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5-11 15:12:1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范文集锦八篇

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更是注重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组合图形进行切割、添补和平移等,因此,我选择了MP_Lab平台做为教学辅助工具,它提供的可任意操作图形的环境是学习本课的好助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更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以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 目标定位

  1、 教学目标

  (1) 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2) 能根据各种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 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 教学重难点

  借助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导向,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根据组合图形的特点,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三、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创设了“有趣的七巧板”这一情景,通过播放由七巧板拼成的小猫这一动画引入新课,直观地展示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发现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的关系,运用MP_Lab信息平台通过看、说、算、画、拼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鉴于以上想法,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方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

  四、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认识组合图形

  课始,在MP_Lab平台上播放由七巧板拼成小猫的动画,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了有趣的组合图形,接着我及时提出 “这只可爱的小猫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发现原来很多有趣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图形组成,我们称这种有趣的图形为组合图形。“有趣的七巧板”让学生了解到组合图形与基本图形的关系。

  (二) 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为了给学生如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提供认知准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基本图形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回忆和在MP_Lab上动手操作,达到共识:“平行四边形切割后,可拼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把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以上这些“切割、拼摆”等都是为了把没有学过的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当相关的经验被激活时,学习就得到了促进。 对于“怎样求组合图形面积?”这一问题,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就是把组合图形转化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可见学生不但发现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

  (三) 动手实践,优化方法

  为了进一步落实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下面由学生在MP_Lab平台上动手实践,考虑到这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方法,故只要求学生展示思路,不要求计算。学生的做法多种多样,那怎样引导学生归纳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我通过了两个步骤来实现:

  (1) 提出问题“以上做法都能求出组合图形面积吗?”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当分割后的图形是基本图形时才能直接求出面积。这时把不符合要求的图形删除。

  (2)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计算面积。这时学生就会思考 “怎样根据图形特点选择方法?方法是否简单?是否合理?”等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方法进行了优化,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小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根据图形特点,用切割或添补的方法把组合图形面积转化为若干个基本图形面积计算,采用分割法时,要注意合理分割,分割的图形越简洁,解题方法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

  (四) 拓展思维

  最后安排了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四人为一小组,教师为每小组提供基本图形(标明有关数据),请各组同学通过独立拼合出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拼合完毕后,各组将作品展示出来,“考一考”其他小组的同学(这里不但要“识破”创作意图,清晰地分辨出作品由哪些基本图形拼合而成,说出解决方案后计算面积)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活动体现了《公共交通安全指导纲领》中“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能力。”本活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经培养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有初步的安全意识为目标的活动内容之一,它主要通过幼儿在校、在家、在路上遇到的几种可能性,帮助幼儿树立安全、自卫、自救的能力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这一活动内容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为一体,注重主体参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说设计理念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从幼儿抓起,使幼儿从小接受交通安全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新学期的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幼儿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说目标

  1、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2、通过有趣的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孩子们了解有关交通规则。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渐渐养成良好习惯。

  四、说重难点

  1、帮助孩子确立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2、培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3、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说教法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本活动我计划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说学法

  根据学前班孩子性格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在学潮指导上我本着充分鼓励和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过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方法,努力营造协作互助的氛围。

  七、说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陶行知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以这样的方式把孩子完全带入情境中才能让孩子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进行学习。因此,教学一开始,我播放安全片——《篮球女孩》。片中女孩由于出了车祸失去了双腿后,靠篮球走路,给生活带来了种种困难与艰辛。接着提问:片中的女孩是怎样走路的?没有腿会给小女孩和生活带来哪些困难?引起孩子们重视交通安全而引出课题《平安每一天》。使孩子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齐心协力,突破难点

  1、认识交通标志

  老师先出示各种交通标志,指导孩子们认识,如:红绿灯,行人走人行横道,有电危险等。在认识常见标志后,我描述情境,让孩子们找出相应的标志,在这个环节中,给孩子们充分的'交流、体验。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这完成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打下基础,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2、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

