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7 10:27:35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5篇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顺利地完成了音乐教学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在教学工作中做出大量努力,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高中的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对于学生的肆意课堂的行为掌控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注意把握尺度。增强幽默力量。

  三、教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在教学水平及业务水平都有所提高,本学期,我加强了自身素质的培训,先后参加了音乐教学对音乐学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从每一节音乐课教学开始,我都以打造一节优质课这样的理想来入手,对于每节课我都提前做了相当大、相当多的准备;其次,平时的教学反思,为科研铺就平坦大道,教学围绕科研,教学更要再此之外包含它,这样有了内部的圆心,做多大的校验和科研它都还像是一个圆。

  总的说来,本学期的音乐工作做的比较满意,虽然也还有不足之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我会奋起直追、找出不足、认真改进、努力提高,我想我一定会把音乐工作做的更出色。

  #音乐老师教学工作心得4#

  参加了国培,受益匪浅。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一名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1.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3.热爱学生,真诚可以是一面镜子,也可以是一种无敌的武器,对待学生,对待花样年龄的青少年,除了真诚还能用什么方式来打动他们,获得他们的信任呢?在教师生涯中,我将本着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坚决地走下去。

  4.不断反思,要想从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少了这个环节;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师职业没有,只有更好。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这便是做一名教师的境界了。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2

  漯河市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材料汇编

  名称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成员

  陈芳曹一凌郭苏焕

  所在单位

  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日期

  20xx年10月9日

  教学心得体会及反思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客观全面审视学生

  在职业教育已提升到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本地的职业教育仍受到人们意识观念的制约,所以,选择职校就读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三流”学生:即中考落榜、学习纪律观念淡薄、家庭经济条件差。

  这些孩子之所以选择幼师专业,并非因为她们具备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基础或特长,而是因为她们大多有着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怀着幼师班可以学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不用学复杂的数理化的简单想法,通过她们从宣传资料,表面看到的专业介绍和她们对幼师专业浅显的理解,而聚集到了幼师这个班……她们并不知道新形式下的幼师专业不仅要学习各项专业技能,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的真正内涵。

  二、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

  《音乐》是幼师专业班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新生班的教学中,问起她们对音乐课的理解时,她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是“学唱歌”。这种情况、这种答案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之前她们所接受的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音乐》,所以她们就把音乐课概括为单一的唱歌教学,作为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就应该正确理解、深入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目前,我校的教材以声乐教学为主线,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全书各单元根据教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设计、编排。乐理部分的难度相对较低,包含了幼儿乐理及训练;视唱练耳部分的难度也不大,重点训练高、低音谱表二升二降的视唱曲目;声乐部分不仅有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还选编了幼儿园的歌曲;欣赏部分以“音乐之旅”板块呈现教学内容,以中外儿童音乐欣赏为主,同时还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通过教师正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职幼师专业的音乐课程不象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单一,它包括:乐理、简谱视唱、五线谱视唱、声乐、练耳、音乐欣赏等;音乐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键盘乐器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给舞蹈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节奏基础,给今后的幼儿园活动教程创设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反“循序渐进”传统教学常规、反教材顺序而行之

  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指的是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当代的教育学同样提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的顺序,是三种顺序的有机结合;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思维能力……由此看来,“循序渐进”这一教学规律是古今中外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但在我看来,在高科技时代,瓜果蔬菜可以改变其生长规律反季节生长,为什么教学就不能一反常规进行呢?所以在我的幼师班音乐课教学中,我常常反“循序渐进”其道而行之。先“收获”后努力,让学生先体会成功的喜悦:常言道“没有付出何来收获”。我却常常让学生在还没有付出汗水前便让她们先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以增强她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

  1、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就开始学习键盘乐器是无从下手的,更何况幼师专业的《音乐》、《键盘》教材都是针对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编写的。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知道我们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乡镇,她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承受不起让她们从小就系统地学习音乐、键盘乐器。刚进校的她们在音乐方面就象是一张白纸,而教师就是一支画笔,画笔在白纸上画出什么白纸上就留下什么。所以在给每届幼师新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便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她们会、她们懂的地方入手。一般我都会问学生:“从幼儿园到现在,你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哪首歌?”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便在键盘乐器上把她们所回答的歌曲弹奏出来,然后还让学生合着老师的伴奏集体拍手齐唱歌词;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通俗歌曲把学生喜欢唱的歌曲合着她们的歌声,她们唱一句我弹奏一句……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高度集中到了教学当中,因为她们的“老师,这些歌你是怎么弹出来的呀?”“老师,钢琴中哪里是do呀?”“老师,你的手是怎么知道该按哪个地方的?”等等足以说明她们正在因为感兴趣而认真听讲、因为不懂而问。

