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6 15:01:25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读后感教学设计(精品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教学设计(精品15篇)

读后感教学设计1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在于它的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最佳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生命课堂的呼唤。

  拜读皮连生主编的《现代教学设计》,不由地回忆起一位教育学者曾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有助于信任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是真正的生活。”细细品位,意味无穷。如今的课堂,是洋溢着人文关怀的课堂,更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

  生命课堂呼唤师生真实和谐的对话。生命的课堂需要生命的文本,生命的文本需要我们用生命的眼光去感悟。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本身就是师生之间共创的教学生活最生动的文本。课堂上既要重知识学习,也要重情感交流,教师要乐于蹲下身子,履行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义务,用平等、民主取代专断与师道尊严地去解决问题,课堂才会宽松,教学才会和谐,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成功,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

  生命课堂重视师生生活和谐的精彩。生活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生活中蕴涵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与书本融合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本知识对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收获人生经验和学习乐趣,陶行之先生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因此生命课堂不是滔滔不决讲解的课堂,也不是呆板死记题海的课堂,而是操作的课堂,时间的课堂,生动发展的课堂,是重视实践性,互动性,开放性延展性,搭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把课堂营造成师生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理想灵性展示的舞台,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生命多姿多彩的大观园。

  生命课堂充满和谐宽容的课堂文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代教学观把犯错误视为获取知识的必然过程,教育者也就理所当然在课堂上要竭力保护学生的求知热情,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能否唤起他的力量?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如果我们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顾情面,横加指责,就会扼杀学生创造的激情。在充满和谐宽容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自由、健康地成长。

  和谐与美是相对的,在追求和谐的征途中不应忘记理性的思考,和谐是什么?是民主、平等?是发展、生成?是发自内心的原始希望?

  美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目标,追求着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则是一种更高境界。

  我们的生命课堂同样追求着自然与和谐之美,在展示独特个性和生命智慧的过程中,体验着生命不断“刷新”的快乐。

  有一种美叫和谐,有一种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读后感教学设计2

  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正实行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集体教学的活动设计,还有“建构主动有效课堂”等内容。原本的学前教育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们为建立新的教育体系,开展和实施了许多的新政策。我想这也是当前所有幼儿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首先既然是活动设计,那就自然包括教案的文本。但是如果你认为只有教案的设计就错得太离谱了。除了教案的文本,还具体包括了目标制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与目标相契合,活动目标要具体细化)、过程设计(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主旨与切入,关于活动过程设计的要点与架构,教案文本的呈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活动组织、活动反思等内容,本文就此相关问题展开了阐述和说明。

  就目标的制定来说,我会适时的进行些许调整,是的目标对于本班幼儿来说更容易达成。但也存在着目标表述过于宽泛、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的陈述混乱等问题。由于我是一名新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只能借助于一些现成的教案来试试。但是对于师生互动之间,我往往会有无效问题的出现,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弱点,但是相信见见我会有所减少,是提出的问题都是真正有用的。因为我们的设计都是预设的,可是毕竟幼儿的'表现往往与预设的不同,对于幼儿突如其来的话语有时会有心无力,这是影响一节活动的进程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希望我会慢慢学会教学机智的运用,那上课时就会显得课程环节清晰,得心应手。

  还有活动的反思,其实活动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把教学中的简单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远远超过心中对于教学的思考的价值。可是千万不能只是应付性的完成它,而是要查阅资料,搜集素材,并加以整理。通过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也能及时关注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反思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会加深自己的思考和记忆,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也会是你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由于经验尚少,所以对于活动评价这一块还有待于今后的学习。

  总之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学习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不要以为一节课是简简单单的阐述,而是涉及了方方面面的细节,有早一日将来的我会好好掌握集体活动的教学设计,还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现在还是药好好吸取别人的优势、多多反思自己的弱点的。

读后感教学设计3

  近年以来,我一直想在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方面做些实践研究,为此我不断地在教学中大胆的摸索,利用网络,不时的搜索学习别人在一个方面刊登的文章。因为这些知识都比较零散,加之本人的能力有限,总觉得在大脑中对比较阅读缺乏一个系统的架构。

  一天,我在当当网上无意中看到《小学语文比较阅读微格教学设计》这本书,当即买了一本。等书到了后,我便急忙的阅读了起来。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比较阅读概说、指导比较阅读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课的设计、比较阅读微格教案的编写、比较阅读课案例、比较阅读研究成果这六个方面。读罢此书,让我对比较阅读教学有了清晰的认识。现把我阅读后的感受梳理出来,以便和大家分享。