  魏书生主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我把学习时间充分给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播放课件让幼儿观察没有红绿灯的马路应该怎样过。“一看二慢三通过”,然后请幼用“先……,再……,最后……”把过马路的动作说出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再创设情境,让幼儿跟我一起做一做。培养孩子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安全保护意识。

  然后再组织幼儿看教育片《遵守交通安全》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们互相交流,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等车,上下车,行走公路,进一步巩固交通安全知识。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自立,自卫的意识。

  然后再组织幼儿看教育片《遵守交通安全》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幼儿互相交流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等车、上下车、行走公路等。进一步巩固交通安全小知识,从而培养幼儿的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3、寓教于乐

  研究表明,五岁至六岁的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为十五至二十分钟。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儿歌,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还安排了小游戏,如:教师红、黄、绿三种信号灯,让幼儿来表演。红灯——停下来(做立正姿势);黄灯亮——等一等(双手叉腰);绿灯亮了——往前走(行走姿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速度,时快时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再请小班长当小交警,指挥小组员过马路,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的目的。通过活动既使幼儿的大脑得到了适当的休息,又进一步强化了交通安全知识。

  4、指正错识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的主体参与,只有来源于幼儿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世界。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我首先组织幼儿观看《遵守交能安全》教育片,让幼儿议一议,并指出片中孩子的错误,应该怎样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说。幼儿通过监督别人从而进一步明辨是非,遵守交通安全。

  (三)、课堂总结 从我做起

  告诉幼儿不但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还要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只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安无事;才能平平安安的上学。这时出示课件:(字幕显示:“交通安全,从我做起”),同时播放音乐《祝你平安》,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去感受,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课文讲述了一个失明男孩在妈妈的鼓励和提示下用弹弓打破远在七、八米以外的玻璃瓶的事,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全文淡淡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一股激情涌动的爱,故事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双语班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情感交流方面,我请学生们回家观察父母言行,感受亲情。

  三、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细读课文中的句子,抓住细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能感受课文中母亲对小男孩的宽容和理解,关怀与信任,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四、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支持,通过补白,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说教学流程:

  一是:设情,“母爱”导入。

  1、开课伊始我和学生通过诗句朗读,以情做积淀,说说自己心中,认为最伟大、无私的爱是什么爱?“母爱”,这样即透出“爱”的内涵又使学生情感的河荡漾开来,让学生带着对母爱的感动走进课文的学习。

  二是:听读课文,初知“母爱”

  1、教师配乐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老师的声音,用心感受一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文中主要写了几个人物?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连串的问题,让孩子组织语言,将它们的答案拼接起来,让孩子试着去说,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告诉学生这样就可以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就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做到。

  3、 静读文本,看不见的爱是怎样的爱?你从哪里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先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试着有感情读好这些句子。 小组交流

  研读谈理解,本文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就是母亲的语言和动作作抓住母亲和作者的对话,让学生合作、讨论、理解、交流在对话中自己明白了什么,配合多媒体课件的画面、声音和文字的效果,引导学生抓住细节、重点词句来理解。

  4、集体讨论,品析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精彩,并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就本文而言,期望通过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平凡的动作,从容的神情,简朴的话语中感受到这位与众不同的母亲给予有残疾的孩子鼓励、信心、希望,这就是课题所言看不见的爱——伟大的母爱,而这既是对学生理解文本难点、重点的合理分散,又是借助阅读实践,对文本重难点的突破。

  5、理解孩子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放弃,不气馁,不断向困难挑战。正因为这样,当我转身要离去时,突然身后传来了——(放课件,深情感悟)

  三是:启迪,感悟“母爱”。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都看见了一份看不见的爱,练习打弹弓只是这对母子生活中的一件极小的事,可却让我们感受到一份不寻常的母爱。母亲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她时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爱是一种无处不在而又“看不见的”。让我们就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说给别人听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学习简要复述课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自由发言)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材来源:在成人的世界里,邮票是及普通但又很重要的。邮票是小小的方寸之地,但是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俗。它包罗万象、丰富多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电话、Q天、电子邮件等等大大的取代了旧时的信件。作为21世纪的新生代,了解邮票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1、幼儿欣赏并认识邮票,知道邮票的用途。