  我从来不认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生的无知,相反,我觉得这恰恰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我从不轻易放过她们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会围绕她们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来帮她们解决,这里所指的“帮”不是教师全权代理,而是指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她们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2、比如她们所提到的“这是怎么弹的”,我会通过一首她们都很熟悉、很简单的幼儿歌曲(《两之老虎》、《数星星》、《上学歌》、《粉刷匠》《小红帽》等)先让她们唱词(反常规一:教学不先结合教材,唱歌先唱词。因为这是每个学生都会唱的,她们会唱得很整齐)、唱简谱(反常规二:没有先认识音符就先唱谱。因为她们已经熟悉歌词的旋律、音高、音准、音值,这时唱谱她们不会觉得有难度)的顺序告诉她们:弹琴之前要先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之后便教给她们认识简谱记谱法中的音符、休止符、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连音线(反常规三:教学没有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等相关的乐理知识。如此一来,她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她们的认真劲我知道她们正沉浸在成功、收获的喜悦中。

  在职校幼师班的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先应用后探究、先社会实践后课堂学习”等与通常教学规律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调查及教学效果显示,如果一开始就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让这些只知道1、2、3、4、5、6、7(do、re、mi、fa、sol、la、si)、只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的新生马上学习五线谱、半音与全音等的知识,她们肯定会被这些“小豆芽”“小蝌蚪”弄得晕头转向;如果在她们刚接触键盘乐器时就指着键盘告诉她们音的分组,结果可能会让她们患上“恐琴症”、“厌琴症”……反季节的瓜果蔬菜在农民悉心的种植下能让人们享受另一番丰收的喜悦,反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园丁的潜心研究下同样也能培育出别样红的满园桃李。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3

  内容摘要:课改后,我尝试着对我的课做了一些调整,这一新课程的出现不仅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更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双基教学和器乐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课改后我的改进措施和个人体会。

  根据理论进行实践,有几下几点看法:

  一、音乐课堂应收放自如,动而不乱

  我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互动是必不可少一个重要方面, 强调师生关系的互动,让音乐课“动”起来,是上好音乐课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任务之一。

  我曾听到这样一堂课《火车波尔卡》,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设计的花样繁多,从小火车旅游从天津出发,到基本训练的节奏训练“呜——呜——呜,卡嚓、卡嚓—火车的声音,真正做到了从情境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但接下来的各个环节却觉得音乐课失去了控制,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在教室的人一个地方活动,只要听到火车的声音就发出响声示意,只见学生们趁机“东躲西藏,上蹿下跳”

  学生还时不时还出怪样的尖叫,同时还伴有敲敲打打的声音,老师的声音已经淹没在学生的声音中,学生的课堂纪律实在难以维持,最终因为太过混乱而游戏结束。这样就失去了原本设计的初衷。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级的孩子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时候教师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或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没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为“活动而活动”。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改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与学生一起将问题分类,找出核心问题,并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要想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二、音乐课堂应保证学生主动参与