  一,对研究比较阅读教学的认识。

  语文比较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其中在小学阶段更偏重从微观方面比较,到了高段或初高中时偏重宏观比较。微观比较,可以在教学中从文章标点符号、词语、句段和情感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宏观比较,可在教学中从文章体裁、写法、题材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最好要遵循发展性、协同性原则、选准比较点,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表彰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中的成功,只有这样,比较阅读教学才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稳步提高。

  二、对团队课题研究的认识。

  课题研究,一定要合理组建团队,只有真正的做到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三结合,才有可能把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一定要长期持久的进行,绝不可能追求短期速成。课题研究,要注重资料的积累和成果的提炼,课题成果的呈现形式不仅仅限于教师的论文、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叙事,还有学生记录学习感受和收获的习作,这本书中最后一个版块——学生讲故事,就呈现的很有新意,一方面充实了课题研究呈现结果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课题研究的真实性,此外见证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

  三、对学校科研发展的认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法宝。哪个学校的科研发展领先,其教育教学工作必定领先;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其学校的高位发展是难以持久的。学校的.科研发展,从最早看学校教师发表论文的篇数,逐渐发展到看学校课题研究的数量,现在已渐渐看的是学校课程研究的水平。也就是说科研已从论文、课题,发展到了课程阶段。要做课程,就得整个学校一盘棋,所有教师一条心,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框架下协同进行。必要的时候,学校还要和高校的教授或是当地的教研员合作,获得人家额支持。

读后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2、学习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教学用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读后感我们从上学到现在,学了许多课文,有哪些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有什么感受?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作文课,写读后感。(板书课题)

  二、启发点拨,指导写法、构思。读后感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掌握它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节课你一定要认真听哟!

  1、确立标题

  (1)直接命题

  (2)确定正副标题

  2、读后感的写法引——议——联——结引: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看例子,找出哪部分是介绍原文的主要内容,哪些是感受? 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联:具体联系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1)看范例

  (2)学生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

  结:结尾可以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还可以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文无定则”,可以根据读后感的形式选择不同的结尾方法。

  3、回顾总结

  (1)引、议、联、结的步骤。

  (2)写读后感需注意: A:读原文,抓重点。B:摆好位,侧重“感”。C:抓住“点”,联实际。

  三、直抒胸意,真情习作。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写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内容。

  2、将读后感写深入,学会怎样联系实际来谈感受。

  教学重难点:

  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点”的古字图片,猜猜是什么?

  2、出示“点”字的造字起源,点是指古人用带墨汁的毛笔笔尖在树页上标注圆粒状记号,以示断句或阅读心得。

  3、出示古人做的阅读心得。

  二、结合原文谈感受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这两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交流出结论:读后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使读者对你的感受一目了然。

  3、感受有阅读而来,所以在谈感受时应结合原文内容,如何选取原文内容呢?

  4、再读两篇阅读材料,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5、交流出结论:选取与你感受直接相关的内容。

  三、联系实际谈感受

  1、出示阅读材料,看看阅读材料是用什么方法来联系实际的?

  2、交流出结论:可以联系自己亲身经历或者他人亲身经历。

  3、出示感受与联系实际的例子,请同学来将它们一一对应。

  四、拓展延伸

  翻到十六课“鲁滨孙漂流记”,写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教学反思

  这次的习作课设计是源于学生现实存在的写读后感,只会概述内容少感受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我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知道写读后感的基本步骤:概括感受,结合原文中与你感受直接相关的内容来谈你的感受,联系实际深入的谈感受。第二,知道怎样去联系实际谈感受,如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他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曾经的看法,联系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采取的手段是阅读材料,发现方法,总结方法。虽然设想美好,但现实的课堂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阅读材料没有提前发给学生预习,以致课堂上学生阅读材料花了不少时间,该精讲练习的时间不够。学生只能初步知道写读后感的步骤,虽然明白要联系自己相似的经历加深感受,联系他人的类似经历来加深感受,联系自己的思想、言行、社会评价等,但缺少练习,还是不知道怎样去用。而且让学生阅读材料,发现怎样联系实际这个环节中有些联系实际的方法并不容易发现,学生也不会常用到,可以直接不说。课堂上花这么多时间给他们许多选项,还不如教会他们这么用这一两种选项,这就是我考虑不周之处。