  2幼儿欣赏并认识邮票,知道邮票的用途。

  3、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幼儿学会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的排列设计邮票。

  活动难点:设计新颖但又符合标准的邮票。

  三、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让师幼形成一种平行的、双向、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法: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邮票,充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谈话法:提供充足时间,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3、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

  4、游戏法: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说学法

  多渠道参与法:贯彻《纲要》精神,实施家园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并让家长向幼儿介绍一些有邮票的初步知识,家长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支持者。利用游戏组织幼儿玩设计邮票的环节,从而进一步让幼儿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五、说教学流程

  1、以认识、欣赏邮票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就以教师自己发生的一件事引起幼儿的关注,同时用直观的物品——集邮册,引起幼儿的兴趣。——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

  2、师生讨论:

  ——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

  ——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3、设计邮票。

  (1)注意设计标准邮票的规格和要求。

  (2)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

  4、分享、欣赏、评价作品

  (1)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说教材内容: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本课上承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下连后三篇散文。课文以游踪为线索,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本文可使学生提高朗读技巧,积累语言,明白游记散文的写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学生

  初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喜欢朗读语言优美的写景。本课语言生动易懂,学生可以在读中领略鼎湖山泉声的美妙。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本单元的目标是要学生学会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而《鼎湖山听泉 》又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本文当作这一单元的范文,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为此教学本文时把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作为教学的难点。特拟定以下目标:

  1.能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

  2.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采用了分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和音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比较激趣,自然导入

  鼎湖山可写的景物很多,但是作者精心取材,把视线集中在山泉上;而且写景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听”字入手。因此,本文教学的起点,也从“听”字入手。

  组织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一诗,提问:这首诗是从哪个感官角度来写的?从诗题上哪个字就知道?(视觉 —— “望”)

  明确:通常写景以目赏为主,听觉的心处于次要的地位,然而谢大光在赏泉时却来个颠倒,主要从听觉来写,让人们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显得空灵多姿。下面我们就跟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鼎湖山,一起去聆听鼎湖山美妙的泉声吧。

  (二)自读思考,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学生对有整体的感悟。因此我通过:

  1、初读课文,通过自由放声读,让学生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标出文中四次听泉的有关语句,并完成下表:

  时段泉声特点产生联想

  第一次近黄昏、过了寒翠桥

  第二次进山后

  第三次补山亭

  第四次入夜、寺旁客房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圈点勾画。

  3、交流填表,评价朗读。(重点朗读前三次)

  (本环节以“听”字为抓手,通过找出四次听泉的地点、泉声的特点和产生的感受来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进而理清全文的思路。)

  (三)品味精彩段落 感悟人生哲理

  四次听泉,有详有略,作者重点描写了第四次听泉,请同学自由地有感情的朗读第8节,要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2、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泉声的?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品味。

  投影打出例句:①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写出了听到的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

  3、将“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改为“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如提琴般柔曼者。” 仿照上句改写后面的三个句子。说说作者为何先写喻体后写本体。

  4、作者从听泉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组织学生读后先在书上做批注,后小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由四次听泉直接切入到精彩段落的研读,让学生品味时教师可以给出例句,引导学生从关键词、修辞、结构等不同角度来赏析写泉声的语句的精妙之处,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后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四)创意朗诵:

  1.这么美妙的泉声,这么深刻的道理,这么精美的文字,一定引起你的共鸣,请以小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来朗读第8节,朗读时可以进行创新,形式由各小组自己设计,比一比哪一小组的设计最新颖。

  2.组织教学: 朗读准备:四人小小组自行设计。

  请二到三个小小组朗读 其他同学评点(评点依据:设计是否科学、新颖,朗读是否有感情。)

  3.全班齐读。

  4. 学生背诵比赛。

  (单元目标就是“学会读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如何开展“吟哦讽诵”,要有具体的步骤,其实从整体感知时的自由朗读,到研读精彩片段时的大声朗读,到品味时的品读,吟哦讽诵是一以贯之的,在此基础上再来个“花样朗诵”,就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