  在有些时候,音乐教师主体地位已形成一种定式,站在中间驾驭着学生与课堂也已俨然成习惯,在课堂上,往往不知不觉地充当定向、定规和定论者,扮演着“主角”,对课堂活动进行控制。而学生却始终处于“受动状态”,是“受抑角色”。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经过实践证明,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经过这一个过程,学生获取的知识容量远远大于老师提问的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在参与, 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在一年级《星光恰恰恰》这一课中,我采用教授个别动作,集体创作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从头至尾的教授方式,结果效果显著,原来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现在对这门课也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因为每一个人都主动地参与了,体会了这个过程,给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三、不过分强调素质忽视双基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目前的推广阶段,一直流行着一个颇具权威的提法,即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音乐课程改革也不无例外地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一改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加大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加强音乐欣赏的比重,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如今的音乐课堂确实是日趋活跃,学生也日渐乐学且善学,教师乐教且善教。但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音乐欣赏的比例确实大大加强了,可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却越来越受到轻视与淡化。《新课标》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通过音乐课的唱、奏、听、练等教学活动来实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的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然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必然涉及到“双基”问题,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对“双基”的学习,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我在讲“强 弱”时,课堂导入用图片对比:一张是“淅淅小雨”,表示弱(P),另一张是“电闪雷鸣”,表示强(f),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课堂自然过渡到雷声和小雨声的强和弱的训练。在这个环节后,又提出从远处传来歌声,越来越近会怎样?渐强,相反则渐弱。然后自然的过渡到歌曲教学。整堂课设计由音的强弱到歌曲的学习,生活导入,变纯粹的双基训练为双基体验,并不是没有双基的学习,而是淡化双基的学习,效果很好好。由此可见,课堂改革下的双基教学,是淡化而不是丢弃,是要通过教学环节把双基内容融会在听、唱、动等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它、运用它,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喔认为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节音乐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四、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唱歌是人的本能,学习乐器的技能才能感受音乐,器乐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而真正能够发展人的智力的是器乐的学习。识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也是必要和必须学习的。去年,我把口风琴教学带进了课堂,明显地课堂质量发生了变化。高年级的学生对唱歌已经兴趣不浓,却对乐器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六年级《芬芳茉莉》这一课中,先比较欣赏不同地方的《茉莉花》,获取一定的信息量后,再进行简单的识谱,最后运用口风琴这个好帮手让学生自学每种“茉莉花”的曲调,分小组进行地有声有色,学生乐在其中。这样既达到了唱歌的目的,也实现了“双基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会在实践这条路上继续探索、继续挖掘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教学方式,也期待着这种不断反思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灵的洗礼!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4

  来我校后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20xx年半途担任13A班主任,如今担任预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经验十分浅薄。在短短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的体会到: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通过短短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总结如下心得体会: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我做起。我校学生的年龄段正处在一个生理成长期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叛逆时期,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以感染和教育学生。

  二、管理要刚柔并用

  这点,我觉得是最难的了。太凶了,会伤了孩子的心,疏远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让他们长时间处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科学管理方法。但是太柔了,失去了老师的威信,单纯地说服教育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些有经验的班主任教我要刚柔并用。对学生严厉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的好,让他们知道批评教育是为了谁。不过,这点说着挺容易的。却是我自己最难做到的了。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的利用表扬和激励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每一个学生即使年龄再小,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这是我们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我们要不断强化他们身上的正面意识,弱化他们身上的负面意识。特别是对于调皮捣蛋的所谓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老师更应该从他们身上找闪光点,在他们有进步、做了好事的时候,及时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扬。让他们能够找回久违的'温暖和成就感。

  四、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

  班干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朋友,能用好班级骨干是形成优秀集体的一个重要条件,使集体有一个控制中心,保证在统一的指挥下,能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工作实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学习委员专项负责教师考勤、学生到课情况的记录、请假条的收集整理;卫生委员负责好每周一的卫生打扫;在班上发生问题,班干部能主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这样从班长到各位负责人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的发掘,使我们班的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五、充分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学校集体活动时,正是检验班级凝聚力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通过集体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团结班级凝聚力。将德育思想和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美德,做到入身入脑入心,培养不甘落后、团结拼搏的精神。对于参加的活动,不应过分强调最终的结果和成绩,而要鼓励学生重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正气会得到弘扬,歪风习气会有效的遏制,对整个班风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人之间理解是基础,信赖是关键,尊重是根本。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导者、指路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善于理解,信赖,尊重学生。只有师生共同携起手来,才能构建和谐美满的班级文化。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相信在未来的班主任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新学校工作了一个学期了,忙碌、充实并快乐着。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回顾工作以来的酸甜苦辣,有收获,有启迪,也有困惑,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音乐欣赏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为了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以下是我对上一学期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备课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

  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在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先了解单元知识内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相通性;搜集、整理资料,先试听课本所配套的音像资料,再从网上下载相关知识内容作为补充音像资料,音乐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需要大量的音像资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写教案分三步,先是透彻教参上的简单教案,再从网上找一些优秀的公开课教案,最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自己完善教案,完成好每节课的详案。