  其次,课堂中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在怎样写读后感的过程中,都是以呈现阅读材料,发现写读后感的独特步骤。虽然充分引导学生发现,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也是少数注意力集中,认真的`学生的课堂,其他学生可能对于这种形式感到疲惫。我觉得为他们介绍了简单的联系实际的方法后,给出感受与事例连线后,立即问你能给这些感受举出其他的事例吗?能展开的说说这个事例吗?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想法要表达,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交流中来。这样也就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联系实际去谈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课堂中还是要放开了让学生创造,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总是比实践更有用。

读后感教学设计6

  阅读严育洪老师的《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这本书,如同与一位大师对话。他娓娓道来,翔实的案例、精辟的点评、可操作的指导……让我每次翻开,总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下几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观点——学会舍弃。

  乍一看,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仔细读来,却是颇有道理。

  就如严老师所说,课堂时间是个常数,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冗繁削尽留清瘦”,我们需要这富有美感的“清瘦”。曾经在课间和同组的老师说起,反复讲的题目怎么学生总还是要错,同组老师的看法和严老师不谋而合。如果在课堂上总想盲目的追求教的多、教的全、教的广,一节课上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好像处处是重点,学生反而抓不到一堂的重点,脑中也就越发模糊了。看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学会舍弃。

  但我认为,所谓的舍弃,也不是随随变变地舍弃,而应当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握住整堂课重难点。正如严老师在书中所言:要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相信这样的舍弃,不仅不会有所遗憾,反而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扎实。

  第二个观点——“生成”的是机智

  精彩的“生成” 是不是不用预设,突如其来的?在备课时,除了要备好教材,又该如何备学生呢?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呢?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难题与困惑,最近读了严老师《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后,有很多的启发。

  文中这样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必是旁逸斜出的,丰富多彩,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远比预定的计划生动、活泼、丰富得多。面对这些丰富的动态生产性资源,教师应本着“语文课姓语”的准则,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的确,生成需要预设,我在备课时,也的确进行了预设。反思自己的课堂,在教学时,我总是希望学生能根据我的预设走下去,“预设”等于“生成”当然是最完美的。但往往完美的事情不容易发生,于是课堂上总是出现孩子们远离预设或者超越预设,这时教师到底该怎么做呢?每次备课前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当时我不知如何回答,想不到课堂上该怎样解决,无奈之下就“顺其自然”吧,现在我想我会回答了:那就是教师应本着“语文课姓语”的准则,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引领预设,在生成中引导学生,在引导中感悟,更重要的好是教师不是要备教材,而是要备‘好’教材;不是要备学生,而是要备‘好’学生。

  第三个观点——情感,让我们走得更近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如何让科学的教学过程洋溢出人文艺术的色彩,我想这本书给了我们最真实的诠释。无独有偶,昨晚在观看央视青歌赛的时候,听到了余秋雨老师给选手们参加情景表达的点评,他说:能把事件讲述清楚明白很好,但是要说精彩还得有人文的内涵,还得让人感觉出人性的美丽。我们的教学不也是这样的过程吗?如今的教师不光要把知识讲清楚,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的气息。

  而“情感”作为连接科学和艺术的支点,是我们教学中的风向标。它可以让我们和学生走得更近,它可以唤起师生间的心语,它也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正像严老师所说“教师要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知识冷落处加温或聚热,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氛围之中,情感高涨地学习。”我想用心架构这座情感的桥梁和学生们一起体验学习的苦与乐,一起感受生命的挫折,一起品尝人生的芳华!

  反思我们的教学,尽管每天都在重复着教,却依然有许多疑问成为教学中的困扰,《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从六大布局,两个不同的走向,给我们指点了迷津。

  读着一段段精彩别致的案例,真是觉得与它相见恨晚啊。在粗糙的阅读间,一股股温暖智慧的气息迎面而至,如沐春风。受到的是一种教育智慧的启迪,是一种教育责任的唤醒:要成为真正的教育者,我们需要提升教育学经验,继续读书,继续学习!

