资料,提高阅读潜力,学会阅读方法。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完美品质,受到完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一)板书课题,指读。关注多音字和生字。
(二)打开书找到认字表,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不准的就互相帮一帮。
(三)教师检查生字读音。重点检查和指导下列几个字:
“援”――援还能够怎样组词?课文中还提到了“援助中心”,你了解援助中心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给予树)
“糖”――这个字不太好写,怎样能写好这个字?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左窄右宽,横多距离要相等)教师示范,学生自己练习。
[设计评析]
本环节重在扫清字词障碍。此环节中,力求重点关注难读的字词,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如,对“援”字的处理十分巧妙,由组词引出来“援助中心”,自然而然地对该词进行了处理,理解了该词以后,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
在指导写字时,不是平均用力,教师抓住一个难写的“糖”字,进行了重点指导。透过关注它的字形、比例、间架结构等,对横多的字的书写进行了重点提示。在学习其它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帮忙、互相提醒。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又面向全体学生,透过学生互相提示这一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一)谁愿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首先听听他们读得对不对,然后找一找,故事里都写到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学生找出多个人物,个性注意找出印象最深的几个人物)
(二)金吉亚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这么深?
小结:大家看,在圣诞节前夕,金吉亚送给自己家人便宜的棒棒糖,却送给陌生小女孩一个洋娃娃,孩子们,应对着金吉亚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评析]
一是在检查学生准确读准字词的基础上,看是否准确地读准了资料。
二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资料,了解文章写的主要人物。让学生对人物从整体上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贴合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
三是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富勒认为“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也学不到。”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此处重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质疑,因为问题才是思维的开始,提出不懂的问题,利于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读书、思考,也便于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三、精读品赏,解疑悟情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
1.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亚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亚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划出描述金吉亚的句子。
2.指名读读划出的句子。
3.理解关键词句:明白什么是“沉默不语”吗?自己表演表演。(学生表演)
师:那我明白了,文中的金吉亚沉默不语,就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我理解的对吧。(预设:学生必须是否定的。)
4.那沉默不语的金吉亚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来,孩子们,自由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
(1)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带着你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2)如果和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比较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亚沉默不语时的情绪。谁愿意读一读。
(3)哥哥姐姐兴高采烈那会是什么样呀,那金吉亚沉默不语呢,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试试。
5.教师小结。
[设计评析]
本环节的设计流程是:找出词语―透过表演,理解词语―透过词语想象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比较朗读,读出情感。
本环节的最大亮点是:透过一个“沉默不语”,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动作表演、比较、透过词语想象内心、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策略,引导学生理解了“沉默不语”一词,同时深入文本,很好地体会出了金吉亚的完美品质。实现了《课标》所指出的“理解词语,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目标。
(二)精读第四自然段
1.我们抓住“沉默不语”,联系着上文,体会到了金吉亚的内心,感到他是那样体贴家人,爱着家人,但是她却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给陌生小女孩的则是洋娃娃。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预计:“为什么给小女孩买的是洋娃娃,而给家人买的却是棒棒糖?”
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能够划出相关的句子。
2.大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注意到刚才有同学说到了这句话,我把金吉亚的.这句话打出来,看着屏幕谁再来读一读。和书上写得一样吗?怎样不一样?不加这三个字也很通顺,不行吗?
3.圣诞节,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因为那一刻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但是这个小女孩呢?她什么都没有。你想,她没有什么?
金吉亚,在我们的心理小女孩多么可怜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圣诞节前夜他什么都没有,孩子们,此刻你就是金吉亚,你走进圣诞节的商场,看到了那颗挂满心愿的给予树,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你,来,金吉亚,摘下这张卡片,小女孩写什么了?
4.创境,进行主角体验说话。
小女孩一向盼望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小女孩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一向盼望,晚上,应对着漆黑的屋子,小女孩还在盼望;甚至在梦中他还想着洋娃娃呀。看着小女孩的卡片,金吉亚,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多么善良的孩子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此时,金吉亚为什么只给家人买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我们全明白了。那孩子们,金吉亚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棒棒糖吗?
[设计评析]
此环节重点抓住了“什么都没有”,透过出示两个句子一个带有“什么都”,另一个不带,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女孩的贫穷、可怜等,之后运用有效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主角换位体验:把学生当成金吉亚让其入境动情、深入体验,透过引导学生切身体验,深入文本,体会出金吉亚是一个善良、体贴、可爱的孩子。在切身体验中受到了完美情感的熏陶,真正让学生在主角体验中与作者产生了共呜,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读出了小女孩的完美品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圣诞的乐章奏响了,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金吉亚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我就是妈妈,我担心过,生气过,但是此刻,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亚。孩子们如果你也是金吉亚的家人,你会是怎样的情绪?
是啊,作为妈妈的我,我会(范读最后一段)
作为哥哥、姐姐的你,(指读最后一段)。
还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动着,一齐读。
让我们记住金吉亚,记住金吉亚给予我们的这一切,一齐来背诵,背但是的能够看着屏幕。
(二)同学们,8岁的金吉亚如此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我们能够想象到小女孩得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写一写。
板书设计:
棒棒糖(图)善良仁爱
给予树(简笔画)金吉亚同情体贴
洋娃娃(图)……
《给予树》教学设计14
《给予树》是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三年级)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渡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段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感悟语言的潜力,在重点句子中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进行语言方面的积累。
一、设计理念
《给予树》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八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爱”为线索,突出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透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但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和概括潜力有限,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读书方法是这节课一个训练项目。并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事情正确的情感态度也是这节课的一个训练项目。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的读写生词。
2、读懂课文,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
3、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透过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完美品质。
四、教学方法
抓住重点语句和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感悟体会。
五、时间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外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还有一段时间就要过春节了,你们听到“春节”两个字情绪怎样样?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春节是我们东方人的新年,你们明白西方人的新年是什么吗?(圣诞节)。你对圣诞节有了解吗?(学生自由汇报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关于圣诞节的资料)。
3、教师随机出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
4、出示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课题。
(二)审题激趣,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教师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予圣诞享默糖逛援仁偿(学生自由读,齐读,教师指导疑难,指名读,同桌互读。)
3、教师出示要求会认又会写的生字:予担宽裕买猜糖即卡盼仁贴(学生质疑难字,自由读,小组内竞赛读。突出“担”和“卡”的多音读音,并指导学生扩词。)
4、指导书写,着重字有“予”“裕”“买”“盼”。
5、出示本课的生词,学生认读并在练习本上书写。
6、实物投影出示生词写的整齐正确的练习。(教师给与肯定和表扬)
(三)精读课文,读悟其情。
1、自由读课文,在文中认识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3、我来动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有谁?他们的情绪各是怎样的?
4、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自己或小组合作体会这两个问题。
5、汇报交流,朗读感悟。
汇报兄弟姐妹的情绪(高兴)。
相关语句:“孩子们热烈的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期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学生谈体会,重点理解词语“热烈”“诚挚”“甜蜜”)
《给予树》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给予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学设计06-12
《给予树》教学设计优秀05-01
给予树教学反思12-29
《给予树》教学反思04-06
语文给予树教学反思12-16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计04-05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02-07
《那树》教学设计12-17
《树之歌》教学设计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