  二、欣赏教学时多听多感知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去作一些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一部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我没有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是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反复地听,会给学生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学生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6

  一、严谨性

  1、 严谨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个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质量。

  比如教学目标,现行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理论型的,一种是实际型的,两者各有其特点。理论型的模式注重深层次的、意义广泛的要求等等,比较贴近素质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实际评价的可测量性;实际型的模式则注重评价的可测性,比如:学生领悟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多少方法和技巧等等,比较易于评价和测量,但与新课标的要求似乎又有一些距离。如何将二者的优点有机结合,正确应用到备课中,还需要我们多下功夫。

  备课的严谨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上,还应考虑到是否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是否适于所教授对象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是否能适于自身的客观条件;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等等。

  2、 规范的教态

  教室是一个“大舞台”,整台戏的成功取决于你能否调动起“群众演员”及“配角”的情绪,共同完成这场“演出”。

  规范的教态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仪表、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的沟通工具,可能在不经意中,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和力。

  3、 精炼的教学语言

  “讲课”不是“说课”,“讲”和“说”的意义不同。“说”是很随意的,“讲”就不能。“讲”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教授、传授”的意思。所以“讲”不可随意,要精炼。一堂课下来,和教学中无关的甚至是个人的习惯用语要少说,或者是尽量杜绝,以免误导或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

  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便于更好地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思路深入下去,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4、 严谨且不失幽默

  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单凭一味认真地讲解是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超过这个限度,疲劳感马上袭来。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伤大雅的小调侃即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觉,又重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效果。

  然而,难就难在一边能保持严谨的教学,一边还能不失水准地幽默调侃。要想做到既不失严谨又能幽默诙谐,只能认真地从平时常态课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讲解应该是生动的、风趣幽默的,同时还要善于捕捉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有益信息,并稍加整理就能变成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二、科学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是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他的心灵体会、感受,从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门艺术。

  高中学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如同他们的生理结构一样,自身的知识结构已近雏形;一方面知识结构亦如同他们的心理层面一样,虽自我感觉成熟,其实往内里挖掘还是稚嫩的很。这个时期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内容浅了不行,不愿意听(学生语:小儿科了);深了也不行,听不懂(学生语:又讲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时应当遵循音乐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自身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教授对象(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1、 教学中,应侧重于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2、 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独有的魅力特色,音乐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教学中,教师应尽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好学生的“感觉——体验——学习”这一学习过程。

  3、 围绕学习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挑选一些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音乐素材来增大课堂信息量。

  三、创新性

  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

  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合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合教学的实际。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7

  本次我有幸与幼教同行们在济南聆听了许卓娅教授关于音乐游戏化教学的讲座,感受颇深,第一次见到许教授,她一副朴实,平易近人的形象与心中音乐教育专家有很大的落差。她像朋友一样,带着大家唱歌,游戏,身体力行、倾情示范,课堂气氛很活跃。让我感受到了徐教授的大家风范,朴素近人。通过学习我有以下感受。

  1、设置台阶,循序渐进,轻松快乐的游戏

  许教授用大家一直流传的歌谣“土豆土豆丝丝,土豆土豆片片”循序渐进,从模仿土豆丝片替换成巧克拉太,理解以后从模仿再到创作“同模式”儿歌。在游戏过程中她循序渐进,从倾听到模仿,再到理解,到创编表演,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设置的台阶一定是孩子能爬上去的',不要太高,过犹不及。也不要太低,原地踏步。我们还做了很多音乐游戏,印象最深的是“库企企”,的音乐游戏,音乐是动物教练带着动物们参加运动会加油的音乐。老师们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跟着音乐做动物形象的动作,圆圈内有4个小椅子,大家一起跟着音乐走动,当音乐到一个点,大家要抢一个板凳坐下来,没有抢到板凳的老师想下一轮动物的动作,大家玩的非常投入,情绪高涨,这么简单的游戏为什么会让幼儿感到快乐,不管是抢到板凳赢了的小朋友,还是没有抢到板凳想动作的小朋友都赢得了快乐,同伴做我想出来的动作,我是领袖,这些都可以让他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认可。