读后感教学设计7

  自从学校发下书来后,我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下面汇报一下感悟。

  一、对全书认识以及主要观点摘录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本书就是帮助老师们如何把“剩下的东西”教给学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课程设计、教育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创造 “逆向设计法”,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而不是灌输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时候特别吃力。 通过学习我对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认识当中,我们经常把“理解”作为了解、明白来说,比如语文学习中让学生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大概含义等等。当学生能回答出这个词的意思时,我们就会判定他理解了。在这过程中,我们把“理解”的含义局限在了对一些概念知识的解释、回忆和再现上。往往这样简单地判定学生理解的后果是到了做题时,仍有学生不会做,这时身为老师的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群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读了绪论,发现“理解”内涵原来能更深。书中的“理解”更注重于学习的迁移,更意味着行动,而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迁移的环境和挑战中也成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因此,我觉得我需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观点了:我们要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用表现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那个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解者。

  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意味着我们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转化所学习的知识。当我们理解时,我们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刻板的回忆和再现。

  二、下面分享我从这部书当中勾勒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教学实用办法观点。

  一、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评价。

  二,讲授教学法。某知识内容通过明确的教学和学生阅读,以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然后是检查学生对他们的理解。270页

  三,建构助学法。

  四、个别指导法。一味地讲而不让学习者尝试任务并得到必要的反馈是愚蠢的。

  五、当学习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核心挑战目标或者表现性,目标需要关注时。教师往往会讲的太多。

  六、注意适时与有备无患的区别。

  七、提供前后反思和元认识机会。没有反思,就不是做中学。

  八,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你的工作不是解释教材,而是将教材作为资源来使用,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重要概念,并引用特定表现所显示的知识和技能。

  九、开展案例教学。

  让学生来评价案例的优劣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十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时机就是一切,274页

  包括一下内容,什么时候做某件事情?。

  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

  什么时候我该帮助学生去体验并反思。

  什么时候改让学生去尝试表现,并给予反馈。

  什么时候我该提问,什么时候该回答。

  什么时候该支持。什么时候该提供其他合理的选择。

  什么时候我给讲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该唱反调。

  什么时候该去做研究?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去做,什么时候该声明本课的目的?什么时候去做推断。

  277页,检验理解的技术。

  重要的观点之二,关于讨论。

  什么时候我该提出问题,然后阻止大家讨论。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发起讨论?

  质疑一个不恰当的答案?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挑战。

  什么时候我该去进行帮助,一个对观点存在明显失误的学生?

  什么时候我该去等一等?

  什么时候改明确去纠正错误陈述?

  什么时候该让学生自己来?

  什么时候我该表现的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

  什么时候我该像一个合作的参与者?

  我们要确定。获得知识,并赶快使用它。

  我们要确定智慧,不会被告知。

  我们需要更多的形成性评价。

  再一个重要的观点。口头提问。277页。

  要使用下面的问题可进一步追问,来定期检验理解。

  一什么如何类似不同于什么。

  什么是什么的组成部分特征。

  我们以哪种方式来展示,说明什么

  什么如何与什么相关联。

  你可以对什么增加哪些观点的细节。

  给什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关于什么是错误的。

  你会从什么当中推断出什么来。

  从什么当中,你得出什么的结论。

  我们试图回答哪些问题?我们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介绍和理解的六个侧面介绍。

  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我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一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8页

  在阶段一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关于理解的合适证据后,就该全面考虑最适合的教学活动了。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摘自《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第19页

  通过阅读,让读者认识和理解了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就是UbD,逆向设计。本章节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第23页

  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相当有意义!

  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第23页)“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我想,同理,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本书我还特别看重的几个章节:第四章理解六侧面

  侧面1:解释

  侧面2:阐明

  侧面3:应用

  方面4:洞察

  方面5:神入

  侧面6:自知

  理解六侧面对教与学的关键启发

  此章节将理解分为了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侧面一:解释(恰如其分地运用理论和图示,有见地、合理地说明事件、行为和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人们能够解释事物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反映了什么,在什么地方相互联系,为什么会发生。也就是说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对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基于问题的学习。

  侧面二:阐明(演绎、解说和转述,从而提供某种意义)

  这里的解释是指一个人能够将一件事阐述得让别人从中感受到意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本领。

  侧面三:应用(在新的、不同的、现实的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知识)

  这里的理解是指具体知识的迁移和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

  侧面四: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

  这里的理解是指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理解,以及进行对比,从而锻炼洞察力。

  侧面五:神入(感受到比人的情感和世界观的能力)

  这里的理解我还不够明白,希望读完本书能够对此进行一个补充。

  侧面六:自知(知道自己无知的智慧,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如何促进或妨碍了认知)

  在这六个侧面中,“解释”是处于第一位的,因此可以说,在理解中,首先要能够做到“解释”。基于这理解六侧面,书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问题模版,让我也更深入地有了一个理解。在教学中,也可以以此由浅及深。第136页有一个非常好基于理解的六侧面的问题模板。

  我们应当把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三阶段的思考中,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所需要的理解、必要的评估任务和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为和绩效评估。怎样才能让学习者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呢?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去深究的问题!理解才是我们老师的目标,然而教学设计必须使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而不是草草行事!