  媒体出示课文句子改写成的诗(伴古筝曲《高尚流水》),引导学生朗读。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

  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

  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远近高低/轻重缓急,

  是/泉水绕过树根,

  是/清流拍打着卵石

  ……

  (五)对联小结:

  1、根据课文内容请你修改老师创作一副来赞赞鼎湖山泉的对联,更欢迎创作一副新对联。

  泉声泠泠淙淙滋润万物 泉水隐约洗涤心灵

  2、指导:老师明确对联的特点,如不仅字数相同,且词性要一致,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结构要一致等。提示根据课文内容上联可写泉水,下联可从泉声方面对。

  3、组织学生修改和创新,小组交流推荐,被推荐到的同学把下联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评价,评选出优秀对联。

  (写对联要求较高,既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写对联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锤炼字词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以“听雨”为题写一片断,要求仿照第8节“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一段,用比喻的修辞从各个角度来写雨声,写出雨声的层次感。

  (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从仿写片段开始。)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为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溪水隐约润万物 泉声泠淙涤心灵”简洁明了,提纲挈领。

  五.教学体会

  对庆云寺一节的教学有些仓促,不能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美景及其在文中的作用。但是这些可以在课后练习中涉及。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大家好!

  下面我就自己执教的《迷人的张家界》一文进行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整合拓展,神游仙境》。

  教材分析

  《迷人的张家界》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第4课。课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写湖南张家界迷人的奇山秀水,表达了作者对张家界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理解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在谈话中充分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教学难点

  感悟、欣赏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

  设计理念

  1、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语文课要重积累、重体验、重感悟、重运用”,力求发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将积累的词语活学活用,将领悟到的美感尽情表达。

  2、通过专题性站的设计和运用体现新课程强调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力求突出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资源整合说明:

  1、师生课前阅读《张家界市旅游大全》,观看VCD《走进张家界》,上网查找有关张家界方面的资料(即“说说张家界”、“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精彩图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名人赞张家界”等网站。)。

  2、教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迷人的张家界”专题性站。网站内容包括:视听在线、神奇传说、精彩画廊、民俗风情、动植物乐园、奇山秀水、文学天地等10个模块,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拓展创建了信息资源平台。还有课程学习,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和资源,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三个板块:

  一、 图文整合,指导“神游”教方法。

  新课伊始,在师生亲切的谈话交流中,告诉学生神游的方法——文章写得好,我们把书也读好了,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叫“神游”。

  在“猜词游戏”中,我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有你的理解,他有他的观点,我有我的`理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学会了解词的方法,感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

  二、循文入境,进行“神游”品美景。

  在这个板块中,我重点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默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二是观看录像,从形象逼真的画面和优美的解说词中感受。大家刚才已经看到了,他们在静静地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后,继而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读书,学会感悟;在交流中分享读书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得到个性的张扬,受到情感的熏陶。那直观的录像更是激起了孩子们对张家界和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创设情境,拓展“神游”开眼界。

  我们知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是有局限性的,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我设计了第三个板块——创设情境,拓展“神游”开眼界。在这个板块中,我做的其一是用语言描述由一到十,由十到万的张家界景点名称,让学生感受张家界的美景举不胜举;其二是用课件展示“名人赞叹张家界之美”的经典语言,总结“神游”之妙,启迪升华;其三是向他们推出“迷人的张家界”专题性站。让学生真正感受张家界景色的迷人,感受到学无止境。让孩子们带着求知的兴趣走进课堂,带着求知的欲望走出课堂。

  总之,我的目的是——整节课都想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至于成败得失,还是由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评说,更希望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的是,今天,我们是在单机环境下与学生共同学习《迷人的张家界》,如果在网络环境下,能达到学生一人一机或小组合作的话,我在学生看完录像后,课堂上就让学生进行快乐的张家界网上旅游——登录“张家界”专题性站,再把自己从网上看到的张家界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发送到张家界公众信息网上,然后启迪升华,布置研究性作业。我想,这样的课堂,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收获也会更独特,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传统教学的优越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妥之处,希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四大板块: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悟,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先由学生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板块: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1.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和“小小售货员”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录音听算,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与观察事物,发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三、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有空间。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以动画情境引旧入新