  2、让孩子自我验证,探究主动式学习

  必须给幼儿进行反思自我完善学习的机会,必须给予主动质疑和主动验证的机会。许教授用一个简单的舞蹈阿拉丁让我们亲身感受,教授带领大家做完一遍后,问我们是否能一个也不错的自己做完动作,不是完全对但也不会全都错,所以请自己探究一下,要教会小朋友说试试看。做完以后动作有疑问不确定的动作怎么办,当然是请教老师再做一遍,那么在给小朋友上课时也是,在孩子们没有要求是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孩子们有疑问时会主动要求示范,那么在这一遍的示范中孩子们会仔细看有疑问的地方,不要重复做示范,做对了的小朋友也不要去羞辱做错的小朋友,让孩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不是一有不懂的就问灌输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3、活动内容多样丰富,保持平衡,切勿过犹不及

  音乐游戏化集体教学的基础流程:故事—动作—音乐—其他,是许老师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主体,讲故事,做动作,倾听音乐,其他环节,内涵丰富,魅力无穷。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就轻松愉快地达到了学习木匾,培养了音乐素养,这就是音乐教学游戏化魅力的所在。整个过程中时间的调控也很重要,五分之一的故事动作,五分之一的音乐感知,剩下的用来其他提升内容和充分的享受和放松,就不要再增加难度了,否则过犹不及。

  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让我体会到教了师引导与幼儿创造的关系,以及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更期待能付诸行动,经过尝试与实践,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美妙与魅力,快乐成长。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8

  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这次的学习交流,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认识到了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1、要正确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

  2、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到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既有适当的难度,又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创设的情境中及时提炼出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作用,不能把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摆设”,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低年级学生对声音、动作更有吸引力,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4、创设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研究表明,认识兴趣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密切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安排教学过程。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形式还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环境做出相应的设计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9

  我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教师,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听课活动,受到了许多启发。我校的各位老师在课堂上优雅的教姿、和蔼的教态、严谨的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语言生动有趣,更让我看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良好结果。因此,我联系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每一分辛苦都是让学生生动起来,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思维见解,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文的主人,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内心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妙语连珠,不仅参与积极性高,而且课堂效率很高!

  第二,备课的精心和设计的新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听课中时常看到老师们独特的教学设计带给我思维的愉悦,精美的课件让我享受的美的视听体验,这些纯熟的手段让我对每一篇听过的课文都难以忘怀,更让我明白一切手段都可以用来服务于语文的教学。

  第三,注重范读,在优美的朗读中体会文意。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老师们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借助优美的语言深入文心,感受主人公的心声,更有甚者能让自己完全变成主人公。试问,这样的学生,能不懂得作者的心吗?在范读、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第四,老师所特有的魅力——语言。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各位老师在课堂中的语言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课堂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新模式改革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课堂中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生的这一过程是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这些评价,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让我们每一个身处课堂的老师,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这会让教学事半功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经过这些听课活动,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多对比,多反思,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0

  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只要是教师边弹边唱示范过的歌曲,学生都会学得特别快。

  歌唱教学也是音乐教师应有的、起码的教学基本功,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示范性和激励性。“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让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因材施教,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体验是提高课堂

  教学高效性的关键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

  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合用情境化的手法来表现。因为音乐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不同的学生对相同音乐作品的理解差异很大,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法,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也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大多做得比较浅,最后还是“言归正传”,把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拉回来,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在这几年的教学课改中,课改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教育的主题是创造。以创造性为主线的模式教学才能体现现代音乐教育的特色。具有创造性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一个“学”字,落实一个“教”字,努力追求教学和谐的氛围,教学相长的境界。

  新课程教学观倡导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就要有团结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的艺术,既要善于听从学生的意见,又要善于进行科学分析,听取意见中的精华,丢弃其中不合理的东西。只要是正确的意见,就要积极采纳。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1

  一、 教师是学生歌唱情绪火花的点燃者

  贝多芬说:“音乐应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作为音乐的表现者,首先自己的精神要爆发出火花,而音乐教育者则是火花的点燃者。在这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听赏南京合唱队演唱的《美丽的太阳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然后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形式体会歌曲情绪和歌曲的高潮部分。点燃学生歌唱的火花,使学生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 教师是融洽课堂教学气氛的调剂者

  综合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信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如,学唱《美丽的太阳花》、欣赏《花儿与少年》时,我用自身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好的范唱与讲解会使产生敬佩与崇敬心理,从而信任教师、接受指导。