  第九章 设计学习 213页也不错。

  在所有章节的阅读中,第九章"设计学习"更是夺人眼球。根据教学目标,对于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我们究竟要完成哪些内容?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它必须兼具吸引力与有效性。

  那么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标志是什么?我们如何"体现"这些特质?书中提出了精彩的WHERETO要素,值得我们学习并实践。

  还有第十章、十二章等。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这本书我还要仔细阅读。

读后感教学设计8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种类和阅读量增多,阅读面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求知欲逐步增强,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同时,也应该看到,有部分的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喜欢阅读的同学中“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或者就算读懂也只是在心里,并不善于表达出来。告诉学生读写的重要性,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乃是本次习作训练的终点能力。

  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先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先从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然后以聊天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印象最深的文章或书籍的感受,又借鉴例文,铺路搭桥,让学生轻轻松松“用我笔写我感,用我手写我心”。通过讲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学习任务:

  1、学写读后感,能通顺地表达阅读文章、书籍后真实的体会与感受。

  2、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努力学会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抒真情讲实话,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准备:

  1、教师推荐书目,布置阅读。

  2、让学生再次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遇到一个难题需要你们帮忙,愿意帮我吗?谢谢,真热心!我的几个朋友找到我,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想让我这个当老师的给他们的孩子推荐一些书,我也很困惑,你们来帮我推荐一下呗?(学生交流:什么书?怎么好?)

  2、总结:

  看来推荐时,除了要把这本书精彩的内容告诉大家,还要说出自己阅读后产生的感受和见解,这样才能使别人喜欢上这本书。对不对?

  (设计简析:通过创设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这一情境,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回忆”,激起学生的表达交流的愿望,使他们能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这也是对学生作前准备情况的检查,又自然地过渡到习作指导的下一个环节。)

  二、阅读例文,感悟写法。

  1、过渡:

  看,集体的力量多么强大,下面我们再来发挥一下团队的合作精神:四人学习小组组长把纸条随机发给四个同学,合作完成:

  (1)读一读你手上的内容。

  (2)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3)小组交流:我这张纸上主要讲什么。

  (4)请你们把纸片排排序。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学习的过程及结果。(每个人读一读手上的内容,概括自己的主要内容,排序,讨论发现:这是一篇读后感,先写读了什么书,再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重要情节),最后写自己的感受。)

  4、总结:

  太棒了,你们自己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真高兴。如果现在让你写读后感,会写吗?我们来总结一下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

  (1)引,引出所读的书或文章。

  (2)叙,简要地叙述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3)议,对这本书或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内容进行议论。

  (4)结,用一两句精要的.话总结自己想要阐明的感想或见解。

  (板书:引,叙,议,结。)

  以上是我们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也就是一点一点、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叙述,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体会才是最最关键的。

  5、写读后感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犯三大毛病:

  (1)复述原文。

  (2)感想杂多。所写感想内容多而零碎,没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写。

  (3)感想空洞。说大话,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

  (设计简析:根据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明白习作要点,让学生下笔时既有章可循,又能有选择地借鉴,学到写作方法。)

  三、列提纲。

  1、我们课前布置你阅读喜欢的文章,读了吗?今天我们就拿自己喜欢的文章来写读后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需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也就是列提纲,我们先来口头列一列自己的习作提纲。(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为自己的读后感列出提纲。(学生列提纲)

  四、展示典型习作提纲,学生评议。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后感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3.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选取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名著写了一篇读后感,昨天同学之间进行了互批,老师又作了复批。今天我们对本次习作进行讲评。

  二、回顾习作要求并分析

  (一)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习作要求(课件)请大家齐读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提,在原文基础上提炼出自己观点。

  3.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4.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5.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二)写一篇读后感应当怎样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呢

  学生:简单概括原文主要内容,重点写感想。

  老师:总结概括(板书)读为基础,感为重点。

  (三)读后感的两种基本写法(板书)