  (1)以动画<小兔觅食>出现,接着小兔提出问题,兔妈妈今早找到了21根大白菜,

  动画情境能迅速地把学生在情绪和思维,集中到训练了学生舶听觉思维国。

  第二环节:捉供感知、学习新课

  <一>电脑演示“小熊购物”

  (1)购4个面包,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2) 把学生分组讨论该怎么列式,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 列的式子综合起来,电脑演示:

  然后提问学生“这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算到的结果与原来的一样吗?(让学生讨论试着探索,并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讲给同伴听。)

  学生可能出现:有先算加法的结果与原来不同,也有先算乘法的结果与原来相同,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在有乘法又有加法的时候要先算乘法。

  接着让学生学当售货员,根据电脑显示提出一些算式给同伴计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一种实际的亲身的机会。

  口算: 3 X 5十15 25十4 2 13+7X 5

  8 X 3+16 25十5 X 5

  听算, 40—20 40十20 30+20,

  30十20 30—10 9÷3

  9 X 3 21÷? 7 X 8 56÷8

  目的是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情绪和巩固加强刚才所学内容

  (3) 按着电脑演示:动画小熊拿20元钱购买3 包饼干

  提问学生,该找回多少钱?讨论一下怎么列式,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

  然后我把学生的分析综合起来,(对能直接列出综台式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

  电脑演示, 30 X 4=12(元)

  20—12=8(元) 20—4= 元

  然后提问学生“这里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算到结果与原来一样吗?”(同时把学生分组讨论、试着探索,并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算法告诉同伴。)

  学生可能出现;有先算减法的,得到的'结果与原来不一样,育先算乘法的结泉与原来一样,然后综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育减法有乘法要先算乘法”

  电脑演示,直观,鲜明地解了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知识的抽象性这一矛盾,同时将数学带入了生活,使数学生活化,从而使得学生的独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发出问题,讨论问题、找答案找规律,以“课堂活动”看待“课堂教学”使得教与学问题化、练合化、开放化、实践化和民主化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也培养了学生亲身参与的意

  接着电脑出现一些算式让学生口算:

  4X 3+5 30—4 X 5 7十6,7+22 63十7+21 81+9+91

  35-5 X 7 80一 9 51十6 X 8

  听算:

  8+40十8 12+40十6 8+l9+9

  35÷5 54÷9 200十300 300十100 100+400 300+300 500+200 81十9十10 8+5+9 6*8+1R

  3 X7+9

  这样既达到巩固学习新课的内容又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口算、听算能力。

  这个环节由感知认识上升到抽象思维,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节巧设练习,提高能力件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年龄及心理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两组题(课件电脑演示)。

  第一组口算:200-9~9 700一5X6 60+4 59—25X25X8-40 65-10+10 65-3X5 43—5X7 16+2+8

  听算(课件录音) 50一( )=5 40-( )二20 80一50÷( )=10 8l÷( )=9 85+( )二100

  第二组 听算;

  奶+640+6X7

  现在她要把21棵大白菜平均分给3只免子吃,请问每只兔子吃到多少棵白菜?(课件录音)接着进行听算训练(课件录音)81÷9 9 3 54÷6 56÷8 8X9

  目的是通过这两级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的开放题巩固的知识,训练提高笺口算,听算,心算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更加充分发挥学生的窨思维能力。

  第四环节 全课总结,欲望延伸

  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和簹存在的疑问告诉小组的同伴,针对学生疑问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给予解决,这样不但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

  在课堂最后,留给学生一个课后问题(电脑显示)

  这样有减法又有除法的,有加法又有除法的式子应该怎么进行运算呢,你们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带着“?”下课,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5

《浮力》说课稿09-06

美术说课稿05-14

《散步》的说课稿09-06

优秀说课稿10-27

称赞说课稿08-17

说课稿模板09-08

《口技》说课稿05-15

《白鹅》说课稿12-12

《猫》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