  三、 教师是突出音乐本位,培养聆听习惯的引领者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以至生活身边的音乐。本课的设计中未涉及视觉媒体,而是让学生在一次次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你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音乐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很重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等都有意识地在引领学生专注投入地听,养成聆听的习惯。实践证明,突出音乐本位的听,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做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聆听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生活中音乐的仔细聆听。

  四、 教师是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的启发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他们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本课教师在欣赏《花儿与少年》时,开通多渠道让学生动中感悟乐曲的特点,教师真正是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的启发者。

  这节课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赏,时而演唱,时而聆听,时而律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单调又打开了学生多个感知渠道,使他们兴趣盎然。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2

  音乐教学是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用学生身心安康,进步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我的教学经历,谈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素质教育要请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展才能,创造才能。首先要理解学生。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才能和根底等都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音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滤到各级各类学生的实际程度和承受才能,既要满足艺术根底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根底较差的学生能逐步跟上,缩小差距,甚至艺术才能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策略,分层教学。如可以让音乐素质较强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给大家为大家做示范,这样既进步了好学生的情趣,对其他的学生也是个触动。对中等的学生,要保证他们踏实准确的完本钱课的知识。对音乐感知较差的学生,要帮他们降低难度,有选择的进展学习,可以将课本中最简单的音乐知识学会就可以了,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循序渐进,逐步进步,以免他们对教师,对音乐课失去情趣。

  小学生模拟才能强,喜欢游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大胆地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简洁的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因为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表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那么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化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同时,要加强师生合作,强化体验。学生音乐才能的培养离不开活动,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中,才能进展情感体验。这个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开放课堂教学,促进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敏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泼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展体验,学会创新,充分调动好学生的情感,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如今小学音乐教学中。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讲解、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视频、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保质保量的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在在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中,我运用多媒体通过现场录音回放方式,进步学生对自己的声音的直观理解,把抽象的现象形成详细的东西,学生也就学的有趣,学的也用心了。

  每一节音乐课后,教师应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响、参与态度和程度,促进学生开展。一方面是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讨论总结,然后推选同学上台读感想、谈>收获。另一方面是教师要作好总结,本节课学习目的,鼓励学生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总结性发言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目的,对学生提出建议或希望,使学生记忆在心,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进步。

  每一节音乐课后,教师应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响、参与态度和程度,促进学生开展。一方面是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讨论总结,然后推选同学上台读感想、谈>收获。另一方面是教师要作好总结,本节课学习目的,鼓励学生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总结性发言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目的,对学生提出建议或希望,使学生记忆在心,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进步。

  总之,我们要擅长总结,擅长回忆,发扬好的,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施行教学任务,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工作。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在逐步增强。为了使他们的音乐兴趣保持长久,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我让学生们来到操场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并敢于对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浓重和持久。

  每堂课我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展节奏问答及练习,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学生互相启发和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学生的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

  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对于小学生来说比拟深。为此,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写上相应的符号,以形象、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生们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一样的乐句,等等。在此根底上让学生进展试唱、视唱、哼唱,然后进展歌曲的教学,教学时要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进步了,兴趣更浓重了。

  作为一名当代的音乐教育者,本人在工作理论中不断的探究与研究,为了到达音乐教学创编环节的有效性教学的目的,总结了几点体会。

  音乐教学创编环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详细进步或开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开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教学创编环节有效教学逐渐成为进步音乐教育重要目的。如何进步小学音乐教学创编环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的工作理论,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进步音乐课的创编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的,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的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谋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的相结合,突出鲜明、详细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那么,根据学生的知识经历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展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好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创编有效教学的根底。

  现代音乐教育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师愿意教、擅长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

  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正确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编欲。教师在课堂上应非常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详细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展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还可以把创编一首《线谱歌谣》。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伸出我的小小手,我有五个手指头,五个手指五条线,从下往上数数看,一线、一间、二线、二间、三线、三间、四线、四间、五线、五间,五条线、四个间,小小音符住里面,12345671,17654321。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承受,识谱才能在玩中得到了进步。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进步教学质量和创编环节的有效手段。

  (二)运用灵敏的课堂语言

  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亲密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展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展评价。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创编环节有效性。