  先读后感;读感交替

  三、欣赏佳作

  (一)佳作1

  1.他的习作非常成功,请他朗读,大家注意思考:你认为这篇读后感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可以从文章结构、写法、修辞运用、用词用句等方面考虑;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讨论:读感结合,感受深刻,有文采。

  3.谈评语

  (二)佳作2

  1.欣赏了王佳源的作文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吕嘉怡同学的习作,请思考:这篇习作,在写法上和上篇习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讨论:

  (1)运用了读感交替的写法。(哪些是”读”的`内容两处带引号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内容)

  (2)详略得当。

  "读”的内容用省略号代替,节省了篇幅,感想重点写。

  (3)所举事例有说服力:

  四、剖析病文

  这次作文,有几位同学在写法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来对病文进行会诊。

  1.读后众人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2.讨论:

  (1)原文没有加书名号。

  (2)叙述上过于拖沓。

  (3)不好,感想、体会和原文中心对不上号。

  (板书)这叫“读感脱节”。

  五、给病文开“处方”

  1.我们分析了几篇习作。现在给病文开处方。

  分工:四人一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开出处方。

  办法:用学过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读无感,加“感”;谈感脱节,改写事例给第三篇的作者提一个重写建议。请大家开始。

  2.交流体会:

  六、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佳作,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写读后感,如何处理一个关系---一“读”与“感”的关系,即读为基础,感为重点;明确了写读后感的两种基本方法---先读后感,读感交替。通过剖析问题习作,懂得了写读后感应避免几个毛病-----有读无感、读多感少、有感无读、读感脱节。

  七、作业布置

  希望课下大家认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讲解的内容,并完成作业:

  1.修改己文,力求把这篇文章改得更好。

  2.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到作文本上。

  八、板书

  习作讲评

  先读后感;读感交替读感脱节;以读代感

读后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

  3、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教学步骤:

  一、精彩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二、例文引路

  (一)例文评析: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一一读《傅雷家书》有感

  (二)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

  (三)佳作欣赏:叹为观止《红楼梦》

  三、写作指导

  (一)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二)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课文摘要):

  1、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2、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3、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四)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

  某篇课文、某部名著或指定的某材料,是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注意标题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五)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真题练兵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亲太辛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刘秀回答道:“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真题解说: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力求用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有关光武帝刘秀的历史记载,文字不多,内容却包含不少。如“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都是动笔之前“读”的好材料。而下文道出的故事启示“只有喜欢一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则明确地提出了几个方面很好的“感点”。基于此,阅读这则材料以后的作文就有了十足的“底气”了。当然,“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也“不要套作”,只要对上述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从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就行了。值得指出的是,联系实际时现实针对性要强,议论和抒情要言出心声,力避空喊口号。总之,写好这篇读后感,首先要进行独具匠心的构思,剪辑材料,选准感点,其次要注意有先声夺人的开头,有理有据的主体和意犹未尽的结尾。

  五、写作实践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三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读后感教学设计11

  寒假中,认真研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这本书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复阅读了本书有关“教学目标”中的章节,深刻反思了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书中提到,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回归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示灯,教学目标指到哪,课堂教学的列车就开到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明确、归纳总结是否清晰,直接指引着教学过程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与不好。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上课的重点和难点便把握不准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便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

  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它的“三导”功能

  我把本书作者提到的教学目标的功能概括为“三导”:

  (一)导学

  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充分分析学情,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具体、明确,有导向作用。

  (二)导教

  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教师的教学步骤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教学活动既要易操作,又要保证班级纪律。

  (三)导测量

  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出量化、可视、具体的规定,为诊断性测试和阶段性学科质量监测提供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教学活动有了科学、合理、具体、可操作、易操作的教学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以此进行“逆向设计”,教师的课堂便有了“指挥棒”,学生的学习便有了较为明确的导向,教学质量评估的“命题者”便有了可参考、可衡量的具体测量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越细致、越具体、越一目了然,教师的教学就越有侧重点,学生的复习就越简单,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就越清晰,整个的教学过程便越流畅。

  三、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缘起于对学生“源头”的关注缺失

  (一)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

  在我们如火如荼开展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将集体备课分为全册备课、模块备课和单元备课。通过阅读本书,我们知道,对小学英语而言,课程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需要达到的二级目标,以及学生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需要达到的分级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更细致的模块、单元的话题、功能、情感等具体的目标。二者是统领关系、总分关系,决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注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忽视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教师备课中的教学目标基本约等于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目标,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目标意识是缺失的。这样一来,学生只有见到试卷才会两眼放光,学生成了“书呆子”。而对于语言背后的历史演变思考呢?对于文化背后的教育性思考呢?对于不同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理解与接纳呢?我们的教育,在很多年的发展中,正是缺失了思维与文化,才出现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我们的基础教育才错失了很多与更高端的学术接轨的良机。

  读书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保底不封顶”,才能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水平与能力的源头得到发展。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中国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习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习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习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习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习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平,也可以征询学习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习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读后感教学设计12

  寒假期间我读了《数学教学设计》一书,受益颇深,我对其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媒体能使教学对象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多感官、多渠道参与信息的加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拥有属于他们的最适合的媒体。作为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特别有发言权,记得高中的时候上立体几何,每每讲到一个概念、定理,数学老师总会提到木匠师傅……,从某些同学困惑的表情中,更从他们课后的埋怨中我能体会到,无论老师说得如何生动,总不如把现实的工具拿进课堂来得具体。那时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数学教师,在几何课上我会把木匠工具搬进课堂,让空间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在实物的演示下,静与动的实践过程中豁然开朗。今天当我踏上数学教师岗位的时候,在课堂上对曾经我们视之为神话的木匠却只字不提,更不用说搬工具了,这就是选择教学媒体的可能性和针对性,对于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要想看到木匠造房子时的技巧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搬一套木匠工具进课堂也不容易。因此,通过制作各种模型和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成了我的目标。

  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东西,刚开始最容易忘,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留下痕迹,有些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原理是需要时间细细品味的,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板书来帮助他们思考,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且不说老师的板书需要艺术的美感,但至少要清晰自然,给学生们好的视觉享受。老师的板书速度要适当,既要考虑到课的教学进度,又要考虑到记笔记的同学。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修饰,增添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书的形式可以多样,提纲式使内容简明扼要,表格中的分类和比较使教学对象严谨而细密,图式的特点是清晰、直观形象,线索式往往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流程式使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展开,简图式有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生动活泼。而老师只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而我记得在我上学期交的盘片中,同组的老师就向我提出过,我的板书不太有条理,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改进的。

读后感教学设计1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习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习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习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习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习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习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习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习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习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习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习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习体验之后的巩固学习,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习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习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习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习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读后感教学设计14

  看完《情境中的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设计》后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下阅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感想。

  《情境中的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设计》一书主要阐述了情境化教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介绍了情境化教学的'客课程设计方法,并举出了很多个实例提供参考。

  课程实践并不是在真空中运作的,也不是可以强加于任何学习环境的抽象物。课程开发和课程运作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同样,情境化教学认为,教学和学习是受情境所驱动的,并认为学校场景的内外都存在学习环境。

  运用情景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自主学习。

  课程与教学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对于教学的实践性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很多学科可以运用这一手段。

  在实际的基本教学工作中,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要强调实践性与情境性,要满足课程教学对真实性的需要。课程与教学活动都需要在真实的实践中进行。能够好的使得学生理解,感受,体会。便于更深刻,更直观的学习。例如音乐中就有很多的情境方法。例如,上《闪烁的小星星》把教师布置一翻多媒体中展现美丽的夜空,孩子们仿佛就置身在这迷人的夜晚中。学习兴趣高涨。很好的实现情境中能有利的推进课堂的进行。

  情境化教学不光适用与音乐学科,我想也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全面改革带来了春风,使学校教育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来成为可能。然而,仅仅停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是不够的,因为要进行情境中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在观念上、体制上、学校条件上以及教师素质上全面跟上。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会真正回到社会生活情境中。

读后感教学设计15

  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这本书,深有感触。这本书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书中不仅谈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详细过程、反思等,而且还谈了数学教学的“情景设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来龙去脉。原本以为教学设计仅仅是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的一项功课,没想到这项功课却包含着许多的艺术。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门课的喜爱程度。试想一下,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仅是围绕让学生知晓一个个的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而另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效果必定和前者大不相同。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智力的发展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一定的学习动机,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探索,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

  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既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也可能有意、无意地拒绝教学的影响。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

  一、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变,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度过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教学或数学家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自学态度等。比如:可以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儿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ZK168

  三、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然后,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读后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植树》教学设计06-09

小树教学设计06-14

浮力教学设计06-16

排列教学设计06-23

乞巧教学设计06-30

《通分》教学设计06-29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7-04