  理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理论中产生和开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理论,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才能,是音乐教学目的的延续。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理论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美的才能,并在指导学生自己模拟、重新编排、自唱旋律等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们在体验美妙音乐的同时,在理论中进步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才能。通过体验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理论经历,从而教会学生将音乐融汇到生活当中,让丰富的理论才能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和丰富自己,大胆创新,为小学音乐教学创编环节有效教学的不断开展付出努力。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3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代中国人生命质量的伟大工程。新课标是一种理想,是一幅蓝图,更是一个充满探索与创造的实践过程。新课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新课标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现结合笔者近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标体制下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的最高理想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所以新课标改革首先需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建立新的的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文化。”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技能发挥出来。更新教育理念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转化教学角色。在课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伙伴。传统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而课程的一切设计应从学生如何学得更有积极性、更有兴趣出发,从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树立终生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的愿望出发。例如,在过去,当学生刚刚拿到乐器的'时,教师为了课堂的秩序和易管理会要求学生不要乱敲、乱奏,否则会受惩罚。而现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拿到乐器后教师应立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充分释放好奇心的空间。这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为后面课程内容的全心投入做了一个铺垫。由于教学角色的转化,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2、转变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体现在教学工作上,也势必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新课标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从偏向少数拔尖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从单纯追求学科知识水准面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从教育和社会脱节向紧密联系生活的生产生活实际转变;从强化竞争的教育向以合作为基础的教育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为核心的学习模式转变;从过多的统一要求向追求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从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方面转变;从注重智商向注重情商方面转变;从注重教学技术向注重教学艺术方面转变。在新课标改革中,教师要让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发展动力,让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创作音乐,并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文化,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3、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但为了使音乐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它体现了教学的组织、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组合等教学思路。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认识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生欣赏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时,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乐曲的节奏、旋律等音乐基础知识之后,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随乐曲做动作。并将学生的表演加以归纳,编成一个小剧;请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有的扮演养鸭场的老爷爷,有的扮演小鸭子、大鸭子,还有的扮演池塘和水波,这样就将情、景、音乐交融在一起。学生们也在感受民间打击乐器力度、速度的变化中,对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情绪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自由探索中想象力、创作力、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升艺术素养

  音乐是听赏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从感受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1、教师可以把重视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看作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都知道,“高音C歌王”帕瓦罗蒂不识谱,但却能唱出那么多美妙动听的歌曲,他学习音乐的前提是感受和体验。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从纯知识性、技术性的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

  2、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受音乐和体验情感。教师参与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还要从内心深处去感受。比如,面对一首新的乐曲,教师要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多角度去考虑,让学生从唱到听到说,让身体和心理都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达到了“身动”与“心动”的统一。这也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一切从学生出发,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要让学生感受音乐,并给学生“身动”参与,学习音乐的机会。然后教师抓住最佳时机,启发诱导学生,实现情感的升华。例如,教师在教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的时候,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把歌曲中藏族儿童对妈妈的深切依恋和幸福之情演唱出来?从学唱旋律开始,就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随着旋律在起伏中感受与联想:在开满格桑拉花的青藏高原上,蓝天白云陪衬着,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讲那美丽的童话故事。再进一步结合歌词,启发学生联想,当自己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讲故事时的情景和心理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以叙述性的口吻演唱出第一乐段,用饱满、富有激情的声音结尾部分,把自己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

  3、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音乐欣赏教育中首先要注意乐曲主题的学习。主题音乐是乐曲的中心,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模唱主旋律、参与主题节奏模仿等方式学习主题,然后以律动、舞蹈形式带动听觉欣赏,是学生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并真正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最后让学生进行创编活动,进一步感受音乐,使情感得到升华,真正地欣赏音乐。

  4、学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谈出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对音乐的内心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动作、歌声、乐声尽情抒发自己对美的感受。(2)“唱出感受”:教师在培养训练学生甜美圆润、清新流畅的歌唱的同时,要重视通过歌唱进行美感教育,通过歌唱抒发美好的情感。(3)“演出感受”:学生对音乐的表现的潜力是与生俱来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指导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对音乐作品“重新构建”,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互动地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综上所述,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情感的艺术,在新课标的冲击下,作为音乐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4

  前几天听了一节六年级的音乐课,课的内容主要是以欣赏为主:了解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听赏其作品钢琴独奏《土耳其进行曲》。这节课我自己上过很多遍,教学时也曾挖空心思,尽量采用最恰当的教学方式,一直自以为教学效果也还过得去。但听完这节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状态,便发现了课与课之间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又一次深刻地发现:教师本身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莫扎特相对来说是比较有名的作曲家,是个音乐神童,其作品的影响力深远,应该说学生在上这一课之前对该作曲家就有一定的认识。教师要做的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听辨其音乐作品,熟悉他的作品风格。如果能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掌握他的创作风格,也就能进一步地深入了解这位乐坛伟人对音乐的贡献。这对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需要教师具备相应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内化为教师自身的素养,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叙叙道来;而不是含糊其词,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怎么可能通过教学再反馈给学生呢?

  在这节课上,教师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方式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听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歌曲S.H.E的《不想长大》入手,过渡到听莫扎特《g小调第40交响曲》片段,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咦,这么好听的旋律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呢?当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作品时,学生恍然大悟,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的有关作曲家的知识。导入的成功和教师课前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有着密切联系,也和教师本身对该作曲家作品的熟悉程度有关。接下来是教师对作曲家的简介。教师对该作曲家非常了解,对他的许多生平佚事都是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如数家珍。平和、朴实的语言方式,让在座的学生感觉到:自己已经和作曲家靠得很近,仿佛作曲家就在自己的面前。

  如果说前面都是对作曲家的总体描述的话,那接下来教师对作品的示范演奏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土耳其进行曲》是一个钢琴独奏作品,要将作品完美地演绎出来,需要一定的键盘演奏技巧。这个作品一般教师也能弹,可是如果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进行示范演奏,恐怕能做到的不多。课堂上给学生聆听的作品要有一定的完整程度,应该给学生带来美的视听享受,所以对演奏的技能要求比较高,一般有过硬演奏技能的教师才敢去尝试;心虚一点的,就怕砸锅,所以轻易不敢尝试,包括我自己。所以当本课教师以自己并非完美无缺的示范演奏,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聆听时,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在分段欣赏时,教师采用了范奏方式,和学生进行着最直接的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作品形象的栩栩如生。当某个乐段的感觉不是很明朗时,教师立刻通过弹奏让学生分辨,并当场讨论,得出结论。和单纯的听录音相比,本课听赏的效果无疑是最佳的。尽管教师的弹奏中也有错音,但没有关系,乐曲的风格尽显,其当场演奏的效果似乎是让学生参与了一次小型的音乐会,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又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其实,在每一节课音乐课上,教师的亲力亲为都对学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范奏给学生带来的是直接的视听感受,而范唱则让学生接受到比较规范的演唱方式。学生可以直接地用模仿来学习声音的表现,感受音准、节奏的准确,甚至情感的表达。一个会唱歌的老师往往会带出一大批会唱歌的学生;而一个会跳舞的老师,他的学生也许肢体语言就很丰富。难道这些不是恰好说明了教师行为的影响力吗?如果音乐教师能在课堂上展示其较高的音乐素养,也许,学生也会感受到:我们的音乐老师可真行!学生会从对老师由衷的钦佩开始,逐渐受到老师的影响,被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学魅力所折服,而爱上音乐课,乃至于也爱上音乐。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15

  上周有幸参加为期2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专项培训,使我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培训中,尚永娜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课例,新颖的形式、轻松的气氛,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

  自己第一次接触奥尔夫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就非常喜欢奥尔夫,喜欢上奥尔夫课。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把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的游戏、舞蹈、情境表演等方式展现出来,让人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下牢固的掌握这些音乐知识,并学会运用。这样的方式是不同于死记硬背的,是孩子、大人、甚至是老人都乐意接受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中学习。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参加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行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比照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开学前,我初步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曹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时机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幼儿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下午马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游戏,比方律动小跳蚤、找羽毛、还有上海的一个方言儿歌蚊子咬等,接着又跟我们做了妞妞找毽子、胖厨师的故事游戏等。做游戏期间曹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慨词的提示等,而且马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

  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拟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11-08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体会08-08

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06-14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05-16

音乐教学心得体会3篇02-22

音乐教学反思12-29

音乐教学心得11-20

音乐教学总结08-23

音乐教学设计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